文学的宗教拯救及其限度——90年代神性写作向度现象分析
最新-现当代文学宗教救赎主题演变 精品
现当代文学宗教救赎主题演变一、宗教救赎与文学叙事面对人生不可避免的生存困境、精神拯救等问题,人类往往企求能觅得一个安身立命的根据,能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文学作为一种反映人类文化现象的艺术手段,在历史渊源、思维方式、精神作用等方面与宗教有着很多相通的地方。
宗教除了负载一个国家或者群体的伦理意识和道德诉求外,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它的群体认同和话语系统也为文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表现维度。
宗教文学的出现可以引发人内心的神圣感与崇高感,使得人们回到内心,回到精神世界。
宗教和文学创作是人类找寻生存意义的两种方式,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曾经混合在原始神话中,后来这两者才逐渐分离出来,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对于宗教而言,救赎常常发生于理性无法抵达的地方,当人类面临生存困境而向上祈祷时,启示便从上而来,而这种启示完全依赖于神的恩典,非人力所能及。
也就是说在宗教救赎的两端,一边是等待启示而又无能为力的人类,一边是神的恩典作为,救赎完全来自神的意思。
对艺术而言,启示往往是以审美来完成的,无论是图画文字还是音符色彩等,一经艺术创造,便能给人以美的启迪。
宗教救赎主题创作就是把从上而来的启示和个体个人的艺术创造糅合在一起,一方面在文学审美的维度上打开一个神性的维度,使人可以更加关注自己的灵魂和真实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艺术审美形式又打破了宗教救赎启示的自我封闭的局限。
宗教的基础是信仰,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从西方的角度来谈论信仰,但是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体验,中国绝不缺少追寻信仰的精神。
就各种宗教而言,对人生苦难的关怀和对终极拯救的盼望大致是构成宗教精神内涵的两个维度。
苦难是人类的根本生存处境,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反抗苦难对人的压迫就成为人类的最大宿命,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宗教的出场就具有某种必然性。
苦难意识和受难主体的文化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或者说苦难观念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决定了对苦难起源的述说,对苦难过程的感知以及处理苦难的情感和实践方式。
宗教神秘主义的昏迷和拯救
宗教神秘主义的昏迷和拯救一各大宗教都是在现代科学出现以前出现的,除了共有的伦理内容在现代社会得到基本肯定外,还有一些类似于“科学”的成分,这些成分在现代科学看来,实际上是真伪混杂的。
就基督教与佛教来说,基督教中有一些关于天堂和上帝的知识,这部分就科学看来显然是错误的;佛教中有大量近似心理学的内容和物质分析理论,这部分有待科学的发展来甄别。
基督教对宇宙的形成给予了完整的解释,但在科学面前都要商榷;佛教在关于宇宙起源的问题上表示沉默,认为要人从心灵上着手,关注人心的现实解脱。
宗教的这种真伪混杂局面,在现代文明进程中都要做些除伪存真的工作。
真正为人的宗教,知道如何做到随着时代和科学的进步来改变自身,对那些显然是违背科学常识的东西要抛弃。
但有一些重要的分歧使双方都很为难,如宗教神秘部分。
宗教都有其神秘部分,有人认为这是宗教之为宗教的核心,有人认为这是真正的迷信。
虽然现代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现代科学文明,多半能从偏执和迷信的信仰方式中走出来,对社会事物抱着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但宗教似乎从来没有抛弃神秘主义,一般所谓的宗教“迷信”也主要是指这部分。
这部分让科学迷惑,哲学家似乎也不能真正给予理性的解释,宗教神秘主义者就是在科学和哲学鞭长莫及的地方产生魔幻般的魅力,许多人受其迷惑、迷醉而迷失在里面。
宗教信徒们在对其信仰的核心如上帝、天堂、终极的亲近过程中,都有类似于“迷狂”的精神特征,这在宗教信仰者看来是走进了神圣的大门。
艾克哈特认为,通过“超脱”(Abgeschiedenheit)与“舍空”(Gelassenheit)自己的“去人化”实践,让神进入工作,通过静观,我们在灵魂的闪光中借助于上帝的恩赐而与上帝“合一”,人就进入了上帝。
他的学生苏索说,在与上帝结合的最高阶段,自我和意识都消失了,灵魂陷入神性的深渊,让人备感神秘。
其它如马丁·路德的内在自由的自我意识,雅各·波墨的“神智学”,等等,都有一种与最高的神秘意识同一的神秘思想和神秘感悟。
9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90年代文学转型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的转型, 其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经济不仅作为一种经济方式,而且还作为一种生活方 式,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文化态度。韦伯、哈 贝马斯等人认为现代社会本质上是世俗社会,90年代的中国最 大的社会思潮是世俗化思潮。世俗化不可避免地与商业化、欲 望化相联系,波德里亚、福柯以及西方的文化研究者和女性主 义者都在致力于这种问题的研究。金钱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中的作用空前增大,中国进入了消费时代。快乐、刺激、另类 的事情印证着金钱的价值,痛苦的精神思索、神圣的理想失去 了存在的意义。 二、文学的人文价值被淡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文学的体 制也发生了变化,作家从体制中脱离出来,变得边缘化,其结 果是作家的写作自由增大,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变得正常化,作
家的存在受到市场的影响,文学创作与商业操作的关系不清白 了,媚俗的情况愈来愈明显,文学放弃了超越性的精了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 形态机器”的控制,题材、样式、手法空前的多元化:题材杂 多、价值分化、日常生活浮出、世俗化增强。大众文化、文学, 网络文学对严肃文学构成冲击。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与新思潮 一、后现代主义:资本主义进入高度发达时期(后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的产物,是对这种社会的一种社会 学概括。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新的发展,与现代主义的关系:1、 都是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的;2、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 二、基本特征:反对现代社会的普世价值,对确定性和终极价 值持怀疑态度;强调多元化,对社会进行调侃和反讽。文学表 现是:消解宏大叙事,反精英意识,价值立场向大众转移,手 法常用的是反讽、戏拟、拼贴等。 三、中国文学中的后现代特征
第十三章 90年代小说
90年代的文学思潮
❖ (三)女性文学创作思潮:铁凝、陈染、王安忆等
❖ 1.共同特征
❖ 女性写作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便是充分的性别意识与性别 自觉。——女性写作显露出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断为男性话语 所遮蔽、或始终为男性叙述所无视的女性生存与经验。”
❖ 2.类型
❖ (1)社会复合型
❖ 以张抗抗、铁凝、王安忆等为代表。她们的文本或关注女性 命运、或书写城市的文化氛围与妇女命运的关系,基本上是 站在中性的立场,塑造人物、揭示主题。代表作有:张抗抗 的《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夏》《红罂粟》《隐形伴侣》 《情爱画廊》;铁凝的《砸骨头》《孕妇和牛》《午后悬崖》 《永远有多远》《玫瑰门》;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纪 实与虚构》《香港的情和爱》《岗上的世纪》《长恨歌》等。
❖ 5.文坛三足鼎立:官方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知识 分子精英文学、大众世俗文学三分天下。这三大板 块在创新独立、坚定固守、回归传统等方面呈现出 了各自的特色,使得当代文坛佳作不断,精彩纷呈。
❖ 6.文学批评的出现新的特征,即理论化和学院化。
(三)90年代文坛变化原因
❖ 1.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在影响人们社会 心理的同时,也深层地影响着写作者固有的文学观 念;在影响了作家身份的同时更影响了文学作品的 生产方式,使文学变成为了社会综合力量参与的创 造活动。
❖ 2.相对自由的“无名”时代的出现,为作家的创 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空间。人们无论是表现自 我欲望的追求与实现,还是展示隐秘的个人感受与 体验,都比以前少了诸多顾忌。
❖ 3.全球化语境的冲击,使文学作品的重心地位有 所偏移。为了生存,许多作家将目光转向了通俗文 学,书写了一批具有媚俗色彩的通俗文本。
❖ 2.长篇小说创作的兴盛。不论是先锋文学、寻根文学、新 写实,在80年代,各个文学流派均主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 至90年代,随着作家和新时期文学的进一步成熟,长篇成为 众多追求的东西。如贾平凹的《废都》、陈忠实的《白鹿 原》、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的《私人生活》等。 而其原因主要有:(1)作家的“文学史”意识;(2)各种 “文学奖”的暗中激励;(3)市场经济的推动,如电影电 视改变的需求。
浅析文学叙事中的宗教救赎主题
浅析文学叙事中的宗教救赎主题王海燕(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广东揭阳522000)摘要:宗教救赎叙事不仅拓展了文学的言说空间,也为文学意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价值参照。
宗教救赎叙事进入到文学创作中,使得中国文学呈现出多种文学形态,这无疑丰富了当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粗略的比较来探讨宗教救赎主题的定义和表现形式;以宗教救赎主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发展概况为例,探讨宗教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学创作是以什么方式来表现宗教救赎主题的。
关键词:文学叙事;主题;宗教;救赎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4X (2010)03-0064-03收稿日期:2009-11-15作者简介:王海燕(1981-),女,广东揭阳人。
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宗教救赎主题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形式由于宗教救赎永远只能发生在个人与神相遇的路上,因此,如何在文学创作中对宗教救赎这一不可言说之物进行言说,就成了作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宗教体验的经历全都属于个体而无法被分享,也无法以理性来衡量,所以,宗教救赎往往只能表现为一种姿态,难以论证其真伪。
L ·维特根斯坦在其《逻辑哲学论》中声称:“对于不可说的必须沉默。
”这不但表明了语言不足以言说宗教救赎,而且还表明了对不可知之事物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尊重。
但是,由于宗教与人生存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使得我们无法不打破这种沉默,试图对宗教救赎进行言说。
于是,抛弃了理性无谓的论证,我们试图以叙事来走进宗教信仰救赎这一领域,就如列夫·舍斯托夫所言:“正因为这种真理荒谬所以才可信,正因为不可能所以才是肯定的。
救赎的真理,对于这个世界的法则来说是荒谬的,然而这种荒谬却最为可信。
”叙事作为一种文学活动,它运用语言行为构造艺术世界,就如刘小枫所说的那样,“叙事改变了人的存在时间和空间的感觉,当我们的生活想象遭到挫伤时,叙事让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感觉,重返自己的生活想象空间,甚至重新拾回被生活无常抹去的自我。
论海德格尔关于文艺的神性维度之思
[摘 要 ] 在当代文化语境下 探 究 海 德 格 尔 关 于 文 艺 的 “ 神性维 度” 之思 , 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 海德格尔在关 于文艺本质的沉思和对 里 尔 克 、 特拉克尔尤其是荷尔德林诗歌的 阐释中 ,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关于文艺的 “ 神性维度 ” 的思想资源 。 关于此在存在及其存在真理的 “ 存在之思 ” 为其提供了生存论 — 存 神圣者双重缺失的 “ 贫困时代 ” 和单纯技术的白昼的 “ 世 在论基础 , “ 界黑夜时代 ” 所存在的 问 题 为 其 提 供 了 社 会 现 实 基 础 , 人的诗意 地栖居 ” 的生存理想 为 其 提 供 了 内 在 动 力 。 海 德 格 尔 的 “ 叛 教” 只 是因为他不能认同作为绝对信仰强加给人的 “ 上帝 ” 观念 , 他的 “ 清 除” 工作旨在为期待中的 “ 上帝 ” 的降临重新奠基和开路 , 因此与他 神性维度 ” 并不矛盾 。 强调文艺的 “ [关 键 词 ] 海德格尔 文艺的神性维度 存在三思 [ , 作者简介 ] 钟 华( 男, 重庆市永川县人 , 文学博士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主要 1 9 6 4— ) 从事西方美学 、 文艺理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 [ 中图分类号 ] I 0 0 3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0 4 3 9 8 0 4 1 2 0 1 0 0 9 0 1 2 3 0 7 - - -
③
④
,M.E H e i d e e r r l u t e r u n e n z u H l d e r l i n s ⑤ ⑥ 分 别 参 见: g g g :K , D i c h t u n F r a n k f u r t l o s t e r m a n n 1 9 9 6, s . 4 1; s . 4 5; s . g, 4 6; s . 4 7; s . 5 9; s . 7 6; s . 6 4; s . 6 9; s s . 7 6—7 7; s . 7 7. , M. E e i d e e r r l u t e r u n e n z u H l d e r l i n s D i c h t u n ⑦ H g g g g, :K , F r a n k f u r t l o s t e r m a n n 1 9 9 6, s . 1 9 2.
90年代文学思潮[1]
90年代文学思潮
3.后殖民理论:“后殖民主义”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 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因而在 理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 文化帝国主义。
代表作: 萨义德《东方学》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认为当前文学危机的表现有两种:
一是媚俗,如王朔;
一是自娱,如张艺谋 。
呼吁作家进行“灵魂救赎”
中国当代文学
90年代文学思潮
讨论的主要文章:
《人文精神: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人文精神寻踪》 《道统、学统与政统》《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 危机?进步?》《人文关怀:一种知识与叙事》
《诗人,你为甚么不愤怒》《选择的自由与文化态势》《 人文精神偶感》
中国当代文学
90年代文学思潮
现代主义: 1.对科学和技术的压倒一切的信仰和信任; 2.推崇技术的正面效果; 3.认为发展是必然的,是现代思维希望的结果。 后现代主义:
是对现代主义景象的怀疑,最极端的是整个地排斥现 代性观点。
中国当代文学
90年代文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 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 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 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
弗里丹《女性的神话》、米利特《性政治》、
格里尔《女太监》
中国当代文学
90年代文学思潮
女性主义文学:指那些具有女权主义色彩,以自觉的女性 主义立场,用话语颠覆性别歧视,争取男女平等的文学。
在中国,“女性文学” 则比“女性主义文学”具有更广 泛的含义,更多一些文学意义,更少一些政治意义。
检举信之1990年代后期以来日常叙事话语突围的三个向度
1990年代后期以来日常叙事话语突围的三个向度摘要:随着1990年代后期文化语境的变化,部分作家从物质消费、身体经验和性别视野等日常主题中突围出来,重新开掘了新的话语向度:其一是知识分子开始有意识地对现代性进程中出现的新“国民性格”进行省思:其二是对底层人的生存状态表达一种平民化的人道关怀:其三是于故土家园、人情人性以及民情风俗中发掘真诚、善良和美德,意图以此实现对生活庸常性的超越。
考察日常叙事话语突围的维度,对把握作家的自我认同变化以及当下小说的精神重建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日常叙事;话语突围;新“国民性”省思;现实关怀;诗化超越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7)01-0135-071990年代初、中期的文学创作,较为明显的趋向是作家们很少去涉及宏大的主题,而更多的是以非代言人的角色和边缘化的立场来关注生存经历、个性体验甚至内心的隐秘世界。
随着日常生活的浮出、作家价值观的世俗化转向、文学批评话语的分化及期刊栏目的策划,日常叙事逐渐汇成一股主题纷呈的叙事潮流。
这在使1990年代初、中期的小说得以摆脱曾经加诸其上的政治文化负载、远离长期以来文学概念化创作的同时,某种程度上让小说得以进入到一个小叙事的时代,一个以原色“日常生活”及其中的“人”作为主要叙写对象的时代。
然而,一些作家在迎来了一个自由的写作节日之后,却又在日常叙事中轻松地建构起一种新的话语意识形态,即在叙事中过于粘附现实细节,表达对物质财富的渴慕和身体感官的享受,不加分辨地与一切世俗迎合,对于人文关怀丧失、精神拯救缺乏的现实背景失却在根源上对其进行审视与追问的勇气,有相当部分作家甚至丢失了最起码的价值原则,以致当代日常生活的真正状况被简化成了一些庸常的物质消费、无聊的精神漫游和自恋的性别空间。
文学作为超越生活的艺术真实及其特殊的审美性则被悬置起来。
19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作家写作视点的多元化和精神认同的自律调整,日常叙事在重新实现文学与人心、与现实的交流对话及提高文学审美品格方面又出现了新的话语向度。
第十章--90年代小说中国当代文学
4.历史小说:90年代的历史小说力图站在当今文明的高度,以现代审美眼光关注民族的历史和未来,以深邃的理性发掘民族精魂;作品的史诗性与文学性增强,人性与人情的因素渗透其中。 5.新历史小说:是与传统历史小说不同的一种小说。它不以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为框架来构筑历史故事,而是把人物活动的时空推到历史形态中,来表现当代人的人生态度与思想情感。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三、池莉的小说 (一)创作阶段 1.学步期(80年代初): 以青少年题材为主,具有浓郁的青春气息。 2.成名期(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 关注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对生存的世俗性、庸常性、卑微性和琐碎性作原生状态的展示。 3.都市言情期(90年代中期以后): 表现市场经济大潮中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的变化。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白嘉轩:代表着乡土文明的“白鹿精魂”的具体承担者:遵循“耕读传家”的祖训,敬重文化人,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克己自律,治家治族守正不阿,将村里家家温饱、人人仁义作为人生的目的;但又是一个封建正统的卫道士。 白孝文:族长接班人—堕落—国民党保安—人民政府县长 白 灵:国民党—共产党 —死于“整肃” 黑 娃:不安的雇农—农运领袖—红军战士—土匪头目— 国民党保安团营长—共产党副县长—新政权的死囚 田小娥:举人小妾—私奔—被辱—色的工具—被公公所杀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第三节 新历史小说等 一、陈忠实的《白鹿原》 (一)创作背景与主旨: 写民族秘史、悲怆国史、隐秘心史 (二)小说的史诗品格 1.把历史事变、历史思潮落实在普通百姓繁衍生存的感性层面,形成混沌而感性的历史意识与历史叙述。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2.浓郁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其人物设置和意象描写都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 朱先生:济世苍生的白鹿 白嘉轩:民族心灵的写照 鹿子霖:负面文化价值的象征 白鹿:贯穿小说始终的文化原型、神话意象 3.丰满鲜明的人物群像,且富有历史文化内涵。 4.艺术探索的气魄和力度。 传统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
90年代文学
下篇:90年代文学第十三章90年代的文学状况一文学环境的变化1、市场经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作家下海。
参与一些有更丰厚报酬的“亚文学”写作,如影视剧作,纪实文学,通俗小说等作品畅销。
例如《王朔文集》的出版,《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等“移民文学”热,《废都》、《白鹿原》等小说的出版所形成的“陕军东征”等。
2、对现代化认识的改变在80年代,“现代化”在知识界的想像中,是充满希望的乐观前景。
80年代整个文化氛围的理想主义情绪大体是建立在这种想像的基础上的。
进入90年代,知识分子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和位置趋向“边缘化”。
同时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负面效应,使他们意识到现代化发展本身具有的矛盾。
他们开始对自身的价值、曾经持有的文化观念产生怀疑。
因而,在90年代文化意识和文学内容中,80年代那种进化论式的乐观情绪受到很大的削弱,而犹豫困惑、批判和反省的基调得到凸现。
“全球化”的发展也影响90年代人们关于现代化看法。
3、文化分流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分化在90年代,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词,却是“多元化”、“个人化”等。
对于原先那些被理解为集体性或统一性的观念,例如“现代化”、“发展”、“历史批判”等的认识,趋于分化。
90年代的文化区分为三种形态,即“主流文化”(又称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官方文化、正统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又称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又称流行文化、通俗文化)文化的分流造成了知识分子群体的进一步分化。
采取何种方式参与现实文化实践,站在什么样的文化立场上发言,成了知识分子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这种分化是在不断的文化争论和文化交流中形成。
其中最为重要,规模最大,影响也最为深远的是1993—1995年间关于“人文精神”的论争。
90年代文学的主要冲突,从80年代针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提倡文学的“独立性”,更多地转移到文学创作与商业操作之间的冲突上来。
“雅”与“俗”、“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分也被重新提出。
二重要文学现象1、文学潮流的淡化。
同一平台上的不同向度——林白、陈染九十年代作品差异性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同一平台上的不同向度——林白、陈染九十年代作品差异性分析姓名:龙彬彬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何锡章20090501摘要一部分觉醒了的女性,拿起手中的笔,用以作为挑战男权社会的武器。
女性文学,就此诞生。
作为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三阶段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林白和陈染的作品代表了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两座高峰。
她们的作品有不少相同的方面,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从题材上看,林白的小说主人公积极投身社会,陈染的主人公与现实疏离;林白笔下的夫妻性生活不协,是婚姻的主要问题,陈染认为夫妻间主要是精神疏远;林白作品中的母亲对女儿是本能的无私之爱,陈染塑造的母爱则出现了偏执;林白的小说与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契合,陈染则主动地疏离。
从表现形式上看,林白更感性,陈染更智性;林白运用元叙事,陈染运用多种叙事手法的交叉,林白的语言风格呈现神采飞扬,陈染却冷峻沉郁。
在女性观上,林白和陈染对异性情人、父亲的处理不尽相同,在姐妹情上也有分歧,对最优秀的女子也有不同的看法。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林白和陈染的价值观与创作思想的不同造成的。
她们一个信奉生存第一,一个信奉精神唯上;一个认为写作即生活,一个认为写作即思考。
她们用不同的经历,从不同的视角,充分展示了女性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对中国女性的解放和发展至少提供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对文学和女性解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女性文学林白陈染差异AbstractAs some women awaken, they wrote by their language to challenging for male. Female literature was born. Lin Bai and Chen Ran are the best writers between women in the 90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writings also, although some are the same.On the theme matter,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 in Lin Bai’s writings put them in the world, while Chen Ran’s away; The conflicts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are sex in Lin Bai , but are talk in Chen Ran; Mother is self-giving in Lin Bai and illiberal in Chen Ran; Lin Bai’s writings are affected in time, while Chen Ran’s are not.From the emitting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ir writings, Lin Bai is good at sensibility while Chen Ran is good at thinking. They took different orations to build different scene. And Lin Bai’s style is fly, while Chen Ran’s is calm.As female writers, both Lin Bai and Chen Ran wrote some stories about male and female. But they wrote different men and father, different sister sensibility and the best women.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writings because they had different experiences and the concepts. Lin Bai think life is the fist, while Chen Ran think thinking is the fist.Lin Bai and Chen Ran provide enrichment of the feminine literature by their different experiences and the concepts. They point out two way at least. Their writings are contributed the female liberate in china.Keyword: Feminine literature LinBai ChenRan difference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1990年代文学的神秘文化思潮_樊星
1990年代文学的神秘文化思潮※樊 星内容提要:1990年代,文学界对神秘文化的叩问大致体现为三股思潮:一是“宗教热”持续升温,体现出重建精神家园、抵抗虚无主义瘟疫的可贵努力;二是对各地神秘文化的神奇揭示,体现出探寻“东方神秘主义”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三是在日常生活叙事中感悟平凡人生的神秘感,由此超越“原生态叙事”。
关键词:1990年代 文学 神秘文化谈到1990年代的精神气质,常听到的概括是世俗化。
诚然,现代化的发展在1990年代有了明显的飞跃。
“全民经商”的浪潮空前高涨。
但另一方面,与世俗化浪潮相伴而行的,是文学界对于神秘文化的进一步叩问。
这叩问在1990年代以后大致呈现出三重风景——“宗教热”的持续升温信仰,是不可思议的神秘。
信仰似乎发源于神示。
信仰也深深植根在人们的心中。
“文革”导致的“信仰危机”驱使人们重新回归传统的宗教。
史铁生就在1986年指出:“中国文学正在寻找着自己的宗教。
” 11991年,当代理想主义的代表作家张承志在皈依伊斯兰教以后,写出了感天动地的教史《心灵史》。
这本书渲染了信仰的伟力——“这里是真正的穷乡僻壤,风景凄厉,民性强悍。
除开神秘主义(即苏菲主义)外,没有什么力量能适合于这里。
”“这里充满了神秘的传说。
人在这里非常容易碰上奇异。
”※ 本文为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资助 (supported by“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1990年代文学的神秘文化思潮在这里,“信仰是唯一出路”,“在这里连科学也是软弱的”,“苏菲各教派的信徒们只相信神秘感,又相信自己的想象力和直觉,只相信异变、怪诞、超常事物,只相信俗世芸芸众生不相信的灵性……”作家为哲合忍耶教派几代人的反抗与牺牲所感动,也特别指出:“经济不等于时代。
”“正因为是在一个无信仰的中国,正因为是在一个世俗思维理论统治一切的中国,导师马明心和他的哲合忍耶才如此闪烁异彩。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宗教与文学都是在一种类似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模式中打转,从人类学角度出发,两者的产生都是原始先民剩余精力的投射,其中蕴涵着人们对外在世界,乃至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文学本身寄托着人们对于理想之真、善、美的憧憬,而宗教则是人们超脱痛苦的寄居地,两者都是精神对现实的超越,正如伏尔泰所言“假如上帝确实不存在,那么就有必要创造一个来”。
从这种对文学与宗教共通性的认识出发,《宗教与文学》一书认为无论文学还是宗教都是“人本精神的体现”,而且两者都是借助“想象”进行运思,最终达到“潜移情志、感动心灵”的目的,可以说这是从本质、运思方式、终极价值等主要方面对两者的描述。
同时,作者又并非一味执著于这种广义的抽象概述,而是将其具体化为对经典问题的讨论,将探索的视角集中在对具体文学样式的考察上,从而使我们对“现象”的认识由抽象变为具体。
钱锺书曾化用“以管窥天,以锥指地”之句命名《管锥编》,然而“以管窥天”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方法,管中之天虽然有限但深刻,虽然主观但灿烂。
本书选取了与宗教关系最为密切的诗歌、小说、戏剧三种文学样式进行研究,这三种文学样式的选取仿佛投射出作者的这种抱负。
不妨以“宗教与诗歌”部分为例,作者认为佛教的偈颂、《圣经》中的《雅歌》、《古兰经》中的优美韵律都是诗歌的天然样态,并细致分析了各大宗教对文学的影响,其中尤见功力的是将“涉道诗”划分为“文人涉道诗”和“道人诗”两大类,从魏晋时代开始道教的基本思维方式,乃至对“海外仙山”、“羽化飞升”的精神向往便成了中国文人乐此不疲的彼岸情怀,因此“文人涉道诗”便成了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比较而言,“道人诗”的主要目标则是宣扬教义,并未成为文学史的主流。
除此之外,这一部分还谈到了基督教、伊斯兰教与诗歌的关系,其中《圣经》的抒情特征、“哀歌”传统以及伊斯兰教苏非派的“神秘诗”都对西方文学产生着持续的影响。
该书在微观考察中又是有的放矢的,这突出表现在“宗教与小说”、“宗教与戏剧”两个部分的论述中。
论夏目漱石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救赎意识[权威资料]
论夏目漱石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救赎意识[权威资料] 论夏目漱石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救赎意识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是通过文明批评来揭示人的存在意义的缺失,并着重探讨宗教伦理对人格完善的作用。
漱石作品中透视出的正义感、伦理感和救赎意识深刻启迪了后辈作家。
关键词:夏目漱石文明批评宗教救赎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型作家,其文学作品的丰富性远远高出日本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并且在今天看来也不失其独树一帜的魅力。
漱石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明治维新后期,恰恰处于东西方文化大碰撞的特殊文化背景中。
日本盲目地追赶西方,但只是学到了西方表面的东西,而其精髓民主、自由精神并没有被真正吸收,所以导致社会畸形发展,封建专制依然根深蒂固,人们依然生活在国家极权的高压下,没有自由,个性得不到健康发展。
漱石在小说《草枕》中写道:“再没有比火车更能代表20世纪文明的了,把几百人圈在一个箱子里,轰隆隆地拉着走。
它毫不讲情面,闷在箱子里的人们都必须以同样的速度前进,停在同一个车站……文明就是采取一切手段最大限度地发展个性,然后再采取一切手段最大限度地践踏个性。
”?《草枕》从表面上看像东方式的作品,用俳谐、绘画的手法,描写一个画家到山中寻求闲静、宽舒的生活,而在深层次上我们看到的是,人们精神不安,希望得到悠闲而宁静的生活,即便你逃到山中,也依然感受到所谓文明的压迫。
日本近代文明开化没有带来“安乐和精神的进步”,反而逃离了文明,前行是地狱,后退也是地狱。
正因如此,漱石对日本文明开化持悲观态度,他疾呼日本文明开化是表面的、外发的、被动的、轻浮的。
他认为这样的文明,时时处处都充满着危险。
一、虚妄文明的批评“古人是敬人忘我的,尔今,是教育人们不要忘我,完全翻了过来。
一天二十四小时,全被‘我’字占据了。
因此,一天二十四小时没有片刻太平,永远是水深火热的地狱。
”?这是漱石小说《我是猫》最后一章中,迷亭关于文明批评的激烈言辞。
90年代长篇小说写作现象分析
90年代长篇小说写作现象分析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90年代是迄今为止被言说最多的一个时代。
这其中原因,我想,应该不仅仅与它的世纪末时段位置有关,事实是,在这个年代,中国文学的确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批评家意识亦获得了空前自觉。
这一年代所承当的转折,急剧得几乎可以用“心惊内跳”来形容,身处此种转折过程中的人们,自然无法细品其中的深长意味,只能留待事后再做反思回味了。
尽管有相当多的人,在尚未完全走出这个时代之时,便开始企图回头观望,清理思绪了;但真正透彻的认识,还当属于远离这一年代的起点。
人们对于90年代的急切讲述,说明的正是该年代难以拒绝的魅力。
如果换个说法,那就是人们对于这个年代,着实怀有着太多的眷恋。
无论是就90年代本身来说,还是就人们之于它的情感而言,都不能不承认90年代的确是一个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的年代。
在我看来,90年代是一个“精神事故”频发的年代。
这里我之所以用“事故”而不是“事件”来指称精神现象的凸现,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发生,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对于既有精神健康的安全“隐患”。
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作为一种精神障碍出现的。
格外需要指出的是,制造这些事故的“肇事者”,常常并非是出于偶然,是有意为之。
因此,这些“肇事者”实际上都是一些“造势者”,这就使90年代的文学精神里难免充斥了过多浮躁和造作的情感。
在解析90年代的文学史时,我们不得不仔细考辨那些文学事件当中,究竟有哪些是情势使然,哪些纯属个人刻意所为。
不过,真要将两者拎清出个彼此,也许并非如相象的那般容易。
毕竟,历史呈现于我们面前的,永远只是那么一种现象。
至于其如何出台的内幕,我们往往不得而知。
基于此,在选择90年代长篇小说作为我的分析对象时,我也只能如实依照历史所提供给我的现象进行读解,设法深入现象的背后,竭力去探究90年代文学精神皮相的内里。
无可否认,长篇小说的突然繁荣是90年代文学相当重要的一个现象。
首先是数量上的逐年递增之势,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其次是质量上的全面有所提升,多少平抑了人们对于惊人数量的担忧。
1990年代的文学转型
▲二张分别发表文章痛击时下思想价值的迷 失和道德的滑坡,表现了作家们对历史和时 代的深切人文关怀和坚定的精神信仰。对此 有人赞扬他们高举的理想主义大旗,但也有 人质疑其文化保守主义倾向。
(二)王朔小说的艺术特点
1.“没落的贵族”的“顽主”形象
2.荒唐离奇的故事情节
3.反讽调侃的语言 A 对政治化生活的反讽 B 对最高指示(语录、诗词)Leabharlann 反讽调侃 C 以自身为反讽调侃对象
(三)1993年关于王朔现象的争论
1月,王蒙《躲避崇高》以欣喜的态度评价。
2月,张德祥、金惠敏《王朔批判》贬低王朔。
(1909-2006)毕业 于北京大学,主要从事 语言文字的研究工作。
90年代后其学术随笔 渐渐在社会上流传,深 受欢迎。
☆张中行的作品《负暄琐话》 以诗和史的笔法,谈知识、谈 人生、谈日常伦理,传达一种 闲散而又温暖的情趣,从容圆 润,评点人物时透出理趣和淡 雅的文化品位。
张中行(右一)1946年与家人的合影
★学者散文的出现,显示了知识分子关注 现实问题和参与文化交流的新的趋向。在 风格上较为节制、内敛、含蓄,通常以智 性的幽默来平衡情感的因素。由于更多视 角不是向外而是向内,带有书斋式的个人 内心世界探索特点,阐发历史经验和生命 体验,手法上有序言化、随笔化倾向。
▲学者散文代表作家:谢冕、赵园、陈平原、 钱理群、王晓明、陈思和、汪晖等学者。
6月,王晓明《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 精神的危机》对王朔抨击更加强烈。
四.学者散文、文化散文异军突起
▲进入90年代以后,散文突然一改沉寂, 热闹起来。但主打天下的不是以往的散文 作家,而是学者的文化散文及与专业相关 的学术随笔散文。
90年代的文学创作
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
1.池莉
池莉作品及介绍
从1987年发表《烦恼人生》开始,她便一步 步 回溯人的成长经历,创作了《不谈爱情》和 《太阳出世》等作品,与第一篇合称‚人生 三 部曲‛;其他还有《白云苍狗谣》以及描绘 女 人生存坎坷与无奈的《你是一条河》等。她 以 ‚烦恼‛作为人生的基本底色,冷静、出色 地洞 察了身外的世界对人本体存在的侵扰;庄建 非 和吉玲(《不谈爱情》)在最富浪漫气息和幻想 天地的‚爱情‛领域,过早地涉猎并完成了 婚姻 的实质,面纱撕去后赤裸裸的世俗与琐细、 抱 怨与争吵替代了原本活泼、自在、自由、有 趣 的青春生活,自由的爱情浪漫被‚过日子‛ 的庸 常与口角所遮蔽,男女双方家庭地位的较量
张洁作品及介绍
图为 张洁 与文坛 巨星谢冰心
女性小说作家群体
2. 残雪
残雪作品及介绍
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以其荒诞、变形等超 现实主义的创作特征而震动文坛。代表作品 有短篇小说《山上的小屋》、《阿梅在一个 太阳天里的愁思》、《天堂里的对话》,中 篇小说《黄泥街》、《苍老的浮云》,长篇 小说《突围表演》等
90年代的文学创作
90文学
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动和文学自身的变动,文 坛在悄然间也开始了新的嬗变。首先是所谓通俗文学实为庸俗 文学的冲击;其次,一种有意无意地贬低和嘲笑文学的社会性、 时代精神、现实题材乃至深入生活的意义的论调在传播;再次, 有些作品由于片面热衷于描写抽象的人性,削弱了对于爱国主 义、革命英雄主义的宣扬。这一系列变化表明,中国文学再也 无法以旧有的方式存在,作家和批评家都必须对新的文学现象 作出回应,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选择新的生存策略和发展方 向。90年代文学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90年代的文学创作
90文学发展由来
1.市场经济转型中的文学
2.海外文化和文艺思潮的冲击 3.文学界的思想争论 4.文学从中心走向边缘
市场转型经济中的文学
1 通俗文化热:1985年中国大陆首度爆发了“通
俗文化热”,到了90年代,这种趋势有增无减,纯文学 和通俗文学的市场效益落差进一步扩大,纯文学作家的 生存也出现了危机。 2 文学商业化:自1986年以来,文学的商业化现 象逐渐增加。王朔小说的畅销和以他为首组织的中国第 一个民间作家工会“海马影视创作室”的成立,“象征 着当代中国城市文化的来临”。1993年,几家出版社相 继推出陕西作家的长篇新作,文坛上出现了“陕军东 征”。先是媒体广泛报道,紧接着便是评论文章的铺天 盖地。过火的言论使“陕军东征”一开始就明显带有商 业操作的意味,直到1997年尚有余波。从1992年开始, 王朔、张贤亮、魏明伦等先后成立文化实业公司,拉开 了作家文人大规模“下海”的序幕。1993年9月11日, “'93深圳(中国)首次优秀文稿公开竞价活动”开幕。 包括不少知名作家的八百多名作者,逾七千万字的文稿 参加竞价。如此剧烈的交易市场化活动,建立在作家和 商家互相需要、一拍即合的基础上。
文学从中心走向边缘
1986年以后,中国文学经历了一个全面边缘化的过程, 似乎让人们在世纪末才第一次看清了文学的真实位置。而这一状 态,也许正是21世纪中国文学的起点。粉碎“四人帮”以后,作 家、批评家对政治的普遍兴趣并未因曾饱受打击而丧失,他们仍 然力图用文学去“干预生活”,对自己在政治话语里的中心地位 依然居之不疑。 然而1986年后,形势大变,文学已难以产生 如新时期之初常见的“轰动效应”,因为“现代化”已经启动, 读者对政治的热情已经减弱,更多的人日益关注的是自己的经济 利益。在这样的局势下,文学开始了向着意识形态边缘主动撤去。 尤其是在1989年后,作家们在政治话语层面趋于沉默。主流意识 形态作为曾在文学国度里笼罩一切的话语终于完成了它的隐退, 20世纪中国文学第一次开始用别的角度来审视自身。 市场经 济大潮袭来,文学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作家队伍迅速地完 成了分化。有的继续从事纯文学的写作,有的进入政界当官或下 海经商,有的制造畅销书,有的成为报刊专栏作家,等等。此时, 属于精英话语的纯文学在远离了以“启蒙”、“代言”为己任的 意识形态中心后,在被放逐到社会话语场的边缘处后,文学开始 试图重建自身的话语中心,这一努力的表现形态主要有两种:一 是遁归民间,二是返回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