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中速柴油机缸压闭环控制技术仿真研究

合集下载

船舶柴油机调速器系统仿真及故障诊断智能系统

船舶柴油机调速器系统仿真及故障诊断智能系统

船舶柴油机调速器系统仿真及故障诊断智能系统作者:王世振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20年第18期摘; ;要:伴随着船舶行业的发展,推船舶推动系统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必须要全面提升船舶柴油机调速器系统的稳定性,借助仿真技术,对船舶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故障进行检测,进而保障船舶的顺利航行。

本文立足于船舶柴油机调速器系统,对仿真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船舶; 柴油机调速器; 仿真技术; 故障诊断; 智能系统中图分类号:TK424;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6(c)-0081-02船舶柴油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多系统性、非线性,其运行环境相对比较恶劣。

柴油机的调速器则负责将船舶的转速范围维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进而保障船舶正常运行。

在船舶运行的过程中,柴油机调速器极容易受到运行环境、海况和工矿等不同要求的制约,传统的控制模式下,极容易导致船舶柴油机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多种问题。

因此,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必须要充分借助仿真技术,构建一个仿真诊断系统,对船舶柴油机调速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

1; 船舶柴油机调速器结构与功能分析柴油机调速器是船舶运行的动力系统,主要是对船舶柴油机的转速进行控制,进而对其转速和喷油量进行改变,最终使得柴油机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转速。

就船舶柴油机调速器结构来说,按照调速器执行的机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机械式、液压和电子调速器三种。

其中,电子调速器主要有模拟电子调速器和数字电子调速器两种,属于电子控制系统。

与其他的调速器不同,电子调速器无需使用机械机构,并且在调控的时候,动作十分灵敏、反应速度非常快,并且具有安装简单和方便,便于对其他控制系统的接口进行控制,进而实现船舶柴油机的自动化控制。

船舶柴油主机遥控系统的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船舶柴油主机遥控系统的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船舶柴油主机遥控系统的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船舶柴油主机遥控系统是现代航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遥控主机能够实现自动控制,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为了保证遥控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船舶工程技术中,需要对其进行仿真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对船舶柴油主机遥控系统进行仿真研究,探究其控制策略及控制效果,为系统的优化与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1. 船舶柴油主机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2. 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船舶柴油主机遥控系统的仿真模型3. 对系统进行参数分析和仿真验证,探究主机负载变化时,遥控系统的响应能力和控制效果4. 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优化方案四、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搜集船舶柴油主机遥控系统的相关文献,了解现有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建立模型: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建立船舶柴油主机遥控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设置相应的控制策略。

3. 分析研究:对模型进行参数分析和仿真研究,探究系统的响应能力和控制效果。

4. 优化和改进: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优化方案,并进行仿真验证。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预计能够通过仿真分析,探究船舶柴油主机遥控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效果,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其优化和改进提供理论指导,最终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效率。

六、研究计划时间|内容:-:|---第1-2周|文献调研、资料搜集与整理第3-5周|建立船舶柴油主机遥控系统的仿真模型第6-8周|对系统进行参数分析和仿真研究第9-10周|对系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优化方案提出第11-12周|进行仿真验证和实验分析第13-14周|论文撰写和修改第15-16周|准备答辩和提交论文七、参考文献[1] 余良琦, 方浩. 船舶柴油机遥控系统的仿真研究[J]. 中海油气田海洋工程, 2004, 18(3): 63-66.[2] 邓敏涛, 陈志斌, 梁益民. 船舶主机遥控系统功率匹配的优化研究[J]. 船舶, 2013(3): 30-32+36.[3] 邱新秋. 船舶主机遥控系统的研究与实践[M]. 海洋出版社, 2015.[4] 郭永明, 王宁. 船舶柴油机遥控系统的仿真研究[J]. 船舶工程, 2013(4): 69-71.[5] 李建平, 张志国. 船舶柴油机电控系统的仿真分析[J]. 科技信息, 2011, 13: 141-143.。

船用电控气缸注油系统仿真计算研究

船用电控气缸注油系统仿真计算研究


要: 文章选定 6 6MC型号 某船 用柴 油机 , L0 借助 A — YD I VLH sM软件对船 用 电控 气缸 注油 系统 进行 仿真计算建
模 , 对模 型 进 行 了试验 验 证 。 并 关 键 词 : 油 系统 ; 真 ; 用 柴油 机 注 仿 船
中 图分 类 号 : 6 41 1 U 6.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8 12 1 )403 .4 17 . 9 (0 0 0—0控气缸注油系统仿真计算研究
3 3
柱 塞偶 件选用 标准 容积 ” “ 塞” “ 回油孔 ’ 单元 建模 , 们 分别确 定 了柱塞 腔 的容积 、 、柱 、进 ’ 等 它 柱塞 直径 、 柱塞 的有效行 程等 重要参 数 。选 用“ 泄漏 ’ ’ 单元对 柱塞 偶件 的泄漏建 模 , 入 偶件 的问隙 和密封 长度 , 证 仿真模 输 保 型 的 精确 性与 可 靠性 。出油 阀选 用 “ 容减 压 阀’ 等 ’ 单元 建模 。喷嘴 选 用“ 向 阀” 元建 模 。从 建模 的可靠 单 单 性 、 真计 算 时间和精 度 等多 方面 综合 考虑 , 仿 通过 理 论分 析和 多 次仿真 计 算 比较 , 真模 型 的油管 最 终选用 仿
某船 用柴 油机 , 立 并试验 验证 了仿 真模型 。但 由于在 实验室 的 台架 试验 无法 模拟 出柴 油机 实 际工 作过程 建 中变 化 的气 缸背 压边 界条件 , 以试 探进行 仿真分 析 。通过把注 油孔 处气缸 背压 曲线调 入仿真模 型 , 所 进行 仿
真 计算 , 以探讨在 变化 的气缸 背压 边界条件 下注 油系统 的喷 油特 性 。另外 , 利用 仿真模 型计算 分析 了油管 还
互 界面 f] ) 自动 或 手动调节 注油 量。 IⅥI { 上

船舶柴油机自动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文献综述】

船舶柴油机自动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船舶柴油机自动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前言具有百年历史的柴油机,作为一种工业原动机,由于它的热效率高、功率范围宽、适应性好等一系列突出优点,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动力机械,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继续保持这一地位[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柴油机的百年发展过程中,其技术水平出现过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机械喷射式供油系统代替蓄压式供油系统;第二次飞跃是五十年代增压技术的采用;八十年代电子控制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柴油机技术的第三次飞跃[2]。

对于柴油机来说,在其燃烧室及进排气系统己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使柴油机的动力性能在各种工况下得到充分发挥,并能通过控制排放和降低油耗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则必须借助于调节控制技术的改进。

而作为柴油机调节控制核心的调速系统,其不断改进和完善伴随着柴油机发展的全过程。

主题1.调速器的功能柴油机调速系统是指能根据负荷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喷油泵循环供油量,协助操作人员稳定柴油机转速的装置。

柴油机上均要用到调速装置,这是柴油机自身的特点——由扭矩速度特性及喷油泵速度特性所决定的。

柴油机转速变化时,可燃混合气的数量、成分变化不大。

因此,通过燃烧所产生的扭矩变化也不大。

柴油机扭矩速度特性这一特点,是柴油机在负荷略有变化时,会引起转速很大的变化。

在操作人员不能及时操纵加速踏板改变油泵循环供油量的情况下,柴油机或因负荷增大而转速迅速下降,以至熄火;或因负荷减少而转速立即升高,甚至出现超速运转及“飞车”现象。

另一方面,从喷油的速度特性对柴油机转速的影响来看:当柴油机负荷减少而转速立即升高时,需要减少循环供油量,而喷油泵却相反的增大循环供油量。

可燃混合气成分由稀趋向合适,质量得到改善,燃烧速度加快,促使柴油机转速越来越高。

反之,当柴油机负荷增大转速降低时,需要循环供油量相应增加,而喷油泵却又减少对了供油量,使可燃混合气成分变稀,质量变差,燃烧速度变慢,促使柴油机转速降低。

船舶柴油机仿真故障模拟系统探析

船舶柴油机仿真故障模拟系统探析

船舶柴油机仿真故障模拟系统探析摘要:船舶柴油机仿真故障模拟系统可以针对船舶柴油机故障进行分析,采用模块化的编程,使得程序简单清楚,在很大程度上优化程序。

故障模拟是由系统的故障本质表现到系统的各种外在特征的过程,船舶柴油机故障诊断是由系统的各种外在特征表现到系统的故障本质的过程。

故障模拟研究船舶柴油机发生故障时会产生哪些现象,在以后工作中根据故障的现象快速的判断出故障的类型。

通过仿真故障模拟系统快速找到故障的原因,从而保障船舶运行的安全。

关键词:船舶柴油机;仿真故障;模拟系统;故障0引言为了更好的应对船舶柴油机故障,通过对船舶柴油机的一些常见故障进行仿真模拟,从而保障船舶的安全运行以及所有船员的安全。

故障的形成过程可以通过故障的设置来显示,这样一来,就能够通过船舶柴油机仿真故障模拟来开发和发现柴油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变化规律,从而为柴油机故障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比传统的故障诊断,更系统的描述故障特征。

本文通过建立船舶柴油机的模型,模拟船舶在发生故障的状态下,柴油机系统的一些主要性能参数发生变化,从而为柴油机系统性地故障诊断提供必要的素材。

1柴油机常见故障1.1柴油机温度异常1.1.1排气温度异常喷油器存在故障、气缸的压缩不足、排气阀开启的时间过早或排气阀漏气;各缸喷油泵的齿条位置不一致、各缸的喷油时间相差大、各缸的喷油雾化程度相差大、各缸的喷油压力相差大、个别气阀存在漏气现象或者个别排气阀咬死、各缸的排气阀开启的时间相差大、各缸的气体压缩的程度相差大。

1.1.2冷却水温度异常冷却水的夹层部分发生堵塞;活塞过于发热或者拉缸;冷却水压力降低或者冷却水发生中断;个别气缸的喷油量太大,使得燃烧不良;船舶柴油机长时间超负荷运转或负荷太低;冷却水温度调节阀、节温器、水温表损坏。

1.1.3 滑油温度异常滑油泵出现故障,使得滑油的供应不足;滑油冷却不良,也会使得温度提高;船舶柴油机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各个轴承间的配合间隙太小,增加摩擦的热量;循环滑油量太少;滑油的温度计失效。

船舶柴油机自动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开题报告】

船舶柴油机自动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船舶柴油机自动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自1860年,莱诺伊尔发明第一台大气压力式内燃机以来,人类历史上动力设备的发展就开始了崭新的篇章。

内燃机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非凡的便利,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不同反响的动力。

到了1897年,内燃机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德国工程师鲁道夫迪塞尔发明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台柴油机,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柴油机技术先后出现了三次质的飞跃:第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用机械式喷油系统代替了蓄压式喷油系统;第二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增压技术;第三次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蓬勃发展的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

在这三次飞跃中,以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影响最大、意义最深远。

能源短缺、环保问题、微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自动化水平要求,推动了柴油机电控技术,特别是以微机为核心的数字式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

现代控制理论、自适应控制、自学习系统等的进展使电子调速器的研究具备了调节精度高、结构简单、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是今后调速器的主要发展方向。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要求的日益提高,使得机械式调速器和液压式调速器必将被电子式调速器所替代。

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集结于电子调速器的研究领域,为柴油机电子调速器的迅猛发展推波助澜。

目前,国外主要有两种柴油机调速控制算法的研究,一种是对传统PID控制算法的改进,如将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理论引进对PID参数的整定,动稳态模式分离、分段PID控制等等;另一种是对先进算法的研究应用,如自适应控制、神经网络算法、预测控制等。

但实际应用的还只有经典PID控制,模糊PID和自适应控制,其他的智能算法还未实际应用到工程中。

国外对于柴油机仿真系统的开发研究也给予了很大重视。

由于系统仿真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可以考核电子调速器与多种发动机的匹配性能,因此很快被国外众多电子调速器生产公司采用,并研制出各自的仿真试验装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置。

船用柴油机EGR技术仿真研究

船用柴油机EGR技术仿真研究

d e c r e a s e d t o 1 . 9 4( g ・ ( k W・ h ) ) , b u t o n t h e o t h e r h a n d , t h e w e i g h t e d b r a k e s p e c i f i c f u e l c o n s u m p t i o n
摘 要 :采 用 某船 用 中速 单缸 柴 油机进 行 了 E G R对性 能及 排 放 影 响 的仿 真研 究 ,并 进行 了试 验
验证 。研 究结果 表 明 ,采 用 E G R技 术后 ,N O 加 权排 放 下 降到 1 . 9 4 ( g ・ ( k W- h ) 一) ,但 加权 燃 油
( 1 . S h a n g h a i Ma r i n e D i e s e l E n g i n e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S h a n g h a i 2 0 1 1 0 8 ;
2 . S h a n g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F i n a n c e a n d E c o n o mi c s , S h a n g h a i 2 0 0 4 3 3 )
第3 5卷 ( 2 0 1 3 ) 第2 期
柴油机
Di e s e l En g i n e



{ 性能与排放 ;
… … , 。

船 用柴油机 E GR 技 术 仿 研 究
胡 必柱 ,王 锋 ,张充睿 ,张东 明 ,平 涛
( 1 .七一 一研究 所 ,上 海 2 0 1 1 0 8 ;2 .上 海财 经 大学 ,上 海 2 0 0 4 3 3 ) )

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柴油机已经成为现代海洋交通运输的核心动力装置。

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作为船舶柴油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在运转过程中承担着转动惯量大、吸收、传递和输出功率等多种重要功能。

然而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可靠性存在一些问题,如振动问题、疲劳问题和寿命问题等。

这些问题会给船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因此对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成为当前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

针对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可以揭示其运行机理和振动特性,促进其结构优化,提高其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该项研究还可以为船舶柴油机的设计、制造和维修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推动船舶柴油机制造业的发展。

因此,开展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拟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和仿真技术,针对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动力学特性和振动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建立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数学模型,包括曲轴轴承、连杆、活塞等关键部件。

2. 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在运行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

3. 对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振动特性进行量化分析,以此揭示振动的原因和机理。

4. 提出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结构优化方案,为提高船舶柴油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持。

在方法上,本研究主要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和系统仿真技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仿真模拟,对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动力学特性和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优化设计方案。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能够建立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其运行机理和振动特性,并提出有效的结构优化方案,以提高船舶柴油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具体预期结果包括:1. 建立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在模拟计算中可以有效地分析和模拟曲轴轴系在运转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

4190型船用中速柴油机电控调速系统仿真的开题报告

4190型船用中速柴油机电控调速系统仿真的开题报告

4190型船用中速柴油机电控调速系统仿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现代船舶的动力系统主要由机械传动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作为机械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柴油机的性能对于整个船舶动力系统的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同时,现代船舶的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电控调速系统成为了船舶柴油机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极大地提高了柴油机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控性。

4190型船用中速柴油机是船用柴油机的主流之一,其性能优异、结构稳定、适应性广泛,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中小型船舶中。

然而,4190型船用中速柴油机的控制策略和电控调速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控制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不高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其动力性能,也使得其适应性和安全性受到了挑战。

因此,通过对4190型船用中速柴油机电控调速系统仿真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性能特点和控制策略,为其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提高现代船舶的自动化水平和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4190型船用中速柴油机电控调速系统进行仿真研究,深入探究其性能特点和控制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对4190型船用中速柴油机电控调速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分析柴油机的动力性能、电控调速系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2. 研究不同控制策略对4190型船用中速柴油机的影响,比较控制策略的性能优缺点,为其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3. 研究柴油机的负荷特性、发动机的功率输出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究柴油机的动力特性和控制机制,为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建模与仿真的研究方法,通过对4190型船用中速柴油机电控调速系统进行建模,并在仿真平台上进行实验仿真。

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 建立4190型船用中速柴油机电控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柴油机的动力学模型和电控调速系统的控制模型。

2. 利用MATLAB与Simulink等仿真软件,对4190型船用中速柴油机电控调速系统进行仿真模拟。

船用柴油机电控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开发研究

船用柴油机电控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开发研究

船用柴油机电控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开发研究宋恩哲;宋百玲;马修真【摘要】为了对电控系统功能、性能测试和验证,建立了基于平均值原理的16V396TE94船用增压柴油机的数学模型,并且基于Tesis DYNAware软件,建立了增压柴油机多控制需求的参数化仿真模型和动力传动系统仿真模型.利用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和dSPACE硬件平台构成虚拟柴油机,与接口设备、真实的柴油机电控系统和执行器相连接,组成半物理实时仿真试验平台.利用该平台进行了起动、调速、相继增压控制等功能与性能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配机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吻合度达到90%,并且特性趋势完全一致.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精度高、实时性好,能够满足电控系统功能及性能测试要求.【期刊名称】《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1)009【总页数】8页(P1153-1160)【关键词】增压柴油机;电控系统;半物理仿真【作者】宋恩哲;宋百玲;马修真【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402电控系统是保证柴油机可靠、稳定运行的关键部件,新开发的电控系统或电控系统的新应用必须经过严格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才能装机使用,而传统的测试方法就是将电控系统在真实的柴油机上进行配机实验.而半物理仿真技术的发展为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实验室测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技术,半物理仿真技术可以看成是一套软硬件集成的实时仿真测试环境,在对外部电控系统进行调试时,开发的半物理仿真测试平台作为虚拟柴油机载体直接与柴油机电控系统相连,接受电控系统的控制调节,并向控制系统提供相应的柴油机实时运转工况信息[1].半物理仿真系统能够实现在实验室环境下对控制系统进行测试考核,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开发费用,缩短开发周期[2],为实现柴油机电控系统一体化开发与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并行技术在柴油机电控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快捷的途径[3].本文利用dSPACE硬件和Tesis DYNAware/Simulink软件,研究开发了船用柴油机电控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在实验室对已开发的柴油机电控系统进行测试试验.1 柴油机建模研究1.1 柴油机数学模型以研究控制系统为目的,把船用柴油机整体简化为如图1所示的若干分系统或模块,模拟柴油机的运行特性,即根据柴油机的不同工况计算当前所需要的空气量和喷油量送入气缸,混合气体在气缸内燃烧使缸内气体压力增加,燃烧气体的压力以力的形式作用在活塞上,然后通过连杆以扭矩的形式作用在曲轴上,即燃烧扭矩.该燃烧扭矩克服泵气扭矩和柴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摩擦扭矩得到柴油机瞬时扭矩,柴油机输出扭矩通过动力学过程转化为柴油机的转速输出.图1 柴油机模型结构框图Fig.1 The structure diagramof the dieselmodel在满足柴油机基本性能的前提下,从研究柴油机控制系统实时性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建模过程作如下简化:1)忽略柴油机工作过程中气体、液体压力和温度的周期性波动;2)忽略气缸内复杂的工作过程和曲柄连杆机构的动力学计算,假设气缸内气体的状态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能量守恒定律;3)气缸内气体燃烧满足均匀混合气燃烧的假设;4)对于一些相关部件和过程,不考察部件的工作机理和复杂的工作过程,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回归的曲线来实现其功能,如喷油泵等.以图1所示的柴油机工作过程为基础,根据平均值建模原理建立了进气管、涡轮增压器、扭矩计算、喷油泵、排气管和柴油机动力学的数学模型.所研究的柴油机为16V396TE94柴油机,其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表1 16V396TE94柴油机主要参数Table 1 Themain parameters of the16V396TE94 diesel参数名称参数值工作过程四冲程燃烧方式直接喷射气缸排列 V型,90°气缸数 16缸径/mm165冲程/mm185压缩比12.3∶1额定转速/(r·min-1) 2 000额定功率/kw2 240增压方式废气涡轮相继增压1.1.1 进气系统数学模型根据容积法定义,把进气管简化为一个容积相当的“容器”.假设进气管前后的气体浓度不变、温度相同且为等熵流动,则进入进气管的气体流量计算公式为式中:m表示通过进气管的气体质量流量,kg/s;p1表示进气管前压力,Pa;p2表示进气管后压力,Pa;mmax表示通过进气管的气体最大质量流量,kg/s;T表示进气温度,K;Tref表示参考环境温度,K;pref表示环境压力,Pa;k表示绝热指数. 进入气缸的平均进气量mcly.in的计算公式为式中:T表示气缸前气体的温度,K;plm表示气缸前气体的压力,Pa;Vdisp表示气缸容积,m3;n表示柴油机转速,r/min;η表示充气效率.1.1.2 废气涡轮增压器模型废气涡轮增压器主要由压气机和废气涡轮两部分组成.压气机模型主要用于计算压气机的折合转速、通过压气机的空气质量流量和压气机所吸收的功率,其中压气机的压比定义为压气机出口与进口气体的压力比值.压气机折合转速的计算公式[4-5]为式中:ωcy表示压气机的折合转速,rad/s;ωy表示压气机的实际转速,rad/s;Tref 表示压气机工作的参考环境温度,K;Tbef表示压气机入口气体的温度,K.流过压气机空气的折合质量流量计算公式[4-5]为式中表示通过压气机的空气折合质量流量,kg/s表示通过压气机的空气实际质量流量,kg/s;pbef表示压气机入口空气的压力,Pa;pref表示压气机工作的参考环境压力,Pa.压气机所吸收的功率计算公式[4-5]为式中:Py表示压气机所消耗的功率,kW;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kJ/(kg·K);pbeh 表示压气机出口空气的压力,Pa;k表示绝热指数;ηk表示压气机的绝热效率.图2所示为本文所研究的压气机map图.图2 压气机的特性线Fig.2 The 16V396TE94 compressormap涡轮的模型用于计算涡轮的转速、通过涡轮的气体流量和涡轮的输出功率,其中涡轮的压比定义为涡轮出口和入口气体的压力比值.涡轮折合转速的计算公式[4-5]为式中:ωcv表示涡轮的折合转速,rad/s;ωv表示涡轮的实际转速,rad/s;Trefv表示涡轮工作的参考环境温度,K;Tbefv表示涡轮入口气体的温度,K.通过涡轮的气体折合质量流量计算公式[4-5]为式中:表示通过涡轮的气体的折合质量流量,kg/s;表示通过涡轮的气体的实际质量流量,kg/s;pbefv表示涡轮入口气体的压力,Pa;prefv表示涡轮工作参考环境压力,Pa.涡轮的输出功率计算公式[4-5]为式中:Pv表示涡轮输出的功率,kW;cpv表示通过涡轮的气体的定压比热,kJ/(kg·K);ηT表示涡轮的效率;pbehv表示涡轮出口气体的压力,Pa;kv表示经过涡轮气体的绝热指数.图3、4所示为本文所研究的涡轮map图.图3 涡轮的流量特性Fig.3 Themass flowmapof the 16V396TE94 turbine图4 涡轮的效率特性Fig.4 The efficiencymapof the 16V396TE94 turbine 1.1.3 柴油机的扭矩计算柴油机的实际输出扭矩为燃烧扭矩、摩擦扭矩和泵气扭矩的代数和.燃烧扭矩计算公式为式中:mfuel表示循环供油量,kg;ω表示柴油机角速度,rad/s;λ表示空燃比;αlnj 表示供油提前角,rad.建立柴油机仿真模型时,拟合燃烧扭矩随供油量和柴油机转速变化的map图,实际工作时,采集柴油机转速和供油量,查map图得到相关工况的燃烧扭矩,图5为燃烧扭矩随供油量和柴油机转速的变化关系map图.图5 燃烧扭矩随供油量和柴油机转速的变化关系Fig.5 The combustion torquechanges with fuel mass and diesel speed柴油机泵气扭矩是根据进气管压力与曲轴箱压力的差值,以及排气管压力与曲轴箱压力的差值来计算的,根据曲轴角度和实时进、排气压力计算的实时泵气扭矩公式为当为进气冲程时,当为压缩冲程时,当为排气冲程时,式中:Apiston表示活塞顶面积,m2;S表示活塞行程,m;α表示曲轴转角,rad;p∞表示曲轴箱压力,Pa;ε(α)k表示随曲轴转角变化的气体压缩效率.柴油机平均摩擦损失压力是衡量摩擦扭矩大小的参数.计算平均摩擦损失压力的经验公式为式中:Pma表示平均摩擦损失压力,Pa;Pmax表示缸内最大压力,Pa;vpis表示活塞的平均速度,m/s.根据平均摩擦损失压力和气缸平均容积变化可计算出平均摩擦损失功率,然后根据扭矩与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得到平均摩擦扭矩的计算公式为式中:Mfric表示摩擦扭矩,N·m;Vz表示柴油机总排量,m3.在柴油机实验台架上,根据柴油机不同的工况点获得Pmax和vpis的值,由式(11)、(12)计算出柴油机的摩擦扭矩.根据16V396TE94柴油机在不同工况点的实验结果在Simulink中绘制摩擦扭矩与柴油机转速冷却水温度之间的map图,如图6所示.图6 柴油机摩擦扭矩map图Fig.6 The friction torquemapof the diesel1.1.4 喷油泵模型油泵特性是指每循环供油量随柴油机转速n和齿条位移xc的变化关系.即q=f(n,xc),仿真模型中根据16V396TE94试验测试参数,绘制循环供油量、齿条位移和转速三者间的关系map图,构成喷油泵模型.如图7所示.图7 供油量随齿条位移变化曲线Fig.7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uelmass and rack position1.1.5 排气管建立排气管模型时,假设从气缸内排出的气体在进入排气管瞬间立刻与排气管内气体均匀混合,计算时排气压力取气缸内计算燃烧扭矩时的气体压力,作为已知量;同时,计算排气管参数时,忽略排气管散热;并且所有的排气均送入涡轮.计算排气温度的简化公式:式中:Tp表示排气温度,K;Pp表示排气压力,Pa;mp表示排气管的气体质量,是气缸内进气质量和燃油质量之和,kg.1.1.6 柴油机动力学模型由于柴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只有一个做功冲程,这就造成柴油机运动件运转的不均性.即在柴油机工作时,运动件(如活塞、连杆、活塞销等)存在加速和减速现象,并以扭矩的形式在曲轴上体现出来,该扭矩为震荡.根据柴油机转速、曲轴转角及震荡部件质量,忽略曲轴转角的角加速度,则震荡扭矩近似计算为式中:ω表示柴油机角速度,rad/s;s表示活塞冲程,m;α表示曲轴转角,rad;mosc表示震动部件质量,kg,本文取活塞、连杆和活塞销质量之和.柴油机动力学特性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由动力传动系统能量守恒可推出转速与扭矩之间的关系:式中:Mo表示震动扭矩,N·m;Ml表示负载扭矩,N·m;Mfri表示摩擦扭矩,N·m;Mcom表示燃烧扭矩,N·m;Ms表示起动机扭矩,N·m,当柴油机达到起动转速后该值为零;ΘE表示柴油机转动惯量,kg·m2;ΘS表示起动机转动惯量,kg·m2,当柴油机达到起动转速后该值为零.通过柴油机动力学模型将柴油机输出的扭矩转换成研究控制系统所需求的柴油机转速.1.2 柴油机仿真模型图8 船用柴油机控制系统信号流图Fig.8 The signal chart of the diesel control system以建立的柴油机数学模型为基础,针对柴油机控制系统实时仿真技术研究的需求[6-7],应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开展了增压柴油机仿真建模研究.在模块划分过程中重点考虑了以下几点原则:1)所划分的模块要以独立的物理部件为基础,要能够实现相对独立的物理功能.如柴油机气缸模块.2)所划分的模块要具有一定的接口形式,即模块的输入和输出.3)模块的逻辑,即模块相关物理功能的实现过程.4)模块的运行环境,包括外界的运行条件和输入信息的具体量化范围.基于以上原则,按照图1所示的柴油机工作原理及建立的柴油机数学模型,将柴油机功能模块划分为进气系统、增压器(包括涡轮、压气机)、喷油泵、扭矩计算(16个气缸按照发火顺序连接,完成扭矩输出)、排气系统、柴油机动力学、柴油机动力传动系统、冷却系统等.各模块和系统之间选择压力、温度、流量、转速、扭矩、负荷及相关控制量作为传递参数,尽量避免以构件结构为基础的建模,这样可以扩大相应模块的适用范围,提高模型的通用性.完成以上基本模块的划分后,以研究控制系统为目标,将这些模块按照工作关系进行组合,如图8所示.仿真模型中,与柴油机结构和运行相关的参数以文件的形式存在,仿真中采用参数预处理技术对模型进行配置.2 柴油机电控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建立图9 柴油机电控系统半物理仿真结构原理图Fig.9 The semi-physical simulation signal connecting diagramof the control system建立的仿真模型下载代码到dSPACE实时仿真平台[8-11],利用dSPACE实时仿真平台来模拟柴油机对象或外部环境,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将真实的柴油机电控系统和真实的执行器通过接口与dSPACE连接,构成柴油机电控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信号传输原理图如图9所示.对开发的电控系统进行更接近于实际对象的实时测试,或者模拟某些极限条件下的应用和危险故障.3 半物理仿真试验利用所建立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半物理仿真平台,对电控系统功能进行了测试试验.本文选取电控系统的起动、调速、相继增压等几个主要功能进行仿真测试,并将仿真测试结果与配机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3.1 起动控制功能验证起动试验时,设定转速设置为怠速转速600 r/min,在空载下起动,要求调速模块在5 s内使柴油机转速稳定,并且要求超调转速尽可能小.空载起动数据见表2,半物理仿真曲线见图10,配机实验曲线如图11所示.结果表明半物理仿真平台能较好的模拟和验证柴油机电控系统的起动控制功能.图10 起动过程转速和齿条位移半物理仿真曲线Fig.10 The speed and rackposition curves of the start of the semi-physical simulation图11 起动过程转速和齿条位移配机实验曲线Fig.11 The start speed and rack position curves of the matching diesel experiment表2 空载起动试验数据Table 2 The data of engine start without load/s半物理仿真结果起动转速/(r·min-1)超调转速/(r·min-1)超调百分比/%起动时间600 55 9.17 1.7配机实验600 61 10.2 3.13.2 负荷突加突卸功能验证对调速功能最严格的考核就是负荷突加和突卸试验.图12为柴油机在额定转速下突加突卸负荷时半物理仿真转速变化情况,图13为负荷突变过程中配机实验曲线,表3为半物理仿真和配机实验数据对比表.结果表明,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动态调速性能与配机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同时也表明半物理仿真平台能较好的完成柴油机电控系统调速模块负荷突变功能的验证.图12 负荷突变时半物理仿真转速变化曲线Fig.12 The speed simulation curve of the load changed abruptly图13 负荷突变时配机实验转速变化曲线Fig.13 The speed test curve of the load changed abruptly表3 负载突变过程动态数据对比Table 3 The comparing data of the load changed abruptly负荷变化超调转速/(r·min-1)/s半物理仿真负荷突加负荷突卸瞬态调速率/%稳定时间2.8 3.0 2.8配机实验负荷突加负荷突卸105 98 5.25 4.9 110 117 5.5 5.85 2.93.3 柴油机电控系统相继增压功能验证根据电控系统的控制规律,首先将柴油机转速调节到1 700 r/min,然后在模型中手动加载,当增压器A转速达到切换点转速55 000 r/min时,受控增压器B切入.表4为相继增压过程中半物理仿真和配机试验对比数据表.结果表明半物理仿真测试中,增压器切换时间及切换过程对柴油机的影响与配机实验相当.表4 增压器切换过程对比数据Table 4 The comparing data during sequential turbocharge结果切换时间/s 柴油机转速变化/(r·min-1)2.7 78仿真值实验值2.2 564 结论针对船用柴油机电控系统仿真测试需求,建立了柴油机的数学模型,并建立了模块化的柴油机实时仿真模型,开发了完整的船用柴油机电控系统一体化开发和半物理仿真测试平台.利用开发的半物理仿真平台,测试和验证了柴油机电控系统的起动、调速、相继增压等功能.结果表明:1)所建立的柴油机模型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与实际柴油机吻合良好.2)开发的柴油机电控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能够完成在实验室环境下对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相关工况进行测试,缩短了柴油机电控系统开发的周期,减小测试费用.3)该仿真平台还可以对柴油机调速装置或其他柴油机控制装置的实验室进行测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ISERMANN R,SCHAFFNIT J,SINSEL S.Hardware-in-theloopsimulation for the design and testing of engine-control systems[J].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s,1999,7(5):643-653.[2]CAI Kailong,XIE Shousheng,HU Jinhai.Semi-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systemof fuel integration control systemfor turbofan engine[J].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2007,28(4):422-427.[3]刘志,羌嘉曦.柴油机混合动力总成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硬件设计[J].汽车技术,2008,4(12):8-11.LIU Zhi,QIANG Jiaxi.Hardware design for hardware-inthe-loopsimulationsystemof diesel hybrid powertain[J].Automobile Technology,2008,4(12):8-11. [4]李进.增压柴油机实时模型的搭建[D].北京:清华大学,2001:25-30.[5]刘永长.内燃机原理[M].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25-130.[6]PAOLO L,BRUNOM,ALESSANDRO R.Nonlinearmodelling and control of a common rail injection systemfor diesel engines[J].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2007,31(9):1770-1784.[7]王尚勇,杨青.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89-297.[8]陈林,杨福源,李进.共轨柴油机ECU仿真平台研究[J].车用发动机,2008,174(2):55-59.CHEN Lin,YANG Fuyuan,LIJin.Research on ECU simulation platformfor common rail diesel engine[J].Vehicle Engine,2008,174(2):55-59.[9]YOSHISHIGE O.Engine control using a real-time combustionmode[C]//SAE 2001 World Congress.Detroit,USA ,2001.[10]ZHANG Tianhong,HUANG Xianghua,CAO Qian.Control systemsimulation and bed test formicro turbine engine[J].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2006,27(5):445-449.[11]QIU Xiaohuan,WU Jie.Semi-physical experiment platformfor wind power generation[C]//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Hong Kong,China,2009.。

船用中速柴油机高压共轨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开发

船用中速柴油机高压共轨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开发
共轨 硬 件 在 环 仿 真 平 台开发
王勤鹏 ,余永 华 ,贺玉 海 ,杨建 国
( 武汉 理 工大学 能 源与 动力 工程学 院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6 3 )
摘 要 :以 MA N 6 L 1 6 / 2 4型船 用 中速 柴 油机 为对 象 , 建 立 了硬 件在 环仿 真 柴 油 机 实时模 型 ; 研 制
o p e d.S o me t e s t s we r e c o n d u c t e d o n t hi s p l a t f o m r t o v e if r y i t s f u n c t i o n s .I t i s s h o wn t ha t t h e c o mmo n— r a i l
t i me HI L s i mu l a t i o n mo d e l o f d i e s e l e n g i n e w a s b u i l t a n d a HI L s i mu l a t i o n p l a t f o r m f o r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a HI L S i mu l a t i o n P l a t f o r m f o r Hi g h P r e s s u r e Co mmo n - r a i l S y s t e m o f Me d i u m- s p e e d Ma r i n e Di e s e l En g i n e s
r e l i a b l e t e s t e n v i r o n me n t o f r p e f r o ma r n c e t e s t s o f a c t u a t o r s o f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c o m mo n - r a i l i n j e c t i o n s y s t e m

基于DoE的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优化仿真

基于DoE的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优化仿真

基于DoE的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优化仿真
张东明;平涛;陈志忠
【期刊名称】《内燃机工程》
【年(卷),期】2016(037)001
【摘要】将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s,DoE)方法应用于采用废气再循环(EGR)技术的船用中速柴油机多参数多目标优化仿真分析过程中.利用试验数据标定的Dijet燃烧模型及整机仿真模型保证了仿真模型的预测精度.通过V-optimal试验设计方法确定了仿真方案,并利用建立的响应面模型对柴油机性能参数进行了预测和全局优化,确定了满足TierⅢ排放的目标机型运行边界参数的优化匹配关系.与GT-Power软件计算对比结果表明:基于DoE的船用柴油机性能优化设计过程可以大幅缩减仿真方案的数量,缩短研究周期.
【总页数】5页(P93-97)
【作者】张东明;平涛;陈志忠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一一研究所,上海201108;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一一研究所,上海201108;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一一研究所,上海2011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422
【相关文献】
1.基于仿真计算的船用柴油机性能优化研究 [J], 陈颖;黄立;苏丹丹
2.基于AVL-BOOST的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优化 [J], 张文孝;
3.基于AVL-BOOST的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优化 [J], 张文孝
4.新型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优化设计的探讨 [J], 钱超;朱文彬;范科健
5.船用中速柴油机NO_x排放性能优化研究 [J], 王洪锋;徐建新;王新权;方文超;张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07_船用柴油机后处理技术仿真研究_沪东重机_韩连任等

407_船用柴油机后处理技术仿真研究_沪东重机_韩连任等

船用柴油机后处理技术仿真研究韩连任,夏倩,程琪(沪东重机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大道2851号)[摘要]随着船舶工业迅猛发展,船舶柴油机的NOx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控制NOx排放达到IMO Tier III法规的有效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使用AVL软件模拟分析在船用SCR系统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

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船用柴油机主要软件:A VL BOOST 、A VL FIRE、Design ExploreA Computational Study of Marine Diesel Engine AftertreatmentTechnologyHan Lianren, Xia Qian , Cheng QiHuDong Heavy Machinery CO.,LTD&2851 PuDong Dadao,Shanghai[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hipbuilding industry,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NOx emissions from marine diesel engines is rising.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NOx emissions to apply the IMO Tier III regulations. The thesis aims to analyz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actions occurred in SCR system in ship with the simulation of A VL software.Keywords: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NO X;Marine Diesel EngineSoftware: AVL BOOST 、A VL FIRE、Design Explore1. 前言柴油机作为船舶的主要动力源,具有动力性好、燃烧效率高、工作可靠、性价比高等许多优点。

船舶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船舶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船舶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船舶柴油机是船舶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具有负责船舶行驶的重要作用。

燃油系统作为船舶柴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柴油机的正常工作和船舶的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船舶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燃油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可以为船舶柴油机的优化设计、故障诊断和维修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建模与仿真的技术手段,可以对燃油系统进行动态分析和优化设计,从而提高船舶柴油机的工作效率、节能降耗和环保能力。

同时,在实际运行中,对于燃油系统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模型和仿真方法可以对燃油系统进行动态模拟和模型预测,实现对故障诊断和维修决策的支持。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基于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逻辑,建立船舶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数学模型,结合仿真方法实现模型的验证和优化。

具体地说,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燃油系统的建模:通过对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逻辑的分析,建立船舶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嘴等组成部分的模型。

2、燃油系统的仿真:通过对燃油系统的动态仿真和优化分析,实现燃油系统在不同负荷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分析,为优化设计和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3、燃油系统的验证和优化:通过对建立的燃油系统模型的验证和优化,实现船舶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效率优化和故障诊断方案的优化。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逻辑,建立船舶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 开发环境下实现燃油系统动态仿真和优化分析。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包括:1、燃油系统的建模:从燃油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入手,建立燃油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嘴等部分模型的建立。

2、燃油系统的仿真:基于建立的燃油系统模型,使用MATLAB进行燃油系统的动态仿真和优化分析,包括仿真参数的设置和仿真结果的分析。

船用柴油机均值模型建模及仿真研究

船用柴油机均值模型建模及仿真研究

船用柴油机均值模型建模及仿真研究
杨传雷;张文乐;王贺春;王振洪
【期刊名称】《应用科技》
【年(卷),期】2024(51)1
【摘要】柴油机模型的研究是探究柴油机性能、实现虚拟仿真的基础,可缩短仿真计算时间、有效节约柴油机开发成本。

本文以RK270柴油机为研究对象,使用GT-POWER软件建立稳态性能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仿真精度高、计算速度快的平均值法,以C++语言建立柴油机平均值模型,并归纳通用的平均值模型建模标定校核流程;提出二元响应拟合的方法,解决了涡轮增压器特性参数处理困难的问题,并借助数学工具,获得了压气机主要工作区域内拟合精度较高的模型。

完成模型开发后,分析了8组工况下的仿真结果,通过误差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丰富完善了柴油机建模理论和方法,可应用于实时控制模型的动态仿真或者实现与船舶动力系统的交互。

【总页数】7页(P105-111)
【作者】杨传雷;张文乐;王贺春;王振洪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427
【相关文献】
1.电控柴油机平均值模型建模研究
2.4190Z_LC型船用中速柴油机平均值模型仿真
3.船用中速柴油机故障建模仿真研究
4.船用发电柴油机调速器的数学建模和仿真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船用柴油机拉缸故障仿真分析及解决

船用柴油机拉缸故障仿真分析及解决

:*
Angle= 197.000000(deg] View=Flywheel
图5活塞上行时活塞头部与缸套的接触动画云图
图6拉缸缸套拆检照片
通过上述仿真计算及与实物照片比对的结果 可知,柴油机在超负荷运行时,活塞裙部及活塞头 部与缸套间均产生了非正常接触,导致活塞裙部反 推力侧及活塞头部推力侧与缸套的刮伤,以及其后 的颗粒磨损,故不恰当的活塞和缸套间的配合间隙 是造成拉缸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和 调整活塞头部和裙部型线来加以解决。
第3期
黄粲:船用柴油机拉缸故障仿真分析及解决
气环1 賣环2
环3 油环
Crank Angle«9.000000|<leg] View=Flywheel
• 57 •
活塞 连杆
缸套
图1活塞多体动力学模型
1.2拉缸故障仿真分析 柴油机额定转速为1 000 r/min,超负荷
(110%)运行时最大增压压力为0.23 MPa (表 压),缸内最大压力为10.8 MPa,将试验测得的缸 内压力曲线乘以活塞面积便得到作用在活塞上的气 体作用力,其计算结果见图2、图3、图4、图5。
第3期 2019年6月
内燃机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No. 3 Jun. 2019
一研究月
摘要:针对某船用柴油机在110%超负荷运行时易出现拉缸故障的情况,采用模拟仿真的手段,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 究,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对活塞进行了优化设计及试验验证,解决了该型柴油机拉缸故障,为提高柴油机可靠性和延长
1拉缸原因分析及仿真计算
以该柴油机拉缸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活塞 气缸单元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为查 找拉缸故障原因提供技术依据和技术支持,其仿真 建模及计算分析结果如下。 1.1活塞气缸单元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

船舶柴油机曲轴三维实体动力学仿真

船舶柴油机曲轴三维实体动力学仿真

船舶柴油机曲轴三维实体动力学仿真船舶柴油机是一种以压燃式燃料为燃料的内燃机,主要用于推动船舶前进。

在操作过程中,曲轴是船舶柴油机的核心部件,负责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提供动力给航行或者其他设备。

为确保曲轴的正常工作,必须进行三维实体动力学仿真研究,以便优化曲轴设计和提高燃油利用效率。

在进行三维实体动力学仿真前,首先需要收集曲轴的设计参数和实际工作参数。

包括曲轴的材质、尺寸、重量、转速等信息。

接着,设计出曲轴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网格剖分,确定节点和单元数量。

然后,根据模型的框架和曲轴的运作规律,确定曲轴的运动学和力学模型。

在进行计算前需要预处理,包括给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以及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

根据曲轴的三维实体动力学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实现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还需要建立质量、弹性、惯性等方面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曲轴受力、转动和变形的规律。

得到计算结果后,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曲轴的应力、应变、转速、转矩、质心位移等等。

然后进行分析和优化,确定适当的改进措施和设计方案。

最后,应用仿真结果指导实际制造、测试和应用过程中的优化和调整。

总而言之,船舶柴油机曲轴的三维实体动力学仿真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该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曲轴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并改善设计,提高船舶柴油机的效率和性能。

假设我们正在分析一家快餐连锁店的销售数据。

列出以下数据:月销售额、月底库存、员工数量、广告支出、新顾客数量、老顾客数量、平均每笔订单金额和平均就餐时间。

我们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帮助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的是月销售额。

这个数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快餐连锁店的盈利状况。

我们可以将每个月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进行比较,以确定业务增长率。

如果该店业务增长迅速,那么它应该为扩大业务和增加职员做出相应的准备。

如果业务增长较慢,那么该店可能需要考虑降低成本、重新评估营销策略或重新考虑业务模型。

船用中压发电机组机旁监控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

船用中压发电机组机旁监控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

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MASTER DISSERTATION论文题目: 船用中压发电机组机旁监控系统的研究与仿真学科专业: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校代码:10254 密 级: 论文编号:摘要随着船舶电站的容量增大,低压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供配电要求。

大型船舶采用中压发电系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船用中压发电机监控系统也会随之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监控系统是船舶发电机的核心控制单元,通过发电机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视发电机运行状态,控制发电机的运行、停机,以及保护发电机免遭意外的伤害,延长发电机使用寿命。

在先进国家,仿真技术早已成为一种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活动及人员训练决策等过程中。

半个世纪以来,仿真技术以迅猛的发展趋势渗透到航空、航天、航海、石油、化工、核能、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

国际上一致认为:仿真技术是迄今为止最为有效的、经济的综合集成方法,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战略技术。

SMSC 2008型智能化轮机综合模拟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投资,由上海海事大学与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发,是目前国内技术领先的轮机综合模拟器,其技术内容充分反映了当代远洋运输船舶机电系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SMSC 2008型智能化轮机综合模拟器可以对多种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包括轮机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力电子,还可以实现对管理级轮机员的应急操作和故障分析与排除培训、对操作级轮机员的基本操作培训、对在职船员业务提高的在培训。

WECS2000作为船用中压发电机控制系统,性能稳定、经济性高,在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发电机控制领域得到广发应用。

WECS2000是自带有微处理器的自动化系统,它的各种分布式结构模块可以直接安装在柴油上。

从而高效地执行一些监视和控制功能。

WECS2000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发电机和涡轮增压器的转速测量测、启动停止柴油机、提供安全保护功能、数据的处理、测量各种运行参数、提供能够显示各种运行参数的监视仪表、提供连接到其它系统的现场总线接口、低温恒温阀的控制、排气阀门和废气旁通阀门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8-04-20 修回日期:2018-06-29基金项目:船用低速机工程(一期)研制项目(船工科ʌ2015ɔ510号);设备运行与维护智能系统开发项目(工信部联装函ʌ2016ɔ544号)F u n dP r o j e c t :R e s e a r c h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M a r i n eL o wS p e e dE n g i n e (P h a s e I )(S h i p b u i l d i n g I n d u s t r y D e p a r t m e n t [2015]N O.510);D e v e l o pm e n t o f I n t e l l i g e n tD e v i c e sO p e r a t i o n a n dM a i n t e n a n c e S y s t e m (M i n i s t r y o f I n d u s t r y a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2016]N O .544)作者简介:唐 俊(1994 ),男,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船舶动力系统监测㊁诊断与智能控制,E -m a i l :j u n t a n g@w h u t .e d u .c n ;余永华(通信作者),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船舶动力系统监测㊁诊断与智能控制,E -m a i l :y yh u a @w h u t .e d u .c n ㊂文章编号:1000-0925(2019)01-0072-07400011船用中速柴油机缸压闭环控制技术仿真研究唐 俊1,余永华1,2,王勤鹏1,2,杨建国1,2(1.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武汉430063;2.武汉理工大学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3)S i m u l a t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 o fC l o s e d -L o o p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o l o g y fo rM e d i u m S p e e dM a r i n eD i e s e l E n g i n e sB a s e do n I n -C yl i n d e rP r e s s u r e T A N GJ u n 1,Y UY o n g h u a 1,2,W A N G Q i n p e n g 1,2,Y A N GJ i a n gu o 1,2(1.S c h o o l o fE n e r g y a n dP o w e rE n g i n e e r i n g ,W u h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T e c h n o l o g y,W u h a n430063,C h i n a ;2.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M a r i n eP o w e r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G r a n t e db y MO T ,W u h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f T e c h n o l og y,W u h a n43006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o e l i m i n a t et h e n e g a t i v e e f f e c t s o fc y l i n d e r -t o -c y l i n d e r u n e v e n n e s sa n d c y c l e -t o -c yc l e v a r i a t i o no f m a r i n ed ie s e le n g i n eo ne n g i n e p e rf o r m a n c e ,v i b r a t i o na n dn o i s e ,t a k i ng a6L 16/24-C Rt y pe m e d i u m s p e e d m a r i n e d i e s e le n g i n e a st h e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a ni n -c y l i n d e r p r e s s u r e b a s e d c l o s e d -l o o pc o m b u s t i o nc o n t r o ls t r a t e g y w a si n v e s t i g a t ed w i t ht h es o f t w a re -i n -l o o p s i m u l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F i r s t ,a n e n g i n e r e a l -t i m em o d e l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a n dv e r i f i e d ,w h i c hw a s c a p a b l eo f s i m u l a t i n g t h e i n h o m o g e n e i t y o f a l l c y l i n d e r s a n d c y c l e -t o -c yc l ev a r i a t i o n .T h e f e ed b a c kv a r i a b le s t h a t c o u l d i n d i c a t e t h ec o m b u s t i o ns t a t eof e a c hc y l i n d e rw e r ee x t r a c t e df r o mi n -c y l i n d e r p r e s s u r e ,a n dac l o s e d -l o o p c o m b u s t i o n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g y w a s d e v e l o p e db a s e do n th e d yn a m i c 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 t h e c o m b u s t i o n c o n t r o l v a r i a b l e s a n d f e e d b a c kv a r i a b l e s .N e x t ,a s o f t w a r e -i n -l o o p s i m u l a t i o n p l a t f o r m w a sb u i l t o n t h eb a s eo f t h e e n gi n e r e a l -t i m em o d e l ,f e e d b a c k v a r i a b l e s ,c o m b u s t i o nc o n t r o ls t r a t e g y a n df u e l i n j e c t i o nc o n t r o lv a r i a b l e s .F i n a l l y ,t h es i m u l a t i o no ft h e c l o s e d -l o o p c o m b u s t i o n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y b a s e do n i n -c yl i n d e r p r e s s u r ew a sc o n d u c t e do nt h e p l a t f o r m.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d e v e l o p e dc l o s e d -l o o p c o m b u s t i o n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y b a s e do ni n -c y l i n d e r p r e s s u r ec a n m e e tt h e c o m b u s t i o n c o n t r o lr e q u i r e m e n t s o f m a r i n e e n g i n e s ,a n d a b o u t 99%o fc y l i n d e r -t o -c y l i n d e r u n e v e n n e s s i s r e s t r a i n e d i n t h e s i m u l a t i o ne n v i r o n m e n t .摘要:针对船用柴油机工作不均匀及循环波动对柴油机性能和振动噪声的负面影响问题,以6L 16/24-C R 型船用中速柴油机为对象,使用软件在环仿真技术对缸压闭环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㊂建立能模拟各缸不均匀性和循环波动的柴油机实时模型,从气缸压力中选取能指示柴油机各缸燃烧状态的反馈变量,根据反馈变量和控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开发缸压闭环控制策略,建立由柴油机实时模型㊁气缸压力反馈变量㊁控制策略和喷油控制变量构成的软件在环仿真平台,在该软件在环仿真平台上对缸压闭环控制策略进行闭环仿真㊂结果表明,开发的缸压闭环控制策略能满足船用柴油机的控制要求,在仿真环境下能改善约99%的各缸不均匀㊂第40卷第1期2019年2月内 燃 机 工 程C h i n e s e I n t e r n a l C o m b u s t i o nE n g i n eE n g i n e e r i n gV o l .40N o .1F e b r u a r y.20192019年第1期内燃机工程关键词:船用中速柴油机;闭环控制;缸压;实时模型K e y w o r d s:m e d i u ms p e e d m a r i n ed i e s e l e n g i n e;c l o s e d-l o o p c o n t r o l;i n-c y l i n d e r p r e s s u r e;r e a l-t i m em o d e lD O I:10.13949/j.c n k i.n r j g c.2019.01.011中图分类号:T K421.6文献标识码:A0概述柴油机加工制造过程中的误差㊁零部件的磨损和老化等容易使柴油机各缸工作不均匀,存在性能优化空间[1]㊂传统柴油机控制系统一般基于试验标定的脉谱图对燃油喷射进行控制,不能随柴油机单缸工作状态的变化修正控制参数㊂气缸压力是柴油机的重要参数,能反映柴油机各缸实际工作状态,利用气缸压力信号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开发柴油机闭环控制策略,能使各缸工作更均匀,从而优化柴油机的整体性能㊂缸压闭环控制技术最初是为解决均质充量压燃(h o m o g e n e o u s c h a r g e c o m p r e s s i o n i g n i t i o n,H C C I)模式的着火时刻和着火速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来的㊂国内外学者早期针对小型发动机,特别是H C C I 燃烧模式的发动机,进行了缸压闭环控制系统硬件的开发和简单控制策略的实机试验[2-7]㊂随着缸压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及其成本的降低和人们对柴油机高效㊁可靠和低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船用柴油机也开始探索缸压闭环控制技术的应用㊂同其他类型柴油机控制系统的开发一样,考虑到实机试验的安全性和成本,船用柴油机缸压闭环控制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也应进行软件在环和硬件在环仿真试验,以验证控制系统的可行性㊂本文以6L16/24-C R型柴油机为对象,开发实时性强㊁功能完善的柴油机实时模型,并与控制策略模块集成,构建船用中速柴油机缸压闭环控制软件在环仿真环境,可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研究与验证提供安全㊁高效㊁便捷的平台㊂利用此平台研究船用中速柴油机缸压闭环控制策略对柴油机各缸工作的均匀程度和整体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之后的硬件在环仿真和实机试验提供理论依据㊂1柴油机实时模型用于验证缸压闭环控制策略的软件在环仿真系统中,柴油机实时模型极为重要,必须能模拟各缸不均匀性和循环波动,并且在保证实时性的基础上,对喷射脉宽和喷射正时等关键参数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响应,同时能实时输出各缸缸压等控制量,与缸压闭环控制策略模块形成闭环㊂1.1柴油机系统仿真模型6L16/24-C R型船用中速柴油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㊂柴油机系统仿真模型采用混合控制燃烧模型来预测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使用M a r s a g l i a-B r a y 算法模拟循环波动,外加涡轮增压器㊁中冷器㊁进气系统㊁散热系统㊁动力学模块㊁排气系统等模块㊂本文仅对模型中的混合控制燃烧模型和循环波动模拟方法进行介绍㊂表16L16/24-C R型柴油机主要技术参数项目参数缸径/mm160行程/mm240缸数6压缩比15.2标定功率/k W540(1000r/m i n)燃油系统类型高压共轨发火顺序1-2-4-6-5-31.1.1混合控制燃烧模型混合控制燃烧(m i x i n g c o n t r o l l e dc o m b u s t i o n, M C C)模型主要考虑了缸内瞬时燃油质量和湍流动能密度对燃烧放热率的影响,并且描述了预混燃烧阶段㊁燃料喷射㊁壁面效应和燃烧延迟,可根据喷油和换气过程的变化预测柴油机的燃烧放热规律[8-9]㊂燃烧延时阶段考虑到了化学反应和湍流混合过程的时间尺度特性,由A r r h e n i u s公式和M a g n u s s e n 公式共同计算得到㊂之后的预混燃烧阶段反应速率采用式(1)计算㊂d Q p r ed t=C p r e㊃λ㊃l0㊃m f,p r e2V m i x㊃H u㊃e-k2㊃T A T㊃(t-t i g n)2(1)式中,Q p r e为预混燃烧阶段的热量;C p r e为预混燃烧放热标定参数;λ为过量空气系数;l0为化学计量空燃比;m f,p r e为预混阶段燃料质量;V m i x为燃料喷射体积;H u为燃料低热值;k2和T A为A r r h e n i u s放热模型常数;T为缸内温度;(t-t i g n)为燃料引燃后的时间长度㊂㊃37㊃内 燃 机 工 程2019年第1期在柴油机的主要燃烧阶段,即扩散燃烧阶段,模型考虑了燃料质量和湍流动能强度等因素的影响㊂用函数拟合了燃料喷射产生的壁面效应影响因子曲线,用来描述燃料碰壁产生的燃烧延迟㊂通过假设氧气质量浓度和燃烧放热率线性相关,根据燃烧始点缸内的氧气质量浓度计算得到废气再循环对燃烧的影响因子,如式(2)所示㊂d Q d i f f d t =C c o m b ㊃a -b 1+e -φ-φw a l l a r c t a n (α)+b éëêêùûúú㊃λs o cλr e f ㊃H u ㊃m f ,d i f f ,n e t ㊃k3V c yl (2)式中,Q d i f f 为扩散燃烧阶段的热量;C c o m b 为扩散燃烧放热标定参数,需要通过试验来标定,其随转速增加而减小;a ㊁b ㊁α为壁面效应影响因子曲线拟合函数的系数;φ为发动机曲轴转角;φw a l l 为喷雾贯穿距决定的碰壁时刻的曲轴转角;λS O C 为燃烧始点缸内的氧气质量浓度;λr e f 为新鲜工质的氧气质量浓度;m f ,d i f f ,n e t 为扩散燃烧阶段燃料质量;k 为湍流动能强度;V c yl 为气缸容积㊂1.1.2 循环波动模拟方法由于柴油机的各项燃烧状态参数均服从高斯分布[10],本文采用M a r s a g l i a -B r a y 算法对喷油和换气过程等直接影响燃烧状态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做高斯分布处理,模拟柴油机运行过程中的随机波动㊂该方法由B o x -M u l l e r 算法改进而来,最后可简单表示为式(3)㊂Y =v 1[-2l n (v 12+v 22)/(v 12+v 22)]1/2(3)式中,Y 为生成的服从高斯分布的随机数;v 1㊁v 2为一对相互独立的在[0,1]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且要求v 1+v 2小于1㊂该方法无需使用三角函数,计算速度是B o x -M u l l e r 方法的两倍,程序语言实现更简单,且需要的储存空间更少[11]㊂1.2 模型验证图1为1000r /m i n 各负荷下缸压仿真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对比㊂除在低压部分测试数据本身因为传感器的限制存在一定测量误差外,其余仿真值和测试值的误差均在5%以内,因此该实时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柴油机各项性能㊂为了保证控制器在每个步长后都能获得更新后的数据,且被控对象能对控制信号及时作出响应,需要保证柴油机模型的实时性㊂采用实时因子作为实时性判别的标准㊂实时因子是指C P U 运算所花时间与模型仿真设定时间的比值,其值小于1,表示模图1 1000r /m i n 不同负荷下缸压仿真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型计算比真实柴油机实际工作更快㊂所开发模型在标定转速下的实时因子如图2所示,最大值为0.812,平均值为0.665,均小于1,满足控制策略验证的实时性要求㊂本研究中仿真计算机C P U 配置为X e o n2.3G H z㊂㊃47㊃2019年第1期内 燃 机 工程图2 标定转速下实时模型的实时因子2 反馈变量和控制变量气缸压力信号中能提取出很多燃烧状态指标㊂从中选取的用于柴油机燃烧控制的反馈变量,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反映缸内燃烧过程全貌,最好能与柴油机的动力性㊁经济性和排放直接相关;另一方面,承载的信息也要具有可靠㊁易获得㊁精度高等特点[12]㊂平均指示压力(I M E P )能直接指示燃烧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因此控制I M E P 能减少各缸做功的不均匀性[13],且I M E P 计算过程中采用了积分运算,能减少随机误差带来的影响,数据可靠性高㊂50%燃烧放热量相位(C A 50)是柴油机燃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相位参数,该参数距离上止点的位置对循环热效率㊁压力升高率和最高燃烧压力等燃烧状态参数都有着重要影响[14],不少研究还发现C A 50与排放之间存在关联㊂C A 50的计算方法有很多,本文以发动机燃烧净放热量达到50%时的曲轴转角为C A 50㊂燃烧净放热量计算见式(4),由每度曲轴转角的燃烧净放热量积分得来,数据稳定性好,且计算精度高㊂选择C A 50作为指示缸内燃烧相位的闭环反馈量㊂Q =ʏd Q d θd θ=ʏ(γγ-1㊃p d V d θ+1γ-1㊃V dp d θ)d θ(4)式中,Q 为燃烧净放热量;θ为发动机的曲轴转角;γ为比热比,一般取为常数1.37;p 为当前曲轴转角下对应的缸压;V 为当前曲轴转角下对应的气缸容积㊂喷射脉宽和喷射正时是电控柴油机的基本控制量,且每缸都可以单独控制㊂控制参数中的喷油脉宽与I M E P 的大小直接相关,喷油正时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C A 50的大小,因此选择发动机的喷射脉宽和喷射正时作为缸压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变量㊂3 缸压闭环控制策略通过采集和处理系统,能从柴油机各缸的气缸压力中实时提取出反映各缸不同工作状态的实际I M E P 和实际C A 50㊂但是实际I M E P 和喷射脉宽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并且随工况和喷射正时等的不同而变化,特别是在瞬态工况下,实际C A 50也同时受到喷射脉宽和工况的影响,因此提取到的反馈变量不便于直接用于柴油机控制㊂研究表明,当喷射正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波动时,对I M E P 的影响较小,可将原本耦合的I M E P 和C A 50简化为两个独立的控制系统[6]㊂因此C A 50的控制采用前馈的方法使喷射正时在喷射正时前馈脉谱图的标定值附近波动,实现I M E P 和C A 50控制的解耦,也能满足瞬态响应的要求㊂各缸缸压闭环控制策略结构如图3所示㊂I M E P的控制首先采用转速P I D 控制器控制喷射脉宽,以减少柴油机实际转速和目标转速之间的稳态误差,也解决了瞬态工况下实际I M E P 和喷射脉宽之间关系复杂㊁难以控制的问题㊂然后各缸根据实际I M E P 和特征参数目标脉谱标定的I M E P 使用P I D 控制器对转速P I D 控制器确定的喷射脉宽进行修正㊂C A 50的控制中,首先通过目标转速和上一个循环的修正后的喷射脉宽查询喷射正时前馈脉谱图,得到喷射正时,再根据特征参数目标脉谱图标定的C A 50和实际C A 50使用P I D 控制器对前馈脉谱图确定的喷射正时进行修正,使每缸都工作在标定值附近㊂在该控制策略中,若图3中①所示的喷油脉宽由于柴油机转速P I D 控制器故障而数据异常,此时柴油机瞬态工况性能会受到影响,但是仍可由缸压闭环控制正常运行;当图3中②和④所示的喷射修正量由于气缸压力传感器损坏或者I M E P 和C A 50的P I D 控制器故障等而输出异常时,柴油机可仅由转速闭环控制运行㊂缸压闭环控制和转速闭环控制两种控制模式互为冗余,可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㊂为了实现更好的响应特性,控制策略中的P I D 控制器参数根据工况变化而分段,且没有引入微分值㊂在标定转速75%负荷下,转速㊁I M E P 和C A 50P I D 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分别为0.005㊁0.010㊁0.100,积分系数分别为0.0011㊁0.0050㊁0.0500㊂根据该型号柴油机设计时对燃烧㊁油耗㊁排放综合分析的结果[15]可知,标定转速75%负荷下,标定喷射正时前馈脉谱图中的值为上止点前10ʎ曲轴转角,特征参数目标脉谱图中的目标I M E P 为1.79M P a,目标C A 50为上止点后21.55ʎ曲轴转角㊂㊃57㊃内 燃 机 工 程2019年第1期图3 各缸缸压闭环控制策略结构4 仿真结果分析4.1 仿真方案各缸的不一致性通过设置不同的喷油器参数㊁进气温度和进排气阀的间隙来模拟,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㊂主要包括:通过不同流通系数来仿真喷油器的制造误差㊁老化和积炭引起的各缸不一致;通过不同的进排气管壁温度㊁进排气阀间隙等来仿真各缸进排气管的温度不均匀㊁进排气阀的制造和装配误差造成的各缸换气过程的不一致㊂表2 柴油机各缸不一致参数表项目参数第1缸第2缸第3缸第4缸第5缸第6缸喷油器流通系数0.700.850.900.950.800.90进气管壁温度/ħ27.527.026.526.025.525.0排气管壁温度/ħ310308306304302300进气阀间隙/mm 0.200.190.200.200.210.20排气阀间隙/mm 0.310.300.300.300.300.30循环波动通过喷油和进气过程的波动来模拟㊂即:对每个喷油器喷射质量流量添加10%范围内正态分布的随机波动,模拟循环喷油量波动;对进气压力添加20%范围内正态分布的随机波动,模拟增压与进气过程循环波动㊂图4为75%负荷下各缸气缸压力不一致的仿真结果,各缸之间最高燃烧压力的极差可达0.6M P a㊂图5为75%负荷下第4缸10个循环气缸压力的波动,循环间的最高燃烧压力的极差为0.4M P a ,标准差为0.14M P a ㊂4.2 软件在环仿真结果为了考察控制策略的逻辑功能和控制效果,根据柴油机实时模型㊁气缸压力反馈变量㊁控制策略和图4 75%负荷下各缸气缸压力对比图5 75%负荷下第4缸10个循环气缸压力㊃67㊃2019年第1期内燃机工程喷油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软件在环仿真平台,在该平台上对缸压闭环控制策略进行验证试验㊂4.2.1基础控制功能验证4.2.1.1起动和怠速工况图6为起动和怠速工况的瞬时转速和循环喷油量曲线㊂当柴油机转速到达150r/m i n时喷油器开始喷油;当转速到达600r/m i n时起动过程结束,进入怠速工况㊂从柴油机起动到以怠速平稳运行,耗时5.5s,且从起动工况到怠速工况过渡平稳,怠速工况下转速波动率小于㊂图6起动和怠速工况4.2.1.2突加和突减负荷工况如图7所示,在标定转速空载时,转速稳定在1001r/m i n;在分别突加50%负荷后,突卸100%负荷,柴油机仍能稳定在1000r/m i n,且稳态调速率㊁瞬态调速率和稳定时间符合船级社对船舶柴油机的转速控制要求㊂4.2.2各缸不均匀性控制功能验证以船用柴油机的常用工况,标定转速75%负荷为例,柴油机稳定运行后,第5s之前采用缸压闭环控制模式,第5s之后切换为传统的转速闭环控制模式,采集到的各缸C A50和I M E P如图8所示㊂柴油机在缸压闭环控制模式下工作时,各缸的IM E P 和C A50的离散程度明显小于在转速闭环控制模式下工作,具体标准差变化如表3和表4所示㊂图7标定转速下突加和突减负荷图875%负荷下转速闭环控制和缸压闭环控制各缸燃烧特征参数对比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两种控制模式下柴油机燃烧特征参数的平均值差别不大,但是当柴油机在缸压闭环控制模式下工作时,C A50的标准差只有转速闭环控制模式下的1%,I M E P的标准差甚至不到转速闭环控制模式下的1%㊂表375%负荷下两种控制模式C A50对比控制模式C A50/(ʎ)第1缸第2缸第3缸第4缸第5缸第6缸平均值标准差转速闭环控制20.80221.55121.79522.04021.30921.79121.5480.442缸压闭环控制21.54821.55421.55721.54721.54721.55221.5510.004表475%负荷下两种控制模式I M E P对比控制模式I M E P/M P a第1缸第2缸第3缸第4缸第5缸第6缸平均值标准差转速闭环控制1.66201.79201.82601.86101.74701.82601.78600.0720缸压闭环控制1.78501.78601.78601.78501.78501.78601.78500.0003㊃77㊃内 燃 机 工 程2019年第1期用标准差和平均值之比,即变异系数来评价柴油机的各缸不均匀的程度㊂图9为柴油机在标定转速下工作,分别使用转速闭环和缸压闭环控制柴油机在不同负荷下运行时,燃烧特征参数变异系数的对比㊂在各个负荷下,采用缸压闭环控制的方法,柴油机各缸C A 50和I M E P 的变异系数均减小了约99%㊂图9 各负荷下转速闭环控制和缸压闭环控制的燃烧特征参数变异系数对比5 结论(1)利用M C C 燃烧模型和M a r s a g l i a -B r a y 算法搭建的柴油机实时模型,除在低压部分外,其余仿真值和测试值的误差均在5%以内,能够较好地反映柴油机各项性能,且实时因子平均值为0.665,均小于1,满足船用中速柴油机缸压闭环控制系统验证需求的精度和实时性㊂(2)缸压闭环控制能满足船用柴油机的逻辑功能,包括起动控制㊁负荷调节控制等,且稳态调速率㊁瞬态调速率和稳定时间均符合船级社对船舶柴油机的转速控制要求㊂(3)船用中速柴油机在各个负荷下,采用缸压闭环控制的方法,能将C A 50和I M E P 的变异系数减小99%左右,大幅改善柴油机的各缸不均匀性㊂参考文献:[1] D I N G S ,Y A N G L ,S O N G E ,e ta l .I n v e s t i ga t i o n so ni n -c y l i n d e r p r e s s u r e c y c l e -t o -c y c l ev a r i a t i o n s i nad i e s e l e n g i n eb yr e c u r r e n c e a n a l y s i s [C /O L ].S A E P a p e r ,2015,2015-01-0875.(2015-04-14)[2018-02-18].h t t p s ://d o i .o r g /10.4271/2015-01-0875.[2] O L S S O NJO ,T U N E S T A LP ,J O H A N S S O N B .C l o s e d -l o o pc o n t r o l o f a nH C C I e n g i n e [C /O L ].S A EP a pe r ,2001,2001-01-1031.(2001-03-05)[2018-02-18].h t t p s ://d o i .o r g /10.4271/2001-01-1031.[3] S T R A N D H P ,B E N G T S S O N J ,J O H A N S S O N R ,e t a l .C y c l e -t o -c y c l e c o n t r o l o f a d u a l -f u e lH C C I e n gi n e [C /O L ].S A E P a p e r ,2004,2004-01-0941.(2004-03-08)[2018-02-18].h t t p s ://d o i .o r g/10.4271/2004-01-0941.[4] 杨福源,杨雨平,欧阳明高,等.柴油机基于缸压的闭环反馈控制技术[J ].内燃机学报,2012,30(2):172-178.Y A N GFY ,Y A N G YP ,O U Y A N G M G ,e t a l .R e s e a r c ho n c l o s e -l o o p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y o f d i e s e l e n g i n eb a s e do n i n -c y l i n d e r pr e s s u r e [J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C S I C E ,2012,30(2):172-178.[5] 黄颖.面向柴油机燃烧闭环控制的新一代控制平台研究及应用[D ].北京:清华大学,2010.[6] 方成,杨福源,欧阳明高,等.使用缸压信息的柴油机低温燃烧闭环控制[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3(3):371-377.F A NG C ,Y A N G F Y ,O U Y A N G M G ,e ta l .C l o s e d -l o o pc o n t r o l o f l o wt e m p e r a t u r ec o m b u s t i o ni nd ie s e le n g i n e s w i t h c y l i n d e r p r e s s u r e i nf o r m a t i o n [J ].J o u r n a l o f T s i ngh u a U ni v e r s i t y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2013,53(3):371-377.[7] 佀庆涛.基于缸压反馈的柴油发动机控制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4.[8] P O E T S C H C .C r a n k -a n g l er e s o l v e d m o d e l i n g o f f u e l i n je c t i o n a n d m i x i n g c o n t r o l l e dc o m b u s t i o nf o rr e a l -t i m ea p pl i c a t i o ni n s t e a d y -s t a t ea n d t r a n s i e n t o p e r a t i o n [C /O L ].S A E P a p e r ,2014,2014-01-1095.(2014-04-01)[2018-02-18].h t t ps ://d o i .o r g/10.4271/2014-01-1095.[9] K A T R A S N I K T ,L U N D H ,K A I S E R MJ .A na d v a n c e dr e a l -t i m e c a p a b l em i x t u r e -c o n t r o l l e d c o m b u s t i o nm o d e l [J ].E n e r g y,2016,95:393-403.[10]K I M KS ,G HA N D H I J .As i m p l em o d e l o f c yc l i c v a r i a t i o n [C /O L ].S A EP a pe r ,2012,2012-32-0003.(2012-10-23)[2018-02-18].h t t p s ://d o i .o r g/10.4271/2012-32-0003.[11]MA R S A G L I A G ,B R A Y T A.A c o n v e n i e n t m e t h o d f o rg e n e r a t i n g no r m a lv a r i a b l e s [J ].S I AM R e v i e w ,1964,6(3):260-264.[12]王金力.基于缸压的燃烧闭环控制技术进展[C ]//保定: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净化节能分会学术年会,2013.WA N G J L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l o s e d -l o o p c o n t r o lt e c h n o l o g yb a s e do nc y l i nde r p r e s s u r e [C ]//B a o d i n g :A n n u a l M e e t i n g of C S I C E C o m b u s t i o n P u r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E n e rg y S a v i n g Br a n c h ,2013.[13]C HU N GJ ,M I N K ,O H S ,e ta l .I n -c yl i n d e r p r e s s u r eb a s e d r e a l -t i m e c o m b u s t i o n c o n t r o l f o r r e d u c t i o n o f c o m b u s t i o n d i s p e r s i o n s i nl i g h t -d u t y d i e s e le n g i n e s [J ].A p pl i e d T h e r m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2016,99:1183-1189.[14]Z HA N G Y ,S H E N T.C yl i n d e r p r e s s u r e b a s e d c o m b u s t i o n p h a s eo p t i m i z a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i n s p a r k -i g n i t e d e n gi n e s [J ].C o n t r o lT h e o r y &T e c h n o l o g y ,2017,15(2):83-91.[15]韩冬.船用中速高压共轨电控喷油柴油机性能预测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5.㊃87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