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与术式的选择

合集下载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法选择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法选择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退变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发病有增多趋势,由于该病呈进行性加重过程,一旦诊断明确,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近年来治疗技术也有了发展,本文对国外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方法选择进行综述。

1.病因和自然发展过程颈椎病常在中年开始发病,伴有颈椎间盘进行性退变性改变,这种退变会导致顶部运动异常、椎间盘高度丧失、钩椎关节和小关节病。

钩椎关节病和椎间盘退变形成的骨胬,会引起从前向后压迫脊髓,小关节病与黄韧带肥厚,会引起从后向前压迫脊髓。

这种对脊髓所形成的环形压迫会导致颈椎管狭窄,称为静力性脊髓受压。

由于颈椎伸展引起黄韧带打折与屈曲引起椎间盘膨隆产生脊髓受压,称为动力性脊髓受压。

尸体解剖研究表明:椎管内径在屈曲位比伸展位大。

颈椎的屈伸活动和不稳定,可引起脊髓前方软骨与骨性骨胬和后方增生的小关节与肥厚的韧带对脊髓产生钳夹形压迫。

其他病因还有:椎板内陷、齿状突肥大以及后纵韧带增生。

脊髓型颈椎病的自然发展过程表明:75%的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过程,20%缓慢加重后又形成相对稳定期,5%突然加重后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功能不全期,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是:①病变到中期;②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但目前对颈椎病自然发展结局的研究资料,对其进展和减轻尚无可靠指标。

2.手术指征与禁忌证主要的手术指征是经体检与影像学诊断证实有脊髓型颈椎病。

成功的治疗取决于临床诊断与病例选择,当确定手术时,手术重点应在引起症状的部位,同时应防止医源性损伤。

还必须根据患者的基础功能、症状、体征来综合考虑。

对体征中等至严重的患者,不可能发生明显的自然改善。

由于脊髓型颈椎病未治疗者病情有进行性加重趋势,确切的发病原因仍未明了,在治疗上还有争议。

但较为一致的意见是:手术治疗可改善或至少可防止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

我们体会,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采用保守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经长期随访疗效肯定。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术对一或二平面无椎体后缘改变的颈椎病是最佳选择。

颈椎手术不同术式麻醉方法选择

颈椎手术不同术式麻醉方法选择

准评定 ,结果优 29 例 ,良 10 例 ,可 5 例 ,优良率占 88. 6 %。 4 讨 论
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的目的是 : ①受压神经组织减压以 缓解疼痛 ; ②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阻止椎体滑脱进一步加重 。 但对滑脱椎体是否复位尚存争议 。本组病例在安装 RF 和 DF 时进行提升复位 ,治疗及随访效果良好 。复位的优点是 : ①防 止畸形进一步发展 ; ②增加融合率 ; ③减少融合节段 ; ④纠正 腰骶后凸 ,消除腰椎过度前凸及骨盆倾斜 ,获得姿态和步态的 改善 ; ⑤恢复椎管的形态和容积 ,纠正神经孔的狭窄 ,避免腰 骶韧带紧张 ,保护神经根不被牵拉 ,有利于神经减压 。
适用的麻醉方法 ,保证术中的安全 ,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 ,对
全身干扰最小 。
5 参考文献
〔1〕 郑友之 ,陈亚军. 前路颈椎手术神经阻滞麻醉探讨〔J 〕. 临床麻醉 学杂志 ,2000 ,16 (6) :311.
〔2〕 陈为民 ,吴秀英 ,崔健君 ,等. 颈椎手术患者全麻下翻身时循环功 能的变化〔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99 ,28 (5) :231.
3 结 果
本组 365 例 ,364 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1 例因局部麻醉下不 能耐受 ,术中改换麻醉方法 ,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 。应用乌 拉地尔降压者共计 21 例 ,应用麻黄碱升压者共计 15 例 。全 麻患者术中维持呼气末 CO2 分压在 30~40 mmHg 之间 。137 例全身麻醉患者 109 例术毕 20 分钟内各种反射恢复 ,完全清 醒 ,术毕拔管后安返病房 ;28 例合并高位截瘫患者进行延迟拔 管 ,术毕送入重症监护病房 ,平均带管时间 8 小时 ,其中 26 例 顺利出 ICU 病房 ,1 例合并严重肺部感染 ,1 例合并严重酸碱 平衡失调 、电解质紊乱 ,10 天后死亡 。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术式的疗效比较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术式的疗效比较
3 0 ml约 占患儿血 容量 的 2 %。注意 应及 时输血 0+ , 0
期管理 []实用骨科 杂志,9954 : 8 4. J. 19 ,()2 - 9 42
3 何仁亮 , 苏健 , 振刚. ,L 詹 4 J 漏斗胸 畸形术麻 醉有关 问题
探讨 [] 中华麻醉学杂志 ,9 31 () 13 J. 19 ,3 2 :0 .
按 日本 骨科学 会 (OA) J 颈椎 病 评定 标 准 评 分 , 情 病 分 四级 :~4分 为严 重 、~8分 为重 度 、~ 1 为 0 5 9 2分 中度 ,3 1 分 为轻 度 。A组 J 1~ 6 OA评 分 2 2 1. . ~ 35 分 , 均 9分 ; 度 2 , 平 轻 例 中度 7例 , 度 9例 , 重 3 重 严
1 徐启 明 , 李文硕 , 主编. 临床麻 醉学 [ M] 北京 : 民卫生 人
出版 社 ,0 0 363 7 2 0 . 0—0 .

2 李 晓兰 , 李晓红. ,L 斗胸 畸形手术的麻醉处理 及围术 4J漏
胸大肌 , 显露腹直肌, 切断肋软骨 , 伸手至胸骨后分
离胸 膜 , 断胸骨 , 切 带腹 直 肌 血 管 蒂 翻转 胸 骨 10 , 8。 加 之手 术切 口较长 , 使得 手术创 伤 大 , 中失血 多达 术
6 李 国志. 小儿漏斗胸胸 骨翻转 术 2例麻 醉处理 体会 [] J.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0 4 2 (3 :7 20 ,0 1 ) 5.
7 徐启明 , . 主编 临床麻 醉学 [ . 2 北京 : 民卫生 M]第 版. 人
出 版 社 ,0 5 3 6 20 . 0 .
外, 该例 患儿 在胸 骨切断 时发生偶 发 室性早 搏 , 我们

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第 50 卷第 1 期2024年 1 月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Vol.50 No.1Jan.2024DOI:10.13481/j.1671‑587X.20240127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王理想1,2, 李春根2, 柳根哲2, 赵子义2, 赵思浩2, 陈超2, 祝永刚2, 李伟1,2(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29;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北京100010)[摘要]目的目的:分析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OD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

方法方法:对2017年7月—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手术治疗的 70 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前路组35 例和后路组 35 例,前路组患者行 Hybrid 手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联合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R)],后路组患者行EODL。

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通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JOA改善率、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满意度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结果:与后路组比较,前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术前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末次随访时,与后路组比较,前路组患者JOA评分和JOA改善率明显升高(P<0.01),NDI评分和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

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JOA评分明显升高(P<0.01),NDI 和VAS 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

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比较研究

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比较研究
r u c odn o s ria p r a h a h g u 0 p t t.Gr u wa ie tro e ia e o rsin a d go p B a c r ig t u gc la p o c ,e c o p 5 ains r e o p A s gv n a e rc r c ld c mp e so n n i v
化趋 势 。因此 , 病一 旦 确诊 , 及 时进 行 手术 治 疗 , 该 应 以解 除
C MR 检查 而 确 诊 。术 前行 各 类 保 守治 疗 均治 疗 无 效 , T、 I 且
具有 明确 的手术 指征 并排 除手 术 禁忌 证 。 人选 的 10例脊 髓 0 型颈椎 病患者 中 , 5 男 8例 , 4 女 2例 ; 龄 3 ~ 2岁 , 均 年 57 平 (65 3 ) 。按 日本 骨 科学 会 (O 颈椎 病 评 定 标 准评 分 5 .+ . 岁 5 J A) 病 情分 4级 : 0 4分 为 严重 , 9例 ; - 共 5 8分 为 重度 , 4 例 ; 共 l 9 1 为 中度 。 3 ~ 2分 共 3例 ;3 1 为轻 度 , 1 。将 10 1 ~ 6分 共 7例 0 例
评 分均 与 术前 比较 ,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 )且 术后 A组 J A评 分 改善 明显优 于 B组 , 异有 统 计 学 意义 (< 差 P 00 ; 5 O 差 P
00 ) .5 。结 论 : 颈椎 前路 减 压植 骨融 合术 、 椎后 路单 开 门椎 管 成形 术 治疗 脊 髓 型颈椎 均 具有 较 好 的疗 效 , 理选 择 颈 合 好 手术 适 应证 , 对提 高 C M 患者 的 J A评 分及 优 良率 , 少并 发症 的发 生 至关 重要 。 S O 减

后路单开门 Centerpiece 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后路单开门 Centerpiece 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后路单开门 Centerpiece 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胡勇;董伟鑫;赵红勇;袁振山;孙肖阳;马维虎;徐荣明【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ty of posterior unilateral open-door laminoplasty combined with Centerpiece titanium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for 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Methods From May 2010 to May 2012,32 patients with 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were treated by posterior unilateral open door laminoplasty combined with Centerpiece titanium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There were 20 males and 12 females,with a mean age of(60. 4 ± 7.6)years(ranged 49 to 77 years). The neurofunction was evaluated by Japan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 score. The cervical curvature angle(α)was demonstrated by the cross angle between posterior vertebral body margins of C2 and C7 on cervical radiographs. Calculated 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angle of α between hyperex-tension and hyperflexion cervical radiographs. Calculated shoulder and pain VAS scores assess the range of axial symptoms. Re-sults The operative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ere respectively 140min(100 ~ 160 min)and 460 mL(250 ~ 800) mL.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rom 12 to 38 months with an median of 22 months. The JOA scores was(9. 26 ± 3. 16)be-fore surgery and(12. 95 ± 2. 35)at 1 week after surgery,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 0. 05). The improve rate of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scores was(56. 4 ± 9. 3)% . The JOA scores was(13. 30 ± 2. 46)3 months after surgery and(13. 16 ± 1. 39)1year after surgery,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JOA scores at 1 week after surgery(P ﹥ 0. 05). The cervical curvature angle were(18. 1 ± 3. 8)° before surgery an(16. 7 ± 5. 4)° 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re were no significient differences(P ﹥ 0. 05). The 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was(35. 46 ± 11. 54)° before surgery and(30. 65 ± 8. 95)° 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re were no significient differences(P ﹥ 0.05). The VAS scores were ((3. 8 ± 1. 8)before surgery and(1. 6 ± 1. 5)3 months after surgery,which had significient differences(P ﹥ 0. 05). Conclu-sion Posterior unilateral open-door laminoplasty combined with Centerpiece titanium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neuro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and conserve cervical curvature and activ-ity. It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method for 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结合 Centerpiece 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手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手术
① 术中出血(blood loss) ② 手术时间(operation time)
手术疗效(clinical outcome)
①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② JOA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 ③ SF-36 score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④ 颈椎失状位曲度重建(sagittal alignment)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 ACCF)
前路联合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Hybride Decompression with Fusion HDF)
Surgical TechniqSuuergical Technique
Liu,Y., M.Qi et al,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mplications of different reconstructive techniques following anterior decompression for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J].Eur Spine J (2012) 21:2428–2435
并发症(complication)
各家报道不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在20%—30%
植骨区并发症:移植物移动,脱出等 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C5神经根麻痹 术后植骨不融合 伤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不高,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脑脊液漏
一至两个节段:前路减压融和 多节段: 前路?后路?前后联合?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及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及治疗

手术目的:解除 脊髓压迫恢复颈 椎稳定性改善神 经功能
手术效果:术后 症状缓解明显神 经功能得到改善
手术效果和并发症
手术效果:有效 缓解脊髓型颈椎 病症状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并发症:感染、 神经损伤、术后 疼痛等
康复和预防措施
章节副标题
康复训练
颈椎稳定性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 柔韧性训练 平衡与协调性训练
病例分析和讨论
病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例以便更好地说明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病例分析:对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以便更好地了解患 者的病情。
经验分享:分享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面的经验包括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治疗效果 的评估等。
病例讨论:对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包括治疗方法的改进、治疗周期的调整等以便更好地提 高治疗效果。
诱发电位检查:通 过刺激神经并记录 相应电位评估神经 功能和传导通路是 否正常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检测皮肤、汗腺 、心血管等自主神 经功能评估脊髓和 周围神经病变
非手术治疗方案
章节副标题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脊髓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方案中的一种主要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来缓解疼痛和消炎。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脱水剂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药物治疗的优点在于起效快、使用方便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如依赖性、肝肾损伤等。 药物治疗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可自行用药或更改用药方式。
体格检查
颈部活动度检查
感觉检查
肌力检查
病理反射检查
影像学检查
CT检查:了解颈椎间盘突 出的程度和位置
X线检查:观察颈椎的生理 曲度和骨质改变
MRI检查:显示脊髓受压的 程度和范围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欢迎光临中华骨外科网这是个免费网站欢迎来稿脊髓型颈椎病概述文章精选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是颈椎退行性变最常见的一类疾患,以椎间盘退变为病理基础,通过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引起相邻椎节椎体后缘骨赘的形成,对脊髓及其附属结构、血管产生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的颈椎疾患之一。

从70年代中期起,我国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其中,上海长征医院首创的经前路环锯减压技术已经成熟,并推广到全国。

自MRI等新技术应用10余年来,对其认识更加深刻,为治疗手段的选择提供了更直观的影像学依据;对本病的骨性或纤维性致压物及脊髓受压状态研究的重大进步,为外科治疗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征,从而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当今,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掌握了本病的诊治技术。

报道颈前路减压治疗CSM 每年达数十至数百例的医院已不少。

然而,鉴于CSM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及其转归非常复杂,许多临床现象仍较难解释,因此,对本病的研究仍有深入的必要。

现就CSM研究的现状及前景归纳如下。

1 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研究1.1 颈椎退行性变的研究颈椎间盘退变是人体发育、成熟、衰老过程中的必然变化。

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及以这一变化为基础而继发的颈椎本身结构的退变,归根到底表现在生物力学功能上的改变。

我院通过对颈椎间盘退变后钩椎关节、后部小关节、黄韧带的力学变化,以及椎间盘切除后对相邻节段的退变等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加深了对颈椎退变前因后果的认识,为推进从多方位对颈椎退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究还表明,椎间盘退变与炎性介质也有明显相关关系,退变椎体周边关节软骨中AKP活性增高,从生化角度表明这些部位具有形成骨赘能力。

1.2 颈椎退变作为CSM致病因素的研究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已证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CSM发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法选择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法选择
开致 压 物 , 因而 其 不 适 用 于 颈椎 曲度 变 直 或 反 曲 者 。有 人 认
损伤 。手术可以通过 前路 、 后路甚至是 同期或分期 的前后路
联合 手 术 来 完成 。 1 C M 手 术 入 路 选择 S 11 压 迫 部 位 前 路 手 术 对 于 脊 髓 腹 侧 的压 迫 视 野 较 好 , .
推测椎 间隙塌陷 、 颈椎高度下降后 , 脊髓松弛 , 使得 在反 曲的
患 者 中也 可 有 较 好 的 神 经恢 复 。 15 术 前 轴 性 疼 痛 . 颈椎 轴 性 痛 亦 应 作 为 颈 椎 手 术 人 路 选
择参考因素之一。由于后路 手术对肌 肉结构 的干扰可能加
重 颈 部 疼 痛 , 而 术 前 有 颈 部 疼 痛 是 椎 板 成 形 术 的 相 对 禁 因 忌 。 椎 板成 形 术 后 颈 部 疼 痛 的 发 生 率 为 6 ~6 % , 际 发 % 0 实 生 率 可 能更 高 。前路 则较 少 出现 轴 性 疼 痛 , 而 在其 他 条 件 因 类 似 的情 况 下 , 性 痛 者 尽 可 能避 免后 路 手 术 。 轴
镜 检查 排 除原 手 术侧 声 带 麻 痹 。 排 除 后 本 次 手 术 最 好 选 择 前 次手 术 入 路 侧 , 对 侧 入 路 应 格 外 小 心 以 免 损 伤 喉 返 神 或
经。
医师, 副教授 。从事骨科临床X 作 1 - 6年, 对骨科尤其是 颈椎伤病、 胸
腰 椎 创 伤及 退 行 性 疾病 诊 治等 尤 为 专长 。 曾先后 至 瑞: A
文章 编 号 :0 226 2 1 )404 -3 10 —6 X(0 0 4 -040 个 重 要 因素 。 累及 整 个 颈 椎 的严 重 椎 管 狭 窄 、 节 段 C M、 多 S 椎 管 矢 状 径 <1 ml时 , 采 用 后 路 手 术 。 而 有 人 认 为 , 1 i l 宜 只

脊髓型颈椎病合并椎管狭窄的术式选择

脊髓型颈椎病合并椎管狭窄的术式选择

dsae[ ] E r hr ao,0 0 40( -) 333 6 i ss J . u P am cl2 0 , 1 23 :0 -l . e J
[1 1 ]蔡军.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 室性心律失常 的发生 机制及有关 药物 治疗[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02,6 5 :8— 8 . J. 20 1 ( )34 3 6
c n e i g e z me一2 l a s t h a e d v l p n fa go e sn ov rn ny t e d o t e l t e eo me to n i t n i
I —dpn e t l rl e rs [ ] A ahl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 : I eed n go uo l oi J . m JP to,0 6,6 6) me s e s
分 析 [ ] 河 北 医药 ,0 4,6 1 )8 98 0 J. 20 2 ( :5 -6 . 1
[ ] PaokWF E era L Sle MA eit eaddt tn ad 3 ecc , m r nC , i r .N sid d e osadr n v ri
c r a o a l e u e y t l l o r s u e c mp r d wih s a d r aefv rbyrd css s i bo d pe sr o ae t tn ad oc
oou E [ ] Cruain,0 3,0 1 1 0 一7 2 lg eAC 2 J . i lt 2 0 1 8( 4):7 7 l l . c o [O]D ne H,eu kr H.R nn—ago ni yt e eplmo— 1 asrA Sh n e t ei n ie s ss m gn o r t n e y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选择的Meta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选择的Meta分析

脊髓型 颈椎病 与后路 手术入路 途径相 比, 可提 高病人平均脊髓术后功 能改善率 , 前路手 术的术后并发 症发 生率要远远 高于 但
后路手 术。
[ 关键词 ] t Me a分析 ; 脊髓 型颈椎病 ; 手术入路 【 中图分 类号 】 6 12 R 5 .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6 1 3 8 (0 2 0 — 0 7 0 17 — 9 2 2 1 ) 3 06 — 4
Ch n d c ie iy,Sh n a g 1 0 01,Lio ig Pr vn e,Chn 3. rtAf lae s t ,Da in Me . i a Me i a Un v r t l s e y n 0 1 a nn o i c ia; Fis f it d Ho pi i l a l a di
算机检 索 C crn oha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 ( E T AL 、u Me 、 m ae 中国生物 医学文献 数据库 ( B 、 C N R ) P b d E bs、 C M) 中国期刊 全
文数据库 ( N I 、 C K ) 万方科技 期刊全文数据库 与重庆 维普信 息数据 库 ( I ) , 索 时间范 围为 19 VP 等 检 9 1年 1月至 2 1 0 0年 8月。 按 纳入 、 排除标准 选择 纳入脊髓 型颈椎 病的前路手术与后路 手术 方式的对 照研 究 , 评价 纳入研 究质 量 , 并采 用 R v a4 2进 eM n . 行 定量 分析 。结果 : 纳入 1 共 0个对照研 究。Me 分析 结果表 明 , t a 平均 脊髓术后 改善率指标 的合 并效应量标 准化均 差( MD) S 为 0 6 ( .9 1O ) 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指 标的合并相对危险度 ( R值 ) 2 4 ( .5 4 3 ) .3 0 1 ,.6 , O 为 .O 1 1 ,.7 。结论 : 前路 手术入路途 径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前入路颈椎融合术)临床路径

脊髓型颈椎病(前入路颈椎融合术)临床路径

脊髓型颈椎病(前入路颈椎融合术)临床路径一、脊髓型颈椎病(前入路颈椎融合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ICD—10:M47、101+G99、2*)行前入路颈椎融合术(ICD-9—CM-3:81、0200x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病史:有颈脊髓、神经等压迫得临床症状。

2、体征:出现颈脊髓、神经等压迫得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间盘组织退变及其引起得继发改变。

(三)治疗方案得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脊髓型颈椎病。

2、保守治疗无效时选择手术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7—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01+G99、2*颈椎病(脊髓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3-5天。

1、必须得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胸片、心电图;(6)颈椎正侧伸屈位片、CT与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术前可能需要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6天。

1、麻醉方式:全麻.2、手术方式:前入路颈椎融合术.3、手术内植物:前路钛板、Cage或后路螺钉、固定板(棒)、钛缆、钛网、人工椎间盘、各种植骨材料.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5-11天.1、必须复查得检查项目:颈椎正侧位片。

骨科临床路径(25个)

骨科临床路径(25个)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M51.0↑G99.2*/M51.1↑ G55.1*/M51.2〕行椎间盘切除术〔ICD-9-CM-3:80.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

1.病史: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病症。

2.体征: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有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

2.经严格正规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

3.尿便障碍或单根神经麻痹,需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9-1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51.0↑ G99.2* /M51.1↑G55.1*/M51.2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不合并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定。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4〕腰椎正侧位及伸屈侧位片、CT和/或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对于局部诊断不明确的患者,术前可能需要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椎间盘造影、小关节封闭、神经根封闭或硬膜外封闭以确诊;〔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脊髓型颈椎病前后入路的选择

脊髓型颈椎病前后入路的选择
3讨 见表 1 、表2 。 论

临床研究 ・ 3 6 9
于或超 过0 . 1 0 ,心 功能改善 I 级 ;无效 :治疗 后临床症 状无 改善或加
重 ,心功能 不变 。 2结 果
表1 2 组 临床 疗 效比较 例 数 ( %)
心力衰竭 时由于心排血量降低 ,促使 交感神经系统和 肾索一 血 管紧 张素一 醛 固酮系统 ( R A S S )系统激活 ,导致去 甲肾上腺素 、血 管紧 张
其他系统 的动态平衡 , ・ 并在流量超负荷 时起保 护作用。 新活素 是我国 自主研 发的国家一 类新药 ,是唯- - ̄ t L 准 的用 于急性
项 目 治 疗 前 对 照 组 治 疗 后 治 疗 前 治 疗 组 治 疗 后
心力 衰竭的治疗药 物 ,具有里程碑 的意义 ,新活素 全国1 V 临床研究表 明,新活素应 用于治疗心力衰 竭和慢性心力 衰竭急性发作 的患者 ,具 有 利尿 ,改变 呼吸困难等作用 ,是一种见效 较快 ,安全 系数较高 的难 治性 心力衰竭治疗 药物 ,为临床 治疗 心力衰竭 提供 更多 的选择 ,临床
( 8 . 7 5 ±2 . 4 6 )分 、 ( 1 4 . 7 5 ±2 . 2 8 )分 l术后优4 3 例 、良1 5 例 、有 效
间在我 院治疗 的脊资料 , 采用 J O A 评 分 系统对 患者进 行 术前 、 术后神 经功 能评 价 , 总结 脊髓 型颈椎 病 前 ,
后路 手 术 的疗 效 。结 果 患 者术后 均获 6  ̄ 2 4月的随 访 , 平 均 随访 2 0月。脊 髓型 颈椎 病 前入路 手术 组 的 J O A评 分 术前 、 术后评 分 分别 为 ( 8 . 7 5
脊髓 型颈 椎病前后入路 的选择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医学知识小储备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医学知识小储备

视点锦囊·妙计Family life guide -7-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医学知识小储备刘登(四川省渠县人民医院)脊髓型颈椎病是40-60岁人群常见的一行疾病,该疾病以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为基础,对于患者的危害较为严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有研究显示,该疾病的发病率占所有颈椎病的10%-15%。

临床中,脊髓型颈椎病常通过手术方式来进行治疗,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那些事。

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颈椎疾病类型,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退变导致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具有较大关系,同时其受后纵韧带肥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使得骨髓或血管受到压迫,继而出现脊髓损害而诱发颈椎病。

发病后,患者不仅有脊髓压迫、手臂麻木的表现,而且下肢肌张力增高、疼痛等症状的表现尤为明显。

脊髓型颈椎病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较大影响,而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质量。

基于此,有必要做好脊髓型颈椎病的及时治疗。

手术治疗是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治疗的常用方式,其包含了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治疗两种基本类型。

脊髓型颈椎病的致病因素颈椎病本身是一种慢性退变性疾病,目前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重要类型,其病理基础与其他颈椎病无较大差异,但在脊髓慢性损害过程中,脊髓型颈椎病与其他颈椎病有较大区别,一般认为,颈椎不稳、混合型压迫是诱发脊髓型颈椎病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中,根据发病影响因素的不同,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大致可归结为四类:(1)静态因素,人体的椎间盘质地处于持续变性状态,除含水量减少外,椎间盘盘还会出现高度下降、周缘突出等问题,此外椎间盘后、后纵韧带增厚骨化骨质增生等都会对脊髓造成压迫作用,由此引起脊髓型颈椎病;(2)动态因素,在颈椎屈伸活动过程中,脊髓的应力、变形问题会逐渐加重,当人们进行颈椎伸展时,椎管长度会缩短,此时脊髓松弛,而当脊椎屈曲时,椎管会被拉长,此时脊髓变扁、变宽,这些动态变化会使得脊髓受到一定压力,增加了脊髓的损害;(3)先天因素,患者有先天性椎管狭窄问题时,其发生脊髓型颈椎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综述・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研究进展李创吴斌郑启新摘要脊髓型颈椎病可导致颈脊髓功能障碍,常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前后路联合手术和微创手术。

前路手术的优点在于可直接切除颈脊髓前方致压物,减压效果明显,植骨融合率高,可减少生理曲度丢失发生率;缺点在于颈脊髓前方严重长节段压迫存在减压不充分的问题。

后路手术适合多节段颈脊髓重度受压患者,属于间接减压,减压较为充分且安全;缺点在于可引起颈后轴性痛、C5神经麻痹、颈脊髓神经损伤、颈椎生理曲度难以保持等并发症。

颈脊髓前后同时严重压迫的患者通常需要行前后路联合手术。

围较小。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手术;颈椎后路手术DOI:10.3969/j.issn.1673-7083.2020.06.005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及其邻近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对脊髓或其供血的血管产生直接压迫,以及剧烈活动或不良姿势的影响,导致相应节段脊髓受压或缺血,从而产生脊髓功能障碍,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1]°脊髓型颈椎病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严重者可出现排便、排尿功能障碍及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

脊髓型颈椎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治疗方式分为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手术术式复杂多样,其选择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就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颈椎前路手术1.1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金标准°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由ACDF衍生而来,可以更加充分和广泛地解除颈脊髓压迫,但手术操作较ACDF更困难,术后发生并发症可能也更大,包括脊髓神经损伤、脑脊液漏、钛网塌陷甚至移位等2°Banno等3报道,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时,行ACCF的临床结果较ACDF差°Katz 等4报道,与ACDF相比,ACCF术后30d的再手术率和再发病率均显著增高°Wang等5的meta作者单位: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通信作者:郑启新E-mail:****************微创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优点,但适应证较严格,应用范分析研究发现,行ACDF和ACCF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对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ACDF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C2〜Cobb角、融合率、移植物沉降等指标均优于ACCF患者,其原因在于ACDF提供了更多固定点°同时,就减少并发症而言,采用ACDF的效果更满意°1.2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传统的前路ACDF和ACCF手术常需使用钛板固定,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吞咽困难,为减少该并发症发生,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应运而生°Xiao等报道,使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于使用传统钛板cage°Shen等7报道,应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行ACDF与传统的颈椎钛板cage 具有相同的手术疗效,但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降低°对于有症状的邻近节段退变且符合前路手术条件的患者,从生物力学和手术结果考虑,使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可能是更好选择°1.3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F和ACCF虽然可以通过减压和融合有效保护颈脊髓的神经功能,但却使颈椎活动度显著降低,同时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增加。

颈椎病的分类及诊断治疗原则

颈椎病的分类及诊断治疗原则

颈椎病的分类及诊断治疗原则近年来在颈椎病的研究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但至今仍缺乏一种为大家所能接受的、合理的分类标准。

因此,在诊断、疗法选择和预后判定等方面也难以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

事实上,由于每例颈椎病患者的病理生理与病理解剖的特点不同,其症状与体征当然差异较大。

反之,取两份颈椎退变及骨刺生长相似的X线片,再去追查患者的临床特点,亦可发现其临床表现相距甚大。

由此看来,要想全面地、正确地判定患者的病情,必须对其分类与分型加以研讨。

在临床上,对颈椎病分型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缺点,现就临床常用而容易掌握的分型方法介绍如下。

它是根据患者的症状或症候群特点来确定的一种分型法。

首先归纳患者的症状特点,看其是由于椎管内及其邻近何种组织受累,再将此受累组织冠以“型”即谓之。

按上述标准,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各种类型:I颈型——以颈部症状为主。

Ⅱ神经根型——主要累及颈脊神经根而出现上肢症状。

Ⅲ脊髓型——因脊髓受压而引起四肢运动及感觉障碍。

IV椎动脉型——表现为椎动脉供血不全及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受刺激症状。

V食道压迫型——以吞咽困难为主要表现。

VI混合型具有前者两组以上症状者。

现将以上各型分述于下。

一、颈型颈椎病最为常见,以颈部症状为主。

1.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在颈椎退变开始,主要表现为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与张力降低,进而继发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

常于晨起、过劳、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

椎节的失稳不仅引起颈椎局部的内外平衡失调及颈肌防御性痉挛,且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及两侧根袖处的窦椎神经末梢,并出现颈部症状。

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等;少数病例可因反射作用而有一过性上肢(或手部)症状,其范围与受累之椎节相一致。

当机体通过调整及代偿作用,并使颈部建立起新的平衡后,上述症状即消失。

因此,大多数病例多可自愈,或仅需采取一般性治疗措施即可。

2.临床特点①年龄:以青壮年为多。

个别也可在45岁后首次发病,后者大多属于椎管矢状径较宽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与术式的选择
【编者按】颈椎病作为中老年最常见的疾患,对其手术入路与术式的选择长期以来存在不同意见,特别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本期邀请了相关专家对该病手术入路与术式的选择原则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以便读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入路与术式。

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案选择的要素
袁文(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200003上海市)
手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通过数十年对疾病的治疗、总结,对于单节段颈椎病的治疗目前已达成共识。

但对于多节段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仍有争议,手术治疗可能存在减压不彻底、影响颈椎活动性、植骨不融合等问题。

决定手术方案的要素包括:如何彻底减压,融合率,术后对颈椎运动功能的影响,并发症以及患者的花费。

而这些问题最终集中体现在手术入路的选择上。

由于颈椎手术的特点,手术入路的选择决定了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方式。

前路或后路手术具有各自优缺点,但近年的研究和临床趋势更多倾向于采用前路手术。

对于多节段颈椎病的治疗,支持单纯前路或单纯后路的文献均有[1-3。

支持后路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后路手术风险相对较低,且术后植骨塌陷、不融合的比例较低。

但后路手术最主要的缺点在于其为间接减压,长期疗效较差;还存在并发症较多(如轴性痛、后凸畸形、减压槽边缘继发压迫、C5神经根病)等问题。

前路手术的突出优点是直接减压,有更好的长期疗效;其他优点还包括:能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减少轴性疼痛。

临床对照研究表明,前、后路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无显著性差异,合并OPLL时前路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后路;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后路轴性痛比例高于前路。

文献中总结的前路手术缺点主要包括:手术风险大、多节段椎体次全切术后植骨不融合比例高(前路3节段植骨不融合比例可达50%-70%)以及颈椎活动受限。

随着颈椎手术器械和技术的不断精细,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良,前路手术的风险在降低。

根据颈椎病的病理改变(椎间盘突出、骨赘增生等)主要集中于椎间隙的特点,我们改良了传统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在术中保留部分椎体后壁4-6。

这一方法可在脊髓前方提供坚强保护,避免术中医源性损伤和术后植骨块、钛网后移进入椎管;同时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保留椎体后壁还可减少出血和提供植骨融合面;较之椎间隙减压有更好的手术视野,可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

针对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植骨不融合比例高的情况,我们设计了分节段减压的手术方式7。

多节段颈椎病退变严重,经椎间隙减压常较困难且易导致医源性损伤;而连续多个椎体次全切除对颈椎完整性影响大,术后易发生植骨不融合。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选择对椎间隙明显狭窄、椎体后缘巨大骨赘的节段实施椎体次全切除,而在相对较轻的节段经椎间隙减压。

这样既可充分减压,又尽可能多地减少了对颈椎正常结构的破坏,可以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

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切实植骨和应用可靠内固定可以有效减少颈椎前路手术的缺点而充分发挥其减压彻底的优点。

对于一个充分掌握前路手术指征和方法的医师,多数多节段颈椎病都能够通过前路手术获得较好的疗效。

此外,前路手术中还需考虑或注意的问题包括:对颈椎运动功能的影响;特殊患者(高龄、吸烟、骨质疏
松、合并骨代谢疾病)植骨塌陷的可能。

对于植骨融合后颈椎运动的丧失和补偿,以及这一现象对患者实际生活的影响,尚在进一步观察和随访中。

参考文献
1.Sodeyama T,Goto S,Mochizuki M,et a1.Effect of decompression enlargement laminoplasty for posterior shifting of the spinal cord[J].Spine,1999,24(15):1527—1531.
2.Wada E,Suzuki S,Kanazawa A,et a1.Subtotal eorpectomy versus laminoplasty for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over 10 years[J].Spine,2001,26(13):l443-l447.
3.Edwards CC 2nd.Heller JG.Murakami H.Corpectomy versus laminoplasty for multilevel cervical myelopathy:an independent matched—cohort
analysis[J].Spine,2002,27(11):1168—1175.
4.Yuan W ,Zhang Y,Wang XW ,et a1.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preserved posterior vertebral wall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a randomized control clinical study[J].Spine,2007,32(14):1482-1487.
5.袁文,张颖,王新伟,等,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6):1087—1090.
6.袁文,王新伟,陈德玉,等.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扩大减压术[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1):667—670.
7.袁文,徐盛明,王新伟,等.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3种方法移植骨融合率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7):9595—9598
484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年第l9卷第7期 Chinese Journal of5pine and Spind c0 ,2009,Vo1.19,No.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