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英文名称和专业代码专业英文名称: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专业代码:080901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在相关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的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在智能信息处理、电子商务工程、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等领域,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研究与开发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外语知识及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2. 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3. 掌握一种以上的主流开发技术,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及实现能力;4. 熟悉主流的系统软件和开发技术,具有从事一般中型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开发的能力;5.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学科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6. 了解计算机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以及向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基本能力;7.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学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专业毕业总学分不低于 51学分;辅修专业毕业总学分不低于 30.5学分。
学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辅修)。
五、指导性教学计划表。
华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培养计划
附件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辅修专业
专业英文名称: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所属学科类别:工学
2.毕业学分要求:25学分
3.收费标准:115元/学分
备注:开课时间是指秋季(学年第一学期)或春季(学年第二学期)。
主管教学副院长签字(盖学院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专业
专业英文名称: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所属学科类别:工学
2.毕业学分要求:50学分
3.收费标准:115元/学分
备注:1.开课时间是指秋季(学年第一学期)或春季(学年第二学期)。
2.如没有实践环节可不填。
主管教学副院长签字(盖学院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
专业英文名称: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所属学科类别:工学
2.培养目标:(150字左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研究能力或工程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工业企业、研究部门、计算机软件、硬件产业和开发机构、政府部门等各类企事业单位承担计算机研究或工程开发等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毕业学分要求:60学分
4.收费标准:115元/学分
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备注:开课时间是指秋季(学年第一学期)或春季(学年第二学期)。
主管教学副院长签字(盖学院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硬软件的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设计与应用开发方法,在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
毕业生知识面丰富,择业面宽,能在IT行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及应用系统研究、开发、管理、维护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以及相关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通过学习和培养,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领域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逻辑与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具有对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的实践能力。
3.掌握分析和解决计算机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与技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4.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相关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及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跟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发展动态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及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能力。
三、双学位毕业要求选本专业为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学科基础课12.5学分,专业课17.5学分,专业方向课10学分,完成规定的4个学分的集中性实践及6个学分的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成绩合格颁发辅修双学位专业证书,符合学位条例可授予辅修专业双学位证书。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B、数字系统逻辑设计基础B、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B、计算机组成原理B、操作系统原理B、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移动前端开发技术、项目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系统B。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第五学期,1周)、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第六学期,3周)、毕业设计(论文)(第七学期3周+第八学期3周,共6周)共10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教学计划.docx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教学计划一、专业介绍根据“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的培养方针是在非工学学科所属专业的学生中, 挑选优秀的学生跨学科学习计算机学科的专门知识,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考学科能力,并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江苏品牌专业)课程体系为主导构成本教学培养方案,使学生能掌握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基本实践技能与方法,具有学科交融的“复合型”素质。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培养具有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德才兼备、身心健康、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能在科研院所、教育、企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研和应用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是软、硬件结合,面向系统、面向应用的专业。
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基础理论及计算机系统设计、研究、开发及综合应用的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了解计算机专用芯片设计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并有应用的能力,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具有跟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发展动态的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三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主要课程C 程序设计基础、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离散数学概论、计算机硬件基础、网络实用技术、项目管理实用技术;在信息管理方向有:VFP 程序设计、 WEB 开发实用技术、软件工程与对象建模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信息管理实用技术、XML 编程技术等专业课程;在数字媒体方向有:多媒体技术基础、Office高级应用技术、图像处理实用技术、网络流媒体技术、动画脚本设计与应用、三维动画设计与仿真、影视文档编辑技术、等专业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附件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规格三、学制、学位及学分要求四、专业主干课程与学位课程五、课程设置:(总学分:173)(一) 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49)1、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总学分:34)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总学分:10)3、自主修习课程(总学分:5)(二)专业教育课程(总学分:124)1、学科基础课程(总学分:65)2、专业核心课程(总学分:24)3、网络系统集成方向课程(总学分:25)①网络系统集成方向必修课程(总学分:15)②网络系统集成方向选修课程(总学分:10)4、网络系统运维方向课程(总学分:25)①网络系统运维方向必修课程(总学分:15)②网络系统运维方向选修课程(总学分:10)5.专业任选课(总学分:10)六、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总学分:36)七、本专业为全校学生开出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总学分:11)附件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修读计划附件三: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规格三、学制、学位及学分要求四、专业主干课程与学位课程五、课程设置:(总学分:174)(一) 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49)1、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总学分:34)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总学分:10)3、自主修习课程(总学分:5)(二)专业教育课程(总学分:125)2、专业核心课程(总学分:24)3、WEB应用软件方向课程(总学分:25)①WEB应用软件方向必修课程(总学分:15)②WEB应用软件方向选修课程(总学分:10)4、3G移动软件方向(总学分:25)①3G应用软件方向必修课程(总学分:15)②3G应用软件方向选修课程(总学分:10)5、软件界面艺术设计方向(总学分:25)①用户界面艺术设计方向必修课程(总学分:15)②软件界面艺术设计方向选修课程(总学分:10)6、专业任选课(总学分:10)七、本专业为全校学生开出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总学分:9学分)附件四:软件工程专业指导性修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级)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计算机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修读条件:辅修学生要求为本校其他专业一、二年级理工科学生,高考数学成绩为90分及以上者。
以转专业为修读意愿的辅修时间统一为大一上学期。
三、学分要求:72.5学分
四、辅修学位证书:工学学士
五、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安排表
(2)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网络工程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级)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网络工程的科学理论、计算机网络硬件/软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具备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计算机网络的安装、测试、管理、维护和数据维护与恢复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修读条件:辅修学生要求为本校其他专业一、二年级理工科学生,高考数学成绩为90分及以上者。
以转专业为修读意愿的辅修时间统一为大一上学期。
三、学分要求:76.5学分
四、辅修学位证书:工学学士
五、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安排表
(2)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华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辅修专业_双学士学位修读指引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附修专业/双学士学位修读指引修读理由1、当今中国人才市场,最抢手的莫过于既有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如果你想拥有开启就业大门的金钥匙,成为用人单位最需要、最受欢迎的员工;如果你想铺就成功之路,成为未来社会的高端人才,那么修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附修专业/双学士学位是你明智的选择。
2、根据国家新的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制度,双学士毕业生比单学士毕业生工资高一档;3、为跨专业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管理办法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附修专业/双学位经学校、教务处批准设立,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招生,隶属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双学士学位是指在本科学习阶段,主修本专业的同时,修读另一学科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要求者可获得另一个学科专业的学士学位。
附修包括辅修及双专业,附修是指在本科学习阶段,主修本专业的同时,修读另一专业的课程,达到辅修或双专业培养计划要求者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或双专业毕业证书。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附修及双学士学位教学活动安排在二至七学期。
4.学生修读附修专业可以选择与主修专业学科门类相同或不同的专业,修读双学士学位必须选择与主修专业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
5.学生申请修读附修专业及双学士学位的条件:主修专业必修课程考核成绩全部及格以上(含及格);在校期间未受退学警告及违纪处分。
6.修读附修专业及双学士学位按学分收费, 115元/学分,教材费用自理。
7.取得辅修专业毕业资格的最低学分要求为26学分;取得双专业毕业资格的最低学分要求为50学分;取得双学士学位毕业资格的最低学分要求为60学分,其中双学士学位毕业论文8学分(含毕业实习)。
学生在修读附修专业及双学士学位时,主修专业与附修专业、双学士学位专业存在学分相同、内容相近课程,取得主修专业课程学分后,可以免修相应的附修专业及双学士学位课程。
免修的总学分累计不得超过附修专业(双学士学位)总学分的20%。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基本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地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本专业是软硬兼顾,略偏重于软件的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能力;4.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文阅读能力;6.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8.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掌握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C与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编译原理。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践、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五、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为20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26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12学分)44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方案
附件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80605)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含有良好科学素养, 系统地、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包含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基础原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术与方法, 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高级复合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关键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接收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基础训练, 含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基础能力,方便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之中。
可取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设计基础方法;3、含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基础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相关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动态;6、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基础方法, 含有获取信息能力。
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干课程: 离散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与通信、软件工程、单片机原理及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等。
关键实践步骤: 软件工程实践、计算机硬件大型综合实践、计算机网络综合实践、计算机应用大型综合实践等最低学分要求: 最低修读100学分, 其中课内教学不低于72学分, 实践教学不低于28学分。
合格标准及要求:1.主修专业合格;2.修满本方案要求最低学分。
学位: 工学士。
专业建制时间: 1994 年。
实践教学备注: 修读辅修第二学位必需修读“专业实践”要求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专业与双学位培养计划精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专业与双学位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初步的软件设计和项目管理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三、知识和能力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国语语言综合能力;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4.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5.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6.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四、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主要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WE醉序设计、Java 语言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Web设计专题实训、毕业设计等。
七、修业年限二年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九、学分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的辅修学分不低于50学分,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专业方向课、相应的实践性环节等专业主干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专业的辅修学分不低于40学分,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专业方向课、相应的实践性环节等专业主干课程。
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专业与双学位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5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机关、学校、科研院(所)、金融证券、邮电通讯、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教学、计算机应用软件研制开发、计算机管理、计算机信息处理、科学计算及工程计算方法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应用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应用前景;5.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6.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文献。
三、主干学科及相关学科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主干课程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离散数学、计算方法、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概论、网络程序设计等。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共40周,其中包括:军事训练、劳动、两课实践、社会实践、计算机基础训练教学实习、应用软件教学实习、电子工艺、工程训练、计算机组装与测试、生产实习、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课程设计、创新与创业技能培养、毕业论文(设计)和公益劳动等。
六、学分分配比例注:学分比例=额定学分/160七、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九、毕业条件毕业额定学分160(课内)+8(课外)。
高三计算机课件 科学与技术专业双专业与双学位培养计
工学学士
九、学分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的辅修学分不低于50学分,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专业方向课、相应的实践性环节等专业主干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专业的辅修学分不低于40学分,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专业方向课、相应的实践性环节等专业主干课程。
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专业与双学位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数据库原理
Database Principle
4
64
24
√
4
网络互联
NetworkInterconnection
3
48
16
√
3
计算机组成原理
Computer Organization Principle
3
48
√
3
WEB程序设计上
WEB Programming
4
64
32
√
4
WEB程序设计下
WEB Programming
32
√
√
毕业论文(设计)
10
160
160
√
√
合计
学分/学时/周学时
50
800
402
14
12
11
课程类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学
分
数
总
学
时
数
实
践
学
时
考核
学期
各学期学时
考试
考查
四
五
六
七
八
学科基础课
数据结构
Data Structure
4
64
20√Βιβλιοθήκη 4专业必修课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培养计划为同时攻读其它专业(学位)的学生开设。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初步训练的计算机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能到科研部门和高、中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到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及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及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基本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律、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有关说明1、授予学士学位要满足学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3、学生须完成以下先导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
4、此外毕业论文是必修实践环节之一,不得申请免修。
四、主要学科及相关学科1、主要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相关学科:数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通信工程五、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学生须修满47.5学分。
其中专业基础课19.5学分,专业课22 学分,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6学分。
利用四个学期完成学习。
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如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必修课程教学计划进程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实践性教学计划进程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06.10.10。
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业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硬、软件的基础理论、计算机工程技术及综合应用方法。
毕业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1. 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与体系结构,具有对其的操作技能及基本的逻辑设计能力。
2. 掌握计算机硬、软件开发和综合应用的知识和能力。
3. 系统地接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计算机工程与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应用系统的基本设计和开发能力。
4. 具有计算机科学新理论及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5.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计算机产业发展状况。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2.主要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操作系统、计算机科学方向系列课程、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系列课程、信息技术方向系列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 学制:四年2. 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必修(含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学分为109。
学生从计算机科学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四个模块方向中选一个方向主修。
每个毕业生要修满55学分的选修学分(其中必须取得短2、短3学期各3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0学分、跨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6学分、专业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0.5学分、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程16.5学分、创新创业4学分、任意选修课程8学分。
厦门理工学院第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附件3-9:
厦门理工学院第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2008级执行)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尤其是厦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科学素养,系统扎实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别是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符合计算机发展规律要求,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应用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毕业要求
1.辅修毕业要求:
符合学校相关规定,修满30学分,其中必须包含专业基础课19.5学分。
2.双专业毕业要求:
符合学校相关规定,修满57个学分,其中包括专业基础课19.5学分,专业课16学分,专业选修课15.5学分,专业教育实践训练6学分(不含毕业设计)。
3.双学位毕业要求:
符合学校相关规定,修满61个学分,其中包括专业基础课19.5学分,专业课16学分,专业选修课15.5学分,专业教育实践训练10学分。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Web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设计模式、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技术、XML技术、J2EE架构与程序设计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实验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java语言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Web
程序课程设计、
主要专业实践:
软件开发与测试、毕业论文
五、学制
学制:2年
(六)修读说明
(七)教学计划表与教学进程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能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适应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需要以及地方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应岗位:行政机关、金融、通信、税务、工商、交通、能源、信息技术(IT)企业等国民经济各行业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实施“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接受计算机应用、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训练,以适应不同层面的应用需求。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知识结构1.计算机文化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沿;2.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3.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体系结构;4.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5.操作系统原理;6.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7.数据库基本原理与应用;8.软件工程原理与软件开发技术;(二)能力结构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具有学习新软件和新技术的能力;2.具有程序设计及分析能力,应用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3.具有单机组装、网络组建和操作系统安装,以及系统维护的能力;4.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及管理的能力;6.具有数据库的基本应用能力;7.具有从事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工程实践的综合素质。
这些素质包括: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能力、数字分析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基本设计能力、技术咨询的能力、沟通和交流能力、团队协同工作能力等;8.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
烟台大学双专业培养计划
烟台大学双专业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专业教学计划一、承办系(院):计算机学院二、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设计、研究和开发及软件和硬件综合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胜任:(1)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2)计算机及应用领域内的研究与教学;(3)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三、修读条件及要求: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的,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全校各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四、业务要求:学习期满后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专业教学计划表:法学双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既能从事主修专业的工作,又具有相当的法学专业理论水平,熟练从事司法实际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收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物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1.具有扎实而系统的法学理论基础;2.熟悉和了解我国现行的主要法律法规;3.具备处理一般民事、刑事及国际经济法律事务的基础知识和工作能力。
3.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既懂工程技术又熟悉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能够从事工业、商业、银行与非银行机构管理业务的高级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主修专业理论的基础上,较系统的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培养计划为同时攻读其它专业(学位)的学生开设。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初步训练的计算机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能到科研部门和高、中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到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及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及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基本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律、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有关说明
1、授予学士学位要满足学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3、学生须完成以下先导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
4、此外毕业论文是必修实践环节之一,不得申请免修。
四、主要学科及相关学科
1、主要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相关学科:数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通信工程
五、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
学生须修满47.5学分。
其中专业基础课19.5学分,专业课22 学分,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6学分。
利用四个学期完成学习。
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如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必修课程教学计划进程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
实践性教学计划进程表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00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