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课堂测试附解析新沪科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大致物理模型图,下列对这个小
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可能是
A. 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
B. 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C.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 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2. 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
照片,其中哪幅照片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
A. B.
C. D.
3.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等的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的运动
B.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变的直线运动
C. 速度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的运动
D. 任意时刻的速度的数值都相同的运动
4. 甲、乙同时同地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所示。
经
过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 甲在乙前面米处
B. 乙在甲前面米处
C. 甲在乙前面米处
D. 乙在甲前面米处
5. 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
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A. B.
C. D.
6.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图象。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相同
B. 乙做加速直线运动
C. 第末,甲、乙速度相同
D.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7. 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图象,则下列图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图
象的是
A. B.。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练习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原卷版+解析)
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一、单选题1.在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不需要的实验器材是()A.小车B.停表C.弹簧测力计D.刻度尺2.关于平均速度,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在每时每刻的速度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
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A.10cm/s B.9cm/s C.8cm/s D.7cm/s4.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
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B.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5.关于测“平均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较缓的坡度B.用刻度尺和秒表一起测量出物体的速度,用到了等效替代法C.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D.用svt算出的平均速度,可以粗略表示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6.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C .前2s 内,小明跑得较快D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7.小明在一次跑步中,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 1,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 2,那么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122v v+ B .12122v v v v + C .12122v v v v + D .1212v v v v +8.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
小车从A 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 点。
八年级物理全册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一、夯实基础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B、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物体速度越大C、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就越大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速度就大2、汽车在前20s内通过200m的路程,在后40s内通过250m路程,则汽车在全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7.5 mB.8.125 mC.6.57 m/D.10 m/s3、火车在2h内行驶120km,飞机在5min内飞行50km,火车的速度与飞机的速度之比是( )A.1:1000B.1:100C.1:10D.1:244、物体从A点出发,途径B到达C点,速度由快到慢最后停下,若AB=BC=4m,通过BC所用的时间为0.8s,那么物体从A到C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6.5 m/sB.4 m/sC.5 m/sD.以上答案都不可能5、甲乙同时参加百米赛跑,同时起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 10m ,设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甲由起点后退10m ,同时起跑,则结果是( )A .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B.乙先到终点 C.甲先到终点 D .无法判断二、实验设计6、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计时员记录了王军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刻,并记录在下表中.路程s/m 10 20 30 409.23.25.36.8时间t/s根据上面数据,计算出王军同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2)从10m处到20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3)从20m处到40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
(4)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7、一个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从静止开始滚下,不同的时间滚下的路程如下表所示。
1。
根据图中0.5st, 每格为,横坐标为时间)、取上面的坐标的纵坐标为路程s,每格为5m(1 数据描点并作出小球的路程—时间图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 B.C.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2. 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跑的过程,得到下列张照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阶段的是A. B.C. D.3.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公式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B. 由公式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和路程成正比C. 由公式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成反比D. 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4.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经过C. 经过D. 甲车的速度为,乙车的速度为5. 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A. B.C. D.6.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图象。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相同B. 乙做加速直线运动C. 第末,甲、乙速度相同D.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7. 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A. 研究的气泡在水中运动是自上而下的B. 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快一些C. 本实验也可将玻璃管保持一定倾角放置D. 若仅测得气泡在管内运动的全部路程和时间,则可以判断气泡运动为匀速运动8. 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B. 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C. 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D. 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9.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甲车比乙车运动得快的是A. 甲车通过米的同时,乙车通过米B. 甲车通过的路程为千米,乙车通过的路程为千米C. 甲车的速度为千米/时,乙车的速度为米/秒D. 甲车在小时内通过千米,乙车在小时内通过千米10. 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中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A. 一日千里B. 大步流星C. 风驰电掣D. 迅雷不及掩耳11. 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三点的时刻,点是全程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12. 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甲、乙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秒时丙距离甲、乙的距离恰好相等。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二章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二章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同步练习(含解析)大 C. 小李速度最大 D. 速度一样大【答案】B【解析】小张驾驶电瓶车的速度是27 km/h,小王的速度是10m/s=36km/h,小李骑自行车的速度为0.42km/min=25.2km/h,所以可知小王的速度最大,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利用速度单位换算单位,再进行比较.3.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C【解析】 A、由图知,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300m、200m,则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A符合题意;B、由图知,甲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为20s,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大于20s,所以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B符合题意;C、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变速运动;C不符合题意;从20s时到40s所用的时间为:t=40s﹣20s=20s,从20s时到40s通过的路程为:s=1200m﹣450m=750m;D、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s=1200m,则根据v=可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应用平均速度公式v=即可求出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时间和路程的统一.4.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 等于4m/s B.小于5m/s而大于3m/s C.等于5m D.大于5m/s【答案】B【解析】解:由v=可得,物体通过的路程:s1=v1t1=3m/s×2s=6m,s2=v2t2=5m/s×3s=15m,s=s1+s2=6m+15m=21m,物体的平均速度:===4.2m/s.故选B.【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物体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然后做出选择.5.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20 min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40 min内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该汽车在这1h内的平均速度是()A.35 km/hB.40 km/hC.45 km/hD.50 km/h【答案】D【解析】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s/t=(s前+s后)/ t =(v前t/3+ 2v后t/3)/ t =v前/3+2v后/3=(30km/h)/3+(2×60km/h)/3=50km/h。
八年级物理全册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基础训练知识点1 测量平均速度1.如图所示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从斜面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为1.2m。
以金属片为参照物,下滑过程中的小车是的。
为了测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需将移至斜面的中部;若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是1.2s,则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m/s。
综合训练2.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秒)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t AB<t BC B.t AB=t BC C.v AB>v BC D.v AB<v BC3.神舟十号运载火箭全长58m。
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s的位置图像,如图所示。
则火箭发射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5m/s B.9m/sC.12m/s D.15m/s4.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8月20日上午,青奥会赛艇女子双人单桨比赛的最终“奖牌榜”出炉,四川选手罗雅丹与队友潘婕合作,以3分37秒52的成绩获得银牌。
赛程全长2000米,如图所示为她们在比赛中的情境。
下列四个速度中,比她们的平均速度大的是()A.5m/s B.10m/s C.5km/h D.10km/h5.同学们用图甲玻璃管做了“测量气泡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用测量的数据画出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乙,分析乙图像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6.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3=;方法2:v3=(+)÷2.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选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m/s.(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7.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8.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 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 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 m才能停下.求:(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经典考题9.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 AB是dm;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BC是m/s;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AC是m/s;(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10.小新和同学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如图所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同步测试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有这样的描述: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对于龟兔赛跑的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 B. 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D. 兔子平均速度大于乌龟平均速度2.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A. 图中AB段的路程s AB=50.0cmB. 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 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AC=32.0cm/sC.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大D. 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3.小明家距学校2.4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自行车车胎被扎破了,他只好停下来找修车师傅修车,补胎用了8min20s,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A. 4.8m/s.B. 5m/s.C. 2.4m/s.D. 4.8km/h4.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沿光滑斜面由A点上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它通过的路径AE分成相等的四段,v1v2分别表示通过AB段、BC段的平均速度,v表示BE段的平均速度,则v1v2与v的关系是()。
A. v1< v2< vB. v1= v2< vC. v1= v2>vD. v1< v< v25.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要使斜面保持一个很小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B. 小车在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C. 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v等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的平均值D. 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时,要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6.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 t AB<t BCB. t AB=t BCC. v AB>v BCD. v AB<v BC二、填空题7.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2.3 快与慢一.选择题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5s 内运动了30m ,在前2s 的平均速度为( ) A.15m/s B.6m/s C.12m/s D.10m/s 【答案】B【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根据s m sm t s v /6530===,故前2s 的平均速度依然 为6m/s 。
2.(2018温江期中)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各段速度的平均值B.平均速度粗略地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C.平均速度就是物体经过某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D.平均速度精确地反映了物体实际运动的快慢程度 【答案】B【解析】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不変的,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ニ者含义不同,故B 正确、AD 错误: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変;故平均速度与某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相等的。
故C 错误。
3.下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 1 秒)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 A 、B 、C 三点的时刻, B 点是全程AC 的中点。
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t AB < t BCB.t AB = t BCC.v AB > v BCD.v AB < v BC 【答案】 D【解析】如图的停表可以知道t AB =5S t BC =3s 故t AB >t BC ,A 、B 均错,而s AB =s BC ,相同的时间比较时间的多少,用时越短,速度越大,故 v AB <v BC ,故选D.4. 下图是某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 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B【解析】由图像可知这是一个v-t 图像,0~t1,甲过程中是加速运动,t1~t2,乙过程是匀速直线运动,t2~t3,丙过程是加速运动,t3~t4丁过程减速运动。
八年级物理全册 2.4 科学探究 速度的变化 沪科版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时注意观察表的示数。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数据:
路
程 运动时间
S = 0.6m
t =4s
S1= 0.3m
t1=2.8s
S2=S –S1=0.3m t2= t – t1=?
平均速度 V =? V1=? V2=?
【分析与论证】
注意事项
测S:以小车的前缘为基准 测t:(1)记时开始与释放小车应该是同时的
(2)斜面的倾斜度应该小些,使小车运动的 速度更小,运动时间更长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 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 v3 呢?
S2=
t2=
s1
金属片
s2 t2
s t
t1
5.通过计算 下半段路程S2= S-S1和下半段时间t2=t-t1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2。
3、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 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 间以内的 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 均速度小
4、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逐渐加快的变速运动,测得 它最后3m所用的时间为0.5s,则下面哪个数据可能 是全程的平均速度?( A) A、3 m/s B、6 m/s C、6.3 m/s D、0
滚下,不同的时间滚下的路程如下表所示。
(1)取上面的坐标的纵坐标为路程s,每格为2m,
横坐标为时间t, 每格为0.5s。根据图中数据描点并作
出小球的路程—时间图像。 (2)2.5s时,小球滚下的路程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拉出的纸带,为第一个计时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纸带运动得越来越快B. 纸带运动得越来越慢C.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D.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2. 把玩具小车放在光滑的斜面顶端,松手后小车沿着斜面自由往下滑动,用相机记录下小车下滑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各图能正确记录小车下滑情况的是A. B.C. D.3. 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A. 与路程成正比B. 与时间成反比C. 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 与路程和时间无关4. 甲、乙两车同时从点出发,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所示。
小明认为:若两车运动时间相等,甲离点的位置一定比乙远;小红认为:若两车运动路程相等,甲运动时间一定大于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B. 只有小红的观点正确C. 两人的观点均正确D. 两人的观点均不正确5. 在如图所示的图象中,不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C. D.6.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图象。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相同B. 乙做加速直线运动C. 第末,甲、乙速度相同D.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7. 下列运动属于直线运动的是A. 地球绕太阳运动B. 顾客乘坐自动扶梯上楼C. 小朋友在荡秋千D. 水平抛出的小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8.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的甲、乙两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可以判断A. 甲纸带通过的距离长B. 乙纸带通过的距离长C. 甲运动得较快D. 乙运动得较快。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课堂习题附答案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课堂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单选题:(提示:本大题共10小题,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相信你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努力~~加油~~你是最棒的!)1.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2.2008年5月31日,牙买加短跑运动员博尔特在纽约锐步田径大奖赛上创造了9.72s的最新100m世界纪录,他在此次100m大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A.10cm/sB.10dm/sC.10m/sD.10km/s3.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晓燕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6.25m/sC.6.75m/sD.7.5m/s4.甲乙两个长度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1B1C1为凸形,一个为A2B2C2为凹形,两个小球分别以相同的速度v分别进入两个弧形槽,如图12所示,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用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用的时间为t2,则()A.t1=t2B.t1>t2C.t1<t2D.无法比较t1和t2的大小5.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 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D.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6.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7.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所示。
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课时检测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测试时间:15 分钟一、选择题1.(2022 福建泉州惠安惠南中学月考)战斗机在空中加油,加油机的速度是800 km/h,那么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应是( )A.0B.800 km/hC.大于800 km/hD.小于800 km/h2.(2022 安徽蚌埠期中)如下图的物体运动图像中,能描述同一种直线运动形式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3.(2022 河南南阳新野新航中学月考)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A.每隔1 s 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B.只需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C.1 s 内运动5 m,2 s 内运动10 m,3 s 内运动15 mD.任何相等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4.(2022 安徽合肥包河期中)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有速度计,它可以指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位置如下图,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 min 通过的距离是( )A.128 kmB.35 kmC.70 kmD.32.5 km5.(2022 北京石景山期末)(多项选择)如下图,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 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 s 拍摄一次,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小球相对于斜面是运动的B.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1 m/sC.小球从A 点运动到C 点用时0.2 sD.小球从A 点运动到C 点通过路程为20 cm二、填空题6.(2022 安徽宿州埇桥期中)2022 年5 月5 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喷气客机C919 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大约3 000 m 后起飞升空,用时约50 s,那么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m/s,合km/h。
7.(2022 河南南阳唐河期中)“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能在一张照片上记录下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处的位置。
如图是甲、乙小球分别从a 运动到b 位置过程中拍摄到的频闪照片,那么(选填“甲〞或“乙〞)球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这个过程中,甲球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球的平均速度。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有答案)
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
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A.一定运动更快B.一定运动得更远C.运动时间一定更短D.可能运动更慢2.某物体在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其距出发点的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据图可知()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B.物体在2-4s内做匀速运动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大小相等D.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运动方向相同3.如图甲、乙、丙、丁四幅图中的图象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甲乙B.丙丁C.乙丙D.乙丁4.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0~2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的相对运动速度为4m/s5.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运动图象描述正确的是()A.甲:该图表明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该图是小车从光滑斜面上滑下过程中的速度情况C.丙:该图中甲乙两车在第10s相遇,0~20s乙车的平均速度为1m/sD.丁:该图中在5 s~15 s物体的运动速度是6m/s6.甲、乙两小车同时从M、N两点作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经6秒两车相遇。
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48米B.v甲<v乙,s=24米C.v甲>v乙,s=36米D.v甲>v乙,s=12米7.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
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B.t1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的快C.t1时刻甲队超过乙队D.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8.一辆卡车甲和一辆汽车乙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小段时间后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车运动的图象是()A.B.C.D.9.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10.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八年级物理全册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同步测试新版沪科版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单选题1. 小明在学校进行体育百米测验中跑完全程用了16.25s,测得他在前50m的平均速度是5m/s,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5m/sB. 6.2m/sC. 6.5m/sD. 8m/s2. 小张驾驶电瓶车以27 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42km.则()A. 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 速度一样大3.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甲0 1 伽20s 3(k 40s0 JOOrn 600m ^00m 1200m乙© 低2俶30s0 20Otn 450m ?5flm 1200mA. 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 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4. 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B. 小于5m/s 而大于C.等于D. 大于5m/sA. 等于4m/s 3m/s 5m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h内的平均速度是(5.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 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前2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min内的速A. 35 km/hkm/hkm/hB. 40C. 45D. 50 km/h6.自古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其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描写船的平均速度约为()A. 5km/hB. 50km/hD. 150km/h7.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A. 刘翔以12.88s创造了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进了1000mC.手扶拖拉机在20min内前进4.8km在城区行驶时限速30km/hC. 100km/hB.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min45s前D. 载重汽车8.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图可判断甲、乙两物体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 V甲>v乙乙乙二、填空题9.测定沿斜面运动的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所示•测量路程用得斜面全长为80cm,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它的底端所用的时间为为3s,请你将数据填入下表.B. V甲V VC.D.无法确定________ ;测时间用___________ ,测5s,小车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用时间路程s/m运动时间t/s平均速度m?s-1S1=0.811=V1 = S2=t 2=V2 =S3=S1 - S2=t 3=t1 -t 2=V3 =10. 一滑雪运动员沿240m的斜坡下滑后,又在水平面滑行250m才停止.运动员在斜坡和水平面滑行的时间分别是16s和25s,则他在斜坡上下滑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_ m/s •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 m/s.1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所示),其中甲是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乙是相同________ 比较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课堂测试(附解析新沪科版)
初二物理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课堂测试(附解析新沪科版)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开始于()
A.表达和交流
B.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C.作出假设
D.制订和实施计划
2.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
3.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
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滴第一滴墨水
至滴最后一滴墨水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
C.小车的运动时间是8t
D.小车的速度时而变大,时而变小
4.某同学为测自己步行的平均速度,他在400m跑道的起点处从10:10开始计时,走到终点时,表针指到10:20,则该同学在此段的平均速度是()
A.12m/m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8分)
6.(2012岳阳中考)小明在中考体育测试中,1000m跑项目成绩为250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7.(2012青岛中考)小雨以2m/s的速度沿着平直马路向前走,远远看到前方400m处叶子姐姐正朝他跑来,叶子姐姐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
则他俩经过s相遇。
8.(2012荆州中考)一位同学对变速运动产生了兴趣,他
查阅资料后知道了“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开始时刻的速度和结束时刻的速度的平均。
已知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开始时刻的速度为2m/s,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数量关系为
s=2t+t2,则物体在4s内运动的路程为m,在第4s末的速度为m/s。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9.(6分)如图所示,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向上运动,点B、C、D是每隔2秒记录的气泡位置,则气泡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在AD段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10.(6分)小明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1)小明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想: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
(2)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处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A处从静止释放,滚动10m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8s;将足球用球针放掉一些气后,在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10m到C处所用的时间为14s。
小明在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3)足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m/s。
(4)实验中存在不足之处,请你指出一点:。
四、计算题(5分)
11.传说孙悟空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
八千里(折合5.4×104km),我国载人“神舟十号”飞船
计划于2013年6月上旬发射,飞船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每小时大约飞行3×105km。
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约
为3.78×105km。
请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孙悟空从花果山
约需翻多少个筋斗即可到达月球;若“神舟十号”飞船从地球直飞月球,约需多少小时?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
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
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
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评估
和交流。
2.【解析】选C。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应用。
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是一个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他的百米赛跑的平均
速度是v===8m/s,但并不是任意时刻的速度都是8m/s,所以他前50m不一定用了6.25s。
3.【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速度变化情况的判断。
由题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在
减小,即由v=可知,速度是逐渐减小的。
C项中小车的运
动时间应为7t,图中有8个点,是8个时刻,7个时间间隔。
4.【解析】选D。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
由题意可知,该同学步行距离s=
400m,步行时间t=10min,代入平均速度公式v===40m/min,故选D。
5.【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速度的理解。
由题图可以看出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华做变速直线运动;在前2s内小华通过的距离大于小明通过的距离,所以小华跑得快;
在全程中两人通过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所以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
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4m/s。
答案:4
7.【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及速度的计算。
由图像可知叶子姐姐的速度是6m/s,若以小雨为参照物,则叶子姐姐向小
雨靠近的速度v=2m/s+6m/s=8m/s,故相遇时间t===50s。
答案:50
8.【解析】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
根据题意中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数量关系为
s=2t+t2,可以计算出4s内运动的路程是
s=(2×4+42)m=24m,在这4s内的平
均速度为v===6m/s,由题意可知,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开始时刻的速度和结束时刻的速度的平均,所以
6m/s=,v'=10m/s。
答案:2410
9.【解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及变速直线运动的识别。
气泡经过BC段路程s=0.2m,时间t=2s,平均速度
v===0.1m/s;由题图可知,气泡在相等时间间隔内的路程逐渐变大,故气泡在AD段做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0.1变速
10.【解析】(1)根据生活现象,气不足时,骑行困难,就是滚动慢,所以可猜想,气越足,滚动就会越快。
(2)实验过程中,小明测量了时间和斜坡的长度,因此需要秒表和刻度尺。
(3)在AB段,路程为10m,所用时间为8s,因此本段的平均速度v===1.25m/s。
(4)在实验中,由于斜坡的坡度不同,也会导致球的速度不同,这样实验中有两个变量存在,无法得出正确结论,所以不足之处是没有控制足球从同一位置释放。
答案:(1)快(2)刻度尺(3)1.25
(4)没有从同一位置释放足球
11.【解析】本题考查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孙悟空从花果山到达月球所需翻的筋斗数为:
t===7筋斗;“神舟十号”飞船以3×105km/h的速度从地球运行到月球的时间为:
t1===1.26h。
答案:7个1.2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