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1. 教学目标:

- 让学生认识光的性质和特点;

-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方式;

- 让学生能够利用光进行实际的观察和实验。

2. 教学准备:

- PowerPoint课件;

- 白板和白板笔;

- 不透明的盒子和透明的盒子;

- 多个小镜子;

- 一盒彩色蜡烛;

- 彩色透明玻片;

- 彩色纸张;

- 一块白布;

- 一个小黑板。

3.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活动(10分钟)

- 使用PPT展示一些有关光的图片,如阳光照射下的彩虹、阳光透过玻璃窗等;

- 跟学生们讨论这些图片中的光是怎样产生的;

- 引导学生思考,光有哪些特点。

第二步:教学内容(30分钟)

- 讲解光的特点和性质,如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

- 利用透明盒子和不透明盒子做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传播方式;

- 使用小镜子对光进行反射实验,让学生看到反射后的光线;

- 使用彩色透明玻片对光进行折射实验,让学生看到折射后的光线;

- 使用彩色纸张对光进行吸收实验,让学生看到光的能量被吸收后的结果;

- 运用白布和彩色蜡烛做一个实验,让学生看到白布传播出的光线是白色的。

第三步:巩固练习(20分钟)

- 利用小黑板和白板笔,出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巩固学生对光的理解;

- 让学生根据光的特点和性质,给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 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光实验。

第四步:总结和延伸(10分钟)

- 让学生复习光的特点和性质;

- 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4. 教学评价: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光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光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光教案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

一、教学内容

1. 教材章节: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五册第四章第二节。

2. 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向幼儿介绍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

本概念,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光的神奇现象。

二、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建立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的认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光的神奇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镜子、玻璃、水等)。

2.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套件,包括镜子、玻璃、水、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引

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讲解:教师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并与幼儿

进行互动,确保幼儿理解。

3. 实验: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心得,让幼儿通过交流加深对光的神奇现象的理解。

5. 应用:教师提出一些与光相关的问题,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光源,并描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幼儿参与度较高,教学效果良好。在实验过程中,幼儿积极观察、思考,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但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的理解上,部分幼儿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优秀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优秀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优秀教案

一、教学背景

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大班,帮助幼儿了解光的特性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光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2.理解光的颜色和折射原理。

3.探索光的应用,如反光、折射等。

4.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多种颜色透明玻璃小瓶。

2.小型手电筒。

3.白色白板。

4.镊子。

5.彩色纸张。

6.镜子。

四、教学内容

1. 光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光的定义:介绍光是一种电磁波。

•光的传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光的颜色和折射原理

•光的颜色:通过颜色玻璃小瓶观察光的颜色。

•光的折射:用白板和镜子展示光的折射现象。

3. 光的应用

•反光现象:利用手电筒和镜子展示反光现象。

•折射现象:用彩色纸张和镜子展示光的折射现象。

五、教学活动

1.观察光的颜色:让幼儿通过颜色玻璃小瓶观察光的颜色。

2.实验光的折射:利用白板和镜子让幼儿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3.探索光的应用:通过实验展示光的反光和折射。

六、教学方法

1.观察法:让幼儿通过直接观察来了解光的特性。

2.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亲自感受光的特性。

3.讨论法:鼓励幼儿参与讨论,促进思维交流。

七、教学评估

1.观察表现: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及对光的理解程度。

2.回答问题:提问幼儿有关光的问题,检查其掌握情况。

3.实验成果:评价幼儿通过实验的成果,如是否能正确展示光的折射现

象。

八、教学效果

1.增强幼儿对光的认识和理解。

2.提高幼儿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九、延伸活动

1.制作彩色光剪影图。

2.观察彩虹的形成。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教案名称:神奇的光

适用年级:大班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光的性质和特点。

2. 能够辨别颜色并进行简单的混合。

3. 能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和光的反射。

4. 能够通过实验和互动的方式探索光的奇妙性质。

5.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投影仪、彩色光源、红、蓝、黄、绿、紫、橙色透明塑料片、白纸、黑纸,玩具反射镜等。

2. 学生准备:规矩座椅、图画纸、颜料、画笔。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各种彩色光源,并问学生对光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了解光是由光源发出的,能够照亮周围的物体,并被物体反射形成我们能看见的图像。

2. 探究光的颜色(15分钟)

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把不同颜色的光源分别照射到眼睛上,让学生感受不同颜色的光对视觉的影响。然后,教师拿出彩

色透明塑料片,依次放在白纸上,让学生观察并辨认出每一片片刻的颜色是什么。

3. 探究光的传播路径(20分钟)

教师用彩色光源照射到镜子上,让学生观察光是如何反射的。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分别使用反射镜、玩具镜片将光投影到白纸上,让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4. 探究光的混合(15分钟)

教师用红、蓝、黄、绿、紫、橙色透明塑料片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光的混合效果。然后,教师让学生试着用颜料将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观察颜色的变化。

5. 实践活动(20分钟)

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选取一种材料(如塑料、纸张、布料等),让学生尝试利用光和材料的相互作用,创作出自己的作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教案名称:《神奇的光》

教学目标:

1.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光的基本性质和传播方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光源(手电筒或灯泡)、不同材质的透明物体(玻璃、塑料等)。

2. 实验器材:纸板、剪刀、胶带等。

3. 图片或视频素材:光的传播方式、折射现象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与光有关的现象,如阳光穿过窗户、折射在水中等,引起学生对光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2. 实验探究(15分钟):

a. 实验1:光的直线传播

- 准备一个光源和一个纸板。

- 将光源放在教室的一端,将纸板放在光源之间,并观察光经过纸板之后的变化。 - 引导学生讨论光经过纸板是否发生弯曲,为什么会这样。

b. 实验2:光的折射

- 准备一个光源、一个玻璃杯和一些水。

- 将光照射到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 观察并讨论光经过水之后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光折射的现象。

3. 游戏互动(10分钟):

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用纸板制作一个“光传递器”。

b. 每个小组的代表用“光传递器”将光源的光传递给其他同学,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和变化。

4. 知识总结(10分钟):

a. 结合实验和游戏的互动,引导学生总结光的传播方式和折射现象。

b. 使用图片或视频素材,进一步介绍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加深学生的理解。

5. 拓展活动(10分钟):

将学生带到户外或实验室,观察更多与光有关的现象,如彩虹、雷电等,激发学生对光学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发现更多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含反思

县幼儿园20 年季学期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任课教师: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光的奥秘的兴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

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活动难点】

能理解浅显的光的特性原理。

【活动准备】

1、水、玻璃杯、小镜子、水盆、硬币、手电筒。

2、活动记录表:(光的特性、光的用途)每位幼儿两张

3、多媒体课件:各种照明灯、浴霸、歌厅里的灯光、装饰的彩灯、港口和马路上的信号灯。

【活动过程】

一、了解光的种类:

1、设置场景(使室内变暗)

师:提问,小朋友,屋里为什么变暗了?

幼儿:“没有光了,所以屋里变暗了”(打开灯)

提问:为什么屋里又亮了?

幼儿:因为有灯光了,所以屋里变亮了。

师:那么,你能说说你都见过那些光呢?

2、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那些光(太阳光、月光、星光、灯光、闪电光、x光、火光、激光、荧光棒、萤火虫发出的光等等)。

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自然光:像太阳光、月光、星光、火光、闪电光、萤火虫的光是自然界产生的光叫自然光。

★人造光:像灯光、激光、x光、萤光棒的光是人们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

二、认识光的特性、探索光的特性:

师: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看看光是怎样走路的?

实验(一)将活动室窗户遮住使室内变暗,打开手电筒,让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光是怎样走路的?幼儿(手电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

师小结:这是光的第一个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生活中有很多光都是直接就射过去的,比如:太阳光、月光、手电筒的光、应急灯的光等等,因此,这种光的照射过程成直线的现象称之为直射现象。

大班科学神奇的光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光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光教案【含教学反思】课程背景

本次课程主要针对一年级的大班学生,主要内容是光的基本概念

和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本课程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

生通过实验和互动的方式深入了解光的规律和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2.掌握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3.了解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光的折射、反射和分散。

4.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1.实验工具:凸透镜、平面镜、光谱仪、玻璃棒、烛台、蜡烛、水杯、白纸等。

2.教学课件:图示和动图,方便学生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规律。

3.课前准备:学生集体观看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

老师用音响播放视频,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程的

主题和重要性。

Step 2:知识点讲解

老师以短小精悍的方式讲解光的基本概念和传播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光的规律。

Step 3:实验操作

老师向学生介绍凸透镜和平面镜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用光线来发现这些现象。随后,老师在探究光的反射、折射和分散方面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光学概念的理解。

Step 4:教学反思

在本次课程的最后,老师对本堂课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和反思。老师指出在实验前应更详细地讲解实验目的和操作步骤,处理好学生的实验安全。同时,老师发现一些学生略有分心,需要加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注意力。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互动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和理解概念,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同时,通过教学反思,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下次应更加注重学生实验安全的注意。另外,我还需要加强教学实验过程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加关注课堂内容,把握实验重点,习得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本次课程,我也意识到了教师的教学技能需要不断地提高和更新,才能够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和服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与影》,详细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生活中的光影现象等。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光的传播原理,知道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光的兴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光的传播原理和反射现象。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生活中的光影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手电筒、镜子、透明胶带、卡片、白纸、画笔等。

学具:手电筒、镜子、透明胶带、卡片、白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教师手拿手电筒进入教室,让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光线,提问:“你们知道光是从哪里来的吗?光有什么作用呢?”

2. 新课导入

(1)光的传播:教师用手电筒演示光线的传播,让幼儿观察光线的直线传播特点。

(2)光的反射:教师用镜子反射光线,让幼儿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

(3)生活中的光影现象: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光影现象,如影子、反光等。

3. 例题讲解

(1)光为什么是直线传播的?

(2)镜子为什么能反射光线?

4. 随堂练习

(1)让幼儿用手电筒和镜子进行光的传播和反射实验。

(2)让幼儿在白纸上画出光线的传播路径和反射路径。

六、板书设计

1. 光的传播

2. 光的反射

3. 生活中的光影现象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观察家里或户外有哪些光影现象,用画笔记录下来。

答案:影子、反光、光的折射等。

2.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思考,光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答案:照明、反射、传播信息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详细内

容包括: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探索影子的形成;观察日

常生活中的光源及光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原因。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问题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探

究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影子的形成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手电筒、镜子、玻璃杯、水、铅笔、白纸、剪刀、胶水。

学具:每组一份手电筒、镜子、玻璃杯、水、铅笔、白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用手电筒照射白墙,让幼儿观察光在墙面上的变化,引导

幼儿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

2. 探索光的传播(10分钟)

a. 教师让幼儿分组,每组用手电筒照射铅笔,观察光在铅笔

上的传播。

3. 例题讲解(10分钟)

a. 教师通过镜子、玻璃杯、水等物品,讲解光的反射和折射

现象。

b. 教师出示影子图片,讲解影子形成的原因。

4. 随堂练习(5分钟)

a. 教师让幼儿分组,每组用镜子、玻璃杯、水等物品观察光

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b. 教师指导幼儿用白纸、剪刀、胶水制作手影,巩固影子形

成的原因。

b.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光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

儿的探究兴趣。

六、板书设计

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手电筒照射铅笔示例。

2. 光的反射:镜子、玻璃杯、水等物品示例。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反思

光的神奇性质一直以来都引发着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作为一

种电磁辐射,光既具有波动性质,又可以看作是由微粒组成的光子流。在大班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光的实验和活动,帮助孩子们

对光的性质和行为进行深入理解。本文将结合结构化展示,探讨光反

射的神奇现象及其实验活动。

一、神奇的光反射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边界时改变方向,并返回原来的介质中。我

们常见的镜子就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光在镜子上发生反射后

形成图像,并产生“镜中世界”的奇妙效果。这种现象让人们不禁想要

深入研究光的反射行为及其奥秘。

二、探究光反射的实验活动

为了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可以开展以下实验活动:

1. 镜面反射

准备一块平整的镜子,并让孩子们观察自己的反射图像。可以引导

孩子们观察反射图像和本体的关系,以及图像的左右对称等现象。通

过这个实验,孩子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光的反射现象,并了解到光的

进入角等于出射角的特性。

2. 光的折射

利用一根铅笔或者透明玻璃棒,将一束光线射入其中。观察光线在

铅笔或玻璃棒的表面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孩子们可以发现光线在

媒介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并受到入射角和折射率的影响。通过

这个实验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光折射的现象及其规律。

3. 光的分散

将一束光线通过一个三棱镜,观察光线经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分散现象。孩子们可以看到光线被三棱镜折射后分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一

条色彩斑斓的光谱。通过这个实验活动,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光的波长

和频率对颜色的影响,并加深对光的分散现象的理解。

4. 光的漫射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含反思

活动内容:

神奇的光

活动目标:

一、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二、进展幼儿的观看.比较.判定能力。

3、激发幼儿探讨光的隐秘的爱好。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发言。

五、通过实际操作,培育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活动重点:

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活动难点:

能明白得浅显的光的特性原理

活动预备:

一、水、玻璃杯、小镜子、水盆、硬币、手电筒

二、活动记录表:(光的特性、光的用途)每位幼儿两张

3、多媒体课件:各类照明灯、浴霸、歌厅里的灯光、装饰的彩灯、口岸和马路上的

信号灯。

活动进程:

一、了解光的种类:

一、设置场景(使室内变暗)师:提问:

小朋友,屋里什么缘故变暗了?

幼儿:“没有光了,因此屋里变暗了”(打开灯)提问:什么缘故屋里又亮了?幼儿:因为有灯光了,因此屋里变亮了。师:那么,你能说说你都见过那些光呢?

二、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那些光(太阳光、月光、星光、灯光、闪电光、x光、火光、激光、荧光棒、萤火虫发出的光等等)。

教师小结:让幼儿明白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自然光:像太阳光、月光、星光、火光、闪电光、萤火虫的光是自然界产生的光叫自然光。

★人造光:像灯光、激光、x光、萤光棒的光是人们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

二、熟悉光的特性、探讨光的特性:

师:下面咱们来做几个小实验,看看光是如何走路的?

实验(一)将活动室窗户遮住使室内变暗,打开手电筒,让幼儿观看手电筒的光是如何走路的?幼儿(手电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

师小结:这是光的第一个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生活中有很多光都是直接就射过去

的,比如:太阳光、月光、手电筒的光、应急灯的光等等,因此,这种光的照射进程成直线的现象称之为直射现象。

大班科学《神奇的光》教案

大班科学《神奇的光》教案

大班科学《神奇的光》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5册,章

节为“神奇的光”。主要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现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

二、教学目标

1.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观察、描述光现象,通过实践操作验证光的传播特性。

3. 培养幼儿对光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手电筒、镜子、透明塑料尺、玻璃杯、水、激光笔、白纸等。

学具:手电筒、镜子、透明塑料尺、玻璃杯、水、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1)教师用手电筒照射教室,让幼儿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2)教师提问:“光是如何传播的?光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 例题讲解

(1)光的直线传播:教师演示手电筒照射墙壁,让幼儿观察光线

是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教师用镜子反射光线,让幼儿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3)光的折射:教师将透明塑料尺斜插入水中,让幼儿观察尺子弯曲的现象。

3. 随堂练习

(1)让幼儿用手电筒照射墙壁,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2)让幼儿用镜子反射光线,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3)让幼儿将透明塑料尺斜插入水中,观察尺子的弯曲现象。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光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有哪些?”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神奇的光

2. 内容:

(1)光的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

(3)光的折射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请用画图或文字形式描述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特性和光的传播方式;

2.掌握光的反射、折射和透射的基本概念和现象;

3.发展幼儿观察、实验和探索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

1.光的特性:光的发射、传播、消失的特点;

2.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现象及实验;

3.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实验;

4.光的透射:光的透射现象及实验;

5.光和颜色:光产生的颜色及实验。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黑板、彩色铅笔、示范实验材料(平面镜、直尺、橡皮球、水杯);

2.学生准备:纸笔、实验材料(凹透镜、饮水杯、白纸)。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10分钟)

Step 2:光的反射(25分钟)

1.教师通过示范实验向学生介绍光的反射现象。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并在线的一端放一个平面镜。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到镜子上,要求学生观察镜子上的光线方向,并解释光的反射现象。

2.学生小组实验: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面平面镜、一张直尺和一个橡皮球。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验证光的反射现象。

Step 3:光的折射(25分钟)

1.教师通过示范实验向学生介绍光的折射现象。教师准备一个透明的饮水杯和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一个箭头。教师将杯子放在白纸上,学生观察箭头的变形,并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2.学生小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提供一个凹透镜、一个饮水杯和一张白纸。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验证光的折射现象。

Step 4:光的透射(20分钟)

1.教师通过图示向学生简单解释光的透射现象,告诉学生光可以穿过许多材料,如玻璃、水和空气。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光和影》,详细内容包括:光的来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作用以及光影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光的来源和传播,知道光在生活中的作用。

2.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光的反射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光的反射现象的理解。

重点:光的来源、传播和作用;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手电筒、镜子、白纸、水彩笔、画纸、卡片等。

学具:手电筒、镜子、白纸、水彩笔、画纸、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手电筒,照射在墙面上,邀请一名幼儿上台,观察光在墙面上的变化。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幼儿关注光,激发兴趣。

2. 教学活动:

(1)光的来源:教师讲解光的来源,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光。

(2)光的传播:教师演示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让幼儿观察光在镜子、白纸等物品上的反射。

(3)光的反射:教师讲解光的反射,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光在水彩笔、卡片等物品上的反射。

(4)光的作用: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光的作用,如光照植物生长、光照动物活动等。

(5)光影的形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照射在墙面上的影子,讲解光影的形成。

3. 例题讲解:

教师出示题目:“请你说说光有哪些作用?”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回答。

4. 随堂练习:

教师发放画纸和镜子,让幼儿画出手电筒的光线,观察光在镜子上的反射。

六、板书设计

1. 光的来源:太阳、灯光等。

2. 光的传播:沿直线传播。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光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光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光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神奇的光》,涉及教材的

第三章“生活中的光”,详细内容为“光的作用”和“影子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光的基本特性,知道光的作用,如照亮、反射等。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光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理解光的作用和影子的形成。

重点:观察光的现象,动手进行光实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手电筒、镜子、玻璃球、透明胶带、白纸、卡片等。

2. 学具:手电筒、镜子、玻璃球、透明胶带、白纸、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邀请幼儿观察教室内的光源,如窗户、灯光等。

提问:你们知道光有什么作用吗?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2. 例题讲解(10分钟)

讲解光的作用,如照亮、反射等。

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光在镜子、玻璃球等物品上的反射现象。

3. 随堂练习(15分钟)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在透明胶带、白纸等物品上的反射和

折射现象。

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形成原因,并进行小组讨论。

4. 小组分享(5分钟)

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实验过程和发现。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作用和影子的形成。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光的现象?在生活中如何应用?

六、板书设计

1. 《神奇的光》

2. 内容:

光的作用:照亮、反射等

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传播,遇到遮挡物形成阴影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光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答案:略

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神奇的光》

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神奇的光》

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神奇的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依据教材第五章《探索自然》的第二节“光与影”设计。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源的认识以及简单光现象的观察。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光的传播路径,认识反射现象,能区分光源和非光源。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光与影的基本原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的理解。

教学重点:光源的认识和光现象的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手电筒、镜子、透明塑料尺、白纸、卡片等。

学具:手电筒、小镜子、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用手电筒照射教室,让幼儿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提问:“光是怎样传播的?光从哪里来?”

2. 例题讲解(10分钟)

讲解光的传播:教师通过手电筒照射透明塑料尺,让幼儿观察光线的直线传播。

讲解光的反射:教师用镜子反射光线,让幼儿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认识光源:讨论哪些物体可以发光,哪些物体不能发光。

3. 随堂练习(10分钟)

幼儿分组,每组一个手电筒,观察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

用小镜子调整光线的方向,观察光与影的变化。

4. 巩固知识(5分钟)

教师提问:“什么是光源?光是如何传播的?如何用镜子改变光线的方向?”

5. 创新实践(5分钟)

六、板书设计

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用箭头表示。

2. 光的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相同角度,用箭头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光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光的奥秘的兴趣。

活动重点: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活动难点:能理解浅显的光的特性原理

活动准备:

1、水、玻璃杯、小镜子、水盆、硬币、手电筒

2、活动记录表:(光的特性、光的用途)每位幼儿两张

3、多媒体课件:各种照明灯、浴霸、歌厅里的灯光、装饰的彩灯、港口和马路上的信号灯。

活动过程:

一、了解光的种类:

1、设置场景(使室内变暗)师:提问:"小朋友,屋里为什么变暗了?"幼儿:“没有光了,所以屋里变暗了”(打开灯)提问:"为什么屋里又亮了?"幼儿:"因为有灯光了,所以屋里变亮了"。师:"那么,你能说说你都见过那些光呢?"

2、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那些光(太阳光、月光、星光、灯光、闪电光、x光、火光、激光、荧光棒、萤火虫发出的光等等)。

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自然光:像太阳光、月光、星光、火光、闪电光、萤火虫的光是自然界产生的光叫自然光。

★人造光:像灯光、激光、x光、萤光棒的光是人们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

二、认识光的特性、探索光的特性:

师:"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看看光是怎样走路的?"

实验(一)、将活动室窗户遮住使室内变暗,打开手电筒,让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光是怎样走路的?幼儿(手电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

师小结:这是光的第一个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生活中有很多光都是直接就射过去的,比如:太阳光、月光、手电筒的光、应急灯的光等等,因此,这种光的照射过程成直线的现象称之为直射现象。

实验(二)、让幼儿在有阳光的地方玩小镜子、水盆里的水。师:"小朋友边玩观察光发生了哪些变化"?幼儿(发现小镜子反光,发现水盆里的水也反光、发现小镜子让光拐弯了)。

师小结:这叫光的第二个特性:光的反射性。

实验(三)、把硬币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导幼儿观察硬币和筷子的变化,幼儿(我发现筷子弯了、我发现硬币从玻璃杯侧面看变得很大,从玻璃杯的上面看没变)。

师小结: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太阳光会照在地上,我们身上,也会穿过清水照进水里,可是水和空气不一样,光钻进水里,走得慢了,也发生了一点变化,我们的眼睛看下去,水里的筷子好像变弯了,其实是光在和我们做游戏呀!是光的第三个特性:光的折射

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并让幼儿做记录。

三、讨论光的用途:

师:"人们利用光的这些特性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1)、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光的一些用途:照明、取暖、娱乐、装饰、用作信号等。

2)、让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光有哪些作用?作手影、帮助找东西。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诊疗、美容、科考、照相、红外线烤箱可以烤东西;红外线还可以治病、紫外线可以消毒、杀菌。在医院里,人们可以用激光进行光治疗。

3)、鼓励幼儿长大后探索、发现更多的没有被人类发现的光,或利用光的特性发明更多有用的东西,造福人类。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光的用途画到记录纸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