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

合集下载

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

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

诗词曲原文及翻译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

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词句注释⑴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⑶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二十二年。

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二十三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谪。

⑷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到:到达。

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⑹侧畔:旁边。

⑺沉舟、病树: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⑻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⑼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

长:增长,振作。

白话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四课《诗词曲五首》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四课《诗词曲五首》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四课《诗词曲五首》课堂笔记本课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的第二十四课,题目为《诗词曲五首》。

本节课的内容以五首古代诗词曲为主,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并且了解这些诗词曲的文化内涵和背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欣赏古典文学。

1. 《破幽梦》这首词是唐代花间派词人薛昭蕴所创作的。

通过这首词,可以感知到词人对于离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终究会相见的信念。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这首词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感情和语言表达方式。

2.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

这是一首描写旷野的诗,通过描绘旷野的荒芜和遍地的羊群来表达人生的孤独和无奈。

这种感觉和情绪在学生中也经常体现出来,因此,学习这首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生中的无奈和孤独。

3.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是元曲《丑奴儿》之中的一段,是一首描写风景的词。

通过描写壁上的画像、山中的古道和流水等等,表达了书生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天地万物的感慨。

这首词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风景诗,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作者的表达方式来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伟大。

4. 《江雪》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创作的,是中国文化中最经典的一首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雪和江流的关系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特质,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留恋和感慨。

5. 《秦淮河畔》这首曲是明代词人杨慎所创作的,主要描写的是秦淮河畔的美景,以及词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留恋之情。

学生可以通过这首词来感受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家乡的重要性,体会到对家乡的思恋之情。

总之,本节课的五首古代诗歌,每首都有着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在课堂上应该认真去学习、理解和欣赏。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了解和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理解。

在学习这五首古代诗词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到的是,这些文学作品背后都有着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需要学生仔细去了解和理解。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23.《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23.诗词曲五首一、十五从军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四、过零丁洋/文天祥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一、《十五从军征》【原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久经征战的老兵,归家后的凄凉处境,悲苦心情。

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

3、《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

4、《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

,。

5、《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二、简答题1、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2.这首诗是如何通过景物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
《诗词曲五首》
(1)乐府诗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 的官署。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 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 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 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 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 诗体名称。
诗歌鉴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一首咏雪诗,这也是一首送别诗,描 写的是送友人归京的场景。
送别地点的转换:
中军——辕门——轮台——天山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 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 二句写雪:“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 飘舞的形象。“即”说明雪来得早,下得大, 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 风狂雪早。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表现了对 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痛恨之情。
(1)作者介绍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 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 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 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 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 刺史,故世称“岑嘉州”。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连 举三种具有地域特色的乐器,渲染悲凉的气氛, 委婉地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1)白 雪与红旗相映,构成色彩鲜明的画面,既写出了边 地的奇寒,又象征戍边将士不畏艰险、坚贞不屈的 英雄气概。 (2)一个“掣”字,运用拟人,描绘了红旗被冻 住,被风吹着也不翻动的情景,写出了边地的奇寒, 又象征戍边将士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

古代诗词曲五首

古代诗词曲五首

古代诗词曲古代诗词曲五首诗五首1.《菊花》年代: 唐作者: 元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除夜》年代: 唐作者: 徐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并随残日。

春风宁识旧容仪。

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羡小儿。

吟罢明朝赠知己,便须题作去年诗。

3.《春望》年代: 唐作者: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4.《登乐游原》年代: 唐作者: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冬日》年代: 唐作者: 方干烧火掩关坐,穷居客访稀。

冻云愁暮色,寒日淡斜晖。

穿竹风满,绕庭云叶飞。

已嗟周一岁,寓尚何依。

词五首1.《洞仙歌·冰肌玉骨》年代: 宋作者: 苏轼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2.《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年代: 宋作者: 吴文英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

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时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沈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

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3.《淡黄柳·空城晓角》年代: 宋作者: 姜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摧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4.《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年代: 宋作者: 张先忆郎还上层楼曲。

楼前芳草年年绿。

绿似去时袍。

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旧。

颜色非长久。

惜恐镜中春。

不如花草新。

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年代: 宋作者: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习要点学习本文,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三、识记每篇文章的出处,作者及所处的年代。

四、背诵诗词曲五首。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返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了白居易。

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赠他,他就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作为答谢。

\'乐天\'是白居易的字。

关于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他和柳宗元同中进士,一起参加了王叔文政治集团,在当政的几个月内实现了一些改革。

失败后,一再遭贬。

他与白居易同年(772)生。

两人在长安认识,互相唱和诗达数十篇之多,世称\'刘白\'。

思考:1、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

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

3、关于本文的主题。

本文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通意义。

后人用此句,并不和诗人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二、《赤壁》1、关于本文的作者。

《赤壁》作者杜牧,唐朝诗人。

他生活在日趋衰落的晚唐时期,他的最大政治抱负是恢复唐王朝天宝以前的兴盛景象。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摘要:1.诗词曲五首原文概述2.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的内容分析3.对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的评价正文:【诗词曲五首原文概述】诗词曲五首原文是九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本中的一篇重要课文,这篇课文包含了五首古代脍炙人口的诗词曲,它们分别是《长恨歌》、《清平调》、《卖油郎独占花魁》、《浣溪沙》和《静夜思》。

这五首诗词曲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通过学习这五首诗词曲,学生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感受古人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的内容分析】1.《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唐朝宏伟壮丽的宫殿和繁荣昌盛的景象,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爱情和生活的向往。

2.《清平调》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以江南水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风光画卷。

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3.《卖油郎独占花魁》是元曲作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首散曲,讲述了一个卖油郎与花魁的爱情故事。

作品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示了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和生活的理解。

4.《浣溪沙》是唐代著名词人柳宗元的词作,描绘了一个寂静幽美的山林景色。

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5.《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的宁静中产生的思乡之情。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对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的评价】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五首诗词曲在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人物性格、抒发内心情感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赏析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2、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白居易)。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豁达的情怀。

4、本首诗前后两部分内容所体现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本诗前半部分的感情基调是凄凉伤感。

后转化为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2、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闻笛赋:_____ (2)烂柯人:___①“闻笛赋”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以及对亲朋逝去的伤感。

②“烂柯人”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惆怅感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颈联诗句,作简要分析。

“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2、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诗词曲五首》整体概括

《诗词曲五首》整体概括

《诗词曲五首》整体概括《诗词曲五首》整体概括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诗词曲五首》整体概括,欢迎阅读与收藏。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赤壁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

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3、过零丁洋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诗词曲五首

诗词曲五首
原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 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 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 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 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 • • •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著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 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痛苦而孤寂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 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 恍恍如隔世。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抒发 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不胜感慨。
3,颈联写的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 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 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苏轼任密 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 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 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于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PPT教学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PPT教学课件

节度使下面资佐理的官
用丝织成 白雪歌送武吏判官归京
这里形 容雪花
用饰兽的纵样角硬横子装弓的的帐北 忽幕风 如卷 一地夜白春草风折来岑,,千胡参树天万八指树月西即梨域的飞花天雪开气阴。。锦被云缎子狐做皮的袍子
大沙漠
这里指主 帅的营帐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阴穿暗无光 将 瀚军 海角 阑干弓百不丈得冰控,,都愁护云铁惨衣淡c 冷万里难凝着。。镇为“守泛将边指军镇,”的与是长上互官文文此的
不合理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远望所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兵役 制度对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劳动人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近看所见 凄 凉 破 败
民的残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酷奴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和迫害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孤独悲伤
重点词语解释
1.通假字 不知饴阿谁(同“贻”,送给) 2.一词多义 从 十五从军征(动词,跟随) 兔从狗窦入(介词,自,由)
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突然吹来,千树万树的梨花同 时盛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雪花飘进珠帘沾湿了帐幕,穿着狐皮大衣不觉得暖和,
织锦的被子也显得太单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将军、都护的角弓冻得无法拉开,他们的铁甲战衣也 寒冷得无法披戴。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辽阔的边塞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万里长空阴云暗 淡,好像凝固了似的一动不动。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 葵”等环境描写,将老翁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象生动形象地 表现了出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 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曾任嘉州刺史, 世称“岑嘉州”。由于从军西域多年,对边塞生活 有深刻体验,岑参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 其诗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代表作 有《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 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部编版九下第23课《诗词曲五首》原文翻译

部编版九下第23课《诗词曲五首》原文翻译

部编版九下第23课《诗词曲五首》原文翻译班级:姓名:第23课《诗词曲五首》一、十五从军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辛弃疾四、过零丁洋/文天祥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一、《十五从军征》【原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原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原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翻译、作者、背景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翻译、作者、背景

23.诗词曲五首赏析【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23.诗词曲五首一、十五从军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四、过零丁洋/文天祥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一、《十五从军征》【原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作者】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

【背景】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止。

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原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诗词曲五首》,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词曲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一、导学前准备1. 教学目标:了解《诗词曲五首》的背景和作者,掌握每首作品的主题和意境,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2. 教学重点:掌握《诗词曲五首》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内涵,领会其中的审美意义。

3.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诗词曲的艺术特点,感悟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4. 教学准备:提前准备好《诗词曲五首》的原文、注释和相关资料,以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二、导学过程1. 第一首:《静夜思》- 背景介绍:此诗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写了一个人在夜晚思念遥方亲人的情感。

- 主题意境:表达了孤独孤单和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心里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 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和情感的重视。

2. 第二首:《将进酒》- 背景介绍:此曲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写了诗人豪情壮志和豪饮快乐的场景。

- 主题意境: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豪迈豪情的个性。

- 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态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生态度的积极向上。

3. 第三首:《水调歌头》- 背景介绍:此曲为宋代词人苏轼所作,描写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

- 主题意境: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奇特风光和浓厚的人文气息,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

- 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江南水乡的美好倾慕和热爱之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人文的融合。

4. 第四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背景介绍:此曲为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描写了她对赤壁战场的怀古之情。

- 主题意境:表现了词人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感慨,展现了她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敬仰。

- 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历史事件的重视和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5. 第五首:《将军令》- 背景介绍:此曲为元代词人辛弃疾所作,描写了将军出征前的离别情景。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摘要:一、前言二、九下诗词曲五首简介1.《登鹳雀楼》2.《赋得古原草送别》3.《将进酒》4.《钱塘湖春行》5.《江雪》三、五首诗词曲原文及解读1.《登鹳雀楼》2.《赋得古原草送别》3.《将进酒》4.《钱塘湖春行》5.《江雪》四、总结正文:【前言】诗词曲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以优美的文字、和谐的韵律描绘了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情怀。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九年级下学期的五首诗词曲作品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将对这五首作品进行简要介绍和原文解读。

【九下诗词曲五首简介】1.《登鹳雀楼》诗人:王之涣这首诗通过描绘鹳雀楼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2.《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人:白居易这首诗描绘了古原草地上送别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对离别故人的感慨。

3.《将进酒》诗人:李白这首诗以酒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豪放不羁的个性。

4.《钱塘湖春行》诗人:白居易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湖春天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5.《江雪》诗人:柳宗元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雪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首诗词曲原文及解读】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读:诗人以黄河奔流入海、白日依山尽的意象,寓意人生要有远大的志向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2.《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解读:诗人以古原草地上草木枯荣、野火春风的景象,寓意生命轮回不息、离别后仍有重逢之时。

3.《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解读:诗人以黄河之水奔流不息、人生悲欢离合的景象,表达了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的哲理。

4.《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解读:诗人以钱塘湖春天百花争艳、浅草马蹄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5.《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诗词曲五首

诗词曲五首

诗词曲五首
1.《秋风词》——欧阳修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荡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孤云独去净无踪。

江枫渔火对愁眠,山鸟书声参差翠。

夜来露气湿清秋,应嫌衣裳湿衣裳。

2. 《渔家傲·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4. 《定风波·丙辰中秋》——王之涣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西风吹又生,万籁此俱寂。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诗词曲五首》

《诗词曲五首》

3、赏析颈联
运用双关的修辞,巧借惶恐滩和零 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和境况的危苦。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 明志的决心。
思想感情: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 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 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 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步入仕途 起兵抗元
叙事
国家危难 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作者简介】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 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 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 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 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 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内容 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 间”的徘徊、矛盾。 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 旷达情怀作结。
2、情感:全词表现了词人由 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 乐观旷达的情怀。
3、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 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 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达效果
•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 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 吉安市)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 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 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 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 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 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 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 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 这首诗写于文天祥被俘第2年。
写作背景:
祥兴元年(1278)十 二月,文天祥兵败被 俘。第二年元月,元 军出珠江口,进攻南 宋最后据点崖山,文 天祥被押解同行,过 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感情: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 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 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未销蚀的铁戟
兴感之由
是前朝之物
感慨咏叹
若非东风之便
历史将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写
表现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 告诫统治者不要 有侥幸心理
文天祥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
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 (今江西县名)人。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 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 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 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 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 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 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 国公。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宫殿。
归去:回到天上。
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不胜:经不住。
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 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楼阁, 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指诗人自己)。 不应:不该。 何事:为什么。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 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 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 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 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 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用典
{
上 阕 : 问 月
态度)
下 阕 : 问 人
转朱阁, 主 低绮户, 衔接上阕 旨 句 照无眠。 不应有恨, 转入抒情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胸襟博大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美好祝愿 千里共婵娟。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 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 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疏通诗意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 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 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 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 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 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 的光景了。
感叹遭际
意志坚强
诗 歌 赏 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 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 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注意语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4、注意重音。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 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辛酸怅惘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诗 歌 赏 析
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 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 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 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 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 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疏通诗意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 比喻什么? 3、颈联两人个“惶恐”两个 “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
戟,虽然历时久远,但并
未完全锈蚀。我把它拣起
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
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
写实
铜东 雀风 春不 深与 锁周 二郎 乔便 。,
如果不是东风帮助 周瑜获得火烧曹军 的胜利,恐怕吴国 的国色大乔、小乔 就要被幽禁在曹操 的铜雀台上了。 感慨
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 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 之地。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 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 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 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 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 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辛酸和愤懑不平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 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 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 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油然而生无限悲痛怅惘之意。
3、颈联写的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境界?
原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 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 代谢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 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 在好。
诗词曲五首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 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 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 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 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 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 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 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 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 “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 彩和乡土风味。
诗 歌 赏 析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 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 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 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 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 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 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 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由叙事引发议论。
叙事
国家危难 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比喻
追忆抗元经历,表 现忧国之痛和以 死明志、为国捐 对偶 躯的豪情壮志
抒情
舍生取义
名垂青史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 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 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 曾出知杭州、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 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 时追谥文忠。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 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 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 也能反 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代很 有影响。《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 头· 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 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诗文有《东坡文集》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 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 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 刺史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 惺惺惜惺惺。白居易在席上吟诗《醉 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 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因写 此诗回赠。
写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 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 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 上写了一首诗相赠: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来酬答他。
资料:
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 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此词作于 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 上,政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年 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 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此词上片极写 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 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 达情怀作结。
襟怀豁达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 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 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3、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的是什么 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 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这是一首咏志诗。祥兴元年(1278) 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 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 文天像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 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后来元军统帅张 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 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 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出此诗 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 “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 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 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 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其代表 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 (六)、《浪淘沙》(一)、《浪淘沙》 (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 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其诗结有《刘宾客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