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文本阅读,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解读数学文本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解读数学文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解读数学文本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平台。
其最终目标是学生离开老师的指导,同伴的互助,独立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终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读数学文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一、概念类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1.粗读教材:指定本节课的概念内容,整体感知概念内容;勾画出概念中的关键词。
例如,在进行单项式的自主学习中,让学生先粗读教材概念的内容,再勾画概念中的关键词。
“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这是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关键词是“积”。
数字与字母组成单项式的在种形式:数与数的积;字母与字母的积;数字与字母的积。
找准关键词就能加深对概念实质性的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概念的能力。
2.举例子:学生自主学习概念后,让其举例子既是对自主学习效果的检查评价,又是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提炼和总结。
教师也可以参与举例,所举例子最好是有正有反。
例如,学习了单项式的概念后,让学生举几个单项式的例子,可以是单独的数,也可以是单独的字母,还可以是它们和积的形式,教师也可以适时地给出一些反例。
如分式的一些式子。
同时,让学生说出所列举的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总结与质疑:学生每自主学习一个概念,都会自主地总结一下注意事项。
如单项式的概念,学生就作了如下的总结:单独的一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分母中不能有字母,但π不是字母;对于单独一个非零数,规定它的次数为0。
学生提出的质疑为什么要规定非零数的次数才是0?能不能说0的次数是0?对于学生的质疑,学生能够讨论解决就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可以作适当的提醒或点拨。
二、探究类的自主学习我们以七年级教材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中合并同类项为例。
教材对合并同类项方法的介绍是采用探究的形式。
我们可以自主学习提纲把探究的内容具体化。
解读数学文本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解读数学文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是一门抽象而严谨的学科,对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解读数学文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一环,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解读数学文本的重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以及实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
解读数学文本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数学文本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定理,学生需要通过解读文本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只有通过对数学文本的认真阅读和理解,学生才能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从而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读数学文本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而解读数学文本正是培养这种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自主解读数学文本,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解读数学文本的能力呢?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文本中的知识和定理。
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数学文本通常包含严密的逻辑和复杂的表达方式,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数学问题需要学生进行思维分析和推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数学实践和思维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解读数学文本的能力。
除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外,老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合理的引导来帮助学生解读数学文本。
可以通过讲解经典数学文本的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文本,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也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或者参与竞赛等方式,激励学生自主阅读和解读数学文本,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解读数学文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一个实例来具体解读数学文本的重要性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解读数学文本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解读数学文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计算和应用的基础,而且也是一种思维和语言形式。
阅读数学文本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学习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如何解读数学文本,以及如何通过解读数学文本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解读数学文本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数学知识、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是解读数学文本的基础,需要对数学基础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进行正确的解读。
理解能力是理解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内容的能力,需要通过阅读、思考和实践逐步建立起来。
推理能力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能力,例如证明定理和解决问题。
应用能力是将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解读数学文本需要注重细节和全局把握。
细节指的是注意数学符号的含义、使用、关系和转换,例如加减乘除、括号、指数、根号、分数、字母等;全局把握是指通过整体把握数学文本的内容、结构、思路和目的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第三,解读数学文本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读题三步走:理解题目背景、提取问题要素、制定解决方案;可以采用分类讨论、归纳法、逆推法、假设法等解题方法;可以采用画图、求数量、列方程等技巧来简化和解决问题。
最后,通过解读数学文本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评价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读书笔记及时整理、边做边思考、多练习多联系、敢于提问和求助,等等。
自我评价能力包括:对自己的数学知识和能力的正确评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思和调整、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的明确和落实。
总之,解读数学文本是学习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必要手段之一,需要具备数学知识、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注重细节和全局把握,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评价能力。
希望本文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解读数学文本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解读数学文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文本解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解读数学文本的重要性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解读数学文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
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和困惑。
通过解读数学文本,学生可以了解数学概念的定义和性质,掌握数学方法的运用和推导过程,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这对于学生打牢数学基础、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解读数学文本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往往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学生通过分析问题的本质、找出问题的关键点,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解读数学文本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提炼和分类问题信息,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在学习和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好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解读数学文本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主动学习和独立探究的能力。
解读数学文本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提问,主动掌握知识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这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建立自己的学习系统和方法论,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解读数学文本的能力。
包括识别数学文本的类型、了解数学文本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学会提取和理解文本中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和自主探究。
通过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数学阅读,打开自主学习之窗
数学阅读,打开自主学习之窗作者:蒋自军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17年第10期摘要:数学阅读,帮助学生打开自主学习之窗。
本文以“适度解读文本,打开阅读之门;尝试对比阅读,体悟阅读之妙”这样两个层面的阅读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热爱阅读、自主阅读、终生阅读的习惯,为学生未来的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阅读;自主学习随着人文数学的渐入人心,数学的表达有了更为丰富的呈现形式,数学越来越接近生活真实,更善于隐藏在繁杂的表象之中,如果你不具备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很多时候,你连题目都看不懂。
数学阅读,不管是对教材文本的自主解读、对练习材料的个体感悟,还是对拓展知识的深度阅读,都有着鲜明的个体烙印,都是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必由之路。
一、适度解读文本,打开阅读之门学生学习数学持续的动力更多的来自于师生对数学本身的理解以及数学价值的认同。
数学文本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数学文本的解读能力,真实反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简单文本自由阅读每册教材中,至少有五分之一的教学内容,是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能看得懂、学得会的。
比如一年级下册21页“认识100以内的数”第一课时,图文结合,用整捆和单根的小棒,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几十几的数的组成、读法,数数的方法,满十进一的过程等;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2页“简易方程”,第1页,用天平两边相等方能平衡的特质,引入等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入方程的概念,并用集合圈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第2页仍然用天平两边放上同样重量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引入等式的性质,文本非常简单清楚;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中的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5倍数的特征,素数和合数的概念等,都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来获得。
教师只需在学生阅读之前布置阅读任务,提出阅读要求,然后反馈阅读效果,高年级可以将这样的阅读前置,作为预习要求,设置预学单,检测阅读效果,然后利用请学生举例的形式,在关键处适度点拨,使相关概念更为清晰明确。
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水平
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水平摘要:阅读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但是,数学阅读在当前数学教育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加强数学阅读的训练和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阅读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能,以课堂教学为主,多种方式相结合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水平。
关键词:数学阅读;自主学习;培养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学生只靠在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将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应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阅读能力即为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阅读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是将终身教育进行到底的前提。
阅读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产生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类的阅读活动也日趋复杂,表现为阅读内容的多样化。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阅读也成为现代社会对人类信息素养的一种要求。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阅读。
一、培养良好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客体,更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有效地由未知向已知转化,促进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种双边活动。
而要主动学习,就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培养良好数学阅读能力,能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学生经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既获得了知识本身,又获得了探求知识的方法,从而使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良好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在主体参与的活动中不断形成的,并在主动参与中表现出来。
良好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强大动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也是创新取得成功的保证。
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新的数学概念、术语、符号,不断地进行假设、预测、检验、推理、想象,不断地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从而会不时地遇到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全新的问题。
[让阅读成为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让阅读成为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总认为阅读是语文的事,其实不然,数学学习同样不能离开阅读,在数学阅读中才能让学生亲近数学,理解数学。
但在我们教学中有很多现象却令人遗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叙述能力,却被广大教师所忽视。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
”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特别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方面至关重要。
一、数学教材的阅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其教学环节为:学生阅读教材分析、理解教材师生交流反馈。
通过阅读、思考、分析、交流、归纳等思维活动,学生获得的不仅只是书本知识,还获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表达能力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
教材的阅读主要分以下几类:第一类,概念、定义、公式的阅读。
数学的阅读不像读小说,快速浏览就可知故事梗概。
概念和定义等知识必须要反复咀嚼,准确理解。
例如我在教学《黄金分割》一课时,通过让学生仔细地阅读教材,在掌握黄金分割定义的同时了解生活中的黄金分割,起到了拓展延伸的作用。
另外,让学生通过研究数学书本的长与宽的比,教室门窗的长与宽的比,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通过阅读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让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第二类,重要句段的阅读。
在教学中,对于某一节课内容让学生自学时,采用初读、精读两个步骤,特别是对有些句段的精读显得尤为重要。
在《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一课中,对“梯子AB和EF哪个更陡?”这句话的理解,通过阅读先抓住“陡”这个关键字,再通过“梯子的长度相等”等知识的比较后就真正地理解梯子的倾斜程度与倾斜角的关系。
让学生真正理解会有触礁危险的数学含义。
解读数学文本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解读数学文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练习和理解的学科,其中数学文本的理解和解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解读数学文本,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和乐趣。
本文将就如何解读数学文本,以及如何通过解读数学文本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讨。
一、如何解读数学文本1. 熟练掌握数学符号和术语解读数学文本首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符号和术语。
数学是一门符号语言,许多数学概念和定理都是通过符号和术语来表达的。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积累,熟练掌握各种数学符号和术语的含义和用法,才能够准确理解和解读数学文本。
2. 注意阅读和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条件在解读数学文本时,学生需要注意阅读和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条件。
很多数学问题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和条件之下的,只有理解了这些背景和条件,才能够准确理解并解答问题。
学生在解读数学文本时,需要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所涉及的背景和条件,确保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是准确的。
3. 掌握数学推理和证明的方法数学文本中常常包含有各种推理和证明,这些推理和证明是数学理论和结论的根据和依据。
学生需要掌握数学推理和证明的方法,才能够准确理解和解读数学文本。
数学归纳法、反证法、递推法等都是常见的数学推理和证明方法,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理解,掌握这些方法的应用技巧,才能够在解读数学文本时灵活运用。
二、如何通过解读数学文本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 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通过解读数学文本,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在解读数学文本时,学生需要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条件,分析问题的要点和关键,然后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 培养自主思考和学习的习惯3. 增强数学知识的积累和理解通过解读数学文本,学生可以增强数学知识的积累和理解。
数学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够掌握和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
重视数学文本阅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重视数学文本阅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林圣梅
【期刊名称】《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5(000)009
【摘要】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要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能力,关键是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讲究阅读策略;把握阅读核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页数】3页(P67-69)
【作者】林圣梅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晋安第五中心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重视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指导——自主学习"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J], 危木荣
2.重视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指导——自主学习”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J], 危木荣
3.重视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谈小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策略 [J], 詹勇芬
4.重视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谈小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策略 [J], 詹勇芬
5.依托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J], 张春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视数学文本阅读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 , 教师还 要注 意培 养 学生仔 细检 查 、 验算 的习 惯, 做到每 题必 检查 , 每 步必验算 , 提 高计 算 的正确 率 。 但是在 教学 中还应 注意 , 算法 多样化应 是在学 生探 索算 法 的过程 中 自然形 成 的。提 倡算法 多样化 , 并不 是无 限 制地要求 学生“ 方 法越多越好 ” , 而是在有 限的课堂 教学 时 间里 启发学生尽 可能地 寻求有意义 的、 不 同类 的多种 算法 。教 师不要一 味地 为多样化 而多样化 , 这样不 仅加
独 立 思 考, 表 达 叙 述 等自 我 o . 3 -0 . 3 0
阅读过程, 从 而 发 现“ 小数 ” 一
王” 的奖 状 。 这样提 高了学生 的积 极性 , 又提 醒学生计 算 时要格 外小心 , 以免 出错 。学生们大大 地提 高了计算 的
正确率 。
2 5 =6 0 0÷ 2 5+ 5 0 ÷2 5 = 2 4+2 = 2 6 ( 2 ) 6 5 0 +2 5 =( 6 0 0+ 5 0) +2 5=
阅读 习 惯 ; 讲 究 阅读 策咯 ; 把 握阅 读核 心 , 从而 提 高学 生的 自主 学 习能力 。 数 学阅 读 ; 习惯 ; 策略 ; 核心
随着现 代科技信 息 日益发达 , 对数 学文本 阅读 能力 的要求 将会越来 越高 。 因此 重视数 学文本 阅读 , 将课 内 外有机 结 合 , 提 升学 生 的 自主学 习 能力 , 必将 成 为每个 数学教 师责无旁贷 的责任 。
一
点, 提 问题 , 有时还 需要 动手操 作 、 探究 验证 、 动 笔演 练 等, 展示思维过程 , 强化 自我 阅读理 解 。 例如, 教学 《 小数 的性 质》 一课 , 笔者 让 学生 阅读 教材第 5 8页 的 内容 , 读
重视数学阅读,提高自学能力
重视数学阅读,提高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能力,它包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独立实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所以它是一种综合能力。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教会学生会学习”。
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一、重视课前预习阅读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授课前事先阅读相关文本。
每次上新课的前一天,我都坚持布置学生进行预习。
要求他们预习时埋头看书、积极思考,看谁不待老师讲,能在预习时就能把知识学会;要求他们凡是能自己学会的要自己学会,重要概念或关键句用“﹏﹏”标注,重点词用“▲▲▲”标注,公式用“□”圈起来等。
自己看不懂的要标出“?”,力争在每次上新课前提出来与同学和老师研究、讨论。
同时,要注重检查预习阅读的收获及疑问,有时学生通过预习后还主动找我兴高采烈地说:“老师,这部分知识我已经学会了!”这时我就鼓励他,并且给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能在课上像老师一样给大家讲一讲吗?如果你能讲清楚了,就算你真的预习会了。
”这时,他就会带着这项任务去进一步预习。
持之以恒地这样训练,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重视指导课中阅读课中阅读是教师随教学进程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阅读一个或几个重点的相关段落。
对于小学生而言,往往预习阅读并不能准确地把握内容的核心,需要在预习阅读的基础上细读,甚至要反复推敲,以帮助学生彻底弄清概念、性质、法则成立的每一个要素,准确把握其中的内涵。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学生在阅读这一性质的时候,对“同时”和“相同”容易忽略,或把“相同的数”泛化地理解为“一个数”。
因此,我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充分举例说明这一性质中的“同时”和“相同”的含义,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就能逐步学会咬文嚼字地阅读,准确地体会文本表达的含义。
解读数学文本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解读数学文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自我评估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取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培养对象。
因此,解读数学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力手段。
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如果学生对数学文本感到厌倦或无法理解,就很难激发其学习兴趣。
因此,解读数学文本时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找出关键词数学文本的语言比较严谨,涉及的概念和符号也比较多。
如果不找出关键词,很难理解全文的意义。
因此,学生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寻找并标记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是指文本中涉及的概念、名称或符号,例如“函数”、“方程”、“导数”等。
标记关键词有助于学生识别文本的重点内容,快速理解全文的意义。
二、理解句子结构数学文本往往比较复杂,句子间关系错综复杂。
因此,学生要注重理解句子结构,找出主、谓、宾、定、状等成分,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句子的逻辑结构,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
三、掌握符号含义数学涉及的符号极为丰富,每个符号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因此,学生需要掌握表达式中每个符号的意义。
例如,“x,y”可以表示坐标系中的点,还可以表示函数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掌握符号含义对于学生正确理解数学公式、方程或不等式具有重要意义。
四、进行逻辑推理数学是一门严密的学科,因此在解读数学文本时需要进行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指根据已有的前提,推导出结论的过程。
在数学中,使用演绎推理方法。
学生需要在文本中找到前提,推导出结论。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公式和定理,同时也能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解读数学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找出关键词,理解句子结构,掌握符号含义和进行逻辑推理等方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重视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重视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指导---自主学习”的几点认识与思考《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课题的主要特征是倡导“先学后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
学生“先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学生就具备了良好的数学自学能力,就能够把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够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掌握新的知识,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良好习惯和自学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与做法。
一、读懂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性,是“先学后教”的前提让学生“先学”我们就必须读懂学生,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是“先学”的起点。
因此,教师每次课前准备之时,我们需要问问自己:我读懂学生了吗?我了解他们吗?学生原来学习了哪些知识?1、学生原来学习了什么?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前一年甚至是前三年的教科书、教学用书及教学目标,研读课标。
如:北师大版《数学教师教学用书》最后一页附有一张“学段教材内容结构”表,可以清楚地知道“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在每册教材中安排的内容。
本册教材安排的内容呈灰色,老师只要读懂这张表,才能知道学生原来学过的知识,小学阶段还要学习什么内容。
这样,我们才能克服教学的盲目性。
尤其是遇到新接班,教师更要通读学生已经学过的教科书。
2、学生实际掌握了什么?仅仅知道学生原来学了什么还不够,还要了解他们的实际掌握情况。
比如:学生对于学习新知识的已有知识基础如何?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结合点在哪儿?思维基础如何?这才是他们“先学”的基点。
因此,教师必须以平时教学、作业反馈、检测(有目的地对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检测)、参阅上学年或上学期的考查试卷、访谈及观察等因素为依据,正确估计学生的现实水平与能力。
小学数学论文:重视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重视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
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地阅读,他日后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它离不开阅读。
数学新课标强调:小学生应初步具备一定的数学自学能力。
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
数学阅读作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它不仅仅是读的过程,而且是动口动脑动手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
“数学阅读”也是达成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
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实现自主有效的学习。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良好习惯和自学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与做法。
一、改变观念方式,引领数学阅读进入课堂一直以来,提到阅读,人们就自然就会想到语文或者英语,很多学生都没有看数学书的习惯。
即使在老师的要求下看书,也只是把书上的定理,例题看一看。
平时学生对于数学课本的阅读很缺乏,一是数学文本的内容比较平淡枯燥,学生不爱读不爱看,它不比童话故事、科幻小说来得生动有趣,吸引人。
二是教师的引导不够,或者说重视不够,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造成学生很少进行数学阅读,很少与数学文本进行对话。
从多年教学实践及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对题意理解不当、语言表述紊乱及语言间的转换困难上,其实就是数学阅读能力较差。
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训练。
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数学阅读,认识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阅读愿望。
再次要激发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兴趣。
二、重视阅读指导,形成数学阅读的策略由于数学学习内容的精练性,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很多学生不会把读数学文本当做一件轻松快乐的事。
在与文本对话中,学生常常“走马观花”或“囫囵吞枣”。
解读数学文本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解读数学文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阅读数学教材和题目是必不可少的一些环节,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解读数学文本显得尤为重要。
解读数学文本需要我们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
从几个方面来讲解一下。
一、理解数学术语
在数学中,很多术语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地学习和理解这些术语。
阅读数学文本时,如果遇到不明白的术语,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或资料来加深理解。
为了
更好地理解数学术语,我们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探究,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实践来理解
这些概念。
二、分析数学问题
阅读数学文本时,需要对文本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要求,掌握
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在分析问题时,可以采用归纳法、逆向思维等方法,帮助我们更
好地理解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掌握数学符号和公式
在阅读数学文本时,我们还需要熟练掌握数学符号和公式,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数学符号和公式的正确使用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地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题时也能够
更加高效地计算和推导。
四、建立联系和应用
最后,在阅读数学文本时,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建立联系和应用,将所学内容和实际问
题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建立联系和应用需要我们积极思考和实践,丰
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解读数学文本需要我们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理解数学术语、分析数
学问题、掌握数学符号和公式,以及建立联系和应用等方面。
只有在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持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加强阅读训练,促进自主学习——初中课堂数学阅读教学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先粗粗读一遍,然后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再细细的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习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看待社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思维,培养创造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再如几何探索题型的阅读:首先应指导学生边读题边思考,数形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构建适当的几何模型,通过操作、猜想、探索、验证等方式将学生逐步引入神秘的数学世界,体会数学的形式美和逻辑美,形成成熟的解题技巧,最终形成独立自主的阅读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外阅读,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多年来的数学教育发展形势告诉我们,数学阅读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大量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的出现,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也是如此。教师应向学生推荐适宜的课外阅读材料,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阅读,对于当今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名词有所了解,如银行利率、商品利润、股市行情等。教会学生看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一方面教师应针对教材内容选择参考读物,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轶事、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数学史及与数学相关的其他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开展网上阅读活动或数学专题阅读讨论、交流活动。例如:开展数学作文、数学日记等创作、比赛、交流活动,联合开展数学阅读与其他学科阅读的交叉活动等。学生学习形成阅读习惯后,就会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和增长才干,使学生通过阅读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数学教师要有语文教师抠字眼的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在阅读中提取有用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注学生数学阅读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重 视 指 导 , 强 数 学 阅读 意 识 增
1 前 阅 读 , 醒 旧 知 感 知 新 知 。课 前 阅 读 主 要 有 两 个 任 . 课 唤
务 : 是 自主 阅 读 新 课 学 习 所 需 要 的 铺 垫 性 知 识 ; 一 二是 初 步 感 知
尽 管 语 文 教 师 负 有 培 养 学 生 基 础 性 阅读 能 力 的 责 任 ,要 教
教 学 内容 , 新 知 有 个 初 步 的 认 识 或 领 会 。 所 以 , 生 阅读 前 教 对 学
师 要 提 出相 应 的 阅 读 任 务 和 要 求 , 学 生 在 阅读 时 目标 明确 。 使 例
如 , 学 人 教 版 “ 分 ” 课 , 师 可 布 置 学 生 阅 读 复 习“ 小 公 教 通 一 教 最 倍 数 ”“ 数 的 基本 性 质 ” 节 内容 , 醒 最 小 公倍 数 的 概 念 和 、分 两 唤
同 的阅 读 任 务 和 要 求 。
知 规 律 、 受 水 平 , 浅 入 深 、 序 渐 进 而 精 心 编排 的 , 合 学 生 接 由 循 符 的 阅 读 能 力 。因 此 , 要提 高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 须 指 导 学 必 生 学 会 阅读 课 本 , 高 自主 学 习 能 力 。 提
生作 业之 前 , 常 要 留有 一 定 的时 间给 学 生 阅读 课 本 , 学 生 有 通 让
机 会 重温 学 习 内 容 的 重 难 点 、 习过 程 和 方 法 , 深 对 所 学 知 识 学 加 的理 解 。 学 生 在 再 读 课 本 时 , 概 念 、 则 、 律 中 的一 些 关 键 对 法 定 字 、 、 可 以用 笔 圈 画 出 来 , 一 步 明 白应 该注 意哪 些 问题 , 词 旬 进 对
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提高自主学习水平
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水平1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这种现象:有的题学生解答不出来时,只要老师将题目念一边,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们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出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
同时,也发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的阅读教学也没得到重视。
有的老师整节课不让学生打开课本,认为学生看了课本后,什么都知道了,没什么可探究的,数学课本仅当习题集;有的老师虽然重视预习,也布置了阅读作业,然而对学生的阅读效果却很少检查,学生也少回头审视,反思自己的阅读收获,自以为读懂了,课堂上听不好甚至不听,结果预习反而影响了上课。
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因此,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
2培养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措施2.1三个重要环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课前预习指导读,课上研究深入读,课后复习全面读这三个重要环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1.1课前预习指导读。
课前预习指导读,是引导学生阅读入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
数学教材不同于文科类的教材,它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简洁性等特点。
学生开始阅读教材时,很可能会按照他们阅读语文或小说的习惯而很少进行分析思考,结果收获甚微,甚至失去阅读兴趣。
此时,老师可在课前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新知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何联系?新知识将解决什么问题?概念怎样得来?定理的条件、结论是什么灯问题。
例如学生在阅读《菱形》一节时,首先要从“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得定义中认识到菱形也是平行四边形——旧知,又要紧扣菱形毕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即“邻边相等”这一补充条件——新知;于是我们不难知道菱形应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时就需要我们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然后再根据补充条件看一看菱形的边、角、对角线、面积计算该有怎样的变化?不明确的问题要仔细分析,相互讨论或请教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数学文本阅读,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时常能听到老师的抱怨:“学生做题就不读题”;看到孩子们错题分析的原因:“我没有看清题”;读着家长的评价:“孩子太粗心了!”静心反思我们的试卷,其成绩不理想的根源是什么呢?是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知,不可能把知识和能力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而自主学习首先从是让学生阅读文本做起。
如何指导孩子读书,真正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使学习效果最大化。
我认为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读什么
数学课本的阅读与读其他读物是读读、看看、念念,要注重教师的点拨和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
读插图符号。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材插图比较多是一大特点,每一幅图都有他不同的意图和用意,因此,要指导学生从直观的图画中寻找数学问题;从直观的图形中抽象出数学的内涵;从插图的序列呈现中领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书上有一幅插图,呈现的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容积与圆柱容积之间的关系。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看插图,明确实验的方法、过程、步骤之后,用学具进行操作实验,这样通过把插图的实验过程还原而获得对知识深刻的
理解,学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数学符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一个箭头,一个括号、一个虚线都有它独特的内涵。
因此也要教会孩子读懂数学符号,把无声的语言内化为有声语言。
读交流分享。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每节课,每页书上都能看到,三、五个小朋友围成一桌,讨论交流的场景,而每个小朋友不同的话语,有着不同的用意,都起着启迪、引领作用,所以,有序的读懂每位小朋友的话语,也是阅读教材的基本内容。
读教材结语。
数学书中数学课本上的结语是经过归纳而得出的精练、准确的表述性语言。
一字不多,又一字不能少,每个字都有它的含义,因此我们要指导孩子去咀嚼结语的内涵,使之理解到位、准确、深刻。
如“互质数”的定义是“只有公约数是1的两个数”,必须引导学生去认真体会“只有”的用词准确性,如果去掉“只”就错了。
让孩子在阅读中明晰方法,理清思路,体会数学的严密性。
二、怎样读
谈到读语文、读英语,大家都很赞成,并且学生们大声的读、大声的背,书声朗朗。
然而读数学书,很多学生却手足无措,拿着书上翻下翻,左看右看。
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学数学就靠听讲、做题,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学会读数学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那么,怎样读数
学书呢?
1.阅读要动口
数学也要大声的朗读,只有多读才能加深印象,深刻领会其中的内涵。
不妨让孩子用一定的时间将数学书也像读语文课文一样大声的读一读,定会对文本的理解有所提升,对数学题目的敏感度也会有所提高。
2.阅读要动手
读写结合,手脑并用,能促使思维发展。
读数学书手中要有笔和纸。
一是动笔圈画。
运用各种符号表示不同的意义,以强化阅读重点与关键,把闪现的想法和疑问记录下来,做到自我心中有数。
二是动笔演练。
读懂后,可以把书上的例子重新做一遍,然后和书上的对照,检验自己是否理解和掌握。
读后练习,形成技能技巧,练后再回读,反思失误,总结经验,回顾内化。
三是动手操作。
遇到动手操作题要亲身剪、拼、折、量,并进行观察、比较、体验,深入理解,用心体会。
3.阅读要动脑
读书要带着问题读。
在阅读中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一节时,为理解“互相垂直”的含义,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进行阅读:
在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
你认为哪种最特殊?这种情况你们知道在数学上叫什么呢?
什么叫互相垂直,垂线、垂足。
用△标出你认为重点的词语。
数学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
要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何时读
什么时候让学生进行阅读呢?把握好阅读的时机,才能使学习效果最大化。
课前读:学习新课前自我阅读。
教师可以在新课前,根据所学知识内容,有意识去挖掘和提炼出几个问题作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课前认真阅读数学书,做到新知心中有数。
课上读: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文本。
在课堂上何时让孩子读书呢?
第一,在学生产生疑问而自身又解答不出时,让孩子从读书中寻求答案。
在教学《数字编码》一节时,我以“一个邮递员送一封邮政编码被污渍涂抹的信件为情景,让学生说一说:这封信能送到吗”为导入,这时学生都知道不能,已经感知到邮政编码代表邮件的地址,但邮政编码中的6个数字都代表什么含义呢?学生却不知道,带着这样的疑问,让学生阅读课本,从课本中寻找答案,收获知识。
自主阅读获取的知识,远比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要好的多。
第二,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时,可以让孩子从书中追寻所以然。
在学生预习了《三角形的面积》后,都知道
面积公式是底乘高除以2,可是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要除以2呢?这个问题抛出后,很多同学哑口无言了,这时让学生再次阅读教材,边阅读边操作,理清算理,明确道理。
第三,学生的见解与书中的方法、总结不一时可以让孩子阅读数学书,从书中学到更多的、更完善的知识。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节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显然学生的总结不够全面,因此,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异同,学生立刻就会发现,书中的结语中多了“任意”二字,这是借机问学生:“任意”是什么意思?不要这两个字行吗?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
总之,在课堂上。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时机,该读时一定要让孩子读,不该都时决不能读,抓住学生的认知需要,把握好学生的认知规律,恰如其分的让孩子读,高质高效的让孩子去读。
课后读:课上的阅读远远不能满足孩子读的需要,因此,课后我们可以让孩子读书中的“你知道吗”以拓宽知识面,还可以让学生读读有关的数学读物、数学报纸,充分的利用教学网络资源,搜索和介绍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网站,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
重视数学文本阅读,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知道读什么,教会学生怎样读,更要把握好
读的时机,让孩子会读数学书,能读懂数学书,更喜欢读数学书。
让读数学书成为自主学习的核心,让阅读数学书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