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基本特点及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是一种注重整体调理、个体差异化和倡导自我康复能力的健康管理模式。其特点和原则是:
二、个体差异化:中医护理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注重因人而异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方法。在中医护理中,不同人的体质、病情、环境等因素都会被充分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三、防病为主:中医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注重身体的养生和健康的维护。中医护理会从饮食、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等多方面进行调理,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四、激发自我康复能力:中医护理注重激活人体自身的康复潜能。通过中医的调理方法,可以帮助身体恢复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五、治未病:中医护理提倡对人体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及早发现体内的微弱信号,进行调理预防,以避免疾病发生。
六、辨症施治:中医护理强调辨证施治的原则,即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和病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中医护理会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中药、针灸、推拿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七、中西结合:中医护理强调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将中医的方法与西医的技术相结合,形成综合的护理模式。中医护理师会在护理过程中包括中医诊断、中药等传统方法,也会参考西医的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法。
八、循序渐进:中医护理强调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护理师会根据疾病的程度、个体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适宜的治疗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治疗。
九、平衡调节:中医护理注重身体的平衡调节,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因为机体内外的平衡失调。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中医护理师会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调理饮食、锻炼身体等方式,帮助身体恢复平衡状态。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和原则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和原则
中医护理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特有的方法和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它与西医护理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个体化、整体化、精确性和综合性。
个体化是指中医护理注重对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和护理,因为中医强调“因人而异”。中医护理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病因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注重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整体化是指中医护理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和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在中医护理中,不能仅仅注重对患者病灶进行治疗,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态,调节整个人体的阴阳平衡,以促进健康恢复。
精确性是指中医护理注重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记录。中医护理强调望、闻、问、切的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综合性是指中医护理注重综合运用中医特有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护理,如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护理不仅注重对症护理,还注重对人体整体功能的调节和恢复。中医护理的方法和手段丰富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护理方法。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辨证施护、治未病和调理阴阳。
辨证施护是指中医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护,即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核心,也是保证中医护理效果的关键。
治未病是指中医护理注重对人体的健康进行预防和调理,即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医护理强调“先病而后治”,注重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16
19:46
三、独特的护理技术
针灸、推拿、刮痧、
放血、拔罐、熏洗、熨法 等。
17
19:46
第二节 护理总则
治则,是通过辩证提出的 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直接指导临床的具体立法 和处方及护理法则的制定。
18
19:46
一、施护求本
概念:指护理与治疗,都必须先抓住疾病
的本质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护理 和治疗,是证施护与辩证论治的根 本原则。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疾病发生发展 和传变规律,做到早 发现、早治疗、防止 病情传变和发展。
22
19:46
三、调整阴阳
1. 损其有余
2.补其不足
23
19:46
四、三因制宜
概念: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
(一)因时制宜
是根据不同季节气候
特点来确定保健、养生、用
药、护理的原则。
24
19:46
(二)因地制宜
西瓜霜涂擦。
(2)病情观察:注意患者有无小肠实热证。 (3)调节饮食: 选食清淡之物: 绿豆汤、冬瓜
汤、新鲜蔬菜、水果。 (4)调节情志:耐心诱导患者,调节情志变化。
5
19:46
临证可以通过对五官、形体、色脉等 外在变化,了解体机内脏病变,从而得出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而中医护理也贯穿 这一整体观念的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标本兼顾的意义
标本兼顾是中医治疗的重要原则 之一,对于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 意义。在护理过程中,应兼顾标 本的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
果。
03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针灸疗法
针刺法
用特制的金属针具,按照一定的穴位和刺激方法,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补 泻手法以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灸法
用艾条或艾柱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达到 治病养生的目的。
艾灸疗法
艾条灸
将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方进行熏烤,以达 到温通经络、扶正祛邪的目的。
艾柱灸
将艾柱置于穴位上点燃,通过艾柱的温热作 用刺激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扶正祛邪的 目的。
04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形式
饮食调护指导
饮食宜忌
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 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食物,避免食 用过于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
01
02
03
04
制定评价标准
通过文献综述、专家咨询、实 践经验总结等方法,制定详细
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培训与宣传
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 对评价标准的认识和理解,确
保评价标准的顺利实施。
实施评价
按照评价标准对护理过程进行 实时监控和评价,及时发现问
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反馈与改进
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 门和人员,针对问题进行持续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及护理原则
护理和治则
治则:治疗疾病的法则。它是在整体 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 对临床治疗立法,方药具有普遍意义。
护理:中医护理学在紧密融会于中医 预防,医疗之中,所以治则也直接指 导护理法则的制定。
3
护理原则
扶正祛邪 调整阴阳 护病求本
三因制宜 标本缓急 预防保健
4
扶正祛邪
疾病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 正气与邪气相争的过程,邪胜于正 病进,正胜于邪病退。
11
反护法(从护法)
顺其疾病的假象而护理方法,也就 是与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 相一致的情况下的护理法。应用与 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一致 情况。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 塞用,通因通用等。
12
反护法(从护法)
热因热用:用热性护理的方法护 理假热症状这一类病征,适用于 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阳气上浮, 戴阳证,反见面红的假热症状。
体质:体质不同,阳盛或阴虚之体。
23
但在临床上有时可见到一种病包括 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 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在护 理时可以在辩证施护原则的指导下, 采用“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 方法处理之。
24
同病异护
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 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 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 施护的方法亦各异。
27
28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
1、人体生理 ?素问?中说:“〞故阳气者, 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 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人体 的阳气这种昼夜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生 理 活动能动地适应自然变化。
15
2、病理变化:?灵枢?中记载:“夫百病者 ,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是因为 早晨来自百度文库中午、黄昏、夜半人体的阳气存 在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因而疾 病也随之出现慧、安、加、甚的变化。
52
预防保健
• ?素问?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 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治未病包括未病 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
53
思考题
• 1.如何从中医理论角度阐述 现代护理四个根本概念?
• 2.通过与现代护理中的整体 护理与护理程序比较,请你 评价中医护理学整体护理观 、辨证施护两个理论的优缺 点?
• 先扶正后祛邪,应用于正虚邪实以 正虚为主,但正气过于虚弱,兼以 攻邪反伤正,故应先扶正后祛邪。
34
护病求本
本,即:发病根本原因,护病求 本,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护理。
35
正护法〔逆护法〕
• 逆其证候的性质,而进行护理方法。 也就是与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 一致的情况下的护理法。应用与疾病 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一致情况。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 既病防变:对于已经患病的病人,中医护理旨在防止病情恶化,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 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和病情恶化。
• 在现代中医护理的实践与探索中,这些基本特点和护理原则得到了充分体现。结合现代科技和方法,中医护理 在疾病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医护理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更好地满足 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做出贡献。
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护理时应考虑外部环境对患者的影响 ,调整护理策略。
辨证论治
个体化护理
中医护理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方案。
症候群护理
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症候群,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 针灸、拔罐、艾灸等。
养生防病
强调未病先防:中医护理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规律,以增强身体抵 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日期: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汇报人:
contents
目录
•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 中医护理的护理原则 • 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 现代中医护理的实践与探索
01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护理方法,其基本特点和护理原则如下:
一、基本特点:
1.个体化护理:中医护理注重个体化护理,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病理、病情以及个人差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不同于西医的标准化护理,在中医护理中,每位患者都有独立的护理计划。
2.整体观念:中医护理强调身体的整体性,认为身体各个部分以及内
外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因此,在中医护理中,不仅关
注患者的病理变化,还注重患者的心理、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的综合护理。
3.防病为主:中医护理重视预防和保健,强调注重平时的生活和饮食
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预防病症的发生和恶化。在中医
护理中,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以及中药的保健措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
抗力。
4.辨证论治:中医护理以辨证论治为主要特点,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辨别患者的证候类型,然后根据具体的证候类型制定护理
方案。中医的辨证论治强调针对病因、病机和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既注意治标又注重治本。
5.中药护理:中医护理注重中药的应用和配伍,通过中药的调理来改
善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态。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二、护理原则:
1.个体化原则:中医护理重视个体化的护理,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主诉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2.望闻问切原则:中医护理注重望、闻、问、切四诊的应用,通过观
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特征,闻听患者的气味和声音,询问患者的主诉和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原则
二、调整阴阳 是指纠正疾病过程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 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恢复和重建人体阴阳 的相对平衡。
l(一)损其有余
l(二)补其不足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原则
三、正护与反护 “逆者正护,从者反护。”
1、正护 正护,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护的一种
常用护理原则,又称逆护法。
29
正护法(Routine Nursing)
对不同疾病发生,发展 过程中所表现的相同证 侯,采取同样的方法治 疗护理,称为异病同护。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37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原则
六、三因制宜
1 因时制宜: 指根据不同 季节气候特 点来确定保 健、养生、 用药、护理
的原则。
2
3
因地制宜:根 据地理环境与 生活习惯的特 点与确定保健、 用药、护理原 则。
(1)食补与药补 根据气虚、阳虚、阴虚、血虚 的病人,分别采用补气、补阳、滋阴、补血的护理 方法。如气虚可给人参、黄芪、山药、大枣等补气 之品;血虚可给阿胶、猪肝、桂圆、大枣等补血之 品;阴虚可给枸杞子、甲鱼、银耳等滋阴清补之物; 阳虚可给牛肉、羊肉、狗肉、鸡等温补之品。
24
(2)调摄精神情志 精神情志的波动,常可使病 情加重或恶化,护理上应加强精神护理,做好开 导劝慰和鼓励工作,使病员情志舒畅愉快、气机 调畅、气血和平,有利扶助正气,促进疾病早日 康复。 (3)动静相宜 动和静应视病情轻重而定。如急 性病期,应静卧休息,以培育正气和减少气血的 耗损。随着病情的好转或慢性病期,可根据体力 逐渐增加活动量,以调节气机,通利关节,增强 体质和抗病的能力。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原则。以下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护理原则:
一、基本特点:
1.个性化:中医注重辨证施治,护理工作也强调个性化。中医护理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达到全面治疗的目的。
2.综合性:中医护理注重综合治疗,将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疗法与贴刺敷药、食疗、运动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方式相结合,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3.防病为主:中医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节身体的平衡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中医护理也以预防为主,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5.强调辨证论治:中医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辨证,然后针对具体病因病机进行治疗。中医护理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二、护理原则:
1.尊重患者:中医护理强调尊重患者的人格,体现患者主体地位,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选择。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并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2.个性化护理:中医护理注重个性化,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3.综合治疗:中医护理强调综合治疗,护士应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
疗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促进患者的康复。
4.疾病防控:中医护理强调预防为主,护士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5.个别化饮食:中医护理注重个别化的饮食调治,护士应根据患者的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一、中医学的思维特点:
(1)比较(2)演绎(3)类比(4)探讨(5)以表知里(6)由果析因
二、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护理:中医整体护理观,是指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其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的,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实施系统的、有计划的、全面的临床护理模式。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2.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3.整体护理
(二)辩证施护:
1.运用中医的四诊进行护理评估:(1)望诊(2)闻诊(3)问诊(4)切诊
2.运用中医的辩证方法指导辩证施护:辩证施护施中医护理的特点,中医护理以“辩证施护”为核心,但也包含有“辩病护理”与“对症护理”的内容,是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即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在治疗与护理方法上也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同一治疗与护理方法。
三、中医护理的原则:
中医护理原则是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四诊所收集的主观、客观资料为依据,对护理个体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根据护理个体不同的病证,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法则。具体有:(一)扶正去邪:
扶正,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各种治疗与护理手段,如药物、药膳、饮食、锻炼、养生等方法,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预防疾病的目的。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要矛盾的病证。祛邪,就是消除病邪,达到祛除邪气、恢复正气的目的。适用于以邪实为主的病证。祛邪法有解表、攻下、利水、消导、破血、消痰等。
(二)调整阴阳:
调整阴阳是临床辩证治疗与护理的根本法则之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即阴阳出现偏盛偏衰所致。调整阴阳包括: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的一
种护理模式。它与西医护理相比,具有独特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以下是中
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一、整体观念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将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环境等综合考虑,
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护理。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
个器官和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只有保持整体的平衡和谐,才能保持
健康,因此中医护理注重调整和平衡整个人的身心健康。
二、辨证论治
中医护理的重要特点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是中医护理的指导原则之一、辨证论治是根据中医对人的整体观念,通
过对患者体质、病情、病因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病因所在,并对
病因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和治疗。
三、平衡调理
中医护理强调平衡调理。中医认为,人体健康与阴阳、气血、精气等
各种因素的平衡有关,只有保持这些因素的平衡,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中医护理注重通过药物调理、针灸、推拿等手段,平衡人体的阴阳、气血、精气等因素,达到保持和恢复健康的目的。
四、治未病
中医护理强调治未病。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
自愈能力;当人体内部阴阳失衡、气血不畅时,就可能出现疾病。因此,
中医护理强调在人体健康的早期就进行干预,通过调理和预防,防止疾病
的发生。
五、因人制宜
中医护理强调因人制宜。中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病情都不同,因
此护理方法不应一刀切,而是因人制宜,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护理方案。中医护理师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等进行综合分析,制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常用反护法:
寒因寒用
热因热用
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
用寒凉性质的 药物来治疗, 护理具有假寒 征象的病证, 又称为以寒治 寒。适用于真 热假寒证。
采用温热性质 使用补益的药 的药物及方法 物和方法治疗 治疗护理具有 护理具有闭塞 假热征象的病 不通症状的虚 证,简称为以 证,又简称为 热治热。适用 以补开塞。适 于真寒假热证。 用于真虚假实
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 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慨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
辩证施护:是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之
为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
辩证论治(施护)
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疾病 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 辨证的正确与否。
证。
使用具有通利 作用的药物及 方法治疗护理 具有通泄症状 的实证,又简 称为以通治通。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原则
(四)标本急缓
本和标是个相对慨念,主要说明病证各种矛盾的主次 关系。
就邪正而言,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就病机与症状而言,病机为本,症状是标; 就疾病先后言,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是 标; 就病位而言,脏腑精气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等。 因此在复杂多变的病证中,常有标本主次的不同。护 理上应采取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的护理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域的差异
地域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 也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 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 密。因此每个地区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 病。甚至不同地区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 很大的差别。
正是由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 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 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对待疾病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 为中国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
因此,在对病人作诊断和决定治 疗方案时,必须注意分析和考虑 外在环境与人体情况的有机联系 以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 有机联系,这就是中医学的重要 特点——整体观念。
日出而作
日落而卧
辩证论治(施护)
是中医认识疾病、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原则
二、调整阴阳 是指纠正疾病过程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 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恢复和重建人体阴阳 的相对平衡。
病、证、症状
病、证、症状: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 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比疾病又更 具体、更贴切、更具有可操作性。但“证” 与“病”的慨念也不同,如清代医家徐灵 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 证。”这就是说病可慨括证。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原则
扶正祛邪 调整阴阳 护病求本 标本缓急
护理原则 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三因制宜 预防为主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与护理原则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施
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体观念
哲学思想 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
系不可分割的 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事物和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的
联系关系 任何部分,只有置于整体之中才能正确地被认知
整体观念
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 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 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于 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 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 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慨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
辩证施护:是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之
为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
辩证论治(施护)
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疾病 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 辨证的正确与否。
昼夜晨昏变化
在昼夜晨昏的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 须与之相适应。白昼为阳,夜晚为阴, 人体也是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隆 盛,到了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人体 休息,恢复精力。
地域的差异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家就对 此有所认识,如《素问·五常政大论》 中说:“高者其气寿,下着其气夭, 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 故治病者,必明天到地理》……
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
统,将人体的内脏、形体、 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 各种组织器官网络成为一个 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结构上----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功能上----相互协调、彼此为用 病理上----相互影响 诊断上----察外知内 治疗上----相互联系
24
2、祛邪 所谓祛邪,即是祛除病邪, 使邪去正安。祛邪多用泻实的方法。如 外感表征者,宜用发汗解表;宿食停滞 或食物中毒等,宜用消食导滞或吐法等。
25
• 扶正祛邪原则在护理上具体运用时,要注意 扶正不留邪和祛邪不伤正。如表证病人在用 汗法祛邪时,应以周身汗出表解为度,切忌 大汗淋漓而伤正;阳明腑实证病人采用通里 攻下法时,应以腑通热退汗止为宜,不可腹 泻频数而伤正等。总之,在临床运用扶正祛 邪的护理原则时,应根据疾病的实际情况, 灵活掌握运用。通过扶正能排除病邪的侵害 和干扰,达到邪去正安之目的。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原则
一、扶正祛邪
疾病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正气与邪气 相争的过程,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 退。因此,为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护理 的重点应放在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上,通过扶 正祛邪,使疾病向痊愈转化。
(一)扶正祛邪的概念
1、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 的抗病能力。扶正多用补虚的方法。
(1)食补与药补 根据气虚、阳虚、阴虚、血虚 的病人,分别采用补气、补阳、滋阴、补血的护理 方法。如气虚可给人参、黄芪、山药、大枣等补气 之品;血虚可给阿胶、猪肝、桂圆、大枣等补血之 品;阴虚可给枸杞子、甲鱼、银耳等滋阴清补之物; 阳虚可给牛肉、羊肉、狗肉、鸡等温补之品。
23
(2)调摄精神情志 精神情志的波动,常可使病 情加重或恶化,护理上应加强精神护理,做好开 导劝慰和鼓励工作,使病员情志舒畅愉快、气机 调畅、气血和平,有利扶助正气,促进疾病早日 康复。 (3)动静相宜 动和静应视病情轻重而定。如急 性病期,应静卧休息,以培育正气和减少气血的 耗损。随着病情的好转或慢性病期,可根据体力 逐渐增加活动量,以调节气机,通利关节,增强 体质和抗病的能力。
辨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 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具 体体现。
病、证、症状
病、疾病:是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 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和发展规律 的病理过程。
症:即症状,指疾病的个别表现,是病人主观 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表现,如咳嗽、头痛、 失眠等。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 理慨括。如感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
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1、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季节气候变化 昼夜晨昏变化 地理区域不同
季节气候变化
《灵枢·五癃津液别》中提到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 出……天寒腠理闭,气湿不 行,水下留与膀胱,则为溺 与气”。
季节气候变化
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 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弛、腠 理开、汗多;而秋冬季阳气收藏, 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 致密、少汗多尿的变化。人体的 脉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冬 沉的不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发 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如春季常见 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季常见 燥症,冬季多有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