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题1.2
模拟电子技术第一章1.2 典型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写出下列正弦波电压信号的表达式;(1)峰-峰值10v,频率10kHz;(2)均方根值220v,频率50Hz;(3)峰-峰值100mv,周期1ms;(4)峰-峰值0.25v,角频率1000rad/s.二、在某放大电路输入端测量到输入正弦信号电流和电压的峰-峰值分别为5uA和5mA,输出端接2kΩ电阻负载,测量到正弦电压信号峰-峰值为1V。
试计算该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Àv、电流增益Ài、功率增益Àp,并分别换成dB数。
三、当负载电阻R l=1kΩ时,电压放大电路输出电压比负载开路(R l=∞)时输出电压减少20%,求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0。
四、一电压放大电路输出端接1kΩ负载电阻时,输出电压为1V(rms),负载电阻断开时,输出电压上升到1.1V(rms),求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
五、某放大电路输出电阻R i=10kΩ,如果用1uA电流驱动,放大电流短路输出电流为10mA,开路输出电流为10V,求放大电路接4kΩ负载电阻时的电压增益Àv、电流增益Ài,功率增益Àp,并分别转换成dB数表示。
六、有以下三种放大电路备用:(1)高输出电阻型;R i1=1MΩ,Àvo1=10,R o1=10KΩ;(2)高增益型:R i2=10KΩ,Àvo2=100,R o2=1KΩ:(3)低输出电阻型:R i3=10KΩ,Àvo3=1,R o3=20Ω。
用用这三种放大电路组合,设计一个能在100Ω负载电阻上提供至少0.5W功率的放大电路。
已知信号源开路电压为30mv(rms),内阻为R a=0.5MΩ。
七、如图1.2.6所示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直接与输入端相连,求输入电阻R i。
I。
1八、如图1.2.7所示放大电路,当输出开路电压增益Àvo趋近于无穷大时,证明:(1)放大电路增益Àv=V。
o/V。
s≈-R2/R1;(2)V。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1《1.2 质点和位移》练习题
鲁科版必修1《1.2 质点和位移》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1.图为某次导航的路径,其推荐路线包含两个数据:19分钟、8.9公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9分钟表示的是时刻B. 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C. 8.9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D. 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平均速度的2.分析下列物体运动时,可将下列划线的物体看作质点的是()A. 对体操运动员姿势和动作进行分析B. 研究地球自转C. 瓢虫翅膀的扇动D. 火星绕太阳公转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研究飞机的起飞状态,飞机可以看作质点B. 探究飞机从起点到终点的飞行时间,飞机可以看作质点C. 研究歼击机进行空中加油,歼击机可以看作质点D. 研究歼击机在空中的翻滚动作,歼击机可以看作质点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因为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B.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C. 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D. 位移描述直线运动,是矢量;路程描述曲线运动,是标量5.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公路旁限速牌上的80指的是汽车行驶的瞬时速率不得超过80Km/ℎB. 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的指示牌,牌中“25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位移是25kmC. “第3秒末”指的是时刻,“第2秒内”指的是2秒长的一段时间D. 如果某同学在1分40s内绕标准运动场一圈跑完了400m回到出发点,则其在该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为4m/s6.研究以下运动时,物体可以当作质点的是()A. 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B. 地球自转的效应C. 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表现D. 火车过桥的时间7.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了134时,他的()A.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B. 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C.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D. 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8.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分别如图中的a和b所示.在t1时刻()A.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 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大9.滴滴车主小张行驶在绿云路(308省道)上,在甲处接到订单,导航地图显示乘客上车地点(以下记为乙处)就在笔直的绿云路上,若以v匀速行驶,到达乙地所需的时间为t;汽车实际以速度v0从甲地出发,按地图导航匀速前进,快到某个路口时为礼让斑马线上的行人紧急刹车,汽车刹停后(绿灯已亮起)又立即匀加速到v0,继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到加速至v0的时间为t0,汽车刹车、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1.2_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习题
栏目导引
(3)∵m<-2⇒方程 x2-x-m=0 无实根; 方程 x2-x-m=0 无实根 m<-2.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4)∵矩形的对角线相等,∴p⇒q; 而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 ∴q p.∴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工具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栏目导引
(12分)是否存在实数p,使q:“4x+p<0”是r:“x2- x-2>0”的充分条件?如果存在,求出p的取值范围.
工具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栏目导引
2.已知p:x2-8x-20>0,q:x2-2x+1-a2>0.若p是q的充分 不必要条件,求正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 p:由x2-8x-20>0得 (x-10)(x+2)>0 即x<-2或x>10 设p={x|x<-2或x>10} q:由x2-2x+1-a2>0得 [x-(1-a)][x-(1+a)]>0 当a>0时,q:{x|x<1-a或x>1+a}
p不是q的 充分 条件 q不是p的 必要 条件
工具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栏目导引
2.充要条件
(1)如果既有 p⇒q ,又有q⇒p 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 条件.
,就记作p⇔q,p是q的
(2)概括地说:如果 p⇔q ,那么p与q互为充要条件.
(3)充要条件的证明:证明充要条件应从两个方面证明,一 是 充分性 ,二是 必要性 .
∴q:{x|x≠1}
∴p⊆q成立
综上,a的取值范围-3≤a≤3.
工具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栏目导引
(2011·陕西卷,12)设n∈N+,一元二次方程x2-4x+n=0有 整数根的充要条件是n=________.
中医基础理论(1.2)--绪论习题(王键).doc
绪 论一、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1.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 隋唐时期B. 金元时期C. 明清时期D. 战国至两汉时期E. 春秋战国时期2.中医学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E.《脉经》3. 中医学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A.辨病论治B.辨证论治C.对症治疗D.审因论治E.以上都不是4. 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滋阴派”的代表是( )A.张子和B.刘完素C.李东垣D.朱丹溪E.张元素5.下列医家被后世称为“寒凉派”的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李东垣 D.张子和 E.张元素6.中医学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隋代巢元方等著A.《神农本草经》B.《脉经》C.《诸病源候论》D.《温病条辨》E. 《黄帝内经》7. 异病同治之“同”,取决于( )A.病因之同 B.病性之同 C.病位之同 D.证候之同 E.以上均非8.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是( )A.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C.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D.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E.是阴阳失调的表现9.以下名词属于“证”的是( )A.泄泻 B.恶寒发热 C.脉象细弱 D.角弓反张 E.心脉痹阻10.以下名词属于“病”的是( )A.泄泻 B.恶寒发热 C.脉象细弱 D.角弓反张 E.心脉痹阻(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几部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中医学体系的形成(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E.《脉经》2.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体现在( )A.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的整体E.人与精神情志的统一性3. 金元四大家是指(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朱丹溪 D.李杲 E.张仲景4.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 B.唯物辩证观 C.辩证论治 D.辨证论治E.天人一体观5. 属中医学“证”范畴的是( )A.腹痛 B.呕吐 C.肝火上炎 D.舌苔黄腻E.心脉痹阻2、填空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 高中数学必修一课后习题配套参考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人教A版习题1.2(第24页)练习(第32页)1.答:在一定的范围内,生产效率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工人数量达到某个数量时,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值,而超过这个数量时,生产效率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可见,并非是工人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2.解:图象如下[8,12]是递增区间,[12,13]是递减区间,[13,18]是递增区间,[18,20]是递减区间.3.解:该函数在[1,0]-上是减函数,在[0,2]上是增函数,在[2,4]上是减函数,在[4,5]上是增函数. 4.证明:设12,x x R∈,且12x x <, 因为121221()()2()2()0f x f x x x x x -=--=->,即12()()f x f x >, 所以函数()21f x x =-+在R 上是减函数.5.最小值.练习(第36页)1.解:(1)对于函数42()23f x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每一个x 都有4242()2()3()23()f x x x x x f x -=-+-=+=,所以函数42()23f x x x =+为偶函数;(2)对于函数3()2f x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每一个x 都有33()()2()(2)()f x x x x x f x -=---=--=-,所以函数3()2f x x x =-为奇函数;(3)对于函数21()x f x x+=,其定义域为(,0)(0,)-∞+∞U ,因为对定义域内每一个x 都有22()11()()x x f x f x x x-++-==-=--,所以函数21()x f x x+=为奇函数;(4)对于函数2()1f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每一个x 都有22()()11()f x x x f x -=-+=+=,所以函数2()1f x x =+为偶函数.2.解:()f x 是偶函数,其图象是关于y 轴对称的;()g x 是奇函数,其图象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习题1.3(第39页)1.解:(1)函数在5(,)2-∞上递减;函数在5[,)2+∞上递增; (2)函数在(,0)-∞上递增;函数在[0,)+∞上递减.2.证明:(1)设120x x <<,而2212121212()()()()f x f x x x x x x x -=-=+-, 由12120,0x x x x +<-<,得12()()0f x f x ->,即12()()f x f x >,所以函数2()1f x x =+在(,0)-∞上是减函数;(2)设120x x <<,而1212211211()()x x f x f x x x x x --=-=,由12120,0x x x x >-<,得12()()0f x f x -<,即12()()f x f x <,所以函数1()1f x x=-在(,0)-∞上是增函数. 3.解:当0m >时,一次函数y mx b =+在(,)-∞+∞上是增函数;当0m <时,一次函数y mx b =+在(,)-∞+∞上是减函数,令()f x mx b =+,设12x x <, 而1212()()()f x f x m x x -=-,当0m >时,12()0m x x -<,即12()()f x f x <, 得一次函数y mx b =+在(,)-∞+∞上是增函数;当0m <时,12()0m x x ->,即12()()f x f x >, 得一次函数y mx b =+在(,)-∞+∞上是减函数.4.解:自服药那一刻起,心率关于时间的一个可能的图象为5.解:对于函数21622100050x y x =-+-, 当162405012()50x=-=⨯-时,max 307050y =(元), 即每辆车的月租金为4050元时,租赁公司最大月收益为307050元. 6.解:当0x <时,0x ->,而当0x ≥时,()(1)f x x x =+,即()(1)f x x x -=--,而由已知函数是奇函数,得()()f x f x -=-,得()(1)f x x x -=--,即()(1)f x x x =-,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1),0()(1),0x x x f x x x x +≥⎧=⎨-<⎩. B 组1.解:(1)二次函数2()2f x x x =-的对称轴为1x =,则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为(,1),[1,)-∞+∞,且函数()f x 在(,1)-∞上为减函数,在[1,)+∞上为增函数,函数()g x 的单调区间为[2,4], 且函数()g x 在[2,4]上为增函数; (2)当1x =时,min ()1f x =-,因为函数()g x 在[2,4]上为增函数,所以2min ()(2)2220g x g ==-⨯=.2.解:由矩形的宽为xm ,得矩形的长为3032xm -,设矩形的面积为S , 则23033(10)22x x x S x --==-, 当5x =时,2max 37.5S m =,即宽5x =m 才能使建造的每间熊猫居室面积最大,且每间熊猫居室的最大面积是237.5m .3.判断()f x 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如下: 设120x x <<,则120x x ->->,因为函数()f x 在(0,)+∞上是减函数,得12()()f x f x -<-, 又因为函数()f x 是偶函数,得12()()f x f x <,所以()f x 在(,0)-∞上是增函数.复习参考题(第44页)A 组1.解:(1)方程29x =的解为123,3x x =-=,即集合{3,3}A =-;(2)12x ≤≤,且x N ∈,则1,2x =,即集合{1,2}B =;(3)方程2320xx -+=的解为121,2x x ==,即集合{1,2}C =.2.解:(1)由PA PB =,得点P 到线段AB 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即{|}P PA PB =表示的点组成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2){|3}P POcm =表示的点组成以定点O 为圆心,半径为3cm 的圆. 3.解:集合{|}P PA PB =表示的点组成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集合{|}P PA PC =表示的点组成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得{|}{|}P PA PB P PA PC ==I 的点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ABC ∆的外心.4.解:显然集合{1,1}A =-,对于集合{|1}B x ax ==,当0a=时,集合B =∅,满足B A ⊆,即0a =;当0a ≠时,集合1{}B a=,而B A ⊆,则11a =-,或11a =,得1a =-,或1a =,综上得:实数a 的值为1,0-,或1.5.解:集合20(,)|{(0,0)}30x y A B x y x y ⎧-=⎫⎧==⎨⎨⎬+=⎩⎩⎭I ,即{(0,0)}A B =I ;集合20(,)|23x y A C x y x y ⎧-=⎫⎧==∅⎨⎨⎬-=⎩⎩⎭I,即A C =∅I ;集合3039(,)|{(,)}2355x y B C x y x y ⎧+=⎫⎧==-⎨⎨⎬-=⎩⎩⎭I; 则39()(){(0,0),(,)}55A B B C =-IU I .6.解:(1)要使原式有意义,则2050x x -≥⎧⎨+≥⎩,即2x ≥,得函数的定义域为[2,)+∞;(2)要使原式有意义,则40||50x x -≥⎧⎨-≠⎩,即4x ≥,且5x ≠,得函数的定义域为[4,5)(5,)+∞U .7.解:(1)因为1()1x f x x -=+, 所以1()1a f a a -=+,得12()1111a f a a a -+=+=++, 即2()11f a a +=+;(2)因为1()1xf x x-=+,所以1(1)(1)112a af a a a -++==-+++, 即(1)2af a a +=-+.8.证明:(1)因为221()1x f x x +=-,所以22221()1()()1()1x x f x f x x x +-+-===---,即()()f x f x -=;(2)因为221()1x f x x+=-, 所以222211()11()()111()x x f f x x x x++===---, 即1()()f f x x=-.9.解: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8k x=, 函数2()48f x x kx =--在[5,20]上具有单调性, 则208k ≥,或58k ≤,得160k ≥,或40k ≤, 即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160k ≥,或40k ≤.10.解:(1)令2()f x x -=,而22()()()f x x x f x ---=-==,即函数2y x -=是偶函数; (2)函数2y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函数2y x -=在(0,)+∞上是减函数; (4)函数2y x -=在(,0)-∞上是增函数.B 组1.解:设同时参加田径和球类比赛的有x 人, 则158143328x ++---=,得3x =,只参加游泳一项比赛的有15339--=(人),即同时参加田径和球类比赛的有3人,只参加游泳一项比赛的有9人.2.解:因为集合A ≠∅,且20x ≥,所以0a ≥.3.解:由(){1,3}U A B =U ð,得{2,4,5,6,7,8,9}A B =U ,集合A B U 里除去()U A B I ð,得集合B , 所以集合{5,6,7,8,9}B =.4.解:当0x ≥时,()(4)f x x x =+,得(1)1(14)5f =⨯+=; 当0x <时,()(4)f x x x =-,得(3)3(34)21f -=-⨯--=;(1)(5),1(1)(1)(3),1a a a f a a a a ++≥-⎧+=⎨+-<-⎩. .5.证明:(1)因为()f x ax b =+,得121212()()222x x x x a f a b x x b ++=+=++, 121212()()()222f x f x ax b ax b a x x b ++++==++, 所以1212()()()22x x f x f x f ++=; (2)因为2()g x x ax b =++,得22121212121()(2)()242x x x x g x x x x a b ++=++++, 22121122()()1[()()]22g x g x x ax b x ax b +=+++++ 2212121()()22x x x x a b +=+++, 因为2222212121212111(2)()()0424x x x x x x x x ++-+=--≤, 即222212121211(2)()42x x x x x x ++≤+, 所以1212()()()22x x g x g x g ++≤. 6.解:(1)函数()f x 在[,]b a --上也是减函数,证明如下:设12b x x a -<<<-,则21a x x b <-<-<, 因为函数()f x 在[,]a b 上是减函数,则21()()f x f x ->-,又因为函数()f x 是奇函数,则21()()f x f x ->-,即12()()f x f x >, 所以函数()f x 在[,]b a --上也是减函数;(2)函数()g x 在[,]b a --上是减函数,证明如下: 设12b x x a -<<<-,则21a x x b <-<-<,因为函数()g x 在[,]a b 上是增函数,则21()()g x g x -<-, 又因为函数()g x 是偶函数,则21()()g x g x <,即12()()g x g x >, 所以函数()g x 在[,]b a --上是减函数.7.解:设某人的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为x 元,应纳此项税款为y 元,则 0,02000(2000)5%,2000250025(2500)10%,25004000175(4000)15%,40005000x x x y x x x x ≤≤⎧⎪-⨯<≤⎪=⎨+-⨯<≤⎪⎪+-⨯<≤⎩ 由该人一月份应交纳此项税款为26.78元,得25004000x <≤, 25(2500)10%26.78x +-⨯=,得2517.8x =, 所以该人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是2517.8元.。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答案(汪志诚)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习题1.1 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α,压强系数β和等温压缩系数T κ。
解:由得:nRT PV = VnRT P P nRT V ==; 所以, TP nR V T V V P 11)(1==∂∂=α T PVRn T P P V /1)(1==∂∂=β P PnRT V P V V T T /111)(12=--=∂∂-=κ 习题1.2 试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的物质p T ,,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α及等温压缩系数T κ,根据下述积分求得:⎰-=)(ln dp dT V T κα如果1T α= 1T pκ= ,试求物态方程。
解: 因为0),,(=p V T f ,所以,我们可写成),(p T V V =,由此,dp p V dT T V dV T p )()(∂∂+∂∂=, 因为T T p pV V T V V )(1,)(1∂∂-=∂∂=κα 所以, dp dT V dV dp V dT V dV T T κακα-=-=,所以, ⎰-=dp dT V T καln ,当p T T /1,/1==κα.CT pV pdp T dT V =-=⎰:,ln 得到 习题 1.3测得一块铜块的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分别为1510*85.4--=K α和1710*8.7--=n T p κ,T κα,可近似看作常量,今使铜块加热至10°C 。
问(1压强要增加多少n p 才能使铜块体积不变?(2若压强增加100n p ,铜块的体积改多少解:分别设为V xp n ∆;,由定义得:74410*8.7*10010*85.4;10*858.4----=∆=V x T κ所以,410*07.4,622-=∆=V p x n习题 1.4描述金属丝的几何参量是长度L ,力学参量是张力η,物态方程是0),,(=T L f η实验通常在n p 1下进行,其体积变化可忽略。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习题: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含答案)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A组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是正方形”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由“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得出“四边形是正方形”,但当“四边形是正方形”时必有“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是正方形”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答案:B2.“x≤2或x≥5”是“x2-7x+10>0”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x2-7x+10>0,解得x>5或x<2.∴“x≤2或x≥5”是“x2-7x+10>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答案:B3.“a=2”是“直线ax+2y=0平行于直线x+y=1”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a=2,则ax+2y=0即为x+y=0与直线x+y=1平行,反之若ax+2y=0与x+y=1平行,则-=-1,a=2,故选C.答案:C4.给出下列3个结论:①x2>4是x3<-8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②在△ABC中,AB2+AC2=BC2是△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③若a,b∈R,则“a2+b2≠0”是“a,b不全为0”的充要条件.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由x2>4可得x>2或x<-2,而由x3<-8可得x<-2,所以x2>4是x3<-8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①正确;在△ABC中,若AB2+AC2=BC2,则△ABC一定为直角三角形,反之不成立,AB2+AC2=BC2是△ABC为直角三角形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②不正确;容易判断③正确.答案:C5.“φ=π”是“曲线y=sin(2x+φ)过坐标原点”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当φ=π时,y=sin(2x+π)=-sin 2x,此时曲线过原点;而当曲线过原点时,φ=kπ,k∈Z.答案:A6.指数函数f(x)=(3-a)x是单调递增函数的充要条件是.解析: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得,要使该函数为增函数,只要3-a>1,即a<2.答案:a<27.已知a,b是两个命题,如果a是b的充分条件,那么¬a是¬b的条件.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a⇒b,∴¬b⇒¬a.∴¬a是¬b的必要条件.答案:必要8.下面两个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1)p: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b2>a2+c2,q:△ABC为钝角三角形;(2)a,b∈R,p:x>a2+b2,q:x>2ab.解(1)在△ABC中,因为b2>a2+c2,所以cos B=<0,所以B为钝角,即△ABC为钝角三角形.反之,若△ABC为钝角三角形,B可能为锐角,这时b2<a2+c2.所以p⇒q,q 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因为当a,b∈R时,有a2+b2≥2ab,所以p⇒q.反之,若x>2ab,则不一定有x>a2+b2,即p⇒q,q 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9.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作答).(1)向量a=(x1,y1),b=(x2,y2),p:,q:a∥b;(2)p:|x|=|y|,q:x=-y;(3)p:直线l与平面α内两条平行直线垂直,q:直线l与平面α垂直;(4)f(x),g(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h(x)=f(x)+g(x),p:f(x),g(x)均为偶函数,q:h(x)为偶函数.解(1)由向量平行公式可知p⇒q,但当b=0时,a∥b不能推出,即q 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因为|x|=|y|⇒x=±y,所以p q,但q⇒p,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p q,但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可知:q⇒p,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若f(x),g(x)均为偶函数,则h(-x)=f(-x)+g(-x)=f(x)+g(x)=h(x),所以p⇒q,但q 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10.已知实数p:x2-4x-12≤0,q:(x-m)(x-m-1)≤0.(1)若m=2,则p是q的什么条件;(1)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实数p:x2-4x-12≤0,解得-2≤x≤6,q:(x-m)(x-m-1)≤0,解得m≤x≤m+1,令A=[-2,6],B=[m,m+1],(1)若m=2,则B=[2,3],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B⫋A,则解得-2≤m≤5,∴m∈[-2,5].B组1.m=是直线x-y+m=0与圆x2+y2-2x-2=0相切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由圆心(1,0)到直线x-y+m=0距离d=,得m=或m=-3,故选A.答案:A2.若向量a=(x,3)(x∈R),则“x=4”是“|a|=5”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x=4,则a=(4,3),所以|a|==5;若|a|=5,则=5,所以x=±4,故“x=4”是“|a|=5”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A3.以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 n}中,a1>0,则“a1<a3”是“q>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在等比数列中,若a1<a3,则a1<a1q2.∵a1>0,∴q2>1,即q>1或q<-1.若q>1,则a1q2>a1,即a1<a3成立.∴“a1<a3”是“q>1”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答案:B4.设l,m,n均为直线,其中m,n在平面α内,则“l⊥α”是“l⊥m且l⊥n”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因为l⊥α,m⊂α,n⊂α,所以l⊥m且l⊥n,故充分性成立;当l⊥m且l⊥n时,m,n⊂α,不一定有m与n相交,所以l⊥α不一定成立,故必要性不成立.答案:A5.“0≤m≤1”是“函数f(x)=cos x+m-1有零点”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令f(x)=cos x+m-1=0,得cos x=-m+1,若函数有零点,则-1≤-m+1≤1,解得0≤m≤2,因此“0≤m≤1”是“函数f(x)=cos x+m-1有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A6.在△ABC中,设命题p:,命题q:△ABC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命题p是命题q的条件.解析:由,得,因此b2=ac,a2=bc,c2=ab,可得a=b=c,故△ABC是等边三角形;反之,若△ABC是等边三角形,则一定有.故命题p是命题q的充要条件.答案:充要7.给出下列命题:①“a>b”是“a2>b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lg a=lg b”是“a=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x,y∈R,则“|x|=|y|”是“x2=y2”的充要条件;④在△ABC中,“sin A>sin B”是“A>B”的充要条件.其中真命题是.(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解析:∵a=-2,b=-3时,a>b,而a2<b2,∴a>b对a2>b2不具备充分性,故①错误;∵lg a=lg b⇒a=b,∴具备充分性,故②错误;∵|x|=|y|⇒x2=y2,x2=y2⇒|x|=|y|,∴“|x|=|y|”是“x2=y2”的充要条件,③正确;∵在△ABC中,(1)当A,B均为锐角或一个为锐角一个为直角时,sin A>sin B⇔A>B.(2)当A,B有一个为钝角时,假设B为钝角,∵A+B<π⇒A<π-B⇒sin A<sin B,与sin A>sin B矛盾,∴只能A为钝角.∴sin A>sin B⇒A>B;反过来A>B,A为钝角时,π-A>B⇒sin A>sin B,∴④正确.答案:③④8.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p n+q(p≠0且p≠1),求证:数列{a n}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为q=-1.证明充分性:当q=-1时,a1=p-1,当n≥2时,a n=S n-S n-1=(p-1),当n=1时也成立.于是=p(p≠0且p≠1),即数列{a n}为等比数列.必要性:当n=1时,a1=S1=p+q.当n≥2时,a n=S n-S n-1=p n-1(p-1),因为p≠0且p≠1,所以=p.因为{a n}为等比数列,所以=p,即=p,即p-1=p+q,故q=-1.综上所述,q=-1是数列{a n}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
人教A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精品习题课件 第一章 1.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 ⟨,⟩ =
(
+
+ ) −
⋅
⋅
||||
−
=
,
⋅=
×
=
∴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 .
,||
,
=
(
+
−
)
=
.
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
8.已知向量,,可以构成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则这三个向量中哪一个向量
C
[解析]对于A,若,,不全为0,则向量,,共面,与题意矛盾,故A正确;对于B,向量,,
两两共面,但向量,,不共面,故B正确;对于C,向量,,不共面,则不存在实数,,使得
= + ,故C错误;对于D,若向量 + , − , + 共面,则
= ,
∴ = = ( + + ) = + + .故选B.
3.[北师大版教材习题]在平行六面体 − ′′′′中,已知,,′为三条
不共面的线段,若′ = + 2 + 3′,则 + + 的值为() B
2
∠1 = ∠1 = ∠ = 60∘ ,则线段1 的长为____.
[解析]如图, = + + ,
∴ |
|
= ( + +
人教A版1.2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基础练习题
6.D
【分析】
由于 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则可得 , , 不共面,然后根据空间向量的共面定理,一组不共面的向量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对选项中的向量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因为 是空间的一个基底,所以 , , 不共面.
对于A,B,C选项,每组都是不共面的向量,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对于D: , , 满足 ,
所以这三个向量是共面向量,故不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空间向量共面的判断与应用,属于基础题.
7.C
【分析】
将 用 表示,对比系数即可.
【详解】
因为 ,所以 ,故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一定要结合图形,灵活运用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人教A版1.2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基础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空间四个点O,A,B,C, 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B,C四点不共线B.O,A,B,C四点共面,但不共线
C.O,A,B,C四点中任意三点不共线D.O,A,B,C四点不共面
2.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 中,设 , , , 是 的中点,试用 , , 表示 ( )
12.已知 是空间的一个基底,若 ,则 ________.
13.在正三棱柱 中,M为 的重心,若 ,则 _________.
14.如图,在平行六面体 中, 为 与 的交点,若 , , ,用 , , 表示 ,则 ________.
三、解答题
15.已知 平面 ,四边形 为正方形,G为 的重心, ,试用基底 表示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之《1.2有理数》练习题
│0│= 0
课本第11页 练习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符号相反的数互为相反数; 错误
(2)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在数轴上越靠右;错误
(3)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在数轴上离原点越远;
(4)当a ≠ 0时,│a│总是大于0。 正确
正确
课本第11页 练习 3.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
。
-
3 5
>-
3 4
-(- 68)= 68
-(+ 0.75)= - 0.75
-(-
3 5
)=
3 5
-(+ 3.8)= - 3.8
课本第11页 练习
1. 写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6,-
8,-
3.9,
5 2
,-
2 11Biblioteka ,100,0│6│= 6
│- 8│= 8
│- 3.9│= 3.9
5 2
=
5 2
-2 11
=
2 11
│100│= 100
错误
(2)+ 3是相反数;
错误
(3)3是- 3的相反数;
正确
(4)- 3与 + 3互为相反数。 正确
课本第10页 练习
2. 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6,- 8,- 3.9,25
,-
2 11
,100,0
答:6的相反数是- 6。
- 8的相反数是8。
- 3.9的相反数是3.9。
5 的相反数是- 5 。
2
2
分数:-
0.9,
3 5
,3
1 4
,0.63,-
4.95
课本第9页 练习 1. 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B,C,D,E表示的数。
统计学练习题1.2
统计学一、单项选择题1.要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50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C、50各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个学生成绩2.一个总体单位()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只能有一个指标3.统计认识的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4.对某市高等学校的科研所进行调查,则统计总体是()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B、某一高等学校的科研所C、某一高等学校D、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的科研所5.某高校在校学生数为10000人,若要研究该校在校学生规模是否适度,这里的“在校学生数为10000人”是()A、指标B、变量C、标志D、标志值6.某企业几个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500元、l650元,1800元和2000元,这几个数字是()A、标志B、标志值C、指标D、变量7.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A、利润额B、劳动生产率C、人口密度D、资金利税率8.某企业有500名职工,将500名职工的月工资总额除以500之后求出该企业的月平均工资,这是()A、对500个变量求平均B、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C、对500个标志求平均D、对500个指标求平均9、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是()A、厂房面积B、职工人数C、销售额D、原材料消耗额10.下列各项中哪项属于存量()A、存款余额B、存款发生额C、出生人数D、人口自然增长量二、多项选择题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每个人是总体单位B、女性是品质标志C、年龄是数量标志D、人口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E、全国人口数是总体2、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利润率B、产品品种C、男性D、产值E、统计人员技术职务3、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全国总人口B、社会总产值C、平均工资D、全国钢产量E、计划完成程度4、下列指标中属于离散指标的有()A、商业企业单位数B、商品总销售额C、职工人数D、商品库存额E、商店经营商品品种数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职务B、出勤人数C、产品产量D、八级工资制E、文化程度6、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某人的身高B、我国某年的钢铁产量C、某设备的使用年限D、某职工某年的工资收入E、2008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综合题要调查某大型汽车制造公司职工的情况时,试指出总体、总体单位,并举出若干个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例子。
通信原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习题1.1 在英文字母中E 出现的概率最大,等于0.105,试求其信息量。
解:E 的信息量:()()b 25.3105.0log E log E 1log 222E =-=-==P P I习题1.2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4,3/16,5/16。
试求该信息源中每个符号的信息量。
解:b A P A P I A 241log )(log )(1log 222=-=-==b I B 415.2163log 2=-=b I C 415.2163log 2=-= b I D 678.1165log 2=-=习题1.3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
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ms 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
(1) 这四个符号等概率出现; (2)这四个符号出现概率如习题1.2所示。
解:(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2×5ms 。
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Bd 100105213B =⨯⨯=-R等概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s b 2004log log 2B 2B b ===R M R R(2)平均信息量为比特977.1516log 165316log 1634log 414log 412222=+++=H则平均信息速率为 b 7.197977.1100B b =⨯==H R R习题1.4 试问上题中的码元速率是多少?解:311200 Bd 5*10B B R T -===习题1.5 设一个信息源由64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均为1/32,其余48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96,若此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独立的符号,试求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该信息源的熵为96log 961*4832log 321*16)(log )()(log )()(22264121+=-=-=∑∑==i i i i Mi i x P x P x P x P X H=5.79比特/符号因此,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1000*5.795790 b/s b R mH === 。
高等数学:习题课二 极限概念与性质(解答)
有ana2 n
ap n1an
。
q an1
an故数q2列an{aan }n收1 敛。
qn
a2
a1
an p an an p an p1 an p1 an p2 an1 an
(qn p2 qn p3 qn1 ) a2 a1
qn1 qn p1
qn1
1q
a2 a1
1q
a2 a1
,证明数列an发散。
5
习题课二 极限的概念与性质
1.
用定义证明:若
xn
0 ( n1,
2, ),且 lim n
xn
a
,
则 lim n
xn
a。
证明:
由 lim n
xn
a
得,
0 , N N ,使得当 n N 时有| xn a | ,
而|
xn
a | | xn a | | xn a | (a 0时)
xn a
a
a
所以,当 a 0时, lim n
xn
a;
而当 a 0结论显然成立。
6
习题课二 极限的概念与性质
2.设数列{an } 满足: an2 an1 q an1 an (0 q 1, n 1, 2, ) ,
证明数列{an } 收敛。
证明: 若若0aa,11N aa22,,[1则则l由n{a于an(}21为aq一1)]常,数对列,n 显N然,收p敛。N ,
三、Cauchy收敛准则(定理3.3)
数列{an } 收敛 0, N N , 当 m N , n N 时,
有 am an
0, N N , 对 n N ,p N , 有 an p an
数列{an } 发散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1.2时间和位移教材讲解习题练习
1.2 时间和位移教材讲解+习题练习教材解读一、时刻和时间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如第3s末、3s时(即第3s末)、第4s初(即第3s末)均表示为时刻.时刻与状态量相对应:如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
时间: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之间的线段长度,如:4s内(即0至第4末) 第4s(是指1s的时间间隔) 第2s至第4s均指时间。
会时间间隔的换算: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时间与过程量相对应。
如:位移、路程、冲量、功等例1.(双选)关于时刻和时间(时间间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短,时间表示时间长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D.1 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答案:BC例2.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B.1 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C.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间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解析: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的是起床、就餐、上下课的时刻,A项错.1 min能分成无数多个时刻,B项错.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刻,C项错.“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D项对.答案:D例3.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火车在早晨6点10分从上海站出发B.火车共运行了12小时C.火车在9点45分到达中途的南京站D.火车在19点55分到达北京解析:时刻对应位置,时间间隔对应过程,出站、进站对应的是时刻,途中历经的是时间间隔,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答案:B二、位置、位移、路程位置:质点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系中的一个点来表示,在一维、二维、三维坐标系中表示为s(x) 、s (x,y) 、s (x,y,z)位移:①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位移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相对所选的参考点(必一定是出发点)及正方向②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1.2《腐乳的制作》课后习题(含解析)
【优化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修1课时演练·促提升1。
下列关于毛霉形态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毛霉属于真菌②它分化为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③豆腐坯上的白毛主要是毛霉的直立菌丝④时间过长,白毛变灰或黑是其孢子成熟的表现⑤毛霉属于细菌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D。
①④⑤⑥解析:从分类上讲,毛霉是典型的真菌,营腐生生活,有分化的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毛霉白毛变灰或黑是其孢子成熟的表现.答案:C2。
下列关于腐乳及腐乳制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C.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让豆腐长出毛霉不需要严格杀菌D.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主要含有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解析:腐乳制作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所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产生小分子物质,A、D两项正确。
腐乳制作时适宜用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含水量过高,容易导致豆腐腐败变质,B项错误。
让豆腐长出毛霉是利用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无需消毒灭菌,C项正确。
答案:B3.腐乳因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
下列有关腐乳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逐层增加盐的用量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也可以防止杂菌污染B.制作腐乳时,容器要进行灭菌,装豆腐时操作要缓慢以防止豆腐碎裂C。
毛霉菌丝大量繁殖时可形成有害的“硬皮",不能食用D。
不同颜色的腐乳制作过程有很大不同解析:用食盐腌制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A项正确。
装豆腐时操作要迅速小心,以防止微生物污染,B项错误。
毛霉菌丝大量繁殖时形成的“硬皮"对人体无害,可以食用,C项错误。
不同颜色的腐乳都是通过发酵制作成的,制作过程基本相同,只是加入的辅料有所区别,D项错误。
1.2排列与组合(课后习题详解)
3 2
第 2 页 共 8 页
(4) 3C8 2C5 3 56 2 10 148 。
3 2
6.求证 Cn
m
m 1 m1 Cn1 。 n 1
【解析】
m 1 m1 m 1 (n 1)! n! m Cn1 Cn n 1 n 1 (m 1)![(n 1) (m 1)]! m! n m !
4 A4 24 .
6.一个学生有 20 本不同的书,所有这些书能够以多少种不同的方式排在一个单层的书架上? 【解析】排列 由于书架是单层的,所以问题相当于 20 个元素的全排列,有 A20 种不同的排法. 7.学校要安排一场文艺晚会的 11 个节目的演出顺序,除第 1 个节目和最后一个节目已确定外,4 个音乐节目要求排在第 2,5,7,10 的位置,3 个舞蹈节目要求排在第 3,6,9 的位置,2 个曲艺节目 要求排在第 4,8 的位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解析】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排列 可以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安排 4 个音乐节目,共有 A4 种排法; 第二步,安排舞蹈节目,共有 A3 种排法; 第三步,安排曲艺节目,共有 A2 种排法。 所以不同的排法有 A4 A3 A2 288 (种) 。
n 2 Cn 1 Cn (n 1)
(4) Cn 1 Cn
n
n2
n(n 1) n(n2 1) 。 2 2
3.求证: (1) An1 An n An1 ;
n 2 n 1 n 1
(2)
(n 1)! n! (n k 1)n ! (k n) 。 k! (k 1)! k!
2.用计算器计算: (1) A15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同步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同步习题(带答案)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5题)1.小明将少量的白糖放在铁锅里加热,先看到白糖融化,接着看到融化的物质呈现棕色,最后有黑色残渣,请你判断整个实验属于()A. 研究白糖的结构B. 研究白糖的用途C. 研究白糖的变化D. 研究白糖的制法2.夏飞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 提出假设B. 收集证据C. 设计实验D. 做出结论3.将一根火柴放在蜡烛的火焰中1 s后取出,火柴梗发生的变化是()A.全部碳化变黑B.中间碳化变黑C.两端碳化变黑,中间变黑程度小一些D.没有明显的变化4.在蜡烛燃烧实验中,下列叙述属于石蜡性质的是()A.石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B.石蜡燃烧前先熔化成无色液体C.石蜡燃烧时发出黄色的光,放出热量D.石蜡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5.要解决化学问题,一般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一般是()A.动手实验B.提出问题C.调查研究D.总结归纳6.在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收集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进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盛空气的熄灭B.盛呼出气体的熄灭C.都熄D.都不熄灭7.可乐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要证明这种气体的存在,可将可乐饮料中的气体()A.收集在集气瓶中,用燃着的火柴检验B.收集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C.将澄清的石灰水加入可乐饮料中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8.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了()A.蜡烛中有水B.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C.蜡烛中没有水D.可能都正确,但还要有进一步的实验证明9.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相比,明显增加的气体是()A.氧气B.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C.氮气D.二氧化碳和水蒸气10.从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你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④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11.蜡烛燃烧时,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石蜡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
1.2
2
22
2
22
ln(4);(2)
40,||4,||2,(,2)(2,).
1010
1
(2)0..11,(1,1).
1010
1
5
(3)1,540.540,(
4
y x y y y
x x x D
x x
x
x D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或
1.:
(1)
解(1)
12
2
12
2
1)(4)0,1, 4.
(1,4).
(4)2530.(21)(3)0,3,1/2.(,3)(1/2,).
(),
()1,(0,3).()(1,10).
(2)()ln(1sin),(/2,],()(,ln2].
(3)(
x x x
D
x x x x x x D
f X X
f x x X f X
f x x X f X
f x
ππ
--=== =
+->-+==-==-∞-⋃+∞
=+==
=+=-=-∞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其中为题中指定的定义域
2..
(1)
22
12
2
)[1,3],320,230,(1)(3)0,
1,3,()[0,(1)][0,4].
(4)()sin cos,(,).
()cos(/4)cos sin(/3))/4),()[
ln
(1)(),(1)
ln10
X x x x x x x
x x f X f
f x x x X
f x x x x f X
x
f x f
πππ
==-+-=--=+-= =-===
=+=-∞+∞
=+=+=
=-
求函数值:
设求
3.
2
,(0.001),(100);
(2)()arcsin,(0),(1),(1);
1
ln(1),0,
(3)()(3),(0),(5).
, 0,
cos,01,
(4)()1/2,1,(0),(1),(3/2),(2).
2, 13
(1)()l
x
f f
x
f x f f f
x
x x
f x f f f
x x
x x
f x x f f f f
x
f x
-
=-
+
--∞<≤
⎧
=-
⎨
-<<+∞
⎩
⎧≤<
⎪
==
⎨
⎪<≤
⎩
=
设求
设求
设求
解264 og,(1)log10,(0.001)log(10)6,(100)log10
(2)(0)0,(1)arcsin(1/2)/6,(1)arcsin(1/2)/6.
(3)(3)ln4,(0)0,(5) 5.
(4)(0)cos01,(1)1/2,(3/2)(2) 4.
2
4.(),
2
x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x
f x x
x
ππ
-
-==-==-= ===-=-=-
-===-
=====
+
=≠
-
=4.设函数
11
2,(),(1),()1,,.
()
2213
(),2;(1),1,3,
2211
f x f x f x f
x f x
x x x
f x x f x x x
x x x
⎛⎫
±-++ ⎪
⎝⎭
-+++
-=≠±+==≠≠-
+---
求
解
333322332224121/21
()11,2;
,0,1/2,2221/21
12, 2.()2()()
(),()()()3333.
6.()l x x x f x x f x x x x x x x x
x f x x
f x x f x f x x x x
f x x f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x +--⎛⎫+=
+=≠±==≠≠± ⎪--++⎝⎭+=≠±-+∆-=∆∆+∆-+∆-+∆+∆+∆-===+∆+∆∆∆∆=设求,其中为一个不等于零的量.
设解5.224222n ,0,(),,(()),(()),(()),(()).(())(ln )ln ln ,1;(())(),;(())()ln ,0;(())(ln )ln ,0.0, 0,, 0;
7.()(),0;1x x g x x x f f x g g x f g x g f x f f x f x x x g g x g x x x f g x f x x x g f x g x x x x x x f x g x x x >=-∞<<+∞==>==-∞<<+∞==≠==>≥≥⎧==⎨-<-⎩试求设解(()),(()).
,0,,()0,(())0.(0), 0,0, 0,
(())(),0.,0.
8.:
(1)[],[];(2)[];
1
(3)sinh ()();
21
(4)cosh ()(2
x x x x f g x g f x x x x g x f g x g x x g f x g x x x x y x x x y x x y x e e x y x e e --⎧⎨<⎩
∀≥=≥≥⎧⎧==⎨⎨
-<-<⎩⎩==+==--∞<<+∞==+-求作下列函数的略图其中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解2);
, 00,(5)1,10.
x x x y x x ∞<<+∞⎧≤<=⎨
--≤<⎩
友情提示: cosh=ch
(1) (2)
(3) (4) (5)
2242222,0,
9.():
, 0,(1)();(2)|()|;(3)();(4)(||).(1),.
,0,
(2)|()|, 0.,0,,0,
(3)(), 0, 0.
(4)(||),x x f x x x y f x y f x y f x y f x y x x x x y f x x x x x x x y f x x x x x y f x x ⎧≥=⎨<⎩
===-==-∞<<+∞⎧≥==⎨
-<⎩⎧⎧-≥≤=-==⎨⎨
--<->⎩⎩==-设求下列函数并且作它们的图形解.
x ∞<<+∞
222222210.:
2
(1)(0);2(2)sinh ();
(3)cosh (0).
2
(1),240,4,4().
2(2),,210,1,ln(1),
2ln(1),().
(3x x x x x y x x
y x x y x x x y x yx x y y y x x x x e e y z e z yz e z y y x y y y x x x -=-<<+∞=-∞<<+∞=<<+∞-=--==++=+-∞<<+∞-==--===++=+=++-∞<<+∞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解2
2222222
2
222222
),,210,1,ln(1),
2ln(1),(1).11.cosh sinh 1.
(2)(2)cosh sinh 1.2241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e e y z e z yz e z y y x y y y x x x x x e e e e e e e e x x y e x -----+==-+===-=+-=+-≥-=⎛⎫⎛⎫+-++-+--=-=
= ⎪ ⎪⎝⎭⎝⎭
=∈-证明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内是否是有界函数证2210,);(2)(0,10);(3)ln ,(0,1);(4)ln ,(,1),0.1
(5)cos(2),(,);||1 2.
2sin 21
x x x y e x y x x y x x r r e y x y x -∞+∞=∈=∈=∈>=+∈-∞+∞≤+=+-否是否
其中是
是
友情提示: cosh=ch 友情提示: cosh=ch
22
10
10
(6)sin ,(,);.(7)cos ,(10,10).y x x x y x x x =∈-∞+∞=∈-否是
642
6
6426426
66613.(1,)1).
13.(,).13||13,||1,3,
11||3,(,).y y x x x x y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y y x =+∞==
=<>++=-∞+∞+++++≤≤>≤=++=≤∈-∞+∞证明函数内是有界函数.
研究函数在内是否有界时,时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