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呼吸教案设计
教案模板高中生物有氧呼吸
教案模板高中生物有氧呼吸
课程名称:高中生物
课时数:1课时
课题:有氧呼吸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氧呼吸的定义和过程;
2.掌握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
3.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教学重点:
1.有氧呼吸的定义和过程;
2.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教学准备:
1.幻灯片或板书;
2.实验器材:试管、燃烧炉等;
3.学生课前预习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呼吸这一生物学概念,引出有氧呼吸的概念,并与无氧呼吸进行对比。
二、讲解有氧呼吸的定义和过程(15分钟)
1. 讲解有氧呼吸的定义;
2. 分步介绍有氧呼吸的过程,包括糖类分解、糖类分解产生的气体经氧气参与有氧呼吸过程等。
三、化学方程式的学习(10分钟)
1. 介绍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
2. 分析化学方程式中各个物质的作用和转化过程。
四、实验演示(15分钟)
利用实验器材展示有氧呼吸的过程,让学生亲眼看到氧气与糖类分解的产物在燃烧炉中反应的过程。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
与学生讨论有氧呼吸的重要性,以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的区别,并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以巩固学生对有氧呼吸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演示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有氧呼吸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有氧呼吸》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有氧呼吸》
在中学生物《有氧呼吸》一课中,教师需说明细胞的呼吸方式,原理和实质。为帮助考生顺利通过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特整理了本节课教案,具体如下:【教学目标】
1.描述有氧呼吸的过程。
2.通过学习有氧呼吸的过程,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3.理解生物呼吸作用的各种方式,了解生物多样性,激发热爱生物的热情。
【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运用多媒体展示与有氧呼吸相关的几幅图片,如农民松土目的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力与根系的生长,慢跑有利于人们进行有氧呼吸等引出什么是有氧呼吸?
对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二)讲述线粒体结构与功能
老师:细胞中哪种细胞器与有氧呼吸有关?
学生: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请同学回答线粒体的结构,后用多媒体展示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结构图,并讲述线粒体是如何使结构与功能适应的。
(三)有氧呼吸过程
老师:在细胞中有氧呼吸是怎样进行的呢?
让学生阅读93-94页有氧呼吸过程,思考两个问题(1、有氧呼吸各个阶段反应是怎样的?2、每个阶段的场所?)
请同学说出三个阶段的反应式及相应的场所。
讲述:细胞内的有氧呼吸过程,实际上是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换是相伴进行的。简单的说,可以分为桑阶段请大家看多媒体课件。这是有氧呼吸过程示意图。
请观察:第一阶段的变化。
老师:这个阶段的物质变化时什么?
学生:一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过程中,长生少量的还原氢和少量的ATP。
有氧呼吸教案
有氧呼吸(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的概念、过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关心生物科学。
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各个阶段的特点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2.教学难点有氧呼吸的本质。
教学策略
1.借助图像帮助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
2.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有氧呼吸的概念。3.分条缕析有氧呼吸的概念、场所、过程、原料、产物等知识。
有氧呼吸
导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生存吗?无氧呢?
新课有氧呼吸
一、复习线粒体的结构(课本P93图5-8)
二、.阅读课本P93“有氧呼吸”及图5-9,观察下面图像,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
1.产生[H]的阶段是。
2.水的分解和合成分别发生在和阶段。
3.产生CO2的阶段是,场所是。
4.产物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分别来自、。
5.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6.产生ATP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场所是,主要场所是。
7.吸进的氧气在(场所)被消耗,参加阶段反应,其作用是与结合生成水。
8.葡萄糖能否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
9.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酶
C6H12O6 + 6H2O + → 6CO2 + + 能量
思考:以上反应式中的能量能否写成ATP?
三、根据有氧呼吸过程,师生共同说出有氧呼吸概念。
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
有氧呼吸教案设计
有氧呼吸教案设计
第一章:有氧呼吸简介
1.1 学习目标
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1.2 教学内容
有氧呼吸的定义和特点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作用、Krebs循环、电子传递链有氧呼吸的产物和能量释放
1.3 教学活动
引入话题:讨论有氧呼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讲解有氧呼吸的概念和特点
PPT展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和产物
小组讨论:总结有氧呼吸的能量释放过程
1.4 作业与评估
编写一篇关于有氧呼吸的小短文
制作有氧呼吸过程的手工模型
第二章:糖解作用
2.1 学习目标
掌握糖解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了解糖解作用在有氧呼吸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
糖解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糖解作用中的关键酶和产物
糖解作用在有氧呼吸中的角色
2.3 教学活动
讲解糖解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PPT展示糖解作用的关键酶和产物小组实验:观察糖解作用的过程2.4 作业与评估
制作糖解作用的流程图
编写一篇关于糖解作用的小短文
第三章:Krebs循环
3.1 学习目标
掌握Krebs循环的概念和过程
了解Krebs循环在有氧呼吸中的作用3.2 教学内容
Krebs循环的定义和过程
Krebs循环中的关键酶和产物Krebs循环与糖解作用的关系
3.3 教学活动
讲解Krebs循环的概念和过程
PPT展示Krebs循环的关键酶和产物小组实验:观察Krebs循环的过程
3.4 作业与评估
制作Krebs循环的流程图
编写一篇关于Krebs循环的小短文第四章:电子传递链
4.1 学习目标
掌握电子传递链的概念和过程
了解电子传递链在有氧呼吸中的作用4.2 教学内容
电子传递链的定义和过程
有氧呼吸教案设计
有氧呼吸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有氧呼吸的定义和过程。
学生能够描述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学生能够解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有氧呼吸的过程。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有氧呼吸的生物学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意识到有氧呼吸在人体健康和运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有氧呼吸的定义和过程。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难点:
有氧呼吸的生物学意义。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实验室设备:显微镜、细胞模型、试剂等。
教学材料:PPT、教材、实验指导书等。
网络资源:有关有氧呼吸的科普视频、学术文章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PPT展示有氧呼吸的定义和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有氧呼吸。
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有氧呼吸的好奇心。
2. 探究有氧呼吸的过程: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细胞模型,了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
3. 讲解有氧呼吸的生物学意义:
教师通过PPT和教材,详细讲解有氧呼吸的生物学意义。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4. 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5. 课堂小结:
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有氧呼吸在人体健康和运动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和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了有氧呼吸的定义、过程、生物学意义和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课后作业的设置,巩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详细教案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详细教案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2. 掌握有氧呼吸的化学式和反应方程式;
3. 理解细胞内有氧呼吸产生 ATP 的作用和机制;
4. 学习和掌握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有氧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2. ATP 的生成机制。
教学难点:
1. 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
2. 有氧呼吸产生 ATP 的细胞器。
教学内容:
1. 有氧呼吸的定义和概念;
2. 有氧呼吸的化学式和反应方程式;
3. 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机制;
4. ATP 的生成和作用;
5. 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教学方法:
1. 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
2. 视频演示和图表展示;
3.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介绍有氧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分析有氧呼吸的化学式和反应方程式;
3. 解释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机制;
4. 讨论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第二课时:
1. 学习 ATP 的生成和作用;
2. 演示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
3. 小组合作进行有氧呼吸的模拟实验;
4. 总结有氧呼吸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评价:
1.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有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2. 学生能够理解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和 ATP 的生成过程;
3. 学生能够分析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反思:
1. 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实践能力;
2. 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3. 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确保教学效果。
教学资料:
1. 有氧呼吸的PPT讲解;
高中生物教案:浅谈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及其差异
高中生物教案:浅谈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及其差异
一、引言
呼吸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过程。在生物体内,呼吸可以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有氧呼吸需要氧气作为能量来源,是生物体内大量生成 ATP 的过程;无氧呼吸则不需要氧气,但产生的ATP 数量较少。本文将从生物体能量获取的角度,探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特点和差异。
二、有氧呼吸
1. 特点
有氧呼吸是生物体利用氧气来分解分子中可供呼吸利用的高能化合物,最终产生 ATP 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内,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糖解、Krebs 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其中,糖解和Krebs 循环是生成 ATP 的关键步骤。通过分解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能让细胞有充足的能量供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 ATP 产量
有氧呼吸能够生产大量的 ATP。分解葡萄糖的完整过程,能产生大约 38 个 ATP。而利用脂肪分解生产 ATP 的过程,需要更多步骤和
氧气, ATP 产量会更高,可以达到 129 个 ATP。而利用蛋白质生成ATP 的过程,则需要通过转化成糖类的方式,产量比较低,只有 36 个 ATP。
3. 适用物种
有氧呼吸在所有的生物物种中均有发生。脊椎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因为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维持生命,它们的线粒体数量会明显增多,从而增加 ATP 的产量。
三、无氧呼吸
1. 特点
无氧呼吸指的是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产生 ATP 的过程。这种情况下,生物体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进行有氧呼吸的糖解或 Krebs 循环,而是采用发酵代替,将糖类分解为乳酸、酒精或产生其他有机酸。耐受无氧环境的微生物,如乳酸菌或发酵细菌,往往都采用无氧呼吸来获取能量。
有氧呼吸教案
有氧呼吸教案
有氧呼吸教案
呼吸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将氧气吸入体内,与食物中的营养
物质进行氧化反应,产生能量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有氧呼吸则是一种通
过有氧代谢产生能量的呼吸方式。有氧呼吸不仅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还
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减少体内脂肪等多种益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份有氧呼吸教案,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有氧呼吸训练。
一、教案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员掌握正确的有氧呼吸技巧,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能,并了解有氧呼吸的好处。
二、教案内容
1. 理论知识介绍
首先,我们将向学员介绍有氧呼吸的基本原理和好处。通过了解有氧呼吸的工
作原理,学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有氧呼吸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同时,我
们还会介绍有氧呼吸对心肺功能、免疫力和体重管理的积极影响。
2. 有氧呼吸技巧训练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有氧呼吸技巧的训练。有氧呼吸的关键是深呼吸和慢呼吸。我们将向学员示范正确的呼吸姿势,并进行实践演练。通过反复的练习,学员
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有氧呼吸技巧。
3. 有氧呼吸训练计划
为了帮助学员更好地进行有氧呼吸训练,我们将提供一份有氧呼吸训练计划。
该计划包括不同强度和时长的有氧呼吸训练,以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我们将
根据学员的身体状况和目标定制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有氧呼吸能力。
4. 实践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鼓励学员将所学的有氧呼吸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运动过程中,正确的有氧呼吸都能帮助学员更好地应对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增强体能。
三、教案实施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了解氧气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步骤及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投影仪、演示材料、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氧呼吸。
二、讲解(15分钟)
1. 通过投影仪展示有氧呼吸的过程及步骤,让学生了解氧气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2. 解释有氧呼吸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氧呼吸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实践(20分钟)
1. 分发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有氧呼吸实验,观察氧气的作用。
2. 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总结有氧呼吸的步骤及意义。
四、讨论(10分钟)
1. 组织学生讨论有氧呼吸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运动时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会对生物体有什么影响。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有氧呼吸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关注健康饮食和运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有氧呼吸的小短文,包括有氧呼吸的过程、作用及意义。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作用,从而增强对生命活动的认识。在实践环节中,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对生物体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讨论环节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拓展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较高。
有氧呼吸教案
有氧呼吸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正确的有氧呼吸方法。
3.能够正确评估和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项目。
教学内容:
一、有氧呼吸的概念和意义(20分钟)
1.引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对有氧呼吸的了解和认识。
2.讲解:简明扼要地介绍有氧呼吸的概念和意义,包括有氧呼吸对健康的重要性、有氧呼吸的原理和如何判断是否进行有氧呼吸等。
二、正确的有氧呼吸方法(30分钟)
1.理论讲解:详细介绍正确的有氧呼吸方法,包括鼻腔呼吸、慢而深的呼吸、腹式呼吸和吐气的方式等。
2.示范练习:老师进行有氧呼吸的示范,并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练习,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3.实际操作:学生进行有氧呼吸的实际操作,由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三、评估和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项目(30分钟)
1.讲解评估标准:介绍评估有氧运动项目的标准和方法,包括个人体力水平、心肺功能、年龄性别等因素。
2.讨论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根据不同案例情况,讨论如何评估和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项目。
3.个别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项目。
四、总结和小结(20分钟)
1.总结有氧呼吸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有氧呼吸方法。
2.小结评估和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项目的方法。
3.讲解练习计划:制定适当的练习计划,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有氧呼吸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提高学生对有氧呼吸的理解和认识。
2.示范法:通过示范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有氧呼吸方法。
3.讨论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评估和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项目的方法。
有氧呼吸教案
有氧呼吸教案
有氧呼吸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及其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学习正确的有氧呼吸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有规律地进行有氧呼吸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 有氧呼吸的方法和技巧。
2. 有氧呼吸对身体的好处。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课件。
2. CD播放器或其他音频设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有氧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正确的有氧呼吸方法(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正确的有氧呼吸方法:
(1)站立或坐下,放松全身,闭上眼睛。
(2)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深深吸气,感受气息填满肺部,再慢慢呼气。
(3)继续深呼吸,但不要用力,保持舒适的节奏。
(4)坚持深呼吸10分钟。
3. 有氧呼吸的好处(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有氧呼吸对身体的好处:
(1)增加肺部容量,提高肺活量。
(2)增加氧气供应,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机能。
(3)帮助减轻焦虑和压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 演示有氧呼吸练习(10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氧呼吸练习。可以播放轻柔的音乐,帮助学生放松身心。
5. 分组练习(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由选择一个环境舒适、安静的角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氧呼吸练习。
每个小组安排一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各组成员。
6. 反馈和总结(5分钟)
请学生分享他们进行有氧呼吸练习的感受和体会,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五、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每天定时进行有氧呼吸练习,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2. 建议学生在户外进行有氧呼吸,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大自然的美景。
初中有氧呼吸教案
初中有氧呼吸教案
1. 知识目标
(1)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过程及意义。
(2)掌握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2.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的有氧呼吸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有氧呼吸的概念、过程及意义。
(2)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2. 教学难点:
(1)有氧呼吸过程中各阶段的化学反应。
(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能量产生差异。
三、教学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氧呼吸的知识。
2. 利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3. 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有氧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播放细胞呼吸的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有氧呼吸的兴趣。
(2)提出问题:“什么是有氧呼吸?它有什么意义?”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过程及意义。
(2)让学生总结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课堂讲解
(1)讲解有氧呼吸的概念、过程及意义。
(2)讲解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讲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4. 互动环节
(1)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有氧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进行课堂提问,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5. 总结与反思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
【篇一: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教案】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2课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
吸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细胞
呼吸”第2课时的内容,第1课时安排的是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
的呼吸方式”,该部分知识点主要有细胞呼吸的过程、原理及应用,
它与前面学习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酶、atp等内容密切联系,也
为接下来的光合作用等其他生命活动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于呼吸作用和细胞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已
经有所了解,但是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这一过程与
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有什么不同?必须要有氧的参与吗?这些问
题学生并不清楚,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②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③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
目标
①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自
主阅读,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③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合
作能力和对知识分析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
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
生命科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物质变化
和能量变化
五、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等八、教学过程
有氧呼吸高中生物教案
有氧呼吸高中生物教案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2. 理解有氧呼吸与细胞能量释放的关系。
3. 掌握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内容:
1. 有氧呼吸的概念和作用。
2.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化学方程式。
3. 有氧呼吸与细胞内能量释放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引入有氧呼吸的概念,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有氧呼吸的作用和意义。
二、讲解有氧呼吸的过程
1. 有氧呼吸的定义及背景知识。
2. 有氧呼吸的过程,包括糖原解、糖酸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过程。
3. 有氧呼吸的分子方程式及生成物。
三、实验演示
教师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有氧呼吸的过程和生成物。
四、讨论与小组讨论
1. 学生对于有氧呼吸的理解及应用。
2. 小组讨论,探讨有氧呼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
五、总结与检测
学生归纳总结有氧呼吸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于有氧呼吸的掌握程度。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并写一篇有关有氧呼吸的文章。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教案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2课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2课时的内容,第1课时安排的是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该部分知识点主要有细胞呼吸的过程、原理及应用,它与前面学习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酶、ATP等内容密切联系,也为接下来的光合作用等其他生命活动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于呼吸作用和细胞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已经有所了解,但是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这一过程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有什么不同?必须要有氧的参与吗?这些问题学生并不清楚,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③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③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对知识分析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科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五、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等
八、教学过程
有氧呼吸教案设计
有氧呼吸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有氧呼吸的定义、过程和产物。
2. 让学生掌握有氧呼吸的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
3. 让学生了解有氧呼吸在人体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有氧呼吸的定义和过程。
2. 有氧呼吸的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
3. 有氧呼吸在人体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 实验:观察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有氧呼吸的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
2. 有氧呼吸在人体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有氧呼吸的定义、过程、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在人体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 实验法:观察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过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有氧呼吸的意义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有氧呼吸的兴趣。
2. 讲解有氧呼吸的定义、过程、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在人体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结果。
4.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有氧呼吸的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加深对有氧呼吸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有氧呼吸基本概念的理解。
3. 作业:评估学生对有氧呼吸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掌握。
七、教学资源:
1. 教学PPT:展示有氧呼吸的相关概念、过程和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
2. 实验材料:酵母菌、培养皿、显微镜等。
3. 参考书籍:提供深入学习有氧呼吸的相关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生物教案设计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生物组高一年级
2010年12月20日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一.课标要求:(1)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2)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说明细胞的呼吸方式的方式,原理和实质,简述有氧呼吸的过程。
(4)说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材分析:
本章的教材包括章首页,4节课文,2个实验,3个资料分析,3个探究,3个思考与讨论,1个“科学技术社会”以及“本章小结”和本章“自我检测”
第一节主要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及酶的三个特性。
第二节主要介绍了ATP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ATP具有与ADP相互转化的特性,以及A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主要介绍了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它们的原理和大致过程,以及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三.学情分析:
本节在学生学习的初中生物学的基础上创设拉瓦锡等科学家研究人的呼吸作用的“问题探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呼吸作用与物质燃烧的异同点等问题进入本章学习。而且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有关绿色植物和人体的呼吸作用以及对真菌细菌与食品制作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材一开始给出了概括性很强的细胞呼吸的定义给学生。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细胞的呼吸方式,原理和实质,探讨细胞呼吸原理和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有关资料的分析,思考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同时还要有质疑,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二课时)ATP.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让学生分析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高等动物和人在缺氧条件下以无氧呼吸方式暂时供能弥补能量不足,树立生物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解决方法:通过课件或挂图阐明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提问、启发法。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对于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学生并不陌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且通过高中生物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细胞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等生物学知识,但是,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这一过程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有什么不同(后者也是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这一过程必须要有氧的参与吗?在无氧条件下能不能进行?这些问题学生并不清楚,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2.教学内容的组织学习安排
“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符合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保持强烈的探究科学的激情和兴趣,运用讲解,提问,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
六.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上节课探究实验,我们知道了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师生互动]
(一)有氧呼吸
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氧的参与。1.主要场所:线粒体。
引导学生复习线粒体的结构(利用多媒体课件)
师:线粒体有哪些结构与呼吸作用相适应?
2..过程
(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有关呼吸的知识,在讨论中板书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即
CO+HO+能量CHO+O2621262呼吸作用的过程学生现阅读课本P~P相关内容,自己总结。然后教师讲解。9493有氧呼吸过程可以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反应都有相应的酶催化。
关于呼吸作用过程的教学,可根据多媒体显示讲解,在讲解中讲清以下几点:
①首先应指出,下面以葡萄糖为例讲述呼吸作用过程。其他有机物也可以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
②第一阶段:葡萄糖的降解阶段。
a. 发生部位:细胞质基质。
过程:在酶催化下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b.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c. 产物:丙酮酸、少量[H]和少量ATP。
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阶段。
a. 发生部位:细胞线粒体的基质内。
b. 过程:在酶的催化下,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
c. 产物:二氧化碳、[H]、少量ATP。
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的阶段。
a. 发生部位:细胞线粒体内膜上。
b. 过程:在酶的催化下,前两阶段释放的[H]和氧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c. 产物:水和ATP。
(此处一定要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中间产过程和产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的情况,将有氧呼吸的主要过程较详细地介绍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
(2)在整理出三个阶段后,根据学生状况,进一步分析以下几点:
①引导学生,将呼吸作用的反应式配平
6CO+6H+6OO+能量O即CH2266122配平过程中,提问,呼吸作用产生的HO中的O,来自哪种原料?(学生回答出:来自2O),接着提出,消耗6分子的O应该产生12个分子的HO,可是,如果形成12分子的HO,2222又需要24个H,一分子的CHO,只有12个H,差12个H来自哪里?最后指
出,呼吸作用6126还消耗水。因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应改为:
O6CO+12H O+能量才能反映其本质。OCH+6O+6H26212622(解决了这一环节,其他物质的来龙去脉就可迅速解释清楚。)
③分析呼吸作用过程中的能量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P小字计算:1 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2 870 94kJ的能量,其中1 161 kJ左右的能量被ADP捕获,储存在ATP中(约38 mol的ATP)。可见,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只有40%储存在ATP中,用于推动其他生命活动。其余以热的形式散失了。教师:因此,在有些情况下,如新鲜蔬菜、粮食等保存,通过控制呼吸速率,可减少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机物的消耗。.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3.归纳有氧呼吸概念
学生根据有氧呼吸过程总结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人体的细胞会不会进行无氧呼吸?学生先思考讨论。
(二)无氧呼吸
1.无氧呼吸过程
学生阅读课本P~P相关内容,自己先总结。9594教师讲解:
通常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葡萄糖降解阶段。
a. 发生部位:细胞质基质中。
b. 过程:与有氧呼吸相同。
c. 产物:丙酮酸、少量ATP。
第二阶段:丙酮酸继续分解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