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思想政治学科

合集下载

浙江高中思想政治选考考纲(A4版)之欧阳总创编

浙江高中思想政治选考考纲(A4版)之欧阳总创编

欧阳总创编 2021..02.1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思想政治)一、考试要求高中思想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分别用字母a、b、c表示。

其含义如下:a-识记:再认或再现学过的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b -理解: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把握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一些现象或观点作出初步判断。

c-应用:运用所学思想政治课学科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分析、探究和说明一些简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象,并能运用学科语言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述。

二、考试范围第一部分《经济生活》一、生活与消费(一)神奇的货币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a);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职能(b);纸币的发行规律(b)2.信用卡、支票和外汇: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b);外汇和汇率(b);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b)(二)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b);价格与价值的关系(b);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b);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C)2.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C);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C)(三)多彩的消费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b);恩格尔系数(a);消费的类型(b)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b);做理智的消费者(C)二、生产、劳动与经营(四)生产与经济制度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C);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b)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C)(五)企业与劳动者1.企业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b);企业的经营与发展(C)2.新时代的劳动者:劳动和就业的意义(b);正确的择业、就业、职业观(b);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b);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b)(六)投资理财的选择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储蓄存款(b);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a)2.股票、债券和保险:股票的含义及股票投资的收入来源和风险(b);债券的含义和种类(a)三、收入与分配(七)个人收入的分配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和地位(b);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b)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b);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C);兼顾效率与公平(C)(八)财政与税收1.国家财政: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b);财政收入的渠道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b);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a);财政收入和支出关系的三种情况(a)2.征税和纳税:税收的基本特征(a);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b);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C);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a)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九)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配置资源: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a);市场经济的含义(a);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优点和作用(b);完善市场秩序(b);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其后果(b)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b);科学的宏观调控(C)(十)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2.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十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面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a);经济全球化的影响(b)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则(b);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C)第二部分《政治生活》一、公民的政治生活(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国家性质(a);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本质(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b)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a);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a);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C)(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b);选择不同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b)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b);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b)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a);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b)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民主监督的方式(a);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b)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三)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我国政府的法律地位和基本职能(C)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b);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a)(四)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1.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意义(C);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a);审慎行使决策权(b)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权力是把双刃剑(b);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b);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a)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五)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b);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义务和权利(b)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基本内容(a);民主集中制及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体现(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b)(六)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C);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b)2.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b);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b)(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a);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b)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优越性(b)3.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的宗教政策(b)四、当代国际社会(八)走近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主权国家的地位和构成要素(a);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b);联合国的宗旨、原则(b)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a);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b);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C)(九)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当今时代的主题(a);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b)2.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a);当代国际竞争的表现及其实质(b)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第三部分《文化生活》一、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文化的内涵和特点(b);文化的力量(b)2.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b);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意义(C)(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影响人的表现和特点(b)2.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b)二、文化传承与创新(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b)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b)(四)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b);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C)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b);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a)(五)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a);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文化创新的作用(b)2.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b);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a)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六)我们的中华文化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b)(七)我们的民族精神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涵及其核心(b)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八)走进文化生活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当代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a);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b)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及其在我国依然存在的原因(b);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C)(九)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a);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b);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b)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性(b)(十)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b);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b)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美好生活的向导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二)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b)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b)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四)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b)(五)把握思维的奥妙1.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b);物质决定意识(b)2.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六)求索真理的历程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的含义和特点(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a);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b);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b)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b)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C);系统的基本特征(a);系统优化的方法及其要求(b)(八)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b)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的前途、道路及其要求(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C)(九)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b);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及要求(b);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情形(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C)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十)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辩证否定观(C);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b)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十一)寻觅社会的真谛1.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C);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C);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a)2.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十二)实现人生的价值1.价值与价值观:人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a);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b)2.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b);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b);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b)第五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一、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1.国家的本质:国家与国家性质(a);专政与民主(b);国体与政体(b)2.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和影响政体的因素(a);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b);议会制和总统制(b)3.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a);单一制和联邦制(a);维护国家统一(C)4.国际组织概观: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b);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b)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1.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中的英国国王(a);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结构、特点(b)2.英国的议会和政府:至尊的英国议会(a);英国的内阁与首相(b);君主立宪制的实质(b)3.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制:法国民主共和制的主要权力机关(a);法国政体的运行和特点(b)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1.美国的联邦制:美国联邦制的特点(b);美国联邦制的利与弊(C)2.美国的两党制: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实质(C);美国政党的特征(a)3.美国的三权分立:美国三权分立的核心内容(b);三权分立的弊端(C)4.美国的利益集团:美国的利益集团及其活动方式(a);美国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C)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1.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主要机构(b);联合国的作用(b)2.中国与联合国: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b)5.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欧盟的宗旨(a);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b)第六部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C);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a)2.积极维护人身权:生命健康权(b);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b)3.依法行使财产权:所有权(C);用益物权(b);担保物权(a)4.切实保护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C)三、信守合同与违约1.走近合同:合同的含义(b);合同的形式(a);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b)2.订立合同有学问:订立合同的过程(b);合同的内容(a);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b)3.言而有信守合同:履行合同的核心(a);合同履行的原则(C)4.违约与违约责任:违约及其类型(a);违约行为的免责情形(b);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C)五、家庭与婚姻1.构建和睦家庭: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与义务(a);法律对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的处罚规定(b)2.法律保护下的婚姻:婚姻法规定的基本原则(b);结婚的具体条件(b);结婚登记的程序和意义(a)3.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夫妻关系的核心(a);夫妻间人身关系及其主要体现(b);夫妻财产的主要内容及其处置方法(b)六、法律救济1.不打官司解决纠纷:调解(a);仲裁(b);行政复议(b)2.心中有数打官司:诉讼与诉讼权利(a);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b)3.诉讼的基本程序:管辖(b);起诉与受理(a);开庭审理(a)4.用证据说话:诉讼证据及其种类(a);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

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会考形式

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会考形式

1会考形式高中思想政治会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试卷满分为100分。

2.试卷结构(1)考试内容分布思想政治必修1 约占25%思想政治必修2约占25%思想政治必修3约占25%思想政治必修4约点25%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渗透、结合于相应的考核内容中。

(2)考试要求分布识记约占20% 领会约占50%分析约占20% 应用约占10%(3)试题类型分布选择题约占70%综合题约占30%(4)试题难度分布容易题约占70%稍难题约占20%较难题约占10%考试要求:识记:现认或再现学过的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领会;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把握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一些现象或观点作出初步判断。

分析:比较所学知识的异同和内在联系,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解读知识内部各要素的因果关系;能够依据所学的知识对一些现象或观点进行简单批判。

应用:初步运用学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的知识,分析、探究和说明一些简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象,并能运用学科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述。

容易题(识记、领会)铁路大提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原先那些图快捷选择乘飞机出行的旅客,有的重新选择从火车出行。

这说明火车与飞机A.是互补商品B.具有相同的功能C.是互为替代品D.具有互补关系答案:C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对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基本知识的记忆和区别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加强了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如明确规定警察不能随意检查居民的身份证。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C.已成为法制健全的国家D.公民的人权得到了进一步保障答案:D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对我国人民民主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在处理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关系,对计划或调整或实充或废除。

从哲学层面看,这体现着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个人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答案:B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核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记忆能力。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 生物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制 1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

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的学生。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二、考核要求知识考核要求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在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能力考核要求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理解与表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能用文字、图表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相关内容。

2.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能从所给材料中鉴别、选择相关的生物学信息,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 能运用获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浙江省2024年1月选考和学考报名科目及时间安排

浙江省2024年1月选考和学考报名科目及时间安排

浙江省2024年1月选考和学考报名科目及时间安排浙江省2024年1月选考和学考报名科目及时间(一)报考对象与考试科目1.高三学生报考科目为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选考科目(含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

2.高二学生报考学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学考)、物理(学考)。

(二)报名时间安排报名分网上信息输入和网上缴费两个阶段进行。

网上信息输入时间为2023年11月1日9:00至11月10日17:00,网上缴费时间为11月11日9:00至11月14日17:00。

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招生有什么关系学业水平考试每年组织两次,学生应在必修课程基本结束时参加第一次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通过,无法参加等级性考试,根据各省市规定,学生参加等级考试所选的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不得选择不合格的科目作为等级考试科目,这是我们要注意的第一点。

学业水平考试也可以说是一次“小高考”,考的是每科的基础知识,是对高一高二的学业的总结,间接显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影响着高考,是参加高考的第一道门槛。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拿到高中毕业证,这里是我们要注意的第二点。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学生高中毕业,高中同等学历认定和春季高考录取的主要依据,水平考试成绩会记入综合素质评价里面,是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依据,与其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一并随电子档案提供给招生院校,在投档分数线以上,招生院校对学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实行全面考核会择优录取,最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直接影响到高等院校的特殊招生,在高校特殊招生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多数院校需要考生计算的一个材料,也是院校初审的评判标准之一,对于准备报考综合评价、强基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的考生,尤为重要。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用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获得普通高中学生毕业证高二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会作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发放的重要依据,也是其他社会人员高中同等学力认证的必要条件。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会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会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会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3.04.02•【字号】浙教考[2013]31号•【施行日期】2013.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会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浙教考〔2013〕31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尤其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需要,经研究,决定将普通高中会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管理职能整体转移到各级教育考试机构。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职能调整从2013年6月考试开始,高中会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管理职能由省教育考试院承担;各市、县(市、区)此项考试同步交由教育考试机构负责,招生和自考机构分设的,具体单位由当地教育局确定。

4月中旬前完成职能调整和工作交接。

二、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2013年上半年高中会考时间由6月18日推迟到6月29日;学业水平考试时间由6月19-21日推迟到6月30日-7月1日。

报名时间推迟到5月下旬。

学业水平考试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英语听力考试纳入高考技术和英语听力考试,二考合一,考试成绩既用于高校招生录取,又用于评定学业水平等第。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实行分卷考试,其中信息技术科目全部实行机考,考试时间40分钟;通用技术科目采用笔试,考试时间60分钟。

2013年考试时间安排在9月。

从2014年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科开考”: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学科同时开考,每年寒假、暑假前各开考一次。

从2014年起,高考英语听力、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考试时间调整为与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同步。

学生每门学科可选择参加2次考试,按最高成绩计入档案。

允许学生再参加一次未及格科目的考试,作为学业水平考试补考。

三、考试组织管理和等第评定考试要在标准化考点内进行。

确有困难的,经批准,2013年考点可设在基本具备标准化考点条件的学校,即能确保考场、试卷保管室、试卷分发室、考务办公室在组织考试过程的全面监控和全程录像。

浙江省高中政治学考与选考标准解读

浙江省高中政治学考与选考标准解读
浙江省高中政治学考与选考标准解读
征求意见稿到定稿 不变:
考试标准的编写体例
一、考试的性质与对象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 (知识能力目标 考试内容掌握程度层次要求)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 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 量; 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 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 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 依据。 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 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 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 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 省在我省异地高考学生。
三、综合题 1.Q县的老张是善于创新的农民画家。 其创作的新闻漫画,直面现实、描摹世 态,针砭时弊、褒扬正义;既保留了传 统民间艺术的拙朴,又融入了现代漫画 的幽默;既富有浓郁的乡土艺术味,又 汲取了西方政治漫画迅捷、准确传达新 闻要旨的特点。这些新闻漫画的传播, 为群众送去了优秀精神食粮。 材料中老张的做法体现了文化创新的 哪些基本途径?
《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 目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 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 教学指导意见· 思想政治(2014版)》的要求, 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 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 际制定而成的。
(一)考核目标 思想政治考试主要考查学科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以及分析、比较、 归纳等基本能力,把树立科学的理想信 念、确立现代公民意识和世界意识等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考核渗透在知识和能力 的考核之中。
五、题型示例:加试题部分的题型删除 是非题 未作说明: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 未明确提示。

(完整word)浙江高中思想政治选考考纲(A4版)

(完整word)浙江高中思想政治选考考纲(A4版)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思想政治)一、考试要求高中思想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分别用字母a、b、c表示。

其含义如下:a-识记:再认或再现学过的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b-理解: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把握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一些现象或观点作出初步判断。

c-应用:运用所学思想政治课学科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分析、探究和说明一些简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象,并能运用学科语言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述。

二、考试范围第一部分《经济生活》一、生活与消费(一)神奇的货币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a);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职能(b);纸币的发行规律(b)2.信用卡、支票和外汇: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b);外汇和汇率(b);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b)(二)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b);价格与价值的关系(b);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b);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C)2.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C);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C)(三)多彩的消费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b);恩格尔系数(a);消费的类型(b)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b);做理智的消费者(C)二、生产、劳动与经营(四)生产与经济制度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C);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b)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C)(五)企业与劳动者1.企业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b);企业的经营与发展(C)2.新时代的劳动者:劳动和就业的意义(b);正确的择业、就业、职业观(b);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b);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b)(六)投资理财的选择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储蓄存款(b);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a)2.股票、债券和保险:股票的含义及股票投资的收入来源和风险(b);债券的含义和种类(a)三、收入与分配(七)个人收入的分配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和地位(b);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b)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b);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C);兼顾效率与公平(C)(八)财政与税收1.国家财政: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b);财政收入的渠道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b);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a);财政收入和支出关系的三种情况(a)2.征税和纳税:税收的基本特征(a);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b);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C);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a)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九)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配置资源: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a);市场经济的含义(a);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优点和作用(b);完善市场秩序(b);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其后果(b)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b);科学的宏观调控(C)(十)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2.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十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面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a);经济全球化的影响(b)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则(b);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C)第二部分《政治生活》一、公民的政治生活(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国家性质(a);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本质(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b)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a);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a);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C)(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b);选择不同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b)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b);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b)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a);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b)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民主监督的方式(a);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b)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三)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我国政府的法律地位和基本职能(C)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b);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a)(四)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1.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意义(C);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a);审慎行使决策权(b)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权力是把双刃剑(b);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b);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a)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五)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b);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义务和权利(b)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基本内容(a);民主集中制及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体现(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b)(六)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C);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b)2.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b);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b)(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a);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b)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优越性(b)3.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的宗教政策(b)四、当代国际社会(八)走近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主权国家的地位和构成要素(a);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b);联合国的宗旨、原则(b)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a);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b);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C)(九)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当今时代的主题(a);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b)2.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a);当代国际竞争的表现及其实质(b)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第三部分《文化生活》一、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文化的内涵和特点(b);文化的力量(b)2.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b);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意义(C)(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影响人的表现和特点(b)2.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b)二、文化传承与创新(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b)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b)(四)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b);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C)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b);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a)(五)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a);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文化创新的作用(b)2.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b);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a)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六)我们的中华文化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b)(七)我们的民族精神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涵及其核心(b)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八)走进文化生活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当代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a);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b)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及其在我国依然存在的原因(b);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C)(九)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a);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b);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b)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性(b)(十)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b);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b)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美好生活的向导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二)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b)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b)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四)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b)(五)把握思维的奥妙1.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b);物质决定意识(b)2.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六)求索真理的历程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的含义和特点(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a);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b);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b)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b)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C);系统的基本特征(a);系统优化的方法及其要求(b)(八)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b)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的前途、道路及其要求(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C)(九)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b);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及要求(b);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情形(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C)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十)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辩证否定观(C);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b)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十一)寻觅社会的真谛1.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C);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C);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a)2.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十二)实现人生的价值1.价值与价值观:人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a);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b)2.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b);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b);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b)第五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一、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1.国家的本质:国家与国家性质(a);专政与民主(b);国体与政体(b)2.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和影响政体的因素(a);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b);议会制和总统制(b)3.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a);单一制和联邦制(a);维护国家统一(C)4.国际组织概观: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b);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b)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1.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中的英国国王(a);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结构、特点(b)2.英国的议会和政府:至尊的英国议会(a);英国的内阁与首相(b);君主立宪制的实质(b)3.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制:法国民主共和制的主要权力机关(a);法国政体的运行和特点(b)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1.美国的联邦制:美国联邦制的特点(b);美国联邦制的利与弊(C)2.美国的两党制: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实质(C);美国政党的特征(a)3.美国的三权分立:美国三权分立的核心内容(b);三权分立的弊端(C)4.美国的利益集团:美国的利益集团及其活动方式(a);美国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C)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1.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主要机构(b);联合国的作用(b)2.中国与联合国: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b)5.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欧盟的宗旨(a);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b)第六部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C);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a)2.积极维护人身权:生命健康权(b);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b)3.依法行使财产权:所有权(C);用益物权(b);担保物权(a)4.切实保护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C)三、信守合同与违约1.走近合同:合同的含义(b);合同的形式(a);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b)2.订立合同有学问:订立合同的过程(b);合同的内容(a);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b)3.言而有信守合同:履行合同的核心(a);合同履行的原则(C)4.违约与违约责任:违约及其类型(a);违约行为的免责情形(b);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C)五、家庭与婚姻1.构建和睦家庭: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与义务(a);法律对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的处罚规定(b)2.法律保护下的婚姻:婚姻法规定的基本原则(b);结婚的具体条件(b);结婚登记的程序和意义(a)3.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夫妻关系的核心(a);夫妻间人身关系及其主要体现(b);夫妻财产的主要内容及其处置方法(b)六、法律救济1.不打官司解决纠纷:调解(a);仲裁(b);行政复议(b)2.心中有数打官司:诉讼与诉讼权利(a);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b)3.诉讼的基本程序:管辖(b);起诉与受理(a);开庭审理(a)4.用证据说话:诉讼证据及其种类(a);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b)第七部分时事政治(一)考试前12个月内的国内外重大时事(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思想政治试题真题卷含答案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思想政治试题真题卷含答案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思想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揭示了()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①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①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A【解析】①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①①正确。

①①: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①①错误。

故选A。

2.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豪迈地宣告:“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在这里,“我们的工作”指的是()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B.根本变革生产关系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D.完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答案】A【解析】A:毛泽东豪迈地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们的工作”指的是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人民当家作主,A正确。

B:根本变革生产关系,是指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B错误。

C:党的八大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错误。

D: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我们的工作”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D错误。

故选A。

3.新时代,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现代化的视觉中心”,靠的正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靠的正是制度优势。

由此可知()①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①党的领导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①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①中特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持续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制度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D【解析】①: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做出了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说法与事实不符,①错误。

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思想政治学科

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思想政治学科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在2018年10月、2019年4月学考、高考选考科目考试中使用)一、考试要求高中思想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分别用字母a、b、c表示。

其含义如下:a-识记:再认或再现学过的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b-理解: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把握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一些现象或观点作出初步判断。

c-应用:运用所学思想政治课学科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分析、探究和说明一些简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象,并能运用学科语言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述。

二、考试范围第一部分《经济生活》一、生活与消费(一)神奇的货币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a);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职能(b);纸币的发行规律(b)2.信用卡、支票和外汇: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b);外汇和汇率(b);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b)(二)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b);价格与价值的关系(b);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b);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c)2.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c);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c)(三)多彩的消费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b);恩格尔系数(a);消费的类型(b)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b);做理智的消费者(c)二、生产、劳动与经营(四)生产与经济制度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c);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b)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C)(五)企业与劳动者1.企业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b);企业的经营与发展(c)2.新时代的劳动者:劳动和就业的意义(b);正确的择业、就业、职业观(b);劳动者的权利(b);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b)(六)投资理财的选择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储蓄存款(b);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a)2.股票、债券和保险:股票的含义及股票投资的收入来源和风险(b);债券的含义和种类(a)三、收入与分配(七)个人收入的分配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及按劳分配的地位(b);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b)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b);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c);兼顾效率与公平(c)(八)财政与税收1.国家财政: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b);财政收入的渠道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b);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a);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a)2.征税和纳税:税收的基本特征(a);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b);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c);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a)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九)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配置资源: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a);市场经济的含义(a);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优点和作用(b);市场秩序(c);——2017版是b 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其后果(b)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b);科学的宏观调控(c)(十)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2.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十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面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a);经济全球化的影响(b)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则(b);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c)第二部分《政治生活》一、公民的政治生活(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国家性质(a);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b)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a);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a);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c)(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b);选择不同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b)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b);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b)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a);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b)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民主监督的方式(a);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b)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三)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我国政府的法律地位和基本职能(c)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b);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a)(四)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1.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政府依法行政(c);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b);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权力是把双刃剑(b);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b);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a)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五)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b);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义务和权利(b)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基本内容(a);民主集中制及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体现(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b)(六)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c);依法治国、依法执政(b)2.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b);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b)(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a);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b)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优越性(b)3.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的宗教政策(b)四、当代国际社会(八)走近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主权国家的地位和构成要素(a);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b);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a)——2017版无此内容联合国的宗旨、原则(b)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a);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b);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c)(九)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当今时代的主题(a);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b)2.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a);当代国际竞争的表现及其实质(b)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b)第三部分《文化生活》一、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文化的内涵和特点(b);文化的力量(b)2.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b);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意义(c)(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影响人的表现和特点(b)2.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b)二、文化传承与创新(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b)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b)(四)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b);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c)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b);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a)(五)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a);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文化创新的作用(b)2.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b);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a)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六)我们的中华文化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b)(七)我们的民族精神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涵及其核心(b)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八)走进文化生活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当代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a);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b)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及其在我国依然存在的原因(b);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c)(九)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a);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b);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b)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性(b)(十)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b);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b)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美好生活的向导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二)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b)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b)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四)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b)(五)把握思维的奥妙1.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b);物质决定意识(b)2.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六)求索真理的历程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的含义和特点(a);——2017版是b级知识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a);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b);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b)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b)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c);系统的基本特征(a);系统优化的方法及其要求(b)(八)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b)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的前途、道路及其要求(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c)(九)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b);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及要求(b);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情形(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c)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十)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辩证否定观(c);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b)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十一)寻觅社会的真谛1.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c);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c);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a)2.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十二)实现人生的价值1.价值与价值观:人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a);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b)2.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b);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b);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b)第五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一、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1.国家的本质:国家与国家性质(a);专政与民主(b);国体与政体(b)2.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和影响政体的因素(a);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b);议会制和总统制(b)3.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a);单一制和联邦制(a);维护国家统一(c)4.国际组织概观: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b);——删除“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b)”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1.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中的英国国王(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b)2.英国的议会和政府:至尊的英国议会(a);英国的内阁与首相(b);君主立宪制的实质(b)3.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制:法国民主共和制的主要权力机关(a);法国政体的运行和特点(b)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1.美国的联邦制:美国联邦制的特点(b);美国联邦制的利与弊(c)2.美国的两党制: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实质(c);美国政党的特征(a)3.美国的三权分立:美国三权分立的核心内容(b);三权分立的弊端(c)4.美国的利益集团:美国的利益集团及其活动方式(a);美国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c)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1.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主要机构(b);联合国的作用(b)2.中国与联合国: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b)5.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欧盟的宗旨(a);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b)第六部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c);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a)2.积极维护人身权:生命健康权(b);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b)3.依法行使财产权:所有权(c);用益物权(b);担保物权(a)4.切实保护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c)三、信守合同与违约1.走近合同:合同的含义(b);合同的形式(a);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b)2.订立合同有学问:订立合同的过程(b);合同的内容(a);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b)3.言而有信守合同:履行合同的核心(a);合同履行的原则(c)4.违约与违约责任:违约及其类型(a);违约行为的免责情形(b);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c)五、家庭与婚姻1.构建和睦家庭: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与义务(a);法律对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的处罚规定(b)2.法律保护下的婚姻:婚姻法规定的基本原则(b);结婚的具体条件(b);结婚登记的程序和意义(a)3.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夫妻关系的核心(a);夫妻间人身关系及其主要体现(b);夫妻财产的主要内容及其处置方法(b)六、法律救济1.不打官司解决纠纷:调解(a);仲裁(b);行政复议(b)2.心中有数打官司:诉讼与诉讼权利(a);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b)3.诉讼的基本程序:管辖(b);起诉与立案(a);——2017版是“受理”开庭审理(a)4.用证据说话:诉讼证据及其种类(a);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b)第七部分时事政治(一)考试前12个月内的国内外重大时事(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浙江学选考政策暨各学科概述

浙江学选考政策暨各学科概述

浙江学选考政策解读暨各学科概述高中复习及考试重要节点时间轴官方回答:2016《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

”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有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管理;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促进高中、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解读:学考全名叫做“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考生高中各科基础知识学习是否过关的。

考试难度并不大,大部分考生都能通过考试。

但是如果某一科太偏科考不好(没有通过),就会影响毕业和升学。

高校招生章程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可能对某学科的学考等级成绩提出要求。

(例如物理必须考A才可以报考“XX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简单来说会有三种情况:第一,学考某一科(或几科)没有通过,影响毕业;第二,学考成绩中等,没有很多A,也没有科目不通过的情况,顺利毕业;第三,学考发挥特别好,拿到好几科A等级(一般3A以上,越多越好),而且没有C等级以下的科目,不仅顺利毕业,还将具备报考某高校“三位一体”招生的资格,一般可以高考成绩低10分(甚至更多)进同一所大学。

学考科目如下:官方回答:学考成绩采用等级制,设A、B、C、D、E 5个等级,E为不合格。

成绩评定以当次当科考试考生的卷面得分(语文、数学满分各100分,外语满分15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满分各70分)为依据,A、B、C等按实考人数15%、30%、30%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E等比例不超过5%。

经批准设立的内高班、内职班学生成绩等级单独划定。

解读:首先,卷面得分不等于最终成绩,最终成绩以A、B、C、D、E5个等级的形式来呈现。

例如,考物理的考生有1000个,拿A的考生就是第1名到第150名(前15%),拿B的考生就是第151名到第450名(前15%~45%),拿C的同学就是第451名到第750名(前45%~75%),拿D的同学就是第751名到第950名(前75%~95%),拿E的同学就是剩下的50名(小于等于5%)。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 ...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 ...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技术(适用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及相关人员)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制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

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学生。

《高中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技术(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信息技术部分一、考核要求1.知识考核要求信息技术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称为识记、理解、应用,分别以字母a、b、c表示,其含义如下:a—识记:能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b—理解:对已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及技能,能用自己的语言或相应的操作进行表达、判断和直接运用。

c—应用: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考核要求信息技术考试中,学科能力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观察能力能正确认识有关信息技术设备的相关部件及结构特点,熟悉常用软件的界面,鉴别操作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2)记忆能力能准确记住并再现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思想政治一、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的规定,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思想政治》(2012版)为依据的全省统一的思想政治课程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6月开考1次。

考试的对象是在本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且修完思想政治必修课程的所有在校学生。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一)考试目标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以及分析、比较、归纳等基本能力,把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确立现代公民意识和世界意识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核渗透在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之中。

具体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要求是:①记忆能力:再认或再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能力。

②理解能力: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以及国内外一些重大时政热点的能力。

③比较、归纳能力:比较事物及所学知识的异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④判断、批判能力:判断政治是非,并对错误现象或观点进行简单批判的能力。

⑤分析、探究能力:初步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和技能对一些政治是非和古今中外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和说明的能力。

⑥表述能力:能恰当运用学科语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观点正确地表述见解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高中思想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领会、分析、应用。

分别用字母a、b、c、d表示。

其含义如下:a-识记:再认或再现学过的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b-领会: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把握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一些现象或观点作出初步判断。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正式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正式版)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适用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及相关人员)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制化学一、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

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学生。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化学(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二、考核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化学考试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主要由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初步知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基本计算七个部分组成;主要涉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化学》(2014版)规定的“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三个必修模块及“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两个限定选修模块。

(二)能力考核目标化学考试注重考查学科基本能力,同时注意考查学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和化学原理去观察和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现象中某些化学问题的能力。

化学学科基本能力具体分述如下:1.化学语言及应用能力:对化学用语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例如:记忆、识别、再现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离子符号、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简单有机物的命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在2018年10月、2019年4月学考、高考选考科目考试中使用)一、考试要求高中思想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分别用字母a、b、c表示。

其含义如下:a-识记:再认或再现学过的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b-理解: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把握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一些现象或观点作出初步判断。

c-应用:运用所学思想政治课学科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分析、探究和说明一些简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象,并能运用学科语言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述。

二、考试范围第一部分《经济生活》一、生活与消费(一)神奇的货币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a);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职能(b);纸币的发行规律(b)2.信用卡、支票和外汇: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b);外汇和汇率(b);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b)(二)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b);价格与价值的关系(b);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b);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c)2.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c);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c)(三)多彩的消费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b);恩格尔系数(a);消费的类型(b)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b);做理智的消费者(c)二、生产、劳动与经营(四)生产与经济制度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c);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b)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C)(五)企业与劳动者1.企业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b);企业的经营与发展(c)2.新时代的劳动者:劳动和就业的意义(b);正确的择业、就业、职业观(b);劳动者的权利(b);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b)(六)投资理财的选择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储蓄存款(b);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a)2.股票、债券和保险:股票的含义及股票投资的收入来源和风险(b);债券的含义和种类(a)三、收入与分配(七)个人收入的分配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及按劳分配的地位(b);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b)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b);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c);兼顾效率与公平(c)(八)财政与税收1.国家财政: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b);财政收入的渠道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b);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a);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a)2.征税和纳税:税收的基本特征(a);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b);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c);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a)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九)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配置资源: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a);市场经济的含义(a);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优点和作用(b);市场秩序(c);——2017版是b 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其后果(b)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b);科学的宏观调控(c)(十)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2.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十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面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a);经济全球化的影响(b)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则(b);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c)第二部分《政治生活》一、公民的政治生活(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国家性质(a);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b)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a);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a);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c)(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b);选择不同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b)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b);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b)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a);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b)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民主监督的方式(a);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b)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三)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我国政府的法律地位和基本职能(c)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b);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a)(四)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1.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政府依法行政(c);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b);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权力是把双刃剑(b);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b);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a)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五)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b);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义务和权利(b)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基本内容(a);民主集中制及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体现(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b)(六)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c);依法治国、依法执政(b)2.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b);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b)(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a);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b)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优越性(b)3.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的宗教政策(b)四、当代国际社会(八)走近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主权国家的地位和构成要素(a);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b);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a)——2017版无此内容联合国的宗旨、原则(b)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a);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b);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c)(九)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当今时代的主题(a);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b)2.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a);当代国际竞争的表现及其实质(b)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b)第三部分《文化生活》一、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文化的内涵和特点(b);文化的力量(b)2.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b);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意义(c)(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影响人的表现和特点(b)2.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b)二、文化传承与创新(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b)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b)(四)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b);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c)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b);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a)(五)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a);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文化创新的作用(b)2.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b);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a)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六)我们的中华文化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b)(七)我们的民族精神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涵及其核心(b)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八)走进文化生活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当代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a);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b)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及其在我国依然存在的原因(b);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c)(九)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a);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b);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b)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性(b)(十)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b);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b)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美好生活的向导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二)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b)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b)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四)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b)(五)把握思维的奥妙1.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b);物质决定意识(b)2.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六)求索真理的历程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的含义和特点(a);——2017版是b级知识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a);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b);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b)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b)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c);系统的基本特征(a);系统优化的方法及其要求(b)(八)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b)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的前途、道路及其要求(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c)(九)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b);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及要求(b);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情形(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c)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十)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辩证否定观(c);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b)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十一)寻觅社会的真谛1.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c);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c);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a)2.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十二)实现人生的价值1.价值与价值观:人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a);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b)2.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b);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b);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b)第五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一、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1.国家的本质:国家与国家性质(a);专政与民主(b);国体与政体(b)2.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和影响政体的因素(a);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b);议会制和总统制(b)3.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a);单一制和联邦制(a);维护国家统一(c)4.国际组织概观: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b);——删除“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b)”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1.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中的英国国王(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b)2.英国的议会和政府:至尊的英国议会(a);英国的内阁与首相(b);君主立宪制的实质(b)3.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制:法国民主共和制的主要权力机关(a);法国政体的运行和特点(b)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1.美国的联邦制:美国联邦制的特点(b);美国联邦制的利与弊(c)2.美国的两党制: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实质(c);美国政党的特征(a)3.美国的三权分立:美国三权分立的核心内容(b);三权分立的弊端(c)4.美国的利益集团:美国的利益集团及其活动方式(a);美国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c)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1.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主要机构(b);联合国的作用(b)2.中国与联合国: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b)5.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欧盟的宗旨(a);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b)第六部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c);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a)2.积极维护人身权:生命健康权(b);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b)3.依法行使财产权:所有权(c);用益物权(b);担保物权(a)4.切实保护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c)三、信守合同与违约1.走近合同:合同的含义(b);合同的形式(a);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b)2.订立合同有学问:订立合同的过程(b);合同的内容(a);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b)3.言而有信守合同:履行合同的核心(a);合同履行的原则(c)4.违约与违约责任:违约及其类型(a);违约行为的免责情形(b);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c)五、家庭与婚姻1.构建和睦家庭: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与义务(a);法律对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的处罚规定(b)2.法律保护下的婚姻:婚姻法规定的基本原则(b);结婚的具体条件(b);结婚登记的程序和意义(a)3.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夫妻关系的核心(a);夫妻间人身关系及其主要体现(b);夫妻财产的主要内容及其处置方法(b)六、法律救济1.不打官司解决纠纷:调解(a);仲裁(b);行政复议(b)2.心中有数打官司:诉讼与诉讼权利(a);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b)3.诉讼的基本程序:管辖(b);起诉与立案(a);——2017版是“受理”开庭审理(a)4.用证据说话:诉讼证据及其种类(a);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b)第七部分时事政治(一)考试前12个月内的国内外重大时事(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