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鸣推荐:张小龙谈微信背后的产品观[讲座分享]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__张小龙
11/19/2019
• 贴耳朵体验。用手遮挡iphone屏幕为什么不会切换到 听筒,而耳朵可以?为什么微信能识别你的耳朵?
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就 是创新(pony语)
11/19/2019
• xxxxx
你的价值观(态度)决 定产品特性 • 微信视频通话,不允许突然呼叫别人 • 你无法重新发明电话,但你可以改变打电话的方式 • 新的习惯,让用户更舒适
不要听从产品经理的需 求
11/19/2019
• 需求不来自调研 • 需求不来自分析 • 需求不来自讨论 • 需求不来自经侦给对手
需求只来自你对用户的 了解
11/19/2019
• 每天花一小时看普通用户在微博上谈论他们是如何用 你的产品的
• 他们的场景,感受等 • 他们所处的时代潮流往哪里走 • 忽略评论家意见 • 等待他们说“太好玩了”
心理满足的驱动力远胜 工具甚至省钱
11/19/2019
• 案例:附近的人 • 不是为了陌生人交友。是为了好奇心 • 他们会发生什么? • 它是有群体效应的。每个人在观察别人,也在被观察 • 他们第一次在现实中大规模互相看到
为群体效应而做:附近 的人
11/19/2019
• 想法:人人需要在朋友关注中获得存在感,照片是手 机最佳互动载体,人只需要三五好友,人需要不暴漏 好友但又要扎堆
改变用户习惯
11/19/2019
• 创新不是基于推理 • 创新是为人服务的 • “你要不计一切代价地展示聪明,还是选择善良?
by 贝索斯 • 案例:耳机的按一下就开始说话(而不是按住)。是
不能被接受的
抛弃不人性的创新
11/19/2019
• 避免”打通“,需要打通,说明不是需求 • 避免”整合",需要整合,说明都不行了 • 避免”拉动“。需要拉动,说明是KPI了 • 避免”导入“。需要导入,说明没生命力 • 避免”多平台“。不为平台而平台 • 避免“全面”。全面的东西是平庸的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张小龙8小时演讲-建议PM UI都看看
没有自然增长就不必推广
保持粗放,保持笨拙!!!
• ····~~~~··
如果解决方案非常复杂,一定是问题错了
案例:视频通话
在每个细节中体现认知 • 每一个细节都做到自己满意 • 满意是否就好:取决于你的水准 • 案例:“来自 iPhone”和来自“深圳”
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就是创新(PONY)
抛弃不人性的创新
【自然篇】
【气质篇】
【UI篇】
谢谢观看! 祝工作顺利!
在每个细节中体现认知 • 每一个细节都做到自己满意 • 满意是否就好:取决于你的水准 • 案例:“来自 iPhone”和来自“深圳”
给用户选择权
• 除了核心功能,都做成可卸载的插件 • 保持简单
尊重用户
• 保护用户隐私(通讯录上传要经过同意,LBS暴露 位置要 告知) •不诱导用户 •在每个体验点上以用户为重。案例:在所有的正文 编辑处, 加上crash后的内容保护 •案例:系统邮件,采用真实的产品经理签名,而非 机器思 维的“系统管理员”
知鸣推荐:微信之父张小龙的产品设计思想和哲学
微信之父张小龙的产品设计思想和哲学墨知鸣写在前面:本分享来源于互联网,读后值得真真真的要推荐一下。
张小龙,从一名程序员到如今的资深产品经理,到腾讯的副总裁。
其产品从foxmail的开发,到QQmail的推出,到微信的火爆,都与其对产品的深层思想和哲学分不开。
而随着和菜头的微博推荐,张小龙更是声名鹊起。
成功的故事,成功的经验,离不开成功的思想和哲学。
这里极力推荐各位看看。
15 年前,张小龙是中国Top10 的程序员。
他一个人写代码,完成了Foxmail 的头三个版本。
Foxmail 如此受到欢迎,以至于他不得不外放了语言包,让各种忠实粉丝翻译为十几种语言。
直至今日,Foxmail 被收购,QQmail 推出,Foxmail 的企业用户依然有数百万。
从Foxmail 到Foxmail 被腾讯收购,再到QQmail 以及现在极为火爆的微信,张小龙做为互联网圈一位极其低调的产品经理,渐渐被揭开面纱,甚至开始被罩上光环为圈内人推崇。
尤其是最近和菜头在知乎上一篇文章:腾讯的张小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是让张小龙近乎成为一个传说… 以下是一篇张小龙关于产品方面的经验分享,程苓峰更是把它概括为张的产品心法:说这是张小龙的产品心法。
张说的“产品经理的心态”,其实我觉得也是记者的心态:求知,而非任务;辩驳,不为自尊心而战。
张说的“产品的人性”,其实也是新闻采写的人性: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的是对的。
张以“我说的都是错的”开头,这也是和菜头和Keso 的自我标签。
职业有不同,境界无不同。
以下转自互联网:一个笑话:为什么苹果的手机只有一个按钮?一个笑话:为什么苹果的手机只有一个按钮?-Martin:一个按钮容易坏——你懂得- 小龙:白底+按钮,就是马桶→iPhone的主设计师原来设计厨卫产品-IOS 的哲学思想值得思考:1.为什么简单是美?- 比如夏天女孩子穿得少(就是美),而windows 的多任务切换alt+tab 就很不人性。
[VIP专享]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微信之父”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正文∙我来说两句(16人参与)2012年07月25日14:05∙打印∙字号大|中|小∙保存到博客保存到相册 编者按:本文作者@和菜头2012年7月24日下午14:20—23:30,在《腾讯大讲堂》的特别讲座,由微信之父张小龙主讲了《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原文链接: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可能是张小龙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做公开讲演,在公众面前讨论产品。
在这次演讲中,他把自己15年来关于产品的所有经验和心得一次性全部公开,今后将不再做类似公开课。
讲演长达8小时20分。
腾讯为此开设17个分会场,同步直播讲座,参加者超过1700人。
晚上19:10分听众晚餐,20:30继续进行。
恢复演讲时在线直播用户依然有600余人,加上分会场听众,总计有超过800人听完全程讲演。
这一讲座受到腾讯保密协定约束,因此其中令人惊叹的新产品特性演示不可以对外公开。
同时,腾讯大讲堂举办的这一公开课的目标群体是腾讯两万余员工中的产品经理,其中涉及大量腾讯公司业务也不宜对外公开。
因此,作为唯一的受邀外界自媒体,我只能根据授权部分内容进行阐述。
因此,腾讯相关人士请先阅读下一段落的内容: 作为腾讯前员工,我清楚地知道这一课程的全部视频和PPT资料都储存于腾讯KM平台,请务必在阅读本文前完整浏览一次8小时20分的视频资料。
张小龙关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全部思考和分析,都在这8小时20分的视频之内。
其中,所有内容都来自张小龙业余时间用手机记录下来的产品心法300余条。
经过精炼和分类之后,形成了长达180余页的PPT文档。
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真实的素材,完整记录了一个产品经理的个人思考和感悟。
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前后文逻辑背反抵触之处,很容易地看到一个真实的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纠结。
它很清晰地给予以下启示: 1、一个亿级用户的产品经理,无需做到透彻思考人性和产品的所有方面,得出定性结论,但依然可以做出成功的产品。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微信之父”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正文∙我来说两句(16人参与)2012年07月25日14:05∙打印∙字号大|中|小∙保存到博客保存到相册编者按:本文作者@和菜头 2012年7月24日下午14:20—23:30,在《腾讯大讲堂》的特别讲座,由微信之父张小龙主讲了《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原文链接: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可能是张小龙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做公开讲演,在公众面前讨论产品。
在这次演讲中,他把自己15年来关于产品的所有经验和心得一次性全部公开,今后将不再做类似公开课。
讲演长达8小时20分。
腾讯为此开设17个分会场,同步直播讲座,参加者超过1700人。
晚上19:10分听众晚餐,20:30继续进行。
恢复演讲时在线直播用户依然有600余人,加上分会场听众,总计有超过800人听完全程讲演。
这一讲座受到腾讯保密协定约束,因此其中令人惊叹的新产品特性演示不可以对外公开。
同时,腾讯大讲堂举办的这一公开课的目标群体是腾讯两万余员工中的产品经理,其中涉及大量腾讯公司业务也不宜对外公开。
因此,作为唯一的受邀外界自媒体,我只能根据授权部分内容进行阐述。
因此,腾讯相关人士请先阅读下一段落的内容:作为腾讯前员工,我清楚地知道这一课程的全部视频和PPT资料都储存于腾讯KM平台,请务必在阅读本文前完整浏览一次8小时20分的视频资料。
张小龙关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全部思考和分析,都在这8小时20分的视频之内。
其中,所有内容都来自张小龙业余时间用手机记录下来的产品心法300余条。
经过精炼和分类之后,形成了长达180余页的PPT文档。
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真实的素材,完整记录了一个产品经理的个人思考和感悟。
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前后文逻辑背反抵触之处,很容易地看到一个真实的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纠结。
它很清晰地给予以下启示:1、一个亿级用户的产品经理,无需做到透彻思考人性和产品的所有方面,得出定性结论,但依然可以做出成功的产品。
7.24张小龙内部讲座《通过微信谈产品》完整版
今天从一个小故事开始讲:为什么苹果的手机只有一个按钮?(台下:我觉得对于用户来说,只有一个按钮不会有太多的干扰,只要从这里开始,其它的菜单都在这里面了,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上次在分享的时候Martin (腾讯总裁刘炽平,编者注)也在,他认为是因为这一个按钮很容易坏掉,所以用户要不停去换新的手机。
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我上个苹果手机的按钮就坏掉了,后来没有办法只好又换了一个。
(台下:乔布斯是想说我的产品是我来引导用户使用, 我的操作,所以只有一个按钮的时候,你必须照你只能按这个按钮来一步步操作。
)那两个按钮为什么就不能引导了?(台下:多一个就多一个选择了。
)就不给他选择?(台下:对,因为你要照我的思路来操作。
之前看了《乔布斯传》,我感觉乔布斯性格上有一点偏执,追求一种极致的简洁,可能跟他的理念有关系。
他如果能用一个按钮来实现,绝对不会用两个。
)那能不能不用按钮?(其实大部分手机都不用按钮,但是可能这个按钮还是必要的。
最重要的不是回答的正不正确,主要是看有没有一个自己的想法,任何理由都可以。
(台下:简单。
)对,简单是个很好的回答,非常好。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台下:我想补充一下,如果死机的话可能会把手机摔了,按钮可能是一个发泄的入口。
发泄用的?(台下:如果死机的话你会把它摔了,所以用户要去点。
对,这也很合理,因为发泄很重要。
没有标准答案,我说的答案也是一个仅供参考的答案,大家不要当真。
为什么只有一个按钮?你再看一下为什么是白色的?其实白色的比黑的更酷一些,对不对?白色的其实是苹果最想做的,当时是供应商做不到,所以就做了黑的先来应付一下大家,后来才做出了白色的。
白色的手机,再加上一个按钮,你会想到什么?一个白色的东西加一个按钮在上面,并且一按就会有奇迹”发生。
(台下:像马桶。
)对。
我看过一个故事,苹果的首席设计师叫乔纳森 艾弗,他以前是做马桶设计的。
一个设计师的设计经验会延续,所以你可以想到这里面包含了一些历史的经验。
张小龙PPT《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 案例:餐饮商家插件不可见,扫描才有 • 让新版看不出有变化 • 只有新手菜将所有(新)功能罗列在显眼的地方
让功能存在于无形之中
12/25/2019
• 手机是肢体的眼神,手机和人是一体的(通过各种传 感器),PC是外物,即外部环境
• 移动互联网产品不是简单的PC到手机的移植 • 如果没有手机,就没有这份PPT。(采用Evernote随
保持粗放,保持笨拙
12/25/2019
• 贴耳朵体验。用手遮挡iphone屏幕为什么不会切换到 听筒,而耳朵可以?为什么微信能识别你的耳朵?
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就 是创新(pony语)
12/25/2019
• xxxxx
你的价值观(态度)决 定产品特性
12/25/2019
• 电话发明一百年来,都在骚扰人 • 微信视频通话,不允许突然呼叫别人 • 你无法重新发明电话,但你可以改变打电话的方式 • 新的习惯,让用户更舒适
避免战略行为替代真实 需求
12/25/2019
• 美食行 产品经理 龙井整理
谢谢
12/25/2019
让用户推动该用户
12/25/2019
• 案例:摇一摇,与pony回信中,“摇一摇很难被超越, 因为我们已经做到极简”。
极简方能不被超越
12/25/2019
• 案例:已送达状态?2年后网络状况主够好,必然能 送达的
面向两年后的场景来设 计
12/25/2019
• 你不能真正理解自己不感兴趣的需求 • 好奇心是PM的驱动力 • 逻辑的完美也是令人兴奋的 • 在单点获得口碑,而不是一些列可有可无的特性 • (案例:QQ邮箱中转站)
的
• 产品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Steve jobs”
干货丨微信之父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货⼁微信之⽗张⼩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有⼀句话:我们喜欢简单,因为上帝创造宇宙的时候,他定下来的规则也⾮常简单。
很多物理
学家说我们发现宇宙的规律是很简单的,既然宇宙的规律都这么简单,我们为什么要把很多事
情搞复杂化?
为什么说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边的⼈?⼀是我想奉承⼀下产品经理,另外⼀点是觉得⼤家很
像上帝。
上帝是⼀个什么样的⼈?上帝是⼀个建⽴了简单的规则,然后让这个世界演化的⼈。
我这⾥想表达的是,产品经理和上帝⼀样,也会俯瞰芸芸众⽣,知道他们的欲望,给他们制定
⼀些规则,让他们按照这个规则运转。
当你做到了这⼀点,你就会像上帝⼀样的,你会有上帝
的成就感。
微信之⽗张⼩龙经典演讲⼲货:《微信背后的产品观》164
页PPT
声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小龙谈移动互联网产品2012 年7 月24 日下午14:20---23:30,微信之父张小龙主讲《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腾讯为此开设17 个分会场,同步直播讲座,参加者超过1700 人。
晚上19:10 分听众晚餐,20:30 继续进行。
恢复演讲时在线直播用户依然有600 余人,加上分会场听众,总计有超过800 人听完全程讲演。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可能是张小龙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做公开讲演,在公众面前讨论产品。
在这次演讲中,他把自己15 年来关于产品的所有经验和心得一次性全部公开,今后将不再做类似公开课。
这一讲座受到腾讯保密协定约束,因此其中令人惊叹的新产品特性演示不可以对外公开。
同时,腾讯大讲堂举办的这一公开课的目标群体是腾讯两万余员工中的产品经理,其中涉及大量腾讯公司业务也不宜对外公开。
因此,作为唯一的受邀外界自媒体,我只能根据授权部分内容进行阐述。
因此,腾讯相关人士请先阅读下一段落的内容:作为腾讯前员工,我清楚地知道这一课程的全部视频和PPT 资料都储存于腾讯KM 平台,请务必在阅读本文前完整浏览一次8 小时20 分的视频资料。
张小龙关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全部思考和分析,都在这8 小时20 分的视频之内。
其中,所有内容都来自张小龙业余时间用手机记录下来的产品心法300 余条。
经过精炼和分类之后,形成了长达180 余页的PPT 文档。
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真实的素材,完整记录了一个产品经理的个人思考和感悟。
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前后文逻辑背反抵触之处,很容易地看到一个真实的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纠结。
它很清晰地给予以下启示:1、一个亿级用户的产品经理,无需做到透彻思考人性和产品的所有方面,得出定性结论,但依然可以做出成功的产品。
2、一个成功的产品经理,需要在极端现实主义和极端理想主义之间取得平衡,把它们作为整体一并接受下来,彻底去除其中的相对性,丝毫不会觉得其中的矛盾和冲突之处。
因此,我的体系化阐释和原文相比,完全落到了下乘。
阐释只是为了便于受众接受和理解,但是永远无法和原文素材相提并论。
因为实际操作的产品经理在实践中,并未受到任何体系化阐释的指导和影响。
相反的,这种阐释很可能成为个人理解的障碍。
以下内容和张小龙的PPT 内容并非一一对应,完全基于我个人对张小龙的认知和理解衍生而成。
请在完整浏览视频资料之后,再行继续阅读本文:一、微信的演化2010 年11 月19 日23 时58 分,张小龙在腾讯微博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我对iPhone5 的唯一期待是,像iPad(3G)一样,不支持电话功能。
这样,我少了电话费,但你可以用kik跟我短信,google voice 跟我通话,facetime用用跟我视频。
(/p/t/2509031165724)第二天,2010 年11 月20 日,腾讯微信正式立项。
一年零8 个月之后的2012 年7 月,随着微信4.2 版本的发布,可以看到那一晚张小龙关于iPhone5 的所有狂想都在微信上得以实现。
而就在此时此刻,张小龙都未必意识到一个简单的念头会在一年多之后如此深切地影响到一亿多用户;意识到一个普通用户此时此刻,仅凭一台iTouch和网络就可以完全改变以往有电话相随的生活。
产品经理之美就体现在这里。
微信1.0 版的诞生是完全出自纯粹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考虑,立项后2 个月,微信1.0 版的释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KiK的启示---在新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必将出现相应的移动通讯工具。
KiK是一种免费短信,它很可能成为QQ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强大竞争对手。
因此,从战略角度分析,腾讯必须开发一款移动通讯工具,这就是微信诞生的缘起。
尽管开发速度惊人,从立项到产品上线仅仅经过了2 个月。
但是微信1.0 的免费模式在中国并不受欢迎。
和欧美不同,中国运营商提供了丰富的套餐服务,正常用户每个月的包月短信根本消费不完。
以省短信费为卖点的类KiK产品,在中国完全没有出路。
微信1.2 版迅速转向了图片分享。
从理性的角度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必然是一个图片为王的时代。
人们在有限的载体上没有耐心进行深度阅读,对图片的消费量会达到一个空前的程度。
于是,微信1.2 的主体功能变成了图片分享。
然而市场对此反应冷淡,数据冷酷地证明了用户对手机图片分享没有兴趣,根本无法构成一种基本需求。
微信2.0 的推出是微信团队在极短时间内的第三次试错。
免费短信在利益上毫无吸引力,图片分享市场并不认可,产生内容的门槛远比预计要高。
从用户在手机上输入内容的便利性出发,微信2.0 将产品重心完全投入了语音通讯工具。
作为一种重要指标,新浪微博每分钟出现一条关于微信的搜索结果,确立了微信2.0 快速流行和传播的基调。
微信3.0 是教科书式的经典产品开发节奏教程。
当时,微信的竞争对手米聊拥有先发优势。
米聊的产品经理甚至预判微信3.0 的新功能是抄袭米聊的涂鸦功能。
但是,微信此时已经初步明确了产品方向,没有做涂鸦功能,而是依托用户基础,提供了“查看附近的人”和“视频”功能。
“查看附近的人”成为微信的爆发点,从此微信开始使用QQ 邮箱和腾讯自身资源,进行强推广,用户突破2000 万人大关,产品日新增用户以数十万量级增长,确立对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
当用户超过一亿之后,微信4.0 推出“朋友圈”,建立手机上的熟人社交圈,开放API 接口打造移动社交平台。
微信4.2 推出视频通话功能,彻底封闭手机通讯工具上的任何其它可能。
从此,微信确立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方式的产品地位。
未来一系列新功能的演进,都将围绕这一核心价值进行。
任何试图以节省电话费、短信费作为竞争卖点的产品,此时已经完全失去了竞争的可能。
因为微信提供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通讯服务,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
除非竞品能够提供一种更为便利和流行的模式,否则无法构成竞争关系。
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方法论手机作为一种联系工具,天然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群而非个人。
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人群,主要工作是研究人类群落的行为模式。
用产品为人群提供服务,并且要预判人群卷入之后行为模式的变化。
从方法论的角度思考,人类群落也处于演进过程中。
早期人类是村落人群模式,村落中的每个人认识每个人,人际关系以非常实际的亲戚关系和职业关系为纽带。
现代人类是社会化人群模式,人群数目极大增长,人际关系依托于抽象的社会生产关系:契约、合同、雇佣关系。
产品经理曾经是村落里的铁匠,他认识每个村民,每个村民也认识他。
而在今天,产品经理完全退居幕后,他不可能认识每一个用户,用户甚至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
因此,产品经理在方法论上存在着各种选择:他可以提供某种基于熟人群落的旧式服务,以增进熟人群落的情感为产品目的;他也可以提供某种基于大数人群的新式基础服务,以便于人们彼此认识,协调工作,从自利为基础的无序活动中自组织处有序活动;或者,他也可以提供某种中间类型的产品,帮助人们平滑度过两种人群模式,减少由于变化而产生的阵痛。
但是,产品经理的主流应该是服务于未来。
先于人众接触新技术新知识,并把这种认知转化为产品,利用产品提供现代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人群。
尽一切可能,降低学习成本,利用人类的本能设计产品,使得人群得以顺利“滑入”新的产品使用场景。
在所有这一切之上,产品经理的目标应该是实现社会美和善和总量。
三、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的素养1、敏锐感知潮流变化。
移动互联网产品会从相对匮乏时代进入相对富足时代,用户可以选择的产品会随时日流逝而日渐增加,产品终将成为一种时尚业。
产品经理若是沉溺于各种新鲜玩意儿之中,追逐新奇,很可能错过真实的时代潮流,无法把握人群的真实需求。
2、放弃理性思维。
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变化极快,传统的分析用户,调研市场,制定产品三年规划,在新的时代里已经落伍。
人类群落本身也在迁移演变,产品经理更应该依靠直觉和感性,而非图表和分析,把握用户需求。
产品经理永远都应该是文艺青年,而非理性青年。
3、海量的实践。
尽管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没有任何人可以自称是领域内的专家。
但是,这不意味着存在天降天才的可能。
《异类》中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同样适用于产品经理。
他们需要超过千次的产品实践,才能称得上是了解产品设计,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4、博而不专的积累。
美术、音乐、阅读、摄影、旅游等等文艺行为貌似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但是合格的产品经理需要广博的知识储备,以此才能了解和认识大数量的人群,理解时代的审美,让自己的所思所感符合普通用户的思维范式。
以此为基础,设计的产品才不会脱离人群。
5、负责的态度。
拥有合适的方法论和合适的素养,成功的产品经理还应该有对自己和产品负责的态度,唯其如此,产品经理才能足够偏执,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抵挡住来自上级和绩效考核的压力,按照自己的意志不变形、不妥协地执行产品策划。
四、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原则1、绝不考虑Web 形态,一切考虑都基于APP。
2、产品优先级:(1)有趣高于功能,产品必须有趣,必须Cool,才可能形成传播和口碑。
(2)功能高于交互,明确的功能满足明确的需求,用户不会在意炫酷交互效果。
(3)交互高于UI。
便捷、快速的交互设计为先,围绕具体功能实现UI,而非有优质UI 方案为此专门设立一个功能。
3、聚焦:一个APP 只做一件事情,一个大而全的APP 意味着全面的平庸。
4、永远一维化:让用户在一个维度里解决具体的问题,Twitter 的Timeline 就是一个好的范例。
而类似Facebook、Path 那样的滑出式菜单则是一个灾难,因为这使得产品拥有两个维度,加大了用户理解的困难。
5、保持主干清晰,枝干适度。
产品的主要功能架构是产品的骨骼,它应该尽量保持简单、明了,不可以轻易变更,让用户无所适从。
次要功能丰富主干,不可以喧宾夺主,尽量隐藏起来,而不要放在一级页面。
6、不要让用户选择。
同一个页面之内,有多个入口;同一个功能,有多个实现方式;同一个界面,有多个展示方式。
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种痛苦而非享受,因为他们只会因此而感觉到困惑和恐惧。
用户宁可采取重复操作漫长而固定的操作路径,也不愿意使用多变的快捷方式。
7、隐藏技术,永远展现简单的、人性化的、符合人类直觉的界面。
开发不可以为了炫技而展示功能,产品不可以为了炫耀而功能堆砌。
8、拒绝个性化。
除了依靠设计特色而立身的APP,换肤一类的个性化设计,除了让产品经理幻觉自己做了许多工作而自我满足之外,没有任何价值。
它只能证明产品经理对自己的产品不自信,因为自信的产品经理凭借默认皮肤就可以满足用户。
延伸开去,一个好的产品,其功能应该满足全球用户需求,无需为地区做特别定制化。
9、产品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人性中的贪嗔痴,这是用户的痛点。
能把握住之后,产品经理应该超越其上,用产品帮助人们得以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