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变革的维度探讨

合集下载

创新驱动下的教育模式变革

创新驱动下的教育模式变革

创新驱动下的教育模式变革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创新已成为推动各领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在教育领域,创新的影响同样巨大,正引领着教育模式的变革和进步。

教育模式的变革必然涉及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方面面,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创新驱动下的教育模式变革,分析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挑战,探讨如何整合创新元素,促进教育体系的升级和提升。

教育模式变革的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传统教育模式逐渐显露出其滞后性和不足。

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才能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创新驱动下的教育模式变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教育模式的变革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要因应新的需求和挑战,打破旧有的桎梏,开拓创新的教育路径。

教育创新的内涵和特点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领域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全面提升教育体系的质量和效益。

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还包括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学生评价等方面。

创新教育追求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创新驱动下的教育模式变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教育内容的改革是教育模式变革的核心。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单一的课本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教育内容需要更加贴近实际,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

将跨学科知识、综合能力培养融入教育课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其次,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 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实践机会。

现代教育需要倡导学生参与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采用项目制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教师的角色也在教育模式变革中发生着重大变化。

研究型教学初探

研究型教学初探

研究型教学初探【摘要】研究型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

本文从理论基础、实施方式、优势和挑战、案例分析、未来发展等方面对研究型教学进行了探讨。

研究型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

研究型教学也存在师生配合难度大、评价方式不确定等挑战。

通过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出研究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未来,研究型教学有望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成绩。

在论述了研究型教学的重要性、应用前景以及价值,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初探, 理论基础, 实施方式, 优势, 挑战, 案例分析, 未来发展, 重要性, 应用前景, 价值1. 引言1.1 研究型教学初探概述研究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设计和实施研究项目,研究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研究型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型教学初探旨在探索如何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研究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实施方式、优势和挑战、案例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研究型教学的内涵和特点,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研究型教学初探不仅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2. 正文2.1 研究型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型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学习社会文化理论。

首先是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个体的主动建构和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学生通过与环境互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观念,从而形成对世界的理解。

创新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概述在当前高校教育中,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备受瞩目。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与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因此,创新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引领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正在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创新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满足学生需求的作用。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具体讨论项目化学习模式、反转课堂模式以及在线协作学习平台等创新教学模式在不同专业背景下的应用效果与优势。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来进行研究和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本节)中,我们将概述文章内容,并介绍文章的结构框架。

然后,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定义创新教学模式,并详细阐述其特点及优势。

紧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探讨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包括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学生需求和社会变化对高校教育的影响。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具体探讨创新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对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推动高校教育领域对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深入探讨创新教学模式的定义、特点以及在高校教育中应用的案例分析,我们将提供关于如何有效利用创新教学模式改善传统教育方法的实际建议与可行性研究。

同时,本文也旨在引起广大教育从业者和决策者对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的思考,并为未来创新教学模式发展提供启示和指导。

2. 创新教学模式的定义与特点2.1 定义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是指基于现代化技术手段和先进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它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2.2 创新教学模式的特点a) 学生主导:创新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主动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地方高校本科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探析

地方高校本科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探析

[收稿时间]2021-11-29[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2020年校一流课程建设项目“东南亚政治制度”。

[作者简介]唐展风(1971—),男,湖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国际关系。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对于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增强学校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高校应深化本科课程教学改革,从树立研究型教学理念、制定研究型教学制度、优化研究型教学策略等方面实施研究型教学。

[关键词]地方高校;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型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02-0049-04实施研究型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升教育质量的需求,也是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的重要手段[1]。

地方高校是开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当前面临着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难题,其本科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是其在高校激烈竞争环境下增强竞争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倡导、研究型大学的带动示范下,部分地方高校本科课程积极实施研究型教学改革,产生了良好的效益,也存在一些问题。

人们对地方高校本科课程要不要实施研究型教学、如何实施研究型教学、如何提高研究型教学的质量还存在较多的疑问和争论,由此制约了地方高校研究型本科教学改革的持续开展、深入。

本文在界定研究型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地方高校本科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的重大意义,提出可行的实施路径,试图促进地方高校本科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一、研究型教学的内涵研究型教学,又称研究性教学、研究式教学等,虽然用词不一,但人们大都认为它是一种区别于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式(注:本文使用研究性教学一词时是指教学思想或实践层次的教学方法)。

比较、综合人们对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征的论述后发现,研究型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其一,研究型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研究性教学思想。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展开研究,并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理念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注重应用、注重创新。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 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3. 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都需要得到尊重和重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一刀切的。

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

三、教学改革的路径与途径1. 实践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大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推广力度,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实习实训、科研项目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课程体系的更新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更新,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可以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增加实际操作环节,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3. 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可以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

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

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

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在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话题。

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改革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此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多轮改革,既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也提高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愈发复杂,包括人才选拔机制失衡、教育资源不均、创新能力不足等。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研究,以解决当前教育面临的困境,提高我国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1.探索个性化教育模式现代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发展学生个性,因此,我们需要探索个性化教育模式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教育机构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推出更多符合学生兴趣和特点的教育课程。

2.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培养机制来解决。

应该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单一特长的人才。

学校应该鼓励创新和创造,推动学生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关键指标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管和管理,制定更加严谨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

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高等教育创新的方向1.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教育机构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和现状,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和学习体验。

2.鼓励学生创新和创造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教育中积极参与创新和创造,提供更多支持创新的机会和空间。

教改研究思路

教改研究思路

教改研究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明确研究目标:首先,明确教改的研究目标,包括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

2. 文献综述:对现有的教改研究进行梳理,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3. 研究问题:明确教改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4. 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5. 实施过程:根据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不断调整研究策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结果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教改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7. 结论总结:根据分析结果,总结教改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详细的研究思路:1.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了解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改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2. 文献综述:在前人关于教改的研究基础上,梳理相关文献,了解教改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3. 研究问题:本研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当前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2)现有教学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3)教学评价方式是否合理?4.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收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数据,同时进行个别访谈,深入了解教师和学生的看法和建议。

5. 实施过程:根据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不断调整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策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6. 结果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教改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等。

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

7. 结论总结:总结教改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提出教改的实施方案和建议,为后续教改研究和教育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互联网+”背景下的多维度教学模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多维度教学模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多维度教学模式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互联网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这个“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也将迎来深刻的变革。

多维度教学模式是这一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教育模式、多维度教学模式、互联网+教育三个方面探讨多维度教学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应用研究。

1.教育模式的演变教育模式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它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革。

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到问题式教育、任务式教育、探究式教育、构建式教育等教育模式的不断出现,教育的本质已经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

2.多维度教学模式多维度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多元化、充分发掘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教学模式。

多维度教学模式包括了传统的面授、实验、研讨等教学形式,同时融合了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模拟仿真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3.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是指在生产、传播、分享知识和信息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资源,推动教学进步的新教育模式。

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包括时空无限、多维度交互、数字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等,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多维度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教育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工具。

比如,对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面授、视频课、知识点讲解等方式;对于实验和研究类课程,可以采用虚拟实验、科学探究等方式;对于讨论和交流类课程,可以采用研讨会、SNS社群、在线讨论等方式。

此外,多维度教学模式还可以利用攻关课、创新课等教学平台,进行团队合作、实践探究、项目研究等多种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能力和开发他们的潜力。

总之,多维度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教育中的应用,是教育变革中的重要一环。

它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个性化、创新型的人才,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学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方向

教育学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方向

标题:教育学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多元化,教育学研究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

新的视角和方向为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一些新的视角和方向,以推动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跨学科视角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学的研究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等。

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现象,发现新的教育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数据驱动的决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教育数据已经成为了教育研究的重要资源。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教育数据,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育中的问题,进而提出更好的教育决策。

因此,数据驱动的决策已经成为教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为中心的,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差异。

随着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育公平与包容性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在现实中,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教育机会的获得仍然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

教育学的研究需要关注这一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

包容性教育是一种新的理念,它强调教育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从而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五、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终身教育和学习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教育学的研究需要关注这一趋势,并探索终身教育和学习的理论和实践。

这包括如何将学习贯穿于整个人生,如何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背景的人提供合适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如何建立有效的学习社区和学习平台等。

六、结语综上所述,教育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方向包括跨学科视角、数据驱动的决策、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育公平与包容性、终身教育和学习的理念等。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摘要:尽管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存在步履艰难、问题比较严重的困境,这主要源于学校、教师、学生方面的阻力。

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既需要意识到大学生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强烈需求,又需要把握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改革;高校尽管高校教学方法是师生公认的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和高校一直高度重视并力推教学方法改革,广大教师也做了大量尝试,但其问题还比较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有何困境?改革面临哪些阻力?为什么要进一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如何根据教学原理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诸如此类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教学方法改革之困境尽管政府和高校一直高度重视并力推教学方法改革,广大教师也做了大量尝试,但步履相当艰难,问题较严重。

早在1998年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就明确指出,高校教学存在“教学方法过死的弊端”;14年后的2012年,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杜玉波副部长基于长期存在的高校教学方法问题,明确提出要“开展教学方法大改革”。

对教学现实观察和研究表明,当前高校教学方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一,教学方法几乎只有讲授法。

我们发现[1],高达85.3%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及时变化教学方法,习惯采用单一的讲授法。

也有研究发现[2],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等仍是教师主要运用的教法,读书指导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法运用相对过少。

还有研究发现[3],高达70.8%的学生认为讲授法多,而有29.7%、39.9%、27.2%的学生认为启发法、讨论法、案例法少。

其二,教学方法有效性低。

有研究发现,学生中认为教学方法较好和非常好的34.1%,一般的53.3%,差和很差的12.5%。

我们发现[4],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认为,课堂教学只是比较有效,而不是有效,更不是非常有效,在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态度、教学组织和教学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五个维度中,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更低。

构建“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构建“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构建“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发表时间:2011-09-01T14:13:30.950Z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月C供稿作者:金香兰[导读]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具有实践性。

摘要:“研究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对现有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简单阐述“研究型”教学涵义和作用,并提出构建“研究型”教学创新氛围的策略。

关键词: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主导作用;主体地位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2-0049-03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具有实践性。

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的形式是灵活多变的,因此,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创新,必须研究“研究型”教学模式。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涵义和作用课堂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运行形式。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参与、构建以及创造的过程。

在当今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也受到高度重视,“研究型”教学模式被广泛引入教学领域,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

“研究型”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以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将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有所发现和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的核心在“研究”,它包括教师的研究和学生的研究,教师在研究中教,学生在研究中学,也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活动的创新上;同时鼓励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即突出学生主体,强调问题中心。

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一种强调教学和研究并重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学术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一方面注重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注重科学研究,推动学术进步。

下面将从教学及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在教学方面,教学研究型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课程设置上有一定的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行专业选修课程,从而培养出个性化的能力。

此外,教学研究型大学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教师培训和学生评价等方式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研究方面,教学研究型大学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教师在教学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水平。

学生也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教学研究型大学拥有一流的研究实验室和设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良的科研条件。

教学研究型大学注重学术交流和合作,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术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教学和研究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而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

优秀的教师是学术研究的源泉,科学研究能够促进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在学术思维和实践能力上得到全面提升。

总之,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一所注重教学和研究并重的高等教育机构,既注重教师教育和学生培养,又注重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学术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高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

高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

高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学生对实践能力的需求,高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本文将对高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高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1. 实验教学模式的定义及分类实验教学模式是指在高校教育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分析、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根据实验教学的目的和形式,可以将其分为基础实验教学模式、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和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等。

2. 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与要求实验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2)强调学生主体地位;(3)提倡探究式学习;(4)关注实践能力的培养;(5)突出应用导向。

因此,实验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 高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高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探索与创新。

一方面,可以引入现代化实验设备和技术,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产学研合作,开展实际项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虚拟实验平台,让学生进行在线实验操作和交流。

二、高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参与实验操作和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实验教学模式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综合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高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分享、讨论和合作,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加深对他人观点的理解和尊重,培养有效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背景下的多维度教学模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多维度教学模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多维度教学模式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个“互联网+”的背景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多维度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正在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

本文将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多维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其意义和实践路径。

一、多维度教学模式的意义1. 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希望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多维度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的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2. 提高教学质量多维度教学模式强调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维。

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多维度教学模式将不同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形成扎实的学科基础。

1. 教学内容多样化多维度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为多样化,不仅要有传统的学科内容,还要涉及到跨学科的知识。

教师可以邀请其他学科的老师一同合作教学,在教学中穿插不同学科的知识,形成多维度的教学内容。

2. 教学手段多样化多维度教学模式强调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实验、案例分析等不同的手段进行教学。

可以引入线上教学资源,通过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等方式拓展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3. 学生参与度提高多维度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例如小组讨论、实验研究、项目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 评价方式多元化多维度教学模式要求评价方式和内容也要多元化,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方式,包括作品展示、实践报告、项目成果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构建“以研究项目为契机 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应用型院校教师转型发展模式

构建“以研究项目为契机 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应用型院校教师转型发展模式

构建“以研究项目为契机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应用型院校教师转型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应用型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应用型院校的教师,他们既要具备扎实的学术水平,又要具备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何构建“以研究项目为契机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应用型院校教师转型发展模式,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关的理念和策略。

一、构建“研究项目为契机”的理念在应用型院校的教师队伍中,研究项目是教师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构建“研究项目为契机”的理念,就是要通过开展研究项目来激发教师的学术热情,提升其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

应用型院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研究项目的支持和保障。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科研基地和资金支持机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研究资源和资金支持,鼓励教师积极申请各类研究项目。

学校应该注重对教师研究项目的引导和指导。

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科研指导团队,由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成果的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对教师的研究项目进行指导和督促,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果。

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师研究项目成果的评价和认可。

学校可以建立科研成果奖励机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从而激励教师开展研究项目,提升科研水平。

二、构建“服务社会为导向”的理念在应用型院校中,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构建“服务社会为导向”的理念,就是要通过教师的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学校需要引导教师将科研项目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产学研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学校资源和教学成果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开展义教活动、组织社会调研、深入企业实习等,使教师和学生深入社会,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清华大学研究性本科教学模式综述

清华大学研究性本科教学模式综述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认识和实践研究型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但应对科学技术进步作出突出贡献,在教学方面也应富有特色,成为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摇篮。

清华大学在努力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十分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具有研究型大学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广泛实施创新性教育。

所谓“研究型”教学,至少具有以下内涵。

实行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有机结合,学生有机会参与研究工作,接触科技前沿,形成探索未知的视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个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宽松环境,提供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创新的欲望;以学生为主体,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科研结合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间才有相互交流,师生互动。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系统的创新教育模式。

创新教育要全面实施,真正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有效的教育方式,而不只是停留在一些局部的、零星的、微观的个别环节的改动,或者作为一种时髦,对个别学生进行的一次性改革试验,或者作为第二课堂活动的一个“亮点”。

也就是要把创新性教育由若干个“点”扩大到一条“线”或一个“面”,融入教学全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强调学习和研究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就是面上的创新教育。

我们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针对少数“天才”学生,实施创新性教育,是基于以下认识:无论是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还是教育家的科学论证,都向我们揭示,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并不是少数杰出人才所独有,它是人所共有的潜能,在合理的教育与培养下,就可能在每个身心健康的肌体上得到发展和实现。

教育的责任就在于把潜在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开发出来,赋予每个身心健康者以创造性。

这一点需要通过教学过程的优化来体现。

关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近几年在我校的教育改革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调整课程结构建立有利于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环境调整课程结构的目的,是要从课程设置的总体上,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尽早参与研究工作、学习和研究并进的教学框架。

研究型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型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型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累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研究型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研究型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研究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文旨在探讨研究型课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以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在研究型课程的建设中,首先要确定合适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应该紧密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同时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探究、实践操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此外,要注重课程的评估,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践中,研究型课程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同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总体来说,研究型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注重实践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 1 -。

研究导向型教学

研究导向型教学

研究导向型教学研究导向型教学(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导论:研究导向型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它通过鼓励学生进行研究项目、探究问题和解决实际难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定义、特点、实施方法和优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定义和特点研究导向型教学是指以研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通过实践性的研究项目来解决问题。

研究导向型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主体性强:学生是研究导向型教学的主体,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来解决问题,教师更多的是充当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2. 问题导向性:教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探究。

3. 实践性强:研究导向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项目和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交互性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研究导向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互助学习。

1. 设计研究项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设计研究项目,引导学生通过研究项目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2. 提供资源支持: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例如图书馆、实验室、网络等,让学生能够获取相关的研究资料和工具。

3.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 组织学术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术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学术素养。

5. 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研究报告、论文和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发展性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一个课题,并通过实践活动来验证和应用所学知识。

开展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点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课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

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课题,并通过调研和实践活动来探讨和解决相关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它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技能,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3.促进师生交流和合作。

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密切的互动和合作,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学习效果。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1.确定适合的课题在开展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一个适合的课题。

这个课题既要符合课程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热情。

课题选择也要注重与社会实际的联系,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在确定了适合的课题之后,就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包括课题的相关背景和研究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活动的安排和流程等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题研究的要求和进度,提高教学效果和实践成果。

3.组织教学活动4.评价和总结教学效果在完成了教学活动之后,就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进行探讨。
建构。推 崇“ 知识取 向” 的传统大 学教学 , 关注教学 中静态的“ 先在
预设”教学活动往往在预设 的“ 。 流程” 中进行。在此过程中 , 学生的
关键词
教 学模 式
研究型
维度
学习仅仅 只是“ 掌握 ” “ 、领受 ” 再现” 或“ 教师“ 授” 、 传 的 既成 的间接 知识 , 只是忠实执行或机械模仿 的活动 : 学生习惯于按照教师 的要
学研究意识 、 市场意识 , 锻炼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我们的主 要精力应放在学科中每一个具体问题的研究上 , 而不是整个学科 的 框架和体系上 , 通过对 每一个具体问题或特定领域 的研究 , 去丰富、
完善 , 去重新构造学科体 系……” 0 3重教学的“ ) 先在预设 ” 与静态流程 , 轻知识 的动态生成与 自主
但其严重弊病则 是 : 由教师主宰课 堂 , 完全 忽视学生 的学 习主体作 用, 不利于培养有 创新思维 和创新 能力 的创造 型人才 , 尤其是在今 天知识 的产生层出不穷、 知识 的更新一 日千里 的信息时代。传统 的 课堂教学思想 , 是以教 师活动为主 , 以教师为中心 ; 以传授大纲和教 材所规定 的知识为主, 以知识为 中心 ; 以课堂 的灌输式教学为主, 以 课堂为 中心。这种根深蒂 固的“ 三中心” 课堂教学思想 , 忽视了课堂 中学生 的主体地位 , 忽视 了学生 自 的能力培养 , 身 忽视了教学 中的 实践环节 , 使学生的学 习成 了被动的、 吸纳的过程 , 其脱离现代科技
授方式和落后的教学理念 , 分强调专业化知识而忽视思想方法的 过
培养 , 过分推崇知识 的唯一 性而否弃了创造的可能性 , 教学应有 的 “ 研究 ” 价值 的旁落或 被忽视 ,学而不思 ” 不学 不思” “ 或“ 的学 习生
不无机械 死板地遵从 、 照办 。教学生活 中的学生 , 不能表达 自己的
想法, 不能建构 自己对知识 的意义 , 教学 异变为消损了学生 的自主
创 造、 发现或探 究的“ 去创生 ” 的活动 , 生的学习异变为一种顺从 学
的、 被简约化了的纯然 “ 接受 ” “ 或 领受 ” 学生 只不过是教师主导的 ,
堂教学思想趋 向以“ 学生为主体 , 能力为 中心 , 活动为重点 ” 。
2 重知识教学轻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 。“ ) 我国高校的教学长期
以来存在着方法单一 、 手段陈旧的问题 。……在手段 陈旧的背后 ,
1教学 目 ) 标变革的维度。要体现课堂教学 目 的全面性、 标 综合
性、 发展性趋向 , 当前更要突出五项教学 目标的设计 : 1设定 学会 () 学习的教学 目标。“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学会学 习是学生学习 , 的最高 目标 。 堂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 、 课 学习 的方法 与学 习的策略。它是知识 经济时代的需要 ,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 实 践能力的需要 。 2 设定 创新教育 的教学 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创新 、 () 学会创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教师要进行创造性教学 , 学生要
对 象和知识 的接受者 。“ 流程 ” 不是过程 , 而是人 为控制的 、 丧失 了 “ 生成 ” 意义 的预设程序 。当教学 的“ 过程” 演变成丧 失了“ 生成” 意 义 的“ 流程” “ 时, 流程 ” 的教学 , 式 关注的是预设 , 忽视甚至无视教学 过程 的动态生成结果和价值 , 从而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 情感或创新 ,
存在着一个更 为深层次 的问题 , 即高校的教学主要还是一种单 向度 的传授 , 教师仍旧把教学看作是一个控制 的过程 , 因而赋 予教学的 弹性较少 , 的教学理念远远落后 于时代的发展。” 统大学教 教师 【 t 传 学单一的人才规格和培养模式 、 不合理的课程结构 、 呆板 的知识 传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变革的维度探讨
柳 劲松
( 中南 民族 大 学公 共 管理 学院
中图分类号 : 4 G6 2 文献标识码 : A
湖北・ 汉 武
407 ) 304
文章编号: 7 - 8 4 2 0 2 - 2 - 2 1 2 7 9 (0 9}6 0 1 0 6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育的根本 目标是培养创新精神 教
1传 统 大 学 教学 模 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1 忽视学生 的学习主体作用 。长期 以来 , 的教学方法基本 ) 我们 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 的传授 者 , 是主动 的施教者 , 并 且掌握和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 生是知识传授 的对象 , 外 学 是 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 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 内容 , 是学 习知识 的
主要来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 , 便于教 师组织、 监控整个教学活动 的进程 , 有利于系统 的科学知识的传授。
求 或规范进行“ 复制式 ” 的理解而懒于思考 , 甚至习惯于 自觉地压抑
自己的不 同于“ 他者” 要求 的一切想法 , 正确 、 然后 准确 、 周密地甚至
和 实践 能力。作为大学教师 , 也应积极转 变教育 思想 , 弃陈 旧落 摈
后的教学方法, 以新 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 , 结合课程特点, 研 究探 索适时有效 的教学方法。而研 究型教学模式的提 出, 目标在 于使学生学会学>、 - 学会研究、 - j - 学会合作 。本文从教 学 目标 、 教学过 程、 学方法、 学手段 四个方面, 教 教 对高校研 究型教学模 式变革 的维
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弊端 日渐显现。
没有 了鲜活 的经验流动或情感与思想 的冲突 ,更没有 了质疑或创 造, 只是“ 宣传 ”告诉 、 、 训练和现成知识 的堆积。
2研究型教学模式 变革 的维度
研究型教学意味着大学教学从教学 目标 、 教学过程 、 教学行为 、
教学方法 、 教学技术等方面产生变革 , 以适应素质教育 的需求 。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