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三上 教参初稿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优质教案【】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十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计算机硬件、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学习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认识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2. 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3. 培养学生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重点: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
学具:学生用计算机、鼠标、键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台计算机,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让学生认识输入输出设备。
(2)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学习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通过示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练习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2.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3. 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出你所知道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并简述它们的作用。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后可以布置拓展任务,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更多功能,如查找资料、使用办公软件等,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计算机硬件的认识2.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3. 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方法4. 实践操作中的指导与解答一、计算机硬件的认识1. 主机内部硬件:讲解CPU、内存、硬盘、显卡等主要硬件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核心组成部分。
三年级上册 信息 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信息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信息技术1.1 学习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1.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应用。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硬件和软件。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技术。
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展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1.4 作业与评估: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学生制作简单的计算机组成结构图。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1 学习目标:学会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
熟悉桌面、文件夹和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
2.2 教学内容:开关机的正确方法。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技巧。
桌面、文件夹和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
2.3 教学活动:讲解并示范开关机的正确方法。
分组练习使用鼠标和键盘。
引导学生熟悉桌面、文件夹和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
2.4 作业与评估:学生独立完成开关机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鼠标和键盘使用比赛。
第三章:计算机的基本软件3.1 学习目标:认识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及其功能。
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
3.2 教学内容: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及其功能。
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
3.3 教学活动:讲解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及其功能。
演示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
学生分组实践安装和卸载软件。
3.4 作业与评估:学生制作软件使用说明书。
学生进行软件安装和卸载比赛。
第四章:网络的基本使用4.1 学习目标: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学会连接网络、浏览网页和搜索信息。
4.2 教学内容: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连接网络的方法。
浏览网页和搜索信息的方法。
4.3 教学活动: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演示连接网络、浏览网页和搜索信息的方法。
学生分组实践网络使用。
4.4 作业与评估:学生制作网络使用说明书。
学生进行网络搜索比赛。
第五章:信息素养与网络安全5.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会正确使用信息资源。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5.2 教学内容:信息素养的培养。
部编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
部编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简介本教学参考是针对部编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
该教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信息技术课程,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发展。
内容概述教学参考中包含以下内容:1. 教学目标:明确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帮助教师了解应该达到的教学效果。
2. 教学步骤:详细介绍了每个课时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包括课前准备、师生互动和课后作业等。
3. 教学资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和作业练等,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示和讲解课程内容。
4. 教学评价:介绍了如何评价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情况,包括考试评分标准和评价指标等。
教学特点1. 结合实际应用:教学参考强调将信息技术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2. 互动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 综合素养培养:除了传授信息技术知识,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使用建议1.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参考的内容和建议,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完成课后作业,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自主研究和练。
通过使用这份教学参考,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展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
第 1 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课目标:知识与技术:感觉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广泛存在的。
过程与方法:掌握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感情态度价值观:感觉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踊跃性。
行为与创新:可以养成踊跃思虑生活中的信息的真假性、实用性的行为习惯。
教课重、难点:重点:信息的获取、传达、办理、表达等;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感觉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认识生活中的信息的一些过程。
教课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样各样的信息。
那什么是信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今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二、新授:1、信息信息是一些信息,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
(阅读“知识屋”)2、信息的获取那信息是如何获取的呢但是有些信息我们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没法获取到,比方说,我想看清对面大楼上是一只什么鸟其实好多工具都能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吗试着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三、信息的传达获守信息后,我们要将它传达给更多的人,我们可以经过一些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达。
科技的发展让信息的传达有了更多的方式,但其实不意味着原始的方式就此裁减了。
完成“谈论坊”的内容。
四、信息的办理人类获取、传达了信息后,对信息进行一些办理,会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
计算机被发明后,人们就把信息办理的大批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
计算机也叫信息办理机。
五、信息技术在信息的获取、传达、办理等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跟我们的生活学习亲近相关。
六、总结今日我们主要学习了相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中,信息和信息技术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
第 2 课认识计算机教课目标:1、可以说出计算机的一般构成部分的名称。
2、可以说出计算机常有的输入、输出设备。
3、认识计算机桌面,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4、学会正确地开、关机。
《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教案(全册)(定稿)
《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教案(全册)(定稿)第一篇:《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教案(全册)(定稿)广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教案(全册)第一课进入动画新天地—认识Flash软件一、教学内容熟悉flash软件的窗口,了解基本功能,并进行一些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熟悉flash的窗口和菜单栏。
(技能性目标)会输入操作,会打开软件建立新文件、播放、保存和退出,灵活调出菜单。
(情感性目标)运用flash软件可以更准确地直观地表达信息和观点的动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flash窗口,会建立flash文件、保存与退出。
四、教学过程1、掌握打开flash的方法,认识flash窗口。
2、认识编辑栏,会找常用工具。
3、掌握改变动画的方法,能保存和退出。
4、教师边讲解,边操作例题,让学生熟悉。
5、学生练习,并交流心得、交流经验;以及协作学习。
6、部分学生合作学习,及创新练习。
五、作业与课外练习尝试制作简单动画,注意flash保存和退出、播放操作方法。
第二课快乐绘图—绘图工具的使用一、教学内容制作会用工具化简单的画。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了解flash工具使用方法与修改方法,学会改变工具绘不同的画,知道工具简单的功用等。
(技能性目标)掌握flash工具操作的方法,逐步熟悉flash工具。
(情感性目标)用flash工具美化图及表达信息与思想意图。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flash”功能作用,学会美化图,以及flash的基本操作等。
四、教学过程1、了解flash画图工具各个选项的作用。
2、掌握通过“flash画图与美化图”技巧,灵活应用flash美化图。
3、了解“椭圆、箭头、颜料桶、线条”各个选项的功用。
4、掌握flash修饰美化图的方法,会运用图片库。
5、掌握flash设计图的方法,通过协作能做出理想的flash图。
五、练习与课外作业1、协作完成“显身手”,分组交流心得、并进一步创新。
2、练习选择制作一幅课后图,另再完成制作气球,自己发挥制一幅图画。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三篇】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三篇】教案一: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2.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教学难点:1. 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教室。
2. 教学PPT。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机的外观,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2. 讲解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3.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熟练使用鼠标和键盘。
但在操作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教案二: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及基本操作。
2. 学会使用桌面上的应用程序。
教学重点:1.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
2. 应用程序的使用。
教学难点:1. 应用程序的启动与关闭。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教室。
2. 教学PPT。
教学步骤:1. 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及基本操作。
2.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桌面上的应用程序。
3.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及基本操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熟练使用桌面上的应用程序。
但在应用程序的启动与关闭过程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指导。
教案三: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了解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2. 学会使用Word文档进行文字输入、编辑和保存。
教学重点:1.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2. 文字输入、编辑和保存。
教学难点:1. 文档的保存。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教室。
2. 教学PPT。
教学步骤:1. 讲解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2. 引导学生学会文字输入、编辑和保存。
3.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熟练进行文字输入、编辑和保存。
浙江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参
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和计算机交朋友【单元内容简介】本单元是学生接触信息技术课的第一个单元。
计算机是当前广泛应用的现代信息处理工具,本单元从认识计算机开始,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Windows的基本界面、Windows窗口的组成、软件的打开与关闭等。
对Windows系统来说,鼠标是操作计算机最重要的设备之一,而且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
因此,本单元主要安排了鼠标的基本操作,也为后续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知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操作,认识Windows 7的界面,学会开关机及小键盘的使用,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软件的打开与关闭,养成良好的计算机课堂常规及计算机使用习惯。
【注意事项】学生刚进计算机教室,初次接触信息技术课,除了教科书上的内容外,课堂常规教育也是一块重要的内容。
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加适当的始业教育的内容,如计算机使用习惯、课前有序进计算机教室的习惯、卫生习惯和离开计算机教室整理的习惯等。
1.本单元中,要注意学生使用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明白良好坐姿和正确操作方法的重要性。
鼠标操作是重点,握鼠标的方法一定要正确,键盘操作仅仅作为了解。
2.课堂中语言要规范,鼠标的各类操作教师要使用规范的名称,不要用“点击”“指到”等不太规范的习惯用语。
3.上课前需要对学生进行摸底。
部分学生可能对鼠标操作有一定的基础,对这部分学生要区别对待、分层教学,如鼠标基础操作可以简略些,但对一些规范性的要求还是要落实。
第1课初识计算机编写意图本课是学生接触计算机的第一课。
为了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本课从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常识出发,再呈现台式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常见终端设备,最后开机并观察计算机桌面。
“说说新朋友”中,教科书中选用了计算机在网络学习、科学计算、航空航天、设计制造4个方面的应用示例,直观地介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总结计算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教科书还安排了一个练习。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教学参考(教师用书)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教学参考(教师用书)《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教学参考(教师用书)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一单元信息收集员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使用IE浏览器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学会用收藏夹和历史记录访问网站的方法。
(3)了解使用网址清单和主页设置的方法。
(4)了解常用的门户搜索引擎。
(5)了解关键字的概念,掌握搜索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的方法。
(6)学会保存网页内容和保存网页中的文字。
(7)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
(8)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看书,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2)以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网络环境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网上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认识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Internet 的兴趣。
(3)让学生对南京的美有所认识,激发学生对城市的爱。
(4)培养学生认识搜索引擎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收集网络资源。
(5)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文明、安全地使用计算机。
(6)热爱祖国,关心、支持我国软件业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主要内容及其地位与作用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其进行物理上的连接,并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在大量信息充斥,以及讲求信息时效性和信息共享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离不开Internet。
而Internet上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技术上也越来越完善。
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免费的、海量的,无界限的空间,这使得任何人无论在何地只要能连上Internet就能通过网络来寻找和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当前会上网,能熟练使用Internet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一至五章)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学会正确的开关机方法,认识计算机的各个部分。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的操作。
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正确的开关机方法计算机的各个部分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的操作1.3 教学步骤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示范正确的开关机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介绍计算机的各个部分,让学生触摸和认识讲解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的操作,让学生跟随练习1.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开关机检查学生是否能够认识计算机的各个部分检查学生是否能够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的操作第二章:Word 2010的基本操作2.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Word 2010进行基本的文字处理。
学会输入文字,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
学会插入图片、表格等。
2.2 教学内容Word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输入文字,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插入图片、表格等2.3 教学步骤讲解Word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示范输入文字,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让学生跟随操作示范插入图片、表格等,让学生跟随操作2.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输入文字,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插入图片、表格等第三章: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3.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Excel 2010进行基本的表格处理。
学会输入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
学会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3.2 教学内容Excel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输入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简单的计算3.3 教学步骤讲解Excel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示范输入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让学生跟随操作示范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跟随操作3.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输入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检查学生是否能够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简单的计算第四章: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4.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PowerPoint 2010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鼠标使用、桌面图标操作等。
(2)培养学生熟练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文档编辑的基本技能。
(3)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会文明上网。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 学习开关机、鼠标的使用方法。
2. 熟悉桌面图标及基本应用程序的使用。
第二章:Microsoft Word的基本使用1. 学习Word的启动与退出。
2. 掌握文字输入、编辑、删除等基本操作。
3. 学习字体、字号、颜色等格式的设置。
第三章:网络安全与文明上网1. 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如病毒防治、个人信息保护等。
2. 引导学生学会文明上网,抵制不良信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Microsoft Word的基本使用、网络安全与文明上网。
2. 教学难点:Word中字体、字号、颜色等格式的设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2.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
2. 任务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速度等方面。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第四章:Microsoft Word的高级使用1. 学习插入图片、表格、形状等对象。
2. 掌握页面设置、打印预览等高级功能。
第五章:网络的基本使用1. 学习浏览器的使用,进行网上搜索。
2. 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知识,进行简单的邮件发送和接收。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包括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
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回顾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阶段。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介绍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娱乐等。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介绍计算机的软件组成,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授学生如何开关机,如何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采用演示法,让学生观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出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学生能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学生能熟练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
2.2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解释文字处理软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介绍如何在文字处理软件中进行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操作。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采用演示法,让学生观看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出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学生能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网络的基本使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熟悉网络的基本使用,包括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等。
3.2 教学内容网络的概念和作用:介绍网络的定义,解释网络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三篇】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三篇】教案一:认识电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学会使用电脑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1. 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
2. 电脑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1. 电脑的基本操作。
教学准备:1. 准备电脑若干台,每台电脑安装有教学软件。
2. 准备电脑操作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电脑的外观,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 讲解并演示电脑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键盘输入等。
3. 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电脑的基本操作。
教案二:电脑绘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脑绘画的基本技巧。
2. 学会使用电脑绘画软件进行绘画。
教学重点:1. 电脑绘画的基本技巧。
2. 使用电脑绘画软件进行绘画。
教学难点:1. 使用电脑绘画软件进行绘画。
教学准备:1. 准备电脑若干台,每台电脑安装有绘画软件。
2. 准备绘画素材。
教学过程:1. 讲解电脑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颜色、图层等。
2. 演示使用电脑绘画软件进行绘画的方法。
3. 让学生动手绘画,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1. 回家后,利用电脑绘画软件进行绘画创作。
教案三:网络搜索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搜索的基本方法。
2.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教学重点:1. 网络搜索的基本方法。
2. 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教学难点:1. 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教学准备:1. 准备电脑若干台,每台电脑连接有网络。
2. 准备搜索引擎。
教学过程:1. 讲解网络搜索的基本方法,如关键词、分类搜索等。
2. 演示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的方法。
3. 让学生动手搜索,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1. 回家后,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主题搜索,并将搜索结果与家长分享。
教案四:电子邮件的使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收发邮件。
教学重点:1. 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课程概述本教学大纲是针对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教案。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知,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处理和交流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研究和生活提供支持。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能够正确、有效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2. 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网络浏览和搜索、文档处理等。
3. 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网络使用和信息保护能力。
教材内容安排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 课时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使用方法- 课时2:计算机的启动与关机操作- 课时3: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 课时4: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第二单元:网络浏览与搜索- 课时1: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课时2:浏览器的安装和使用- 课时3:常用的网络搜索方法和技巧- 课时4:网络资源的利用与评估第三单元:文档处理- 课时1: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课时2:文字格式设置和排版技巧- 课时3:图片的插入和编辑- 课时4:文档保存与分享教学方法本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合作研究,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通过多媒体教具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浏览实践,提高他们的技术应用能力。
3. 项目实践:设计小组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分享和交流彼此的研究心得和问题解决方法。
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发言表达能力、实践操作等。
2. 项目成果评价:评估学生的项目成果,包括合作与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性等。
3. 作业考核: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理解程度。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福建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福建教育出版社)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2)认识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3)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1.2 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发展史。
(2)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3)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2)难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1.4 教学方法与步骤(1)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2)采用实物展示法,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2.1 教学目标(1)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2.2 教学内容(1)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Word的基本操作:新建文档、输入文字、编辑文字、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Word的基本操作。
(2)难点: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
2.4 教学方法与步骤(1)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3.1 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
(2)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3.2 教学内容(1)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
(2)Excel的基本操作:新建工作簿、输入数据、编辑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
3.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Excel的基本操作。
(2)难点:设置单元格格式。
3.4 教学方法与步骤(1)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
(2)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第四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4.1 教学目标(1)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
(2)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4.2 教学内容(1)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
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起始册)教参汇总
电 脑 探 秘
第1课
教学目标
芝麻开门
认识计算机,知道计算机外观的基本组成;能区分常见的计算 机种类,并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 探索计算机知识的欲望。 认识计算机桌面组成;认识鼠标,了解鼠标的四种操作,会进 行单击、双击操作。
第2课
扫雷大赛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采用小组协作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合作的气氛 下,进行有益于提高鼠标操作技能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机”是教学难点。电器的开、关主要是通过实物按钮来完 成的,而计算机的关机则是通过程序来控制的,这一点与生活中的 习惯不同,因此,要重点讲解正确关机的步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 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教学 参考
第1单元 第2单元 第3单元 第4单元 第5单元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教学一条龙”实验教材
《信息技术》小学三年级上册(起始册)
28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7课 第4课 第8课 第5课 第9课 第13课 第16课 第6课 第10课
第11课
第14课
第12课
第15课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教学一条龙”实验教材编写组
教学建议
本课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第一课,为更好地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可拍摄一些短片,展示计算机商店陈设的各种计算 机、专家的现场介绍等,引导学生观察、识别,导入本课的学习。 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前要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工作, 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以各类计算机的实物进行演示。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与教材进行整合 教学。 通过相应的实物展示,直观地介绍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 应用,并可以通过拆开一台计算机,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从而 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组成,消除他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培养学生科 学的思想观。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一册教学设计(共15课)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一册教学设计(共15课)一. 教材分析《信息技术》苏科版三年级上册共有15课,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操作、网络知识、word文档编辑、excel数据处理等。
本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但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尚不完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较多,对计算机有一定的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强纪律管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网络知识,学会使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掌握excel的基本用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信息素养,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网络知识、word文档编辑、excel数据处理。
2.教学难点:excel的高级功能、网络的高级应用。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定具体任务,引导学生操作实践,达成教学目标。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信息技术。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硬件准备:确保每台计算机可以正常运行,网络畅通。
2.软件准备:安装必要的教学软件,如word、excel等。
3.教学资源: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素材、案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讲解网络课时,可以提出“如何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网络知识等。
(新整理)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新整理)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
技术教案(全册)
本文档为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的全册内容。
以下是每个单元的教案简要概述:
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
本单元的教案旨在让学生认识计算机和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师将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用途、各个部分的名称及其功能。
通
过实际操作和互动练,学生将对计算机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二单元:电脑操作
本单元的教案旨在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电脑操作技巧。
教师将向
学生介绍电脑的开机和关机步骤,并指导他们熟练运用鼠标和键盘
进行操作。
通过一些简单的练和游戏,学生将逐步提高他们的操作
技能。
第三单元:文字处理
本单元的教案旨在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基本的文字编辑。
教师将向学生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主要功能,并引导他们创建、编辑和保存简单的文档。
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学生将逐步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技巧。
...
(依次列出其他单元的教案简要概述)
请注意,本文档仅提供对教案的简要概述,具体的教案内容和细节请参考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
以上是关于“(新整理)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的文档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浙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参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和电脑交朋友单元简介:本单元共有4课,“与新朋友见面”主要介绍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对电脑作简单介绍;接着教材在“可爱的鼠标”中向学生介绍鼠标的各种操作方法;然后在“鼠标陪我玩一玩”中用两个小游戏让学生练习鼠标的操作;最后用“计算器帮你忙”让学生初步体验电脑在生活、学习中的应用,同时让学生学会使用小键盘。
本单元是学生接触信息技术课的第一个单元,教材用4课的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电脑,学习基本的电脑操作方法——使用鼠标。
在此基础上,小游戏和小键盘的使用,既让学生熟练了电脑的操作方法,又使学生对电脑在生活、娱乐、学习上的帮助有一定的了解。
第1课与新朋友见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电脑的用处。
2.认识电脑的基本组成。
能力目标:学会开机。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电脑的用处,认识电脑的基本组成。
教学难点:认识电脑的基本组成。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图片或实物若干(如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电子辞典、电脑外部设备等)。
教学建议: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教材按“说说新朋友”、“认识新朋友”、“和新朋友打招呼”3个环节让学生认识电脑这种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
教材安排了一个卡通人物的话来导入本课,同时也揭示电脑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说说新朋友”这一环节中,可分别从科研、工作、学习等方面说明电脑的作用,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认识新朋友”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学生熟悉电脑的4个基本组成部分,认识电脑的主要外部设备。
最后在“和新朋友打招呼”这一环节中,教材出示了电源的图例,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各种机箱上的电源开关,学会开机。
但教材有意回避了关机的过程,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学会正确关机。
并告诉学生,当使用完电脑后,要及时关机。
练习建议:本课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条件的可在学生上课前布置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走进新生活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始单元,是本课程的起步教学单元。
本单元共安排了四课内容,分别是第1课“推开智慧门”,学习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第2课“认识新伙伴”,认识计算机并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第3课“牵手指挥棒”,学习鼠标的有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第4课“从容上舞台”,学习键盘知识和使用方法。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信息的普遍存在;了解信息对生活、学习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初步建立学好信息技术的主观意识。
本单元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概念;初步认识计算机这个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同时学会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本单元的理论知识部分,主要以读图的方式,介绍最基本的内容;操作练习部分,以趣味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中,掌握技能。
二、学习目标(1)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知道计算机的组成,知道计算机的软、硬件。
(3)会正确开、关计算机、认识开机画面,了解程序的运行。
(4)能使用鼠标和键盘完成指定任务。
(5)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对于自我发展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2)计算机和软、硬件的基本知识。
(3)使用鼠标和键盘。
四、学时安排本单元共4课,建议安排4学时,每课1学时。
第1课推开智慧门(一)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无时无刻都感受到信息。
(2)了解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和应用过程中都要使用到信息技术。
(3)认识在当下信息社会中,正是信息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提高信息素养,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起始课。
其实,现在学生对计算机并不陌生,不能算是所谓的“零起点”,但是对什么是信息以及什么是信息技术,则要陌生得多。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和相关知识,不仅是学生应该了解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建立和增强信息意识,有利于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
本课在介绍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内容时,以图片为主,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
本课包含的知识容量比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感受信息,信息并不神秘。
(2)信息事件的常态,也就是信息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状态发生和存在于我们身边。
(3)信息技术的范畴。
(4)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特点,本课以了解为主,知识介绍浅显易懂。
本课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它”。
以及“报纸、广告、电视、老师讲课的内容都是信息,信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含在文字、声音、信号、图像中间”(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一:载体依附性)。
二是什么是信息技术,“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和处理过程中,都要使用到信息技术”。
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安排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内容,是因为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是让学生知道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意义。
同时也是强调本课程的名称和内容,即“信息技术”课不等于“计算机”课。
(三)教学设计与教学建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
2)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
(2)过程和方法1)分析、归纳,理解事物及事物的原理和规律。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2、重、难点(1)关于信息的认识。
(2)关于信息技术的认识。
(3)认识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对自我发展的意义。
教学建议以图片展示为主,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了解本课内容。
可以小组方式讨论,使学生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信息并不神秘。
可以以游戏方式,如“你做我猜”等,使学生理解信息及其载体的关系。
可以联系当地当时,准备其他更能吸引学生、更能说明问题的图片,不必拘泥教材。
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部分,建议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进行,避免一味说教。
(四)教学资源(补充资料)关于信息的概念信息虽然历史悠久,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但遗憾的是,对于信息,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准确定义,本课中的说法,也是针对学生的理解水平。
对于什么是信息,在许许多多的定义中,有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进行了描述。
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Claude E. Shannon)从通信工程的角度,认为“信息是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控制论的奠基者维纳(Norbert Wiener)认为信息是除物质和能量之外的重要资源(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我国信息学学者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信息的特征通过对大量信息事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信息的一些重要特征:1、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性是指信息从信源出发,通过信息载体和传播渠道被信宿接收的特性。
这种跨越时空的传递特性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
2、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等方式可以由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而信息的提供者也不会因此而失去信息内容和信息量。
这种共享是一种不同于物质共享和能量共享的无损共享。
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并可以在不同的载体之间转换。
信息经过加工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增值。
4、价值相对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它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
但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信息接收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5、时效性由于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着的,那么表征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信息也必然会随之改变。
信息的价值实现取决于对其及时地把握和运用,这就是信息的时效性,即时间与效能的统一性。
6、真伪性信息在表达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在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对于同一信息,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形成“认知伪信息”;或者由于传递过程中的失误,产生“传递伪信息”;也有人出于某种目的,故意采用篡改、捏造、欺骗、夸大、假冒等手段,制造“人为伪信息”。
关于信息技术的概念一般认为,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1、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的核心,它扩展了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能力。
2、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它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扩展了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3、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它的发展会使电子设备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降低而性能提高。
4、传感技术扩展了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能力。
利用现代传感技术,人们生产出了各类传感器,包括热敏、嗅敏、味敏、光敏、磁敏、湿敏等高度敏感元件。
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人类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重大发展历程。
第一次是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它使人类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成为可能。
第二次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它使人类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第三次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它使知识可以大量地生产、存储和流通,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
第四次是电报、电话、电视和其它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它使信息传递手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使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手段再一次发生了质的飞跃。
第五次是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它使信息的处理速度和传递速度得到惊人的提高,人类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目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革命浪潮。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多元化: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深入应用,产生了更多的交叉学科。
2、网络化: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等构成了立体化信息传送网络。
3、多媒体化:多媒体计算机和超文本技术相结合,形成了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于一体的超媒体技术。
4、智能化:信息技术与认知科学等学科的融合产生了人工智能。
5、虚拟化:由计算机仿真生成虚拟的现实世界,通过虚拟的现实情境去感知客观世界和获取有关知识、技能。
第2课认识新伙伴(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3)会正确开、关机;认识WINDOWS系统开机画面。
(4)培养正确使用计算机的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课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开、关机操作和观察开机画面,使学生接触计算机。
本课的线索很清晰,各个知识点联系紧密,过渡自然。
从人类早期的计算工具过渡到现代的计算机;从认识计算机过渡到计算机硬件组成;从开机操作过渡到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最后在“视野拓展”中介绍了计算机软件。
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尽可能多侧面地介绍计算机。
最后(视野拓展)介绍计算机软件知识,是为了和硬件知识相配合,使知识完整。
教材某些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本课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
主要有:(1)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2)计算机的种类。
(3)计算机硬件组成(隐含计算机原理)。
(4)计算机开关机操作。
(5)计算机操作系统。
(6)计算机软件和软件系统。
本课的计算机知识部分和第1课一样,仍然以了解为目的,通过图片和浅显易懂的叙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拣最主要的说,学生容易理解的说,并不求全。
在本课中,安排了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根据学生在开机画面出现后的自然反应,顺势介绍了WINDOWS操作系统。
这个部分是考虑学生通过以上的学习之后,都有摸一摸计算机的欲望,同时也为下一节课的计算机操作做准备。
(三)教学设计与教学建议教学设计建议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初步了解计算机和计算机系统。
2)学会正确开、关机。
3)认识Windows桌面。
(2)过程和方法分析、归纳,理解事物的原理和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规范使用计算机,爱护计算机设备。
2、重、难点1)了解和认识计算机。
2)开关机操作和认识Windows桌面。
3)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教学建议本课教学任务较多,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认识计算机和开机和关机操作。
认识计算机部分,以观察图片和实物引导学习,老师主要要帮助学生总结计算机硬件的组成知识。
计算机开关机部分,要让学生动手亲试,这是破除计算机神秘感的好方法。
开机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屏幕的变化,适时介绍WINDOWS开机画面和操作系统;关机时,教师要提示操作要领,提示观察计算机关闭的过程,要强调规范使用计算机的意义,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
讲硬件和软件时,可以多举些例子(如“视野拓展中”对软件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