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校音乐德育方案(初中)
初中德育音乐教案
初中德育音乐教案年级学科:初中音乐学科德育目标: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歌唱祖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歌唱祖国》的背景、歌词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唱《歌唱祖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1. 理解《歌唱祖国》的背景和歌词含义。
2. 学会《歌唱祖国》的歌词和旋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歌唱祖国》的深刻内涵。
2. 掌握《歌唱祖国》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歌唱祖国》的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引导学生关注歌词中的美好景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学唱歌曲(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唱祖国》,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词和旋律。
2. 针对难点部分,教师进行重点辅导,确保学生掌握。
3.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歌曲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的德育元素,如团结、友爱、奋发向前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四、合唱练习(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唱祖国》的德育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激发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歌唱祖国》,掌握歌词和旋律。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的德育元素,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3. 学生在合唱练习中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在歌唱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激发爱国情怀,为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基础。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音乐德育工作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工作内容和计划:1. 开设音乐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音乐理论、音乐欣赏、乐器演奏等。
计划时间:每周一次音乐课,每节课45分钟。
计划措施: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听音辨乐、合奏练习等,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2. 组织音乐团队,提供表演和交流的舞台。
音乐团队包括合唱团、乐团等。
计划时间:每周二次音乐团队排练,每次1小时。
计划措施: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乐团排练,培养学生的演奏和表演能力。
定期组织音乐活动,如音乐会、比赛等,提供学生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3. 进行音乐欣赏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名曲欣赏、音乐评析等,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计划时间:每月进行一次音乐欣赏活动,每次1小时。
计划措施: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和评析。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音乐展览等,提供多元化的音乐欣赏体验。
4. 开展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和艺术创造力。
组织校本音乐比赛、校际音乐交流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和竞技的机会。
计划时间: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音乐比赛和一次音乐演出。
计划措施:教师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比赛和演出,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个人风采。
5.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音乐义演、慰问等活动。
计划时间: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社区音乐义演活动。
计划措施: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社区音乐活动,与社区合作伙伴共同策划和组织。
通过参与社区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量和社会责任。
评估与反馈:1. 教师定期进行学生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的评估,包括音乐理论考试、演奏评估等。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互评,通过学习日志、合作评价等方式,提供对自己和团队的评估和反馈。
音乐德育渗透目标及实施建议人音版所有教案
音乐德育渗透目标及实施建议七年级(13册)一、本册德育渗透总体目标:以丰富的音乐情感来陶冶学生,渗透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品德教育。
二、德育渗透实施原则:1、结合每课(或单元)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欣赏《喀什的春天》、《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知道作品表现新疆人民热爱生活、赞美家乡,了解作品具有鲜明的多元文化色彩。
指导学生体验作品的风格,介绍新疆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和主要民族乐器。
第三单元欧洲风情歌曲《桑塔·露琪亚》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体验掌握歌曲的风格,体验感受异国美丽的风光景色。
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对“船歌”音乐体裁作简要的介绍。
作品《伏尔加船夫曲》、《伦敦德里小调》等(1)了解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表现了在沙皇统治下俄国人民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向着光明前进。
(2)体验感受音乐充满热爱生活及憧憬未来的美好感情。
完整聆听作品,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不同欧洲国家音乐的不同艺术特点,并可以让学生随音乐力度变化模唱主题音乐,简介吉他。
感受两首作品所表现的不同意境及音乐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织体来表现人们的悲欢离合。
乐曲不是单一情绪的音乐作品,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判断多种音乐情绪的发展脉络,并尽力从音乐要素上探索相关联系。
第六单元荧屏乐声作品《冰山上的雪莲》、《我心永恒》、《悍牛与牧童》(1)知道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感悟电影音乐的特点及功能。
(2)尝试小组合作,对《悍牛与牧童》的音乐进行分析。
通过动、视、听感受旋律的变化,可边听边哼唱熟悉的旋律。
尝试结合《悍牛与牧童》插图,学生分小组边听边分析。
歌曲《雪绒花》音乐创作练习《西游记》(1)体会感受同一首歌在电影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2)应用所学知识,为《西游记》唐僧师徒中的一人设计音乐。
通过先听再唱,再听再唱,从中体会随电影情节的发展,同样的歌曲产生不同的效果。
音乐课德育实施方案
音乐课德育实施方案音乐课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学习音乐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音乐课德育实施方案,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音乐课的德育目标应该明确,即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功能,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情感体验。
因此,在音乐课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引导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提升他们的情感修养和审美情趣。
其次,音乐课的德育内容应该多样化,既要注重传统的道德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
在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学习音乐作品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通过音乐创作和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音乐课的德育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既要注重理论教育,也要注重实践教育。
在音乐课中,可以通过讲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通过合唱、器乐演奏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音乐的创作和演出,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情感冲击,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最后,音乐课的德育评价应该科学客观,既要注重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评价学生的音乐表现和技能水平,也要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德育水平,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提供科学的评价依据。
综上所述,制定一套科学的音乐课德育实施方案,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才能真正发挥音乐课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初中音乐德育一体化实施方案
初中音乐学科德育一体化实施方案阜山镇周家庄子学校栾秀梅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音乐课是学生的必修课,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学校的音乐课能让学生在接受音乐熏陶的同时,逐渐掌握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音乐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使之获得完美的心理品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深挖教材,发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教师讲解完一首革命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故事之后,学生们对歌曲的表现依然很直白,没有丝毫的感情融入。
与其说音乐背景介绍,不如说是在开故事会或者说是上政治课,只不过是用歌声作了个句号。
音乐课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音乐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应该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汇在一起,从而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歌声里自然地融入情感呢?关键在于教师自己先要有一个情感内化的过程。
即让自己的心灵先受爱国之情的震撼,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来自教师的真实感情。
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在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要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教师自己就要有丰富的情感。
在教学中要找准切入口,随着不同的音乐活动,把教师对音乐的正确的内在情感传达给学生,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首先让学生在音乐审美体验中被音乐本身“征服”,其次通过音乐的美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深刻理解歌曲内容。
最后让学生领悟到其中的浓浓爱国情感,让学生从歌曲中认识真善美,从而水到渠成地实施德育。
二、要挖掘音乐艺术中的德育因素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
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
音乐学科德育实施方案
音乐学科德育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当今社会,音乐德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音乐学科德育实施方案,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配备专业师资力量,确保音乐教育的专业性和有效性;2. 制定全面的音乐教育课程,包括音乐理论、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等内容;3. 建立多样化的音乐教育活动,如音乐比赛、音乐会、音乐剧表演等;4.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音乐软件、多媒体设备等,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5. 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合唱团、乐队等音乐团体活动;6. 加强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跨学科的综合发展。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音乐教育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 开展音乐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3. 设立音乐教育示范班,推广先进的音乐教学模式和方法;4. 建立音乐教育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德育水平;5. 加强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音乐教育,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五、实施效果。
1. 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音乐成绩明显提升;2.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锻炼,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得到提升;3. 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提高;4. 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促进。
六、总结。
音乐学科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方案,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音乐素养和德育修养的优秀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音乐德育工作计划是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个计划旨在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品德和创造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音乐德育工作计划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音乐学习和音乐参与。
音乐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音乐参与则是指学生参与音乐表演、合唱团或乐团等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力。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素养和审美情趣。
其次,音乐德育工作计划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人格。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同时,音乐德育也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人格。
最后,音乐德育工作计划还应该注重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通过音乐的创造性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对于他们的生活和成长具有积极的
影响。
总之,《音乐德育工作计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工作,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品德和创造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高度重视音乐德育工作,并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和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音乐教育。
初中音乐德育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德育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中的德育元素,感受音乐对心灵的洗涤和启迪作用。
2.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在音乐实践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满足。
二、教学内容1. 选取具有德育意义的歌曲,如《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团结就是力量》等。
2. 介绍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传递的德育信息。
3. 通过合唱、分组演唱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 结合音乐实践,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提前为学生准备好歌曲乐谱、音响设备等。
2. 课堂导入:以一首激昂的歌曲《歌唱祖国》开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歌曲学习: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和歌词寓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德育元素。
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5.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德育故事,激发学生对德育的思考。
6. 德育教育:结合音乐实践,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7. 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总结音乐德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所学歌曲,体现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2. 学生能理解歌曲中的德育元素,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学生对音乐德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五、教学建议1.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3. 结合其他学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音乐德育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德育的力量,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精选5篇)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精选5篇)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工作计划吧。
好的工作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德育工作计划(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1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建立学生正确的审美取向,是初中音乐教育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教育的最终目的。
初中音乐教育其实质是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课程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活泼多样。
同时,要联系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的音乐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文化,吸取人类历史的文化营养。
自从教以来,我就十分重视音乐课中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建立学生正确的审美取向,提高音乐教育的德育教育功能。
一、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魅力音乐体验是对音乐旋律表述的一种心灵诉说,是人们对音乐欣赏的不断理解,不断挖掘精神领域内涵的结果。
学生们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在自己的不断地对外界体验与认识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我在音乐教学中关注学生对音乐体验的德育信息传递,使学生们在音乐体验中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
现在的初中生独生子女多,单亲家庭子女增多,普遍存在自控能力差,道德概念尚不完整的现象,缺乏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等,个性化人格缺陷严重。
学生们对音乐的体验,参与其中是关键。
聆听音乐进行冥思欣赏是学生体验音乐的前提,学习演唱演奏音乐是体验音乐的载体,而教师语言的磁力性是开启学生体验音乐的接口。
所以说,一位语言优美,语音磁性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行走于课桌间进行的语言描述,娓娓叙事地讲解,同学们就自然而然地凝神聆听音乐。
面对每一堂音乐课,我都十分注意声音的柔美性,向同学们讲述一些与命运抗争的音乐家的故事,从而坚定同学们自我塑造的健康人格。
音乐老师德育工作计划1
音乐老师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音乐德育工作将紧紧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音乐为载体,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工作目标1.结合音乐课程,强化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提升道德品质。
2.通过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信心。
三、主要工作1.音乐课堂德育渗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注重德育内容的融入,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例如,在教授音乐作品时,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中的美,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
2.音乐实践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创作大赛、音乐会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同时,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3.音乐文化传承通过音乐教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在音乐课堂中,介绍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4.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和德育发展。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音乐教育,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实施策略1.制定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音乐教育水平。
3.定期开展德育工作总结和反思,及时调整工作策略,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总之,本学期音乐德育工作计划将紧密结合音乐教学和实践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音乐教材德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音乐》教学目标:1.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 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中的美好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理解音乐作品中的德育元素,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感受音乐的美。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提炼德育元素。
2. 如何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闭目聆听,感受音乐的美。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样的音乐?它让你想到了什么?3.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音乐是一种美好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表达情感,传递正能量。
二、新课导入1. 教师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音乐作品,如《歌唱祖国》、《保卫黄河》等。
2. 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它们有什么德育意义?3.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这些作品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正义的呼唤、对生活的热爱等美好情感,具有很高的德育价值。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德育元素,并设计相应的德育活动。
2. 小组展示: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3. 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音乐作品中德育元素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
3. 教师总结:音乐是一种富有德育意义的艺术形式,我们要学会欣赏音乐,从中汲取正能量,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作品中德育元素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2017年德育工作指南,德育内容包括
2017年德育工作指南,德育内容包括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2017年德育工作指南提供了以下内容:一、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指引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向。
在2017年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德育目标。
这些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要传达和培养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2017年德育工作指南中列举了一系列德育内容,如尊重他人、关爱环境、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等。
这些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指学校在德育工作中采用的教育手段和策略。
2017年德育工作指南中强调了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全员参与和个性化发展的原则。
指南还提出了多种德育方法,如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家校合作等。
这些方法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和综合能力。
四、德育评价德育评价是指对学生德育发展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的过程。
2017年德育工作指南中规定了德育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包括学生德育档案、德育评语等。
通过德育评价,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德育发展状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德育资源德育资源是指学校用于开展德育工作的各种教育资源。
2017年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德育教育基地等建议,以丰富德育工作的资源支持。
学校可以通过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德育资源,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六、德育创新德育创新是指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和模式。
2017年德育工作指南中强调了德育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建议。
通过德育创新,学校可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德育需求。
初中音乐德育教案
初中音乐德育教案年级学科:初中音乐学科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美好情感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歌曲《歌唱祖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歌曲《歌唱祖国》的背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2.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
4.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歌曲《歌唱祖国》的学唱及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及节奏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歌唱祖国》的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二、学唱歌曲(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3. 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情感体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祖国的美丽景色和繁荣昌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审美情感。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3.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歌唱祖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学唱过程中的表现,如音准、节奏、团队协作等。
3. 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爱国情怀,为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基础。
中学音乐学科德育工作计划
中学音乐学科德育工作计划1. 引言中学音乐学科的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积极健康的人格发展的重要内容。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中学音乐学科德育工作计划,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追求•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2.2 原则•全面发展:注重学科知识、技能和德育的有机结合•不拘一格: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和独立思考•尊重差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多样性发展•寓教于乐: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3. 工作内容和计划3.1 丰富的课程设置•提供音乐欣赏和艺术鉴赏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追求•开设合唱团、乐团等集体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设计创意音乐课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表达•组织音乐比赛和展演,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3.2 德育教育活动•召开音乐学科主题班会,讨论音乐与道德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讨•邀请音乐界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分享音乐与德育的经验和观点•组织音乐志愿者团队,参与社区义务演出和慈善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音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讨,引导学生将音乐用作调节情绪和释放压力的方式3.3 德育素材整理和分享•收集整理音乐与道德相关的优秀作品和案例,为教师提供参考•创设音乐学科区域网站或论坛,分享德育教育心得和资源•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音乐与德育的研究和创新实践•召开音乐学科德育教学分享会,推广有效的德育教育经验和方法4. 评估和改进4.1 评估方式•学生参与度调查:针对音乐活动和课程进行学生参与度调查,了解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学生成就评估:结合音乐学科和德育目标,进行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反映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教师评估:通过教师自评和同行评议的方式,评估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质量4.2 改进措施•定期召开德育工作反馈会议,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鼓励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和意见,积极调整和改进工作计划5. 结束语中学音乐学科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环节。
初中音乐德育教学案例
初中音乐德育教学案例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初中音乐德育教学案例,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音乐德育教学工作。
案例一:音乐与团队合作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选择一首适合多声部合唱的歌曲,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承担不同的声部,并合作完成演唱。
选择一首适合多声部合唱的歌曲,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承担不同的声部,并合作完成演唱。
教学步骤: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确定唱哪个声部。
2.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练各自的声部。
3. 小组内部进行合声练,逐渐提高合唱的整体效果。
4. 小组之间进行合唱对比,互相研究和借鉴,最终合作完成一次整体演唱。
案例二:音乐与情感表达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选择一首表达情感的音乐,让学生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选择一首表达情感的音乐,让学生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步骤:1. 老师播放选定的音乐,让学生静心聆听,并让他们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情感。
2. 学生依次分享自己的感受,并解释自己选择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原因。
3. 学生可以使用乐器或声音模仿来表达自己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情感。
4. 老师和学生共同分析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手法,扩展学生对情感的理解。
案例三:音乐与社会责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选择一首具有社会意义的音乐,让学生通过音乐来思考社会问题和个人责任。
选择一首具有社会意义的音乐,让学生通过音乐来思考社会问题和个人责任。
教学步骤:1. 老师引导学生对选定的音乐进行整体感知和分析,引发学生对音乐背后的社会问题的思考。
2. 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围绕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个人或团队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3. 学生通过音乐的演唱或改编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立场。
4. 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估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他们在音乐中所表达的社会责任感。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音乐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音乐德育工作计划,以更好地推动学校音乐德育工作的开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音乐德育的目标。
音乐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
在制定音乐德育工作计划时,我们需要将这些目标具体化,量化,以便更好地进行评估和反馈。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音乐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音乐德育内容应包括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音乐技能的培养、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音乐活动的参与等。
音乐德育方法应多样化,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如音乐比赛、音乐会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音乐教育软件、多媒体教学等,来提高音乐德育的效果。
另外,我们需要建立健全音乐德育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音乐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包括学生音乐素养、音乐表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以便更好地评估学生的音乐德育效果。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音乐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以更好地推动音乐德育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一个科学合理的音乐德育工作计划对于学校音乐德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完善和落实音乐德育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希望全校师生能够共同努力,推动音乐德育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初中音乐德育渗透教案
初中音乐德育渗透教案
一、背景介绍
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培养和促进初中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发展。
音乐德育渗透教案是基于我国初中教育的需求和特点,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高尚美好的音乐教育,以推动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目标设定
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使其能够主动参与音乐研究与实践活动。
2. 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表现力,提升其音乐欣赏和表演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音乐活动增进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研究能力,提高其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5.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教学内容
1. 音乐知识与技能的研究和应用。
2. 音乐欣赏与评价的培养。
3. 音乐表演与创作的实践。
4. 音乐与文化、历史、社会等领域的融合。
5. 音乐活动与德育教育的结合。
四、教学策略
1. 多样化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解、示范演奏、学生互动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2. 实践性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合唱、乐团、歌舞表演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跨学科融合:将音乐与其他学科内容结合,创设多样化的研究情境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 文化意识教育:通过音乐作品的选择和解读,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培养国际视野和民族自豪感。
5. 认知与情感教育并重:在德育渗透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认知能力,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以上是初中音乐德育渗透教案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希望能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对人们心灵的陶冶和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德育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音乐德育工作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音乐德育的目标和意义。
音乐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情感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音乐德育的意义在于通过音乐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制定音乐德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音乐德育的内容包括音乐教学、音乐活动和音乐欣赏等多个方面。
在音乐教学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乐器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在音乐活动方面,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音乐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音乐欣赏方面,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音乐厅、音乐会等地方参观,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另外,我们需要加强音乐德育的实施和管理。
在实施方面,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音乐教学体系,配备合格的音乐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在管理方面,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音乐德育考核和评价机制,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
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他们对学生的音乐德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与家长和社会各界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音乐德育工作做出努力。
综上所述,音乐德育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计划和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希望全校师生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的音乐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初中生音乐艺术教育方案
初中生音乐艺术教育方案第一部分: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儿童期是个体认识世界、建立自我意识的重要阶段,音乐艺术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通过音乐,能够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此外,音乐还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增强儿童的协调性和记忆力。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初中生音乐艺术教育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部分:音乐艺术教育的目标初中生音乐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表演能力。
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和审美观,增强他们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此外,初中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音乐合作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部分:音乐教学内容和方法在音乐教学内容方面,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音乐理论、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
音乐实践包括声乐、器乐和合唱等多种形式的表演。
在音乐教学方法上,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引入情景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的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四部分:教师的角色和能力音乐教师在初中生音乐艺术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和教育素养。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五部分: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音乐可以与语言、美术、文学等学科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通过学习音乐鉴赏与文学作品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第六部分:音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音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
音乐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能够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塑造学校良好的氛围和形象。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第七部分:音乐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音乐教育与社会的联系紧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音乐德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科教学中的的德育渗透是新时期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指出:“寓德育于各科德育当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因而,作为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一定要渗透德育教育内容。
二、德育特点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思想情感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音乐学科实施德育主要通过聆听、鉴赏与创造音乐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兴趣、实践能力及创造精神。
(一)人文性
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艺术魅力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感情和文化风格,是世界各个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二)审美性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
“以美育人”的思想取向渗透在音乐教育的整个过程与每一环节。
音乐教育应“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寓教于悦”,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实践性
音乐教育具有非语义性、非模拟性、非同一性、非具象性、非静态性等特征。
在音乐学习或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鉴赏中,通过聆听、演唱、演
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创编等多种实践形式,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才得以实施。
(四)创造性
音乐教育具有“寓教于(活)动”的特点。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学生必须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才能领悟音乐的内涵,演唱(奏)音乐作品,进行音乐创(编)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三、德育范畴
(一)高尚情操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精神涵养
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其精神内涵。
(三)审美能力
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持久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四)文化传承
通过系统地学习母语音乐文化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使命感。
四、具体德育实施方法和配档初一
初二
初三
初四
学校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