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二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所有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知识点全面评估
一、物质的微观结构
1. 原子的结构
八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中,原子的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在此知识点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原子内部的构成和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2.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了解了原子的结构之后,我们需要对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浙教版中,通过丰富的例子和实验,深入探讨了这些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区别,使我们对物质的分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二、能量的转化
3. 能量的储存和转化
能量的转化是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浙教版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我们了解了各种能量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让我们对能量的储存和利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4.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在能量的转化中,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也是一个关键的话题。通过对地球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的深入探讨,我们对水资源问题有
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更加意识到了水资源的宝贵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三、生物的分类与发展
5. 生物的分类
在八年级科学下册中,生物的分类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对不
同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观察和归纳,我们深入了解了生物
的多样性和分类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了生物世界的奇妙和丰富。
6. 生物的进化
生物的进化也是一个让人着迷的话题。在浙教版中,我们通过丰富
的化石、遗传和进化理论的案例,了解了生物进化的过程和机制,从
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命的奇迹。
总结回顾
通过对八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中知识点的全面评估,我们对物质的微
(完整版)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八下
八年级下第一章
电和磁
1、任何磁体都有南、北两极,当磁体被分割几段后,每段磁体上仍然都有N、S极;而且
两磁极的磁性最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3、每一磁体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就是在该点小磁针才N极所指的
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4、地球也是一个磁体,因此存在地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5、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这一模型。
6、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电能生磁。
7、通电导体周围也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直线电流磁场的分布为以导
线上的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磁场分布的面与导线垂直。
8、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极性方向与电流
方向有关,关系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9、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有:是否带铁芯、线圈匝数、电流大小。
10、电磁铁的磁性主要可以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主要应用如电铃、电磁选矿机、电磁起重
机、电磁继电器等。
11 磁继电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可用低电压和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
1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线圈
在磁场中会发生转动,但转到平衡位置就不动了。
13、直流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换向器是直流电动机的一个关键、重要的
部件,它使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能不停的转动。
14、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动力设备。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章电与磁
【知识梳理1】
一、磁体:
1、磁性: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每个磁体都有2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和北极(N)
3、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铁)带了磁性的过程。(退磁)
二、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1、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2、方向(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小
磁针N极的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同)
三、磁感线: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
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也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内部相反)
四、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1、特点: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地磁的N极在地理S极附近。
2、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宋代沈括第一个发现)
五、电流的磁场:
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通电直导线磁场的特点:以通电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似,也有南北极;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磁极
【知识梳理2】
一、电磁铁:
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
优点:(1)磁性有无可以由电流有无控制;(2)磁场方向可以由电流方向控制;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浙教版科学八下
八年级下第一章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
原子结构的模型
质子(带正电) 夸克
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
〔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不同,原子种类肯定不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
【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根本粒子。
组成物质的元素
1、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洁物。
纯洁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总复习
第一章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
6、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
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
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
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
质子(带正电) 夸克
浙教版_初二科学下册_知识点总结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总结
姓名
第1章 符号与粒子 一、写出元素符号或元素的名称:
氦- 锰- 金- 铝- 氯- 硅- 铁-
H - C - N - O - Na - Mg - P -
S - K - Ca - Cu - Zn - Hg - I -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水- 二氧化碳- 金刚石- 氧化铜- 硫-
一氧化氮- 氧化铝- 五氧化二磷- 氯化氢- 氯气--
硫化氢- 氧化钠- 氧化镁- 氖气- 氢氧化钠--
过氧化氢- 二氧化硫- 氧化钙- 碳酸钙-- 硝酸根离子
三、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CH 4- Fe 2O 3- Na 2S - FeCl 3 -
Fe 3O 4 - ZnO - NaCl - MgCl 2 -
KCl - CaCl 2- CuSO 4- K 2MnO 4—
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看懂、理解)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 x B 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个数 ×100%=物质的总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100%
3.物质的质量分数=混合物的总质量
纯物质的质量×100%=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分数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100%
(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五:1.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 的一种..
微粒;原子是 最小微粒 2. 核电荷数= (带 电)= (带 电),相对原子质量= +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浙教版科学八下
八年级下第一章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为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在变化中,物质的分
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出现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4、分是由原子形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形成5、原子轻易形成的物质:金属和液态非金属及稀有
气体原子结构的模型
质子(带正电)夸克
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拎正电)中子(不磁铁)夸克(不显出电性)核
外电子:(拎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质子相同,原子种类一定相同。原子的质量主要分散在原子核上。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钠原子丧失电子--构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获得电子--
构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
也是
形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共同组成物质的元素
1、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共同组成的清澈物。化合物:由相同种元素共同组成的清澈物。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氢等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浙教版科学八下
八年级下第一章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就是化学变化。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就是原来的分子,只就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就是物理变化。
4、分就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与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
原子结构的模型
质子(带正电) 夸克
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 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带负电)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
【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离子就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离子与分子、原子一样也就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组成物质的元素
1、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就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就是氧,其次就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就是铝,其次就是铁。
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就是氧元素,其次就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
(完整版)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八下
八年级下第一章
电和磁
1、任何磁体都有南、北两极,当磁体被分割几段后,每段磁体上仍然都有N、S极;而且
两磁极的磁性最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3、每一磁体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就是在该点小磁针才N极所指的
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4、地球也是一个磁体,因此存在地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5、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这一模型。
6、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电能生磁。
7、通电导体周围也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直线电流磁场的分布为以导
线上的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磁场分布的面与导线垂直。
8、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极性方向与电流
方向有关,关系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9、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有:是否带铁芯、线圈匝数、电流大小。
10、电磁铁的磁性主要可以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主要应用如电铃、电磁选矿机、电磁起重
机、电磁继电器等。
11 磁继电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可用低电压和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
1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线圈
在磁场中会发生转动,但转到平衡位置就不动了。
13、直流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换向器是直流电动机的一个关键、重要的
部件,它使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能不停的转动。
14、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动力设备。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
第1章符号与粒子
三、计算题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xB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2.
%
100
*
%
100
*
*
物质的总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原子个数
元素的质量分数=
=
3.
%
100
*
%
100
*
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
分数
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
混合物的总质量
纯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质量分数=
=
(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四: 1.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 核电荷数=质子数(带正电)=核外电子数(带负电),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3. 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森
4. H2O有那些意义
(1)、表示为水这种物质(物质);(2)、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
(3)、表示一个水分子(分子);(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原子):(5)、表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相对质量)。
5. 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如氧气O2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如水H2O;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如氧化钙CaO 。
6. “2”的含义:2Ca2+前2:2个钙离子,后2: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
2H 2O 前2:2个水分子,后2: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CaO (Ca上方的+2)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性:能够吸引 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
3
、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 南极(S ),指北的磁极叫 北极(N )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4、磁化:① 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 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
保持,称为 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 钢 ,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 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 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北极 出来,回到磁体的 南极。②说明:A 、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B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C 、磁感线是 封闭 的曲线。D 、磁感线 立体 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E 、磁感线 不相交 。
F 、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 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三、地磁场: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浙教版科学八下
八年级下第一章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
原子结构的模型
质子(带正电) 夸克
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
(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
【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组成物质的元素
1、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
2023年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很全八年级下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第一章
第1节模型、符号旳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朴明了地表达事物,可防止由于事物外形不一样和体现地文字语言不一样而引起地混乱。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二、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旳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旳意义:可以协助人们认识和理解某些不能直接观测到旳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种公式。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旳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旳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旳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旳本质区别:
在变化中,物质旳分子变成了其他物质旳分子,就是化学变化。在变化中,物质旳分子还是本来旳分子,只是分子间旳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旳。某些气体、液体重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旳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
6、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一样是由于原子排列不一样。
7、粒子旳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均有一定旳质量和体积。原子旳体积很小,半径旳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旳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公斤。(2)不一样质量旳原子质
量不一样,体积也不一样。
第3节原子构造旳模型
一、原子构造模型旳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构造--发现原子
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原子是一种平均分布着正电荷旳球体,带负电荷旳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
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
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旳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
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
第1章符号与粒子
三、计算题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xB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2.
%
100
*
%
100
*
*
物质的总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原子个数
元素的质量分数=
=
3.
%
100
*
%
100
*
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
分数
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
混合物的总质量
纯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质量分数=
=
(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四: 1.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 核电荷数=质子数(带正电)=核外电子数(带负电),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3. 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森
4. H2O有那些意义
(1)、表示为水这种物质(物质);(2)、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
(3)、表示一个水分子(分子) ; (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原子): (5)、 表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相对质量)。
5. 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单质 ,如 氧气O2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化合物 ,如 水 H2O ;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 氧化物 ,如 氧化钙CaO 。
6. “2”的含义:2Ca 2+ 前2:2个钙离子 ,后2: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 2H 2O 前2:2个水分子 ,后2: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CaO (Ca 上方的+2)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浙教版八下科学各章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电与磁
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
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感线环绕方向的方法:
A: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四指的指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它同样也适用于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
B: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两种安培定则的话实际上都可以说成是右手螺旋定则,只不过四指环绕方向分别代表磁感线方向和电流方向;而拇指方向则代表电流方向和通电螺线管的N极方向。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总结为:四指弯曲方向为环绕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为通电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或者通电螺线管的N极方向。
3、电磁铁: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就是电磁铁。
原理:利用电流来控制电磁铁的磁性。接通螺线管中的电流,电磁铁产生磁性;断开电磁铁中
的电流,电磁铁就没有磁性。
应用:电铃、电磁继电器、电磁选矿机、电
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等。
4、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自由开关。
作用:利用电磁继电器可用低电压和弱电流
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
实质:利用一个接低压电源的通电螺线管(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总结
姓名
第1章 符号与粒子 一、写出元素符号或元素的名称:
氦- 锰- 金- 铝- 氯- 硅- 铁-
H - C - N - O - Na - Mg - P -
S - K - Ca - Cu - Zn - Hg - I -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水- 二氧化碳- 金刚石- 氧化铜- 硫-
一氧化氮- 氧化铝- 五氧化二磷- 氯化氢- 氯气--
硫化氢- 氧化钠- 氧化镁- 氖气- 氢氧化钠--
过氧化氢- 二氧化硫- 氧化钙- 碳酸钙-- 硝酸根
离子
三、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CH 4- Fe 2O 3- Na 2S - FeCl 3 - Fe 3O 4 - ZnO - NaCl - MgCl 2 - KCl - CaCl 2- CuSO 4- K 2MnO 4—
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瞧懂、理解)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 x B 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个数 ×100%=物质的总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100%
3、物质的质量分数=混合物的总质量
纯物质的质量×100%=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分数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100%
(也就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五:1、 分子就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 的一种..
微粒;原子就是 最小微粒
2、 核电荷数= (带 电)= (带 电),相对原子质量= +
3、 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就是 ;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就是
4、 H 2O 有那些意义(1)、 (物质);(2)、 (元素);(3)、 (分子);(4)、 (原子):(5)、 (相对质量)。
5、 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如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
如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就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 ,如 。
6、 “2”的含义:2Ca 2+ 前2:表示 ,后2:表示
+2 2H 2O 前2:表示 ,后2:表示 。
CaO 此上方的2表示 。
7、 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 > > 。
8、 在元素周期表中“行”称为 ,“列”称为 ;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
渐 。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 都很相似。
第2章 空气与生命
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 ;氧气约占 ;二氧化碳约占 。
2.氧气就是一种 色, 味, 溶于水的气体, 燃烧,密度比空气
略 ,通常用 与 方法来收集。
3.二氧化碳就是一种 色, 味, 溶于水的气体, 燃烧,能与水反
应生成 ,遇到 变成红色。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通常用 方法来收集。通入到澄清石灰水内变 ;
方程式为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造成 效应。
4.填写下面氧气与其她物质反应的表格:(条件:点燃或加热)
分解与加热或
(1)
(2)
(3)
工业上用制取氧气。
6.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二氧化锰作为,它的作用就是,本身的与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7.我们把物质与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我们把、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如果这种反应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就会引起。而自燃就是引起的。
8.可燃物自燃的2个条件就是, 。
9.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上瞧,就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从微观上瞧,就就是反应前后的与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加,所以可知在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就是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化学反应的本质就就是反应物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过程
10.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这个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就是与
,条件就是,参加反应的氧气分子与碳原子的比为,氧气,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11.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与,呼吸道包括。
12.人体的呼吸运动包括与2个过程,就是靠与
的活动而产生的。
13.光合作用就就是绿色植物在的作用下,利用与等物质制造,并释放的过程,其发生的场所就是。
14.在鉴定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就是淀粉的实验中,检验淀粉的物质就是,遇到淀粉会变。在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与条件时我们用的方法就是。
15.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就是。
16.检验二氧化碳,空气,氧气,氮气的方法就是:将放入集气瓶内, 的就是氧气, 就是空气,熄灭的就是与。这2者再用检验,变浑浊的就是,不变的就是。
17.实验室里用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18.呼吸作用的实质就是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从而释放提供给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写出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19.大气中能阻挡与削弱过强的紫外线的气体就是,分子式为,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排放,而使其遭到破坏。
20.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形成含有碳元素的,同时又通过生物的将其分解,重新变为二氧化碳,另外也就是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们使得碳通过二氧化碳的形式来完成循环。
21.大气的污染物主要有: , , , 。雨,雪在形成与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 等物质,形成了酸雨,造成严重污染。
第三章基本内容复习
1、土壤就是植物生长的摇篮,土壤由、、与组成。
2、土壤生物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
3、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