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原生态敏感地区牧户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_陈秋红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优质的天然牧场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优质的天然牧场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该草原中的砂质草场已大面积发生沙漠化。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并结合遥感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本文在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现状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着重从地质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探讨了该区沙漠化的成因。
认为沙漠化的发展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质环境因素是形成沙漠化的基础,地表的土壤和植被是草原良好的保护层,人类对草原的破坏是导致沙漠化的直接原因。
最后,对沙漠化的防治提出了3点建议。
1.转移草原超载人口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制定政策,明确规定转移的人群,转移的地点,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提供的帮助和资助等等。
多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管理。
如制定相关地方法规,推动城市化建设等。
2.退耕还林还草有政策问题,也有经济效益问题。
退耕还林还草有政府补贴,禁牧休牧也有政府补贴。
内蒙古地区是资金极为短缺的西部民族自治地区,国家需投入生态建设项目资金。
3.轮牧草原利用不当是草原沙漠化的重要原因,放牧利用上,以少养、轮牧为主要手段,保证草原牧草的正常生产。
4.人工降雨防止草原地区更加干旱是治理草原沙漠化的根本途径,因此需要把人工降雨作为战略性技术措施。
近50年来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主要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陈秋红,周尧治)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选取气温,降水因子以及反映人类社会活动的人口,耕地,牲畜等影响因子的相对指标为分析因子,可以利用主成分析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近50年来各影响因子与综合影响因素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再近50年沙漠化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与沙漠化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6005,比较低是由于生态经济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各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机制,相关分析的线性假设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其作用强度。
草原沙漠化程度随人类活动增加日益加剧。
其中牲畜结构对草原沙漠化变化趋势的改变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的波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存在一个滞后期。
畜牧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因素及提升策略
X u m u s h o u y i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晋中市的畜牧业得到了稳定发展,规模化产业迅速扩张,养殖人员的产业素质也在持续提升,有效增强了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该地重点发展牛、猪、鸡等主导畜牧品种,深入推进战略化养殖规划,促使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也为调整农村产业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保障食品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
然而,当前本地的畜牧业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了畜牧业经济效益。
如生产方式落后,科技支撑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等,特别是畜牧—种植结构优化的问题亟待解决。
对此,深入研究陕西省晋中市畜牧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因素并提出提升策略具有深远意义。
一、畜牧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因素1、落后的思想理念就本地当前的畜牧业发展现状而言,虽然相较于发展初期有了很多的提升,但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落后的经济思想理念,阻碍了畜牧业经济的规模化发展。
山西省属于华北地区,是典型的山地高原。
自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的人口突飞猛涨,在发展初期,兴起了“人畜两旺”的经济策略,非常符合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形势。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养殖行业,使得牲畜数量急剧膨胀,远远超过了当地环境的承载力,给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破坏,同时也打破了牲畜与草场的平衡,造成乱砍乱伐的现象,使得畜牧业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2、滞后的服务工作基层畜牧产业服务工作相较于发达地区来说依然存在滞后且无法深入的情况。
主要是科技与人员方面的问题。
基层产业服务的持续时间长,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使得技术操作人员难以深入一线切身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因此产业服务工作始终停留在表面。
特别是动物防疫与牲畜冷配工作,劳动量极大且较为辛苦,畜牧服务机构也难以留住青年技术人才。
此外,仍然有部分养殖户抵触现代养殖技术,更倾向于自繁自养,应用放养的养殖模式,并且难以学习新的营销方式,这些认识上的不足都极大地阻碍了基层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3、缺乏市场导向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畜牧业发展进程相对较慢。
我国畜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畜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我国畜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1.生态环境问题:畜牧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弃物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导致土地退化、水源污染等问题。
2.资源利用问题:畜牧业对草原、水资源等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
3.经济效益问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低,产品附加值不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策:1.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加强畜牧业科技创新:加强畜牧业科技创新,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和产品附加值,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加强畜牧业管理:加强畜牧业管理,建立健全畜牧业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畜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加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和产品附加值,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牧户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完善补贴标准及发放方式
制定合理的补贴标准
参考牧户的草原生态状况、收入水平等因素,制定具有差异化的补贴标准,既确保补贴的 公平性,又能够提高牧户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草原生态保护的实际效果、牧户的反馈等信息,对补贴标准进行动态调整,使其更具 科学性和实效性。
优化发放方式
采取直接发放到户的方式,确保补贴资金能够真正用于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生活改善。同 时,建立公开透明的发放机制,加强社会监督。
提高政策宣传力度
增强宣传渠道
利用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确保政策 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牧户。
增加宣传内容
除了介绍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外,还应包括政策实施的具体步骤 、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等信息,以便牧户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 决。
提高宣传频率
在政策实施前、中、后三个阶段,定期进行宣传活动,确保牧户对 政策的了解程度持续提高。
社会调查数据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 式收集牧户对草原生态补 奖政策的满意度和反馈意 见。
研究机构数据
从相关研究机构获取关于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相关 研究成果和数据。
03
牧户对政策的满意度
Chapter
满意度调查
调查设计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第二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从政策内容 、实施效果、与其他政策的协调性等方面设计问卷问题。
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审计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不合适的 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Chapter
研究结论
牧户对政策基本满意
通过对第二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 前后牧户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发 现大部分牧户对该政策持基本满意的 态度。他们认为这一政策有助于保护 草原生态,并且对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24年内蒙古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内蒙古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的重要畜牧业基地,其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地区经济的繁荣,更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和畜牧业转型的推进,对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与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以内蒙古畜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二、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概述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牧区之一,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
近年来,随着政策支持和科技投入的增加,内蒙古畜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资源消耗大、环境压力大等问题。
因此,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与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不考虑环境资源消耗的前提下,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技术等)所产生的综合效率。
其计算公式涵盖了产出、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考量,能够准确反映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发展质量。
本文通过DEA-Malmquist模型对内蒙古畜牧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
四、内蒙古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内蒙古畜牧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这得益于政策支持、科技投入的增加以及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然而,仍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压力较大等问题。
五、影响内蒙古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分析1. 政策因素:政策支持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对畜牧业的扶持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能够提高畜牧业的投资和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2. 科技因素:科技投入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改良品种、优化饲料配方等措施,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3. 资源环境因素: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压力。
畜牧业产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畜牧业产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摘要】由于近些年放牧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草场的承受能力,这也就使得草场的生产能力急剧下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这时候就需要人们对不合理的畜牧业发展有深刻的认识,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草原生态遭到破坏的问题,在确保畜牧业产业化能够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也要确保草原生态的环境安全。
本文钟将针对畜牧业产业化对草原生态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作为参考。
【关键词】畜牧业产业化生态环境草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使得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的逐渐恶化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在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动物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养殖密度逐渐增加,草场的承载能力逐渐减弱,远远超过了草原生态所能承受的能力,进而使大量的草原生态环境都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
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对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对畜牧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产业发展得到保障的同时,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更好的维护,确保草地的多样性。
1.畜牧业产业化对草原生态造成的主要影响1.1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随着近些年放牧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动物养殖数量的不断增多,养殖规模也正在明显扩大。
可在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地区还是采用传统养殖的方式方法,很多动物在草场进行过度的放牧,超过了草原生态的承载能力,草场生态逐渐恶化,优质的牧草也逐渐的衰退,甚至已经在草场上消失,一些有毒有害的杂草反倒是明显增多。
此外,操场上过度放牧也会加快草场的沙漠化,草地很大面具出现裸露,随着雨水不断的侵蚀渐渐的流失,导致草场的生产能力大大降低。
随着地区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草地涵养水源的功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气温不断升高,降雨量越来越小,水蒸发的速度加快,甚至会出现断层或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
加强草原生态系统建设 发展绿色畜牧业
加强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发展绿色畜牧业作者:宋文婷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20年第9期宋文婷(新疆尼勒克县加哈乌拉斯台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伊犁 835700)摘要:畜牧养殖问题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
农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我国畜牧养殖产业发展进程加快,但在广大牧区很多农牧民群众一直坚持传统放牧养殖模式,很多草场存在超载放牧的现象,影响草地的可持续生产,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产生不良影响。
畜牧养殖产业作为新疆地区的支柱型产业,加强草原生态系统建设,保证发展绿色畜牧养殖产业成为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该文主要从绿色畜牧养殖产业发展出发,分析加强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绿色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草原生态系统;绿色畜牧业;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09.092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land Ecosystem and Developing Green Animal HusbandrySong Wenting(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of Jahawulasitai Township,Nileke County,Xinjiang,Ili 835700,China)Abstract:The problems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have become the social focus and hot issues of the general public.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 has been adjusted continuously,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 in China has been accelerated.However,in the vast pastoral areas,many farmers and herdsmen have been adhering to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animal husbandry,and many pastures are overloaded with animal husbandry,it affects the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grassland and has a bad effect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s a pillar industry in Xinjiang,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land ecosystem and ens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 has become a key problem to be solved.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nimal husbandry and breeding industr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ing green animal husbandry and breeding industry.Key words:grassland ecosystem,green animal husbandry,development strategy0 引言我国天然草原占地面积为4亿hm2,位居世界第一。
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草原畜牧业是草原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维护草原生态平衡、保障民生安全、促进农牧民增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草原草地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导致草原资源的减少和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草原草畜协调问题突出,过度放牧、草原过载等现象频发,草原资源过度利用导致了草场生态系统破坏和畜牧业生产能力下降。
草原畜牧业市场需求不足,市场供需失衡,牲畜销售价格波动大,农牧民收入不稳定。
草原畜牧管理政策滞后、制度不完善,导致管理手段落后、监管不力等问题频发。
草原畜牧管理技术水平低下,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草原畜牧管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文章将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2. 正文2.1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及影响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是当前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随着人类对草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草原植被遭受破坏,土壤退化加剧,水资源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草原生物多样性。
随着草原植被的破坏,许多植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草原上的野生动物种群也受到威胁。
这不仅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影响草原水资源。
草原地区水源主要依靠地下水和降水,但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草原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加剧,水资源供给不足,给草原畜牧业带来了严重困扰。
三是引发草原草原草田紧迫问题。
由于草原植被恶化,草原草地面积减少,导致草原畜牧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针对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恢复草原植被,推动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加强草原土地的合理利用,控制过度放牧和草原退化现象,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质量;推动草原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畜牧业与草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浅谈草原畜牧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草原畜牧与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畜牧业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也是当地牧民的主要生计来源。
然而,由于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经营等原因,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牧民们的生产生活也受到了影响。
因此,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
一、过度放牧的危害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草地、草本植物、野生动物等是草原畜牧业的重要资源,是草原生态系统维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牧民追求经济利益和生活需要,导致过度放牧,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过度放牧会导致以下危害:1. 草地退化。
过度放牧使得草地的生物量和植被覆盖度下降,草地草种退化,草量变少,造成草地的质量下降,经济价值减少,甚至最终演变为荒漠。
2. 土壤侵蚀。
过度放牧会减少植被的覆盖度,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质量恶化,进而引发草原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以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而言是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最大威胁之一。
3. 环境污染。
随着放牧规模的扩大,牲畜粪便的排放、畜舍废水和畜舍垃圾等,都会造成水、空气、土壤等环境的污染。
二、科学合理的草原畜牧业发展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
具体措施如下:1. 制定草原综合管理计划。
通过制定综合管理计划,合理规划草原的使用、放牧等,同时加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
2. 合理放牧。
在草原畜牧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规划和合理转换牧区、轮牧、适当选址等原则。
不能随意放牧和草地的破坏。
3. 加强草原水保护。
草原水保护是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加强水源采集、保护,合理利用草原水资源,是有效保护草地自然生态的重要措施之一。
4. 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草地恢复、整地、造草等方式进行改善,促进草地生产能力的恢复和增强。
更重要的是,加强草原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不断提高牧民自身的环保意识、增强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提升草原生态素质和生态教育水平,共同推进草原畜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措施的实施。
畜牧业产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畜牧业产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发表时间:2020-05-15T09:26:52.67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作者:何广成[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并且改善草原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很多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都是以草原植被作为重要的饲养材料的。
贵州省兴义市七舍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兴义 562400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并且改善草原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很多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都是以草原植被作为重要的饲养材料的。
畜牧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给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本文分析畜牧业产业化对于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改善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的建设,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畜牧业;产业化;草原;生态环境引言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断开发和利用,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各类频发的自然灾害就是自然环境过度开发的结果。
在我国草原地区,传统的经济类型主要以小规模的畜牧业为主。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草原地区与其他地区一样也开启了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草原地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草原的承载量难以承载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该背景下,研究畜牧业产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发展草原畜牧业产业化对于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畜牧业产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1.1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出现近几年来,随着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其速度明显加快,过度放牧也造成了草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草原严重退化、草地呈现荒漠化的情况更加突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
伴随着草地退化愈演愈烈,草地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较大影响,气温快速升高,水分蒸发速度也明显加快,但是降水量却大幅减少,河流径流量明显降低,甚至出现了断层以及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很多牧区草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缺水情况。
畜牧业经济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畜牧业经济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的经济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畜牧业经济管理的现状问题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畜牧业经济管理现状问题1.畜牧业生产效率低下由于技术水平不足、管理方式落后、饲料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畜牧业生产效率整体较低,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2.畜牧业生产成本高畜牧业生产涉及到饲料、养殖场建设和设备、兽医费用等诸多成本,而目前畜牧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增加了畜产品的市场价格。
3.畜牧业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频频传出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如瘦肉精、疫病扩散、环境污染等,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4.畜牧业发展不均衡虽然我国的畜牧业总体发展较为迅速,但其地区间和品种间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地区畜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
5.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问题畜牧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养殖业的污染问题逐渐凸显,而环境保护投入不足导致环境污染无法有效治理。
二、对策分析1.改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加大对畜牧业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广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政府可以制定政策支持畜牧业生产,降低养殖成本,适度减轻农户税费负担,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措施,降低畜产品的市场价格。
3.加强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畜牧业监管体系,加大对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和安全。
4.推动畜牧业产业升级,实现区域均衡发展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投资兴业,促进畜牧业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打破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壁垒,实现畜牧业产业升级和优化经济结构。
5.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绿色畜牧业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推行绿色畜牧业生产模式,推动畜牧业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生态畜牧业是指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生态平衡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利用合理的方法和技术开展畜牧业生产活动。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加深,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也逐渐受到重视。
生态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1. 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往往存在过度放牧、乱排泄等问题,导致草原退化、水源污染等生态问题。
而现代畜牧业生产中,养殖场的排泄物、畜禽粪便等也通过排放进一步污染了环境,造成土壤、水源污染。
2. 生态畜牧业生产效益低由于生态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和技术相对复杂,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来说,生态畜牧业的生产成本较高,导致了养殖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3. 生态畜牧业的市场推广不足二、对生态畜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1.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加大对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监管力度,推行畜牧业环境保护治理,限制过度放牧、乱排泄等行为,加强对养殖场的环境保护管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加大对生态畜牧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升生态畜牧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益,提高生态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各种方式,如举办生态畜牧业产品推介会、参加相关展览展销等,加强对生态畜牧业产品的市场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消费者对生态畜牧业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增加市场需求。
4. 政策扶持加大对生态畜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提供优惠政策、资金支持等,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生态畜牧业生产,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生态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影响生态环境、生产效益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
对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
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畜牧业效益做出积极的贡献。
畜牧业生产效益分析与提升对策
畜牧业生产效益分析与提升对策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畜牧业生产效益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畜牧业生产效益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
一、畜牧业生产效益的现状1.产量提升不明显尽管畜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而言,畜牧业产量提升的效果并不明显。
由于饲料、饲养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整体产量增长远低于人口增长和需求的增长。
2.成本过高畜牧业的饲料、饲养管理及养殖设备等方面的成本逐年增加,使得生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
这就导致了养殖户利润空间不断收窄,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畜牧业生产所需的土地、水资源等,占用了大量的农业资源。
然而,由于畜牧业生产方式过于传统和粗放,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无法完全满足当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益的对策1.优化养殖管理加强对畜禽养殖环境的管理,建立科学的饲养制度,合理控制饲料供给和药物投放,提高养殖效率。
同时,加强对疾病和疫情的监测和预防,减少疾病对生产的影响。
2.加强饲料管理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方面。
可通过研究开发新型的饲料,加强饲料生产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此外,合理利用副产品和废弃物,进行饲料再利用,最大程度地降低饲料成本。
3.推进畜禽养殖产业化通过推进畜禽养殖产业化,引入现代化管理模式和高效养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养殖场和养殖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提高畜牧业的竞争力和整体效益。
4.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畜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理念。
例如,推广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高畜禽繁殖技术水平等。
这些创新能够有效提升畜牧业的生产效益和质量水平。
5.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章,引导畜牧业发展走向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
鼓励养殖户参与农业保险,降低养殖风险,增强养殖户的信心和积极性。
生态脆弱区草原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
生态脆弱区草原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作者:陈秋红来源:《北方经济》2008年第09期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位于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山地交界处,是中国北部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旗土地面积1.86万km2,辖2苏木、3个镇、驻3个国营牧场,2个煤炭企业,有蒙、汉、鄂温克等14个民族,8277户,6.9万人口,其中蒙古族人占全旗人口的39.5%,是一个蒙古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少数民族牧业旗。
全旗有嘎查29个,牧户2277户,牧区人口7656人,草原面积1.58万km2。
2006年底全旗草原沙化、退化、盐渍化总面积为70.872万hm2,占全旗草原总面积的46.85%,其中退化草场面积为57.468万hm2、沙化面积7.5424万hm2、盐渍化面积5.8621万hm2,分别占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总面积的81.09%、10.64%和8.27%,各苏木镇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盐渍化现象,但主要分布在完工镇、乌珠尔苏木,巴彦库仁、宝日希勒境内草场上,四个地区的荒漠化面积分别为575613.3 hm2、122053.2 hm2、3092 hm2、6840 hm2,分别占陈旗总荒漠化面积(708722.8 hm2)的81.22%、17.22%、0.43%和0.97%。
此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完工镇、乌珠尔苏木、巴彦库仁镇、宝日希勒镇的15个嘎查中的94个牧户进行了调查,获得有效问卷85份,有效样本占调查嘎查全部牧户的近10%。
随机抽取的样本基本上能反映陈巴尔虎旗生态脆弱地区的总体情况。
一、草原初级生产力普遍下降,超载、滥垦、滥砍现象严重,防治投入不足,后期管护有待加强由于长期超载过牧、滥采乱挖、不合理开垦、大型露天煤矿开采及干旱严重等原因,近几年陈旗草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到2006年底,全旗草原沙化、退化、盐渍化总面积70.872万hm2,占全旗草原总面积的46.85%,其中退化、沙化草场面积分别为全旗草原总面积的38.02%和4.99%。
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草原畜牧是我国重要的生产经济行业之一,为保障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动物产品和十分重要的生态服务。
然而,在草原畜牧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草地退化、生态系统破坏、畜牧业生产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压力大等。
一、草地退化问题及对策草地是草原畜牧业的基础,草地退化会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草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草原草种的数量减少、草地覆盖度下降、沙漠化、土地土壤持水能力降低等。
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人为破坏以及畜牧业的过度放牧等。
为解决草地退化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 实施草原生态保护项目,加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
2. 优化畜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减少对草原的压力。
3. 实行“划区入牧、轮牧休牧”的管理模式,以减少过度放牧的现象。
二、生态系统破坏问题及对策生态系统破坏主要表现为草原环境中的生物物种减少、生态系统失衡、荒漠化等现象。
为解决生态系统破坏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具体对策:1. 引进适宜生态环境的动植物物种,增加草原生物物种的种类。
2. 对于畜牧业的繁育、养殖、饲料配制提供技术支持,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3. 加强草原生态环境的监管,严格禁止从事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行为。
三、畜牧业生产能力不足问题及对策畜牧业面临的生产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肉、蛋、乳制品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
1. 提高畜牧业生产线的产能,增加生产力和效益。
2. 加强畜牧业科学技术的研发,提升生产技术水平,确保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适合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
四、市场竞争压力大问题及对策草原畜牧业市场竞争主要来自于外来品牌化、农村经济转型等因素的影响,畜牧业面临着市场突然变化、订单难以协调等问题。
1. 制定科学的畜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加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 推进畜牧业企业化、集约化、现代化,提高畜牧企业的运营效益。
畜牧业产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X u m u s h o u y i畜牧业产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发展对策孟和格日乐内蒙古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牛羊养殖产业是内蒙古的支柱性产业和主导产业,在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近年,随着农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内蒙古地区的草食畜牧养殖产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扩大的同时,对当地的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过量放牧、超载放牧,天然草场的生产能力逐渐变差,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草场退化严重,沙漠化、荒漠化加剧。
因此在今后畜牧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就需要进一步探讨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构建完善的发展措施,确保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进行,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
草原畜牧业是指以天然草场放牧为主,以草原植被为主要饲料来源的家畜养殖业。
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对推动基层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农牧民群众经济收入有很大帮助。
畜牧业作为内蒙古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产业化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当地农牧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但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如果缺乏针对性的规划,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当,生产能力逐渐变差,会进一步影响到畜牧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主管部门和农牧民群众应该充分认识到畜牧产业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同性和联系性,畜牧业发展应该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做到科学利用草场,科学保护草场,提高草场的生产能力。
一、畜牧业产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1、超载放牧对草地植被造成严重破坏畜牧产业化发展势必会增加养殖规模和养殖数量,规模化养殖场的数量会不断增加。
规模化养殖产业发展背景下如果一直坚持传统的放牧养殖模式,会造成草场的载蓄量,不断增加,严重超过草场的承载能力,甚至会造成草场过度开垦的现象,进而导致草场的生产能力逐渐变差,优良牧草数量逐渐下降,草原裸露,退化加重。
另外过量放牧超载放牧背景下优质牧草的数量显著下降,各种有毒有害杂草会成为优势种群,从而侵入草场生态环境,威胁到草场生态环境安全加重,草场沙漠化进程。
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草原畜牧管理的重要性草原畜牧管理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地区,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和特色畜牧业。
草原畜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草原生态环境的稳定和畜牧业的发展。
草原畜牧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草原畜牧管理可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草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对维护生态平衡、防治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管理草原畜牧资源,可以减少草原过度开发和过度放牧,避免草原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
其次,草原畜牧管理可以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农民的生计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通过科学合理的草原畜牧管理,可以提高畜牧业的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助力畜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草原畜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加强草原畜牧管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现阶段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问题现阶段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草原退化与草原生态环境破坏以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困难两个方面。
草原退化与草原生态环境破坏是当前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过度放牧,草原的植被覆盖度逐渐下降,土壤侵蚀加剧,草原生态系统逐渐失衡,草原退化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困难也是当前草原畜牧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畜牧业在草原地区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但随着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畜牧业面临着草原资源过度开发、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使得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当前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问题亟待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加强草原保护与恢复,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将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措施,才能实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让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2024年内蒙古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内蒙古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其畜牧业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逐渐成为衡量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本文旨在分析内蒙古畜牧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与衡量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所有投入要素的生产率,即利用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的综合效果与对环境的正向影响。
对于畜牧业而言,主要考察的是通过优化饲养方式、提升技术等手段提高畜牧业产出,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本文将从畜牧业的资源投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来衡量内蒙古畜牧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三、内蒙古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当前,内蒙古畜牧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不断提升。
这得益于政府对畜牧业的政策扶持、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牧民的环保意识提高。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等。
因此,在提升生产率的同时,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影响因素分析1. 政策因素:政府的政策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如政府的补贴政策、环保政策等都能有效促进畜牧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此外,政府的规划和管理也对畜牧业的生产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2. 技术因素:技术的进步是提高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
如先进的饲养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环保技术等都能有效提高畜牧业的产出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 资源因素: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草原资源的压力逐渐增大,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成为影响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4. 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土地退化、水源污染等都会对畜牧业的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畜牧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畜牧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提供肉类、奶制品和其他动物产品的重要作用。
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畜牧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包括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破坏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畜牧业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农药、化肥、抗生素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大大增加,导致土壤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过度放牧也导致草地的过度开垦和植被破坏,进一步加剧土壤侵蚀和退化的问题。
畜牧场和畜牧厕所的废水排放、畜禽粪便的收集和处理不当也会导致水资源的污染,影响周围生态环境的水质和水量。
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甲烷的排放,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而生态系统的破坏不仅会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还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加速物种的灭绝。
如何减轻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背景介绍】1.2 问题意义畜牧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其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畜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致使大量粮食和水资源被用于饲养畜禽,从而增加了对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
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排放的粪便和尿液会造成土壤污染,污染地下水和河流,影响周围居民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畜牧业生产还会导致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加剧全球暖化和气候变化的趋势,对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带来极大影响。
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亟需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其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更为健康的生态环境。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探讨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的成因和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11期草原生态敏感地区牧户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陈秋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100732)内容提要基于对牧户这一微观经济主体的调查数据,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牧户的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的差异来初步探索草原地区生态敏感性形成的微观基础与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过牧与粗放经营仍是目前牧民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的主要特征。
牧户的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不仅受包括家庭规模、家庭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性质、是否兼业、拥有草场资源的数量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了地区自然禀赋、产业结构、草地利用的制度安排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这些因素的不同状态下,牧户具有不同的畜牧业经营行为表现,进而对草地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生态敏感地区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牧户影响因素31Dav i d T eece1To w ard s an E con o m i c Theory of theM u lti p rodu ct F i r m1J ourna l ofE con o m i c B ehavi or and Organ izati on11982(3):39~ 6341Eggertss on,Th rai nn119901E conom ic behav i or and Instit u ti ons1Camb ri dge Un ivers i ty Press51J1Panzar,R1W illi g11975,E con o m ies of S cal e and E cono m i es of Scope i n M u l t-i Ou t put Production1E con1Disc1Paper N o133,B ellLab oratori es61M i chael Jensen,W illi a m M eck li ng1Theory of the F ir m:M anagerialBeh avi or,Agen cy Costs,and Owners h i p S truct u re1Th e Jou rnal of F-i n anci a lE cono m i cs,1976(3)71Nels on,Richard R119951R ecen t Evol uti on ary Theorizi ng about E cono m ic Change1J ournal of E cono m i c L i terat u re33(M arch)81Ronald H1C oase1The N ature of the Fir m1E cono m ica,n1s1,1937(4)91W illi a m son,O1E1,1985:The E conom ic Instit u tions ofC ap it ali s m,New York:F ree Press101杜润生1中国农村制度变迁1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11刘凤芹1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以订单农业为例1经济研究,2003(4)121钱忠好1节约交易费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成功的关键)))对江苏如意集团的个案研究1中国农村经济,2000(8)131生秀东1订单农业的契约困境和组织形式的演进1中国农村经济,2007(12)141万俊毅1准纵向一体化、关系治理与合约履行1管理世界,2008(12)151杨明洪1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演进:一种基于内生交易费用的理论解释1中国农村经济,2002(10)161张五常1企业的契约性质1载企业制度和市场组织1上海三联书店,1983171梅纳尔编1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81周立群,曹利群1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1经济研究,2001(1)191周立群,曹利群1商品契约优于要素契约)))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契约选择为例1经济研究,2002(1)责任编辑段艳一、引言在目前关于草原生态敏感性成因的国内外研究中,无论是单因素决定论还是多因素决定论,牧区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其迅速的增长、不合理的草地利用行为等人为因素都是分析与讨论的重点(Ge ist 和La m b i n,2004)。
但是,有关研究主要建立在国家或地区层面的宏观数据与事实依据的基础上,牧户个体这一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驱动力量常常被忽略了。
总体的人口统计指标掩盖了牧户家庭数量与规模的实际变化以及其行为方式对草地退化、沙化的作用(L i u,Jianguo et al1,2003)。
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源于个人行为,是个人行为的产物(哈耶克,2003)。
作为牧区生产与消费等经济行为的微观主体,牧户是畜牧业以及牧区经济中最基本的决策单元,其经济行为与牧区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草原生态敏感性是在一定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下草原社会经济生活中无数微观个体(主要是牧户)进行博弈的结果。
因此,基于牧户这一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来探讨草原生态敏感性的成因很有必要。
草原生态敏感地区*干旱、多风等恶劣气候条件与脆弱的生态状况对牧业生产活动形成了更严格的外部约束,牧民在追求经济理性的同时不得不考虑生存理性问题。
那么,影响草原生态敏感地区的牧民行为动机进而影响其做出行为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具有什么特征的牧民更倾向于采取保护草原生态的行为?如何更好地进行制度与政策设计以促进牧民实行草原保护的行为?本文基于对牧户这一微观经济主体的调查数据,通过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的牧户**的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的差异,试图初步探索草原地区生态敏感性形成的微观基础与影响因素,希望能对规范牧户经营行为、改善生态敏感地区的生态状况提供一定借鉴。
H ard i n(1968)在5公地的悲剧6中通过设置牧民在公共牧地放牧的场景说明了牧民尽可能增加自己牛羊数量的行为最终使牧场因过度放牧而成为不毛之地,牧民追求个体理性的行为带来了集体理性的丧失。
他认为这类问题无法用技术来解决,只能寄希望于牧民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那么,通过影响哪些因素能影响和改变牧民的行为?在牧民行为的影响因素方面,很多学者认为,农民(包括牧民)行为是外界经济环境和内部经济实力统一的产物(严瑞珍等,1997),受其拥有的生产要素和面临的外部条件的制约(王国敏、陈金龙,2004);家庭收入水平和牧民文化程度是影响牧民草地保护和建设行为的主要因素(王明利等,2005);农户的支出需求增加、收入的增幅减缓与缺乏稳定的收入预期、收入渠道单一以及生态支付意愿不高是导致农户过度放牧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宁宝英、何元庆,2006);农户所属区域及其拥有的资本水平是农户对禁牧行为响应的显著影响因素,农户所属区域及当地的技术服务培训等政策配套水平是农户对禁牧态度的显著影响因素,农牧民畜牧生产观念的转变和草场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是实施禁牧政策的先决条件(马骅,2006)。
这些有关牧户生产经营行为的诸多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借鉴。
不过,这些相关研究大多没有把牧户的行为及其带来的生态、环境后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更少有研究结合牧户的特征与行为及其生态、环境后果进行细化分析。
在目前生态经济学中微观层次的企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缺乏系统理论研究、公众个人和家庭环保及生态经济问题有所忽视的形势下,本文基于微观层面调查数据分析草原生态敏感地区牧户的畜牧业经营行为特征与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11期* **本文中草原生态敏感区指退化、沙化和盐渍化程度较高的草原区域。
这些草原区域的生态系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敏感,抗干扰能力较弱本文所分析的牧户是指主要从事畜牧业活动且以畜牧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牧户家庭,包括草原坐地户、迁入户与居民户二、研究区域概况与调查说明(一)研究区域概况本文的调查区域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草原。
该区域位于呼伦贝尔高原和大兴安岭山地交界处,是中国北部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当地的第三次农牧业普查资料,陈巴尔虎旗辖2个苏木、3个镇、有蒙、汉、鄂温克等14个民族,有嘎查29个,牧户2277户,牧区人口7656人,草原面积1158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仅存无污染的天然草甸草原之一。
但是,近年来该旗的草地沙化、退化、盐渍化(以下简称/三化0)情况加剧。
2006年底全旗46185%的草原沙化、退化和盐渍化,其中草场退化面积571468万公顷、沙化面积71542万公顷、盐渍化面积51862万公顷,各苏木(镇)的草原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盐渍化(见表1)。
在干旱、多风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这一资源基础较好的草原区域日渐表现出生态敏感特征,成为目前呼伦贝尔沙地治理的重点区域之一。
同时,畜牧业是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的支柱产业,是当地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6年牧民总收入中有88%以上的收入来源于畜牧业¹),牧户的畜牧业经营行为对草地生态环境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所选研究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2006年陈巴尔虎旗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场在各苏木(镇)的分布情况项目呼和诺尔镇乌珠尔苏木宝日希勒巴彦库仁镇其他陈旗面积(万公顷)575611312201536840100309210011241307087122比例(%)8112217122019701430116100100数据来源:陈旗草原工作站1全旗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统计报告,2006(二)调查说明2007年9~10月在旗、苏木(镇)、嘎查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对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出现沙漠化与退化现象的草原地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入户访谈与基层访谈。
基层访谈的对象为旗、镇、嘎查的有关领导,主要调查当地牧户、人口与劳动力数量、牲畜与禽畜产品生产情况、草原建设情况和草地产权状况等总体情况。
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牧民及其家庭基本情况与牧户的畜牧业经营行为两个方面。
具体来说,牧户的畜牧业经营行为的调查内容为放牧行为(包括牧地变化情况、牧地使用情况、畜群规模变化情况、牲畜品种改良与疫病防治情况)和牧地利用与保护行为(包括翻耕、改良、圈养三项)。
调查以草原生态环境出现了敏感性特征*为导向来选择样本苏木和样本嘎查(选择嘎查时兼用了随机抽样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样本牧户。
根据这一原则,研究人员在陈巴尔虎旗出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主要区域(包括呼和诺尔镇、乌珠尔苏木、巴彦库仁镇、宝日希勒镇,4个区域的/三化0草原面积占全旗/三化0草原面积的98%以上)的22个嘎查中,调查了14个嘎查,94户牧户,得到有效问卷84份,有效样本牧户占14个嘎查全部牧户的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