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技术5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信息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应用水平。
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射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来获取相关数据。
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以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
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
GIS技术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其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无论它来自数据库、电子表格文件或直接在程序中输入)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
其显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街区地图,显示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线路和其它内容。
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
GPS在物流领域可以应用于汽车自定位、跟踪调度,用于铁路运输管理,用于军事物流。
管理软件物流管理软件包括运输管理系统(TMS)、仓储管理系统(WMS)、货运物流货代管理系统(FM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
应用现状在国内,各种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物流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动化设备技术应用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的热门环节是配送中心,其特点是每天需要拣选的物品品种多,批次多、数量大。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现代物流日益成为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系统工程,现代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特征。
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信息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应用水平。
1.1 现代物流现代物流是涉及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大系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这样—个涉及广泛的物流体系产生协同效应,快速、高效和经济地运行,没有物流信息这一“润滑剂”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活动中起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物流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物流成功运作的重要平台之一,物流信息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物流运作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果。
1.1.1 现代物流概述1. 现代物流的含义现代物流(modern times logistics)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地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则认为:“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
物流现代化具体包括物流专业化、管理系统化、运输合理化、包装标准化、仓储自动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等。
对现代物流的正确认识,还要正确理解以下三个要点。
首先,要正确理解什么是“现代物流”。
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物流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也随之大大提高。
降低物流费用能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因此,生产者大力谋求降低物流费用,使现代物流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产业。
同时,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也发展到足以支持物流全过程的优化和整合的程度。
需要与可能相结合,促成了现代物流的高速发展。
物流信息技术第3章5-物流信息技术(EDI)
• 3.通信软件
• 将EDI标准格式的文件外层加上通信信封 (Envelope),再送到EDI系统交换中心的邮箱 (Mailbox),或由EDI系统交换中心内,将接收到 的文件取回。
• EDI所需的硬件设备大致有:计算机、调制解 调器(Modeln)及通信线路。
• 计算机:目前所使用的计算机,无论是PC、 工作站、小型机、主机等,均可利用。
附:报关的流程
• 1.用户通过EDI资讯网络中心提供的用户终端机报关程序,输入电子申 报材料。经过审查,确认无误后,即拨通EDI平台,经过FTP报关用户 中转服务器送往EDI平台。 2.EDI平台系统在规定时间查看“报关用户中转服务器输送的资 料”,一旦发现服务器内有新鲜的申报资料,就会立即转发到海关预设和指 定的申报海关ETP服务器上。 3.海关系统按照公布的时间,定时从中转FTP服务器内收取有关报 关资料,自动输送到海关处理系统。 4.经过海关业务处电子审核系统处理以后,报关资料如获通过,即产 生回执,此回执被送入FTP中转服务器。 5.EDI平台系统按照规定时间,自动查看连接海关的中转服务器, 如果发现有新到的回执,就立即将其转发到连接用户的FTP中转服务器。 6.用户查看直接联系EDI平台的中转FTP服务器,发现回执即取 出,作相应的操作处理,如果回执是拒绝资讯,就应立即查找被拒绝的原因, 作出修改或更正后,重新申报。如果海关回执是放行资讯,则打印出全部资 料,电子申报完成。
EDI的实现过程就是用户将相关数据从自己的 计算机信息系统传送到有关交易方的计算机信 息系统的过程,该过程因用户应用系统以及外 部通信环境的差异而不同。
(四)EDI系统的工作原理
• 1.平面文件转换及初始化过程
• 用户应用系统与平面文件之间的转换过程 (简称映射)是联结翻译和用户应用系统的中间 过程。
物流信息技术项目五 电子商务物流
导入案例:淘宝销售额350.18亿 引领各大电商角逐双11
思考:
1.1.支付电子商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2.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项目五 电子商务物流
任务一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 任务二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系统 任务三 电子商务物流的运作模式
任务一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是指人们利用电子手段进行商务活动,是商务活动
。 (4)O2O拓宽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由规模化走向多元
化。
任务一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
七、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势 3.我国O2O的发展现状 我国已经涌现了一批O2O模式创新企业。 我国O2O的市场规模和用户潜力巨大。
任务二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系统
一、电子商务的体系结构 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安全认证体系、电子
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O2O分为一把消费者从线上带到线下消费;另一是
将线下的群体带到线上消费。
任务一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
七、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势 2.O2O的优势 (1)O2O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跨地域、无边界、海量信息
、海量用户的优势,团购就是O2O的典型代表。 (2)O2O模式可对商家进行直观的统计和追踪评估。 (3)O2O模式在服务业中具有价格便宜、购买方便等优势
任务三 电子商务物流的运作模式
四、物流一体化模式 1.物流一体化的概念 物流一体化是指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由生产企业、物流企业、销售企业
和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整体化和系统化的物流模式。 物流一体化要求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
设备、设施,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整体最优的效 果。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发展形式,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的充分 发育和完善为基础。 2.物流一体化的特点 (1)具有大量化、共同化、信息化的特点。 (2)要对所有供应链企业的物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 (3)通过加强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效率 ,达到整体最优化的效果。 3.物流一体化的形式 物流一体化有3种形式,即垂直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物流网络。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1条码: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
2EDI(电子数据交换):是参加商业运作的双方或多方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的标准商业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在参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传输和自动处理。
3射频识别技术(RFID):运用无线电技术远距离识别动态或静态对象的技术。
4全球定位系统(GPS):利用空间卫星星座(通信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及信息接收机对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户都能进行全方位导航和定位的系统,也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5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存储、查询检索、处理分析以及输出显示的计算机系统。
6物流信息: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7物流信息系统:是根据物流管理活动的需要,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形成的物流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协调系统。
8电子货币系统(EOS):是指不同组织间利用通信网络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联结方式进行订货作业和订货信息交换的体系。
9电子代码技术:简答题1简述EDI工作原理(1)发送方将要发送的数据从信息系统数据库中提出,转换成平面文件。
(2)将平面文件翻译成标准EDI报文、以邮件形式发送到接收方的信箱中。
(3)接收方收取EDI邮件并翻译为平面文件。
(4)将平面文件转换为相应数据信息,并传送到信息系统中进行处理。
2简述条码的分类条码可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
一维条码按照应用可分为商品条码和物流条码二维条码根据构成原理、结构形状的差异,可分为行排式二维条码、矩阵式二维条码和邮政编码。
3条码的优点(1)可靠准确(2)数据输入速度快(3)经济便宜(4)灵活、实用、自由度大(5)设备简单、易于制作4简述EDI的基本特征(1)EDI的使用对象是不同计算机系统,通常是具有固定格式业务信息和经常性业务联系的单位。
(2)EDI传递的资料是一般业务资料,如发票、订单等,具有法律效力(3)采用共同标准化的格式,例如联合国的EDIFACT标准,这与一般的E-mail相区别(4)尽量避免人工介入操作,由收送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传送、交换资料。
物流信息技术
引言概述:物流信息技术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物流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和优化,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具体实施方法,并分析其对物流业的影响。
正文内容:一、应用领域1.仓储管理:物流仓储是物流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物流信息技术可以用于实时监测仓储设备的状态,优化仓储布局和货物存放方式,提高仓储效率和准确性。
2.运输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可以用于实时监测车辆的位置和运输状况,优化运输路线和调度,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3.订单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可以用于实时跟踪订单的状态和流转情况,优化订单处理流程,提高订单处理速度和准确性。
4.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可以用于实时监测供应链各环节的状态和运作情况,优化供应链协同管理,提高供应链效率和灵活性。
5.客户服务:物流信息技术可以用于实时跟踪货物的位置和状态,提供货物追踪信息给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具体实施方法1.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通过引入物流信息系统,将物流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和优化。
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包括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等,通过整合各个系统的数据和功能,实现物流过程的可视化和自动化。
2.物流信息采集技术:通过应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对物流过程中各环节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物流信息采集技术可以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以便进行物流过程的实时跟踪和分析。
3.物流信息交互平台的建立:通过建立物流信息交互平台,实现物流过程中各参与方的信息共享和协同。
物流信息交互平台可以提供供应商、物流公司、客户等各方之间的信息流畅和协同工作,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
4.物流信息分析技术:通过应用数据挖掘、大数据等技术,对物流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物流信息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优化决策,并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能力。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1、物流信息:是反映物流领域各种活动状态、特征的信息,是对物流活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的真实反映,包含知识、资料、情报、图像、数据、文件、语言和声音等各种形式。
2、物流信息的作用:1)交易功能2)控制功能3)决策功能4)战略功能3、信息技术:是指信的获取、传输、处理和使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感测、通信、计算、存储和控制等技术。
4、简述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趋势?1)信息化: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主要特点;2)网络化:网络化是对物流经营管理机构、物流业务、物流资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组织结构,按照网络方式在一定市场区域内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以实现物流系统快速反应和总成本最优等要求;3)自动化:通过对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以达到物流过程功能环节上的自动化,提高物流过程的管理与组织水平;4)智能化;5)柔性化。
5、简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6、网络中的传输介质有多种,可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类,常有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7、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可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1、星形结构2、总线型结构3、环形结构4、树形结构5、网状结构6、混合型结构。
8、数据传输方式为类:数据传输按照字节使用的信道数可发为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这是两种最基本的通信方式;按照通信信号的传输方向与时间的关系,数据传输又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方式;按照数据在通信信道上是否经过了调制处理,数据传输还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9、什么是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单工通信是指数据信息总是沿着单方向传送,即信道传输方向是固定不变的。
半双工通信是指数据信息可沿着两个方向传送,但同一时刻只能沿一个方向传送。
全双工通信是指数据信息可同时沿相反的两个方向传送。
10、什么是DB?数据库(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有组织的、结构化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集合。
物流信息技术 习题答案
物流信息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一章物流信息技术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A)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A.物流信息B.物流技术C.信息技术D.物流信息技术2.(D)是指物流活动中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A. 物流信息B. 物流技术C. 信息技术D. 物流信息技术3.GIS是指(B)。
A.全球定位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智能交通系统D.管理信息系统4.GPS是指(B)。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智能交通系统D.管理信息系统二、多项选择题1.信息具有(ABCD)特征。
A.时效性B.价值性C.不对称性D.滞后性2.3S技术包括(ACD)。
A.GPSB.ASC.GISD.RS3.物流信息技术主要由(ABD)三大部分组成。
A.通信B.软件C.硬件D.面向行业的业务管理系统4.物流信息应遵循(ABCD)原则。
A.科学性B.系统性C.兼容性D.实用性5.以下是狭义物流信息的有(ABCD)。
A.运输管理信息B.库存管理信息C.订单信息D.仓库作业管理信息三、简单题1.什么是数据?数据的表示形式有哪几种?答: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而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符号,是客观事物的基本表达。
数据的表示形式有:数据名、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
2.什么是信息?信息有哪些特征和属性?答:信息是指经过加工、处理、解释而形成的对人们有意义和效用的某种数据形式,也可以说成人们对数据的理解。
信息的特征有:真实性、价值性、不对称性、滞后性、时效性、可传输性、共享性、可扩散性。
信息的属性有:结构化程度、准确度、信息量、使用频率、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
3.数据和信息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答:数据只是一个可以识别的符号序列,本身并无任何实际意义和内容。
但经过分类整理、计算处理、分析综合和解释等过程后,它能使信息需求者更清楚地了解数据代表的真正含义和内容。
物流信息技术-5
20
专家系统的特点
知识的汇集:一个专家系统汇集了某个领域多位 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及他们协作解决重大问题的能 力。 启发性推理:运用专家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启发式 推理。 推理和解释的透明性:用户无需了解推理过程, 就能从专家系统获得问题的结论,而且推理过程 对用户是透明的。 知识更新:专家系统能够不断地获取知识,增加 新的知识,修改原有知识。机器学习就是系统积 累知识以改善其性能的重要方法。
物流信息技术
1
课程内容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信息技术基础 物流信息技术概述 自动识别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网络 物流预测与决策支持 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管理
2
第九讲
本课重点
第一节 第二节
r [n x 2 ( x) 2 ][ n y 2 ( y) 2 ]
10
预测误差
平均误差(MD):是指几个预测值的误差的平均值
MD
(实际值 - 预测值)
n
平均绝对偏差(MAD):是指几个预测值的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MAD
| 实际值 - 预测值 |
n
均方差(MSE):是几个预测值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
三、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策略
接收式的开发策略:这种策略主要适用于系统规模不大、 信息和处理过程结构化程度高、用户和开始者又都很有 经验的场合。 2. 直接式的开发策略:这种策略对开发者和用户要求都很 高,要求在系统开发之前就完全调查清楚实际问题的所 有状况和需求。 3. 迭代式的开发策略:这种策略一般花费较大,耗时较长, 但对用户和开发者的要求较低。 4. 实验式的开发策略:这种策略一般需要较高级的软件支 撑环境,且在使用上对大型项目有一定的局限性。
物流信息技术各章习题及答案(五)第五章
物流信息技术各章习题及答案(五)第五章一、单项选择1、以下具有自校检功能的条码是(D)A、EAN条码B、交插25条码C、UPC条码D、39条码2、条码扫描译码过程是(B)A光信号—数字信号—模拟电信号B光信号D獾缧藕拧中藕?br/> C模拟电信号—光信号—数字信号D数字信号—光信号—模拟电信号3、(D)是商品条码A、39码B、库德巴码C、ITF码D、EAN码4、厂商应选择适宜的代码结构,遵循三项基本的编码原则,以下()一项不是?A、唯一性原则B可替代原则C、无含义性原则D、稳定性原则5、EAN/UCC-13厂商识别代码由(13)位数字组成,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分配和管理A、4-6B、7-9C、8-10(EAN/UCC-8)D、9-11 6条、空的(B)颜色搭配可获得最大对比度,所以是最安全的条码符号颜色设计。
A、红白B、黑白C、蓝黑D蓝白7、以下(C)一项不是贸易项目4种编码结构的GTIN?A、EAN/UCC-8B、UCC-12C、CODE39D、EAN-13以及EAN/UCC148、图书按ISBN进行编码,中国图书代码由( A )位数字构成?A、13B、9C、7D、129、在消化国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两个二维条码的国家标准:GB/T17172-1997和GB/T18284-2000。
GB/T17172-1997是指每一个PDF417条码符号均由多层堆积而成的,其层数为3-90是指()的国家标准。
A、四一七条码B、UCC/EAN128C、库德巴码D、CODE3910在消化国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两个二维条码的国家标准:GB/T17172-1997和GB/T18284-2000。
GB/T18284-2000是指()的国家标准。
A、UCC/EAN128B、库德巴码C快速响应矩阵码D、CODE39二、名词解释1、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以标识物品、资产、位置和服务关系等。
2024《物流信息技术》ppt课件
物流信息技术定义与发展物流信息技术定义物流信息技术发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供应链管理030201物流信息技术重要性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处理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物流信息技术应用领域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应用自动化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处理网络通信技术在物流中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RFID、传感器等设备对物流过程中的物品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提高物流透明度。
移动通信技术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处理,提高物流效率。
云计算技术运用云计算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集中存储和处理,降低企业IT成本。
数据库技术在物流中应用数据处理数据存储通过数据库技术对物流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安全支持多种入库方式,包括采购入库、退货入库等,实现快速、准确的货物入库操作。
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管理报表分析支持多种出库方式,包括销售出库、调拨出库等,实现高效、准确的货物出库操作。
实时监控库存状态,包括库存数量、位置、批次等信息,支持多种盘点方式。
提供丰富的报表功能,包括库存报表、出入库报表等,帮助企业全面了解仓库运营情况。
订单管理调度管理在途监控结算管理订单接收订单处理订单跟踪数据分析实现物品跟踪与追溯01优化仓储管理02提升运输效率03优化物流网络通过分析物流网络数据,发现瓶颈和优化点,提高物流整体效率。
预测与决策支持基于大数据分析,预测物流需求、库存水平等,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客户行为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客户数据,了解客户需求和行为特征,提升客户满意度。
人工智能在智能物流中应用自动化仓库管理通过机器人、自动化立体仓库等技术,实现仓库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智能运输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车辆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等功能,提高运输效率。
物流客服智能化通过智能语音技术、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物流客服的智能化和自助化。
010405060302供应链协同概念及意义010203常见的供应链协同信息技术企业资源计划(ERP )系统支持决策分析和优化01 02 03供应链优化策略需求预测与计划策略库存优化与控制策略1 2 301020304数学建模与优化算法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仿真模拟与优化技术供应链优化策略与方法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影响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物流配送观念电子商务促进了物流配送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模式创新自建物流模式企业自建物流系统,实现对供应链的全过程控制,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质量。
《物流信息技术》课件
术实现订单处理、仓储管理和配送服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及实践效
果和经验教训。
02
案例二
某快递公司的物流信息技术创新实践:重点介绍该公司在物流信息技术
方面的创新实践,如智能快递柜、无人机配送和无人仓库等,以及其对
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03
案例三
某跨国企业的全球物流信息技术整合实践:分析该企业如何在全球范围
物联网技术
总结词
通过互联网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物品相互连接,实现信息交换和通信的技术。
详细描述
物联网技术为物流管理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手段,可以实现物品的实时监控、追踪和智能化管理,提 高物流运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03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 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流程
整体性
物流信息系统应从整体角度出发,确保 各环节的协调与配合。
系统开发
根据规划进行软件开发与硬件配 置。
系统测试
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性能稳 定。
上线运行
正式投入使用,持续监控与优化。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订单管理模块 客户订单接收、处理与跟踪。 订单状态查询与报表生成。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库存管理模块 实时库存监控与更新。 安全库存设定与预警。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VS
适应性
系统应能适应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及业务 变化。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流程
安全性
确保数据安全、系统稳定,防止信息泄露与 损坏。
先进性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系统性能与效 率。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流程
需求分析
明确企业物流需求,了解业务运作模式。
系统规划
制定系统目标、功能及技术方案。
《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教案
《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教案(新版)章节一:物流信息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及重要性。
介绍物流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
物流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重要性、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章节二:条形码技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条形码技术的原理和结构。
学会使用条形码扫描仪和条形码软件。
了解条形码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条形码技术的原理和结构。
条形码扫描仪的使用方法。
条形码软件的应用。
条形码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条形码技术的原理、结构和应用。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使用条形码扫描仪和软件,提高操作技能。
案例分析法:分析条形码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
章节三:射频识别技术(RFID)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基本原理。
学会使用RFID标签和读取器。
掌握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
RFID标签和读取器的使用方法。
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使用RFID标签和读取器,提高操作技能。
案例分析法:分析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
章节四:全球定位系统(GPS)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本原理。
学会使用GPS定位设备和软件。
掌握GPS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GPS技术的基本原理。
GPS定位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GPS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GP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使用GPS定位设备和软件,提高操作技能。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在物流行业中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本教学大纲主要涵盖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范围和发展趋势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物流信息技术教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熟悉物流信息技术的相关软件和硬件设备,如ERP、WMS、TMS等;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能够运用物流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物流管理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物流信息技术概述:介绍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帮助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背景和应用范围;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介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帮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实现方式;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介绍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帮助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各个环节中的作用和实现方式;物流信息技术设备:介绍物流信息技术的相关软件和硬件设备,如ERP、WMS、TMS等,帮助学生了解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介绍物流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帮助学生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等情况;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论文、方案设计等,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期末考试:通过试卷的形式,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作用;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相关软件和硬件设备,帮助学生掌握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前沿技术介绍:通过介绍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帮助学生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物流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对物流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应用。
本文将对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探讨。
一、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目标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课程设计应达到以下目标:1、增强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各种物流信息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物流信息技术工具和系统。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1、物流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科学、网络通信、数据管理等。
2、物流信息系统:介绍各种物流信息系统的原理、特点和功能,如运输信息系统、仓储信息系统、配送信息系统等。
3、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介绍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4、物流信息安全:介绍物流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如加密技术、访问控制、防火墙等。
5、实验和案例分析: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三、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实施方式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实施方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室实验和模拟等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3、项目实践: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和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4、综合评价:通过考试、作品评价和平时表现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四、总结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行业的重要支撑和发展动力,掌握和应用物流信息技术对于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物流信息技术(GIS)
配送优化
结合GIS和配送算法,实现配送路线 的智能规划和优化,提高配送效率。
物流监控与追溯
利用GIS技术对物流活动进行实时监 控和追溯,提高物流安全性和可靠性。
GIS技术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GIS技术开始 应用于物流领域,主要用于地图
可视化和简单的空间分析。
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进步,GIS技术在物流领域的 应用逐渐深入,涉及到运输、仓
跨境物流协同管理
• 总结词:GIS技术能够实现跨境物流的信息整合和可视化,提高跨境物流的协 同管理效率。
• 详细描述:在跨境物流中,由于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信息流通和协同管理难 度较大。GIS技术能够整合各种物流信息,包括货物的位置、运输状态、海关 申报等,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可视化。这有助于提高跨境物流的协同管理效 率,减少物流时间和成本。
特点
GIS具有强大的地理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提供丰富的地图可视化效果,支持多层 次、多维度的物流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GIS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运输路线规划
利用GIS技术分析地理信息,优化运 输路线,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效 率。
仓储管理
通过GIS技术对仓库布局进行规划, 实现库存的精准管理和快速调度。
物流信息技术(GIS)
• 物流信息技术(GIS)概述 • GIS在物流规划中的应用 • GIS在物流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 GIS在物流协同管理中的应用 • GIS在物流行业的前景与挑战
01
物流信息技术(GIS)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物流信息技术(GIS)是一种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物流管理系统,通过集成地理信 息系统(GIS)和物流管理技术,实现对物流活动的实时监控、优化分析和可视化 呈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SS
中国
35
军民两用
2012年
GLONASS GNSS
俄罗斯 欧盟
24 30
军民两用 民用
2012年 2015年
GIS的应用
(任务二)
一、GIS技术概述
1.GIS技术的定义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 型分析方法,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 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 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软件系 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 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 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
用户部分: 接收并监测卫星信号 记录处理数据 提供导航定位信息
地面控制部分: 中心控制系统 实现时间同步 跟踪卫星进行定轨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
部——GPS信号接收机。
一、GPS技术概述
3.GPS的组成——GPS空间部分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一、GPS技术概述
3.GPS的组成——GPS信号接收机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信号接收机主要用于 接收GPS卫星发射信号,信号 经处理后,获得用户位置、速 度等信息,从而完成导航和定 位。GPS的用户只接收而不必 发射信号,因此用户的数量不 受限制。
一、GPS技术概述
THE TRAPS技术的应用绍
(任务一)
一、GPS技术概述
1. GPS技术的定义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美国
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 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
GPS应用广泛,利用其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功能,可以在陆地应用、海洋应用、航空航天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例如车辆导航、地球物理资源勘探、远洋船最佳航程航线测定、船只实时调度与导航、海洋探宝、飞机导航、航空 遥感姿态控制等。
一、GPS技术概述
3.GPS的组成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空间部分: 提供星历和时间信息 发射伪距和载波信号 提供其它辅助信息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定位精度高 观测时间短 测站间无需 通视 全球统一的 三维坐标 操作简便 全球、全天 候作业 功能多、应 用广
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公里以内可达10-6m,100-500公里可达10-7m,1000公里可达10-9m。 20公里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分钟;实时动态定位和测速工作,仅需1至数秒即可完成。 GPS测量只要求测站上空开阔,不要求测站之间互相通视,因而可大大减少测量工作的经费和时间;同时也使选点 工作变得非常灵活,也可省去经典测量中的传算点、过渡点的测量工作。 GPS可同时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和大地高程,并且GPS定位是在全球统一的坐标系统中计算的,因此全球不同 地点的测量坐标都是统一的。 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趋于“傻瓜化”操作。在观测中,测量员只需安置仪器,连接电缆线,量取天线高, 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和记录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GPS卫星的数目较多,且分布均匀,保证了地球上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至少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GPS卫星,确保实现 全球全天候连续的导航定位服务。
制卫星的轨道,处理监测站送来的各种数据,编制各卫 星星历,计算和修正时钟误差及电离层对电波传播造成
的偏差;注入站(3个),主要作用是将主控站计算出的
卫星星历、卫星轨道和卫星钟的改正数等注入到卫星中。 此外,注入站每隔一分钟需向主控站发射信号,报告自 己的工作状态;监测站(5个),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接收 卫星信号,监测卫星的工作状态,并向主控站提供观测 数据。
一、GIS技术概述
2.GIS的组成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五部分组成。
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
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 导航信息,方便用户在全球范围内实
时 进 行 定 位 、 导 航 。
GPS 起始于 1958 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到 1994 年,全面 建成21颗工作星和3颗备用星工作在互成60度的6条轨道上的布局。
一、GPS技术概述
2.GPS的特点
4.GPS定位和导航原理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首先假定卫星的位置为已知,而又能准 3颗卫星 确测定某地点A至卫星之间的距离,那么A 点一定是位于以卫星为中心,所测得距离为 半径的圆球面上。进一步,又测得点A至另 一卫星的距离,则A点一定处在前后两个圆 球面相交的圆环上。另外,还可测得与第三 个卫星的距离,通过3个定位球面就可以确 定A点在地球上的空间位置,如图5-5。解 决时间差的问题,就要通过第4颗卫星。
GPS 起始于 1958 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到 1994 年,全面 建成21颗工作星和3颗备用星工作在互成60度的6条轨道上的布局。
系统时间信息。
一、GPS技术概述
3.GPS的组成——地面监控部分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主控站(1个)主要为GPS提供时间基准,监视、控
空间卫星系统由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 面上的24颗高轨道工作卫星构成,每颗卫
星都配备有精度极高的原子钟(30万年的
误差为1秒)。其中三颗是备用卫星。这种 卫星布局能够保证地球上任一地点的GPS
用户都能连续地观测到至少4颗卫星,从而
提供全球范围从地面到20000公里高空之间, 任一载体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
A
一、GPS技术概述
5.四大导航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名称 GPS
隶属国家 卫星个 或地区 数
美国 24
定位精度
精度约为10米 “北斗一号”精确度在 10 米之内; “北斗二号”可以精确到“厘米” 之内 精度在10米左右 定位误差不超过1米
使用对象
军民两用
建成时间
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