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各地高考模拟卷诗歌赏析试题汇编
(高考语文模拟)上海市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鉴赏专题
浦东新区三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 题。(8分)
幽州夜饮(唐)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12.上面诗歌中的对仗有几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四联
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凉风、夜雨、寒林等意象,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B.颈联“迟暮”二字凸显出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忧伤。
C.尾联以感叹的语气,充分表现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
D.本诗以景起笔以情结笔,层层推进,结构自然流畅。
14.前人评价颈联“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豪壮中寓悲凉,请加以评析。(4分)
12.A (1分)
13.C(3分)
14.(4分)军中舞剑,那壮阔的场景及刚劲的舞姿,给人以雄健豪壮的感觉(2分);胡笳悲凉的声音,渲染了边塞环境的苦寒,将士常年征战的辛劳,容易勾起将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岁月迟暮的悲伤。所以说豪壮中寓悲凉,令人感慨。(2分)
静安区5月二模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8分)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①歌声识采莲。
榜人②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旅时相问,涔阳何处边?
[注]①杜:杜若,芳草名。②榜人:船夫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的一项是()。(2分)
A.本诗是田园山水诗。
B.本诗是五言律诗。
C.颈联中“岸火”“潭烟”,紧扣了诗题中的“夜渡”二字。
D.尾联中的“时”表达了诗人想到涔阳与朋友相聚的急切心情。
13.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2分)
2019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诗歌鉴赏汇编(16区全,含静安黄浦)
2019年高三语文一模诗词鉴赏汇编
宝山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唐多令(宋)刘过①
安远楼②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释】①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一生屡试不第,怀才不遇。力主抗金,恢复中原。
②安远楼:在今武昌黄鹤山上,又称南楼。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12.下列对小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交代了聚会的时间地点。
B.交代了参加聚会的对象。
C.交代了写作的社会环境。
D.交代了写作该词的原因。
13.下列对词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重过”点名故地重游,今昔对比,更添凄然之情。
B. 以“能几日,又中秋”反衬出故人难以团聚的忧伤。
C. “浑是新愁”包含着忧国伤时之感与自伤身世之慨。
D. 重过、故人、旧江山、少年等前后呼应,章法谨严。
14.扣住“满”“寒”二字,赏析“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两句。(4分)
【参考答案】
12.C(2分)
13.B(2分)
14.以满地芦叶、一带江水写出眼前萧瑟的景象,这里的“满”字写满眼都是枯黄的芦叶,突出景色荒凉;“寒”字将视觉转化为触觉,突出了景色凄冷;烘托了词人内心凄凉感伤的心境;为全词蒙上了一层黯淡的底色(奠定了感情基调)。(4分。答到一点给1分)
崇明区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及默写含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及默写
(课标全国卷、卷、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江苏卷)
第五部分古代诗歌阅读
(一)(2019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答案】14. C 15.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故C错误。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1.西城区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共12分)
千秋岁引·秋景
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2],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3],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释:【1】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主持了“熙宁变法”,后因守旧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2】楚台风:楚王游兰台时曾赞“快哉此风”。【3】华表语:曾有得道之人在华表柱上唱“去家千年今来归”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别馆寒砧”一句,羁身异乡的人听到捣衣之声,意识到天时渐寒,心中抑郁难当。
B.“孤城画角”一句,虽为孤城,但画角声高亢,以极凝练的笔墨描绘了自然的秋声
C.燕东归,雁南飞,让作者生发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自然过渡到下文的忆旧。
D.“梦阑时,酒醒后”可指实在的梦和酒,亦可视为作者历尽任途沧桑后的自知和独醒。
15.本词多处用典,将情感表达得丰富蕴藉。对下列诗文的用典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泊秦淮》中的“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借南朝陈后主作《玉树后庭花》新曲之典,抒发了对晚唐统治者因荒淫享乐而亡国的感慨之情。
B.《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作者借南朝刘宋大将檀道济临刑时怒叱皇帝之典,表达了对守边将领无故被杀的深切同情和愤愤不平
C.《永遇乐)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借廉颇之典,表达为国效力之决心,显示老当益壮之能力,抒发报国无门之忧虑。
2019诗歌鉴赏高考真题汇编语文(解析版)
专题05:诗歌鉴赏
【2019年高考】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答案】
14.C
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
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故C错误。
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
天津市2019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鉴赏专题
天津压轴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9分)
池口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①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注】①池口:地名,今安徽贵池。黄庭坚在做官赴任途中因风雨而留滞池口时写下本诗。②属玉:水鸟名。③舂锄:水鸟名,即白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诗采用随感录式的写法,触物兴怀,涉笔成趣,在寻常事物的形象中参以名理,颇具理趣,写景淡雅而有风致。
B.“身闲心苦一舂锄”中这个“苦”字实际是诗人触景生情,而又将情感投射于外物的结果。
C.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这一极偶然的景象却触动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他由网而联想到鱼,表达了努力仕进、不甘淡泊的心境。
D.尾联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成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表达的情感却和本句不同。
(2)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3)本诗颈联反用典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手法及蕴含的情感。(4分)
14.(1)C【解析】C项,不是表达了努力仕进、不甘淡泊的心境。
(2)长江边上,孤城一座,风吹雨打,已经三日,小市人家只能以菜蔬度日的(1分)质朴恬静的小城生活图景(1分)。
(3)颈联诗人由网联想到鱼,于是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遇而结网”的成语,(1分)原意是不能光有愿望而不去实践,(1分)作者却一反其意,以临渊而不羡鱼(1分),表达
他对荣利既不动心,更不汲汲以求,自甘贫贱,安于淡泊的思想感情。(1分)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及默写含答案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及默写
(课标全国卷、卷、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江苏卷)
第五部分古代诗歌阅读
(一)(2019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答案】14. C 15.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故C错误。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及默写含答案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及默写
(课标全国卷、卷、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江苏卷)
第五部分古代诗歌阅读
(一)(2019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答案】14. C 15.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故C错误。
2019全国各地高考语诗歌鉴赏真题及翻译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汇编及诗文翻译
(2019全国Ⅱ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14. D 【解析】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故选D。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15.【答】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翻译:我虽然身份卑微但心中道义长存,我并非来攀附权贵而是因为你也是心怀道义之人。只希望您能读读我写的文章,我(此行)不求入朝为官,只希望和你一起谈谈为文著书方面的事情;雨中垂钓结下了隐居渔乡的孤傲之情,吹过树林的夜风传来了远飞鸿雁的心志;男子汉接受恩惠必须要有缘由,我平生也绝不能接受别人平白无故的施舍恩惠。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安徽卷)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意思答对即可)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答案】::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答对即可)【鉴赏资料】:作为辛派词人,我们提起刘过,总喜欢将他与“金戈铁马”、“整顿乾坤”、“誓斩楼兰”联系在一起,豪放粗犷是其词的当行本色。但他有些词却写得蕴藉含蓄,委婉动人。这反而更使人觉得他是真豪杰,觉出他的真性情来。联想到鲁迅先生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愈觉此言不虚。卢梅坡,南宋诗人,刘过在京城杭州交结的朋友,这首词是刘过为他送别时写的。它描写了送别的,尤其是送别后刘过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汉乐府《横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李清照《永遇乐》词人“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远”化用李词,写在春天的时候他们携手踏青,欣赏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远,写笛声悠长。一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这两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汇编
3、【2019安徽卷】
•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 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 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 二字的妙处。(4分)
分)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情况。 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 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第(2)题考查诗句的 赏析。其实对诗句的赏析,也要体现在对诗 句中具体的字赏析。第(3)题是分析诗歌的思 想感情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答案参考: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 变内心的高洁。
【易错点拨】作用不能应从形式和内容量方面去做答,即不能从表达的情感 上和描写的画面上入手。
•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 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 尽的思念情怀。
9.【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
11、【2019福建卷 6】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 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 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2019年高考真题与高考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05-古典诗歌鉴赏(含答案)
决胜2018年高考之2017年高考+联考模拟分项
2017年高考
一、【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答案】
15.C
16.B
17.《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
1_2019全国各地高考语诗歌鉴赏真题及翻译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汇编及诗文翻译
一、(2019全国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14.C
15.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2019全国Ⅱ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14. D 【解析】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故选D。
(完整word版)2019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精校Word版】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古诗鉴赏汇编
宝山区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唐多令(宋)刘过①
安远楼②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字改之,好龙洲道人。一生屡试不第,怀才不遇.力主抗金,恢复中原.②安远楼:在今武昌黄鹤山上,又称南楼.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12.下列对小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交代了聚会的时间地点。B。交代了参加聚会的对象。
C。交代了写作的社会环境. D.交代了写作该词的原因。
13。下列对词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重过”点明故地重游,今昔对比,更添凄然之情。
B.以“能几日,又中秋”反衬出故人难以团聚的忧伤。
C。“浑是新愁”包含着忧国伤时之感与自伤身世之慨。
D.重过、故人、旧江山、少年等前后呼应,章法谨严。
14。扣住“满”“寒”二字,赏析“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两句.(4分)
(三)(8分)
12.C(2分)
13.B(2分)
14。以满地芦叶、一带江水写出眼前萧瑟的景象,这里的“满”字写满眼都是枯黄的芦叶,突出景色荒凉;“寒"字将视觉转化为触觉,突出了景色凄冷;烘托了词人内心凄凉感伤的心境;为全词蒙上了一层黯淡的底色(奠定了感情基调).(4分。答到一点给1分)
崇明县
(完整版)2019年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之诗歌鉴赏
2019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目录
一、全国新课标卷I
二、全国新课标卷II
三、全国新课标卷iii
四、天津卷
五、浙江卷
六、江苏卷
七、北京卷
(一)(2019全国卷i)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答案】14. C
【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故C错误。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5.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精品高考语文】2019年北京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
2019年高三二模分类汇编——古诗鉴赏
【2019年北京东城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6题。(共12分)
即事【1】
文天祥
痛哭辞京阙,微行访海门。
久无鸡可听,新有虱堪扪。
白发应多长,苍头【2】少有存。
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注:【1】1276年,元军兵临南宋首都临安城下,文天祥出使元营谈判,被扣留,后脱险。此诗作于诗人从通州逃至海门时。【2】苍头:这里指士卒、奴仆。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微行访海门”中的“访”字写出诗人谨慎打听道路的情态。
B.“新有虱堪扪”中的“虱堪扪”写出了诗人狼狈的逃亡生活。
C.“苍头少有存”中的“少有存”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存亡之险。
D.“但令身未死”中的“但”突出表达了诗人报效国家的意愿。
15.“白发应多长”一句通过描写诗人形象,间接抒发内心悲苦之情。下列诗句不属于
...间接抒情的一项是()(3分)
A.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C.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D.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其二))
16.同为现实主义诗人的杜甫,目睹国势衰落也写诗发出浩叹。阅读杜甫《宿江边阁》,结合具体词句,比较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的异与同。(6分)
宿江边阁【注】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年近花甲的杜甫在漂泊夔州时遭逢蜀中大乱,彻夜无眠,遂作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各地高考模拟卷古达诗歌赏析试题汇编
(湘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1~2 题。
甲午除夜①
元好问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已恨太官余麯饼②,争教汉水入胶船
③?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④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注】① 金天兴三年(1234 年)一月十日,金哀宗在蒙古与南宋的夹击之下,自缢身死。除夕之夜,元好问被蒙古军羁押在山东聊城,独坐斗室之中,感慨万千,写下了此诗。② 麯饼:《晋书·愍帝纪》:“京师饥甚,太仓有麯数十饼,麴允屑为粥以供帝。”③ 胶船:传说周昭王南攻楚国,准备渡过汉水,当地人以胶粘船以进,至中流,胶溶船解,周昭王遂滑水而死。④ 大定明昌:是金鼎盛时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句中的“人事”“推迁”表现了金朝灭亡的事实,“忽”字表现了其灭亡速度之快。
B. 第二句,“坐守”表现了诗人被羁押的处境,又运用比喻表现了诗人的强烈愿望。
C. 颔联用典,用“已恨”“争教”联结,以晋愍帝和周昭王类比哀宗;痛切之感,溢于言表。
D. 颈联回顾了全盛时期的金朝;“三千牍”言哀宗功绩已记载于史册,“五十年”言时间之久长。
2.后人评价元好问的诗歌“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请结合本诗简要概括。(6 分)
(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押题卷)阅读下面这首汉诗,完成3~4 题。
秋风辞
①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①: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 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进而“顾祝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
3.下面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 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 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
C. 最后收笔两句情感陡转,发出“变徵之音”,乐极生悲,直接抒发了一代帝王对生命易逝盛年难再的悲慨。
D. 起句“秋风起兮白云飞”,字面义上近似于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 但综合全诗来看,两者境界、情韵不一样,后者较前者更苍莽雄放。
4.清代诗人沈德潜读此诗时批“《离骚》遗响”,请结合此评价简要赏析“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两句。(6 分)
(2019年邵阳市高三第三次联考试题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 题。
和董传留别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①寻春马②,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
字如鸦。
〔注释〕①囊空不办: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引自《南史·虞玩之传》,原指虞玩之因贫困而旧屐著三十年不办易。②寻春马:引用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粗丝绑发,粗布披身,诗歌首句描绘董传的生活常态,画面感强。B.董传生活清贫,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希望通过科举出人头地。C.颈联巧于用典,蕴藉含蓄,鼓励董传“穷且益坚”,坚定人生目标。D.尾联在祝福董传有朝一日金榜题名的同时,也批评董传字迹潦草。6.诗中“腹有诗书气自华”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 分)
(山西省2019 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 题。
苦寒行
【南宋】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①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②,中酒不知屏外寒。
【注】①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②帏箔:帐幔和帘子,泛指帘燕。屏山:屏风。
7.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十月边头”一句与岑参“胡天八月即飞雪”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都很相似。
B. “押衣敕使来不来”一句描写边军将士的心理活动:期盼中又有不满和愤懑。
C. “热”字一语双关,既是说官员优渥的生活条件,也暗指其炙手可热的权力。
D. 纵览全诗,诗人只是把两种情景简单并列,但褒贬爱憎已蕴含在客观描绘中。
8.本诗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6 分)
(河北省唐山市2019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 题。
听郑羽人弹琴
【唐】李中
仙乡景已清,仙子启琴声。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
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羽人”,就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飞仙,诗中“仙乡”“仙子”两词照应了诗的题目。
B .秋天的夜晚,明月照在山中,山林一片寂静,诗人听仙人弹琴,淳古之风油然而生。
C .诗中选取的“琴声”“秋月”“松鹤”等意象,同尾联的“浮华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 .弹琴人特殊的身份,独特的意境,以及浮华的现实,催生了诗人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
10.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分)
河北武邑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 题。凉州①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释:①凉州: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做客。凉州
河西节度使幕府中,使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11. 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
城的全貌。
B. 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动
人的特点。
C. 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