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课时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经典习题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经典习题

一、选择题1.工业上合成乙苯的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H 2=CH 23AlClΔ−−−→A .该合成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 .乙苯分子内的所有C 、H 原子可能共平面 C .乙苯的一溴代物有5种D .苯、乙烯和乙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A .反应中C=C 生成C-C 键,为加成反应,故A 错误;B .乙苯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则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 错误;C .乙苯苯环含有3种H ,乙基含有2种H ,则一溴代物有5种,故C 正确;D .苯的结构稳定,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D 错误。

故选C 。

2.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异丙烯苯转化为异丙苯属于加成反应B .异丙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 .异丙烯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 .异丙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A .反应中C=C 键生成C-C 键,则为加成反应,故A 正确; B .有机物含有5种H ,则一氯代物有5种,故B 正确;C .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为平面形结构,与苯环、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则异丙烯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C 正确;D .异丙苯可被氧化生成苯甲酸,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 错误; 故选D 。

3.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B.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它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D.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加聚等反应答案:D解析:A.柠檬烯分子中连有氢原子的碳原子共有8种,所以它的一氯代物有8种,A不正确;B.的分子中,带有“∗”的碳原子与周围与它相连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不正确;C.柠檬烯比丁基苯的不饱和度少1,二者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C不正确;D.柠檬烯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它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加聚等反应(提供反应所需的条件),D正确;故选D。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课时练习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课时练习附答案
(3)σ键的特征是:以形成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电子云。 (4)HCl分子里的共价键是由氢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和氯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这样的σ 键称为。σ键还包括、。 (5)水分子是H2O而不是H3O,是因为共价键具有性;水分子的键角接近900是因为共价键具有性。 12、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HCl H2O -1CaCl2 13、写出电子式: NaOH Na2O2NH4Cl N2H2NH3 CH4H2O2CO2 14、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可形成A2C和BC2两种化合物。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的K层的电子数目只有 一个,B位于A的下一周期,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多2个,而C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个。 (1)它们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 ;B ;C ; (2)BC2是由键组成的分子。 15、白磷结构式为正四面体,在O2不足时燃烧,则在每两个P原子之间“嵌”入一个氧原子,此化合物的真实分子式为,若此分 子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健,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健的数目是。
15白磷结构式为正四面体在o2不足时燃烧则在每两个p原子之间嵌入一个氧原子此化合物的真实分子式为若此分子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健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健的数目是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3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课时练 习附答案
第一节《共价键》(1) 共价键的本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2、下列有关σ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电子云图象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即形成s--sσ键 B、s电子与p电子形成s--pσ键 C、p和p不能形成σ键 D、HCl分子里含有一个s--pσ键 3、下列过程中,共价健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碘蒸气被木炭吸附 C、蔗糖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4、分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与HF分子相等且只含有2个极性共价健的是() A.CO B.NO C.H2O D.CH4 ) 5、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化学选修三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化学选修三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化学选修三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2、以下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A. N B. M C. L D.K3、以下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A. s能级B. p能级C. d能级D. f能级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 K+ 1s22s22p63s23p B. F 1s22s22p C. S2- 1s22s22p63s23pD.Ar1s22s22p63s23p61、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相同,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能层数不同。

2、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元素开始,以结束。

4、甲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三ⅦA1s22s22p63s23p5ClHClO4四ⅡA 1s22s22p63s23p64sCa Ca21、下列说确的是A.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 XYZB. X2YZC. X2YZD. XYZ3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A.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 易形成-1价离子C. 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 从上到下氰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B. 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C. 最外层电子书为8的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 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6、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3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3课时)

⑴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
好 溶解性越_______ 。相反,无氢键相互作用的溶质在有氢键 小 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较_______ 。
⑵“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_________。
增大 3.如果溶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可_________ 其溶解度。
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3
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8
手性
判断分子是否手性的依据:
※ 凡具有对称 面、对称中心的分子,都是非手性分子。 ※ 有无对称轴,对分子是否有手性无决定作用。 一般: ※ 当分子中只有一个C* ,分子一定有手性。 ※ 当分子中有多个手性中心时,要借助对称因素。无对称 面,又无对称中心的分子,必是手性分子。
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14
手性
H CH3—C—CH2CH3
OH O
CH2—CH—CH—CH—CH—C—H OH OH OH OH OH
CH2—CH—CH—CH—CH—CH2OH
OH
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OH OH OH OH
15
手性
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有 广泛的应用。由德国一家制药厂在1957年10 月1日上市的高效镇静剂,学名肽氨哌啶酮就 是典型的手性药物。其中的一种手性异构体 (右旋)是有效的镇静剂,而另一种异构体 (左旋)则对胚胎有很强的致畸作用。这种 药物曾被用做孕妇的镇静剂,仅4年的时间就 导致全世界诞生了1.2万多名形似海豹的畸形 儿。所以有选择的生成手性异构体,以及分 离出单一的异构体,将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具 有重要的意义。
C.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CH2OH →—CH2ONa
D.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HO→ —CH2OH

高中化学选修3练习: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范德华力

高中化学选修3练习: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范德华力

高中化学选修3练习: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范德华力知识点一范德华力与氢键的考察1.卤素单质从F2到I2在常温常压下的聚集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的缘由是()A.原子间的化学键键能逐渐减小B.范德华力逐渐增大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氧化性逐渐削弱2.图L2-3-5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族~ⅦA族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图L2-3-5A.H2SB.HClC.PH3D.SiH43.以下物质的结构或性质与氢键有关的是()A.乙醛的沸点B.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C.氢化镁的熔点D.DNA的双螺旋结构知识点二溶解性的考察4.依据物质的溶解性及〝相似相溶〞的普通规律,说明溴、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以下关于缘由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溴、碘单质和四氯化碳中都含有卤素原子B.溴、碘是单质,四氯化碳是化合物C.Br2、I2是非极性分子,CCl4也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D.以上说法都不对5.[2021·河南三门峡模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HCl、HBr、HI的熔、沸点依次降低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有关B.H2O的熔、沸点高于H2S是由于H2O之间存在氢键C.I2易溶于CCl4可以用相似相溶原了解释D.甲烷可与水构成氢键这种化学键6.[2021·山西太原模拟]以下理想与氢键有关的是()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水结成冰体积收缩,密度变小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添加而降低D.HF、HCl、HBr、HI的热动摇性依次削弱7.二甘醇可用于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招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二甘醇的结构简式是HO—CH2CH2—O—CH2CH2—OH。

以下有关二甘醇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契合通式C n H2n O3B.分子间能构成氢键C.分子间不存在范德华力D.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8.[2021·福建三明二中段考]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卤化氢中,以HF沸点最高,是由于HF间存在氢键B.H2O的沸点比HF的高,能够与氢键有关C.氨水中存在分子间氢键D.氢键X—H…Y的三个原子总在一条直线上9.假定不时地降高温度,完成〝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

2021年化学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 第2章

2021年化学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 第2章

课时作业5共价键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在气体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σ键,可能含有π键B.烯烃比烷烃的化学性质活泼是由于烷烃中只含σ键,而烯烃含有π键C.等电子体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同D.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原子在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解析:在气体单质分子中,可能存在σ键(如H2、Cl2)、π键(如N2分子中存在σ键、π键),而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A项错误;烯烃中含有碳碳双键,其中一个是π键,因π键易断裂,故化学性质较活泼,B项正确;等电子体结构相似,但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C项错误;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分子的立体构型,饱和性决定分子中各原子的数量关系,D项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σ键强度小,容易断裂,而π键强度较大,不易断裂B.所有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解析:形成σ键的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比π键大,形成的共价键强,不易断裂,A项错误;s轨道与s轨道重叠形成的共价键无方向性,B项错误;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含有氢氧共价键,C项错误;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单键为σ键,双键或三键中只有一个σ键,D项正确。

3.σ键可由s轨道与s轨道、s轨道与p轨道以及p轨道与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

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s轨道与p 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的是(B)A.H2B.HClC.Cl2D.F2解析:H2中的σ键为s-sσ键,HCl中的σ键为s-pσ键,Cl2、F2中的σ键均为p-pσ键。

4.关于乙醇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C)A.分子中共含有8个极性键B.分子中不含非极性键C.分子中只含σ键D.分子中含有1个π键解析:乙醇的结构式为,共含有8个共价键,其中C—H、C—O、O—H键为极性键,共7个,C—C 键为非极性键。

由于乙醇分子中只有单键,故无π键。

人教高中化学选修三课后限时作业: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范德华力和氢键 含解析

人教高中化学选修三课后限时作业: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范德华力和氢键 含解析

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建议用时:35分钟)知识点基础训练能力提升1.范德华力2,4,5,6,8,912,13,14,15,16,17,182.氢键1,3,7,10,11[基础训练]1.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像,模型如图。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弱电解质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D.0 ℃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A解析可燃冰是指甲烷水合物,它的外形像冰而不是冰,B项错误;氢、氧两元素可组成H2O、H2O2等物质,C项错误;0 ℃时,水结成冰,冰中由于氢键的作用使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小,D项错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总称B.分子间氢键的形成除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外,对物质的溶解度等也有影响C.范德华力与氢键可同时存在于分子之间D.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D解析氢键不是化学键,二者之间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3.下列物质中,分子内和分子间均可形成氢键的是()A.NH3C.H2O D.CH3CH2OHB解析形成氢键的分子含有N—H、H—O或H—F键,NH3、H2O、CH3CH2OH有氢键,但只存在于分子间;中—O—H间可在分子间形成氢键,—O—H与可在分子内形成氢键。

4.下列物质的变化,仅破坏范德华力的是()A.碘单质的升华B.NaCl溶于水C.将水加热变为水蒸气D.NH4Cl受热A解析A项,碘升华破坏的是范德华力;C项,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既破坏了氢键又破坏了范德华力;B、D项破坏的是化学键,NaCl溶于水破坏了离子键,而NH4Cl受热既破坏了离子键又破坏了共价键。

5.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液态HF与液态HBr分别受热变为气体B.氯化铵与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C.氯化钠与氯化氢分别溶解在水中D.碘与干冰分别受热变为气体D解析A项,液态HF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液态HBr分子之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错误;B项,氯化铵是离子晶体,受热变为气体破坏的是离子键,而苯是分子晶体,受热变为气体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错误;C项,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溶解破坏的是离子键,氯化氢溶解在水中破坏的是共价键,错误。

高中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课时作业8(附答案

高中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课时作业8(附答案

高中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课时作业8(附答案高中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课时作业8(附答案课时作业8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一、选择题(共48分后)1.(双选题)能说明ch4分子的5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而为正四面体结构的是()a.两个键之间的夹角为109°28′b.c―h键为极性共价键c.4个c―h键的键能、键长相同d.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解析:ch4分子的空间结构由两个键之间的夹角同意,只有正四面体结构中,键角才为109°28′。

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共价键的极性毫无关系。

同样二氯甲烷没同分异构体也说明了ch4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如果为平面结构,则二氯甲烷就存有两种构型。

c项中因为同为c―h键,不论分子构型如何,它们的键能够、键长都成正比。

答案:ad2.用vsepr模型预测以下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其中不恰当的就是()a.nh+4为正四面体形b.cs2为直线形c.hcn为v形d.pcl3为三角锥形解析:nh+cs2、hcn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作构成共价键,4、没贫电子对,所以其构型分别为正四面体形、直线形、直线形;pcl3中心p原子上存有一对贫电子对,未用作构成共价键,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答案:c3.用价层电子对不相容理论推论so3的分子构型为()a.正四面体形b.v形c.三角锥形d.平面三角形解析:本题考查用价层电子对不相容模型推论分子的构型,so3中s原子的价电子全部用作构成共价键,s原子周围存有3个氧原子,应当属平面三角形。

答案:d4.据报导,大气中存有一种潜在的温室气体sf5―cf3,虽然其数量非常有限,但它就是未知气体中放热最低的气体。

关于sf5―cf3的观点恰当的就是()a.分子中有σ键也有π键b.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c.cf4与ch4都是正四面体结构d.0.1molsf5―cf3分子中电子数为8mol解析:a项,分子中都是σ键,无π键,错误;b项,碳原子与其相连的四个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c项,正确;d项,一个分子中有94个电子,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可编辑)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可编辑)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同步练习及解析目录1.1 原子结构.doc1.1.1 能层、能级、构造原理1.1.2 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2.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2.2 元素周期律第1章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2.1.1 共价键2.1.2 键参数等电子体2.2 分子的立体构型2.2.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2.2 杂化轨道理论2.2.3 配合物理论简介2.3 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2.3 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范德华力和氢键2.3.4 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第2章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3.1.1 晶体与非晶体3.1.2 晶胞3.2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3.2.1 分子晶体3.2.2 原子晶体3.3 金属晶体3.3.1金属键、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doc3.4 离子晶体3.4.1 离子晶体、晶格能第3章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1.1 原子结构基础落实知识点1 能层、能级、构造原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级就是电子层B.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C.同一能层中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D.不同能层中的s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2.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依次为1、3、5、7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3.下列各项中,前面的能级先填入电子的是①3d和4s ②4p和5s ③5s和4d ④5p和4d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知识点2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4.下列电子排布图能表示氮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A.B.C.D.5.具有如下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相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主族的是A.3p亚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和4p亚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B.3p亚层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和4p亚层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的原子D.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的原子6.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B.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5的原子D.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原子知识点3 原子光谱、电子云与原子轨道7.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

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3节分子的性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3节分子的性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层级一学业达标练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2、H2S B.C2H4、CH4C.Cl2、C2H2D.NH3、HCl解析:选B 由两种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才会有极性,因此C项中Cl2中无极性键。

之后根据结构可以判断A项中H2S,D项中NH3、HCl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

故正确答案为B。

2.常温下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其分子结构呈三角锥形。

以下关于三氯化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N—Cl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不存在孤电子对C.NCl3分子是极性分子D.因N—Cl键的键能大,它的沸点高解析:选C NCl3电子式为,N原子上还有一对孤电子对;NCl3分子为极性分子,结构不对称,为三角锥形。

N—Cl键为极性键,其键能大说明分子稳定,而物质熔、沸点的高低受分子间作用力影响,与共价键强弱无关。

3.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键比分子间作用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B.冰中存在氢键,水中不存在氢键C.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解析:选C 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其大小介于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之间,不属于化学键,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加强了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A项错误,C项正确;在冰和水中都存在氢键,而H2O的稳定性主要是由分子内的O—H键的键能决定,B、D 项错误。

4.下列叙述与范德华力无关的是( )A.气体物质加压或降温时能凝结或凝固B.通常状况下氯化氢为气体C.氟、氯、溴、碘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D.氟、氯、溴、碘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来越弱解析:选D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

A项,气体物质加压时,范德华力增大,降温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两种情况下,分子靠自身的动能不足以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从而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甚至固体;B项,氯化氢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很弱的范德华力,因此通常状况下氯化氢为气体;C项,一般来说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范德华力逐渐增强,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D项,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受分子中化学键强弱的影响,与范德华力无关。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三课时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三课时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磷酸H3PO4>碳酸H2CO3
原因:磷酸Ka1=7.6×10-3,碳酸Ka1=4.17×10-7
若用通式R-H表示无氧酸,则其酸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R的电负性。
如果R原子的电负性大,对氢原子的束缚力强,则 其酸性弱。
如果R原子的电负性小,对氢原子的束缚力弱,则 其酸性就强。
练习:比较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 (1)CH4、NH3、H2O、HF (2)HF、HCl、HBr、HI
若已知H3PO3(亚磷酸)为中强酸,H3AsO3(亚 砷酸)为极弱酸,试写出亚磷酸和亚砷酸的结构 简式
1. 利用元素周期律,只能判断最高价含氧酸的强弱; 2. 利用非羟基氧的个数,可粗略判断各种含氧酸的强弱; 3. 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可判断两种酸的强弱; 4. 最精确的判断方法,是比较酸的电离常数Ka大小。 例如:磷酸H3PO4、碳酸H2CO3的酸性谁更强?
化学史上十大最美实验之首
十九世纪中叶 , 巴斯德(Pasteur) 在显微镜下手工分离右旋和左旋酒 石酸盐(1848)。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人工 分离光学异构体,并且是通过如此 具有艺术性的方式。是科学的美学 意义的绝佳体现。
2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 (Antoine Lavoisier) 著名的钟罩实验,拉瓦锡第 一次提出了氧化和燃烧学说 (1775)
2001 年 , 诺 贝 尔 化 学 奖 授 予 三位用手性催化剂生产手性 药物的化学家。手性催化剂 只催化或者主要催化一种手 性分子的合成,可以比喻成 握手--手性催化剂像迎宾的主 人伸出右手,被催化合成的 手性分子像客人,总是伸出 右手去握手。这种的合成方 法被称为手性合成。手性合 成是当代化学的热点之一, 是 21 世 纪 化 学 研 究 的 重 要 领 域。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册课时同步训练题(全册 共101页 附解析)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册课时同步训练题(全册 共101页 附解析)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册课时测试题(共101页附解析)目录课时跟踪检测(一)原子结构模型课时跟踪检测(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课时跟踪检测(三)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原子半径课时跟踪检测(四)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课时跟踪检测(五)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课时跟踪检测(六)共价键模型课时跟踪检测(七)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课时跟踪检测(八)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性质课时跟踪检测(九)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课时跟踪检测(十)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课时跟踪检测(十一)认识晶体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几类其他聚集状态的物质课时跟踪检测(一)原子结构模型1.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是( )A.汤姆逊原子模型→道尔顿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B.汤姆逊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道尔顿原子模型C.道尔顿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汤姆逊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D.道尔顿原子模型→汤姆逊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解析:选D 模型建立先后顺序为: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汤姆逊原子模型(1903年)→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量子力学模型(20世纪20年代中期)。

2.成功解释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是( )A.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B.玻尔原子结构模型C.量子力学模型D.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型解析:选B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最早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型只解释了原子中存在电子的问题(是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原子结构模型为“葡萄干布丁”模型;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来的,解决了原子核的问题(带正电的部分集中在一个核上);量子力学模型是在量子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一个统计的结果。

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时训练:第三章+综合检测3含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时训练:第三章+综合检测3含答案

第三章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1.由单质形成的晶体一定不存在的微粒是()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2.下列关于物质特殊聚集状态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等离子体的基本构成微粒是带电的离子和电子及不带电的分子或原子B.非晶体基本构成微粒的排列是长程无序和短程有序的C.液晶内部分子沿分子长轴方向有序排列,使液晶具有各向异性D.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颗粒和颗粒间的界面两部分,两部分都是长程有序的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时碳氧键发生断裂B.CaO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C.Na2O与Na2O2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D.Br2蒸气被木炭吸附时共价键被破坏4.下列晶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选项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A NaOH Ar SO2B H2SO4石墨SC CH3COONa 水晶D Ba(OH)2金刚石玻璃5,下列含有上述两种相互作用力的晶体是()A.碳化硅晶体B.Ar晶体C.NaCl晶体D.NaOH晶体6.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一种很纯的硅氧化物,它是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下图是简化了的平面示意图,关于这种制造光纤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晶体中硅原子与氧原子数目比是1:4B.它的晶体中硅原子与氧原子数目比是1:6C.这种氧化物是原子晶体D.这种氧化物是分子晶体7.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D.F2、Cl2、Br2、I2的沸点依次升高8.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稀有气体除外),对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B.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C.单质的晶体类型金属晶体、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D.单质的熔点降低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乙醇或CCl4可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B.NaCl和SiC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C.24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D.H2S和SiF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晶体中的最小碳环由6个碳原子构成B.Na2O2晶体中阴离子与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C.1 mol SiO2晶体中含2 mol Si—O键D.金刚石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下也不会和O2反应11.观察下列模型并结合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8属于原子晶体C.SF6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D.单质硼属原子晶体,结构单元中含有30个B—B键12.X、Y都是ⅡA族(Be除外)的元素,已知它们的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T(XCO3)>T(YCO3),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晶格能:XCO3>YCO3 B.阳离子半径:X2+>Y2+C.金属性:X>Y D.氧化物的熔点:XO<YO13.在解释下列物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的是()A.钠、镁、铝的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硬度逐渐增大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晶体硅的硬度,其熔点也高于晶体硅的熔点C.KF、KCl、KBr、KI的熔点依次降低D.CF4、SiF4、GeF4、SnF4的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熔点:锂<钠<钾<铷<铯B.由于HCl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I,故HCl比HI稳定C.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晶体所含碳碳键的数目相等D.已知AB的离子晶体结构如右上图所示,则每个A+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的B-有8个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O2晶体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1:1B.石墨晶体中C原子数与C—C共价键数比为1:3C.3H162O与2H172O分子中的质子个数比为1:1 D.冰晶体中H2O分子个数与氢键数目比为1:416.硼化镁在39 K时具有超导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时练习-晶体的常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时练习-晶体的常识

课时练习12晶体的常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下列物质都是固体,其中不是晶体的是(A)①橡胶②石墨③冰④干冰⑤冰醋酸⑥石蜡⑦玻璃A.①⑥⑦B.①②⑦C.②④⑤⑦D.①③⑥⑦解析:石墨是一类特殊晶体,石蜡是石油分馏产物之一,是由多种烃组成的混合物。

2.现有四种晶体,其构成粒子(均为单原子核粒子)排列方式如下图所示,其化学式正确的是(C)解析:利用均摊法不难确定粒子个数比。

A项错误,8个B粒子居于顶点,一个A粒子居于体心,所以化学式应为AB或BA;B项错误,E和F的数目完全一致,所以化学式为FE或EF;C项正确,一个晶胞内X、Y、Z三种粒子的个数分别为1,3,1;D项错误,A粒子居于8个顶点和6个面心,真正属于一个晶胞的A粒子为4个,B 粒子居于12条棱上和体心,真正属于一个晶胞的B粒子为4个,所以化学式为AB或BA。

3.如图是a、b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a 没有固定的熔点B .a 是非晶体C .b 是晶体D .b 是非晶体解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由a 的熔化曲线分析可知,中间有一段温度不变但一直在吸收能量,该段所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a 的熔点;由b 的熔化曲线可知,温度一直升高,所以物质b 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

4.如图所示的是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B )A .MgBB .MgB 2C .Mg 2BD .Mg 3B 2解析:棱柱内硼原子数为6,均属于这个晶胞。

镁原子位于上、下面心(2个)及12个顶角,共有镁原子数为2×12+12×16=3,则镁、硼原子个数之比为12。

5.已知CsCl 晶体的密度为ρ g/cm 3,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两个Cs +的核间距为a cm ,如图所示,则CsCl 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A )A .N A ·a 3·ρ B.N A ·a 3·ρ6C.N A ·a 3·ρ4D.N A ·a 3·ρ8解析:根据晶胞中粒子个数的计算知,1个CsCl 晶胞中含1个CsCl 粒子(Cs +:18×8=1,Cl -:1),Mr =ρ·V ·N A =ρ·a 3·N A 。

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时训练:2.3+第2课时+Word版含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时训练:2.3+第2课时+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1.判断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时,一般都遵循“相似相溶”规律。

下列装置中,不宜用做HCl尾气吸收的是()2.下列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且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A.B.CH3CH2CHOC.D.3.下列各组含氧酸中,前者比后者酸性弱的是()A.H2SO4和H2SO3 B.(HO)2RO2和(HO)2RO3C.HNO3和HNO2 D.H2SiO3和H4SiO44.微波炉加热时,电炉内的微波场以极高的频率改变电场的方向,使水分子迅速摆动而产生热效应。

在高频改变方向的电场中水分子会迅速摆动的原因是() A.水分子具有极性共价键B.水分子中有共用电子对C.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5.关于CS2、SO2、NH3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B.SO2和NH3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C.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在三种物质中熔沸点最低D.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由于NH3分子有极性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一定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之中,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一定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中B.溴分子和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四氯化碳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所以溴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四氯化碳C.白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而二硫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所以白磷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二硫化碳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因此二氧化碳是极性分子二、非选择题7.下表所列是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的相关数据:(1)元素A________。

A.B.CH4C.CH2==CHCH3 D.CH3CH2C≡CHE.CH3CH3(2)用氢键表示式写出E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同条件下,AD2与BD2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经典练习(3)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经典练习(3)

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 .CH 2=CH 2+Br 2→CH 2BrCH 2BrB .CH 4+Cl 2→CH 3Cl+HClC .CH 2=CH 2+H 2→CH 3CH 3D .CH 2=CH 2+HCl→CH 3CH 2Cl答案:B解析:A .该方程式表示乙烯与Br 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1,2-二溴乙烷,A 不符合题意; B .该方程式表示甲烷分子中的1个H 原子被Cl 2中的1个Cl 原子取代产生CH 3Cl ,同时产生HCl 分子,B 符合题意;C .该方程式表示乙烯与H 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乙烷,C 不符合题意;D .该方程式表示乙烯与HCl 发生加成反应产生氯乙烷,D 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 。

2.已知某种烯烃经臭氧氧化后,在Zn 存在下水解,可得到醛和酮。

如:32(1)O (2)Zn/H O −−−−→R 〞CHO+现有化学式为714C H 的某烯烃,它与2H 加成后生成2,3-二甲基戊烷,它经臭氧氧化后,在Zn 存在下水解得到乙醛和一种酮,据此推知该烯烃的结构简式为A .B .C .D .答案:C【分析】该烯烃为单烯烃,与氢气的加成产物2,3-二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为;该烯烃经臭氧氧化后,在Zn 存在下水解得到乙醛和一种酮,说明该烯烃中含有R |3CH CH C R '-=-结构,进行分析;解析:A .该有机物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产物是,名称为2,4-二甲基戊烷,故A 不符合题意;B.该有机物与氢气加成的产物是,名称为3-甲基己烷,故B不符合题意;C.该有机物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是,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经臭氧氧化,然后在Zn作用下生成的产物是CH3CHO和,故C符合题意;D.该有机物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根据题中信息,经臭氧氧化,再在Zn的作用下得到和,不符合题中所说的乙醛和一种酮,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

高中化学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练习:2.3.2 溶解性 手性 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练习:2.3.2 溶解性 手性 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课堂培优辅差A组1.下列现象不能用“相似相溶”规律解释的是()A.氯化氢易溶于水B.氯气易溶于NaOH溶液C.碘易溶于CCl4D.碘难溶于水【试题参考答案解析】因为HCl为极性分子,水分子也为极性分子,故根据“相似相溶”,氯化氢易溶于水,A项正确;碘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如苯、CCl4等,而难溶于水等极性溶剂,故C、D两项均正确;氯气易溶于NaOH溶液,因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Cl2+2NaOH NaCl+NaClO+H2O,而不单纯是溶解过程,故选B。

【试题参考答案】B2.微波炉加热时,电炉内的微波场以极高的频率改变电场的方向,使水分子迅速摆动而产生热效应。

在高频改变方向的电场中水分子会迅速摆动的原因是()A.水分子具有极性共价键B.水分子中有共用电子对C.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试题参考答案解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水分子会发生迅速摆动的原因是水是极性分子,这样才能受到外加电场的影响,选项D符合题意。

【试题参考答案】D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B.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C.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组成相同D.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性质相同【试题参考答案解析】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的性质是有差别的。

【试题参考答案】D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除水外都是酸,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它就是几元酸B.无机含氧酸分子中含有几个羟基,它就属于几元酸C.同一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酸性越强,氧化性也越强D.H3PO4和H2CO3分子中非羟基氧的个数均为1,但它们的酸性不相近,H3PO4是中强酸而H2CO3是弱酸【试题参考答案解析】由NaHSO4、CH3COOH、H3BO3等示例可判断A、B项错误;由HClO 的酸性很弱而氧化性很强可判断C项错误;D项中H3PO4和H2CO3的非羟基氧原子数均为1,但H2CO3的酸性比H3PO4弱很多,这是因为溶于水的CO2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约几百分之一)与水结合成碳酸的缘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知识梳理1.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1)键的极性是指共用电子对所处位置与成键原子连线的中点是否重合:一般情况下同种原子之间形成,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

(2)分子的极性是指;可以通过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来判断:极性分子是指,非极性分子是指。

对于AB n型分子:可以根据A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与族序数是否相等来判断,相等的是非极性分子,(3)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的关系: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O3除外),只含极性键的分子是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中含有极性键。

2.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范德华力是指,其强度比化学键。

一般来讲,具有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越高。

3.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氢键是。

(2)氢键通常用表示。

(3)氢键可以存在于,也可存在于;形成能使某些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4.物质的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1)分子极性:相似相溶原理(2)分子结构:含有相同官能团且该官能团在分子中所占比重较大的物质能够相互溶解。

例如,乙醇与水能互溶;戊醇与水不能互溶,但与己烷能互溶。

(3)氢键: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若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则会增大溶解度。

(4)反应性:溶质若能与溶剂发生反应,则会增大溶解度。

5.手性:判断方法是:。

6.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1)一般地,无机含氧酸分子中能够电离成H+的H原子都是与O原子直接相连的(即羟基氢),不与O原子相连的H原子一般不能电离。

(2)大多数无机含氧酸的通式可以写成(HO)m RO n的形式,非羟基氧的个数n越大,酸性越强。

①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含氧酸,R的价态越高,酸性越强。

②成酸元素R不同时,非羟基氧数n越大,酸性越强;n相同,酸性相近。

思维导航【例1】Pt(NH3)2Cl2可以形成两种固体,一种为淡黄色,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另一种为黄绿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以下空格内画出这两种固体分子的几何构型图:淡黄色固体:,黄绿色固体:(2)淡黄色固体物质是由组成,黄绿色固体物质是由组成(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3)黄绿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比淡黄色固体大,原因是。

【解析】可以类比确定甲烷的空间结构的方法来处理。

Pt(NH3)2Cl2如果是平面正方形,就有两种不同结构,如果是正四面体,就只有一种结构。

答案:(1)(2)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3)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而黄绿色固体的分子也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黄绿色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比淡黄色固体大【例2】利用相关结构理论,画出平面型分子C2N2和N2F2的空间构型,并确定其极性。

分析:先根据C、N、F原子的最外层单电子数画出它们的电子式:再确定C和N的杂化形式:C2N2分子中的C采用的是sp杂化,分子是线型结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

N2F2分子中的N采用的是sp2杂化,分子是平面三角型结构,有如下图A、B两种结构。

若为A,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若为B,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

【例3】含氧酸可表示为:(HO)m RO n,酸的强度与酸中的非羟基氧原子数n有关,n越大其酸性越强。

一般情况下3333(1)写出两种酸的结构式:、。

(2)亚磷酸是元酸,写出它和过量的NaOH反应的方程式. (3)次磷酸是一种一元酸,化学式为H3PO2,它的结构为:。

【解析】根据酸的相对强弱规律确定分子中非羟基氧的个数,根据成酸元素的价键确定其结构,根据—OH个数确定酸的元数。

答案: (1)(2)二H 3PO 3+2NaOH =Na 2HPO 3+2H 2O (3)例4某链烃B 的分子式为C 7H 10,在B 的各种结构(不考虑╲╱C =C =C =C ╱╲结构)中,含有手性碳原子,且与足量的H 2发生加成反应后仍具有光学活性的有机物有五种,已知其中有两种的结构简式为:①HC≡C—CH —∣CH 3CH =CH —CH 3 ②CH 3—C≡C—CH —∣CH 3CH =CH 2则另三种结构简式为: 、 、 。

分析:本题从C 7H 10与H 2的反应产物C 7H 16着手:首先在一个碳原子上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连接以下三个原子或者原子团。

即:—H 、—CH 3、—CH 2CH 3,剩下的3个碳原子可以构成正丙基和异丙基—CH 2 CH 2CH 3,分子的结构简式为若为Ⅰ式,出现双键或者三键的位置只有下列四种情况若为Ⅱ,在e 出只能出现C =C ,在d 出只能出现C≡C。

对照题目给出的结构简式是上表中的⑴和⑵。

另外三种是:课时训练第一课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基础练习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B.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D.原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肯定是极性分子2.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分子是否有极性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

下列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A. HCN 2 C D. CH3Cl3.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且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是()2 C4.下列对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C.非极性分子一定含有非极性键D.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5.下列四种分子中,只含极性键而没有非极性键的是()6 C6.下列物质中不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①Na2O2②CCl4③FeS2④NH4F ⑤C2H2⑥NaOHA.①②③④B.④⑤⑥C.②④⑥D.②③⑤7.下列反应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HCl↑ B. Na2CO3+CO2+H2O=2NaHCO3+Cl2 =NaCl+NaClO+H2O Na2O2+2CO2=2Na2CO3+O28.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位于同一主族,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倍。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WZ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B.WX2、ZX2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C.WX2是以极性键结合成的非极性分子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W<Y<Z9.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A.CaCl2 B.CO2 C.N2 D.Na2O210.试填写下表:11.已知H2O2的分子空间结构可在二面角中表示,如右图所示。

在有关H2O2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B.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是非极性分子12.根据下列要求,各用电子式表示一实例:(1)只含有极性键并有一对孤对电子的分子(2)只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的物质(3)只含有极性共价键、常温下为液态的非极性分子13.二氯乙烯的同分异构体有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两种,其中属于极性分子的结构简式是;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结构简式是。

14.短周期元素D、E、X、Y、Z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它们的最简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依次是正四面体、三角锥形、正四面体、角形(V形)、直线形。

回答下列问题:(1)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Z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D的最高价氧化物与E的一种氧化物为等电子体,写出E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3)D和Y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D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是。

X与Z构成物质的晶体类型为晶体。

(4)写出一个验证Y与Z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5)金属镁和E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产物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性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第一课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能力提升1.据2001年11月17日网易报道,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作用,制出了新型氧分子O4,它的结构很复杂,可能具有与S4相似的长方形结构,下列有关O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与O3、O2都是氧的同素异形体B.合成O4的反应可看做核聚变反应,即不属于化学反应分子内存在极性共价键的能量比普通氧分子高,将来可用做火箭燃料的更强有力的氧化剂、H2S等是极性分子,CO2、BF3、CCl4等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根据上述实例可推出AB n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是()A.分子中不能含有氢原子B.在AB n分子中A原子没有孤对电子C.在AB n分子中A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B的相对原子质量D.分子中每个共价键的键长应相等3.把下列液体分别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并使其以细流流下,当用带有静电的玻璃棒接近液体细流时,细流可能发生偏转的是()4.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一组是()、CCl4、CO2、C2H2、C6H6、H2、N2、H2O、SO25.有下列物质:①O2②CO2③NH3④Na2O ⑤Na2O2⑥NaOH ⑦CaBr2⑧H2O2⑨NH4Cl ⑩HBr 回答下列问题:⑴只含有极性键的是;⑵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⑶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⑷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⑸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⑹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⑺含键的类型最多的是。

6.已知化合物B4F4中每个硼原子结合一个氟原子,且任意两个硼原子间的距离相等,试画出B4F4的空间构型,并分析该分子的极性。

7.在极性分子中,正电荷重心同负电荷重心间的距离称偶极长,通常用d表示。

极性分子的极性强弱同偶极长和正(或负)电荷重心的电量(q)有关,一般用偶极矩(μ)来衡量。

分子的偶极矩定义为偶极长和偶极上一端电荷电量的乘积,即μ=d·q。

试回答以下问题:(1)HCl、CS2、H2S、SO2四种分子中μ=0的是;(2)对硝基氯苯、邻硝基氯苯、间硝基氯苯,3种分子的偶极矩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3)实验测得:μ(PF3)=、μ(BCl3)=0。

由此可知,PF3分子是构型,BC13分子是构型。

8.现有A、B、C三种物质,A为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RH3,含R为%;B是另一气态氢化物,A+B→C,C与碱液共热放出A。

C的水溶液加入稀HNO3酸化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性的白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A的名称和电子式,并指出它是否是极性分子其稳定性比PH3、H2O如何⑵写出B的结构式,并比较其与HF、HBr的稳定性,其水溶液与HF、HBr水溶液的酸性强弱。

⑶写出C的电子式,并指明C物质中所含有的化学键。

⑷写出上述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第二课时(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基础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所克服的作用力也完全相同的是()和SiO2和HCl C.(NH4)2CO3和CO(NH2)2和KCl2.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键存在于分子之间,不存在于分子之内B.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极易溶于水而CH4难溶于水的原因是NH3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H 3BO 3的层状结构D.冰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3.沸腾时只需克服范德华力的液体物质是( )A.水B.酒精C.溴D.水银4.下列物质中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是( )5.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6.下列氢键中最强的是( )—H …O —H …N —H …F —H …N7.下列气体最难液化的是( )28.右图为冰晶体的结构模型,大球代表O 原子,小球代表H 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