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教案(1)(1)
高中地理减数分裂优质课教案
高中地理减数分裂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减数分裂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2. 掌握减数分裂的原理与过程;3. 能够解释减数分裂对地理环境与资源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原理与过程;教学难点:运用减数分裂理论解释地理环境与资源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概念解释与意义说明(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减数分裂的概念,并讲解减数分裂对地理环境与资源的重要影响。
教师可以使用实际案例或图表来说明减数分裂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2. 原理与过程分析(20分钟)教师详细解释减数分裂的原理与过程,并通过示意图或动画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减数分裂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对减数分裂的影响。
3. 地理环境与资源影响解释(3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减数分裂对地理环境与资源的影响。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减数分裂如何影响区域的气候和交通,如何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等。
引导学生思考减数分裂对地理环境与资源的利弊,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4. 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例如减数分裂在中国某个地区的影响,或者其他国家的减数分裂现象。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搜集相关数据与资料。
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观点与结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辩论。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减数分裂的意义与后果进行讨论。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减数分裂是否可以通过人类的活动来减缓或逆转,以及如何对减数分裂进行有效管理与调控。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关于减数分裂的调研报告,内容包括调研对象、调研方法、数据分析与结论。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调研地点或案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减数分裂教案
减数分裂教案主题:减数分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减数分裂的方法和步骤。
3. 进一步提高减法计算的熟练度。
二、教学重难点:1. 减数分裂的方法和步骤。
2. 十减数分裂计算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册。
2. 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学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教师拿一张卡片,上面写有减数分裂的公式:955 - 668 = (900-600)+(50-60)+5 = 300-10+5 = 295。
2. 教师解释减数分裂的概念,即将减数分为数位上部分的十、百等,并进行分别计算,再将计算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答案。
3. 教师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减数分裂?为什么需要减数分裂?Step 2: 学习减数分裂的方法和步骤1. 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减法算式,如:700 - 465,并提问学生如何进行计算。
2. 学生尝试计算后,教师指导使用减数分裂方法进行计算。
3. 教师讲解减数分裂的步骤:将减数按数位分成不同的部分,从而便于计算,再将计算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答案。
4. 教师举例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并让学生进行仿照练习。
Step 3: 练习巩固1. 教师出示一些减法算式,要求学生使用减数分裂方法进行计算。
2. 学生进行计算,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学生互相交流,对答案进行讨论和纠正。
Step 4: 拓展应用1. 教师出示一些较复杂的减法算式,要求学生使用减数分裂方法进行计算。
2. 学生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和讨论。
3.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在应用题中运用减数分裂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Step 5: 归纳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减数分裂方法的总结,概括步骤和要点。
2. 学生逐步完成总结并记录在笔记中。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减数分裂的概念、方法和步骤,通过练习巩固了所学内容,掌握了减数分裂方法的灵活运用。
六、布置作业:1. 教师布置一些减法计算的作业,要求学生使用减数分裂方法进行计算和解答。
减数分裂 教案
减数分裂教案教案标题:减数分裂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减法分裂的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减数分裂的方法进行减法计算。
3. 学生能够解决涉及减数分裂的实际问题。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减法分裂的概念,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向学生展示减法分裂的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减法分裂的原理,即将一个减法问题转化为两个更简单的减法问题。
知识讲解:1. 解释减法分裂的步骤和方法:将减法问题中的减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然后分别与被减数进行减法运算,最后将两个差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2. 通过多个例子演示减法分裂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减法分裂的方法。
练习活动:1. 提供一系列减法分裂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减法分裂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核对答案。
2. 引导学生思考减法分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场景,提供相关问题让学生解决。
巩固与拓展:1. 给学生提供一些更复杂的减法分裂问题,让他们进一步熟练掌握减法分裂的方法。
2. 鼓励学生思考减法分裂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例如与加法的关系、与进位借位的关系等。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表现,检查他们是否正确运用了减法分裂的方法进行计算。
2. 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评估学生对减法分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扩展:1. 将减法分裂与其他数学概念相结合,设计更多综合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减法分裂的规律和特点,拓展他们对减法分裂的理解深度。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已经掌握了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和解答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案中的难度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2.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通用6篇)
2.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通用6篇)2.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篇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01-12(来源):[暂无]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减数分裂》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的其次部分。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以学过的细胞学学问、染色体学问、有丝分裂学问、生殖种类学问为基础。
通过学习,使同学全面熟悉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把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力量目标:通过观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育同学识图、绘图力量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力量。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熟悉,培育对立统一和进展变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
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熟悉,较难抓住本质。
四、教材处理依据教材的重难点、同学的实际状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支配2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其次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开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
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叙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同学思索一系列问题,使他们乐观主动参加到教学中,在猎取学问的同时,培育同学观看、比较和总结的力量。
在猎取学问的同时,培育同学观看、比较和总结的力量。
六、详细的教学过程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导言首先以问题引入,引发思索(1)什么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什么?回答之后,演示卵式生殖过程即受精作用,提示同学留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为进一步观看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特点,又设计动画模拟精卵的结合过程。
高中生物教案减数分裂
高中生物教案减数分裂
教学内容: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教学目标:
1. 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
3. 理解减数分裂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
难点:减数分裂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麦芽酵母等。
教学步骤:
一、引入
通过问答方式,引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简要介绍其作用和意义。
二、讲解
1. 讲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特点;
2. 介绍减数分裂的两个阶段: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
3. 分别介绍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的过程和特点。
三、实验
进行减数分裂实验,观察显微镜下麦芽酵母的减数分裂过程。
四、总结
总结减数分裂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减数分裂这一生物现象。
五、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减数分裂的文章。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案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案
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特点和过程,掌握减数分裂的原因和意义。
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
一、减数分裂的定义和特点
1. 定义: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在生殖过程中经历的一种细胞分裂,使得每个子细胞只含有一套染色体。
2. 特点:减数分裂包括两个连续的细胞分裂,即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II。
在减数分裂I 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复制体,在减数分裂II中,复制体分离,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只含有一套染色体。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 减数分裂I的过程:染色体复制、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配对、分离。
2. 减数分裂II的过程:染色体分离、细胞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
三、减数分裂的原因和意义
1. 原因:减数分裂的目的是保证配子中只含有一套染色体,以便在受精时保持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2. 意义:减数分裂是生物繁殖的重要过程,不仅保持了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还增加了遗传多样性,有助于物种的进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学活动:
1. 通过PPT、动画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减数分裂的过程,引发学生兴趣。
2. 结合实验演示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减数分裂的过程。
3.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减数分裂的理解和思考,交流学习成果。
4.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减数分裂的特点和意义。
评估方式:课堂表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成绩。
拓展延伸:可以了解减数分裂在生物进化和遗传学中的重要性,讨论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减数分裂教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3.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图解。
4.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2.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3.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初步掌握通过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而确定它们所处的分裂方式及时期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解决办法](1)讲清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弄清减数分裂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变化。
(2)讲清减数分裂过程在图解上的特点及染色体、DNA的规律性变化。
(3)利用多媒体以动画形式表现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解决办法] 在弄清教材图中所画的染色体、DNA数量及变化的基础上,再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它们的变化规律。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1)染色体在精原细胞时就复制了,为什么在联会时,图上的染色体形状仍和精原细胞时一样,没有把染色单体表示出来?(2)为什么说经过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就减少了一半?[解决办法](1)讲清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一个逐渐螺旋化变粗的过程,联会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低,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清有染色单体,四分体时期,螺旋化程度高,染色体变粗了,才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染色体有两条单体。
(2)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来看,染色体数目没增加,却平均分到两个细胞中。
从教材P103图上看,第一次分裂中,每个细胞有4条染色体,分裂完成时,每个细胞就只有两条染色体了。
减数分裂教案
一、减数分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配子(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3)阐明减数分裂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减数分裂的发现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3、能力方面: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二)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异同。
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①(四)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新授课2、比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五)教具1、多媒体课件2、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模型)(六)教学过程总体思路:教师将充分利用教材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教材和生活中提炼出问题,然后让全体学生跟着教师去探究,并且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体现“提高生物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新课程理念。
由于减数分裂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教师考虑在学生已有知识(如有丝分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将微观变为宏观的教学过程,为此教师将本节的“模型建构”的部分前移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开展学习。
1、导入新课(1)学生根据本节题图(P课本16页),比较果蝇体细胞与配子的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及数目的不同—答:①配子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②配子染色体是由体细胞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分别取出一条组成的。
引导学生根据此图提出能联想到的问题(如:配子细胞是如何形成的?)(2)在上一册书中,我们学习过体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子细胞,然后通过设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等引导学生复习细胞有丝分裂并猜想配子是经过何种分裂形成的,然后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减数分裂。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案例(精选5篇)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案例(精选5篇)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篇1一、案例背景及学情分析《减数分裂》是苏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的第1节内容。
本节课内容与上学期学过的有丝分裂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是后面学习遗传变异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本节课内容由于图像多,曲线多,变化抽象等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教材比较经典的一个内容,也是我们广大教育者值得思考的一节课。
为了学生便于理解,这节课采用多媒体动画、绘图和列表等方法来模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变化以及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
在整个减数分裂的学习中采取多种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让学生用建好的彩纸到讲台上演示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
另外,由于我们普通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所以在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中要做到形象化、整体化和直观化,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化。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力量,养成团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辩证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
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变化教学方法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模型模拟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来学习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用ppt打出“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动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入学习目标做好心理准备。
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我们人类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教师提问:假设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两性生殖细胞,这个假设成立吗?通过学生的假设,从而进入新课《减数分裂》。
初中生物减数分裂优质课教案
初中生物减数分裂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2. 掌握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3. 能够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减数分裂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3.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比较。
4. 减数分裂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1. 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2.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比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
2. 归纳法:让学生观察和归纳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
3.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深入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减数分裂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或问题引入减数分裂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减数分裂的定义、过程和特点,结合图片或动画进行示范。
3.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下的减数分裂观察实验,并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和总结规律。
4. 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归纳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并记录在课堂笔记中。
5. 拓展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减数分裂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6. 练巩固:设计一些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交流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回顾:对减数分裂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引导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用于讲解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特点。
2. 显微镜:用于减数分裂观察实验。
3. 实验材料:包括显微镜载玻片、染色剂等。
4. 影音资料:用于引入和展示减数分裂的例子或动画。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实验记录:评价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和特点的观察记录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2. 讨论参与: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3. 练成绩:通过练题的答题情况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大学的减数分裂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生物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
(3)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相关概念。
(4)区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1. 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
3. 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1.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
2. 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相关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教学挂图3. 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等4. 实验操作指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有丝分裂过程,引出减数分裂的概念。
2. 提问: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什么区别?二、讲授新课1. 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讲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包括减数分裂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 通过课件展示减数分裂的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 分析减数分裂的意义,如维持生物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产生具有多样性的配子等。
2.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 通过课件展示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包括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分离等。
- 分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原因,如DNA复制、同源染色体配对、交叉互换等。
3. 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相关概念- 解释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包括同源染色体的来源、形态和功能。
- 讲解联会和四分体的概念,包括它们的形成、结构和功能。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意义以及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教案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教案高一生物减数分裂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减数分裂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教案1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是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第一部分。
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
其中精子的形成过程是重点和难点,它是学生构建减数分裂概念的核心,承载着学生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同,是理解第1章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结构、有丝分裂等知识,通过设疑和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使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自己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推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细胞的有丝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解释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含义。
2、能力目标:(1)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中的重要作用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述法、自主探究、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课件制作、导学案制作、学生预习有关内容,教师了解学生情况。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播放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画。
然后让学生连线(时期、细胞图像、特点连线),投影,让学生评论。
2.播放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动画。
3.播放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
思考:果蝇产生配子的过程是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吗?为什么?染色体数目减半了,顾名思义,那是什么分裂?1.学生观看动画和图片,并完成导学案上的连线,然后相互讨论2.学生集体回答不是,染色体数目少了,是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教案
观察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
观察睾丸图片
观察精子的形成的动态过程
观察形成卵细胞时减数分裂的图解
讨论
教学反思: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要学会区分,并能够熟练判别具体的细胞图像。
总课题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总课时
2
第一课时
课题
减数分裂
课型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能力目标
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情感目标
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3.受精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
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备课札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多媒体引入
多媒体展示
一、减数分裂
多媒体显示
问题探讨:
观察幻灯片,了解大多数生物都可以生育后代,但也有例外。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细胞→精子
理解每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并和有丝分裂相比较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观察
不均等分裂
卵细胞不需要变形
思考:如何判断细胞处于何种分裂方式?
幻灯片显示判断方法“一数二看三判断”
总结:精子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讨论:1.果蝇体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
2.配子中有多少条染色体?
减数分裂教案
减数分裂教案标题:减数分裂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2. 掌握减法分裂方法的基本步骤;3. 能够运用减数分裂方法解决应用题。
教学材料:1. 教学用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2. 教学素材:减法分裂示例题、练习题。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创造一个生动的情境,例如:张三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5个苹果,那么他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以激发学生对减法的兴趣。
步骤二:概念讲解1. 使用黑板或白板,以图形或图示的形式呈现减法的概念,并解释其运算规则。
2. 强调减数分裂是一种处理较大减数的方法,将其拆分成更小的数。
步骤三:示范与练习1. 呈现一个减法分裂的示例题,例如:46 - 27 = ?,并演示分裂的步骤。
a. 分裂减数27为20和7;b. 首先计算46-20=26;c. 然后再减去7得到最终答案19。
2. 鼓励学生参与示范的过程,提问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3.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以巩固他们对减数分裂的掌握程度。
步骤四:拓展应用1.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减数分裂的能力,例如:83 - 48 = ?,可以分裂的减数是多少?2. 给学生一些挑战性的应用题,例如:若小明有72个贝壳,他分别送给了28个和25个朋友,他还剩下多少个贝壳?3. 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这些应用题,鼓励他们使用减数分裂方法。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1. 总结减数分裂的步骤和应用场景,并与学生一同回顾学习过程;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理解情况,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解释;2.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促进交流和讨论;3. 多样化教学方法,例如使用图片、故事等,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4.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必修2 第2 章第1 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减数分裂第1 课时一、学科核心素养1. 生命观念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2. 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尊重事实和证据,进行模型构建,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不同,培养学生观察图形、分析现象、总结规律和动手的能力。
3. 社会责任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科学态度的教育,使其认识到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自然界,感悟生命自我更新,体会生命延续的本质。
二、教学重点1. 减数分裂的概念。
2. 精子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1.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 比较精子的形成和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四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1.结合板书师生共同归纳精子形成过程。
附:生物小话剧染色体的前世今生创作:1744 韩宗琪1743 张延硕指导教师:侯红梅旁白:从前,有一个精原细胞,在里面居住着四条染色体,他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日子。
有一天,这个细胞开始生长了,合成了很多相关的蛋白质,细胞里迎来了新的家庭成员。
(大家都在教室中间)B1:(指着b1 和b2)哎,你们怎么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不知道男女授受不亲啊!b1:(忙解释)我也没办法啊,我们得联会!看,我们成为四分体啦!A1A2a1a2 B1B2 b1b2 :太棒啦!旁白:可是好景不长,细胞在他们身上绑上了纺锤丝,并且使劲拉他们。
A1:这纺锤丝总是干扰我的自由,我不要和你们分开啊……a1:哎,没办法,来世再让我们组合四分体,亲爱的朋友们,再见啦!(A 和a 分开,B 和b 吵起来啦)B1:我要和大A 哥哥一起走b2:我们也很喜欢大A 哥哥们,我们要和他们一起走,哼(互不相让,忽然很有默契的伸出手)B1 和b2:剪刀石头布(b 2 和b 1 趾高气昂的撞开B1 和B2,跟着A1 和A2,去了教室前面。
a 1 a2 只能和B1B2 去了教室后面)旁白:于是乎,染色体们自由组合,分别进了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开始了新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数分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4)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调查和分析生态系统,培养学生调查实践、合作交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3)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异同点
难点:
(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三.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以动画形式表现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3.在弄清教材图中所画的染色体、DNA数量及变化的基础上,再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它们的变化规律。
4.以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为指导,以模型建构理论为辅助,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边教边学,边演示边学习,提高集体授课各环节效率。
3.以讲述法、谈话法为线索,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⑴通过指导学生对多媒体动画中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行为的观察,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落实教学目标的目的;
⑵通过解题过程的辅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的教学准备:
(1)精子的形成过程(挂图或相应的静止图像,以及整个过程的动画图像),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对比图。
(2)卵细胞形成过程(挂图或相应的静止图像),减数分裂图解(即教材P106图37或整个过程的动画图像),受精过程(录像),生物的生活史图解(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过程中的DNA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图解,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表。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复习有性生殖和有丝分裂的内容,展示部分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态图片,使学生对有性生殖细胞有感性认识。
提出问题:这些生殖细胞是如何形成的?会不会与体细胞一样进行有丝分裂呢?
学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教师:有丝分裂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染色体经过复制并且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教师:有性生殖细胞是怎样生成的呢?能不能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呢?
学生:不能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吧。
教师:请学生观察配子、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及数目关系,得出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引导学生推导配子是经过何种分裂形成的?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概念的理解
阅读课本P12-P13相关内容,并结合图2-1和图2-2,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1〗由亲代产生子代,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什么变化?
【讲述】魏斯曼的预测: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问2〗正确理解同源染色体。
【讲述】体细胞中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叫做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配对联会现象。
〖问3〗减数分裂的内容是什么?
【讲述】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如动物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都要进行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减少了一半。
〖问4〗什么是初级性母细胞?
【讲述】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性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复制的结果,染色体由2个染单体组成,染色体是细丝状,用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的),细胞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期,此时的细胞,叫初级性母细胞。
〖问5〗何谓联会?联会的结果是什么?
【讲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
联会后,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逐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每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每对同源染色体则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问6〗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发生在什么时期?二者是否体现了随机性?
【讲述】交叉互换是指减Ⅰ前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并且相互交换一部分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
另外,在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进行自由组合。
以上两种染色体的行为均体现了染色体的独立性和随机性。
〖问7〗“染色体复制一次”是在哪次分裂的间期进行的?
【讲述】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问8〗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这对生物的遗传有何重要意义?
【讲述】经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类型多样的配子,从而增加了生物的变异,增强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问9〗减数第一次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有何变化?
【讲述】间期:染色体复制
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出现四分体
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染色体数目减半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探究二生殖细胞的形成和比较
阅读课本P14-P15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10〗减数分裂被称为特殊的有丝分裂,特殊在什么地方?
【讲述】减数分裂特殊性主要体现在:(1)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2)有独特的染色体行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3)分裂结果:得到四个细胞并且染色体数减半;
(4)形成的是生殖细胞而不是体细胞。
〖问11〗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有何变化?
【讲述】染色体不再复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问12〗减数第二次的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是否完全相同?
【讲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基本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成一排,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成为两个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接着,细胞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4个精子细胞,减数分裂完成。
〖问13〗如何辨别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分裂图像?
【讲述】以细胞中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作为辨别的主要依据。
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问14〗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相比较,找出二者的相同与不同处?
【讲述】相同点:染色体复制一次,都有联会和四分体时期,经过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在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有着丝点的分裂,最后形成的卵细胞,它的染色体数目也比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不同点:每次分裂都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细胞,小的叫
极体,极体以后都要退化,只剩下一个卵细胞,而一
个精原细胞是形成4个精子;卵细胞形成后,不需要
经过变形,而精子要经过变形才能形成。
如图为卵细
胞的形成过程。
〖问15〗正常男子的什么细胞中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
【讲述】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已复制过的Y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细胞中产生两个Y 染色体,从而次级精母细胞中暂时性的含有两条Y染色体。
〖问16〗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
8 8 8 16 8
数目
(条)
细胞类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
胞
次级精母细
胞
精细胞
染色体数
目(条)
8 8 4 4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3、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4、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二、生殖细胞形成
1.哺乳动物的精子形成过程
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成着丝点分裂
精原复制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单体分开精变形精
细胞精母分离(自由组合)精母细胞子
染色体 2N 2N N 2N N N DNA 2C 4C 4C 2C 2C C C
3.卵细胞的形成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依据课程标准,挖掘了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探究内涵,将同源染色体概念提前讲授,从而分散了难点;适当改变了课本内容的呈现顺序,利用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将减数分裂概念放在减数分裂过程之后,并由学生为主进行总结,增加了学生的思考内容,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探索领先、合作学习,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的教育理念。
学生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形成知识体系,以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