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017)课件第四课《民族团结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优质课教学设计_2
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课程标准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
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3、通过学习本课,树立为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作以自己的贡献的崇高理想。
学情分析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水平比较差,语言归纳和综合分析水平薄弱,理解水平显著落后,自控水平相对落后,新的模式教学,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教师应即时指导。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即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
通过问题使学生看、读、议、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使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通过具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通过竞赛的形式,增强历史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相关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法;2、协助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提升分析历史史实的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
倡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通过师生互动,重现历史事件等做法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养成自觉的探究性自主学习习惯。
从而提升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及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知识点整理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知识点整理华东师大版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中国除了汉族以外,还有55 个少数民族。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1.民族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
2.新中国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具体表现:(从政治、文教、习俗、经济方面引导学生分析)⑴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⑵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⑶保护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⑷既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分裂主义。
3.意义:维护和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进步的良好关系。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前提),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少数民族自治地方⑴3级: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⑵5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中国成立前设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3.意义⑴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
⑵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⑶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⑷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1.措施:⑴有计划地在中西部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
⑵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
2.结果: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
民族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通讯以及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总结巩固】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成功的,合乎国情,顺乎民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优质课教学设计_5
嵩县江苏双语实验学校八年级历史学科教学案课题: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总 4 课时)一、核心素养:知道我国民族分布的格局。
记忆我国的5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区。
二、自学指导:阅读课本67------72页内容,在课本上划出自学检测中的知识点并且记忆,然后填写在导学案自主检测上。
15分钟教师检查)三、自学检测: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中国民族分布格局:、。
2.新中国民族政策:、。
开辟了、、、的新时代。
新中国民族政策具体表现:⑴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
⑵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⑶保护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
⑷既反对,也反对。
3.新民族政策的作用:极大地维护和促动了各民族、的良好民族关系。
二)我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含义: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
2.少数民族自治地方:⑴3个层次(级别):分自治区、、。
⑵5个省级自治区:、新疆、广西、宁夏、。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新中国成立前,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产业,发展十分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西部地区安排了一些重点工程,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单一的,发展。
协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动各民族的。
与此同时,国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和。
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是:、政策和制度。
四、合作探究:(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你知道这首歌反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吗?(3)列举我国先后建立的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的名称。
五、堂堂清:学生互查自学检测一)、二)。
六、课堂练习: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成为一个民族大家庭。
我国现在的民族分布格局是()A、有聚居、无杂居B、有杂居、无聚居C、大杂居、小聚居D、大聚居、小杂居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8年级历 史部编版下册课件《4.12 民族大团结》(共21张PPT)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体现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权利的精神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具有重大意义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
我 国 自 古 以 来 就 是 统 一 多 民 族 国 家
各民族共同创造和丰富了中华文化
左宝贵 回族
佟麟阁 满族
粟裕 侗族
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共御外辱,共同缔造了勇于斗争的民族精神。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 共同缔造了中华文化,形成了相互依存,荣辱与共,不可分 离的关系。
西部是少数民族 主要聚居区,有40多个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 71%;全国155个民族自治地方中,有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84个自治县 在西部,占西部地区的86.4%,西部大开发对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有重要意义。
同学们知道哪些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呢?
青藏铁路
西部大开发典型工程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决定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历史 现实
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建立 宁夏回族自治区
自治县
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梳理民族区域制度的形成过程?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49年
1954年
1984年
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 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度被载入宪法
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 优秀课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 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 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对孔繁森先 进事迹的描述,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 政策。 难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 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 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 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 歧视。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 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平 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 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 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促进全 国统一, 社会进 步
练兵营
1.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最 重要因素是( B ) A.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C.祖国统一,众望所归 D.“一国两制”天才构想的提出
练兵营
2.进入历史新时期以后,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 ) A.“一国两制” B.以武力解决 C.求同存异 D.搁置争议
材料一 材料二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材料三 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 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湾 同胞来大陆达1200多万次。
团课--民族团结一家亲ppt课件
六
区
团 十二
委 一〇 日一 二 年 五 月 三
精品课件资料
“三个离不开”思想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 离不开。
精品课件资料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 团结 互助 和谐
精品课件资料
新疆地理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 多平方公里,是全国陆地面积最大 的省区。国内与甘肃、青海、西藏 三省相邻,国外与蒙古、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 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8 国接壤,边界线长达5600公里,是 我国边界线最长的省区。
精品课件资料
新疆地图
精品课件资料
新疆历史
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二、教并存 的地区
精品课件资料
新疆特色
精品课件资料
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
精品课件资料
合唱
《这里是新疆》
精品课件资料
谢谢参与
精品课件资料
民族团结 一家亲
精品课件资料
民族团结的含义
民族团结就是指:在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 的基础上,各民族在社会生 活和交往中和睦相处,互相 支持,互相帮助,团结奋 斗,和谐发展。
精品课件资料
“两个共同”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精品课件资料
三股势力
“三股势力”是指:民族分 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暴力恐怖势力。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说课稿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民族区域自治的提出、民族区域自治的性质、自治机关和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的多民族国家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意义等方面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提出、性质、自治机关和自治权、意义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提出、性质、自治机关和自治权、意义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具体实施和运行机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民族团结的短片,引发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提出、性质、自治机关和自治权、意义等方面的知识。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民族区域自治的具体实施和运行机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和分析问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民族区域自治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6.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价值观。
《民族团结》PPT课件
经济的发展
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经 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实现共 同繁荣。
文化的传承
民族团结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各 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 样性。
民族团结的历史渊源
01
古代民族融合
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共同斗争和共
同发展中逐渐融合。
02
近现代民族觉醒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各民族逐渐觉醒,共同为中华
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
03
当代民族团结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制定和实施了一
系列促进民族团结的政策和措施,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团
结联合的政策等。
02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起源
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代部落,经过长期的交流、 融合,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共同体。
深入挖掘和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增强各族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 力。
普及民族知识
在学校、社区、机关等场所,开展民 族知识普及教育,让各族群众了解不 同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增 进相互了解和尊重。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在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场所,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 创建活动,评选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
多元一体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 性和多样性,各民族在保持自身文化 特色的同时,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 中华文化。
各民族在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各民族的地位
在多元一体格局中,各民族不论大小、强弱,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员 ,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发展的美好景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可能仍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深化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族团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民族团结作贡献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民族团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2.难点:民族团结的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意义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团结的温暖。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案例、资料。
3.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4.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温暖。
如:各民族共同抗击外来侵略、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总结民族团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华东版)第12课第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团结与民族平等是中国的一项基本的民族政策。
同时,了解民族知识,关心民族问题,尊重少数民族应该是青少年发扬爱国主义的一个表现。
处理好民族问题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发展西部经济有重大的意义。
学情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介绍了民族成分、民族分布、民族政策,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以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相关民族服饰、民族民歌、民族民居、民族乐器、民族图片、民族体育、民族工艺、民族人物、民族节日等资料、整理这些民族资料、使用这些民族资料。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frontpage,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民族问题网页。
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水平。
教法分析:1、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变革。
一是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
二是从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动者。
三是从传统的教书者成为适合新课程发展的研究者。
2、学习本课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强大的交互性,促动师生互动。
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民族服饰、民族乐器、民族工艺、民族民歌、民族体育、民族人物等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水平。
2、让学生整理自己收集的民族资料,创建自己的网页,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frontpage,培养学生整理资料、使用资料的水平。
3、了解民族团结与民族平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过程与方法分析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以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意义。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了解民族知识,关心民族问题,尊重少数民族应该是青少年发扬爱国主义的一个表现。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处理好民族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发展西部经济的重大意义。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教材分析本课是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的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址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治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194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这是中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址。
新中国成立后,又陆续设立了新疆、广西、宁夏、西藏4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各民族散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一起进展的政策及其作用;2.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合作、联合的关系,和各族人民同心合力增进祖国进展和繁荣的状态。
【进程与方式目标】1.在课程讲解进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纳图片展现给学生最直观感受;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爱好,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成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习俗,明白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伙儿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关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和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一起进展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缘故。
课前预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进程:激情时期:导入新课:组织学生温习有关内容:1.大伙儿还记得西汉有位志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闻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
)2.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增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奉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承先启后,教师教学: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通过了2000连年不中断的进展。
各民族之间尽管有矛盾和战争,可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合作、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同心合力增进祖国的进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