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

合集下载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地铁车站应急疏散仿真分析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地铁车站应急疏散仿真分析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地铁车站应急疏散仿真分析地铁车站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都有大量的乘客在车站进出,因此车站的安全疏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为了提高车站的应急疏散能力,利用仿真分析的方法对车站的疏散情况进行评估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力模型(Social Force Model,简称SFM)是一种用于模拟人群运动行为的经典模型,它基于人与周围环境以及其他人的相互作用力来描述人群的运动。

在地铁车站疏散仿真分析中,我们可以借助SFM模型来模拟车站中乘客的行为和运动。

我们需要对车站进行建模。

车站可以通过图形来表示,每个区域都可以被划分为一个个小的方格。

每个方格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区域,例如过道、安检口、闸机等。

每个方格可以设置一个容量参数,表示该区域可以容纳的最大人数。

我们需要确定模拟中的行为规则。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设定一些行为规则,例如乘客从站台进入过道时需要排队,乘客在闸机前需要刷卡等。

这些行为规则可以通过编程语言来实现,并作为惯性力和社会力的参数输入到SFM模型中。

然后,我们需要设定仿真的初始状态。

初始状态包括车站中的乘客数量和位置分布。

可以根据车站的实际情况,确定乘客的数量,并按一定的概率分布在各个区域。

初始状态的设定将直接影响到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可以运行仿真模型,观察车站中乘客的运动轨迹和疏散情况。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和统计,我们可以评估车站的疏散能力,并对车站的设计和布局进行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SFM模型是一种简化的模型,它并不能完全精确地描述车站中乘客的行为和运动。

在仿真分析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并结合实地调查和观察结果进行修正和优化。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地铁车站应急疏散仿真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和优化车站的疏散能力。

通过利用仿真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车站中乘客的运动行为,并根据仿真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提高车站的安全性和效率。

铁路旅客客运站集散微观仿真

铁路旅客客运站集散微观仿真

铁路旅客客运站集散微观仿真汪颖;李凯;王明起【摘要】以大连客运站为例,建立大连铁路客运站进站旅客疏散微观仿真模型。

并对大连站旅客到达数、购票人数及安检人数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大连站的流线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在旅客高峰期车站设备不足,增大旅客排队时间。

提出有效建议减轻旅客等待时间。

结果证明,模型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Based on Dalian passenger depot , this article establishes a microscopic simulation model of pas-senger evacuation , and studies passenger arrival number , ticket number and security number , then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flow line on Dalian station , drawing the conclusion that , in the peak time , station equipment is insufficient ,which increases the passengers ’ queuing time .On this basis , effectiv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reduce passenger waiting time .The result proves that the model has good practical effect .【期刊名称】《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5页(P70-74)【关键词】大连客运站;旅客流线;仿真;SIMIO【作者】汪颖;李凯;王明起【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3.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铁路发展历程早,经验丰富。

大型客运站突发事件客流疏散仿真方法的研究

大型客运站突发事件客流疏散仿真方法的研究

大型客运站突发事件客流疏散仿真方法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型客运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其客流量日益增大,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有效地进行客流疏散,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大型客运站突发事件客流疏散的仿真方法,以期为提高客运站的应急疏散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大型客运站突发事件客流疏散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大型客运站突发事件客流疏散的仿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疏散场景的设定、疏散过程的模拟、疏散效果的评估等方面。

本文还将研究如何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构建高效、准确的仿真平台,以模拟不同突发事件场景下的客流疏散过程。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提出一套适用于大型客运站突发事件客流疏散的仿真方法,为客运站的应急管理和安全疏散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为其他类似公共场所的应急疏散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大型客运站客流特性分析大型客运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其客流特性直接影响着突发事件下客流的疏散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对大型客运站的客流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是研究突发事件客流疏散仿真方法的基础。

大型客运站通常承担着城市内外大量旅客的集散任务,日均客流量往往数以万计。

这使得站内的客流密度高,流动性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疏散难度大大增加。

大型客运站的旅客构成复杂,包括不同年龄段、性别、职业和出行目的的人群。

这些旅客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和行为模式,如恐慌、从众、盲目等,这对客流的疏散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型客运站的客流量和客流分布往往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例如,高峰时段和节假日的客流量通常较大,站内的客流分布也可能因列车或公交班次的调整而发生变化。

这种动态变化增加了突发事件下客流疏散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大型客运站通常配备了多种设施设备,如安检设备、候车区、检票口、站台、通道等。

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

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

第11卷第4期2011年8月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Vol.11No.4August2011文章编号:1009-6744(2011)04-0110-07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李季涛*1,付佳2,王宇1(1.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2.沈阳铁路局大连站,辽宁大连116022)摘要:对铁路客运站客流到达、疏散的时空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仿真概念模型.从车站到达旅客交通特性出发,在经典社会力模型基础上对旅客站内交通行为进行微观仿真建模,并对模型的行人尺寸和期望速度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标定.通过对沈阳铁路局大连站到达旅客疏散仿真实验,得到该站地下通道和南出站口处旅客人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旅客最高聚集人数95%置信区间和高峰出现的时间,到站旅客换乘时间95%置信区间,找出了存在安全隐患的带状区域和点状区域.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关键词:铁路运输;换乘时间;微观仿真;旅客疏散;交通特性;社会力模型中图分类号:U293.13文献标识码:AMicroscopic Simulation of Arrival Passenger Evacuationin Large Scale Railway StationLI Ji-tao1,FU Jia2,WANG Yu1(1.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Dalian116028,Liaoning,China;2.Dalian Railway Station,Shenyang Railway Administration,Dalian116022,Liaoning,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space-time characteristics of arrival passenger mustering and evacuation in largescale railway station,the paper presents the simulation conceptual model on evacuation process of arrivalpassengers.The microscopic traffic behavior simul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by improving the classic socialforce model,and the passenger size and expected speed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re analyzed andcalculated.Through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 Dalian railway station,the time plots of passenger numberin underpass and south exit are drawn,and the indexes of the95%confidence interval of maximumpassenger mustering,the peak time and the95%confidence interval of arrival passenger transfer time areobtained.The band region and point region of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in railway station are also examin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reliable and practical.Key words:railway transportation;transfer time;microscopic simulation;passenger evacuation;trafficcharacteristic;social force modelCLC number:U291.13Document code:A收稿日期:2011-04-12修回日期:2011-05-10录用日期:2011-05-26作者简介:李季涛(1971-),男,吉林省舒兰市人,副教授,硕士.*通讯作者:to_lijitao@djtu.edu.cn1引言铁路客运站到站旅客集散具有客流瞬时总量大、流量随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衡、旅客交通行为动态复杂等特点.对大型铁路客运站到站旅客疏散过程进行微观仿真研究,不仅可以对现有车站布局和设备利用情况进行评价、找出热点区域和关键通道,而且为新建或在建客运专线车站的设计和人群紧急疏散提供可靠的技术指标.许多学者对铁路客运站仿真模型[1,2]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旅客在站内的微观交通特性考虑较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公共设施舒适性、安全性、方便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公共设施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多,与交通流密切相关的行人流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3-8].本文从铁路客运站到站旅客交通特性出发,对到站客流到达、疏散的时空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型铁路客运站到站旅客疏散微观仿真模型,从而为准确预测车站到达客流集散时空高峰、合理制定运营组织和疏散方案提供可靠依据.2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集散特点和交通特性分析2.1到达旅客集散特点铁路客运站到达客流集散的本质是大量到站旅客行为的积聚体现,与其他环境下的客流集散相比,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是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发生的社会活动,其客流集散具有以下特点:(1)客流瞬时总量大.大型铁路客运站一般位于人口密集城市,开行列车数量多、立体空间格局复杂、设备数量众多,表现为客流瞬时总量大和网络化的密集客流流线.(2)流量随时间分布不均衡.客流生成受事件和时间双重复合驱动,其事件驱动是列车到达,时间驱动主要是列车时刻表,这就形成到达客流集中、时间分布不均衡、供需矛盾突出、客流波动性强的特点.(3)空间分布不均衡.客运站到站客流的空间分布直接受车站布局影响(如到发线计划、通道入口和出站口位置),也间接受到相关管理措施的影响(如交通诱导标志)和车站周边交通状况的影响.空间分布不均衡容易在客流密集的地方形成安全隐患,如地下通道、出站检票口处和站外出口处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客流的空间分布集中在带状和点状区域,易形成高密度的动态和静态人流.2.2交通特性分析国内许多文献对行人交通特性进行了研究[3,4],除具有一般行人的7点交通特性之外[4],铁路到站旅客交通行为还有其自身特点:(1)旅客目的地虽然相对简单,但对环境陌生的旅客会产生徘徊和问询等潜在的非交通行为,形成分段目的地,因此在仿真时需要对路径进行分段规划.(2)虽然旅客倾向于选择“最快”的路线,但部分到站旅客对时间敏感性不强,导致旅客的期望速度范围与一般行人期望速度(0.9 1.5m/s之间[9])相比范围更广.(3)到站长途旅客会携带大量行李和随身物品,导致旅客实体的尺寸和质量比通常意义下的行人尺寸和质量的范围波动更大.(4)由于列车到站时间的不均衡特点,到达旅客出站路径通常会形成单向而非双向人流,“靠右”规则对旅客影响不大,只是根据自身目的地和当时人流状况而定.总结来看,到站旅客的交通行为由移动、等待、徘徊、排队、服务、避让、选择等微观行为通过复杂机制组合形成,同时伴随着大量潜在的非交通行为(如问询、补票、行李搬运等),增加了旅客站内行为的动态复杂性.为使仿真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旅客从到站到检票出站的连续过程,旅客在站内的移动可以通过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和边界避让等来表示.3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概念模型本文以到站旅客在站内的交通行为以及车站设施布局和周边环境对旅客行为的影响为基础,将到站旅客从下车到选择特定换乘方式离开车站的流程定义为一个网络模型,旅客在站内的活动通过其自主移动和对各个分段目的地节点的方向选择来进行,如图1所示.图中的虚线表示有多个方向和长111第11卷第4期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度参数的分段连接路径.对模型具体分析如下:图1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概念模型Fig.1Conceptual model of microscopic simulation on evacuation process of arrival passengerin large scale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1)到达流生成.车站到达客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到站旅客和接站人员.对于到站旅客可以采用一次生成的方式,时间事件由依据列车时刻表的列车到达事件触发,到站旅客人数随机分布通过对一定时间段内(如1个月)每列列车实际到站旅客人数的统计分析得出,可以采用有界的均匀分布或三角分布描述.接站人员的到达时间虽然受列车时刻表影响,但由于接站人员数量较少且其到站时间为非密集性到达,因此可以采用泊松分布、到达率以小时为单位随机生成.(2)站台下车节点.列车停留站台可以依据车站到发线运用计划设置,站台旅客下车节点可以依据到站列车的编组辆数随机生成,从简化模型角度考虑,可以依据经验在每个站台设置12 18个下车节点.(3)出站口和检票口节点.对于出站口节点选择可以通过实际调查,采用概率的方式选择,检票口节点数量可以根据车站实际情况设置.由于检票时间是一个快速且容易控制的过程,因此可以用有界的三角分布随机生成检票时间.(4)换乘节点.旅客出站后的换乘方式选择定义为换乘方式和选择不同方式的百分比,采用离散分布随机生成,旅客通过对不同换乘节点的方向选择进行自主移动.换乘方式的设置需要考虑车站所在城市的实际交通状况,其百分比参数可以通过现场数据的采集分析获得.4基于社会力模型的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交通行为建模目前国际上常见的行人流模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连续型模型,如社会力模型[5,6];另一种是离散型模型,如格子气模型[7]和元胞自动机模型[8]等.社会力模型基于多粒子自驱动系统框架,假定组成人群的个体具有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的能力,将人的主观愿望、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用社会力来描述,能够解释行人运动的本质.因此,本文采用经典的社会力模型来描述铁路客运站到站旅客在站内的交通行为.4.1模型基本原理社会力模型以牛顿力学为基础,假设行人在所受社会力的作用下移动,行人所受全部力的合力产生一个加速度d v/d t.基于前面对到站旅客交通特性的分析,由于出站路径通常会形成单向人流,从简化模型考虑,本文忽略了经典社会力模型[5]中人与人间的身体接触力,建立基本公式如下:mid vi(t)d t=miv0iei-vi(t)τi+fib(xi(t))(1)211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年8月式中mi 为旅客i的质量;v0i为旅客i的期望速度;ei 为旅客i的期望运动方向;vi(t)为旅客i在t时刻的实际速度;τi 为适应时间;xi(t)为旅客i在t时刻的位置;fib为旅客i与边界之间的作用力.期望的运动方向可由旅客此刻的位置xi(t)和目标位置p算出,其公式如下:e i =(2)旅客与边界(如地下通道墙壁)的作用力在模型中用排斥力来描述,该力取决于旅客与边界间的距离,在某一微小距离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力不会超过最大极限),并会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到零,可用一个指数方程来表示:f ib (xi(t))=Aiexprib-dibBinib(3)式中Ai 为旅客i与边界相互作用的强度;Bi为排斥力的影响距离;dib为旅客i与边界中心间的距离;rib 为旅客i的尺寸半径与边界半径之和;nib为旅客i到边界的单位矢量.社会力模型中的参数由于其物理意义是可以被测量的.由公式(1)-(3)可知,社会力模型的两个基础型参数分别是行人尺寸和期望速度,本文根据大型铁路客运站到站旅客实际交通特性调查,对两个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标定.4.2到站旅客期望速度到站旅客步行速度同自身因素、路径条件和环境条件有关.国际上对行人速度的研究主要以数据收集和分析为主,HCM2000[9]认为人行道行人自由速度为1.52m/s,并且步行速度依赖于老年人(超过65岁)的比例,说明行人的构成会直接影响行人的速度.行人速度影响因素多,变化范围大,综合研究成果表明,由于行人生理(年龄)和调查地点的不同,行人速度在0.9 1.5m/s之间.本文通过对到站旅客速度数据收集与分析,在期望速度参数标定时采用离散分布定义旅客速度值的范围和不同速度值组成的百分比,在仿真时为每个旅客实体随机生成速度期望值,其数学公式如下:E(x)=x1p1+∑((x i-x i-1)p i)(4)式中xi 为随机变量x所有可能的取值(i=1,2,…,k);pi为对应取值的概率.4.3到站旅客尺寸和质量对于社会力模型来说,由于没有元胞网格的限制,旅客的尺寸相对灵活,可以是固定值,也可以是随机的.考虑性别年龄因素和个体身体尺寸差异,本文认为采用随机分布的方式比较合适.文献[7]将行人占用空间范围转换为椭圆的长半轴b范围为[0.33,0.40]m,但由于铁路客运站到站旅客的特殊性,即随身携带大量行李和物品,从简化模型考虑,本文将到站旅客占用空间范围标定为圆形半径r,范围为[0.33,1.40]m.在到站旅客尺寸参数设置时,采用有界的三角分布为每个旅客实体随机生成圆形尺寸数值,其数学公式如下:f(x)=2(x-0.33)(1.40-0.33)(m-0.33),0.33≤x<0.802(1.40-x)(1.40-0.33)(1.40-m),0.80≤x<1.{40(5)式中m表示旅客实体圆形尺寸半径最可能取值,单位为m,本文取0.7m.旅客实体质量随半径r呈线性变化[7],本文取分布范围在[42,90]kg.其他参数依据文献[5]设定,Ai=2000N,Bi=0.08m,τi=0.5s.5实例分析本文以沈阳铁路局大连站为例,车站由南站房、高架候车室和北站房三部分组成,旅客流线为“上进下出”,出站旅客经由地下通道从南、北两个出站口出站.大连站共有5个站台、9条站线,地下通道在每个站台处东、西向各开一个入口,通过楼梯直通检票口,南出站口设置检票口3个,北出站口设置检票口1个.5.1仿真参数设置通过调查,大连站属于双向峰型的客流日分布曲线,因此仿真时间取其中一个旅客出站高峰时段6:00 10:00.车站2009年3月到达列车车次、终到时间、停靠站台和列车到站旅客人数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311第11卷第4期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表1列车到站时间、停留站台和列车到站旅客人数分布Table1The arrival time,staying platform and arrival passenger number distribution of train车次始发站终到时间站台列车到站旅客人数随机分布分布名称分布函数2220齐齐哈尔6:081均匀分布UNIF(708,992)T262哈尔滨6:335三角分布TRIA(383,429,846)Z82北京7:233三角分布TRIA(91,101,213)K7334延吉7:315三角分布TRIA(365,392,653)K550齐齐哈尔7:422均匀分布UNIF(230,401)T130大庆8:081均匀分布UNIF(449,601)K684北京8:165三角分布TRIA(458,948,1003)K7386通化8:501均匀分布UNIF(622,1387)K930佳木斯9:085均匀分布UNIF(396,744)对大连站出站旅客换乘数据采集的结果分析,得到旅客选择换乘方式较多的南出站口离开的百分比为93%,选择北出站口离开的百分比为7%.根据对大连站实际到站旅客速度采集的结果分析,设置旅客实体在水平面、楼梯下行和楼梯上行的速度分布如图2、图3、图4所示.图2旅客实体水平速度分布Fig.2Speed distribution of passengers entity onfloor图3旅客实体楼梯下行速度分布Fig.3Speed distribution of passengers entitymoving downstairs模型的逻辑结构应用Simio仿真软件建模,设置一次仿真运行30天,重复仿真运行100次.图4旅客实体楼梯上行速度分布Fig.4Speed distribution of passengers entitymoving upstairs5.2仿真结果与分析仿真结果如表2所示,图5显示了站内地下通道和南出站口站外旅客人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行人密度一般指单位步行空间中的人数(人/m2),是衡量步行环境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本文采用国际上广泛采用的Furin评价指标标准[10],标准规定A 级最好、F级最差.对具体仿真结果分析如下:(1)到站旅客人数95%置信区间为[5110,5568],实际到站旅客人数为5227,在置信区间内,说明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2)地下通道内旅客最高聚集人数95%置信区间为[889,921],时间出现在8:55-9:00,大连站地下通道面积约为720m2,在高峰时刻密度阈值为1.26人/m2,服务等级为E级,服务水平差,属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带状区域.(3)南出站口站外旅客最高聚集人数95%置信区间为[159,169],时间出现在7:45-7:50,出站口外面积约为165m2,高峰时刻密度阈值0.99411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年8月人/m 2,服务等级为D 级,服务水平较差,属于存在安全隐患的点状区域.(4)到站旅客换乘时间95%置信区间为[8.75,9.67]分钟,最大换乘时间为23.95分钟,采用文献[11]的评价指标计算得出大连站换乘水平为D 级(A 级最好、E 级最差).主要原因在于大连站主要换乘方式集中在南出站口外,由于南出口检票口通行能力有限,造成前往南出口的地下通道聚集了大量旅客,影响了整体换乘的流畅性,增加了旅客的换乘时间.(5)检票口均态利用率仅为0.2438,但忙时南出站口3个检票口平均排队长度可达23人,最高可达109人,其原因在于到达客流随时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极为显著.表2大连站到站旅客疏散仿真结果Table 2Simulation results of arrival passenger evacuation in Dalian railway station指标名称平均值95%置信区间区间半长区间最小值区间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实际平均值到站旅客人数533922951105568480058365227地下通道内最高聚集人数90516889921---南出站口站外最高聚集人数1645159169---旅客换乘时间(分钟)9.210.468.759.671.9123.95-检票口排队长度(人)23320260109检票口均态利用率0.24380.01010.23370.2539--图5地下通道和南出站口站外旅客人数随时间变化曲线Fig.5Time plot of passengers number inside underpassand outside south passenger exit总体分析来看,随着未来哈大客运专线2012年的建成接入和城际列车的公交化开行,大连站目前采用的一条地下通道南北两个出站口的换乘方式将无法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势必会影响服务质量,形成安全隐患.6研究结论对微观行人运动仿真的研究,关键是建立的模型能准确反映实际系统中的行人交通特性.基于这个目标,本文针对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集散特点和交通特性,建立了基于社会力的旅客交通行为微观仿真模型,并采用Simio 仿真软件实现了系统逻辑结构.通过以沈阳铁路局大连站为实例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到站旅客的疏散过程.由于社会力模型计算复杂、参数标定困难,本文对旅客实体移动建模只考虑了单向人流的情况,忽略了人与人间的作用力和身体接触力,这将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参考文献:[1]李得伟,韩宝明,李海鹰.大型铁路客运站旅客集散微观仿真[J ].中国铁道科学,2009,30(3):119-124.[LI D W ,HAN B M ,LI H Y.Microscopic simulation on large scale railway station of passenger mustering and evacuation [J ].China Railway Science ,2009,30(3):119-124.][2]李文新,周育龙.大型客运站高峰期客运组织仿真模型及其优化[J ].铁道学报,2003,25(1):15-19.[LI W X ,ZHOU Y L.Simulating model and optimization on passenger organization of large-scale passenger station between passenger flow rush hours [J ].Journal of the China Railway Society ,2003,25(1):15-19.][3]贾洪飞,杨丽丽,唐明.综合交通枢纽内部行人流特性分析及仿真模型参数标定[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9(5):117-123.[JIA H F ,YANG L L ,TANG M.Pedestrian flow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andmodelparametercalibrationin511第11卷第4期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comprehensive transport terminal[J].Journal of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Technology,2009,9(5):117-123.][4]张诗波,何民,骆勇,等.行人交通微观仿真虚拟动力学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9(1):51-55.[ZHANG S B,HE M,LUO Y,et al.Modeling virtual dynamics for pedestrianmicroscopic simulation[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9,9(1):51-55.][5]Helbing D,Farkas I,Vicsek T.Simulating dynamical features of escape panic[J].Nature,2000,407:487-490.[6]Helbing D,Buzna L,Johansson A,et al.Self-organized pedestrian crowd dynamics:experiments,simulations,and design solutions[J].TransportationScience,2005,39(1):1-24.[7]Serge Hoogendoorn,Piet H L Bovy.Gas-kinetic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edestrian flow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2000,1710:28-36.[8]Victor J Blue,Jeffrey L Adler.Cellular automata micro-simulation for modeling bi-directional pedestrianwalkway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2001,35:293-312.[9]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Highway capacity manual[M].TRB,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Washington DC,2000.[10]Fruin J.Pedestrian and planning design[M].Metropolitan Association of Urban Designers andEnvironmental Planners,1971.[11]徐良杰,李兆康,王淑琴.城市铁路客运站交通衔接评价方法与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30(8):105-108.[XU L J,LI Z K,WANG S Q.Evaluation methods and models of traffic transfer aturban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J].Journal of Wuhan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8,30(8):105-108.]611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年8月。

大型铁路客运站客流组织仿真技术研究

大型铁路客运站客流组织仿真技术研究
服 务设 施 配 置优 化 研 究 方 面 ,中 国铁 道 科 学 研 究 院 力计 算 是 难 以 满 足 要 求 的 , 如 北 京 西 直 门 交 通 枢 率 先 建 立 了我 国 大 型 铁 路 客 运 站 客 流 组 织 仿 真 的 技 纽 反 复 改 造 和 使 用 各 种 辅 助 组 织 措 施 ,说 明 旅 客 术 体 系 ,研 究 开 发 了客 流 组 织 仿 真 系 统 ,为车 站 换 乘 是 否 方 便 快 捷 需 要 在 实 践 中验 证 。仿 真技 术 能 j
大型铁路客运站客流组 织仿真技术研究
刘启钢 等
在 旅客行为特性研究¨ 、服 务水 平 分 级 研 究 、微 将 对 旅 客 在 枢 纽 的 换 乘 时 间 和 运 营 安 全 产 生 重 要 J 观动态模型研究『 4 方 面 。在 客 流 组 织 仿 真 和 客 运 影 响 。 实 践 证 明 ,采 用 以 往 经 验 公 式 进 行 静 态 能 等
改 造 和 设 计 中 的旅 客 流 线优 化 、 设 备 配 置 方 案 优 化 够 准 确 预 演 铁 路 与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城 市 公 交 、小 汽 等 提 出 了思 路 和 建 议 。 车 、航 空 、水 路 等 运 输 衔 接 问题 ,是 一 种 较 好 的验
证手段。
关 键 词 :铁 路 ;客 运 站 ; 客 流 组 织 ;
仿 真 技 术
止 还 没 有 开 发 出类 似 国 外 的 成 熟 技 术 。近 年 来 ,我 国学 者
在 行 人 仿 真 的 理 论 研 究 方 面 取 得 了丰 富 成 果 ,这 主 要 体 现
第 _ 3 一 2 卷
黜  ̄ l 1t g 00
计 和 管 理 不 合 理 ,导 致 旅 客 候 乘 、换 乘 时 间过 长 , 将 大 大 降 低 旅 客 的 出行 效 率 。 因此 ,采 用 先 进 仿 真

大型客运枢纽站安全应急疏散计算机仿真分析

大型客运枢纽站安全应急疏散计算机仿真分析

大型客运枢纽站安全应急疏散计算机仿真分析牛天河;张喜【摘要】大型客运枢纽站是重要的旅客换乘集散场所,由于其内部功能区位布局和客流分布比较复杂,因此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小事故伤亡率,防止事故发生后产生群死群伤的现象,成为研究重点。

本文以北京南站为例,利用Anylogic仿真软件,设计北京南站地下一层的旅客疏散流线,并对其进行评价。

%Large passenger hub station was a passenger transfer important distribution area. Its area layout of internal function and trafifc distribution were complicated, if a sudden accident happened, how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accident casualty rate, to prevent accidents caused casualties phenomenon, beca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taken the Beijing South Railway Station as an example, used simulation software Anylogic to design the (passenger evacuation route) of Beijing South Railway Station underground layer and evaluate this design.【期刊名称】《铁路计算机应用》【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5页(P16-19,28)【关键词】大型客运枢纽站;突发事件;客流疏散;Anylogic仿真【作者】牛天河;张喜【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1.7;TP39北京南站作为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的起点站,东端衔接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和北京站,西端衔接京沪高速铁路、北京动车段永丰铁路,成为集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出租等市政交通设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

铁路车站人员应急疏散仿真研究

铁路车站人员应急疏散仿真研究

S t u d y o n Ra i l wa y S t a t i o n Pe r s o n n e l Em e r g e nc y Ev a c u a t i o n S i mu l a t i o n
LU O Pe i — q i n g, LI Xu — y a n g
随着 我 国政 府 对 铁路 投 资 力 度 的不 断 加 大 , 许 多 大型铁 路客运 站 也 相继 建 成 并 投入 使 用 , 但 由于 站 内 内部设 备 多 、 布局 结 构 紧凑 、 建筑材料不同, 并 且人 员流 动 性 大 、 人群密集性 高、 行 为 多样 性 等 特 点, 一 旦站 内发 生 突 发 性 事 件 , 站 内人 员 在 疏 散 不 理想 的情 况下极 易 产 生恐 慌 , 给站 内或站 外 的密 集 人群 带来 严重影 响 。 在现 实情况 中很 难 对 突 发 性事 件 进 行 实验 , 并 且很难 通 过 分 析 人 群 在 疏 散 过 程 中 的运 动 学 规 律 来 建立 数 学 模 型 , 以便 来 模 拟 突发 性 事 件 。 因此 , 通 过计 算机 仿真 学来 对 人 员 疏散 进 行 建 模 , 是 当前 研 究应 急 疏 散 问 题 的主 要 方 法 。计 算 机 仿 真 学 研 究 的人 员应 急疏散 方 法 主要 有 宏 观 方 法 、 微 观方 法
罗培 卿 , 李 续 扬
( 兰 州交 通 大 学 交通 运 输 学 院 , 甘 肃 兰州 7 3 0 0 7 0 )
T e



● i

要: 研究疏散群体 中的个体疏散规律 , 并在 此基础上 提 出一种 基于 A g e n t 的微 观仿真方法 , 当个 体运动遇 见障

最新-铁路客运站疏散仿真研究 精品

最新-铁路客运站疏散仿真研究 精品

铁路客运站疏散仿真研究1应急条件下站内人员分析现代铁路客运站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包含多种功能区,如售票、候车区域,商务功能区餐饮店、零售店等,行李交付、传运区域,以及与运营相关的设备用房区域。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车站的结构功能更加复杂,如北京南站,地铁站出入口也在车站涵盖范围内。

因此,目前铁路客运站内的人员构成主要包含3种旅客、工作服务人员及其他人员商店工作人员等。

为保证铁路客运站的正常运营,需要有一定的站内工作人员及商店服务人员,这部分人员基本上都接受过必要的业务技能训练,能够及时合理地应对站内突发事件;而旅客由于流动性大,人员构成复杂,大部分对车站内部环境不熟悉,因而在应急条件下容易造成恐慌,发生二次事故。

基于站内人员数量大、临时性及偶然性的特点,可以将铁路车站内的疏散人员看作一个群集[1],当在有威胁生命安全的事件发生需要进行疏散时,组成群集的人员个体间相互影响,并且由个体行为影响扩大化产生倍增效应,使人员很难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疏散人员的行为特征可以概括为[2-4]①每个人都希望以自己最快的速度选择最短的路径逃生,而且人越了解环境,越清楚最短路径的位置;②个人的行为特征如方向、速度可能因周围其他乘客的行为发生突变或波动,产生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从众行为,即人群往往集中在一个出口处,而忽略其他的出口,使出口处变得拥挤,出现拱形,出口处的人流速度变慢,造成欲速则不达的现象。

此外,旅客主要分为长途旅客和短途旅客,一般情况下,长途旅客会携带数量较多的行李,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行李会大大阻碍人员的疏散效率。

通过研究资料[5-6]得出当人群密度为1人2左右时,人流迁移流动呈自由流动状态,迁移流动的水平速度为=13;当人群密度为2人2左右时,人流迁移流动开始呈现滞留流动状态,迁移流动的水平速度为=07;当人群密度为538人2左右时,人流迁移流动完全处于停滞状态,迁移流动的水平速度为=00。

基于旅客行为微观仿真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售票设备配置方案评估研究

基于旅客行为微观仿真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售票设备配置方案评估研究

实例 验 证 , 解 决 了车 站 售 票 设 备 现 状 评 估 、 极 限 能 力 计 算 及 远 景 数 量 配 置 等 问题 。仿 真 发 现 : 北 京 南 站 售 票 设 备 能 够 满 足 近期 和 远 期设 计 要 求 ; 现状 窗 口开 放 条 件 下 , 极 限服务能力为 1 O 万人 ; 远 期 所 有 窗 口均 开 放 时 , 极 限 服 务能力 为 3 5万 人 。研 究 表 明 , 应 用旅 客 行 为 微 观 仿 真 方 法 较 传 统 方 法 和 排 队 论 方 法 能 够 更 精 细 刻 画售 票 设 备
基于旅客行为微观仿真 的大 型铁路 客运站 售票设备 配置方案 评估研究
李 得 伟 , 禹丹丹 ,张 彦 ,刘 启 钢 。
( 1 . 北 京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 北京 1 0 0 0 4 4 ;2 . 中 国铁 道 科 学 研 究 院 电 子 计 算 技 术 研 究 所 ,北 京 1 0 0 0 8 1 ; 3 . 中 国铁 道 科 学 研 究 院 运 输 及 经 济研 究 所 , 北 京 1 0 0 0 8 1 )
3 . T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a n d E c o n o mi c s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Ch i n a Ac a d e my o f Ra i l wa y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i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h e f a r e c o l l e c t i o n s y s t e m i s t h e ma j o r f a c i l i t y i n r a i l wa y p a s s e n g e r s t a t i o n s .Th e l a y o u t o f t h e s y s t e m

大连站应急疏散客流组织仿真分析

大连站应急疏散客流组织仿真分析

大连站应急疏散客流组织仿真分析摘要:本文在对大连站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紧急疏散流线分析,进而运用Anylogic软件建立大连站紧急疏散模型,通过改变疏散速度、聚集人数、不同出入口的疏散比率进行实验方案设计,为大连站紧急疏散提供相应的建议及意见。

关键词:铁路车站;突发事件;应急疏散;Anylogic1.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大型客运站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主要为旅客提供集散活动的大型公共场所。

由于大型客运站具有建筑物结构复杂、布局紧凑、集散客流大等特点,如果发生紧急事件,就会造成不可预想的后果。

为了防止紧急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必需结合客运站的特点,分析突发事件下客流的疏散行为规律,并根据分析结果科学地制定紧急疏散的预案。

因此本文以大连站为例,运用Anylogic软件构建大连站紧急疏散模型,为日后大连站应急管理提供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2.大连站旅客应急疏散流线分析大连站候车室面积为8500平方米,因为客流量较大,候车人数也较多,密度比较集中;客流量特别大时,比如寒暑假、春运期间,会有一部分旅客席地而坐,比较零散。

通过分析候车室整体布局得出大连站应急疏散流线主要有9条,分别为7个检票闸机,旅客可从检票闸机进到站台,或者乘扶梯或走楼梯从南北两个进站口撤离。

疏散流线图如图1所示。

图1大连站旅客应急疏散流线图3.大连站应急疏散仿真建模及分析3.1旅客应急疏散逻辑模型构建通过对大连站的实地调研和分析,确定旅客应急疏散过程,并结合实际对乘客的逃生路径进行分配,以仿真乘客的最短逃生路径为目的,构建旅客应急疏散逻辑模型,如图2所示。

图2旅客应急疏散逻辑模型3.2参数设定根据大连站实地调研情况及国内外研究文献参考数据,对上述逻辑模型进行参数设定。

(1)仿真人数经调查统计,每天有93辆列车经过大连站,除去大连站工作人员和闲散人员,大连站候车室的最高聚集人数为4790人,在本仿真模型中最高聚集人数取整数5000人。

大型铁路客运站进站流线优化与仿真研究

大型铁路客运站进站流线优化与仿真研究

大型铁路客运站进站流线优化与仿真研究大型铁路客运站进站流线优化与仿真研究随着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型铁路客运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承担着连接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责任。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客流量的不断增加,客运站进站流线的优化和运行效率的提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大型铁路客运站进站流线进行优化与仿真研究,探讨针对不同客流需求的最佳方案,以提高铁路客运站的运营效率和旅客服务质量。

一、研究目标与意义大型铁路客运站进站流线的优化与仿真研究,旨在通过探索进站流线的最佳组织方式,提高客运站的运营效率,增强旅客的出行体验,缓解客流压力,提高安全性和准时性。

同时,该研究也将为未来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建设提供指导,优化既有的客运站设施和服务模式,促使铁路交通系统更好地服务广大旅客。

二、大型铁路客运站进站流线优化方案:1. 终端和换乘站分离设计:对于进出城的客流,可以考虑设置终端站和换乘站,使得进出城的乘车速度更快,减少拥堵。

终端站负责进出城乘客的始发或终点,而换乘站则负责不同线路之间的转乘。

这种分离设计可以大大缓解终端站的客流压力,提高运行效率。

2. 多通道进站模式:采用多通道的进站模式,可以有效分流客流,减少排队时间。

通过设置不同通道,分别服务不同的列车或不同的目的地,这样可以提高进站的效率,避免人群拥堵,同时也有利于乘客的排队和整理行李。

3. 自动售检票系统:在客运站设置自动售检票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提高售票、检票的效率。

该系统可以实现在线购票、自动检票和刷码进站,节省了乘客排队购票的时间,降低了售票和检票过程中的人为差错,为顺畅进站提供了便利。

4. 人机协同智能导引:在客运站设置智能导引系统,为乘客提供详细的车次、站台和换乘信息,减少迷路和耽误时间。

导引系统可以通过显示屏、语音提示等方式,将繁杂的信息传达给乘客,帮助他们正确选择进站的通道和方向,避免拥堵和错过乘车。

高速铁路枢纽站客流集散微观仿真的开题报告

高速铁路枢纽站客流集散微观仿真的开题报告

高速铁路枢纽站客流集散微观仿真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给我国的交通出行带来了重大改变,也带来了高速铁路枢纽站建设的压力。

高速铁路枢纽站是高速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重要节点,承载着客流换乘、货物转运等重要功能,对于城市交通建设、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高速铁路枢纽站的规划与设计,以及客流分配和流动特征分析,成为了高速铁路建设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目前,高速铁路枢纽站的设计与动态仿真技术已广泛应用。

尤其是微观仿真技术,能够准确模拟站内外部客流运动情况,为高速铁路枢纽站规划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客流集散微观仿真模型,对于高速铁路枢纽站的设计及流量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题意义通过对高速铁路枢纽站客流集散微观仿真的研究,可以准确分析高速铁路枢纽站内外客流运动规律,获取客流分布、时间分布及空间分布,为站区规划、建设和客流引导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对站内交通管理、人流控制等提供参考。

三、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高速铁路枢纽站客流集散的微观仿真模型,得出高速铁路枢纽站内外客流运动规律及客流分布、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为高速铁路枢纽站规划设计、流量分配及站内交通管理和人流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高速铁路枢纽站的客流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客流量的大小、客流进入和流出的时空分布特征等。

2.建立高速铁路枢纽站客流集散的微观仿真模型,包括车站入口、出口、站台以及换乘设施等。

3.考虑不同时间段、不同客流组成对高速铁路枢纽站运行的影响,同时考虑站点间客流的调度,建立客流调度策略。

4.仿真结果分析,包括客流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等。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微观仿真方法,结合建筑学、交通运输和管理学等知识,以高速铁路枢纽站为研究对象,建立客流集散微观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验仿真。

在进行实验仿真时,将运用Python语言和仿真软件Simio,对高速铁路枢纽站的客流运动进行模拟。

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区微观仿真建模与分析

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区微观仿真建模与分析

Abs r c I r e o a c a e y g a p t e c a a t r s i s o s en e s e i n v c a i n,e tma e t a t: n o d r t c ur t l r s h h r c e i tc fpa s g r mu t rng a d e a u to si t t a s n er mu t rng c p c t he p s e g s e i a a iy,a me h d f c e tn r i a a s n e s r s nt d r m he m i r s o i t o o r a i g a rv l p s e g r i p e e e fo t c o c p c s mu a i n v e s d o i ti to ti o l a i f a r v l pa s n e , t i l t n l g c mo e n i l t i w ba e n d s rbu i n f tng t e d tme o ri a s e g r he s mu a i o i d l o o i o
Vo1 1 .1 Fe u r br a y
No 1 . ( 0 1 1 0 4 0 0 9 6 4 2 1 )0 - 4 —6 0
大 型 铁 路 客 运 站 候 车 区微 观 仿 真 建 模 与 分 析
李季涛 , 佳。 付
M i r s o i i ul to o e nd An l ss o a tn e c o c p C S m a i n M d la a y i n W ii g Ar a o r e S a e Ra l y Pa s n e t to f La g c l i wa s e g r S a i n

复杂客流条件下铁路客运站应急疏散仿真研究

复杂客流条件下铁路客运站应急疏散仿真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
(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摘 要:既有线大型铁路客运站客流往往具有人员结构复杂 、出行目标多样 、车 站候车时间偏长等特征 ,做好此类站点的应急疏导预案尤为重要 。基于既有线 铁路客运站客流特征与社会力模型 ,调整客运设备布局与应急疏散方案 ,采用 Anylogic 软件构建铁路客运站应急疏散仿真模型 。以兰州站为例 ,基于 3 种客运设 备布局构建不同应急疏散仿真模型 ,仿真结果显示调整后的客运设备布局 ,能够 将疏散时间减少 9%,最大人流密度降低 38.7%,表明合理的客运设备布局能够提 升应急疏散效率 ,提高客运站应急安全管理水平 。 关键词:铁路客运站;应急疏散;设备布局;Anylogic ;行人仿真
织难以应对突发事件发生 ,容易造成拥挤 、踩踏 1 复杂客流条件下铁路客运站应急疏散分析
等情况发生 ,因而应加强对具有复杂客流的既有线 1.1 铁路客运站的客流特点
铁路客运站进行应急疏散的研究 。
复杂客流是部分既有线铁路客运站的客流特
有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行人的应急疏散进行 点 ,其复杂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
复杂客流条件下铁路客运站
应急疏散仿真研究
A Simulation Study of Emergency Evacuation of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under Complex Passenger Flow Condition
杨子贤,陈军华
YANG Zixian, CHEN Junhua
研究 。Jun Zhang 等 [1] 通过实验和建模 2 个方面研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地铁车站应急疏散仿真分析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地铁车站应急疏散仿真分析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地铁车站应急疏散仿真分析近年来,地铁人流高峰时出现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应急疏散是解决地铁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研究地铁车站应急疏散的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本文基于社会力模型,对某地铁车站的应急疏散进行了仿真分析。

社会力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微观仿真方法,它通过对个体行为规则和相互作用力的建模,模拟大规模人群的运动。

本文所使用的社会力模型包括了以下四个组成部分:个体运动规则、社会场景、基本交互和附加行为。

个体运动规则包括人的移动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等因素。

在本文中设定了四种不同的行人类型,分别是快速行走者、慢速行走者、行李较重者和具有突发事件反应能力者,他们拥有各自的行动特征和运动能力。

社会场景包括车站内部的建筑结构、设施设备、路径设置和特殊场景等因素。

基本交互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接近、避让、竞争等行为。

附加行为包括人的认知能力、情绪状态和决策水平等因素。

本文以某地铁车站的清华东路站为例,设置了一个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方案。

在该方案下,所有人都需在最短时间内从某个指定地点疏散出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疏散效率。

设置了不同的初始条件和紧急情况下的限制条件,模拟了多种可能情况下的人流运动,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车站疏散效率的影响。

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车站的建筑结构和路径设置对于人流疏散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建筑结构复杂、设计不合理的车站可能会显著降低疏散效率。

其次,人口密度和人群的行动特性也会对疏散效率产生影响。

人口密度高、行动特性差的情况下,车站的疏散效率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最后,疏散限制措施的设置也是影响疏散效率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限制措施可以对人流的分布和运动轨迹进行调整,提高疏散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社会力模型的仿真分析,可以对地铁车站的疏散方案进行有效地评估和优化。

本文还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如增加模型的复杂度、引入机器学习算法等,以提高分析和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

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

p s e g r . Th c o c pi rfi e a ir smu ain mo l s d v lp mp o i h ca sc s ca a sn es e mir s o c tafc b h v o i lto de i e eo ed by i r vng t e ls i o i l fr e o c mo e , an te a s n e sz a e pe t d p e p r mee s f he dl d h p s e g r ie nd x c e s e d a a tr o t mo e a e nay e a d l r a lz d nd c lu ae ac lt d. Th o g h i r u h t e smulto x e me ti la a l y sain,t i e po so se e mb r ain e p r i n n Da in r iwa t t o he t lt fpa s ng rnu e m i nd r a s nd o h xt r drwn, a t id x s f h 9 n u e p s a s ut e i a e a nd he n e e o te 5% p s e g rmu trng,t e p a i nd h a s n e se i h e k tme a te 95% c nfd n e n ev l f o i e c it ra o ma i u xm m
s a e r iwa t to c l h l y sa i n, t e pa r pr s n s h i h pe e e t t e s mul t n on e ua mo e n v c to o e s f a rv l a i c c pt l o d l o e a ua i n pr c s o r i a

铁路客运站客流疏散模型研究

铁路客运站客流疏散模型研究

铁路客运站客流疏散模型研究铁路客运站是城市和区域整体交通体系的纽带,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铁路旅客运输的重要场所。

我国人口众多,铁路运能相对不足,铁路客运站人流高度密集,一旦车站由于火灾和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造成旅客惊慌,如何在短时间疏散旅客对于保障旅客人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突发事件情况下铁路客运站的客流疏散并未引起运营部门的高度重视,虽然大部分铁路局也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但是由于缺乏演练、预案不科学等客观条件,在突发事件发生下相应的应急预案确很难发挥实际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突发事件发生后,铁路客运站的疏散路径分配。

为今后铁路部门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1 疏散路径的网络表示铁路客运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网络,根据交通流理论,现将铁路客运站交叉口定义为“结点(node )”,路段定义为“连接(link )”,在此基础上由节点和连接构成基本的客运车站网,由起始点到终点之间的连续的点和连接的集合就是一条路径,这条路径的阻抗由经过的节点的阻抗和连接的阻抗共同决定。

在疏散过程中,将每个疏散限制设施定义为节点(node ),节点之间连通的通道或楼梯定义为连接(link )。

在根据定义,整个大型客站站内网络化结构可以分解为节点设施和连接设施。

其中大型客站车厢与站台沟通的门,站台上旅客分布的几何位置,检票口-楼梯/自动扶梯的连接处,楼梯/自动扶梯-候车大厅的连接处,候车大厅-楼梯/自动扶梯连接处,检票口,站台等可看做节点设施;通道,楼梯/自动扶梯等可作为连接设施。

其网络化表示图可参考图1。

图1铁路客运站网络表示图图1中实心的节点表示可实体化的节点,如车厢的车门,出口等,空心的节点表示虚节点,如楼梯/自动扶梯-通道的连接处等。

根据模型的表述,人员选择的逃生路径就是从站台上某一点开始到某一个出口之间的所有节点和连接的集合。

因此,路径的阻抗也就是由一条路径上的节点的阻抗和连接的阻抗之总和。

即:rs n l k k kn N l Lc c c ∈∈=+∑∑ ,rs k W ∀∈ (1) 进口进口进口rs kc —出发地为r 目的地为s 的OD 间的第k 条路径上的阻抗;n k c —出发地为r 目的地为s 的OD 间的第k 条路径上节点n 的阻抗;l k c —出发 地为r 目的地为s的OD 间的第k 条路径上连接l 的阻抗; N —网络中节点的集合;L —网络中连接的集合; rs W —出发地r 和目的地s 之间的所有路径的集合。

基于微观仿真的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疏散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微观仿真的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疏散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微观仿真的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疏散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轨道交通的发展,同站台换乘站逐渐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常见站点类型。

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疏散作为站点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保障乘客安全和站点正常运营的必要条件。

目前,同站台换乘站的客流疏散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换乘时间过长、拥堵、乘客滞留等现象,这些问题对站点正常运营和乘客出行造成了不便。

因此,进行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疏散研究,对于改善站点运营和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微观仿真方法,探究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疏散的优化策略,提高站点运营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

三、研究内容1. 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特征分析:通过对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了解其客流特征,为疏散模拟提供基础数据。

2. 站点客流模拟:采用微观仿真方法,建立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疏散模型,模拟不同情况下的客流疏散策略及效果。

3. 疏散策略评价和优化:对不同的客流疏散策略进行评价,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4. 结果分析与验证: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评估提出的优化策略是否可行和有效。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微观仿真方法,通过仿真软件建立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疏散模型,模拟客流疏散过程,评价不同的疏散策略,并通过实地调查数据验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研究意义1. 为同站台换乘站的站点设计和客流疏散提供参考依据。

2. 提出有效的客流疏散策略,提高同站台换乘站的运营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

3. 推动微观仿真在交通领域研究的应用和发展。

六、预期成果1. 提出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疏散的优化策略,为站点设计和运营提供参考。

2.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出的优化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探究基于微观仿真方法的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疏散研究方法,为交通领域的仿真研究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第4期2011年8月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Vol.11No.4August2011文章编号:1009-6744(2011)04-0110-07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李季涛*1,付佳2,王宇1(1.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2.沈阳铁路局大连站,辽宁大连116022)摘要:对铁路客运站客流到达、疏散的时空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仿真概念模型.从车站到达旅客交通特性出发,在经典社会力模型基础上对旅客站内交通行为进行微观仿真建模,并对模型的行人尺寸和期望速度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标定.通过对沈阳铁路局大连站到达旅客疏散仿真实验,得到该站地下通道和南出站口处旅客人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旅客最高聚集人数95%置信区间和高峰出现的时间,到站旅客换乘时间95%置信区间,找出了存在安全隐患的带状区域和点状区域.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关键词:铁路运输;换乘时间;微观仿真;旅客疏散;交通特性;社会力模型中图分类号:U293.13文献标识码:AMicroscopic Simulation of Arrival Passenger Evacuationin Large Scale Railway StationLI Ji-tao1,FU Jia2,WANG Yu1(1.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Dalian116028,Liaoning,China;2.Dalian Railway Station,Shenyang Railway Administration,Dalian116022,Liaoning,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space-time characteristics of arrival passenger mustering and evacuation in largescale railway station,the paper presents the simulation conceptual model on evacuation process of arrivalpassengers.The microscopic traffic behavior simul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by improving the classic socialforce model,and the passenger size and expected speed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re analyzed andcalculated.Through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 Dalian railway station,the time plots of passenger numberin underpass and south exit are drawn,and the indexes of the95%confidence interval of maximumpassenger mustering,the peak time and the95%confidence interval of arrival passenger transfer time areobtained.The band region and point region of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in railway station are also examin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reliable and practical.Key words:railway transportation;transfer time;microscopic simulation;passenger evacuation;trafficcharacteristic;social force modelCLC number:U291.13Document code:A收稿日期:2011-04-12修回日期:2011-05-10录用日期:2011-05-26作者简介:李季涛(1971-),男,吉林省舒兰市人,副教授,硕士.*通讯作者:to_lijitao@djtu.edu.cn1引言铁路客运站到站旅客集散具有客流瞬时总量大、流量随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衡、旅客交通行为动态复杂等特点.对大型铁路客运站到站旅客疏散过程进行微观仿真研究,不仅可以对现有车站布局和设备利用情况进行评价、找出热点区域和关键通道,而且为新建或在建客运专线车站的设计和人群紧急疏散提供可靠的技术指标.许多学者对铁路客运站仿真模型[1,2]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旅客在站内的微观交通特性考虑较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公共设施舒适性、安全性、方便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公共设施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多,与交通流密切相关的行人流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3-8].本文从铁路客运站到站旅客交通特性出发,对到站客流到达、疏散的时空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型铁路客运站到站旅客疏散微观仿真模型,从而为准确预测车站到达客流集散时空高峰、合理制定运营组织和疏散方案提供可靠依据.2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集散特点和交通特性分析2.1到达旅客集散特点铁路客运站到达客流集散的本质是大量到站旅客行为的积聚体现,与其他环境下的客流集散相比,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是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发生的社会活动,其客流集散具有以下特点:(1)客流瞬时总量大.大型铁路客运站一般位于人口密集城市,开行列车数量多、立体空间格局复杂、设备数量众多,表现为客流瞬时总量大和网络化的密集客流流线.(2)流量随时间分布不均衡.客流生成受事件和时间双重复合驱动,其事件驱动是列车到达,时间驱动主要是列车时刻表,这就形成到达客流集中、时间分布不均衡、供需矛盾突出、客流波动性强的特点.(3)空间分布不均衡.客运站到站客流的空间分布直接受车站布局影响(如到发线计划、通道入口和出站口位置),也间接受到相关管理措施的影响(如交通诱导标志)和车站周边交通状况的影响.空间分布不均衡容易在客流密集的地方形成安全隐患,如地下通道、出站检票口处和站外出口处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客流的空间分布集中在带状和点状区域,易形成高密度的动态和静态人流.2.2交通特性分析国内许多文献对行人交通特性进行了研究[3,4],除具有一般行人的7点交通特性之外[4],铁路到站旅客交通行为还有其自身特点:(1)旅客目的地虽然相对简单,但对环境陌生的旅客会产生徘徊和问询等潜在的非交通行为,形成分段目的地,因此在仿真时需要对路径进行分段规划.(2)虽然旅客倾向于选择“最快”的路线,但部分到站旅客对时间敏感性不强,导致旅客的期望速度范围与一般行人期望速度(0.9 1.5m/s之间[9])相比范围更广.(3)到站长途旅客会携带大量行李和随身物品,导致旅客实体的尺寸和质量比通常意义下的行人尺寸和质量的范围波动更大.(4)由于列车到站时间的不均衡特点,到达旅客出站路径通常会形成单向而非双向人流,“靠右”规则对旅客影响不大,只是根据自身目的地和当时人流状况而定.总结来看,到站旅客的交通行为由移动、等待、徘徊、排队、服务、避让、选择等微观行为通过复杂机制组合形成,同时伴随着大量潜在的非交通行为(如问询、补票、行李搬运等),增加了旅客站内行为的动态复杂性.为使仿真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旅客从到站到检票出站的连续过程,旅客在站内的移动可以通过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和边界避让等来表示.3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概念模型本文以到站旅客在站内的交通行为以及车站设施布局和周边环境对旅客行为的影响为基础,将到站旅客从下车到选择特定换乘方式离开车站的流程定义为一个网络模型,旅客在站内的活动通过其自主移动和对各个分段目的地节点的方向选择来进行,如图1所示.图中的虚线表示有多个方向和长111第11卷第4期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度参数的分段连接路径.对模型具体分析如下:图1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概念模型Fig.1Conceptual model of microscopic simulation on evacuation process of arrival passengerin large scale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1)到达流生成.车站到达客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到站旅客和接站人员.对于到站旅客可以采用一次生成的方式,时间事件由依据列车时刻表的列车到达事件触发,到站旅客人数随机分布通过对一定时间段内(如1个月)每列列车实际到站旅客人数的统计分析得出,可以采用有界的均匀分布或三角分布描述.接站人员的到达时间虽然受列车时刻表影响,但由于接站人员数量较少且其到站时间为非密集性到达,因此可以采用泊松分布、到达率以小时为单位随机生成.(2)站台下车节点.列车停留站台可以依据车站到发线运用计划设置,站台旅客下车节点可以依据到站列车的编组辆数随机生成,从简化模型角度考虑,可以依据经验在每个站台设置12 18个下车节点.(3)出站口和检票口节点.对于出站口节点选择可以通过实际调查,采用概率的方式选择,检票口节点数量可以根据车站实际情况设置.由于检票时间是一个快速且容易控制的过程,因此可以用有界的三角分布随机生成检票时间.(4)换乘节点.旅客出站后的换乘方式选择定义为换乘方式和选择不同方式的百分比,采用离散分布随机生成,旅客通过对不同换乘节点的方向选择进行自主移动.换乘方式的设置需要考虑车站所在城市的实际交通状况,其百分比参数可以通过现场数据的采集分析获得.4基于社会力模型的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交通行为建模目前国际上常见的行人流模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连续型模型,如社会力模型[5,6];另一种是离散型模型,如格子气模型[7]和元胞自动机模型[8]等.社会力模型基于多粒子自驱动系统框架,假定组成人群的个体具有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的能力,将人的主观愿望、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用社会力来描述,能够解释行人运动的本质.因此,本文采用经典的社会力模型来描述铁路客运站到站旅客在站内的交通行为.4.1模型基本原理社会力模型以牛顿力学为基础,假设行人在所受社会力的作用下移动,行人所受全部力的合力产生一个加速度d v/d t.基于前面对到站旅客交通特性的分析,由于出站路径通常会形成单向人流,从简化模型考虑,本文忽略了经典社会力模型[5]中人与人间的身体接触力,建立基本公式如下:mid vi(t)d t=miv0iei-vi(t)τi+fib(xi(t))(1)211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年8月式中mi 为旅客i的质量;v0i为旅客i的期望速度;ei 为旅客i的期望运动方向;vi(t)为旅客i在t时刻的实际速度;τi 为适应时间;xi(t)为旅客i在t时刻的位置;fib为旅客i与边界之间的作用力.期望的运动方向可由旅客此刻的位置xi(t)和目标位置p算出,其公式如下:e i =(2)旅客与边界(如地下通道墙壁)的作用力在模型中用排斥力来描述,该力取决于旅客与边界间的距离,在某一微小距离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力不会超过最大极限),并会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到零,可用一个指数方程来表示:f ib (xi(t))=Aiexprib-dibBinib(3)式中Ai 为旅客i与边界相互作用的强度;Bi为排斥力的影响距离;dib为旅客i与边界中心间的距离;rib 为旅客i的尺寸半径与边界半径之和;nib为旅客i到边界的单位矢量.社会力模型中的参数由于其物理意义是可以被测量的.由公式(1)-(3)可知,社会力模型的两个基础型参数分别是行人尺寸和期望速度,本文根据大型铁路客运站到站旅客实际交通特性调查,对两个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标定.4.2到站旅客期望速度到站旅客步行速度同自身因素、路径条件和环境条件有关.国际上对行人速度的研究主要以数据收集和分析为主,HCM2000[9]认为人行道行人自由速度为1.52m/s,并且步行速度依赖于老年人(超过65岁)的比例,说明行人的构成会直接影响行人的速度.行人速度影响因素多,变化范围大,综合研究成果表明,由于行人生理(年龄)和调查地点的不同,行人速度在0.9 1.5m/s之间.本文通过对到站旅客速度数据收集与分析,在期望速度参数标定时采用离散分布定义旅客速度值的范围和不同速度值组成的百分比,在仿真时为每个旅客实体随机生成速度期望值,其数学公式如下:E(x)=x1p1+∑((x i-x i-1)p i)(4)式中xi 为随机变量x所有可能的取值(i=1,2,…,k);pi为对应取值的概率.4.3到站旅客尺寸和质量对于社会力模型来说,由于没有元胞网格的限制,旅客的尺寸相对灵活,可以是固定值,也可以是随机的.考虑性别年龄因素和个体身体尺寸差异,本文认为采用随机分布的方式比较合适.文献[7]将行人占用空间范围转换为椭圆的长半轴b范围为[0.33,0.40]m,但由于铁路客运站到站旅客的特殊性,即随身携带大量行李和物品,从简化模型考虑,本文将到站旅客占用空间范围标定为圆形半径r,范围为[0.33,1.40]m.在到站旅客尺寸参数设置时,采用有界的三角分布为每个旅客实体随机生成圆形尺寸数值,其数学公式如下:f(x)=2(x-0.33)(1.40-0.33)(m-0.33),0.33≤x<0.802(1.40-x)(1.40-0.33)(1.40-m),0.80≤x<1.{40(5)式中m表示旅客实体圆形尺寸半径最可能取值,单位为m,本文取0.7m.旅客实体质量随半径r呈线性变化[7],本文取分布范围在[42,90]kg.其他参数依据文献[5]设定,Ai=2000N,Bi=0.08m,τi=0.5s.5实例分析本文以沈阳铁路局大连站为例,车站由南站房、高架候车室和北站房三部分组成,旅客流线为“上进下出”,出站旅客经由地下通道从南、北两个出站口出站.大连站共有5个站台、9条站线,地下通道在每个站台处东、西向各开一个入口,通过楼梯直通检票口,南出站口设置检票口3个,北出站口设置检票口1个.5.1仿真参数设置通过调查,大连站属于双向峰型的客流日分布曲线,因此仿真时间取其中一个旅客出站高峰时段6:00 10:00.车站2009年3月到达列车车次、终到时间、停靠站台和列车到站旅客人数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311第11卷第4期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表1列车到站时间、停留站台和列车到站旅客人数分布Table1The arrival time,staying platform and arrival passenger number distribution of train车次始发站终到时间站台列车到站旅客人数随机分布分布名称分布函数2220齐齐哈尔6:081均匀分布UNIF(708,992)T262哈尔滨6:335三角分布TRIA(383,429,846)Z82北京7:233三角分布TRIA(91,101,213)K7334延吉7:315三角分布TRIA(365,392,653)K550齐齐哈尔7:422均匀分布UNIF(230,401)T130大庆8:081均匀分布UNIF(449,601)K684北京8:165三角分布TRIA(458,948,1003)K7386通化8:501均匀分布UNIF(622,1387)K930佳木斯9:085均匀分布UNIF(396,744)对大连站出站旅客换乘数据采集的结果分析,得到旅客选择换乘方式较多的南出站口离开的百分比为93%,选择北出站口离开的百分比为7%.根据对大连站实际到站旅客速度采集的结果分析,设置旅客实体在水平面、楼梯下行和楼梯上行的速度分布如图2、图3、图4所示.图2旅客实体水平速度分布Fig.2Speed distribution of passengers entity onfloor图3旅客实体楼梯下行速度分布Fig.3Speed distribution of passengers entitymoving downstairs模型的逻辑结构应用Simio仿真软件建模,设置一次仿真运行30天,重复仿真运行100次.图4旅客实体楼梯上行速度分布Fig.4Speed distribution of passengers entitymoving upstairs5.2仿真结果与分析仿真结果如表2所示,图5显示了站内地下通道和南出站口站外旅客人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行人密度一般指单位步行空间中的人数(人/m2),是衡量步行环境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本文采用国际上广泛采用的Furin评价指标标准[10],标准规定A 级最好、F级最差.对具体仿真结果分析如下:(1)到站旅客人数95%置信区间为[5110,5568],实际到站旅客人数为5227,在置信区间内,说明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2)地下通道内旅客最高聚集人数95%置信区间为[889,921],时间出现在8:55-9:00,大连站地下通道面积约为720m2,在高峰时刻密度阈值为1.26人/m2,服务等级为E级,服务水平差,属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带状区域.(3)南出站口站外旅客最高聚集人数95%置信区间为[159,169],时间出现在7:45-7:50,出站口外面积约为165m2,高峰时刻密度阈值0.99411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年8月人/m 2,服务等级为D 级,服务水平较差,属于存在安全隐患的点状区域.(4)到站旅客换乘时间95%置信区间为[8.75,9.67]分钟,最大换乘时间为23.95分钟,采用文献[11]的评价指标计算得出大连站换乘水平为D 级(A 级最好、E 级最差).主要原因在于大连站主要换乘方式集中在南出站口外,由于南出口检票口通行能力有限,造成前往南出口的地下通道聚集了大量旅客,影响了整体换乘的流畅性,增加了旅客的换乘时间.(5)检票口均态利用率仅为0.2438,但忙时南出站口3个检票口平均排队长度可达23人,最高可达109人,其原因在于到达客流随时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极为显著.表2大连站到站旅客疏散仿真结果Table 2Simulation results of arrival passenger evacuation in Dalian railway station指标名称平均值95%置信区间区间半长区间最小值区间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实际平均值到站旅客人数533922951105568480058365227地下通道内最高聚集人数90516889921---南出站口站外最高聚集人数1645159169---旅客换乘时间(分钟)9.210.468.759.671.9123.95-检票口排队长度(人)23320260109检票口均态利用率0.24380.01010.23370.2539--图5地下通道和南出站口站外旅客人数随时间变化曲线Fig.5Time plot of passengers number inside underpassand outside south passenger exit总体分析来看,随着未来哈大客运专线2012年的建成接入和城际列车的公交化开行,大连站目前采用的一条地下通道南北两个出站口的换乘方式将无法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势必会影响服务质量,形成安全隐患.6研究结论对微观行人运动仿真的研究,关键是建立的模型能准确反映实际系统中的行人交通特性.基于这个目标,本文针对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集散特点和交通特性,建立了基于社会力的旅客交通行为微观仿真模型,并采用Simio 仿真软件实现了系统逻辑结构.通过以沈阳铁路局大连站为实例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到站旅客的疏散过程.由于社会力模型计算复杂、参数标定困难,本文对旅客实体移动建模只考虑了单向人流的情况,忽略了人与人间的作用力和身体接触力,这将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参考文献:[1]李得伟,韩宝明,李海鹰.大型铁路客运站旅客集散微观仿真[J ].中国铁道科学,2009,30(3):119-124.[LI D W ,HAN B M ,LI H Y.Microscopic simulation on large scale railway station of passenger mustering and evacuation [J ].China Railway Science ,2009,30(3):119-124.][2]李文新,周育龙.大型客运站高峰期客运组织仿真模型及其优化[J ].铁道学报,2003,25(1):15-19.[LI W X ,ZHOU Y L.Simulating model and optimization on passenger organization of large-scale passenger station between passenger flow rush hours [J ].Journal of the China Railway Society ,2003,25(1):15-19.][3]贾洪飞,杨丽丽,唐明.综合交通枢纽内部行人流特性分析及仿真模型参数标定[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9(5):117-123.[JIA H F ,YANG L L ,TANG M.Pedestrian flow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andmodelparametercalibrationin511第11卷第4期大型铁路客运站到达旅客疏散微观仿真comprehensive transport terminal[J].Journal of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Technology,2009,9(5):117-123.][4]张诗波,何民,骆勇,等.行人交通微观仿真虚拟动力学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9(1):51-55.[ZHANG S B,HE M,LUO Y,et al.Modeling virtual dynamics for pedestrianmicroscopic simulation[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9,9(1):51-55.][5]Helbing D,Farkas I,Vicsek T.Simulating dynamical features of escape panic[J].Nature,2000,407:487-490.[6]Helbing D,Buzna L,Johansson A,et al.Self-organized pedestrian crowd dynamics:experiments,simulations,and design solutions[J].TransportationScience,2005,39(1):1-24.[7]Serge Hoogendoorn,Piet H L Bovy.Gas-kinetic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edestrian flow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2000,1710:28-36.[8]Victor J Blue,Jeffrey L Adler.Cellular automata micro-simulation for modeling bi-directional pedestrianwalkway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2001,35:293-312.[9]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Highway capacity manual[M].TRB,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Washington DC,2000.[10]Fruin J.Pedestrian and planning design[M].Metropolitan Association of Urban Designers andEnvironmental Planners,1971.[11]徐良杰,李兆康,王淑琴.城市铁路客运站交通衔接评价方法与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30(8):105-108.[XU L J,LI Z K,WANG S Q.Evaluation methods and models of traffic transfer aturban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J].Journal of Wuhan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8,30(8):105-108.]611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年8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