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知识1

合集下载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汉语语法知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

古代汉语语法(一)

古代汉语的词类

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根据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在句中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标准,古代汉语有以下词类:

一、名词

名词是人和事物的名称。如:孔子、赵威后、国、家、阿房宫、东、年、星、箕畚。

名词不受“不”、“很”、“将”这些副词的修饰,能受“大”、“好”等形容词的修饰,能受数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如“一人”、“良马”。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结构中作主语、宾语和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如: 客.

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齐策》)(“客”作主语) 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诸侯”作宾语) 制,岩邑..

也。(《左传·隐公元年》)(“岩”作定语,修饰“邑”;“邑”与“岩”构成名词性词组,一起充当判断谓语。)

古汉语的名词在功能上的特殊之处是可以作状语。古汉语名词作状语可分为以下几类:

1.表比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是“像……一样地”。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

从。(《过秦论》)“云”、“响”、“影”分别译作“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2.表态度。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把(宾语)当作……”等意思。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

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兄”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

3.表动作方式。某些名词作状语时,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面”译作“当面”。

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
名词的特殊用法
名词作谓语 陈涉者,阳城人也。 是社稷之臣也。(季氏)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 退秦师)
名词作状语
• 夫山居而古汲者。(五蠹) • 失期,法当斩。(陈涉世家) • 秋水时至 •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非能水也。 (劝学)
活用: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 一般动词:亲贤臣,远小人。
• 使动:既来之,则安之。(季氏) • 意动: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秋水)
宾语前置
• 在疑问句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 置。 • 不患人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 • 毋吾以也。(侍坐) •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 • 何厌之有?(郑伯)
状语后置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

古汉语语法全解析

古汉语语法全解析

第三章语法(上)

第一节语法概说

每一种自然语言都有一定的语言的组合法则,人们只有按照一定的组合法则把语法单位组合起来,才能构成语言,才能表达和交流思想。语言中的这种组合法则就是语法。人们对于自然语言中的组合法则进行研究所形成的科学,就是语法学,或叫理论语法,亦简称语法。目前语法学界将语法单位一般分为四级,即语素、词、短语、句子。各级语法单位内部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特点而分成若干大小不同的类别,例如词可以分为实词与虚词,实词又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又可以分为介词、连词、助词等;短语可以分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和复句内部又可以分为若干类。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在语音、词汇和语法这语言的三要素当中,古今语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今词汇的发展变化也是相当大的,而只有语法是比较稳定的。尽管语法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交又网络,并且处在变动之中,然而就其基本结构来看,古今语法仍然具有一致性。当然,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语法毕竟有它的显著特点。譬如: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词类的数目大致相同,一般分为十二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然而在语法功能方面它们之间还是有所不同,例如:现代汉语里一般把代词划归实词,而古代汉语里则划归虚词,这是根据古今汉语里代词的不同特点而划分的。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实词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古代汉语里存在着大量的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并且往往是其他类的实词活用为动词。现代汉语里也有词类活用,但远不及古代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那样普遍。

古代汉语语法简要归纳

古代汉语语法简要归纳

古代汉语

一、语法:

(一)词法

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

1.虚词:

(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

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

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了)

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出嫁了)

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的)

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

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

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

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

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

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字本意:箕

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

天下皆是也(这样的)

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

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

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不算是国家呢?)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1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1

②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 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 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 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简析]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 的(如例②的“四”“六”)或以数量为比喻的 (如例①的“二三”,“使……反反复复”)变化。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也”
如:夫战,勇气也。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如:人非圣贤,孰能无惑?
判断句
(4) “……者,……” 如:天下者,高祖天下。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5)“……者也。”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6)既没有“者”字也没有“也”字来帮助
三、词类的活用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 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 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种类: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 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动 词或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 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此外,名词用 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名词用作状 语,并不是词类活用,但是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 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被动句
常见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下六种: (1)在谓语动词之后,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

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一)

第一讲 绪论

一、古汉语的概念和范围。

1、从时间上看,在“五四”以前的悠久的历史时期内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它是通过书面形式保留下来的。

2、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六朝时对佛经的翻译用了当时的口语。文人们也渐渐认识到模仿古人的弊端。其实,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古汉语书面语和古白话都与当时的口语联系紧密。

《尚书》,在我们看来似乎是非常难读的,却也只是当时的口语而已。其实,说它难读也不然。我们现在有不少成语都出自《尚书》。如:

若网在纲,有条不紊。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尚书?盘庚》)

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尚书?说命上》)

玩物丧志,玩人丧德。(《周书?旅獒》)

《史通?杂说》:“晋楚方言,齐鲁俗语,六经诸子载之多矣。”

《史记》中也夹杂着不少方言口语,而《汉书》在语言上却主要是模仿先秦。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语也是在不断地发展着的。而书面语却不愿意发展了。于是,此两者便渐渐有了差异。

到六朝时,文人也多不满意作文的一味仿古,所以也开始书写当时的口语。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及至唐代,故白话发展达到成熟期。当时出现了一种说唱形式的,称为“变文”。(“变文”原称“转变”,原用以宣传佛经故事。常常是一幅图加上一段文字,有些像我们现在的小人书。)

古白话到了宋元明发展到最高阶段。

二、古汉语语法教学体系。

实际上,我们所讲述的,是一种共时的语法。以先秦为基础,兼顾两汉的和古白话。

最全的古汉语语法知识

最全的古汉语语法知识

最全的古汉语语法知识

本章首先介绍与句子、短语、词有关的一些基础概念,然后再由这些基础概念出发来介绍与句子、短语和词有关的基础分类。由于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与词的构成有关的问题,在词的后面作些简要的说明。

第一节语法的基本单位

这一节我们先简要说明句子、短语、词及它们最基础的分类。

一、句子、短语和词

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有一定的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形式。古代汉语是书面语言,句子前后的停顿是通过后人所加的标点符号中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来表示的。如:

(1)[齐师]{大败}。(公羊传·成公元年)

(2)[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3)[子玉]{无礼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以上三例都是句子,例(1)句子的停顿用句号表示,后两例是用问号和感叹号来表示。至于这些句子的语调,今人只能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调比照地来认识,很难确切地知道古人当时到底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来说这些句子。以上三个句子全都表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一个句子常由主语和谓语这样两个句子成分构成,在以上四个句子中,用点和△标示的不同部分,分别是主语和谓语。主语表示一句话的话题,通常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已知的信息,所以主语趋向于有定。谓语则是对主语的陈说,对于听话者来说,谓语对主语的陈说常是未知的信息。主语、谓语可以由词直接充当,也常由短语来充当。短语又叫词组,它有时可以直接成句,但更常见的形式是,在它用做主语或谓语之后,再构成句子。以上例(1)中的主语“齐师”和谓语“大败”,就都是短语。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以上例(1)中的“齐”、师”等就都是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

古代汉语讲义第一章

古代汉语讲义第一章

古代汉语讲义第一章

古代汉语讲义---第一章文选

郑伯克段于鄢

一、文字方面

1、“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避古今字躲避。

2、“姜氏何厌之有? “厌——餍古今字满足。

3、“公赐之食。食舍肉。”舍——捨(古今字)放着,放在一边。

4、“佗邑唯命。”佗——他异体字

5、“不义不暱。”暱——昵异体字

6、“庄公寤生。”寤——牾(逜),通假字,倒逆

7、“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阙——掘,通假字,挖掘

8、”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无生民心。”“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无——毋通假字不要

9、“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赐,通假字赐予

二、词汇方面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都:卿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城:城墙。国:这里指诸侯的封邑。有时也指诸侯的国都。如:“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意为国都的三分之一。

2、“君将不堪。”堪:经得起,受得住。不堪,即受不了。

3、“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所,处所,地方。“为之所”,双宾语句,给他安排处所。滋蔓:滋长蔓延。图:图谋,对付。

4、“况君之宠弟乎?”宠:尊,处于尊荣地位。

5、“多行不义,必自毙。”毙通獘,倒下去。这句意思是,多做不应该做的事,一定会自招垮台。

6、“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而:过了不久。鄙:边境上的城邑

7、“无庸,将自及。”无庸:不用。及:课文“赶上”,应释为

危害。自及:自危。

8、“厚将得众。”厚:丰大,这里指土地扩大。

9、“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完:修茸城郭。聚:聚集民众。缮:修缮。甲兵:甲,铠甲;兵,兵器。具:备,准备。

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

⑤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表凭借;因功称王-6射之,豕人立 啼。-《左传》-表行为状态;像人一样-7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战国策》-表态度;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二 时间名词作状语-1吾日三省吾身。-表行为的频率;每日-2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用在句首,表示 溯过去
数词作动词-1势齐则不一,众齐则不使。-《荀子》-统一-2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次地做,千次地做-3庾仲初作《杨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價云:可三《二京》,-四《三都 -并列为三,并列为四
使动-定义:即述语带有使动意义的用法,述语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而是主语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发出 -一、-动词的使动-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 3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子路从而后》-4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使..产生二心
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句法成分的位置
判断句-·定义和特点-基本构成类型-表达功能
1.定义:-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是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作出判断-的句子。 2特点:-不用判断词“是”,往往在句末用语气词“也”-帮助构成判断。
古代汉语判断句基本构成类型-基本构成类型:“主语+者,谓语+也”-例: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有 可以不用“者”,只用“主语,谓语+-例:董狐,古之良史也。-有时也可不用“也”,只用“主语+者,谓-语”: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时“者”、“也”都不用,只用“主语,-谓语”

语法(一)古代汉语

语法(一)古代汉语

相同处:①句法结构相同,都是动宾关系。 ②两种用法均由形容词的活用形成。 不同处: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主语 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现实或者能够实现的, 而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 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如此。
三、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除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外, 还经常活用为一般动词,表达与这个名词意义相关的动 词含义,我们称之为“名词用如动词”。名词活用为一 般动词,比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要普遍得多。 如: ⑴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张衡传》 目:用眼睛瞪。——要翻译成一个与名词相关的动作。 ⑵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说苑· 贵德》 后一个“风”和“雨”都活用为动词,“风人”,即吹 拂人。“雨人”即滋润人。 ⑶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蹄:名词活用为动词,用蹄子踢。
2.表示对人的态度,译成:象对待……一样的 (来对待)。 如: ⑴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 赵策》 古代的俘虏常用作奴隶,所以“虏”又称作 “奴虏”。虏:象对待奴隶一样地。虏使其民: 把秦国的人民当作俘虏(奴隶)来对待。 ⑵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 孙膑》 ——象对待客人一样的对待他。 (3)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史记· 项羽本纪》奴虏:名词作状语,像对待 奴虏一样。
谖草
忘忧草(黄花菜、金针菜)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区别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 (1)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结果; 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 当作什么,是主观看法或意念。 (2)使动用法涉及到动词、名词、形容词,意动 用法只涉及到名词、形容词。 如: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 劝学》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 策· 齐策一》)

古代汉语语法(一)

古代汉语语法(一)

古代汉语语法(一)

第一章词类活用

一概说

(一)词的语法分类:词类,就是从语法的角度给语言中的词划分类别。划分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词与词的结合关系。组合、聚合关系),同时可以结合意义和形态。根据传统语言学理论,词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可以独立担当句法成分的词,一般意义较具体实在,能单独回答问题(朱: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开放与封闭)。反之则是虚词。

虚、实两大部类之下分别包含了若干类词,但具体类别和所属则有出入。《现代汉语》(寥黄本):实词——名、动、形(区别词近年独立出来)、数、量、代、副、叹、拟声;虚词——助、介、连、语气。胡裕树本把叹词、拟声词放在虚词类。朱德熙《语法讲义》归副词为虚词(向熹《古汉语知识辞典》同),又把叹词和拟声词独立与虚词、实词并列的第三大类。每一类词都有它们意义和用法上的共性,我们之所以给词进行语法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说明词义和用法。

(二)“词类活用”理论的由来:大家知道,汉语和西方印欧语有很大的不同。词的多义性与多功能性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古汉语尤为突出),因而对词进行语法归类就显得不那么容易。第一次建立了汉语语法理论体系的《马氏文通》(1898)就此提出了“字无定义,故无定类”的观点(此后持此观点者有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反对马建忠(1845~1900)的“字无定类”说,主张根据词的本用定类,不能以修辞上的特例作为语法上的通例,不能以例外否定规律,又创动词的“致动”、“意动”两个术语,成为“词类活用”说的首倡者。王力《古代汉语》(1962):“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由于仿古的习惯,在后世古

古代汉语 通论—语法(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 教学课件

古代汉语 通论—语法(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 教学课件
适燕者,北其辕;适楚者,南其辕。(《战国策·燕策一》) 赵王以为然,故而不西兵。(《史记·陈涉世家》) 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
列传》)
17
C 专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专有名词也可用作使动,例如: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 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 欲刘豫我也!” 《左传·定公十年》:“公若曰:‘尔欲吴王我 乎?’” 一般来说,专有名词用作使动,都有特殊所 指,表示一种“比方”、“喻称”之义。
今之世人下于圣人也已远矣,而耻学于师。(韩愈《师 说》)
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
又安敢毒邪?(柳宗元《捕蛇者说》)
25
②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时,在主 观意念上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认为是(或当 作)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其翻译格式是: 以+宾语+为+名词;把+宾语+当作+名词。例 如:
如果一个名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表示与人或事物相关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等而表示与人或事物相关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等这时它并不起使动或意动的作用但词义一般产生这时它并不起使动或意动的作用但词义一般产生一些变化临时具有了动词的语法功能用作动词一些变化临时具有了动词的语法功能用作动词谓语我们就说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古代汉语语法(一)

古代汉语语法(一)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一)表示类属关系: 陈胜者,阳城人也。 滕,小国也。 (二)表示等同关系: 梁父即楚将项燕。 (三)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曹公,豺虎也。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四)压缩的判断句 百乘,显使也。 夫战,勇气也。 (五)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 谖之计也。
三、其他判断句式
(一)否定的判断句 是非君子之言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二)加强肯定语气的判断句 吾乃梁人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是皆秦之罪也。
三、其他判断句式
(三)带有各种语气词的判断句: 此亡秦之续耳。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黄帝人耶,抑非人耶? 子非三闾大夫与? 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术乎?
五、判断句和“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是吾师也。 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汤之问棘也是已。
思考题
判断动词“是”是何时通过何 种方式产生的?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三)“主语+者+谓语”: 天下者,高祖天下。 兵者,凶器。 (四)“主语+谓语”: 是炎帝之少女。 此用武之国。

古代汉语语法(一)全解

古代汉语语法(一)全解

• 古代汉语判断句谓语的前面可以有副词修饰 • 1.否定判断句的构成一般是在充当谓语前的名词、 代词或名词性结构前加上“非”
例: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庄子· 秋水》(“非” 表否定副词,不是判断词,译为“不”。)
2.其他修饰副词 例:是乃仁术也。--《孟子· 梁惠王上》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 项羽本纪》 此特匹夫之勇耳。--《史记· 淮阴侯列传》 是皆秦之罪也。--《战国策· 秦策一》 子诚奇人也。--《孟子· 公孙丑上》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 项羽本纪》
特殊句式
• 判断句 • 被动句 • 句法成分的位置
判断句
• 定义和特点 • 基本构成类型 • 表达功能
1.定义: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是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 词组充当谓语,对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作出判断 的句子。 2.特点: 不用判断词“是”,往往在句末用语气词“也” 帮助构成判断。
古代汉语判断句基本构成类型
• 关于“是”和“为” 1.是 长作代词,充当主语 例:是社稷之臣也 --《论语· 季氏》
“是”指代颛臾 2.为 本意是“劳作”,逐渐引申成为一个意义很广泛 的动词。一般来说,用“为”充当谓语的句子是 叙述句,不是判断句。 例:颖考叔为颍谷封人 --《左传· 隐公元年》
表达功能
• 从主谓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上分析,两种基本表达 功能: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5、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 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 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1)表示比喻。例如: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 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胜世 家》 狐,名词,狐狸,在这里作状语,像狐狸 一样。
(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例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兄长,在这里作状语,像对待 兄长一样。 (3)表处所的。例如: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 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草、露,名词,这里作状语,在草地上, 在露天下。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 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形式: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例如: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 思 “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 山记》。“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 “深”的意义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例如: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 攻》。“园圃”是相近词,来自百度文库别是“种树 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 如列传》。“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 “国”之意
(4)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例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在这里作状语,用箕畚。 (5)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面,名词,脸,在这里作状语,当面。

古代汉语(知识点)

古代汉语(知识点)

第一章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

(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

名词:天、地、草、木、山、川、人、手、耳、刀、马、牛、羊

动词:出、入、起、坐、笑、骂、学、问、变等

形容词:大、小、长、短、轻、重、方、圆、白、黑、

数词:一、二、三、四、

注意:这种词属于基本词汇。

保证了汉语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基本词汇的词义基本不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变化。

(2)古今词义基本不同

1、旧词的死亡原因:

历史事物的消亡膢

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倡优一一演员、艺人

注意: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这跟“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丿听。” 打瞌睡一一泛指所有的睡觉

《韩非子》:“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

卖掉(卖的结果)一一卖的行为

《左传•蹇叔哭师》:“穆公访诸于蹇叔。”

咨询(事)——探访、拜访(人)

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

所谓词义范围的变化,是就一个词新旧义位的比较而言。

一般认为,词义范围的变化有三种情况:

1.扩大:意义由下位义变成了上位义。

《礼记•曲礼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

诸侯之妻一一自己及他人的妻子

2.缩小:意义由上位义变成了下位义。

《战国策》:“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泛指居处、房屋一一帝王的殿堂、居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 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一种对象,这就叫 词义的转移,词义转移有一下几类:
(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乙事物。例如:
“币”古义指礼物。《屈原列传》:“厚币委 质事楚。”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
“涕”古义指眼泪。今义一般作“鼻涕”解。
(2)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乙动作。例如:
“祥”。古义有预兆,有吉有凶。《左传 僖 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即古 义“吉凶预兆”的意思。今义多指吉兆,如 “吉祥”。
5、名称说法改变 例如: “目”改称“眼睛”。 “日”改称“太阳”。
6、单音词变为复音次
例如: “前”变为“前面”。 “敌”变为“敌人”。
7、偏义复词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词和句式
古代汉语语法之
词类
词类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古今异议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代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叹词 兼词
实词
一、古今异议词
古代汉语中字形相同而异议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 异义词。
如:“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去”,古 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
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
(2)感觉性质相通,从原义扩大到其他感情 相似的意义。例如:
“甘”。《说文》:“美也。从口含一。”现 在常用的意义除了味美、味道甜之外,还有心 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
“苦”。《说文》:“大苦,苓也。”“苓” 是一种苦菜,表示味苦。现在的“苦”,不仅 有“甘苦”之“苦”义,还衍生出“辛 苦”“痛苦”等义。
(1)褒义词变化为贬义词。例如
“明哲保身”。源出《诗经 大雅 烝民》: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赞扬一个人聪明有 智慧,善于适应环境。今义指不坚持原则、只 顾自己的处事态度。词义游“褒”变“贬”。
“衣冠禽兽”。原指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 现在指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生。比喻道德败坏, 行为像畜生一样的人。
(2)贬义词变为褒义词。例如:
“乖”。古义为偏执、不驯顺。《林黛玉进贾 府》中“行为偏僻性乖张”即古义。今义是 “听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子真乖”。
(3)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例如:
“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的过失。《邹 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即古义。 今义“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 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 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 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 于一块化石,又叫化石语素。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 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 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 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3)由专用名词扩大为通用名词。例如: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 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 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 名了。 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 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 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 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拿东西给人或动物吃,读si,Hale Waihona Puke Baidu。韩愈《马
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 通“蚀”,亏损。《易 丰》:“月盈则食”。
注:在一个句子里,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究竟 用的是那个意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 阅读,仔细分析,增强阅读能力。一词多义是 由本意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这样,我们应该 从一个词的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各个引 申义和通假字。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 传》。“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 意
二、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 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 另一个意义。一般来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 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例如:
“食”:1吃。柳宗元《扑蛇者说》:退而甘 食其土之有。2吃的东西,食物。《曹刿论战》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
2、词义缩小
是指词的古义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 得狭小的现象。词义缩小有以下三类:
(1)词义程度减弱。例如: “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
的程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即用“饿”的古义。今义的“饿” 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弱咯。
(2)词义的表示范围缩小。例如:
“子”。最初是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孩、女孩 都称“子”。现在“子”专指“儿子”。
“臭”古代泛指气味。现在自指难闻的气味。
(3)词义义项的减少。例如:
“劝”。古义常用义项有鼓励、劝说、规劝。 《劝学》之“劝",就是鼓励的意思。今义中就 只剩下“劝说、规劝”这一义项。如“劝人改 之”。
3、词义转移
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 致有如下几种:
1、词义扩大
特点:今意大于古意, 词义扩大有以下几类: (1)原单指某些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
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例如: “雏”《说文》:“鸡子也。”本义指“小
鸡”。现在指幼小的动物或幼儿,以及未定型 前的最初形式、形状。如“雏鸟”“雏形”等。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 的有以下两种形式: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例如: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 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 记》。“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 意义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例如: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 攻》。“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 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走”古义为“跑”“逃跑”。《廉颇蔺相如 传》:“窃计欲忘走燕”。今义的“走”是 “步行”的意思。
“去”。古义是“离开某地”。《岳阳楼记》: “去国怀乡”。现在则指到某地去。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的过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换 的现象,叫做词义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例如:“卑鄙”一词,古义表示出身低微、见 识浅陋,是一个表谦虚的中性词;今义指品质 恶劣。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有下面几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