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树学案

合集下载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标题:离太阳最近的树

教材:《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认识太阳、地球和木星,了解地球与太阳、木星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习惯。

教学目标:

1. 知道太阳是地球的恒星,是中心子午线的最高轴,地球公转的轴。

2. 通过观察太阳照射地球的现象,认识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来源。

3. 了解地球与太阳、木星的距离。

4. 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观察太阳照射地球的现象,认识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来源。

2. 了解地球与太阳、木星的距离。

教学准备:

1. 太阳、地球、木星的图片或模型。

2. 磁铁、针、玻璃球等实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出示太阳、地球、木星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内容,问提问:“太阳、地球、木星三者有何关系?”“太阳和地球之间有没有其他的星球?”“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意思?”

2. 让学生观察太阳,让他们描述太阳的形状、颜色、亮度等特征,并引导他们思考太阳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理论学习(10分钟)

1. 让学生观察太阳照射地球的现象,并引导他们探索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来源。

2. 引导学生了解木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离太阳比地球更远。

3. 出示图片或模型,让学生了解地球与太阳、木星的大致距离差异。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让他们使用磁铁、针、玻璃球等实验工具,研究太阳是如何照射地球的。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太阳、地球和木星之间的距离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

四、讨论总结(10分钟)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目标:

1.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光合作用以及树木对环境的重要作用。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适用对象:小学4年级至6年级的学生

教材准备:

1.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太阳和树木的照片。

2. 树叶和树干的剪影,用于活动中的制作。

3. 白板和可擦笔。

4. 学生绘图纸和彩色铅笔。

教学步骤:

Step 1: 引入话题(5分钟)

2. 在白板上写下“离太阳最近的树”这个题目,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题目的意思。

1. 引导学生回忆光合作用的概念,并解释树木是如何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的。

2. 解释太阳作为我们的能源供应商,为树木和其他植物提供光和热能。

1. 分发树叶和树干剪影给每个学生。

2. 让学生观察树叶和树干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并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描述这些特征。

3. 引导学生观察树叶和树干的差异,并解释树叶充当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而树干则提供支撑和传导。

2.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绘制一棵树的图画。

3.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绘制的树与离太阳最近的树之间的联系,例如:树叶的形状、颜色、位置等。

1. 让学生轮流分享他们绘制的树,并解释他们的想法和理由。

2.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太阳对树木的生长和发展如此重要。

3. 鼓励学生提出关于保护环境和树木的想法和建议。

1. 总结本课的内容,强调太阳对树木的重要性以及树木对环境的贡献。

评估:观察学生在绘图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太阳和树木的理解程度。可以编写一份简短的问答或绘图作业,以方便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拓展活动:可以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树木,并记录它们与离太阳距离的关系。学生还可以收集树叶样本并制作一个小的树叶相册,了解不同树叶的形状和特征。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描绘的自助餐树的特点和意义。(3)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3)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的情感。

2. 教学难点:

(1)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主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思考。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1)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的电子版或纸质版。

(2)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或图片。

(3)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的相关讲解资料。

2.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

(2)了解课文作者的相关信息。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助餐树的特点和意义。(2)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词和语句的理解问题。

优质课教案《离太阳最近的树》

优质课教案《离太阳最近的树》

鼓励学生交流朗读感 受,分享对文章的整 体理解。
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 容,了解文章大意, 形成初步印象。
分析文章结构,梳理脉络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分析 文章结构,明确文章线索。
指导学生找出文章的关键段落 和语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
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各部分内容 ,把握文章主旨。
品味语言特色,领略风格
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感受作者的表达方式。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等,理解其表达效果。
鼓励学生模仿文章中的语言风格 ,进行写作练习。
挖掘深层含义,理解主旨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和思想感情。
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 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感悟。
讨论文章中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明确 作者的写作意图。
03
知识拓展与延伸
太阳与地球距离知识普及
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
约为1.5亿公里,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需要大约8分钟。
地球公转轨道与太阳距离变化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呈椭圆形,因此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会发生变化,最近时约 为1.47亿公里,最远时约为1.52亿公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它提供了光和热,驱动了地球的气候系统和生物圈 。
优质课教案《离太阳 最近的树》
目 录
• 课程引入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 课堂互动与练习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教案标题:离太阳最近的树

教学目标:

1. 了解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并能够描述其特征。

2. 学习太阳、地球和树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

1. PPT或黑板。

2. 太阳、地球和树的图片或模型。

3. 班级地理位置图(可选)。

4.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过程:

引入(10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为什么?

2. 展示太阳、地球和树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位置和树的位置,引入离太阳最近的树的概念。

探究(20分钟):

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并给出理由。

2.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答案和理由。

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离太阳最近的树是赤道上的树,并解释其原因。

拓展(15分钟):

1. 展示班级地理位置图(或使用百度地图等在线工具),让学生观察赤道的位置。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赤道上的树离太阳最近?

3. 解释赤道上的树离太阳最近的原因: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表面运动速度最快,赤道上的树距离地球中心最远,所以离太阳最近。

巩固(15分钟):

1.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上完成相关练习,如填空题、选择题等。

2. 教师检查学生的答案,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纠正。

总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离太阳最近的树是赤道上的树,并解释原因。

2. 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心和科学探究精神,不断发现和探索新知识。

扩展活动:

1. 学生可以自行查找更多关于太阳、地球和树之间关系的信息,并向全班分享。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的主要内容。

2.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教学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

1. 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及相关背景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教学卡片、生僻词语解释等辅助材料。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教师讲解生僻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5. 分组讨论:作者为何说这棵树是离太阳最近的树?

7. 作业布置: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树的文章。

七、教学反思

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

2. 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是否准确?

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何改进之处?

八、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表现: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等。

九、课后拓展

1. 推荐阅读其他关于大自然的文章或书籍。

2.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离太阳最近的树》的作者和背景知识;

2.掌握《离太阳最近的树》的核心内容和主题;

3.学习使用恰当的阅读理解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生理解和掌握《离太阳最近的树》的核心内容和主题;

2.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理解技巧解析文本;

3.学生能够欣赏文学作品,并对其中的情感和意义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学准备:

1.《离太阳最近的树》散文课文;

2.教师备课笔记;

3.学生阅读笔记。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离太阳最近的树》的作品和作者,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2.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离我们最近,离太阳最近的是什么?

1.教师给学生逐段朗读《离太阳最近的树》,并带领学生思考每一段

的意义和情感;

2.教师提问学生,太阳对树的关照有哪些?树对太阳的感激之情有哪

些表现?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每一段的核心内容,并进行展示。

第三步:阅读理解

1.学生个人阅读课文,并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针对细节的问题;

2.学生进行课文的大致梳理,要求提炼出故事的主线和结构;

3.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运用所学的阅读理解技巧解

析文本,将问题的答案填写在表格中。

第四步:展示和讨论

1.学生分组进行答题展示,分享各自的解析和答案;

2.教师引导学生对每个问题的答案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教师总结学生的解析和答案,给予肯定和补充。

第五步:课文赏析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和情感描写,并解读其中的意义;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定稿)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定稿)
02 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电离层 等产生影响,进而干扰无线电通信、导致地磁风 暴等。
03 日地距离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能够维持 适宜的温度和气候,有利于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时间为24 小时,形成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
教学方法与手段
01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问题。
02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模型等教学手 段,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02
太阳与地球关系概述
太阳对地球影响
01 太阳辐射
太阳是地球上所有能量的来源,它通过辐射传递 能量,对地球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产生深 远影响。
气候条件
离太阳最近的树大多生长在气候 恶劣、温度低、日照时间短的高 山或极地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 条件十分苛刻,要求树木具有极 强的耐寒、耐旱能力。
土壤条件
高山和极地地区的土壤条件较差 ,土壤贫瘠、缺乏养分。因此, 离太阳最近的树需要具有在贫瘠 土壤中生长的能力,同时能够通 过自身的生理机制来吸收和利用 有限的养分。
降水量
降水量是影响树木生长的 重要因素之一,降水量过 多或过少都会对树木生长 产生不良影响。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2)能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特点。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

二、教学重点

1. 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的基本内容及其主旨。

2. 文章的写作手法和特点。

3.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

1. 文章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寓意。

2. 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和把握。

3. 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作品特点。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离太阳最近的树?为什么离太阳最近的树具有特殊意义?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文章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

(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探讨其寓意。

5. 拓展延伸: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的认识。(2)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

(2)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树的生长环境、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合作能力。

(3)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感受语言的美妙和文章的意境。

2. 课文理解: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树的生长环境、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 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学习:讲解和练习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如“阳光充足”、“茁壮成长”等。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出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3. 课文理解:让学生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学习:讲解和练习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树的生长环境、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分享讨论成果。

四、作业布置

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树,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树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通过描绘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环保意识,珍爱自然资源,培养对大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二、教学重点

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树的赞美之情。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学会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 通过描绘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四、教学准备

1. 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木,谈谈对树木的认识和感受。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树木对环境的作用。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树具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何称它为“离太阳最近的树”?(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朗读感悟

(1)学生齐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树的赞美之情。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体验感。

5. 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最新最全《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精华版)

最新最全《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精华版)

最新最全《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精华版)《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精华版)

一、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2课《离太阳最近的树》。课文描绘了一棵长在高山之巅、离太阳最近的树,通过讲述树的生长过程,展示了树顽强生命力和与太阳的特殊关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5分钟)

1.1 教师播放高山风光PPT,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

2. 自主学习(10分钟)

2.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2 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生字词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3. 课堂讲解(15分钟)

3.1 教师讲解生字词,重点讲解“沐浴、茁壮、息息相关”等词语。

3.2 学生跟读,巩固生字词。

4. 例题讲解(10分钟)

4.1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例子,如“这棵树离太阳最近,所以它的叶子特别绿。”

4.2 学生分析例子,理解“离太阳最近的树”的特殊意义。

5. 随堂练习(5分钟)

5.1 教师出示练习题,如“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1)这棵树离太阳最近,所以它的影子特别长。(2)这棵树离太阳最近,所以它的叶子特别绿。”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离太阳最近的树》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3.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文章的主要内容、观点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2.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深层次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

1. 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分析文章中的一些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1. 课文:打印好《离太阳最近的树》的文章,每人一份。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树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引出本课的主题。2. 阅读理解(15分钟)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教师给予解答。

3. 分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案例分析(10分钟)

教师选取文章中的一个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观点。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环保方面的责任。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文章,可以是倡议书、心得体会或者建议。

六、教学延伸活动

1. 组织一次户外植树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植树的过程,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

课《离太阳最近的树》。本课主要讲述了一棵大树因为距离太阳最近,而得到了许多太阳的关爱,从而长得特别茂盛,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文章通过树与太阳的关系,教育学生要珍惜自己的优点,发挥自

己的优势,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

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

的优势,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优点,发

挥自己的优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太阳和树木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树木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10分钟)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遇到不理解的生字词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3. 课堂讲解(15分钟)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树与太阳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4. 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如何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 随堂练习(10分钟)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

6. 小组讨论(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课文中所蕴含哲理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教学目的】

1、运用对比,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和忧患意识。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主旨

【教学难点】

运用对比的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讲析、讨论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弥漫着绿意。绿色是地球的基本颜色,孕育着生命和未来。如果没有绿色,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就在三十年前,在西藏阿里,人们却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里唯一的绿树。当代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以平静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

(教师板书:颂歌、悲歌)

二、新授

(一)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用心写出的这首歌,并思考: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这种树什么样子?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在歌颂什么?

3、这首悲歌悲叹的是什么?

(二)(师生齐读,约十分钟)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

红柳树。

2、那么这种树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3、这是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运用了A、拟人B、叙述C、描写。

明确:叙述是记叙人物的行为、经历或事情的经过;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选C、描写。

4、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红柳树,那么他要歌颂什么呢?

歌颂红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师:它顽强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体现出来的?

a 它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廖寂\'。

优质课教案《离太阳最近的树》

优质课教案《离太阳最近的树》

优质课教案《离太阳最近的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文章背景:介绍作者和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主题思想:通过阅读和分析,使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3.情节分析: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4.环保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阅读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3.背景介绍:介绍作者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4.情节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基本情节,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5.人物形象分析: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6.主题思想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7.情感教育:通过文章中的情感描写,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8.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

1.阅读法: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4.情感教育法:通过情感描写,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太阳最近的树》学案

一、学习要求

1、学习使用对照和比较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着的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和对保护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

3、理解课文融平静的叙事和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由一点向纵深处开掘的方法;欣赏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对红柳的描写,体会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难点:品味流畅隽永的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着的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和对保护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学习文章将深刻的思想蕴含在平平常常的叙述和描写之中,将颂歌唱得平静,将悲歌唱得深沉的表达特点。

三、学时安排:2学时

四、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一)课前尝试

1、学法指导

(1)上网或从图书馆资料中寻找关于红柳、阿里和作者的有关信息。

(2)课前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基调。

(3)划出课文中关于描写红柳的语句,并思考红柳的美体现在哪里。

2、尝试练习

《离太阳最近的树》是当代女作家_______的作品,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热爱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生存环境的呼唤。文章顺着顺序,用的语言向读者叙述了一个30年前的故事,细致描绘了红柳的芳姿,展现了红柳的根所具有的,鞭挞了人类的野蛮和愚昧,讴歌了红柳这一高原精灵,呼唤人们。

(二)课堂探究

1、探究问题

(1)细读课文,根据要求找比喻句,并加以体会其作用。

(2)口述人们挖掘红柳的过程

(3)朗读结尾部分,体悟情感。

2、知识链接

红柳是高原上美丽的精灵。生长在恶劣的环境里(背景)。面对酷寒和缺氧“微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尤其是它强大根系所具备的伟大力量,能跟冰山相媲美。作者为红柳高唱了一曲颂歌。文章仅仅是赞美红柳吗?

不,作者这样写为下文写砍伐红柳作伏笔,为红柳被人们毁灭的惨痛悲剧作张本,突出其悲剧效果。

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3、当堂训练

(1)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寂寥逶迤不可思议铁锹

B.砂砾遒劲本末到置偶尔

C.腾越弥久傲然不屈栖息

D.镂空健硕餐风宿露堆聚

(2)下列句子中的“猫”与例句中的“猫”意思相同的是()

例句: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

A.它一猫腰久钻到洞里去了。

B.敌军猫在山洞里不出来。

C.老虎的外形很像猫。

D.猫科动物大都脚有利爪,掌部有肉垫,行动很敏捷。

(3)课文在描写红柳时采用的顺序是什么?重点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4、归纳总结

本文运用大量的比喻,不仅描绘了红柳的外形,刻画了红柳的精神,还把红柳的惨状凸现人们眼前。读起来让人触目惊心,细想一想却让人无比伤心。红柳是用无言抗议,向人们敲响警钟!而愚蠢的人们却浑然不知。四个“对不对”、算账、浩浩荡荡、用炸药、掘净烧光等词都表现了人们的愚昧。红柳的命

运是可悲的,但是,最惨痛的悲剧是人类。人们不仅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树,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可悲的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词。人类这种愚蠢的行为给地球带来的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三)课后拓展

口述30年前的那个故事。

要求:故事情节完整,语言简洁流畅。

第二学时

(一)课前尝试

1、学法指导

(1)有感情朗读司务长的回答,思考如何看待文中司务长的所作所为。

(2)总结全文,体会文章主旨,并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2、尝试练习

文章的标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二)课堂探究

1、探究问题

(1)红柳悲惨吗?哪些比喻句最能体现红柳的惨状?

(2)人们愚昧吗?表现在哪里?可悲的就仅仅是红柳吗?

(3)课文的结尾部分有什么作用?

2、知识链接

(1)作者所写的“红柳”不只是指“红柳”,而是通过“这一个”反映“这一类”。联系我们的生存的环境,众所周知,东北北大荒黑土地的流失,内蒙古

大草原过度的放牧,淮河流域水资源严重污染,北京地区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我国沙漠面积的逐渐扩大,掠夺性的开采矿产资源,毁灭性的砍伐,蛇、青蛙、猫头鹰、麻雀、穿山甲、鱼等动物被大量捕杀……让人类面临着危机和挑战。请你能从身边的小事说起,举出生活中的“这一类”现象,并简单地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想。

(2)如果你在砍伐红柳现场或遇到类似的事情,你该怎么办?

3、当堂训练

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帐吧!

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