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学习的六大因素
学生学习能力与成绩的影响因素分析
![学生学习能力与成绩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1bdfd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1.png)
学生学习能力与成绩的影响因素分析学生成绩一直被视为评判一个学生学业成就的标准,而学生学业成就的好坏变量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那么,什么是学生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呢?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一、学生学习能力是什么?学生学习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各种认知、情感、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具体地说,学习能力包括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思维的正确性、学习反思的能力、学习聚焦的能力、学习记忆的能力等。
学生的学习能力越强,他们的能力越容易充分发挥,实现学习目标,同时,学生成绩也会较为出色。
二、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因素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影响不可忽略。
家庭的热情、温暖和爱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
在热情和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会在家长的陪伴和示范下,积极地学习和探索,很快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模式。
2. 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优秀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氛围,可使学生学习主动性高、动力十足,自律性强,表现出良好的学习风貌,这些都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4. 老师能力:老师的能力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好的老师应该具有掌握最新教育发展动态的能力,通过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三、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1. 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可在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让学生愿意并有兴趣去学习。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性教育、实践性教育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发掘潜力,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创造合理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路径之一。
浅谈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浅谈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6584696dddccda38376bafb1.png)
般来讲 ,学生往往对他 最喜欢 的老师任教 的课程兴趣
更浓 。首先要让 学生对老 师有好感 ,课 程对学生有 吸 引力 , 这样才会 引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 。 2 . 2教师高素质会 影响学生 作 为一名合 格优秀 的教师,首先在个 人素养上 需要不继 提高 。教 师除 了认 真细心备课 、设计教 学流程外 , 自身的教 态应 亲切 自然 、语言精练 ,个 性不失 幽默,字迹工 整,细心 公平对待 每一位 学生,这些 E t 常细节都会对 学生学 习情 绪产
上课不专心、学习马虎、不交流讨论 、不练习思考,等等。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就影响学生学
习的 因素谈 谈 自己的看 法 。
关键词 自身因素;环境 因素;社会 因素
中图 分类号 :6 6 3 2 文献 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4 8 9 X ( 2 O 1 3 ) O 4 — 0 l l 5 — 0 2
1学 习者 自身因素
经常会听到家长和老师抱 怨说孩 子好动、注意力不集 中, 作 业拖拉 ;学习 内容记 不住 ,害 怕数 学应用题 等 。以上 问题 是孩 子在成 长过程 中因为学习能力 不足造成 的。学 习能力简 单地 说就是 获得知识 的能力,对孩子 来说最基本 的学 习主要 包 括有思维 能力 、表达 能力、注 意力 、记忆力及 语言理解 能
一
“ 能够 由简 单的实物 想象出几何 图形 ,由几何 图形想 象出实
物 形状 。”中学生 的年 龄 尚小 ,思维主要 是形象思 维,让学 生 多动手实 践操作 ,能满 足学生 的认知 需求 ,培养学生 数学 学 习兴趣 ,发展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 其实每 天给他们布 置写不完 的作业 ,让 学生埋头苦 算, 他们 必然都很 头疼 ,对 睡眠、视力都 有影响 ,就会 增加厌 学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ae29eacc89eb172ded63b70b.png)
浅谈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摘要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比如说学习无计划、作息无规律、回家不预习、课前不准备、上课不专心、学习马虎、不交流讨论、不练习思考,等等。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4-0115-021 学习者自身因素经常会听到家长和老师抱怨说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学习内容记不住,害怕数学应用题等。
以上问题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学习能力不足造成的。
学习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获得知识的能力,对孩子来说最基本的学习主要包括有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及语言理解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等几个重要方面。
任何一方面发展不足,都可能导致孩子出现问题。
如视觉能力弱的孩子表现为学习效率低,对文字缺乏记忆;听觉语言能力弱的孩子可能出现听讲质量差,语言组织能力不高;思维能力弱的学生可能很会朗读,但不解题意,出现理解和认知的偏差;行为能力弱的学生则会坐不住,注意力难以集中,缺乏纪律性。
对于孩子的学习问题,家长不能凭主观臆断,正如传统教育的一大误区就是只顾单纯知识的传授,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能力的认识普遍不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实孩子真正该补的是他所欠缺的基本能力。
能力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非常重要,就像发动机对于汽车,如果发动机的功率不够,即使是给它做了最好的保养,选了最好的燃料,可它还是会表现不佳。
只有让学生“学会怎么学”,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学习的问题。
2 教师因素教师的因素对学生的知识学习,特别是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1 教师教学水平会影响学生一般来讲,学生往往对他最喜欢的老师任教的课程兴趣更浓。
首先要让学生对老师有好感,课程对学生有吸引力,这样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
2.2 教师高素质会影响学生作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首先在个人素养上需要不继提高。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84192bc941ea76e58fa04f9.png)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我认为除了动机之外,还有以下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学生自身的态度、兴趣、意志、方法和教师、家庭、社会环境等。
一、学生方面的因素1、态度。
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包含对学习的认识和目的,也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情感。
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整体表现和学习效果。
在这个意义上看,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基本因素。
学习态度端正的同学,不仅能够正确地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矛盾,而且进一步克服困难,以积极的行动搞好学习。
相反地,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的学生,常常绕开困难,以至学习效果越来越差。
2、教师的教学态度。
教学态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师德”。
教学活动过程是师生共同的活动。
首先,教师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是很重要的,要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理解他们的心理、关心他们的身体、了解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爱的存在;其次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如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坦荡的情怀、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爱生敬业奉献的精神。
最后教师要注意自身激情的调控,如果教师表情冷漠、呆板、情绪低落,学生的求知激情从何而来?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以此来感染学生的情绪。
学习与激情度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知识点难度与学生激情度的需求量反相关。
对于难度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平心静气地去学习;对于难度小的或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应设法对学生的激情“加热”,使之处于较高的激动水平。
3、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潮流的冲击,教育的观念在逐步改变,从以往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化为现在的素质教育,但能真正达到这个转变却非一朝一夕的工夫。
大多数的中学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问题的解决、思想方法和问题的产生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的情感,但在课堂上还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更不泛还有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4991e9061ed9ad51f11df20d.png)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我认为除了动机之外,还有以下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学生自身的态度、兴趣、意志、方法和教师、家庭、社会环境等。
一、学生方面的因素1、态度。
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包含对学习的理解和目的,也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情感。
学生的理解、情感和行为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整体表现和学习效果。
在这个意义上看,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基本因素。
学习态度端正的同学,不但能够准确地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矛盾,而且进一步克服困难,以积极的行动搞好学习。
相反地,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的学生,常常绕开困难,以至学习效果越来越差。
2、教师的教学态度。
教学态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师德”。
教学活动过程是师生共同的活动。
首先,教师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是很重要的,要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理解他们的心理、关心他们的身体、了解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即时地协助他们解决困难,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爱的存有;其次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如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坦荡的情怀、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爱生敬业奉献的精神。
最后教师要注意自身激情的调控,如果教师表情冷漠、呆板、情绪低落,学生的求知激情从何而来?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以此来感染学生的情绪。
学习与激情度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知识点难度与学生激情度的需求量反相关。
对于难度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平心静气地去学习;对于难度小的或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应设法对学生的激情“加热”,使之处于较高的激动水平。
3、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潮流的冲击,教育的观点在逐步改变,从以往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化为现在的素质教育,但能真正达到这个转变却非一朝一夕的工夫。
绝大部分的中学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问题的解决、思想方法和问题的产生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的情感,但在课堂上还是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更不泛还有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因素
![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a497c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9.png)
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因素
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个人兴趣等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
首先,家庭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温馨
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给小学生提供安全感和支持,有利于他们专心
学习。
相反,如果家庭环境不好,比如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父
母忙于工作无法关心孩子等,都会对小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影响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教学
质量、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果学校教育水平较低,教学质量不高,那么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自
然也会受到影响。
另外,小学生的个人兴趣也是影响他们学习的重要因素。
如果
小学生对某个学科或者某项活动没有兴趣,那么他们就不会投入精
力去学习,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根据小
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
学习中去。
此外,小学生的学习环境也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
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专注于学习,提高
学习效率。
相反,如果学习环境杂乱无序,嘈杂吵闹,就会分散小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个人兴趣、学习环境等都会对小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努力,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87a88b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e.png)
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在当今日益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他们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
第一,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可忽视。
积极的家庭氛围和家长的支持与鼓励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家庭环境缺乏学习的氛围和家人的支持,学生很可能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二,学校环境。
学校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和成长的场所,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重要影响。
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和学校资源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
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
第三,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与积极向上的同学在一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心理;而与消极怠惰的同伴接触,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培养积极健康的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展。
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习兴趣;相反,不良的学习方法可能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学生应该及早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第五,自信心和动力。
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密切相关。
对于学生来说,自信心和动力是持续学习的重要支撑。
当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学好并获得成功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克服困难和面对挑战。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对于提高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
总之,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多种多样。
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同伴关系、学习方法以及自信心和动力等方面,不同的因素会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提供动力。
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关注这些因素,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激励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探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探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081410f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2.png)
探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衡量其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
然而,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水平,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从学生自身、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学生自身的因素对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是学习的基础。
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度的学习动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相反,消极的学习态度和低下的学习动力会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
此外,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其次,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家庭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如果家庭对学习有着高度的重视,家长以身作则,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会较好。
相反,如果家庭对学习不够重视,家长缺乏教育意识,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会受到影响。
最后,学校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资源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优质的学校教育可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教师的教学水平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经验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包括学生自身、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三个方面。
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有直接影响,家庭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校环境的教育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资源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因此,学生、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分析
![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20775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1.png)
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分析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他们的智力和天赋,而且也受到了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这篇文章将分析一些可能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各种因素。
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研究表明,学生的父母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与学生的学习成果直接相关。
父母的支持和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积极性。
此外,父母在教育上的态度和期望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
如果家长认为学习很重要并支持学生的学习,学生就会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2. 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学校提供的课程和教学质量是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另外,学校的文化和价值观也可以影响学生的成功。
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提供适当的机会,例如课外活动,这可以为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机会,并帮助他们发展其他技能。
3. 社交圈子学生的同龄人和其他社交圈子也可以影响他们的学习成果。
如果学生属于一个朝向学术成就的朋友圈子,他们很可能会感到鼓舞并鼓舞他们的学习。
如果学生处于一个不太重视学习的圈子中,他们可能会被拉走做其他事情,而不是花时间学习。
4. 学生自身因素最后,学生自身因素也是影响学习成果的因素之一。
例如,健康、精神状态、学科能力和学习技巧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造成重大影响。
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健康状况或精神状态,他们可能会感到难以集中精力学习。
如果学生缺乏特定的学科能力,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掌握这些学科。
同样,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技巧,他们可能会感到难以处理学术内容。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成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交圈子和学生自身因素都可以促进或阻碍学生的学习成果。
因此,为了获得最佳的学习成果,学生应关注和改善这些因素。
教育心理学中哪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比较大?
![教育心理学中哪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比较大?](https://img.taocdn.com/s3/m/22d6102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a.png)
教育心理学中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中一些因素比其他因素更为重要。
以下是教育心理学中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较大的因素。
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因为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而学习,外在动机是指学生因为外部奖励(如好成绩、奖励等)而学习。
研究表明,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2.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采取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表面策略和深层策略。
表面策略是指学生只是简单地记忆和重复学习内容,而深层策略是指学生尝试理解和应用学习内容。
研究表明,采用深层策略的学生比采用表面策略的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3.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偏好和倾向。
学习风格可以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
视觉型学生喜欢通过看图表、阅读等方式学习;听觉型学生喜欢通过听讲、听录音等方式学习;动觉型学生喜欢通过动手实践等方式学习。
研究表明,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比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更容易克服困难和挫折,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5.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指学生学习时所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
学习环境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研究表明,舒适、安静、有秩序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风格、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环境是教育心理学中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较大的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影响学习的因素
![影响学习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ca1da91b69eae009581bec6b.png)
影响学习的因素:1、智力因素这个是我们很多人不愿承认的,但确实是影响学生成绩的最主要的因素。
智商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反应速度、接受能力等等,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速度。
同样的学习内容,那些智商较高的学生很快就能学会、学好,但智力一般的学生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掌握住。
这样学生的水平就逐渐拉开了差距。
智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先天决定的,也就是遗传所致,所以父母不要怪罪孩子笨,因为他的笨实际是遗传了你的智商。
当然,除开先天因素,后天的学习训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如记忆方法、思维方法的训练等等。
2、学习方法掌握了好的方法可以使事情事半功倍。
学习也是如此,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在同等智商的情况下,那些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的学生总是能成绩更突出一些。
实际上,方法的掌握还是一定程度上和智商有关系,那些聪明的孩子总是能自己摸索、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智商一般的学生也可以在老师、同学或家长的帮助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能够更好更快的掌握住学习能容。
学习方法最好还是鼓励学生自己去不断的摸索总结。
因为每个学生情况都不同,这个方法适合A并不一定适合B,只有他们自己总结的方法效果才能更好。
当然一些通识的方法不在此列。
3、心态因素很多成绩平时比较优秀的学生,每次大考总是考不好,这跟心态不好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
”狄更斯的这句名言充分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
有些学生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情绪;或者不够自信,胆怯自卑,感觉什么都不如人;或者一遇挫折就恼成心病凡此种种。
这些都是心态不好的表现,这种心态下如何能够考出好的成绩。
要调整心态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一点点去进步,逐渐树立自信心。
还要不断开阔胸襟,提升自己的人生格局。
4、勤奋努力“天道酬勤”“勤能补拙”这些古训还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智力很难改变,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努力做到“笨鸟先飞”。
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几个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几个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27bec7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f.png)
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几个因素1.家庭背景: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期望等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的经济状况、教育资源和父母的教育程度等都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学校环境:学校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都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优质的学校会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同伴压力:同伴关系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同伴的竞争、斗争和相互影响会推动学生努力学习、追求更高的成绩。
同时,同伴之间的社交因素也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方式。
4.社会文化因素:学生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方式。
例如,东方文化注重纪律、积极刻苦,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人表达和创造。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可能追求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目标。
5.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学生的性格、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都会影响他们选择和采用的学习方式。
有些学生可能喜欢有规律的学习计划,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喜欢自由探索和发现的学习方式。
6.教育制度和政策:教育制度和政策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重要影响。
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和奖惩体系、教育课程与考试制度的设计等都会激励或限制学生的学习方式。
7.技术与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技术工具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和处理信息的途径,同时也改变了他们获取知识和进行学习的方式。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从多个层面入手。
首先,家庭和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其次,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包括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等;此外,教育制度和政策的也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一环,包括改变评价体系和教学方法、提供更灵活、多样化的课程和考试方式等。
总结起来,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因素非常多样,涵盖了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体等方面。
影响有效学习的因素
![影响有效学习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60d32bc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8.png)
影响有效学习的因素影响有效学习的因素指影响学习活动进行并取得最理想效果的因素,包括学习环境、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等。
其中教师教的因素是一类重要因素。
我们的教师每天都累弯了腰。
面对的社会压力大,面对的特殊学生多,面对的自身困难多。
我们通过平时的实践,把影响有效学习的因素归纳为:一、教师自身因素1、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不少青年教师不会灵活使用教材,教学的三维目标把握不到位,不会把教材信息、资源信息、“课标”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教材编写意图不明确,对先前内容的实践经验不足,没有树立正确的课程意识,不敢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只是每天都在“教教材”。
对每一课在教材中的位置不清楚。
2、教师对学生情况了解程度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了,才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有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想当然的认为学生都会。
其实,不然,当他在课堂上发现学生不会时,已经晚了。
说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是很重要的。
3、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是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有时是教师通过自学而提高的;有时是通过群体学习来提高的;有时是通过专家指导来提高的,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理念,教学机智,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教师的业务能力决定着教学的有效性,决定着学生学的实效。
4、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即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能强求统一。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即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但应当明确,检验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与不好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体现得如何,学生学得是否有效。
教学手段是否多样也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有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设备的更新,教学手段的运用日益显示出其对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力。
当前,在继续用好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同时,要积极推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003cf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d.png)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可能涵盖学生个体内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及家庭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一些主要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第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取得成功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即学生因为内部原因而感兴趣并投入学习,外在动机则是来自于外界的激励,如得到好成绩或者获得奖励。
有研究表明,内在动机对于长期的学习成果有更为广泛的影响。
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鼓励他们探索和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二,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指学习的空间和氛围。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首先,学习空间应当安静、整洁,并且有足够的光线。
有研究指出,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其次,学习环境应当具有积极向上的氛围。
教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第三,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和技巧。
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些常见的学习方法包括分解任务,制定学习计划,注重复习和总结等。
此外,学会管理时间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合理安排时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拖延和压力。
第四,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个性、兴趣、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因此,不同的学生对学习的反应也不同。
教师和家长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并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引导他们进行拓展和深入学习。
第五,外部干扰。
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外部因素可能会干扰学生的学习。
例如,社交媒体和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无节制使用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家庭成员的争吵和冲突也可能对学生造成困扰。
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关注这些外部干扰因素,为学生创造一个无干扰的学习环境。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8862651a300a6c30d229f3e.png)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李霞1、很多老师、家长只关心孩子学习与智力,殊不知情绪与能力也能影响孩子成绩学生是“完整的个体”,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提升学习兴趣,发展学习能力。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更需要交往,发展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察觉自我与他人情绪的能力,能调控自己的情绪,这些与学习同等重要。
大量研究发现:情绪会影响大脑功能的实现,对大脑功能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
当孩子处于愉悦、轻松的情绪中,能更好地保持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和效果更高;当孩子处于紧张或烦躁的情绪中,很难专注于学习。
2、“起跑线”很重要,但是在合适的时机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更重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能是目前家长和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这话对不对呢?又对又不对。
孩子的有些能力和品质要从小培养,有些能力和品质要到适合他受教育的年龄去培养。
只有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把握不同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在合适的时间里做适合的事,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3、对于偏好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由于基因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是存在差异的。
这种差异体现在学生发展速度不同,需要的教育方式不同,达到的要求也不同。
研究表明,孩子生理发育水平的差异,造成不同学生偏好的学习方式不同:有的学生属于视觉型,更擅长通过视觉信息进行学习;有的学生属于听觉型,更擅长通过听觉信息进行学习;有的学生属于动作型,更擅长通过运动来学习。
对于不同学习方式类型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引导、辅导方式。
4、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系统每个孩子的成长有众多影响因素。
其中家庭、学校是影响孩子发展的微系统,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大。
家长、教师都是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他人,两者只有对学生的发展规律有全面客观的了解,才能秉承同样的理念,共同配合,而不是一边做减法,一边做加法,两者的作用相互抵消。
提升本单位教学质量的策略李霞一、加强课程管理。
最新影响学生学习因素有哪些
![最新影响学生学习因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6523d16b9f3f90f77c61b10.png)
影响学生学习因素有哪些及我们如何去应对我们知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都有一定的关系和联系。
所以我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具体表现如下两个方面:一、环境因素1、学校环境。
学校的环境好与坏对学生是有一定影响的。
主要表现在卫生不好,学生座位拥挤,各种用品陈旧老化,教学设备不完善。
这些问题会使学生在情绪方面、精神方面受到压抑。
2、家庭环境。
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不良习惯对学生的影响、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的都对孩子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家庭中的经济条件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
有的学生条件好花钱随便,吃好的、穿好的、学好学坏无所谓;总之,认为自己家庭条件好无需自己去努力和发展。
家庭条件差的同学也有负担,对学习也造成影响。
父母双方有一方有不良习惯的。
有的经常打麻将、酗酒、有的经常打骂孩子,有的双方经常吵架,等等这些现象对孩子都会产生影响,使学生产生对生活和学习都不感兴趣了,对美好的未来不抱有什么前景和希望。
单亲家庭的和父母离异的,这些都体现出了孩子缺少关爱和温暖,自然地就会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3、社会环境。
社会上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网吧,还有一些不良的现象。
社会上的网吧已严重的干扰着学生们的学习,城内学生们的上网率是很高的,成瘾的逐渐在增多,已严重的影响他们的学习。
还有台球室,也影响着学生们,这种事对他们的诱惑力也很大。
此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不良的东西也在影响着学生。
二、自身因素。
1、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
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于教师的讲授情况,也有的来自于自己对知识的兴趣、爱好、感悟、理解、以及他们的基础情况。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是以知识的兴趣爱好投入学习的;有的学生学习兴趣是来自于教师讲课的艺术性,教师讲课的方式方法等问题。
这些都决定着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好与坏。
2、学生的身体状况。
当有的同学身体不适,长期患有疾病的,精神受过打击和刺激的。
以上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一、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一、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2eb2fc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8.png)
一、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1、自身因素。
每个人的遗传基因是不同的,导致一些人先天性智力有着差别。
学生个人的态度、意志、兴趣、方法、基础等后天性发展因素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
2、环境因素。
社会大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3、家庭因素。
家长理念和教育做法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
4、教师因素。
包括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态度、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的要点:要实现教学的任务就必须对学生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充分的了解与分析。
其中包括他们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影响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各种因素;以学习动机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以及学生集体对教学的影响。
这样才能有效地调整教师的教学,调整课堂设计,调整教学方法,协调教学环境等等,实现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发展的教学任务。
对学生的分析怎样贯穿于始终,不外乎以下几个阶段:学期初学生分析、课堂学生分析(课前、课中、课后)、学期末学生分析。
一、学期初学情分析我们在学期初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分析的。
例如:刚接一个新班时,我们通常会了解学生上学期成绩、了解学生操行评语、与相关教师了解班级大体情况、通过对学生已学过的教材的分析确定学生现在应有的智力、非智力水平。
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第一,我们可以依据本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的非智力发展水平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分析。
第二,通过对学生上学期的试卷分析等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
第三,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分析学生的集体特点和个人学习特点等。
第四,通过认真分析课标和教材确定本学期学生应有的知识与方法、过程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水平。
二、课前学生分析课前学生分析是在备课过程中发生的,就是我们通常所做的学情分析,教学论是从学生的智力因素与认知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准备性,学生的自学能力,非智力因素几大方面进行分析的,具体到我们的备课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一)备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小学语文课与其他学科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学生要背诵很多诗文,积累基础知识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基本元素。
影响高中生学习成绩的十个因素
![影响高中生学习成绩的十个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a709d93949649b6649d74770.png)
影响高中生学习成绩的十个因素一、完全没有计划在平时的学习中,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应该做什么,总是在老师或者家长的督促下才行动。
而优秀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计划,每天、每周、整个学期和整年等都规划得很好。
二、没有规律一些学生的自学时间很不固定,甚至每天必须的时间都无法保证。
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心情好就学很久;相反,心情不好时则完全不学。
三、没有质量知识的巩固、积累很重要,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产生质的变化。
只靠集中自学或考前突击是不行的,所以在平时的学业当中要给自己定量。
四、不认真学习“马大哈”的学生不在少数,上课忘记拿课本、书写潦草、解题步骤不完整等等。
这些小问题如果在平时不能得到修正,高考时一定会吃亏。
五、不专心上课一心二用、做小动作、聊天或看课外书等,写作业听着音乐或想起什么就停止学习。
专心是学知识必须的基础,学知识不专心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六、不懂也不问可能是羞涩或不好意思,每当遇到不懂的问题,一些学生也不去请教老师或同学。
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这样只会让自己的问题越堆越多,到最后就成了无法解决的大问题。
七、有错不改作业批改后,看看就过了;试卷错题,既不分析也不修正。
学知识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进步。
有错不改,不就等于白学了吗?八、不提前预习课本提前学课本知识,一直都是老师们对每个学生的要求,但就是有一些学生不听老师的话。
提前预习课本能帮助学生对老师的讲述更好地吸收,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等,不看就没有这些好处。
九、课堂不集中上课的45分钟对每个学生都非常重要,它是学生学知识的最主要途径。
可是就有部分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讲,不是做小动作就是讲话分神。
课堂上如果没有听讲,课后可能需要你花好几倍的时间才能补充回来,甚至有可能补不回来。
十、课后不巩固一些学生上课没听懂,课后也不及时巩固,就直接去做作业,急急忙忙完成就不管了。
这样学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新学的知识要反复巩固才能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自身的因素要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先天性因素,另一方面是后天习惯。
先说先天性因素。
因为每个人的遗传基因是不同的,导致一些人先天性智力有着差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但老天对人是公平的,你在这方面好另一方面可能就比较差,这也就是人们所谓的“众生平等”。
先天性的差距是不可能改变的,那么要想成功就要看后天养成的习惯。
习惯决定命运,一个人有一个好习惯到哪里都不怕。
一切的习惯都是在后天的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因为人生下来都不懂事,都没有任何习惯可讲,所以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2、学习方法
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都有自己的接受信息和加工的方式,如表现在对所用感觉通路的偏好,对学习环境的偏好,对学习内容组织程度的偏好。
每个学生在学习时又都有自己的方法,如先预习后听讲,学习时注意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死记硬背,先复习后作业,只作业不复习,学习有计划、学习无计划等。
这其中显然有正确和不正确的分别或是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不科学的的学习方法的分别。
班级学习管理必须注意学生的学习方法,因为这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又是容易出问题的因素。
学生的学习方法科学与否,是个相对的概念,因此有时候某些学生会因茉一方面的所得而沿袭他们通常使用的方法。
当这种方法在其他方面无效,甚至有害时,这些学生一时也很难改变学习方法。
这时候学习方法就会成为他们学习的障碍。
学习方法反映学习规律,但对每个人又不是同一的,有时这种方法对这些学生合适一些,而对另外的学生则效果不显著。
3、意志
学习活动是个较为漫长的、渐进的、持续的过程。
这个过程能否的实现必然要经历主观与客观的诸多困难;这个过程能否顺利实现,又必然取决于学生的意志力状况。
有些学生智力基础很好,也能产生一时的学习兴趣,有时决心要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但最终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
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一定的意志力,所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为有“长性”,就是这种表现。
缺乏意
志力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上经常出现的障碍,许多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往往就是缺乏意志力造成的。
4、家庭
一个孩子出生后,首先与他(她)相处的是他(她)的父母,与他(她)相处时间最长的也是父母,因此父母的思想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都很大。
所以家长理念和做法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
5、学校
一个学生至少要在学校度过他(她)生命的五分之一,在这期间老师和同学对他(她)的影响也会改变他(她)的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同学之间的影响大于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同学之间年龄相差不大,沟通起来十分容易,一些东西传播起来也十分容易。
一个学习好的学生有时能带动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进步,有时候一个学习较差且又贪玩的学生能将一个学习较好的学生拉下水。
6、社会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三种情况。
一是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二是低级休闲文化的影响,三是社会生活娱乐场得不到很好的管理。
由此可见,社会环境的好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以上几个方面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作用,学生的学习是多元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也是多元的,我们要多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