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1 第15课 辛亥革命

合集下载

历史:第15课《辛亥革命》(岳麓版必修一)

历史:第15课《辛亥革命》(岳麓版必修一)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前提)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思想准备——①宣传革命理论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内容(方式: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
政体:要不要共和政体)
影响(思想解放) 实质: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革命派:共和制;改良派:君主立宪制
(3)军事准备——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1)组织准备——建立革命团体和政党
名称 时间 地 点 性 质 其 他
中国第一个 标志着资产阶 兴中会 1894 檀香山 资产阶级革 级民主革命运 命团体 动的兴起 同盟会 1905 东京 第一个全国 总理: 性的资产阶 纲领: 级革命政党 机关刊物:
(2)思想准备——①宣传革命理论
平创恢驱同 均立复除盟 地民中鞑会 权国华虏纲 。,;,领 :
辛 亥 革 命 的 背 景 资 料 :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 从 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 , 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 1万元 以上的 工矿企业有 50余家 ,即平均每年新设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 厂约为2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 的壮大 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由背景1、2、分析辛亥革命的主要目标 1895—1913 年 , 资 本 在 10 万 元 以 首要反封建,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政府; 上 的 新 建 工 矿 企 业 全 国 有 549 家 。 核心是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实现政治民主化。 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 速度为15%
辛亥革命失败了 1、表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原因: 主观: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3、认识(教训):

第15课:辛亥革命

第15课:辛亥革命

第15课辛亥革命1.史料革命之目的,非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于满洲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回顾辛亥革命问题:史料认为辛亥革命“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其突出表现是什么?【提示】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史料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出席之;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问题:由史料看,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构建具有什么特点?结果如何?【提示】特点:责任内阁制,约束、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利。

结果:这种民主政体并未在中国真正建立起;袁世凯逐渐突破《临时约法》的限制,建立了独裁统治。

3.史料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问题:以史料的视角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之间的哪些事件评价较高?【提示】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4.史料“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问题:从史料来看,辛亥革命的影响是什么?【提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孙中山说:“自今日(指同盟会成立日)始,吾等非清朝人矣!”孙中山说自己不是清朝人,主要是基于(A)A.他提出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纲领B.清朝是满族政权,他不是满族人C.他留洋海外,是归国华侨D.清朝政治腐败,他以此为耻2.“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

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

【公开课课件】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

【公开课课件】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

《阿Q正传》·革命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 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 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 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 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 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革命潜伏着什么危机? 这危机导致辛亥革命出现怎样的结果?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1912年春 1912、3
《临时约法》颁布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
今功

日 得
名 富
锡此贵
麟,,
死非
且所
不快
憾意
矣,

——
即虽

此 永
死 犹
瑾别生
, ,
《风牺
绝潮牲
笔取尽
书 》
彼 头 颅
我 责 任
…. ——
下吾死人吾
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中华
史 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

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国务员于临时三大权总分统立提出否法定律独案裁、专公制布法律及发布
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官独立审判,
不目受的上:级限官制厅之袁干世涉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结合材料,谈谈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 引发哪些变化?
2、经济工业化
史料2: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
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
论 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亿元左右,
从 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辛亥革命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辛亥革命

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要求,具有进步意义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
1、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1)原因 (2)时间 2、辛亥革命的意义 3、失败原因 主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的
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4、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 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3、三个思想家: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请就上述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秋瑾:鉴湖女侠秋瑾,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巾帼英雄,1907年参与领导浙皖起义,就义时32岁。 下诏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对于地主所有的土地,核 陆皓东:青天白日旗的设计者。
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 徐锡麟:1907年发动浙皖起义,失败后惨遭剖腹挖心,殉难时34岁。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徐锡麟
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成功方面: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下诏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 1895年筹划广州起义失败而就义,孙中山称他为“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就义时年仅27岁。
4、清帝下诏退位 4、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

历史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

历史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1.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 a.《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 机加深 b.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用新政挽救统治危机,客观上促 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团体,开展运动, 决心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旧 俗 俱 在 , 即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书刊 以 革 命 去 之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5课 辛亥革命
猛睡狮,梦中醒,向天一吼, 百兽惊,龙蛇走,魑魅逃藏。 …… 到那时,齐叫到:中华万岁!
——摘自《猛回头》
本课知识点: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背景)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革命纲领及指导思想 3.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4.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原因 5.了解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的原因和经过
没有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发布退位 诏书,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 朝结束了。
3岁登基的爱新觉 罗·溥仪(1906—1967)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2.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3.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谢谢观看!








章炳麟(1869-1936)命明
淅江余杭人






孙中山 (1894年) (现广东中 山市翠亨村) 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先生
兴 中 会 成 立 宣 言
1894年11月兴中会成立
兴中会 会员秘 密宣誓 的地点

历史第15课辛亥革命课件(岳麓版必修1)

历史第15课辛亥革命课件(岳麓版必修1)
答案: C
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2010·全国文综卷Ⅰ)1913年,某身着日式 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 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 “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 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 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 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答案: A
1.“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 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 争”,革命党人为改变这种现象而采取的 最主要行动是( )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与保皇派论战
C.发动黄花岗起义 D.成立南京临时政 府
解析: 各地革命团体广泛建立,但各自宗旨 不尽相同,又有地域性等弱点,所以呈现一盘 散沙的特点,无法成为领导全国反清革命的核 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全 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3)结果:成立了湖_北__军__政__府____,推举黎元洪为 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4)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在全国 的统治土崩瓦解。
1.为什么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精讲: (1)同盟会的成立,有了公认领袖 孙中山。
(2)有了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革命活动不再分散。
(3)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众,进行 反封建斗争,革命派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激发了人们的革命情绪,推动了各地人民的反 帝反封建斗争。
(4)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 了最高水平。

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5课+辛亥革命

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5课+辛亥革命

材料一:甲午战后中国国势艰危,日本的胜 利极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俄国为在中国东北 扩张势力,纠合德国和法国“干涉还辽”, 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此后数年, 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中 国主权。 ——高中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1) 甲午战败,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 和掠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背景
曙光再现
(1) 甲午战败,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 1.社会 必 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严重 然 根源 (2) 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国 性 内阶级矛盾尖锐。 2.经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 济基 济进一步发展。 础 3.阶 可 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能 级基 性 础 4.思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传播,为革 想基 命提供思想基础。 础 ⑤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 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 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 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 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 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最 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迫使清帝退位 •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以上数据反映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会出现这种变化?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 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 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 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现象?
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意义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 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辛亥革命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辛亥革命提纲

第15课辛亥革命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一】知识体系一、辛亥革命1、背景;(1)、政治:①列强: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②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和预备立宪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3)、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①组织准备:建立革命团体和政党兴中会:1894年美国檀香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②思想准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指导思想三民主义:1905年《民报》发刊词;宗旨(主义、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民主革命),核心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③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内容、实质: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而进行的论战(3)军事准备;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1911年黄兴广州黄花岗起义,意义:打击了清朝统治,鼓舞了革命斗志2、辛亥革命的过程(1911年武昌首义,1912年1月民国建立,1912年2月帝制终结,1912年3月《临时约法》,1912年3月袁氏篡权);3、《临时约法》内容、性质;4、辛亥革命的性质、意义、教训。

二、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原因:(1)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2)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3)立宪派和旧官僚对袁世凯的拥护;(4)袁世凯自身条件:政治手腕、军权2、标志: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二】知识拓展:1、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为什么?(评价辛亥革命)(1)成功理由:(革命党人目标基本实现,直接结果)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1)失败理由:(从社会性质和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来看,最终结果)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辛亥革命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走不通3、孙中山主要革命活动和精神: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905年在《民报》发刊词提出三民主义;1905——1911年间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1912年1月创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3月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后为捍卫民主共和,孙中山继续革命,先后发起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1924年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影响下,孙中山发展了三民主义,提出了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发起了国民大革命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三】课堂练习1、、《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 教学课件 (共2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 教学课件 (共25页)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黄花岗 起义
回顾:背景与准备
背景: 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掠夺 2、清政府的腐败 3、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4、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准备: 组织准备: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 思想准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动了武装起义
二、从武昌起义到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成立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
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国号为中 华民国
湖北军政府成立
黎元洪
京师
太原
2、各地 纷纷 响应 起义
西安 江宁 成都 武昌 长沙 贵阳 昆明 广州
镇江 苏州
上海
安庆 杭州 南昌 福州
宣统帝
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革命前民不聊生
(一)背景 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掠夺 2、清政府的腐败 3、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4、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 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二)准备
1、组织准备——革命团体、革命政党
同盟会:
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孙中山为总理。 1904年 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 1906年 光复会 日知会 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民主革 命有完备的革命纲领,并由一个统一政党 1904年 华兴会 领导。
概况: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中华民国主权归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根本上 否定了君主专制
2、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辛亥革命》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辛亥革命》课件

三、辛亥革命之成果
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时间
国号 国都 国旗 纪元 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 南京
黄龙旗
铁血十八星旗
五色旗 公历 民国纪年 孙中山
五色旗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探究以下 问题: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第一章体现了 第一章 “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 怎样的民主思想?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行使统治 这一思想有何积 极意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民生 主义 民族 主义 民权 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建 立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国(政治革命)
核心是土地问题 (社会革命) 推翻帝国主义走 狗——清政府的反 动统治(民族革 命)
平均地权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思想准备 ①宣传革命理论——三民主义
②论战
改 良 派 机 关 报 《 新 民 丛 报 》
甲午战后的中国得了什么病?
瓜分狂潮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甲午战后中国的病情及各阶级、阶层的治疗方案
症状 症状 专家 专家
治疗方案
治疗结果
帝国主 义列强 加紧了 对中国 的控制 和掠夺, 资产 阶级 民族危 维新 机加深 派 资产 阶级 革命 派
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政和“预备 清政府 推进近代化。激化社会矛盾, 立宪” 加速它的覆灭 农民阶 义和团运动 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妄想, 级 失败
戊戌变法, 建立君主立 宪制政体 传播了维新思想,促进中 国人民的觉醒。 失败
第15课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 于旧历辛亥年。 广义的辛亥革命指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 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争取实现资产阶 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课标要求: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和建立中华民国的 历史意义。

必修一辛亥革命

必修一辛亥革命

第15 课辛亥革命【学习目标】1、识记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面对民族危机提出的解决办法,所做的准备工作。

识记武昌起义的基本概况和辛亥革命伟大历史意义。

2、理解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并说明理由。

【使用说明】1使用B案,上课前预习勾划课本并写出提示语,填写学案空白处,记住基础知识。

2利用C案,课堂上深化对学习目标的落实,并利用创设的新情景和问题将课本相应的知识活化。

3全体同学课下限时完成A案,以达到巩固已学知识之效果。

B案【课前自主预习】通过预习解决以下问题:1、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面对民族危机提出了怎样的解决办法?做了哪些准备?2、武昌起义是什么时间爆发的?概况如何?有什么影响?3、辛亥革命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一、历史背景1、原因:①民族危机:帝国主义加深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②清政府:清政府通过挽救统治危机。

③经济、阶级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2、条件:①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等革命团体;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其宗旨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机关刊物是。

②思想准备:同改良派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要不要展开,通过论战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③军事准备:举行武装起义,1911年4月,黄兴等人发动,由于缺乏的思想,没有形成而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二、过程1、武昌首义:②概况:1911年10月10日,、在起义。

②结果:成立,国号为“”,政体为。

③意义: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其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2、发展: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响应武昌起义。

3、高潮:①建立中华民国: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以五色旗为国旗。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实质上否定了),“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这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思想);规定了和的国家组织原则。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

第15课 辛亥革命

第15课 辛亥革命

第15课辛亥革命第1 辛亥革命【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标解读】辛亥革命有广义、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理解一般指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所以应掌握革命党的建立、武装起义、思想宣传、武昌起义。

通过轻敌推诿,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意义,认识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

【考试大纲】辛亥革命【知识梳理】一、背景1.原因:①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②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挽救统治危机。

2条:(1)组织基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以孙中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0年,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在东京成立。

①性质:②纲领:(2)思想基础:三民主义同盟会成立后,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围绕要不要,要不要等问题展开思想论战,大力宣传其政治纲领----三民主义。

(3)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在宣传的同时,还多次发动。

其中1911年发动的起义最为有名。

思考1:同盟会成立的条和性质是什么?二、经过1.爆发:武昌首义(1)概况:年10月10日,和率先发难,武昌起义爆发。

(2)结果:起义胜利后,成立,推举为都督;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

(3)影响:武昌起义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

短短一个月,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许多地区也发生了响应武昌起义的革命运动。

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2.高潮(1)成立民国:1912年元旦,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以为国旗。

(2)颁布《》:年3月颁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意义。

(3)帝制的终结:1912年2月,下诏退位,清王朝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思考2:辛亥革命和武昌起义的关系如何?三、结果及意义1.结果:1912年3月,袁世凯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

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

第三页,共二十九页。
(1)外患: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zhōnɡ ɡuó) 的
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加深
第四页,共二十九页。
材料: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 1901
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
堂(xuétáng),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No 春秋。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
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D
Image
第二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资产阶级壮大
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1、武昌首义 2、中华民国(zhōnɡ huá mín ɡuó)
3、清帝退位
4、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
武昌起义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guòchéng)——甘洒热血写春秋
1、武昌起义:
⑴时间:
⑵首先(shǒuxiān)发难者: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 的奋 (ZhōnghuáMínzú) 起
中国的主权被 领土被瓜分
……
近代(jìndài)列强发动的中侵国华大战地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第一页,共二十九页。
第二页,共二十九页。
课程 标准
①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②认识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重点 难点
①了解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和建立 中华民国的史实 ②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①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②认识20世纪初民主革命的发展趋势
(2)内忧:清政府试图通
过(tōngguò)“新政”和“预备 立宪”挽救危机,一场骗 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2-3-10袁世凯当国
时间
国号
国都 国旗 纪元 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 南 京 五 色 旗 公历 民国纪年
汉满蒙回藏 “五族共和”
孙 中 山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原则) 第一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第二章.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 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请 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 自由平等
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 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三权分立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 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责任内阁
三、辛亥革命的影响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 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 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 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 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 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 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 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 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新陈代谢》(1912年3月5日的《时报》)
随堂演练
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 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你认为这句话从根 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A项是专制思想,主权在民,与专制是对立的;B项是肯定 人民力量的思想;C项是说二十四史实际是历代帝王家族的 历史;D项是重民的思想。
《钦定宪法大纲》
改良与革命博弈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2. 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以新政、预备立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宪挽救危机。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族)、 徐世昌(汉) 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 民政大臣:善耆(皇族) 得干预。 度支大臣:载泽(皇族);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非议院所得干预。 陆军大臣:荫昌(满族); 海军大臣:载洵(皇族) …… 司法大臣:绍昌(皇族); 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 十、总揽司法权…… 邮传大臣:盛宣怀(汉); 理藩大臣:寿耆(皇族) 十一、发命令及使发命令之权。惟已定之法律,非交议 院协赞奏经钦定时,不以命令更改废止。法律为君上实行 司法权之用,命令为君上实行行政权之用,两权分立,故 不以命令改废法律。
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 胜利了。你是怎么认识的?请说明理由。
衡量一场革命 的成败,关键 是看革命的根 本目的和预定 目标是否或者 在多大程度上 达到了。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 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 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 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 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 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 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 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 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 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 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 的老把总。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革命潜伏着什 封建旧官僚、大地主、旧军人投机革命,辛亥 么危机?这危机导致辛亥革命出现如何结果? 革命在辉煌的同时潜藏着失败的危险。
二、辛亥革命 1.过程
清帝退位
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1912.1.1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湖北军政府成立 武昌起义1911.10.10
辛亥革命后建立的第一个 地方政权湖北军政府
北京
湖北军政府成 立后15省独立
湖南、 陕西、江西 云南、上海 浙江、贵州 江苏、安徽 广西、广东 山东、四川 等
《阿Q正传》·革命
不是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但未提出民众的个人权利。
拓展问题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政治上:建立了亚洲第一共和国颁布宪法,推动了 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
在经济上:鼓励和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促成了民族 工业“短暂的春天”。 在思想上:使西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思想进一 步解放,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社会生活方面:开启社会文明新风气,民主、平等、 自由观念引领社会生活变迁。
1.辛亥革命有成果,但没有成功
革命虽号成功„„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 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 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孙中山
2.失败原因
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② 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软弱性、妥协性; ③ 民智还未起(缺乏群众基础) “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 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 ——张静如《中国现代社会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
一、革命前的中国(背景)
列强与华夏两立
门户开放政策
1.列强:19世纪末,加紧了对中国的分割、 1899年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控制和掠夺。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新经济因素壮大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 开设的资本在 1 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 50 余家, 即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 元,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革命形不断发展
萍浏醴 起义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黄 花 岗 七 十 二 烈 士
黄花岗起义
革命形势不断发展 名称 时间 地点 性质 其他
中国第一个 标志着资产阶级 兴中会 1894 檀香山 资产阶级革 民主革命运动的 兴起 命团体 同盟会 1905 东京 第一个全国 总理:孙中山 性的资产阶 纲领:三民主义 级革命政党 刊物:《民报》
4.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 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礼服 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 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 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 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新陈代谢》1912年3月5日的《时报》
革命形势不断发展
1894年,兴中会成立(政治团体)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政党) 阐述“三民主义”(纲领) 1906年,同盟会发动萍浏醴起义。 1907年,同盟会先后发动了绍兴起义、七女湖起 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等。 1908年,同盟会策划了钦州起义、河口起义等。 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 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
拓展问题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评价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族革命(前提) 政治革命(核心)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补充和发展)
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也是辛亥革命的纲 领文件,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 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
2.成果 ①成立中华民国;② 清帝退位,帝制结束
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 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 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 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 1912-1-1孙文建囻 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 议於前,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 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 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 1912-2-12溥仪退位 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 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祈达国家 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
3.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以新政、预备 立宪挽救危机。
(2)预备立宪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 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1907年,清政府下令成立资政院。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09年,全国22个省纷纷建立了资议局。 1910年,清政府缩短预备立宪期为五年。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队 伍壮大(根本原因)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 业全国有 549 家。 1894 —1913 年,民族资本工业 发展的速度为15%
改良与革命博弈
(1)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 训练新兵、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兴办新学、 派留学生出国、改革官制等。
5.推动社会习俗近代化。
四、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临时”二字 “不幸言 中” 袁世凯 称帝
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蔡济民
“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及,” “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 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实。” ——孙中山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 的君主专制制度。 2.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 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 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 3.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
“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 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