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经历了六大历史时期
新中国经历了六大历史时期-推荐下载
![新中国经历了六大历史时期-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079ce3aa58f5f61fb73666e6.png)
新中国经历了六大历史时期1949-1952年:巩固政权时期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和过渡时期1956-1966年:探索时期1966-1976年:文革时期1977-1978年:拨乱反正时期1978-: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3、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人物、意义第2课 最可爱的人1、抗美援朝战争的起止时间、司令员2、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中的代表有谁?他们发扬了什么精神?结果怎样?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
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
、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
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致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标注时间社会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致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标注时间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0d52700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3.png)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致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标注时间)2.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内容、实质、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后建立的组织分别称什么?3.过渡时期,我国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巨变(成就)?4.社会主义初期探索时期分别有哪些正确的和错误的探索?(标注时间)中共八大作出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爆发的时间?根本原因?危害?6.“文革”动乱对国民经济建设产生了怎样严重影响?7.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里起步?8.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承包形式有哪些?有什么意义?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9.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初步形成哪四个阶段?(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中,每一阶段涉及到时间、哪些省、市及区域?注意它们的地理位置)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什么?10.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改革开放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什么?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时间?中共十四大的时间、主要内容?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致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标注时间)2.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内容、实质、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后建立的组织分别称什么?3.过渡时期,我国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巨变(成就)?4.社会主义初期探索时期分别有哪些正确的和错误的探索?(标注时间)中共八大作出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爆发的时间?根本原因?危害?6.“文革”动乱对国民经济建设产生了怎样严重影响?7.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里起步?8.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承包形式有哪些?有什么意义?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9.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初步形成哪四个阶段?(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中,每一阶段涉及到时间、哪些省、市及区域?注意它们的地理位置)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什么?10.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改革开放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什么?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时间?中共十四大的时间、主要内容?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致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标注时间)2.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内容、实质、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后建立的组织分别称什么?3.过渡时期,我国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巨变(成就)?4.社会主义初期探索时期分别有哪些正确的和错误的探索?(标注时间)中共八大作出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爆发的时间?根本原因?危害?6.“文革”动乱对国民经济建设产生了怎样严重影响?7.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里起步?8.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承包形式有哪些?有什么意义?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9.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初步形成哪四个阶段?(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中,每一阶段涉及到时间、哪些省、市及区域?注意它们的地理位置)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什么?10.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改革开放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什么?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时间?中共十四大的时间、主要内容?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列举近代男子服饰有哪些?新中国新增有哪些男装?列举近代女子服饰有哪些?新中国新增有哪些女装?(按先后顺序)2.近现代民族服饰的主要代表是什么?这种服饰是怎样设计出来的?3.中国的传统菜系有哪些?西餐传入中国在哪个时期?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是什么?西式住房传入中国在哪个时期?最先出现在什么样的区域内?4.辛亥革命在社会习俗方面有哪些变化?5.中国交通近代化呈现怎样的趋势?自行车传入中国的时间?以机械为动力的交通工具(轮船、第一条铁路、有轨电车、公共汽车、民航事业)在中国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为什么曾经遭到旧势力的阻挠?6.中国邮政产生于何时?国人自办有线电报开始于何时?电话传入中国的时间?7.最早由中国人自创的报刊是什么?维新运动时期,国人办了哪些报刊?8.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的时间、片名?国人自拍第一部影片?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1.列举近代男子服饰有哪些?新中国新增有哪些男装?列举近代女子服饰有哪些?新中国新增有哪些女装?(按先后顺序)2.近现代民族服饰的主要代表是什么?这种服饰是怎样设计出来的?3.中国的传统菜系有哪些?西餐传入中国在哪个时期?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是什么?西式住房传入中国在哪个时期?最先出现在什么样的区域内?4.辛亥革命在社会习俗方面有哪些变化?5.中国交通近代化呈现怎样的趋势?自行车传入中国的时间?以机械为动力的交通工具(轮船、第一条铁路、有轨电车、公共汽车、民航事业)在中国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为什么曾经遭到旧势力的阻挠?6.中国邮政产生于何时?国人自办有线电报开始于何时?电话传入中国的时间?7.最早由中国人自创的报刊是什么?维新运动时期,国人办了哪些报刊?8.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的时间、片名?国人自拍第一部影片?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1.列举近代男子服饰有哪些?新中国新增有哪些男装?列举近代女子服饰有哪些?新中国新增有哪些女装?(按先后顺序)2.近现代民族服饰的主要代表是什么?这种服饰是怎样设计出来的?3.中国的传统菜系有哪些?西餐传入中国在哪个时期?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是什么?西式住房传入中国在哪个时期?最先出现在什么样的区域内?4.辛亥革命在社会习俗方面有哪些变化?5.中国交通近代化呈现怎样的趋势?自行车传入中国的时间?以机械为动力的交通工具(轮船、第一条铁路、有轨电车、公共汽车、民航事业)在中国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为什么曾经遭到旧势力的阻挠?6.中国邮政产生于何时?国人自办有线电报开始于何时?电话传入中国的时间?7.最早由中国人自创的报刊是什么?维新运动时期,国人办了哪些报刊?8.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的时间、片名?国人自拍第一部影片?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1.列举近代男子服饰有哪些?新中国新增有哪些男装?列举近代女子服饰有哪些?新中国新增有哪些女装?(按先后顺序)2.近现代民族服饰的主要代表是什么?这种服饰是怎样设计出来的?3.中国的传统菜系有哪些?西餐传入中国在哪个时期?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是什么?西式住房传入中国在哪个时期?最先出现在什么样的区域内?4.辛亥革命在社会习俗方面有哪些变化?5.中国交通近代化呈现怎样的趋势?自行车传入中国的时间?以机械为动力的交通工具(轮船、第一条铁路、有轨电车、公共汽车、民航事业)在中国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为什么曾经遭到旧势力的阻挠?6.中国邮政产生于何时?国人自办有线电报开始于何时?电话传入中国的时间?7.最早由中国人自创的报刊是什么?维新运动时期,国人办了哪些报刊?8.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的时间、片名?国人自拍第一部影片?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
历届全国党代表大会会议主要内容
![历届全国党代表大会会议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a775b355a8102d276a22f12.png)
历届全国党代表大会会议主要内容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协会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03年3月5日~2003年3月18日)第二次会议(2004年3月5日~2004年3月14日)第三次会议(2005年3月5日~2005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98年3月5日~19日)第二次会议(1999年3月5日~16日)第三次会议(2000年3月5日~16日)第四次会议(2001年3月5日~15日)第五次会议(2002年3月5日~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93年3月15日~31日)第二次会议(1994年3月10日~22日)第三次会议(1995年3月5日~18日)第四次会议(1996年3月5日~17日)第五次会议(1997年3月1日~1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88年3月25日~4月13日)第二次会议(1989年3月20日~4月4日)第三次会议(1990年3月20日~4月4日)第四次会议(1991年3月25日~4月9日)第五次会议(1992年3月20日~4月3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83年6月6日~21日)第二次会议(1984年5月15日~31日)第三次会议(1985年3月27日~4月10日)第四次会议(1986年3月25日~4月12日)第五次会议(1987年3月25日~4月1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78年2月26日~3月5日)第二次会议(1979年6月18日~7月1日)第三次会议(1980年8月30日~9月10日)第四次会议(1981年11月30日~12月13日)第五次会议(1982年11月26日~12月10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75年1月13日~17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64年12月21日~1965年1月4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9年4月18日~28日)第二次会议(1960年3月30日~4月10日)第三次会议(1962年3月27日~4月16日)第四次会议(1963年11月17日~12月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28日)第二次会议(1955年7月5日~30日)第三次会议(1956年6月15日~30日)第四次会议(1957年6月26日~7月15日)第五次会议(1958年2月1日~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可以临时召集会议。
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04e919eb84ae45c3a358c4f.png)
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仅封建社会就经历了两千多年。
到公元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中国进入了近代。
从1840年至1949年的1,是中国社会变化空前剧烈的时期,是中国落后挨打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是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面前不断觉醒,为了国家独立、民主和现代化而奋起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统治的时期,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是旧中国走向新中国的关键时期。
1842年8月,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被套上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枷锁。
那时候,西方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期,急于在世界各地寻找殖民地并开拓世界市场,促使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为此不惜发动战争,包括XX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清朝朝廷“北狩”热河,被迫签订下《北京条约》,壮丽无比、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侵略者毁之一炬。
第二次是在198月,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清朝朝廷仓皇逃亡西安,后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八国军人分治中国京师,为了侮辱中国,他们在紫禁城举行分列式,武装通过皇宫。
第三次是在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实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酿成历史上极为少见的人间惨剧,中国被迫迁都重庆,此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遍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大半个中国的领土。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迫使弱小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是资本主义体系中最恶劣的国际关系准则。
中国作为一个封建大国,面对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却是一个落后的弱小国家。
近代中国被迫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内容涉及许多方面,后果十分严重,第一,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包括割让领土、出让领土管制权、租借地和租界、引水权、军舰驻泊权、内河航行权、驻军权等,第二,单方面开放通商口岸,第三,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第四,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完整,第五,规定片面最惠国待遇,其他任何国家都可以沿用这种规定,从中国索取利益,第六,规定鸦片自由贸易,第七,规定自由传教,第八,涉及大量对外赔款。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对比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e61148c4a216147916112800.png)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对比如今的世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各个国家都在发展着经济。
而我们国家一跃成为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国家,中国的逐渐富强已经被世界人民所看见,当然有着如此的成就与我们的改革开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已有68个年头。
我们经历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文化大革命’的10年”、“在徘徊中前进的2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4年”。
可以说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
前30年,新中国在经历长期战乱、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建设,期间,先是经历了三年的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然后是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随后又遭受前苏联逼债和三年自然灾害,特别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前30年建设遭受重大挫折。
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出现失误。
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贬低甚至否定前30年所取得的重大成绩。
既要反思这一时期的失误,更要充分肯定这一时期的历史功绩。
第一,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致力于国家全面建设,追求经济发展富强;第二,我党领导各族人民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还是在上层建筑方面,中国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第三,我们在新中国成立时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等,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逐步建立起了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978年,中共^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议,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一个新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我们国家已经改变了很多,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有质的飞跃。
从穿着来说,改革开放前,我们的衣服花色比较单调,普遍为蓝灰黑,人们穿衣服一般注重耐磨耐脏,款式比较单一,多以中山装出名,还有军装和工装;改革开放后,我们的衣服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衣服层出不穷,颜色鲜艳亮丽,布料多种多样。
新中国极简史1949至2019的年度故事读后感
![新中国极简史1949至2019的年度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053828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c.png)
新中国极简史1949至2019的年度故事读后感1. 引言1.1 概述本文是对新中国极简史1949至2019的年度故事的读后感,旨在回顾和总结中国近七十年来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发展轨迹。
从1949年建国之初到2019年,这七十年间,中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变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步。
通过逐年梳理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故事,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所经历过的各个时期的变化与演进。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949-1959 年度故事、1960-1979 年度故事、1980-1999 年度故事以及2000-2019 年度故事。
每个部分将介绍该时期内具有代表性或者影响深远的事件,如社会发展、政治演变、经济改革等方面。
通过这样一种逐年递进的方式,读者能够了解到四个阶段中中国社会面貌的演变与发展。
1.3 目的本文撰写的目的是为了激发读者对于中国新中国七十年来历史事件和发展轨迹的思考和关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反思。
通过回顾过去,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和影响力的提升,也能够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对未来进行更加明智的决策。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各个年度故事所包含的重要事件和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历史变迁和发展轨迹,并对未来进行展望和反思。
让我们深入了解新中国七十年来的岁月与成就。
2. 新中国极简史1949至2019的年度故事读后感:2.1 1949-1959 年度故事:在这个时期,新中国经历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从风雨飘摇的旧社会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段历史充满着鲜明的转变和巨大的希望。
在这个阶段,国内各项工作都步入全面恢复和发展的轨道。
首先,新政府实施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等重要政策,为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农民通过土地改革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并积极参与农业合作社,在生产组织上实现了从个体经营到集体经济的转变。
这使得农村地区逐渐摆脱贫困,并促进了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
[最新]党从一大到十六大的会议时间、地点,以及会议的主要内容
![[最新]党从一大到十六大的会议时间、地点,以及会议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ff7e9a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5.png)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以来,共召开过十六次全国党代表大会。
历次全国党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先在上海、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
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
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
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
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
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历届大会时间地点会议主要内容一大1921年上海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大1922年上海1、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三大1923年广州1、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
中国向何处去:近代中国的发展轨迹
![中国向何处去:近代中国的发展轨迹](https://img.taocdn.com/s3/m/75a67e87bceb19e8b8f6ba77.png)
中国向何处去: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个民族总是处于不同的历史方位。
只有对这一历史方位有了正确地认识,才能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而实现人的自觉。
纵观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程,围绕“中国向何处去”这个主题,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大致经历了六大历史抉择。
一是鸦片战争后的警醒与困惑。
1840年,外夷小邦不列颠帝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大门,同时也惊醒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美梦,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
随着列强的进一步入侵,昔日帝国的辉煌与当下战事的失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鲜明地刺激着每个中国人的神经。
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期,一些先进的仁人志士已经开眼看世界,开始以一种新奇、开放的眼光来思考这个问题。
林则徐早在虎门销烟之前就开始关注“夷务”,后来还编译了《四洲志》一书。
魏源的《海国图志》更是鲜明地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重要思想,不仅详尽介绍了世界其他各国之书,大大开阔了国人的眼界,而且突破了“夷夏大防”,可以说是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的第一个明确地回答。
19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以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一些清政府大员将魏源的主张付诸行动,开启了“洋务救国”的帷幕。
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即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仍然坚持传统的主导地位,在器物层面大力发展西方近代科技和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以期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在一定程度上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但是其对当时世界大势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缺乏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决定了其不可能真正找到中国的出路。
其最后失败的结局,也和这种认识的不足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联系。
二是甲午中日海战之后的迷茫与探索。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
甲午海战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再次把中华民族推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再次促使中国人思考“中国究竟要向何处去”这个问题。
简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演变历程。
![简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演变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90a8b2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5.png)
简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演变历程。
中国领导体制的演变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王朝时期,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领导体制也不断演变和改革。
本文将从封建王朝时期、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演变历程。
一、封建王朝时期封建王朝时期是中国领导体制的起源,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包括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
在封建王朝时期,中国的领导体制主要是以皇帝为中心的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拥有绝对的权力和决策权。
同时,皇帝还设立了宰相、大臣等官员,来辅助自己进行国家管理。
在封建王朝时期,中国的领导体制是一种封建等级制度,社会阶层分明,由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存在,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社会上的民众处于被动地位。
二、民主革命时期20世纪初,中国开始了民主革命,为了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民主政治体制,中国先后经历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
在这个时期,中国领导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民国政府。
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建立了总统制的政治体制。
但是,民国政府的领导体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运行,政治腐败和内部分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领导体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领导体制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和建设,主要包括建立新的政治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和推行计划经济等方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规定了国家领导人的产生和权力机构的组成。
毛泽东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周恩来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中国实行了主席制和总理制的政治体制。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领导人的产生和权力机构的组成。
中国实行了主席制和总理制的政治体制。
1958年,中国开始了大跃进运动,推行了计划经济,国有企业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革,这也对中国的领导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学历史知识点复习
![中学历史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f7571c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c.png)
【热点聚焦与考点分析】
新冠疫情对这几个地区的影响比较大, 所以出题人可能以地区或地点切入,考察 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中国现代史上的 建设历程。
【热点聚焦与考点分析】
全球抗疫,人类命运休戚相关。习近平指出: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 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
【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 1.国共合作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合作 3.欧洲的联合 4.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应对的方式
(1)依据材料,写出一个“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1分)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2)材料中“‘师夷长技’的运动”是哪一历史事件?掀 起这场运动的“部分开明官员”属于哪一派别?(2分)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3)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有 识之士都进了探索,请你再写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制度
重点+热点=考点
长效热点主要有侵略与反抗、中共的探索、重要 的历史人物、思想解放运动、革命与改革、民主法治 建设、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国际关系、国际会议、 国别史(美、俄、日)、科技革命等
【热点聚焦与考点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75周年,可以考察中国的抗日战争的 相关史实,也可以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相关史实,包括经济大危机、罗斯 福新政、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相关史实、 二战的史实、二战后的世界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
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 材料二:1900年,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
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由英国、法 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联军,侵入了 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 材料三:习近平强调,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 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 第一位,……
中国共产党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7af4e612e3f5727a5e962c3.png)
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一达大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国际等;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党的纪律等;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中共二大: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二大宣言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中共三大:1923年6月杂广州召开.会议集中讨论了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中共四大:1925年1月在上海举行.中心议题是讨论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的问题,制定了开展工农运动的计划,决定在全国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以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的要求.中共五大:1927年四五月间在武召开.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强调了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重要性,但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反而对汪精卫主持的武汉政府抱有幻想.中共六大:1928年6月在上海召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中共七大:1945年6月11日在延安举行.七大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共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中共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这次大会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加强了林彪,江青,康生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中共十大:1973年8月在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方针.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日到11日,在北京召开.提出了"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奋斗目标,明确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足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共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完整的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大会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 .大会高度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中共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八大:主要矛盾为人民内部矛盾;经济建设稳步前进;九大:林彪被选为接班人;十大:王洪文被选为接班人;十一大:不明;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初级阶段;十四大: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十六大: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七大:小康社会。
学新中国史内容
![学新中国史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f6fbc6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e.png)
学新中国史内容学习新中国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中国最近的历史对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历了一个深刻的变革,被称为“新中国建设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学习新中国史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这些内容如此重要。
首先,学习新中国史的内容包括了对中国建国初期的了解。
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推翻了国民政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中国。
这个时期的历史是关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内省,以及新的政府如何推进国家发展的实践。
了解这段历史的学生将会了解到新中国的组织架构,包括它的行政、文化、经济和教育机构。
其次,学习新中国史的内容涉及到了中国近年来的领导人。
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有很多人对于中国的未来有不同的意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领导人推动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在几十年里,将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
学习新中国史的内容,学生将了解到中国的领导人如何果断地采取行动,以确保中国的现代化和繁荣。
第三,学习新中国史的内容还包括了中国文化大革命。
在1966年到1976年期间,中国发生了一场名为“文化大革命”的事件。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给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带来了长期的影响。
学生通过学习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将会了解到它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它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学生将了解到,文化大革命对于中国的文化、教育、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并且,了解到中国是如何从这个事件中走出来的。
最后,学习新中国史的内容还包括了中国的开放政策。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直在推进对外开放的政策,这个时期的历史被称为“改革开放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大力发展经济、推动科技进步,政府也积极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
学生通过学习改革开放的历史,将会了解到中国如何利用其资源和优势,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和技术进步。
总的来说,学习新中国史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共产党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7af4e612e3f5727a5e962c3.png)
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一达大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国际等;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党的纪律等;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中共二大: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二大宣言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中共三大:1923年6月杂广州召开.会议集中讨论了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中共四大:1925年1月在上海举行.中心议题是讨论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的问题,制定了开展工农运动的计划,决定在全国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以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的要求.中共五大:1927年四五月间在武召开.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强调了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重要性,但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反而对汪精卫主持的武汉政府抱有幻想.中共六大:1928年6月在上海召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中共七大:1945年6月11日在延安举行.七大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共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中共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这次大会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加强了林彪,江青,康生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中共十大:1973年8月在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方针.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日到11日,在北京召开.提出了"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奋斗目标,明确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足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共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完整的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大会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 .大会高度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中共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八大:主要矛盾为人民内部矛盾;经济建设稳步前进;九大:林彪被选为接班人;十大:王洪文被选为接班人;十一大:不明;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初级阶段;十四大: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十六大: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七大:小康社会。
专题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
![专题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3ea2045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4.png)
专题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伟大革命,经历了艰苦卓越的斗争,最终推翻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为中国人民争取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本权利,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础。
本文将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核心,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主要领导人及其思想理论为重点,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深入学习,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过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十分复杂和矛盾。
在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家独立和人民权益遭受到严重侵害。
此外,国内爆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如农民起义、工人罢工、学生运动等。
各种矛盾的同时存在使得中国社会进一步陷入动荡状态。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事件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始点,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封建专制的统治。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的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布尔什维克革命以后中国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这场运动始于1919年,是中国民族主义和新文化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的全部出让,引起了广泛的愤慨和抗议,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这场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国共产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刘邓大军北上刘邓大军北上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大事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标志性事件。
1935年,红军主力(包括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追击战中转移到陕北,成为威胁到国民党政权稳定的重要力量。
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保持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前期的基本力量。
三、主要领导人及其思想理论1. 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理论家和实践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经历了六大历史时期
1949-1952年:巩固政权时期
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和过渡时期
1956-1966年:探索时期
1966-1976年:文革时期
1977-1978年:拨乱反正时期
1978-: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3、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人物、意义
第2课最可爱的人
1、抗美援朝战争的起止时间、司令员
2、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中的代表有谁?他们发扬了什么精神?结果怎样?
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
1966
——
1976
年)
1
、原因: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
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他希望通过
“
文化大革命
”
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1966
年,
成立
“中
央文革小组”
(性质:
一场由国家领导人错误发动,
被林彪、
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
重灾难的内乱。
)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
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
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
严重摧残了教
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
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
2
、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诬蔑为
叛徒、内
奸、工贼
”
,被中央开除出党,并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
3、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原因是?
第3课土地改革
1、土改原因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内容、结果
3、土改的意义
第4课工业化起步
1、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主要任务
2、列举一五计划成就:
3、五四宪法颁布的时间、地点、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第5课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形式
2、三大改造的完成时间、实质、意义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中共八大的时间、国内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意义
2、58年总路线的内容
3、“左”的错误的主要标志
4、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教训
5、探索时期的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