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复习的前提是必须掌握好所学知识点内容,复习是对自己所学过的知识点加深了解以及巩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扩展西周的统治范围。

内容:(1)分封对象: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诸侯的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特点:实行层层分封,形成了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影响:(1)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3)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春秋割据埋下隐患3.宗法制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问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

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嫡长子与众子具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

影响: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垄断和特权地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权神化;(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3)权力尚未高度集中;(4)延续性和稳定性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终于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2.秦始皇首创了皇帝制度(特点: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在中央,设置丞相(百官之首)、御史大夫(监察)和太尉(军事)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之下还有诸卿,中央的主要官职,相互配合、互相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在地方,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历史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

历史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

历史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历史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学科,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是我们认识世界和了解自己的一扇窗户。

历史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知识点涵盖了从古代到近代的多个时期,下面我们来逐一了解。

古代史知识点古代史是历史的起源,从远古时期到公元5世纪左右的东西方历史都被归类为古代史。

在这个时期,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渐进入了农业文明阶段。

古代史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中国古代史:重点了解夏、商、周的建立与衰亡,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局和孔子的思想,此外还需关注秦始皇统一中国和汉朝的兴起。

- 埃及古代史:了解埃及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法老王的统治和建设,以及古埃及文明的特点。

- 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史:掌握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发展、城市国家的兴起,以及汉谟拉比法典的重要性。

近代史知识点近代史包括16世纪到19世纪的历史,这个时期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欧洲的崛起和殖民主义的兴起。

近代史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西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了解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影响,以及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冲击。

- 大航海时代和欧洲殖民扩张:关注哥伦布的航海探险和南美洲的殖民地建立,以及欧洲殖民帝国的兴起和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拿破仑的军事扩张和政治改革。

现代史知识点现代史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历史,这个时期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现代史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工业革命:了解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和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变革,以及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后果,以及俄国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战争进程,以及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近现代中国史知识点近现代中国史是指清朝末年到现代的历史,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动荡。

高一上历史期末必背知识点

高一上历史期末必背知识点

高一上历史期末必背知识点在高一上历史期末考试中,必须熟记以下知识点:1. 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年代: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东汉(公元25年-220年)2. 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封建制度、农耕经济、等级制度、礼制思想等。

3. 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化成就: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科技发明;诗经、楚辞、论语、孙子兵法等文化经典。

4.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百家争鸣思想的兴起,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学派的出现。

5. 先秦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思想: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墨家的墨子等。

6.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统一战争,焚书坑儒,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制度。

7.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封建制度。

8. 西汉时期的社会经济变革:开拓西南,丝绸之路的开通,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9. 西汉末年的动乱:宦官专权,王莽篡位,东汉的兴起。

10. 东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官僚制度,九品中正制。

11.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三国争霸的最终结果。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变革:土地兼并,士族地主的衰落,佛教的传入和流行。

这些历史知识点是高一上学期历史课程的重点,掌握并背诵这些内容,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理解后续历史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期末考试时,能够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和记忆,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高一上历史必背知识点期末

高一上历史必背知识点期末

高一上历史必背知识点期末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历史上的重要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历史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下面是高一上历史必背的知识点,希望对你巩固历史知识有所帮助。

一、夏、商、周三代1. 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的夏朝由禹建立,夏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制为基础,出现了最早的科举制度。

夏代也是青铜时代的开始。

2. 商朝: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由汤建立,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确凿记载的朝代。

商朝的国都是商丘,商代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制为基础,贵族阶级掌握了政治权力。

商朝末年,出现了周文王、周武王,他们领导周人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3. 周朝:周朝共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西周和东周。

西周是周文王、周武王建立的,周朝奠定了我国封建制度的基本框架,确定了六卿制度。

东周是指从周幽王开始到周灵王结束的时期,三家分晋、战国七雄的割据局面逐渐形成。

二、春秋战国时期1.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时期内战国开始形成。

春秋时期最重要的事件是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活动,主要是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发展,并对后来战国时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2.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它是春秋时期的延续,也是春秋时期的衰落和秦国崛起的方兴未艾。

战国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兵家智谋的斗争,兵器的普遍使用和封建制度的瓦解。

三、秦朝和西汉1. 秦朝: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它的建立和统一全国对未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维护社会秩序,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统一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等。

2. 西汉:西汉是秦朝的灭亡之后,由刘邦建立的,历时四百多年。

西汉朝廷运作相对稳定,统治期间出现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改革和政策,如汉武帝的开疆拓土政策、汉武帝的推行科举制度等。

四、东汉、三国时期1. 东汉:东汉是西汉的后继王朝,历时约两百多年。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第一章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第一章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第一章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C.《南京条约》的签订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我们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依据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激化了中英矛盾B.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C.中国已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D.清政府闭关政策不利于中外贸易3.2005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德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

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

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4.关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含义是A.我国部分丧失了国家主权并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产生了资本主义成分B.一半是殖民地,另一半是封建社会C.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联合统治的社会D.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社会美国学者谈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

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据此回答6—8题。

5、“树上的伙伴”指的是A.英国.法国B.英国.美国C.法国.俄国D.美国.俄国6.从材料中可看出美国的真实目的是A.居中调停B.发动进攻C.保持中立D.从中渔利7、美国接到的“果子”主要是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瑗珲条约》D.《北京条约》8、下表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英国对华贸易表(不含鸦片贸易)。

表中所示英国在华贸易下降的根本原因是C.英国的商品不适应中国人的需要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9、从本质上看,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A.索取战争赔款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市场D.争取自由通商10、下列各项能反映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与时俱进思想的是①《四洲志》②《海国图志》③《资政新篇》④《原道醒世训》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历史高一期末知识点汇总

历史高一期末知识点汇总

历史高一期末知识点汇总历史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进程的学科,它记录了人类在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现在。

高一历史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下面是对高一历史期末考试知识点的汇总。

一、中国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历史的演进:夏、商、周三代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和重大历史事件。

2. 秦朝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的改革和对内对外的政策,秦朝的法治和书同文,秦统一后的变革和发展。

3. 汉朝的兴起和对外扩张:刘邦的起义和西楚霸王项羽的抗争,刘邦称帝建立汉朝,汉朝的开放政策和丝绸之路的开辟。

4.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形成和发展,蜀汉刘备的政权建立,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5. 隋唐时期:隋炀帝的统一和改革,唐朝的辉煌和开元盛世,唐朝的外交和文化交流。

二、世界古代历史1. 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始祖文化和金字塔的建造,艳后王朝的兴起和希腊化时期的变革。

2. 印度古代历史:雅利安人的入侵和吠陀时期的建立,孔雀王朝的崛起和衰落,印度教和佛教的兴起。

3. 希腊和罗马文明:希腊城邦的兴起和民主实践,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和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影响,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扩张,基督教的传播。

4. 阿拉伯帝国: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兴起,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和政治体制,阿拉伯帝国的文化繁荣和科学进步。

三、近代历史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和艺术革命,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兴起。

2. 大航海时代:欧洲航海家的探险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欧洲列强在殖民地的扩张和争夺。

3. 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和恐怖统治,拿破仑的崛起。

4.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变革,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现代历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和军备竞赛,1914年爆发的战争和新的武器,战后的和约和对全球格局的影响。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在高中历史上册学习过程中,我们涉及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我们理解和掌握历史背景、事件和人物的基础。

本文将对高一历史上册的期末知识点进行汇总,并进行适当的分章小节。

一、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石器的使用、生活方式、氏族部落社会- 新石器时代:农业、手工业和村落的出现2. 两河流域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人、宗教信仰、金字塔、君主制度-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法老王、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文明、城市规划、宗教信仰、吠陀文3. 古印度文明- 克罗齐王朝:释迦摩尼、八正道、安克什特王朝- 孔雀王朝:显露图、阿育王、佛教传入中国4. 古中国文明- 夏商周三代:夏朝、商朝、周朝、封建制度、礼乐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思想家、诸子百家、孔子、孟子二、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1. 古希腊文明- 米诺斯文明:克里特岛、迷宫、米诺斯文明的衰亡- 雅典民主: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希腊剧院- 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的征服和遗产2. 古罗马文明- 共和制度:罗马城邦、patricians和plebeians、共和政体- 帝国扩张:凯撒大帝、奴隶制度、罗马法律的不朽贡献- 基督教的兴起:耶稣、使徒保罗、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三、中国古代史1. 秦朝与两汉时期-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万里长城、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刘邦与汉朝:刘邦、汉文帝、武帝、丝绸之路、王莽新朝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鼎立:刘备、曹操、孙权- 魏晋南北朝:曹丕、司马炎、佛教传入中国、北方民族的侵袭和南北分裂3. 唐朝与宋朝时期- 唐朝:李世民、科举制度、瓷器、丝绸之路复兴- 宋朝:宋太祖、宋太宗、科技与航海、宋代绘画和诗词四、亚洲古代文明1. 印度教和佛教- 吠陀文、印度教三大神祇(湿婆、毗湿奴、梵天)、种姓制度- 释迦牟尼、四圣谛、八正道、大乘佛教的传播2.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可兰经、五功五戒、伊斯兰教的扩展五、欧洲中世纪历史1.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拜占庭帝国的兴起- 基督教罗马帝国的分裂: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特点:君士坦丁堡、东正教、卡士波亚2. 封建社会与教堂支配- 封建制度:封建领主、农民、仁爱政策- 教会的权力:教皇、主教、十字军东征3. 高中世纪的经济和文化变化- 市场和城市的兴起:商业和手工业工会、市场经济-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大航海时代、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总结:通过对高一历史上册的期末知识点的汇总,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古代文明和重要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深入理解各种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高一上学期历史课的重要知识点,请大家仔细学习。

一、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1. 旧石器时代:人类最早的文明出现在非洲,开始使用简单工具和火,开始打猎、采集和渔猎。

2.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的发生,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动物,形成了定居生活的社会。

3. 文明的诞生:城市的出现,人们开始进行商品交换,出现了文字和计算工具。

二、中国古代文明1. 三皇五帝时期:传说中古代中国的最早历史时期,最有名的有黄帝、炎帝和尧舜。

2. 夏、商、周三代:夏朝是历史上中国的第一个有记载的王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真实史料记载的王朝,周朝采用封建制度,分封诸侯,形成了分封制。

3.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和学派,如孔子、老子、墨子等。

三、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1. 希腊城邦:希腊是历史上伟大的古代文明之一,希腊的政治制度以城邦为基础,有雅典和斯巴达等城邦。

2. 古希腊的文化:古希腊以哲学、剧场、艺术和体育闻名于世,有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和艺术家出现,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3. 罗马帝国:古罗马是辉煌的罗马文明的代表,采用共和制和帝国制,通过扩张与征服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四、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的比较1. 印度的种姓制度:古印度实行种姓制度,将人们划分为四个等级,社会地位由出生决定,严重限制了社会流动性。

2. 佛教的产生:佛教是在古印度兴起的一种思想和宗教体系,提倡人们摆脱痛苦和轮回,追求解脱和涅槃。

3.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在农业、冶金、造纸、印刷等方面有许多重要的科技成就,如黄河流域的灌溉工程、制造青铜器等。

五、世界古代史1. 古代埃及文明:埃及是古代文明之一,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和法老的统治是其特点。

2. 古代美洲文明:美洲有许多古代文明,如玛雅文明、印加文明等,有发达的农业和城市文明。

高一历史期末会考知识点

高一历史期末会考知识点

高一历史期末会考知识点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它记录了人类的过去,帮助我们了解并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在高一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以便应对期末会考。

本文将针对高一历史期末考试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古代文明的发展1. 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阶段,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其中新石器时代发展了农业和陶器制作。

2. 古代河流文明:主要包括黄河文明和埃及文明,黄河文明以中原地区的发展为主,埃及文明则以尼罗河流域的发展为主。

3. 发达的古代国家和帝国:主要包括古代中国的夏、商、周等,以及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发展。

4. 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政治、哲学、文化、艺术等领域。

二、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发展1. 公元前202年至公元14年的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兴起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阶段,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汉朝的外交交往使中国与西方世界发生了联系。

2. 美洲原住民文明的发展:美洲原住民文明古代著名的有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等,它们在农业、建筑、数学、天文等方面都有较突出的成就。

3. 印度与佛教:印度古代的种姓制度和佛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及其传播。

4. 非洲和欧洲的接触:古代非洲和欧洲的贸易交流,包括埃及和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关系。

三、世界中世纪的演变1. 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封建制度的形成: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以及封建社会的兴起。

2. 埃及、阿拉伯和蒙古的大发展: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阿拉伯文化的传播,蒙古帝国的建立和对欧亚地区的统一统治。

3. 欧洲的封建社会: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经济、政治制度和宗教改革运动,包括骑士制度、宗教十字军东征等。

4. 欧洲的城市与商业:欧洲城市的兴起和贸易的发展,包括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中心。

四、近代世界的发展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发展和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高一必修一期末历史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期末历史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期末历史知识点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被誉为东方文明的瑰宝。

历史知识点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的基础,掌握这些知识点对我们深入学习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高一必修一期末历史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历史。

一、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770年)1.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被尊为华夏族的开国时代。

夏朝共传十世十一王,夏王都的国都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

商朝末年,统治者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最终被周文王所灭。

3. 西周:西周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三个王朝,又称为周朝。

周朝共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自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0年。

西周以奉行“礼尚往来”的周礼而闻名于世。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1.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以前的一个时期,是东周灭亡至战国时期的过渡阶段。

这段时期,贵族势力猛烈扩张,社会经济呈现出分化的趋势。

2.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由于大量列国之间的战争而得名。

列国割据,百家争鸣,思想文化繁荣,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1. 秦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国家。

秦皇统一的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标准成为中原地区日后数百年的基准。

2.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封建王朝。

刘邦自称为汉高祖,建立了汉朝,并被尊为汉武帝。

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汉字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思想文化的繁荣都有显著的影响。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公元589年)1.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以魏、蜀、吴三国并立为特征。

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经常被后人描述、歌颂和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

2. 两晋时期:两晋时期指的是东晋和西晋时期。

两晋以山水诗为代表的文学艺术和以王羲之、颜真卿等为代表的书法艺术成就了中国文化史。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历史学科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它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的脉络。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历史上册的学习非常关键,因为它打下了进一步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复习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秦朝的统一与变革1. 秦朝的建立: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2. 秦朝的法律制度:秦朝实行了严格的法律制度,以赏罚分明著称。

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律》和《焚书坑儒》政策。

3. 威权统治与焚书坑儒:秦朝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限制豪强地主的权力。

同时,秦始皇还采取了大规模的焚书坑儒政策,破坏了古代文化。

二、西汉的兴起与经济繁荣1. 西汉的建立:刘邦建立了汉朝,称为西汉,开启了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王朝之一。

2. 西汉的政治制度:西汉时期,实行了相对宽松的政治制度,采取了“分封制”和“郡县制”,注重地方政权的发展。

3. 西汉的经济繁荣:西汉时期,农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蓬勃发展。

三、东汉的衰落与群雄割据1. 黄巾起义与王莽篡权:东汉时期,发生了著名的黄巾起义,预示着东汉政权的衰落。

王莽乘机篡权,建立了新朝。

2. 三国时期的群雄割据: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刘备、曹操、孙权等人相互争斗,导致北方与南方分裂,标志着东汉的结束。

3. 西晋的建立:曹魏、蜀汉和东吴三国最终被晋朝统一,标志着三国时期的结束,西晋的统治一度重建了中央集权。

四、唐朝的开创与繁荣1. 唐朝的建立:唐朝由李渊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王朝。

2. 唐朝的政治制度:唐朝实行了科举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同时,也提高了士人阶层的社会地位。

3. 唐朝的对外交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丝绸之路的繁荣也使得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荣的国家之一。

五、宋朝的政治转型与科技进步1. 北宋与南宋:宋朝的建立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其中北宋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转型时期。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1-11课考前必背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1-11课考前必背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1-11课考前必背【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1、中国早期国家的主要特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政治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战国时期诸侯变法的背景A铁犁牛耕的推广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新兴地主阶级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推进变法; B、兼并战争剧烈,各国富国强兵的需要;C法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1、古代中央官制的发展演变:秦——三公九卿制西汉——中外朝制度东汉——尚书台与外朝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枢密院、中书门下、三司)元——一省两院(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相权逐渐缩小最终消失,皇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逐渐缩小,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3、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4、关于古代中央官制的小论文示例观点:中国古代的相权在与皇权的斗争过程中不断被削弱。

阐述:秦朝在中央始设三公,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权力极大。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严重威胁皇权。

汉武帝时期,设置中外朝制度,启用亲信、侍卫、宦官参与军国大事,牵制外朝,丞相的权力受到了限制,皇权加强。

隋唐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相权再次被分割,皇帝总揽大权。

明初,因胡惟庸飞扬跋扈,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皇权高度集中。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皇权不断加强,而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选官制度的演变;商周—世官制;秦国—军功授爵制;西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清:科举制2、选官制度的趋势:A选官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更加公平公正;B 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C选官方式由举荐评定到考试,更加严密科学。

3、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①都是由地方向上举荐人才,不利于中央集权②依据孝廉和家世评选,评价标准不公正全面;③易形成结党营私。

精选最新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_高一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

精选最新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_高一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篇一】一、希腊文明的摇篮1.地理条件(1)依托海洋: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环绕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邻爱琴海,多海岸线与天然良港,为希腊提供了通向世界的便利通道。

(2)相对孤立:重叠山峦和海洋阻隔,又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海岛上。

2.城邦制度: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小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

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1.梭伦改革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

②内容:他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公民大会成为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等。

③作用: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进行改革。

②内容:他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等。

③作用: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利克里改革①时间: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②内容(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并参加公民大会;进一步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陪审法庭成为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产生,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并参加立法;十将军委员会不仅统率军队还参与政治;执掌城邦军政大权的是首席将军。

发放参政津贴和“观剧津贴”。

③作用: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三、雅典民主的进步性与局限性1.进步性(1)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高一上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了解过去的故事,理解现在的社会和未来的走向。

在高一上学期的历史学习中,我们接触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历史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回顾复习。

1. 文明起源与古代文明发展在中国,我们学习了华夏文明的起源,包括黄河流域的出土文物,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如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等。

2. 周秦汉三代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我们学习了周朝的建立和推翻、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治理、汉朝的兴起和汉武帝的开创性举措等。

3. 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我们学习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南北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隋朝的统一和隋炀帝的改革、唐朝的政治与文化繁荣等。

4. 宋元明清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学习了宋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元朝的政治形势和蒙古族的统治、明朝的政治改革和文化发展、清朝的政治变革和外族统治等内容。

5.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

这些发明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6. 世界古代文明除了中国古代文明,我们还学习了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等。

通过比较这些古代文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共通性。

7.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我们学习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发展,包括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等重要事件与人物。

这些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8.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我们学习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这些事件标志着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转变。

9.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期间我们学习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以及冷战期间的国际格局和重大事件,如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等。

10. 当代国际关系与全球化在这一部分,我们学习了当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包括联合国的作用和国际组织的重要性,以及全球化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末复习 笔记整理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末复习 笔记整理

这个提纲只是对笔记的整理,一定要结合课本和校本一起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一)夏朝: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二)商朝: 1、内服外服制度;2、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三)西周1、分封制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朝的统治3)影响①积极: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②消极:分封制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祸根2、宗法制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2)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齐、鲁、晋等说法与分封制相关;立嫡立长,重视亲情,宗祠家谱等与宗法制相关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中央官制的变化1.秦朝1)皇帝制度基本特征: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2)三公九卿制①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负责执掌群臣奏章,并负责监察百官②九卿:丞相之下设九卿,分管各项具体政务2、汉朝:中朝(内朝)外朝制度相权削弱,君权加强3、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①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②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③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

4、宋朝:二府三司制①二府:设中书门下行使行政权;设枢密院掌军政②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5、元朝: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替代三省,直接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相权过重,威胁皇权6、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明太祖: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内阁,后来阁臣有了票拟的权力,皇帝批红7、清朝:(1)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2)雍正:军机处(评价: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二)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1、秦代: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高一上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高一上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内容:主要分封土地和人口。

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和先代贵族等;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作用:①周王室与诸侯国的政治隶属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使统治集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过程:夏朝出现,西周鼎盛,春秋瓦解,战国废除;瓦解:①生产力的发展。

(根本原因)②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宗法制:含义: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目的:①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②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齐家治国”、“家国一体”,即起源于此。

3、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点①划分的基础:前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后者按地域划分。

②产生的方式:前者世袭,后者皇帝或朝廷任免,不能世袭。

③权力的大小:前者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独立性,后者则是地方行政机构。

4、秦朝确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历史影响措施:中央:①实行皇帝制度;②实行三公九卿制。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

三者相互配合、相互牵制。

地方:①实行郡县制。

法律:制定细密严苛的《秦律》影响:①形成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格局。

②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

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秦朝实行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

5、汉朝至元朝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历史影响汉初:(1)制度:“汉承秦制”,有所调整和变化。

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国并行制。

高一上册历史的复习资料

高一上册历史的复习资料

高一上册历史的复习资料高一上册历史的复习资料历史是一门让人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学科。

在高一上册历史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等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历史知识,下面将对高一上册历史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我们了解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部分。

其中,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周朝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

在夏、商、周三代之后,我们还要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分裂最为严重的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学派,如孔子、墨子、老子等。

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要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始皇帝统一六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推行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汉朝的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二、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是我们了解世界各个文明的发展历程的重要部分。

在世界古代史中,我们需要了解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古埃及人建造了众多的金字塔和神庙,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也非常独特。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深远。

古希腊人在哲学、政治、艺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它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石。

古罗马人在法律、建筑、军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如罗马法和斗兽场等。

三、近代史近代史是我们了解近代社会发展历程的重要部分。

在近代史中,我们需要了解欧洲的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1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1

《高一上学期末选择题(1—9)》适用范围:__________ 出题教师:__________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46 分钟;书写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一、单选题,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满分100分,每小题1.25分)1. 《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

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材料不能说明 ( )A. 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B. 血缘是联结政治关系的纽带C. 王族是分封的主要对象D. 王权借助神权维护统治【答案】D2.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②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③卿大夫--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④诸侯--诸侯嫡长子、嫡长孙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答案】C3.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是自己领地的收入,一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A. 秦朝B. 西周C. 唐朝D. 清朝【答案】B4.2.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B. 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D. 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答案】A5. 7.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知识清单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知识清单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知识清点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1、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分布广泛、源远流长、中原核心、多元一体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1)分封制:封邦建国,以藩屏周,是周王分封诸侯政治权力的制度。

分封王室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土地和人口等,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金字塔型结构,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作用:扩大了疆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扩大周文化的影响,促进民族交流;但诸侯国相对独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高度集权(2)宗法制: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与作用:解决了统治阶级在权力和财产分配的冲突与矛盾,保证了贵族的垄断特权地位,维系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成为维护分封制的重要手段;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形成政权和族权的结合(家国一体)3、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战国变法、百家争鸣的背景?)大变革,大动荡,大融合、大发展、大繁荣(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国家统一趋势明显;为了富国强兵,各国变法,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经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土地制度开始形成,生产力的发展(3)思想文化: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思想繁荣(4)民族关系:产生民族认同观念,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发展4、“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主张?儒家:孔子——“仁”“德”“礼”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孟子——“民贵君轻”、仁政;荀子——“性恶论”、隆礼重法(礼法并施)道家:老子——“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法家: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代表下层平民利益)5、秦朝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措施:(1)政治:开创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中央官制创立三公九卿——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地方上全国推广郡县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2)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同一车轨,修驰道和直道,兴修水利(3)文化:统一文字为小篆,“焚书坑儒,颁布秦律影响:(1)疆域:秦的统一,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版图(2)政治:①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高一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

高一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1. 神权与王权结合2.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4.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5. 等级制度森严▲早期国家起源:1. 演变:氏族→部落→联盟→国家 2. 时间:五千年前。

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

地区:黄河长江流域 3. 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4. 政治权力的产生与维护:王、帝、城、战争、设置官员5. 概况:神话传说、考古学说、文献资料▲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城址体现了政治权力已经形成,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力量出现,标志早期国家已经形成,氏族制度的历史至此宣告结束▲武氏祠汉代石刻“黄帝”像:1. 石刻像作为石刻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2. 体现了黄帝在汉代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形象▲(公元前2070年~1600年)夏: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世袭制出现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对立的结果▲世袭制历史影响:1. 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2. 标志我国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进步的表现▲大同:财产公有的原始社会时期。

小康:财产私有、阶级分划出现的时候▲(公元前1600年~1046年)商朝政治特点:1. 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2. 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祭祀、占卜)▲数量可观的甲骨文资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信仰系统、制度文化和经济生活▲鼎是王权的象征▲(公元前1046年~771年)西周都城:镐京▲西周分封制(封建制):诸侯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朝觐述职,缴纳贡税,随周作战▲核心:授民授疆土。

目的:有效统治广大疆域,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性质:既是社会政治制度,又是地方行政制度。

对象:同姓王族、先代贵族、异性功臣(同姓王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封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分封制影响:1.(积极)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2.(消极)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到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瓦解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水平的提高▲西周宗法制特点:1. 嫡长子继承制2. 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的体系,二者是宗族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3. 与分封制紧密结合,以血缘为纽带维护政治联系,族权与政权合一,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内容:主要分封土地和人口。

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和先代贵族等;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作用:①周王室与诸侯国的政治隶属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使统治集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过程:夏朝出现,西周鼎盛,春秋瓦解,战国废除;瓦解:①生产力的发展。

(根本原因)②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宗法制:含义: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目的:①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②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齐家治国”、“家国一体”,即起源于此。

3、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点①划分的基础:前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后者按地域划分。

②产生的方式:前者世袭,后者皇帝或朝廷任免,不能世袭。

③权力的大小:前者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独立性,后者则是地方行政机构。

4、秦朝确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历史影响措施:中央:①实行皇帝制度;②实行三公九卿制。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

三者相互配合、相互牵制。

地方:①实行郡县制。

法律:制定细密严苛的《秦律》影响:①形成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格局。

②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

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秦朝实行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

5、汉朝至元朝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历史影响汉初:(1)制度:“汉承秦制”,有所调整和变化。

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国并行制。

影响:“七国之乱”。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设中朝,成为朝廷的决策机构;外朝(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

地方: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封国;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强干弱枝;酎金制。

影响:①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过于集权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政局长期动荡。

隋唐:(1)中央:三省六部制。

[中书(负责起草诏令)、门下(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都对皇帝负责。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评价:①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2)地方:唐朝中后期在地方军镇设节度使,出现“安史之乱”,平定叛乱后又形成藩镇割据,导致长期战乱和分裂割据的局面,唐朝走向灭亡。

宋朝:(1)措施:收精兵:统兵权(三衙)和调兵权(枢密院)的分离。

削实权:文臣取代武将任州郡长官;州郡设通判,牵制知州;制钱谷:设转运使,控制地方财政,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2)影响: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三冗”)的积贫积弱(“两积”)的局面。

元朝:(1)中央:一省制。

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

(2)地方:行省制。

评价:①各行省都是中央政府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②行省制度适应了元朝政府管理辽阔疆域的需要,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行省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为我国以后的行政划分(省制)奠定了初步基础。

明初:措施:①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使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②地方:废行省、行三司。

三司分立、互相牵制,大权归中央。

③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严厉控制读书人的思想。

内阁:①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②明成祖设立内阁,阁臣权力逐步扩大,有“票拟”之权;③皇帝“批红”,掌握最终决策权。

④评价: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和决策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王权。

清初:措施:①清初,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日常事务。

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限制了皇权。

③设军机处,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处①设立:雍正帝②经过:开始处理西北紧急军务,后来发展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③特点:品级不高、跪奏笔录;保密性强;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

④影响: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5、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与领土完整。

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繁荣。

有利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的融合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消极作用:(明清以后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

③还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

6、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规律①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②地方权力日益集中到中央(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③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形成的条件地理条件: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希腊小国寡民。

政治条件:希腊城邦。

城邦特征:小国寡民。

经济条件:以工商、航海为主。

思想条件:向海外殖民扩张,富有开拓、冒险精神。

2、民主政治主要特点、表现及实质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运作机构: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民众法庭(日常司法与监督机关,负责审理各类重要案件。

)运作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特别措施:①“陶片放逐法”,打击野心家。

(克里斯提尼时期)②向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保障公民参政。

(伯里克利时期)实质:少数人的民主、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4、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积极:①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②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③为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基础。

消极:①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广大妇女、奴隶、外邦移民无权利);②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5、罗马法的起源与确立概念: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的总称。

目的:维护帝国的统治。

起源:《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的渊源。

评价:平民的胜利(因为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维护财产私有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6、罗马法的影响对罗马:维系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对后世:是欧洲大陆法系的起源和基础。

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的古代法律。

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见教材)2、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联邦制的原则: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中央集权原则)。

三权分立的原则:将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分属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

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人民主权的原则:规定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3、评价1787年宪法进步意义: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确立了一种新的民主制度——联邦共和制。

③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既加强了中央权力,又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局限性:打上种族歧视烙印。

如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拥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

印第安人、黑人、妇女的选举权被剥夺。

4、1875年宪法的内容:总统:最高行政权、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职7年,连选连任,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议会:两院制,立法权。

参议院间接选出,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

内阁:由总统任命,总统命令必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总统和内阁对议会负责。

5、德意志的统一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点:①一个主要邦国:普鲁士;②一个主要人物:俾斯麦(“铁血政策”);③方式: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完成:1871年意义: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局限: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6、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政体:君主立宪制。

内容:皇帝:帝国元首,掌握最高权力,统率帝国军队,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

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首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议会:两院制,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操纵着联邦议会。

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议会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职能,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评价:局限: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使帝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

但规定帝国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实质上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宪法特点)。

积极: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7、法国的总统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同:两国议会实行两院制,都行使立法权,国家元首行使行政权,都是本国军队最高统帅。

异:①德国议会权力较小,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法国议会的立法权更为独立。

②法国国家元首要对议会负责;德国国家元首不对议会负责。

③法国总统任命内阁但其行政权受到内阁制约;德国皇帝拥有绝对的行政权,首相由皇帝任命并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8、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的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项目英君主立宪制美总统制法总统制德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国王总统总统皇帝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袭民选(任期四年,可连任两届)选举(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世袭国家元首任期终身制任期制任期制终身制国家元首实权无有有有政府首脑内阁首相总统内阁部长宰相政府产生方式议会产生总统任命总统任命皇帝任命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议会皇帝行政权内阁首相总统总统和内阁皇帝与宰相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总统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立法机构议会国会议会帝国议会、联邦议会9、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特点(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2)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