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解不等式问题
数形结合思想与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教学
数形结合思想与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教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和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这两种内容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个内容,并将二者进行结合,探讨如何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到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中。
一、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来解决数学问题。
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在数学推理和解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通常用于解决几何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或周长来推导解题,或者利用几何图形的相似性质来证明定理。
例如,在三角形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也可以利用三角形的守恒定理进行证明。
除了在几何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还可以应用于初中代数教学中。
例如,在方程的解法中,我们可以将方程的不同形式转化成图形形式,从而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这个内容将在下文中详细介绍。
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是初中代数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元一次不等式通常具有以下形式:ax + b > c其中a、b、c都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此类不等式的求解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常用的方法有移项法和分段法。
移项法是将不等式中的各项按照未知数的系数进行移动,从而将未知数的系数移到一边,已知数的系数移到一边,得到如下形式:根据上述结果就能够求解出x的取值范围。
分段法是将不等式中的各项按照未知数的大小进行分类,从而确定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可以将未知数分成两部分的值作为分界点,然后分别讨论,在每一部分内满足不等式的条件,最终得到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数形结合思想可以被应用于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中。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不同形式转化成图形形式,从而得到问题的解法。
例如,对于下面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可以将其转化成如下表示几何图形形式:其中,红色的线段表示2x,蓝色的线段表示1,绿色的线段表示3。
高中数学:不等式中的数形结合
高中数学:不等式中的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不可忽视。
下面举例说明。
1. 数形对照,相互渗透例1. 使不等式有解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A. B.C. D.分析:表示数轴上x所对应的点到与4、3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
由图1可得其和最小值为1,故选D。
图1例2. 已知,欲使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c的取值范围。
分析:欲使恒成立,即恒成立,故。
于是问题转化为求知,当直线图2故。
2. 由数想形,直观显现例3. 解不等式。
分析:设,,由得:因为2为半径,在x轴上方的半圆,表示过原点斜率为1在第一象限的直线,如图3,由题意转化要求半圆(圆弧)应在直线的下方,可得,图3故原不等式的解集是(2,4]例4. 求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解:,因为的图象与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的图象是一条过点(0,1)的直线由图4可得图4例5. 已知且,都有实根,求的取值范围。
解:依题意得即(*)则满足(*)的点(a,b)在图5所示的阴影区域内。
图5设,则所表示的直线系中,过点A(4,2)的直线在b轴上的截距即为满足(*)的z的最小值。
所以故3. 由数构形,抽象变形象例6. 设分别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当时,且,则不等式的解集是()A.B.C.D.解:设,因为当时,所以上是增函数因为分别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所以为奇函数又所以又是奇函数,所以故根据以上特点,不妨构造如图6所示的符合题意的函数F(x)的图象,由图直接观察出所求解集是图6故选D。
由上几例可知,在不等式的教学或复习中要有意识的注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
▍ ▍ ▍。
从数形结合角度解绝对值不等式
从数形结合角度解绝对值不等式文︳吴远觉绝对值不等式的常见解法有定义法、平方法、零点分区法,要点在于去掉绝对值。
如果运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或者运用绝对值函数图像,从数形结合角度来解绝对值不等式,则显得直观、简便。
下面笔者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例1(2017年全国卷Ⅲ)已知函数f(x)= |x+1|-|x-2|,求不等式f(x)≥1的解集。
解析:|x+1|-|x-2|表示x与-1的距离和x与2的距离之差,f(x)≥1表示这个差不小于1。
结合数轴可知,x需位于1或者1的右边(如图1),故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图1当然也可以通过零点分区讨论求解,还可以作出函数f(x)与y=1的图像,从图像上发现f(x)的解是{x|x≥1}。
例2(2009年辽宁卷)设函数f(x)=|x-1|+|x-a|。
(1)若a=-1,解不等式f(x)≥3;(2)如果xf(x)≥2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1)a=-1时,f(x)=|x-1|+|x+1|表示x到-1的距离和到1的距离之和。
如图2,当x位于-1和1中间时,f(x)=2<3,显然不成立,故x需位于-1左侧或者1的右侧。
由线段长可知,x∈(-∞,-1.5]∪[1.5,+∞)。
图2(2)xf(x)≥2恒成立表示f(x)的最小值大于等于2。
而f(x)最小时x位于1和a的中间,故a应该在1的左边或者右边最少相距2的位置,故a∈(-∞,-1]∪[3,+∞)。
本题常规做法需要对a与1进行比较,分三种情况讨论,显得繁琐。
数形结合让题目变得简单直观,方便快捷。
例3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如果存在正实数k,使对任意x∈D,都有x+k∈D,且f(x+k)>f(x)恒成立,则称函数f(x)为D上的“k型增函数”。
已知f(x)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x-a|-2a,若f(x)为上的“2015型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20154) B.(20154,+∞)C.(-∞,20156) D.(20156,+∞)解析:本题的常规方法是由奇函数的性质可得f(x)的解析式:f(x)=|x-a|-2a,x>0,0,x=0,-|x-a|+2a,x<0。
解不等式的转化方法
教学实践新课程NEW CURRICULUM解不等式的问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解不等式的关键是学会转化,通常有以下几种转化方法。
一、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例1.已知:函数f (x )是R 上的增函数,A (0,-1),B (3,1)是其图象上的两点,那么|f (x +1)|<1的解集是()A .(1,4)B .(-1,2)C .(-∞,1]∪[4,+∞)D .(-∞,-1]∪[2,+∞)分析:本题没有给出函数f (x )的解析式,解题时可以画一个符合条件的特征图加以解决,由图象可知:|f (x )|<1的x 的取值范围是(0,3),而y =|f(x +1)|的图象是由y =|f (x )|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所以不等式|f (x +1)|<1的解集为(-1,2),故选B 。
二、利用不等式与方程的关系进行转化不等式解区间的端点横坐标是对应的方程的根,这样可以将解不等式的问题转化为解方程来处理。
例2.已知不等式2x -log a x <0的解集为(0,12),求实数a 的值。
分析:从图象角度看,不等式表示的几何意义是y =log a x 图象在y =2x 图象上方x 的取值范围是(0,12),故有:0<a<1log a 12=212{,所以a =(12)2√2三、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转化例3.不等式log 2(x +1x+6)≤3的解集为。
分析:本题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结合不等式本身的限制条件,将原不等式变成代数不等式组x +1x+6>0x +1x+6≤0⎧⎩⏐⏐⏐⏐⏐⎨⏐⏐⏐⏐⏐,所以解集为{x/-3-22√<x <-3+22√或x =1}。
四、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转化例4.解关于x 的不等式:x -a x 2-x -2>0。
分析:有关分式不等式问题,可以考虑两边同乘以(x 2-x -2)2,也可以讨论分母x 2-x -2的符号去分母,将分式不等式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来求解,然后讨论根a 与2,-1的大小关系,明确根的大小,使含参数a 的不等式具体化,进而写出不等式的解。
绝对值不等式数形结合法
绝对值不等式数形结合法
绝对值不等式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不等式形式,解决这类不等式时可以使用数形结合法。
该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图形的几何性质来找到不等式的解集。
以下是使用中文进行说明的绝对值不等式数形结合法:
1.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绝对值的定义。
对于任意实数x,绝对值|x|表示x到0的距离,即|x|=x(当x≥0时),|x|=-x(当x<0时)。
2. 在解决绝对值不等式时,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一个图形问题。
我们可以将不等式|x|<a(a为正实数)表示为以原点O为中心,半径为a的开区间(-a,a)上的点构成的图形。
3. 同样地,对于不等式|x|>b(b为正实数),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以原点O为中心,半径为b的开区间(-∞, -b)∪(b,∞)之外的点构成的图形。
4. 对于不等式|x|≥c(c为正实数),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以原点O为中心,半径为c的闭区间[-c, c]上的点构成的图形。
5. 解决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是确定图形的解集。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不等式关系来确定图形的部分或全部区域。
6. 最后,我们根据图形的区域表示来确定解集。
如果要求解不等式的解集,我们需要找出表示该区域的数值,即满足不等式的实数值。
通过数形结合法,我们可以将抽象的绝对值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图形问题,从而更直观地理解和解决这类不等式。
柯西不等式数形结合
柯西不等式数形结合
柯西不等式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不等式,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物理、工程、经济等。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一种非常有用的解题方法,它可以通过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图形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当我们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理解柯西不等式时,可以将不等式左边视为一个向量的模长的平方,右边视为各个向量与单位向量的数量积的平方。
这样,柯西不等式可以理解为:一个向量的模长的平方总是大于或等于各个向量与单位向量的数量积的平方。
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我们可以将柯西不等式与几何图形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不等式的意义和作用。
例如,我们可以将柯西不等式应用于解决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如果我们设直线的方向向量为a,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圆的半径为r,那么柯西不等式可以转化为:a·b≤(a²+b²)/2,其中b为圆心到直线的垂直距离。
这个不等式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求出圆心到直线的最短距离。
此外,数形结合的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其他一些问题,例如向量模长问题、线性规划问题等。
通过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图形问题,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加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解题方法,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将柯西不等式与几何图形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不等式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数形结合思想与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教学
数形结合思想与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教学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这一内容。
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是初中阶段的数学内容之一,它是代数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求解方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次,并且不等式中只有一个未知数。
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过程中,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等式的意义和解题方法。
1.利用数轴图形解不等式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中,数轴图形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不等式的解集。
比如对于不等式x > 3,可以在数轴上画出一个实数轴,并用一个实心圆点标记3,然后标记出所有大于3的数,表示解集为{ x | x > 3 }。
这样的图示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等式的解集,加深对不等式概念的理解。
2.利用代数式和图形相结合除了利用数轴图形外,还可以利用代数式和图形相结合的方法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比如对于不等式2x + 1 > 5,可以首先将代数式2x + 1画成一条直线,然后再找出大于5的部分,表示出x的解集。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不等式,还可以锻炼他们利用图形解代数问题的能力。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形结合思想在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利用图形展示不等式的解集,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种综合性的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3.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4.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数形结合思想为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高中数学: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不等式的问题
高中数学: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不等式的问题数与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古老而又最基本的对象。
正如华罗庚先生所说的:“数形结合千般好”,其特征主要体现是将代数问题几何化,即通过图形反映相关的代数关系,从而直观地解决有关的代数问题。
一. 解含参不等式在解决含有参数的不等式时,由于涉及到参数,往往需要讨论,导致演算过程繁琐冗长。
如果题设与几何图形有联系,那么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问题将会简练地得到解决。
例1. 已知,解关于x的不等式。
解:如图1所示,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和的图象。
图1解和交点的坐标,即在时,由,得。
由图1知,当时,曲线的上方。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例2. 已知,解关于x的不等式。
解:如图2所示,在同一坐标系中,作曲线及直线:。
联立和,解得。
图2由图2知,曲线C在直线上方部分的点的横坐标范围,即为原不等式的解集:。
二. 确定参数的范围在确定不等式参数的范围时,几何图形更能使问题直观而易于理解。
例3. 求实数a的范围,使当时,不等式恒成立。
解:原不等式变形得:令如图3所示,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曲线C:和直线。
由于直线恒经过定点,由图3可知,要使在时恒成立,直线应在原点下方,即斜率a应该大于。
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
图3例4.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求实数a、b的值。
解:将原不等式同解变形为如图4所示,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曲线和直线。
图4根据题意,求出直线和曲线C的交点,将坐标代入的方程得:解之得:三. 证明不等式把要证明的不等式赋予一定的几何意义,将使复杂的证明问题获得明快解决。
例5. 已知:。
求证:。
分析:表示原点到点的距离,利用这种几何意义,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
证明:如图5所示,设,则(1)当时,在△AOB中由得(2)当时,由得综合(1)、(2)得图5▍ ▍ ▍。
柯西不等式数形结合证明
柯西不等式数形结合证明柯西不等式,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莫测?其实说白了,它就是一种数学上的聪明把戏,能让我们在数与形之间找到一种奇妙的联系。
想象一下,你在公园散步,看到两条小路,一条笔直,一条弯曲。
看似不相关的这两条路,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柯西不等式就像是在告诉我们,虽然看起来不太搭边,但它们之间其实是可以用数学的语言串联起来的。
先给大家讲个简单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和小伙伴们在一起比拼谁能在一个袋子里放下更多的水果。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水果数量和大小。
你可能觉得,哦,我的水果多,肯定能放下更多。
但实际上,柯西不等式就像是个神奇的算命师,告诉你,不光要看数量,还要看这些水果的大小和形状哦!如果你的水果虽然数量多,但个头太大,可能反而装不下。
这个时候,柯西不等式就用一种隐秘的方式在帮你算出最优解,教你如何合理利用空间。
再说说图形的美感。
想象一下,一个简单的矩形和一个优雅的圆形。
我们可以通过不等式来比较它们的面积和周长。
嘿,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点趣味了?柯西不等式就在这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用数学的方式告诉我们,怎么能让矩形的面积最大化,甚至把圆形的美丽也带进来。
你看,这不就像是在做一道数学料理,让不同的元素在一个锅里煮出美味的汤吗?说到这里,咱们再来聊聊几个小道理。
柯西不等式其实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很多场景。
比如说,你在厨房里准备晚餐,准备了好几种食材。
你可以把它们按比例混合,做出一顿丰盛的晚餐。
柯西不等式就像是你手中的调味品,帮助你找到最合适的比例,既不会太咸,也不会太淡。
这种神奇的组合,真是让人惊叹不已,简直就是数学和生活的完美结合。
再想象一下,一个马拉松比赛。
跑步的选手们,体能、速度、耐力,这些要素看似各自独立,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柯西不等式中的各个元素。
每个选手在跑道上努力拼搏,利用自己的优势与其他选手的优势组合,最终冲过终点线。
柯西不等式就像是在说,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跑得更快,取得更好的成绩。
破解含参不等式问题的几个“妙招”
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且难度一般较大,通常会综合考查方程、函数、导数、不等式等知识点的应用.解答这类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寻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下面介绍几个破解含参不等式问题的“妙招”,以帮助大家提升解题的效率.一、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法是解答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通过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的交点、位置关系问题,即可通过研究图形,破解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在研究图形时,要特别关注临界的情形,如有1个交点、有2个交点、相切等情形.例1.若当x ∈(1,2)时,不等式(x -1)2<log a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解:设f 1(x )=(x -1)2,f 2(x )=log a x ,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要使不等式(x -1)2<log a x 在x ∈(1,2)上恒成立,需使f 2(x )=log a x 的图象始终在f 1(x )=(x -1)2的上方,即使a >1,由图可知,在x ∈(1,2)上,f 1(x )∈()0,4,且f 1(x )=(x -1)2的最高点为(2,4),当x =2时,由f 2(x )=log a x =4得a =2,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1,2].不等式两边的式子都是简单基本函数,于是分别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转化为f 2(x )=log a x 的图象始终在f 1(x )=(x -1)2的上方的位置关系问题.结合图形来分析f 2(x )=log a x 的图象始终在f 1(x )=(x -1)2的上方的临界情形:两个图象的最高点在同一个位置,即可解题.二、分离参数对于含有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通常需将参数与变量分离,可先将不等式化为一边有参数、另一边无参数的形式;再根据已知条件,讨论不含有参数的式子的取值范围,进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例2.已知函数f ()x =ax -4x -x 2,当x ∈(0,4]时,f ()x <0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由f ()x =ax -4x -x 2<0可得a<,因为函数g ()x在x ∈(0,4]上为减函数,所以在x ∈(0,4]上,函数g ()x>g ()4=0,故a <0,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0).解答本题,要先将实数a 与变量x 分离开;再根据g ()x 的单调性求得当x ∈(0,4]时g ()x 的值域,进而求出实数a 的取值范围.在分离参数时,要注意判断参数的正负值是否会对不等式的符号产生影响.三、分类讨论由于参数的取值往往不确定,所以在解答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时,我们通常需要对参数或某些变量进行分类讨论.确定分类讨论的标准和对象是用分类讨论法解题的关键.例3.设f ()x =x 2-2mx +2,当x ∈[-1,+∞)时,f ()x =x 2-2mx +2≥0恒成立,求参数m 的取值范围.解:设F ()x =x 2-2mx +2-m ,则问题就转化为当x ∈[-1,+∞)时,F ()x =x 2-2mx +2-m ≥0恒成立.①当△=4()m -1()m -2<0,即-2<m <1时,F ()x =x 2-2mx +2-m >0恒成立;②当△=4()m -1()m -2≥0时,ìíîïïïï△≥0,F ()-1≥0,--2m 2≤-1,即ìíîïïïï4()m -1()m +2≥0,m +3≥0,--2m 2≤-1,解得-3≤m ≤-2.综上所述,参数m 的取值范围为[-3,1).该不等式为二次式,且二次项的系数大于0,但方程的判别式对函数F ()x 和m 的取值有影响.于是采用分类讨论法,分△≥0和△<0两种情况讨论F ()x ≥0时m 的取值.虽然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难度较大,但是我们只要掌握了解答此类问题的几个“妙招”,就能在解题时做到游刃有余.(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盐城实验中学)O4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数形结合法解不等式
数形结合解不等式宜都市一中王从志纵观2008年高考试卷,关于不等式的命题重点考查不等式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
预测在2009年的高考试卷中,考查不等式的命题仍将主要考查“三基”。
而准确求解不等式是解决不等式相关问题的基本功。
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根椐不等式能成立、恰成立及恒成立等问题的特点,选择各类不等式问题的最佳解法。
类型一:简单不等式的解法例1:解下列不等式:2 (1).2x x x->1 (2). -3<<2x【解析】:(1)解法一(公式法)原不等式等价于x2-2x>x或x2-2x<-x 解得x>3或x<0或0<x<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0或0<x<1或x>3﹜解法2(数形结合法)作出示意图,易观察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0或0<x<1或x>3﹜第(1)题图第(2)题图【解析】:此题若直接求解分式不等式组,略显复杂,且容易解答错误;若能结合反比例函数图象,则解集为1|2x x⎧⎫>⎨⎬⎩⎭1或x<-3,结果一目了然。
例2:解不等式:1 ||xx≥【解析】作出函数f(x)=|x|和函数g(x)=1x 的图象,易知解集为01∞⋃∞(-,)[,+)类型二:解含参数不等式问题例2变式:解关于x 的不等式:||ax x ≥ 分析:此题若直接求解,需对x 和a 的取值分情况讨论,易混淆。
结合绝对值和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很容易得到(1)a>0时,解集为a ∞(,+)(2)a=0时,解集为0(0∞⋃∞(-,),+)(3)a<0时,解集为,a ∞--(-)练习:1、.|1||1|0x x +--≥解不等式 【引导学生归纳、比较诸如分类讨论、平方法、几何意义法,数形结合等不同等价转化方法,并相互展示交流。
】2、变式练习:如果将以上不等式右边不为0,以上哪些方法更佳例如:.|1||1|32x x +--≥解不等式 。
数形结合巧解不等式与方程问题
题型一数形结合解决方程的根的个数问题1.对于实数a和b,定义运算“*”:a*b=设f(x)=(2x-1)*(x-1),且关于x的方程f(x)=m(m∈R)恰有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x3,则x1x2x3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定义可知,f(x)=作出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0<m<时,f(x)=m(m∈R)恰有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x3.不妨设x1<x2<x3,易知x2>0,且x2+x3=2×=1,∴x2x3<.令解得x=. ∴<x1<0,∴<x1x2x3<0.2.已知:函数f(x)满足下面关系:①f(x+1)=f(x-1);②当x ∈[-1,1]时,f(x)=x2,则方程f(x)=lg x解的个数是()A.5 B.7 C.9 D.10.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f(x)是以2为周期,值域为[0,1]的函数.又f(x)=lg x,则x∈(0,10],画出两函数图象,则交点个数即为解的个数.由图象可知共9个交点.3. 已知函数f(x)=若|f(x)|≥ax,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 B.(-∞,1] C.[-2,1] D.[-2,0]答案D解析函数y=|f(x)|的图象如图.①当a=0时,|f(x)|≥ax显然成立.②当a>0时,只需在x>0时,ln(x+1)≥ax成立.比较对数函数与一次函数y=ax的增长速度.显然不存在a>0使ln(x+1)≥ax 在x>0上恒成立.③当a<0时,只需在x<0时,x2-2x≥ax成立.即a ≥x-2成立,∴a≥-2.综上所述:-2≤a≤0.故选D.4.已知函数y=的图象与函数y=kx-2的图象恰有两个交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0,1)∪(1,4)解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y==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该函数的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当0<k<1或1<k<4时有两个交点.5.设有函数f(x)=a+和g(x)=x+1,已知x∈[-4,0]时恒有f(x)≤g(x),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解f(x)≤g(x),即a+≤x+1,变形得≤x+1-a,令y=,①y=x+1-a. ①变形得(x+2)2+y2=4(y≥0),即表示以(-2,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的上半圆;②表示斜率为,纵截距为1-a的平行直线系.设与圆相切的直线为AT,AT的直线方程为:y=x+b(b>0),则圆心(-2,0)到AT的距离为d=,由=2得,b=6或-(舍去).∴当1-a≥6即a≤-5时,f(x)≤g(x).。
数形结合巧解不等式两例
图 1
一 一
6 函数 _ z 一 z+ 图 与 厂 ) (
象 的交点 ( 3 2 2 一 6 ( 3 2 2 一6 , 一 — √ , )和 一 + √ , )
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 一3 )U ~3 √ , +2
{) 1.
推 广 中 图形 变化 较 多 , 文 仅举 一 例 加 以证 本
点则 P rS, rs, =c詈 ,0—c号∞一c譬O r , O 。 R o s
由余 弦定理 , 知
P Q 一 O P + O Q 一 2 P 0 ・ ( ・
学 课程 标 准 》中对 复数 要 求较 低 , 用复 数 变 换来 证 学生难 以理解 , 而综合法 的证 明又较复 杂 , 面 下
[ ] 朱 汉 林 . 道 普 特 南数 学 竞 赛 题 之 教 学 札 记 [] 中 1 一 J.
学 数 学 月刊 。0 9 1 ) 20 (0 .
)
一r ;[s+op o 6) o 0 c 口 c s + 0 ~c6 一 + o s—c( 。 s。
c sa o ( +卢 6 。 ~ c s卢 6 。] + O) o ( + 0)
一
)] , )
21 0 0年第 4期
中学 数学 月刊
・4 ・ 5
式 若用数 形结 合求 解 , 可简 化过程 , 使分类 讨 则 或
论 更合理 .
一
道4 9届 I MO 预 选 题 的推 广
4 15 ) 0 5 5
例 不 式l ( +) 的 集 l 等 。z g 十 6 z ≤3 解
一
而
一
一 ( + ) ,
一
等 +n+ 。 sZ3 一 s0 [ s 3 +n+o c2 号 i 0 i 。 。4 ) ( ) (。
数形结合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不等式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用于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进行不等式证明时,数形结合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技巧。
数形结合是指将代数方法与几何图形相结合,通过对几何图形的分析和推理,得到不等式的证明。
数形结合方法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图形的面积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几何图形的面积是一个可以直观表示数量大小的概念。
在不等式证明中,可以利用图形的面积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来推导不等式的成立。
例如,通过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来推导不等式的大小关系,或者通过拆分图形的面积来推导不等式的性质。
2.图形的周长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几何图形的周长是指图形边界上的线段的长度之和,它也可以用来表示一些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不等式证明中,可以通过图形的周长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来推导不等式的成立。
例如,通过比较两个图形的周长大小来推导不等式的大小关系,或者通过拆分图形的周长来推导不等式的性质。
3.图形的长度、宽度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几何图形的长度、宽度是指图形边界上的线段的长度,它们也可以用来表示一些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不等式证明中,可以通过图形的长度、宽度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来推导不等式的成立。
例如,通过比较两个图形的长度、宽度大小来推导不等式的大小关系,或者通过拆分图形的长度、宽度来推导不等式的性质。
4.图形的角度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几何图形的角度是指两条交叉线之间的夹角,它也可以用来表示一些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不等式证明中,可以通过图形的角度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来推导不等式的成立。
例如,通过比较两个图形的角度大小来推导不等式的大小关系,或者通过拆分图形的角度来推导不等式的性质。
5.图形的对称性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几何图形的对称性是指图形经过一些中心点或中心轴旋转、平移或反射后仍与原来的图形完全相同,它们在不等式证明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利用图形的对称性,可以推导出不等式的对称性质,从而进一步证明不等式的成立。
数形结合在不等式中的应用杜欣
数形结合———解与不等式相关的问题一、教学内容分析:在数学发展的进程中,形和数常常结合在一起,在内容上互相联系,在方法上互相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故而数形结合是我们在解题应用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数学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与技巧,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
通过对图形的理解,数形结合的转化,能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形象性,使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将抽象的代数问题给以形象化的原型,训练人们思维形象化的思维品质;将复杂的代数问题赋予灵活变通的形式,从而给人们思维灵活性的思维迁移训练,这正是反映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解决数形之间问题的有效途径所在。
不等式揭示了现实世界中广泛存有的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
用数形结合解决不等式问题的优越性在于将图形性质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或者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性质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化难为易,获得简便易行的方案。
本节为高三的一节复习课,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能够基本掌握高中数学知识的结构框架,数学思想方法也在日常的教学中多有渗透,不过学生对于如何准确使用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数学或解题还有诸多疑惑。
本节课将从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以及关于最值问题等知识实行比较归类,分析探讨数形结合在不等式中的应用,旨在教学中使学生能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妙用,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变成自己的财富。
二、三维目标:1、通过本节教学旨在使学生理解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不等式及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使不等成立的问题。
2、在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题过程中,通过研究不等式的基础理论、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的应用等问题,深化数学知识间的融汇贯通,从而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题的水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素质及创新意识,通过领悟数形结合在不等式中的应用,从而发展出数形结合在其他知识点中的广泛应用。
高考数学 高频考点归类分析 不等式问题中“数形结合法”的应用(真题为例)
高频考点分析不等式问题中“数形结合法”的应用典型例题:例1. (2012年湖南省理5分)已知两条直线1l :y m =和2l :()802+1y m >m =,1l 与函数2log y x =的图像从左至右相交于点A ,B ,2l 与函数2log y x =的图像从左至右相交于C ,D .记线段AC 和BD 在X 轴上的投影长度分别为a , b ,当m 变化时,ba的最小值为【 】A .162 B. 82 C. 384 D. 344 【答案】B 。
【考点】数形结合,函数的图象,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如图,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y m =,()802+1y m >m =,2log y x =图像,由2log =x m ,得122,2m mx x -==,由28log 2+1x m =,得882121342,2m m x x -++==。
根据题意得8218888212121218212222,22,22222mm m mmmm m m m m m b a b a+-+-++++--+-=-=-===- 。
∵814117412122222m m m m +=++-≥-=++,∴72min ()2=82b a =。
故选B 。
例 2. (2012年重庆市理5分)设平面点集{}221(,)()()0,(,)(1)(1)1A x y y x y B x y x y x ⎧⎫=--≥=-+-≤⎨⎬⎩⎭,则A B I 所表示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A )34π (B )35π (C )47π (D )2π 【答案】D 。
【考点】数形结合,函数的图象,双曲线和圆的对称性。
【分析】∵1()()0y x y x --≥,∴010y x y x -≥⎧⎪⎨-≥⎪⎩或010y x y x -≤⎧⎪⎨-≤⎪⎩。
又∵22(1)(1)1x y -+-≤,∴满足上述条件的区域为如图所示的圆内部分Ⅰ和Ⅲ。
∵1)1()1(,122=-+-=y x xy 的图象都关于直线=y x 对称, ∴Ⅰ和Ⅳ区域的面积相等,Ⅱ和Ⅲ区域的面积相等,即圆内部分Ⅰ和Ⅲ的面积之和为单位圆面积的一半,为2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形结合解不等式问题省玉田县林南仓中学金志刚(邮编064106)不等式问题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容,也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目。
有些题目因为计算量大很多学生感觉学起来困难太大,以至产生了畏难情绪。
本文试图将抽象数学问题与具体直观图形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形性质和特点,对问题理行分析思考,化抽象为直观,化繁琐为简洁。
例1 已知集合}{21)1(1gaxgxA<+-,集合}{0)2)((>--=xaxxB,若A∪B=R,则实数a的取值围是_________。
分析:如用代数法解不等式,求a的取值围,需分三种情况讨论,而用数形结合方法则可一步获解。
由}{21)1(1gaxgxA<+-=得}{11+<<-=axaxA。
又由{}0)2()(>--=xaxxB,令)2)(()(--=xaxxf,据图可见A ∪ B=R的充要条件是.3113)1(,0)1(<<⇒⎩⎨⎧>->-⇒⎩⎨⎧>+>-aaaafaf例2 设函数f(x)={,x>,xx,-x1221 ≤若f(x)>1,则x的取值围是()A、(-1,1)B、(-1,+∞)C、(-,-2)(0,+)D、(-,-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基本知识,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以及考生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解法:1{21>>xx或112{>-≤xx解得得x<-1或x>1。
解法2:如图1,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f(x)的图象和直线y=l ,它们相交于(-1,1)和(1,1)两点, 由 f(x)>1 得 x<-1 或 x>1例3 解不等式x x +>2常规解法:原不等式等价于(I)x x x x≥+≥+>⎧⎨⎪⎪⎩⎪⎪02022或(II )⎩⎨⎧≥+<020x x解(I)得02≤<x ;解(II )得-≤<20x综上可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x x x ||-≤<≤<=-≤<200222或 数形结合解法:令y x y x 122=+=,,则不等式x x +>2的解就是使y x 12=+的图象在y x 2=的上方的那段对应的横坐标。
如右图,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x x A B |≤<,而x B 可由x x +=2解得x x B A ==-22,,故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22例4 若-3<1x <2,则x 的取值围是( )A 、(-13 ,12 )B 、(12 ,13 )C 、(-13,0)(12,+) D 、(-,-13)(12,+) 分析:本题若用常规解法则比较花时间,若用函数y=1x 的图象求解,则比较简单。
如右图不难得出 -3<1x <2 解是 x<-13 或 x>12-32例5. 设对于任意实数,函数总有意义,数a 的取值围。
解法1:函数有意义,则,即在上总成立。
设,即当时,总成立。
∴依抛物线的特征,将其定位,有,如下图1所示。
图1。
解法2:对于不等式,因为,所以,不等式可化成。
的最大值即可。
设的图象如下图2所示,可知的最大值为10,故最大值为4,则。
图2点评:解法1抓住了抛物线的特征,由实数a 的不等式组,将抛物线定位,再求解围。
另外,由于涉及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所以又提供了一次数形结合的机会。
解法2将实数a 从不等式中分离出来,对后边函数中换元后,利用典型函数图象直观地求其最大值,求得a 的围,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不失为好办法。
例6.解不等式:分析:本题是道高考的容易题,但实际上当年考生得分并不高,错误的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同学只会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此无理不等式,而在讨论时,又分类不全,错误率很高,其实只要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图象求解,本题还是很容易的.《解》作与y=x+1的图象于同一坐标系,解方程组得出交点A(2,2),注意到B(,0),结合题意可能不等式的解为:(2)例7.解关于x 的不等式(Ⅰ))212lg()21lg()3lg(-≤-+-x x x ;(Ⅱ))21227lg()21227lg()21lg()3lg(--≤--≤-+-mx x mx x x x ,其中351<<m 。
.解:(Ⅰ))212()21lg()3lg(-≤-+-x x x ,⎪⎪⎪⎩⎪⎪⎪⎨⎧-≤-⋅->->-⇔.212)21()3(,021,03x x x x x⎪⎪⎩⎪⎪⎨⎧≥+-<<⇔.0123,3212x x x∵0167)43(12322>+-=+-x x x ,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21|x x 。
(Ⅱ))351)(21227lg()21lg()3lg(<<--≤-+-m mx x x x ,等价于⎪⎪⎪⎩⎪⎪⎪⎨⎧<<--≤-⋅->->-).351(,21227)21()3(,021,03m mx x x x x x ⎪⎪⎩⎪⎪⎨⎧<<≥+-<<⇔).351(,012,3212m mx x x))35,1(),3,21((,12∈∈+≤⇔m x x x m 。
令直线)451(,2:<<=m m y l ,曲线)3,21(,1:∈+=x x x y c ,作出直线l 与曲线c 的图象。
(1)当2522<<m ,即451<<m 时,直线l 与曲线c 有两个公共点,公共点的横坐标是1,12221-+=--=m m x m m x ,此时不等式的解集为)3,1[]1,21(22-+⋃--∈m m m m x 。
(2)当310225<≤m ,即3545<≤x 时,直线l 与曲线c 有一个公共点,公共点的横坐标是12-+=m m x ,此时不等式的解集为)3,1[2-+∈m m x 。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直线)451(,2:<<=m m y l 与曲线)3,21(,1:∈+=x x x y c 之间的图像关系问题,通过数形结合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例8. 已知全集,集合,, .(1)试数的取值围,使; (2)试数的取值围,使. 解 ∵,,,∴,.,.∵,∴ 当时,. 当时,, 当时,(1)如图,的充要条件是 解得.(2)如图,的充要条件 是解得点评:将集合,,标在数轴上,则和的关系的几何意义就是数轴上区间的覆盖关系,借助于图形的直观性再转化为与之等价的关于字母系数的不等式组,可见不等式的解集的区间表示是很有意义的.例9 试证:对任何a >0,b >0,c >0都有:ac c a bc c b ab b a ++≥-++-+222222(当c a b 111+=时等号成立)。
证明:根据数式特征,可构造如右图形,其中的AB=a ,BC=c ,BD=b ,则︒-+=60cos 222ab b a AD ab b a -+=22, bc c b CD -+=22, ac c a AC ++=22。
由图知AC+DC ≥AC , 故原不等式成立。
当A 、D 、C 共线时等号成立。
此时有CBD ABD ABC S S S ∆∆∆+=,故bc ab ac +=,即c a b 111+=。
这说明了解决不等问题转化为图形处理,利用数形结合,开拓解题思路,真是耳目一新,化难为易。
例10.已知函数f(x)=tanx ,x ∈(0,π/2)若x 1,x 2∈(0,π/2)且,x 1≠x 2,证明:)2(2)()(2121x x f x f x f +>+错证:作出y=tanx,x ∈(0,π/2)的图象。
(如图)则点A(x 1,f(x 1))、点B(x 2 ,f(x 2))线段AB 的中点C 的坐标是:)2)()(,2(2121x f x f x x ++设C 在X 轴上的射影是C 1。
CC 1交y=f(x)的图象于D ,由图象知C 1C>C 1D 即)2(2)()(2121x x f x f x f +>+命题得证。
剖析:上述证法利用了图象的直观性,看似思路清晰、证法简洁,但实际上是不严密的。
事实上,上述证明过程中用到了“y=tanx 的图象在上下凸”的特性,而这个特性在初等数学中未加证明,故上述证法缺乏严密性因而是错误的。
(正解略)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基本的思想,是高考中明确规定要求考查的主要思想之一。
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常使问题的解决变得巧妙而快捷,使一些复杂棘手的问题的解决变得简单而生动。
在我们的学习中,必须随时注意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数学解题思想,同学们一定要下点工夫掌握它,掌握它你将大受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