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云南彝族民间舞蹈的分类及其特点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这里生活着26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在云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其中,民族民间舞蹈作为重要的表达形式,成为了展示云南多元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介绍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和魅力。
云南的民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形式。
这些舞蹈代表着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名。
例如,云南的彝族舞蹈以其优美的舞姿、多变的舞步和独特的音乐节奏而闻名。
彝族舞蹈中常常加入手风琴和弦乐器等乐器的演奏,舞者的服饰也充满了浓郁的彝族特色,让观众欣赏到了浓厚的彝族民间文化氛围。
另外一个代表性的民族舞蹈是傣族舞蹈。
傣族舞蹈通常以其热情奔放、舞步矫健和高亢的音乐脚步而闻名。
傣族的舞蹈形式多样,既有庄重神圣的宗教舞蹈,也有欢快活泼的民间舞蹈。
其中,水花舞是傣族舞蹈的代表之一。
舞者们手持水花,身姿轻盈地进行翩翩起舞,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场景。
此外,藏族舞蹈也是云南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舞蹈通常以其宏大壮观的场面和奇特的舞步而闻名。
藏族舞蹈常常在节日、婚礼等重大场合演出,表达着人们的喜庆和祝福之情。
藏族舞蹈中的狼王舞是非常著名的一种舞蹈形式。
在狼王舞中,舞者们身着华丽的服装扮相,带着面具和骷髅头饰,全副武装地进行战斗动作,展现出狼的威武和勇猛。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多样性和独特性,还在于其能够传承和表达民族文化的内涵。
舞蹈中的服饰、舞步、音乐等元素,都蕴含着深远的意义。
这些舞蹈中的动作和手势都代表着一定的象征含义,通过舞蹈的形式传达出来,非常有趣也很有教育意义。
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演出不仅在于娱乐观众,更是一种对民族传统和习俗的弘扬和保护。
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影响着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和发展。
在云南的边境地区,民族之间的舞蹈元素常常互相借鉴,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
例如,傣族舞蹈中常常融入了泰国舞蹈的元素,藏族舞蹈中也常常加入了新疆舞蹈的特点。
彝族舞蹈知识点总结
彝族舞蹈知识点总结一、概述彝族舞蹈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彝族人民在生活、劳动、宗教仪式和节日中表达情感、展示才艺的一种艺术形式。
彝族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和风格,反映了彝族人民的生活、信仰、传统和审美情趣。
彝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优美的舞曲和生动的表演方式而闻名于世。
它包括了舞蹈、器乐、歌唱等多种艺术元素,展现了彝族人民的天赋才华和无穷魅力。
彝族舞蹈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在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独具一格,被誉为“彝族舞蹈艺术之花”。
二、舞蹈类型1.宗教舞蹈彝族是信奉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民族,其宗教舞蹈多以祭祀仪式为主题。
宗教舞蹈通常在祭祀庙堂或祭坛上进行,由专门的舞蹈队伍表演,舞蹈动作庄重、肃穆、神秘,富有宗教仪式的气氛。
2.劳动舞蹈彝族人民主要从事农耕、畜牧等生产劳动,劳动舞蹈是在劳作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舞蹈形式。
劳动舞蹈通常以耕种、放牧、收割等农村生产劳动为主题,舞蹈动作简单、明快、朴实,充满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的精神。
3.民间舞蹈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生活体验,民间舞蹈是其文化传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民间舞蹈内容多样,形式丰富,反映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审美情趣。
例如,《芦笙舞》、《嬗舞》、《南弦舞》等,都是广为人知的著名民间舞蹈。
4.节庆舞蹈彝族人民注重宗族和节日仪式,节庆舞蹈在其日常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彝族的节庆舞蹈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跳芦笙》、《载歌载舞》、《刀枪舞》等,都是备受欢迎的节庆舞蹈形式。
三、基本舞蹈动作1.手势彝族舞蹈中的手势动作丰富多彩,包括伸张手势、握拳手势、托盘手势、交叉手势等。
手势动作常常配合上身和下身的动作,以表达舞者内心情感和舞蹈主题。
2.肢体动作彝族舞蹈中的肢体动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包括手臂、头部、腰部等各部分的动作。
肢体动作通常通过扭身、展臂、蹲跳、旋转等方式来展现,具有明快、灵活、优美的特色。
彝族民族民间舞蹈期末总结
彝族民族民间舞蹈期末总结引言彝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民族,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
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民间舞蹈一直以来都承载着彝族人民的情感和文化。
在本次的期末总结中,将我对彝族民族民间舞蹈的了解和体验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彝族民族民间舞蹈的概述彝族民族民间舞蹈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根据其特定的环境和内心情感创作并传承下来的文化艺术形式。
彝族民间舞蹈主要包括庆祝舞、祭祀舞、娱乐舞等。
这些舞蹈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成为彝族民族文化的瑰宝。
二、彝族民间舞蹈的特点1. 奔放热情:彝族人民性格豪爽开朗,这种奔放热情的特点也体现在他们的舞蹈中。
彝族民族舞蹈以舞者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舞者的舞姿动作热情奔放,表现出自由张扬的特点。
2. 独特美学:彝族民族舞蹈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
舞者在舞蹈过程中通过身体的舞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舞姿优美动人,给人一种独特的美的享受。
3. 丰富的内容:彝族民族舞蹈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庆祝舞蹈,也有祭祀舞蹈,还有表演舞蹈等。
这些舞蹈来源于彝族人民的生活实际和精神追求,具有鲜明的彝族风格和特色。
4. 重视群体合作:彝族民族舞蹈注重群体合作和团结协作。
在舞蹈中,舞者们通过配合、默契的动作来营造出整体的美感和节奏感,展现出彝族人民的团结和协作精神。
三、彝族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1. 群舞表演:彝族民族舞蹈通常是以群舞的形式进行表演。
在群舞表演中,舞者们以圆圈、直线、花瓣等不同的形态来布局,通过舞蹈动作的配合和对位来表达舞蹈的主题和情感。
2. 面具舞:彝族民族舞蹈中的面具舞是一种具有神秘感的舞蹈形式。
舞者们戴上精美的面具,在舞蹈中通过面具的表情来传递情感和意境,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3. 道具舞:彝族民族舞蹈中还有一些配备道具的舞蹈形式,如彝族马头琴舞、芦笙舞等。
在这些舞蹈中,舞者们不仅要完成舞蹈动作,还要同时操作乐器或道具,展现出他们的多重才艺。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与特色探究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与特色探究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多民族共存的独特环境使得云南各个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和融合,其中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丰富多样的发展。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例如云南的彝族、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都有丰富的舞蹈传统。
这些舞蹈多源于民族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
在云南的山区和部分农村地区,这些传统舞蹈至今仍然得到继承和发展。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特色在于多样性和丰富性。
由于云南多民族的存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形式和风格。
彝族的舞蹈以咏唱为主,常结合彝族传统音乐演唱;傣族的舞蹈则多以舞蹈形式展示傣族独特的服饰、饮食和习俗。
哈尼族、景颇族、白族等民族的舞蹈也各具特点。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可以分为传承和创新两个方面。
一方面,一些少数民族舞蹈作品在云南被广泛传承。
这些传统舞蹈能够表达自然景观、农耕生活、祭祀仪式等主题,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这些舞蹈不仅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也在各种民族节庆活动和旅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也在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一些现代舞蹈的元素被融入到传统舞蹈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新舞蹈形式。
这些舞蹈作品更加注重表达情感、思想和审美,结合了现代音乐、灯光、舞美等元素,呈现出更为独特的艺术魅力。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还被广泛应用于文化交流和演出。
云南作为中国的旅游重镇,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少数民族舞蹈就成为了展示云南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
每年举办的“云南民族风情节”等文化活动,都会邀请各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团队进行演出,向游客展示云南多民族的文化魅力。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作为云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发展和独特的特色。
在传承和创新的推动下,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各个民族的生活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并成为展示云南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它不仅代表了云南多民族的独特韵味,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彝族舞蹈知识点
彝族舞蹈知识点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彝族舞蹈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本文将介绍彝族舞蹈的一些知识点,从舞蹈的起源、特点到表演形式,带您深入了解彝族舞蹈的魅力。
彝族舞蹈起源于彝族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实践,承载了彝族人民的情感和文化传统。
彝族舞蹈多以自然景观、农耕生活、祭祀活动等为主题,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对自然的崇拜、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彝族舞蹈以其独特的韵律和动作,将彝族人民的智慧和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彝族舞蹈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手舞和足舞。
手舞是彝族舞蹈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它以手臂和手指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彝族女性经常穿着传统的彝族服饰,手舞时手腕上戴着银饰,舞动起来银饰发出清脆的声音,为舞蹈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足舞则是彝族男性常常表演的一种形式,他们穿着彝族传统的服饰,通过跳跃、踢踏等动作展示男子的阳刚之美。
彝族舞蹈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常见的有集体舞、对舞和独舞等。
集体舞是彝族舞蹈中最为常见的形式,通常由一群人共同表演,舞者们手牵手、肩并肩,以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示彝族人民的团结和协作精神。
对舞是彝族男女之间常常表演的形式,男女舞者以舞蹈的方式互相追逐、回旋,通过动作的默契和配合展现爱情和美好的生活。
独舞则是彝族舞蹈中个人表达自我情感和个性的一种形式,舞者通常独自一人表演,通过自由的动作展示个人的独特魅力。
彝族舞蹈是彝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彝族人民生活的重要方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通过彝族舞蹈,人们可以感受到彝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彝族舞蹈也是彝族人民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彝族人民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和色彩。
总之,彝族舞蹈作为彝族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从舞蹈的起源、特点到表演形式,彝族舞蹈展示了彝族人民的智慧、美感和文化传统。
彝族舞蹈知识点归纳总结
彝族舞蹈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历史渊源彝族舞蹈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彝族的一些传统节日或重要场合,人们会跳起舞蹈,用舞蹈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激、对生活的热爱、对神灵的崇敬。
在古代,彝族人民对舞蹈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
他们在舞蹈中注重舞者的形体动作和情感表达,注重舞蹈与音乐的结合,讲究动静结合、柔美舒展的舞姿、舒缓优美的曲调,使彝族舞蹈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二、特点1. 舞蹈形式多样彝族舞蹈形式多样,包括欢快热烈的《跳芦笙舞》、轻盈柔美的《荷花舞》、激昂豪迈的《阔步舞》、情感细腻的《情深意长舞》等。
这些舞蹈形式各具特色,但又有相同的特点,例如都以环形排列的舞者为主,采用轻盈的步伐、轻快的跳跃和柔美的舞姿,富有神秘色彩。
2. 融合了宗教元素彝族舞蹈中融合了大量宗教元素,如《祭神舞》、《祭祖舞》等。
在宗教活动中,人们会跳起舞蹈,向神灵表达敬意,祈求神灵保佑村落平安,丰收多福。
这些舞蹈不仅在形式上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更与宗教仪式相结合,体现出彝族人们对神灵的崇敬和信仰。
3. 舞蹈服饰华丽彝族舞蹈的服饰十分华丽,女性常常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身戴银饰、头戴花环,在舞蹈中翩翩起舞。
男性则身着古朴飘逸的服饰,在舞蹈中展现出男儿风采。
这些服饰在舞蹈中起到了烘托氛围、增添气氛的作用。
4. 音乐节奏明快彝族舞蹈的音乐节奏明快,鼓声激昂,簧管吹奏悠扬,银器叮当作响,喜庆的歌舞声和嘹亮的笙声交织成一曲动听的乐章。
彝族舞蹈的音乐是舞者们的灵魂之声,是他们对自然、对家园的深情表达。
5. 舞蹈内容多为生活情感彝族舞蹈的内容多为表达生活情感,如对爱情的向往、对家乡的眷恋、对丰收的期盼等。
这些舞蹈内容贴近彝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三、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彝族舞蹈在当今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形式和内容,而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进行创新与发展。
在各种文艺演出和比赛中,彝族舞蹈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彝族传统舞蹈及其文化特点与特质
彝族传统舞蹈及其文化特点与特质彝族传统舞蹈及其文化特点与特质摘要:在我国彝族的各种传统民族文化当中,彝族舞蹈的地位十分重要。
彝族舞蹈拥有十分丰富的形式,舞蹈风格十分鲜明,通过其独特的文化品味以及艺术形式,对彝族独特的舞蹈特色进行展现。
本文分析讨论彝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研究其发展状况,并透过研究看到传承和保护彝族舞蹈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彝族舞蹈;;艺术风格;文化内涵一:彝族舞蹈概述(一)彝族舞蹈溯源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之间十分团结,我们每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独特并且浓郁的民族舞蹈的特点和风格,每一个民族都有丰富而又多彩的舞蹈文化资源。
每个民族因为地狱的不同,风俗的不同以及信仰和文化的不同,各个民族的舞蹈内涵和舞蹈形式也各有千秋。
在彝族的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彝族的舞蹈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彝族人民看来,彝族的舞蹈是他们平时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是人们之间一种特定的文化语言。
彝族有很多种族源的说法,其中包括东来说、西来说、南来说、北来说、滇池中心说等等,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说法是东来说,即指氐羌族群是彝族远祖的来源。
彝族的形成时期是发生在南诏那个时期,当时在南诏时期,庙会舞、巫舞和佛舞以及各种各样的乐舞都非常盛行,有些歌舞到现在仍然在彝族人民中间保留和流传。
据有关数据统计,彝族的民间舞蹈约有170多种,跳法大约就有1900多种。
彝族最主要生活的地方是神山,一直到我国解放之前,仍然保留着很多的社会形态,所欲,彝族仍然保留着远古时代的舞蹈风格。
彝族生活和舞蹈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例如过节、斗争、祭祀、农耕、声场等,舞蹈的动作形态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演练而来的。
因此,这也从另一方面形成了种类繁多而且形式多样的彝族舞蹈文化。
(二)彝族舞蹈的艺术特色1.彝族舞蹈的意义彝族民间的舞蹈拥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从舞蹈表达的内容来看,舞蹈大多表演耕种、狩猎、丰收和放牧等场面,并且表现出同敌人进行斗争的勇猛姿态和男女之间互相倾诉爱慕等的情节。
幼儿园彝族传统舞蹈
幼儿园彝族传统舞蹈幼儿园彝族传统舞蹈,是一种充满了彝族民俗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舞蹈形式。
它是彝族人民祭祀、庆典、婚礼等重要仪式上必不可少的表演艺术,也是彝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幼儿园的舞蹈教育是培养幼儿基本艺术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学习彝族传统舞蹈,幼儿不仅能够接触到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还能了解彝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一、彝族传统舞蹈的特点1. 独特的舞姿和节奏彝族传统舞蹈独特的舞姿和节奏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舞姿优美、舞步矫健、舞蹈动作流畅,融合了彝族自然界的形态和动态,表现出彝族人民豪放、热情、乐观的性格特点。
2. 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彝族传统舞蹈以多样的表演形式为特点,如:舞剑、舞鞭、舞花和手舞等。
这些表演形式不仅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还象征着对自然界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
3. 丰富而深远的文化内涵彝族传统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承载着丰富而深远的文化内涵。
它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彝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通过彝族传统舞蹈,可以了解到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其对自然、家庭、劳动和社会的态度。
二、幼儿园彝族传统舞蹈教育的意义1. 增强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园彝族传统舞蹈教育能够提供给幼儿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通过学习舞蹈,幼儿能够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美妙,培养自己的舞蹈才能,并通过舞蹈的展示来增强自信心。
2. 促进幼儿文化认同和自尊心通过学习彝族传统舞蹈,幼儿可以了解彝族文化,接触到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幼儿的文化自尊心。
3.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彝族传统舞蹈注重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肢体语言的表达。
通过舞蹈的训练,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和协调性的提高,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身体的自控能力。
4.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幼儿园彝族传统舞蹈教育通常是以集体表演的形式进行的。
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相互合作、互相配合,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彝族舞蹈的舞蹈形式
彝族舞蹈有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大三弦舞:又被称为“阿细跳月”,流传于云南撒尼和阿细民间,是男子的舞蹈。
舞时,男子弹着大三弦或吹着笛子,排成一排,与女子对舞。
2. 叉舞:流传于云南撒尼彝区,以模仿狩猎的战争武力为舞蹈动作。
这种舞蹈可能源于狩猎或战争。
3. 打歌:流传于云南彝族地区,是一种以篝火为圆心、绕圈而跳的集体舞。
这种舞蹈历史悠久,以拍手、跳脚、摆腰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言。
4. 跳脚:又叫“铃铛舞”,流传于贵州彝区,是老人去世时跳的舞蹈。
由几个青壮年男子手持一串马铃,有规律的扭动腰肢,有节奏的摇响马铃,脚步和铃声合拍,节奏鲜明有力。
5. 金竹舞:流传于广西那坡彝族祭祀性的舞蹈,由巫师“毕摩”和“苏叶”表演。
在击鼓的同时,以迅速摆动双肩、胸、胯为主要舞蹈语汇。
6. 哑巴舞:由云南省祥云县大营七宣村的“彝族哑巴节”演变而来。
“哑巴舞”一般是在正月里举行,表演结束后,“哑巴们”还要将哑巴舞跳到每一户人家里(家中有亲人新故除外)。
此外,还有阿细跳月、烟盒舞、打磨秋、乐作舞、跳花棚、羊皮鼓舞等。
这些舞蹈均由彝族人民在生产劳动、生活习俗中创作发展而
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
摩梭人的“打跳”或“锅桩舞”。甲搓舞的起源,传说是古代摩梭 人在受到外族侵犯时,部落首领发动族人在村口坝场上燃起一堆堆熊熊 大火,并围着火堆呐喊跺脚,制造声势,助长威风。打退敌人后,又围 着火堆唱歌跳舞以示庆祝胜利。甲搓舞演变成了群众性娱乐舞蹈。
今天,人们为了庆祝丰收,欢度节日,祈祝神灵等,都要跳起欢快 的甲搓舞,青年年男女也借机谈情说爱,结交阿夏。甲搓舞舞姿粗犷, 节奏刚健明快,令人畅快淋漓。
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 阿细跳月阿细语称“嘎斯比”,即“欢乐跳”之意,因 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曰“阿细跳月”。阿细跳月 也称“阿西跳月”、“跳乐”。它发源于云南省弥勒市 西山阿细人聚集区,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等地。 青年男女社交娱乐形式。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 子合着节拍与男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 踹脚,旋转而舞。流行于云南彝族地区。主要动作有三 步一蹦跳、拍掌、跳转等。节奏鲜明,情绪欢快。
云南的打歌是一种流行在云南彝族、白族、佤族、布朗族等民间的古老歌舞。白族的打歌 主要流行地是鹤庆西山和洱源西山。他们的打歌活动,多半在举行“本主会”或是婚礼时进行。 打歌时,人们先在广场和彩棚(专供婚礼用的临时建筑)正中烧起一堆篝火。歌舞的人分为甲乙 两方,每方都由一个著名的“歌头”带领,其他的人手中端一碗酒,跟随着歌头。
刀舞是景颇族民间男子的舞蹈。长 刀是景颇族男子形影不离的好伙伴,红 毛线织成的长刀背带,再加上五彩缤纷 的小绒球,把景颇的男子汉们打捞得英 俊又威武。长刀不仅是人们防身和劳动 的用具,还是他们心爱的装饰品,刀舞 是在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赋予刀术 劳动、战争、庆祝等社会生活内容,从 而使刀长成为—种表现思想感情的舞 蹈——刀舞。景颇族刀舞的跳法主要有3 种:—是反映生产过程的。二是反映战 争格斗的刀舞,主要形式是单刀舞,也 有双刀舞。三是节日欢庆的刀舞。
彝族舞蹈赏析情深谊长
彝族舞蹈赏析情深谊长彝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地域分布主要在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等地。
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其舞蹈文化更是独具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彝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优美的舞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展现着彝族人民的情感和生活,传承着他们的深厚情谊。
彝族舞蹈的特点之一就是舞姿优美。
彝族舞蹈以舞者的身体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舞者们用优美的舞姿和柔美的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彝族的传统舞蹈中,舞者们常常手挽手、肩并肩,或者手拉手、围成圈等形式,以此来展现彝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友谊。
在舞蹈中,舞者们往往以轻盈的步伐、柔美的动作,来展现出彝族人民的热情和豪放,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另外,彝族舞蹈的舞曲也是其独特之处。
彝族舞蹈的舞曲多为悠扬、优美的音乐,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舞蹈表演中,舞曲往往与舞蹈动作相互配合,使整个舞蹈更加生动和有力。
彝族舞蹈的舞曲多以民歌为基础,歌词多为表达对生活、对爱情、对友情的感慨和赞美,富有深厚的情感内涵。
这些舞曲不仅给舞蹈增添了魅力,也让观众更加容易被舞蹈所感染,感受到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表达。
此外,彝族舞蹈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彝族舞蹈以其多样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彝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世界。
在彝族的传统舞蹈中,有许多形式各异的舞蹈,如《芦笙舞》、《花灯舞》、《牛皮鼓》等等,每一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这些舞蹈不仅展现了彝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民俗风情,也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彝族人民的情感和情谊。
总的来说,彝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优美的舞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彝族人民的情感和生活,传承着他们的深厚情谊。
彝族舞蹈不仅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更是一种传承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通过舞蹈,彝族人民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他们的深厚情谊和友情。
彝族舞蹈的赏析不仅能让人感受到彝族文化的魅力,也能让人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彝族人民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及其编创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及其编创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这些民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丰富多彩的舞曲和精湛的舞技,展示了云南少数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1. 独特的舞曲和节奏: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舞曲多样,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音乐和节奏,如彝族的《鼓鼓》舞曲、傣族的《孔雀开屏》舞曲等。
舞曲动听悦耳,节奏欢快明快,给人以饶有活力的感受。
2. 鲜艳多彩的服饰和道具: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服饰丰富多样,色彩鲜艳,造型独特。
不同少数民族的舞蹈服饰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如彝族的镶有彩纱的滚边料裙、哈尼族的彩色冠帽等。
舞蹈中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道具,如彝族的手鼓、独角戏和火把等,这些道具形象生动,增加了舞蹈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
3. 精湛的舞技和身段: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注重身段的协调和优美。
舞者们通过灵活的手臂和手部动作、腰部和腿部的舞姿,展现出舞蹈的韵律感和美感。
舞者们的舞技娴熟,身体形态柔软,动作流畅,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编创也是其艺术特征之一,舞蹈编创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元素和创新思维,使舞蹈更加丰富多样和具有时代特色。
编创从舞蹈主题、舞蹈动作和节奏等方面进行,既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注重突破和创新。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编创的内容包括对传统民族舞蹈元素的深入研究和挖掘,以及对现代舞蹈技巧和风格的吸收和运用。
在编创过程中,舞蹈创作者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挖掘,提取出其中的精华元素,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使舞蹈具有更广阔的表现力。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编创也受到了现代舞蹈的影响,注重对舞者个性的展示和对情感的表达。
编创者通过探索新的舞蹈形式和表现手法,将现代舞蹈技巧与少数民族舞蹈元素相结合,使舞蹈更富有艺术感和时代感。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包括独特的舞曲和节奏、鲜艳多彩的服饰和道具,以及精湛的舞技和身段。
编创方面,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保留传统元素的注入现代元素和创新思维,使舞蹈更加丰富多样和具有时代特色。
民族舞蹈云南
民族舞蹈云南云南民族舞蹈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地,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其中,民族舞蹈作为表达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云南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云南民族舞蹈的特点和魅力。
一、概述云南民族舞蹈是以云南各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形式为基础,经过长期的演化和发展而形成的。
云南民族舞蹈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表现出各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审美风格。
二、舞蹈风格1. 高亢热烈云南民族舞蹈的特点之一是热情高亢。
舞者动作矫健有力,舞蹈节奏快速,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感觉。
无论是拗腿舞、腰鼓舞还是花鼓舞,都能感受到这种激情四溢的表演风格。
2. 好动飘逸云南民族舞蹈中的动作多样而灵活,善于模仿自然中的物象,如舞龙、舞鸟、舞花等,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景观的描绘。
舞者的身姿曼妙飘逸,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3. 多样多彩云南民族舞蹈的变化形式丰富多样,不同民族舞蹈有着各自独特的舞步和动作。
云南主要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舞蹈,如彝族的马拉松舞、哈尼族的踢秧舞等,每个舞蹈都展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三、舞蹈表现形式1. 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民族舞蹈作为云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云南积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致力于保存和弘扬云南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2. 艺术交流与演出云南民族舞蹈是云南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云南定期举办各种民族舞蹈的艺术交流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此外,云南民族舞蹈也通过演出的形式展示给观众,为他们提供了一次领略云南民俗文化的机会。
四、舞蹈魅力1. 丰富的情感表达云南民族舞蹈通过动作和音乐,充分展现了舞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其舞步优美而生动,让观众在观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舞者的情感表达。
2. 深厚的文化底蕴云南民族舞蹈是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之一,融合了历史、宗教、传统节日等多个元素,代表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精髓。
彝族舞蹈简介
彝族舞蹈简介一、彝族舞蹈的概况彝族舞蹈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之一,是彝族人民把自己的苦乐、欢笑、哀愁、思念、友谊、感恩以及对祖先的崇敬和赞美之情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彝族舞蹈的运动形式极其多样,有慢板、快板、慢节奏、快节奏、跳跃、踩踏、旋转、扭转等。
彝族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而且有强大的宗教文化意义,彝族人民通过舞蹈来敬拜、崇敬、和赞美神明,并向神明祈求安康,以及祈求神明给他们带来丰收、和福祉的祭祀活动,结合彝族人的习惯,也有在新婚和丧事中运用歌舞表达哀乐。
二、多样性的彝族舞蹈彝族舞蹈属于中国传统民间舞蹈的一种,有着鲜明的欣欣向荣、色彩缤纷的特点。
彝族舞蹈的舞风和舞步丰富多彩,有慢板、快板、慢节奏、快节奏、跳跃、踩踏、旋转、扭转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彝族舞蹈有:1、蛙腿舞,即日常所说的“虾蹈”,它是彝族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源于彝族民间的“虾腿”游戏,是彝族舞蹈中最具气势的一类,以腿的跳动、扭转为主要特征。
2、滇刀舞,又称“滇刀舞”,其中的舞曲有“滇刀舞曲”、“江左刀舞曲”等,是彝族舞蹈的一种,它由彝族民间的刀舞衍生而来,以运用刀及手臂、腿的多种动作为主要特征。
3、舞狮舞龙,又称“狮王舞”,是彝族的传统民俗舞蹈,彝族共有七个保留下来的舞狮队伍,被称为“彝族七大舞狮”,以运用腰、胯部、肩部、手臂等肢体的多种动作,表现出狮子的神态、神态形象为主要特征。
三、彝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彝族舞蹈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受到民族中不同时期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的影响,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不同的彝族舞蹈文化也悄然而生,经过几千年的变迁,今天仍然保持着地域、民族、宗族的特色,唱响着彝族传统文化的精神。
为了继续传承彝族舞蹈文化,彝族舞蹈特别是其中的舞狮舞龙,被列入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地政府也倡导舞狮文化传承,一直积极推动彝族舞蹈文化的发展。
彝族舞蹈风格特点
彝族舞蹈风格特点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的楚雄州、石林县、峨山县、宁蒗县、巍山县、南涧县、漾濞县、禄劝县、江城县、景东县、镇源县、寻甸县、永平县、元江县、昭通市等地。
一、彝族舞蹈彝族人民喜爱跳舞,他们的舞蹈形式丰富多彩,古老的舞蹈从模仿“斗鸡”“斗羊”而来,在庆丰收、祭祀祖先的时候他们会跳起“大鼓舞”“刀舞”,以祈求来年的丰收。
彝族人与火有着不解之缘,就把“火” 定位为彝族舞蹈文化的象征符号,从民间舞蹈的人体动态保存与表现文化的根本特征入手,对彝族舞蹈的风格、动律、造型等动态形象和服饰、道具等要素进行分析,来诠释彝族舞蹈文化的独特风格。
他们常跳的舞蹈类型有打歌、跳弦、罗作、跳三弦、披毡舞。
打歌:自娱性舞蹈《打歌》与汉族古代的《踏歌》极为近似。
现存于云南省巍山县巍宝山文昌阁,绘制于清代乾隆时的《踏歌图》便记录了当地的舞态。
每当节日和喜庆之时,人们挽手围圈,载歌载舞或随乐而舞,舞蹈始终以下肢动作为主。
跳弦:又称“烟盒舞”,主要传统段子有《哑巴砍柴》、《鸽子度食》等,舞姿优美轻盈、活泼风趣。
流行于云南省中部和南部红河、石屏、建水等地彝族支系尼苏人居住地区。
舞蹈分为“正弦”和“杂弦”两类。
当地所流传的“是人不跳弦,白活几十年”的口头禅,可说明《跳弦》在人们生活和心目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罗作:也称“罗索”,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彝族支系尼苏人中的另一种圆圈舞。
曲调欢愉跳跃,节奏鲜明而强烈,伴之以快速摆手、错步、踏脚等舞蹈动作,特别受到青年们的喜爱。
跳三弦:也称大三弦、跳月,是云南省中部地区彝族支系阿细人、撒尼人喜爱的自娱性舞蹈。
在大、中、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的竹笛伴奏下的《跳三弦》,是“火把节”不可缺少的舞蹈。
披毡舞:是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所特有的舞蹈形式。
舞者以披毡为道具,通过双臂的伸展、收拢、摆动与身体旋转,来模仿鹰、熊的姿态。
该舞现已成为彝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
二、彝族歌曲彝族歌手以组合形式的比较多,他们也制造很多好听的彝族歌曲,区域包括峨山、凉山、楚雄、禄劝等各地的彝族歌曲。
彝族的舞蹈特点
彝族的舞 蹈特点
豪迈舞风
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得彝族的舞蹈风 格具有高原粗犷、豪放的特征。彝族舞蹈种类繁多,舞蹈动作大多刚劲有 力,力度大,而且动感十足。打歌是彝族最常见的一种自娱性舞蹈,跳时 人们紧密携手、相互挽臂,面向圈心熊熊燃烧的篝火,脚下踏地为节,且 唱且舞。在打歌高潮时,比男声高八度的音域里,女声边舞边用假嗓应声 高唱“罗哩罗,罗哩罗哩罗”,意思就是“虎哇虎,虎哇虎哇虎”,这是 对祖先的怀念和呼唤。舞蹈节奏中舞者们高亢的歌声、强健的脚步声、急 促的呼吸声,通过紧紧依靠的身躯将热情传播开来,使人们沉浸在通宵狂 舞的气氛中。“从早跳到黄昏落,只见黄灰不见脚”的俗语,形象地描绘 了彝族人民不知疲倦地跺脚踏地兴致勃勃的景象,表现了彝族舞蹈火一样 的热情豪放和虎一样的粗犷勇猛。
பைடு நூலகம் 动作旋律
彝族人民生活的地区环境恶劣,在与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彝族人民形成 了粗犷豪放、坚强刚毅的民族性格。崇火崇虎的原始崇拜塑造了热情、强 悍的民族特性。刀耕火种的劳作方式使劳作的人们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和 朴野刚强的秉性。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彝族舞蹈热烈奔放、节奏 明快的动律特点。例如:阿细跳月,这是一种快节奏、充满阳刚之气的彝 族舞蹈。舞蹈的基本动作排比、对比、反复,舞者边弹边唱边舞。动作简 单明快,跳跃性强。跳时舞者左脚跳跃,右脚抬起自然弯曲,同时双手击 掌,动作反复循环;胯部左右自然摆动,男女交错互换位置,变换队形, 时而顺时针转动,时而逆时针转动;男子身背三弦,边奏边舞;在笛子的 和声下,女子则拍着手与男子在一进一退中进行心灵的沟通,舞蹈动作粗 犷健美,情绪热烈奔放。在篝火燃起时,人们围着篝火跳跃、旋转,有矮 步顿足,有跳步搓脚;有拍手,有折腿。步调和谐,动作激烈,彰显了“ 火”的本性。
彝族舞蹈名称
彝族舞蹈名称
彝族舞蹈是中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
彝族舞蹈在彝族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它是彝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经典的彝族舞蹈名称。
1. 花灯舞
花灯舞是彝族传统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也是彝族年节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目。
花灯舞以舞者手持彩灯为特色,舞姿优美、热烈欢快、富有民族风情。
2. 哨声舞
哨声舞又称咿呀舞,是彝族传统舞蹈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哨声舞以咿呀声为舞曲背景,舞姿轻盈、大气磅礴,富有神秘色彩。
3. 风车舞
风车舞是彝族传统舞蹈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节目,以其独特的舞姿和激情澎湃的节奏著称。
风车舞的特点在于舞者手握两个风车,配合跳跃、旋转等动作,展现出彝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4. 雨神舞
雨神舞是彝族传统舞蹈中祈求雨神带来丰收的一种舞蹈形式。
雨神舞以舞者身着彝族传统服装为特色,舞姿优美、灵动,富有祈求丰收和幸福的寓意。
总之,彝族舞蹈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不同的彝族舞蹈在表现形式、主题、气氛等方面都有独特的魅力,具
有极高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云南彝族民间舞蹈的分类及其特点
作者:杨绍冲
来源:《卷宗》2017年第30期
摘要:云南彝族历史悠久,它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众、分布最为广阔、支系最多、民族民间歌舞最为丰富的一个少数民族。
云南大部分彝族同胞多聚居于乌蒙山、哀牢山、小凉山、无量山、罗坪山等丛山峻岭山区、半山区和高寒山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直到解放前夕,彝族地区同时分别存在着原始社会制度残余、完整的奴隶占有制、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以至官僚资本主义的多种社会形态。
这种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彝族历史发展特点和立体型的居住自然环境导致云南彝族传统民间舞蹈一方面是种类、套路奇多,另一方面彝族舞蹈的发展又受不同社会形态、地理风貌、社会生产力等的制约,同时具有从古老原始至已成民族歌舞戏剧等多种形态的特殊民族舞蹈文化现象。
关键词:彝族舞蹈;分类;特点
1 彝族舞蹈的分类及其特点
1、《跳弦》:舞者双手拿着“烟盒”一边弹着边舞着,因此也被称为《烟盒舞》。
《烟盒舞》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州的各个县彝族支系尼苏人居住地区。
该舞蹈分为“正弦”和“杂弦”两类。
“正弦”是双人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为一体,优美轻盈的舞姿、活泼而具有风趣。
而“杂弦”则是在“正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表现人物、具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小品。
2.《跳三弦》:俗称《大三弦》和《跳月》,是云南省中部地区彝族支系撒尼人喜爱的自娱性舞蹈。
主要分布于云南石林县、丘北县,在大中小三弦和不同音调的竹笛伴奏下的《跳三弦》,是彝族“火把节”中不可缺少的舞蹈。
也是撒尼人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而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罗作》:又称《乐作》流行于红河,故又称为“江外”彝族舞蹈。
彝语称“裁比”,意思是一对一对的舞动。
乐作舞的动作颇似蜻蜓飞舞,因此还有叫做“蜻蜓舞”的。
这是传统的自娱性集体舞,男子可以从年少一直跳到年老,妇女在做母亲以后就不能再跳。
“乐作”是男女青年们主要娱乐活动之一,因此什么时候都可以跳;在彝族传统的节目,如农历十二月三十日过大年、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往往要跳好几天;在婚礼、丧葬和祭祀活动时也一定要跳。
4.《打歌》又叫“打跳” 彝族称“古蔗”,是一种自娱性舞蹈,也是彝族人民最喜爱最普及的群众性舞蹈,各地区“打跳”的风格有异,在称谓上也有差别,又叫“打歌”、“跳歌”、“叠脚舞”、“叠左脚”、“左脚舞”、“三跺脚”、“芦笙舞”、“阿垂乐”等等。
流行于云南省西部与四川省凉山交界地区、云南省西南部的彝族和相邻的其他少数民族之中。
自娱性舞蹈《打歌》与汉族
古代的《踏歌》极为近似。
现存于云南省巍山县巍宝山文昌阁,绘制于清代乾隆时的《踏歌图》便记录了当地的舞态。
每当节日和喜庆之时,人们挽手围圈,载歌载舞或随乐而舞,舞蹈始终以下肢动作为主。
5.《花鼓舞》——彝语称“热波比”,该舞蹈的表演者都是男子。
它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区的双柏县一带,是一种表演性、祭祀性的舞蹈,通常由村子里的花鼓班子来表演。
在双柏县,每逢年节和办丧事时,就请花鼓班子来跳。
俗话说,人在世上活着高高兴兴,死后也要高高兴兴,因此办丧事时要跳花鼓,相反办喜事时是不能跳的。
6.《铜鼓舞》:史称为“妻丽”。
是云南东部彝族人民喜爱的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
该舞蹈是载歌载舞的群众性自娱舞蹈,男女老少均可参加,不限人数。
它主要流传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因为跳“妻丽”时,击铜鼓为伴奏,所以叫铜鼓舞。
彝族每年的“打公节”,即农历六月十五的这一天,彝族人民就跳“妻丽”。
舞蹈的风格和律动别具一格。
它以胸、腰及胯部的大幅度扭摆为基调,舞风清新、纯朴。
步伐不复杂,基本是一步一并脚,向前进或横走,膝部随扭摆而屈伸。
有时拉手,有时左、右手交替上下甩动。
男子左手抱铜鼓,右手敲击,脚步男女相同。
舞蹈时歌唱,到高潮时呼叫,情绪激越。
2 云南彝族民间舞蹈的起源功能目的及其分类
1.宗教祭祀舞蹈:云南彝族信仰的主要有原始宗教(巫术)、道教、佛教等。
十九世纪末叶,天主教、基督教先后传入彝区,但信仰者甚少。
彝族的原始崇拜主要有:祖先崇拜、英雄祟拜、土主崇拜、虎崇拜、树祟拜、龙崇拜、葫芦崇拜、竹崇拜、马樱花崇拜、火崇拜、太阳祟拜、山神崇拜等十余种。
彝族群众举行各种宗教祭祀活动、民族节庆、婚丧嫁娶和生儿育女、耕种收割、建房迁居都少不了要表演与之相关并具有某些崇拜内容或寓意的宗教歌舞。
2.仪礼舞蹈:热情好客的彝族人民,以礼敬宾的礼仪饮宴歌舞习俗源远流长。
早在南诏时期即有各种宫廷宴乐礼制和专门用以礼仪活动的十余种歌舞。
而今,在滇西多数彝民聚居区还广布着较为完整的“捧盘舞”、“跳菜”之类专用于待客敬宾的传统歌舞。
其它彝区也流传着“酒礼舞”和一些同类传统节目。
3.自娱自乐舞蹈:各民族都有各自的自娱性民间舞蹈形式,它们千姿白态,美不胜收。
这是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创造的璀璨辉煌的舞蹈文化,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轻松自如的娱乐性,十分自由,情绪热烈,不限人数,不拘场地;舞蹈的动作简便、易学,而且在统一的节奏中,舞蹈者可以即兴发挥。
云南彝族的打歌、烟盒舞、跳三弦、乐作舞等集体舞蹈就是娱乐舞蹈。
这些舞蹈是一般是节庆时跳的,大都围着在屋外的场地上进行,参与性和随意性都很强,是一种彝族群众社交的主要方式之一。
3 继承与发展
随着当今世界的发展,当前世界上许多民族民间的风俗传统文化正在经受外来文化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而变化,所以很多部门都在采取很多措施来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云南彝族民间舞蹈也将面临着怎样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现在我们继承和发展彝族舞蹈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1)加强彝族舞蹈教学能力,培养彝族舞蹈新新人才。
学习彝族舞蹈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舞蹈人才,特别是培养彝族本民族的青年舞蹈者。
(2)抓紧建立彝族舞蹈体系,整理彝族舞蹈语汇。
彝族舞蹈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非常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彝族舞蹈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舞蹈体系,还没有鲜明的,形成舞蹈界认可的彝族舞蹈语汇,这严重影响了彝族舞蹈的普及与发展。
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抓紧时间把门类繁多的、分散的彝族民间舞蹈进一步的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加工并提炼出较完整的、得到认可的彝族舞蹈语汇。
(3)创作新的有魄力的彝族舞蹈精品,确立彝族舞蹈的重要地位。
一种艺术形式的确定,与这种艺术形式有无代表作有直接的关系。
和兄弟民族的舞蹈艺术相比,彝族舞蹈有代表性的作品还不多,被称为经典的彝族舞蹈作品更少。
这要求彝族舞蹈工作者要有扎实的舞蹈能力,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彝族舞蹈精品剧目,使彝族舞蹈成为中国舞蹈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鲜花。
(4)彝族舞蹈的发展,一要适应人民的生活需求,二要合乎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
要按照人民群众的喜好和理解、接受的方式去促进彝族舞蹈发展,同时必须要保存原有的舞蹈风格特点及其基本动律体态。
吸收、创新既要大胆,又要小心谨慎,否则就有可能脱离原有的基础,不能为本民族的人民所接受。
这是舞蹈专业工作者所要坚持的创作原则,也是我们培养舞蹈人才继续发扬舞蹈民族特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石裕祖主编:《云南民族舞蹈史》。
云南大学出版社。
[2]纪兰蔚、邱久荣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韩萍、郭磊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于平主编:《中国舞蹈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5]聂乾先主编:《云南民族舞蹈文集》。
中国文联出版社。
[6]施惟达、段炳昌主编:《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4.
[7]郭净、段玉明、杨福泉主编:《云南少数民族概览》.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杨绍冲(1984-),男,云南,讲师,舞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