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官窑瓷器鉴赏(下)
流光溢彩人造宝石——清代雍正御窑色釉瓷之研究
112016.5期色釉瓷俗称“颜色釉瓷”,是一种以铁、铜、钴、铅等着色剂的色釉瓷。
其色釉瓷品种甚多,主要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黑釉、紫金釉、茄皮紫、乌金釉、茶叶末、铁锈花及珊瑚红等;以铜为着色剂的祭红、郎窑红、豇豆红及孔雀绿等。
按烧成温度来区分,色釉瓷分成高温、中温和低温三种,其中,高温色釉是利用氧化钙作助燃剂,在坯胎上施以各种色釉,再在1200℃以上的温度中一次烧成;低温色釉是利用氧化铅作助燃剂,在低度中烧成素胎,再在素胎上罩以色釉,然后再在700~900℃窑温中烧成,属于二次烧成。
颜色釉装饰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就有青釉和黄釉,汉代出现了黑釉,宋代盛行青白釉流光溢彩 人造宝石/王 京(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及钧窑色釉,至清代雍正时期,色釉瓷品种极其丰富,有祭红、钧红、郎窑红、美人醉、玫瑰红、祭蓝、孔雀绿、炉钧、象牙黄、浇黄等,五光十色,美不胜收,犹如人造宝石。
当然,雍正御窑色釉瓷的成功烧制,主要归功于督陶官年希尧的协理唐英。
年希尧虽名为督陶官,却常年驻守在遥远的淮安板闸关,只在每年春秋两季时巡视御窑厂。
自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英奉命以内务府员外郎之衔来景德镇御窑厂协理陶务后,御窑厂的众多事务实际上都由唐英一人操办,精心打理。
其实,唐英刚到景德镇时,对瓷器生产一窍不通。
因职责所在,并且为了不负皇命,他一方面知人善用,在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派厂署幕友吴尧圃去著名的色釉瓷产地河南禹县钧窑调查陶瓷釉料的配制秘诀,其后又在御窑厂加紧研发新产品,并“呈进仿钧窑瓷炉大小十二件”;另一方面从头开始学习陶瓷生产工艺和窑厂管理经验,逐渐由外行转变成内行。
其《陶人心语》记载:“用杜门、谢交流,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抵九年辛亥,于物料、火候、生克变化之理,虽不敢谓全知,颇有得于抽添变通之道。
”唐英已熟练掌握了陶瓷烧造技术,并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5月奉旨纂编了《陶冶图编次》,图文并茂地描述了陶瓷生产从泥到瓷的工艺全过程。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王健华 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皇帝个人的情趣爱好往往会影响到整个时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官营手工业产品,其设计宗旨以统治者的审美需要为第一。
一般文人士大夫对文玩雅物的欣赏,只能局限于自我陶醉,而皇帝个人的审美则会贯穿到官营工艺美术品制作的全过程。
雍正皇帝学养深醇,眼光极高,追求器物的至善至美,对颜色釉瓷器情有独钟,“上有所好,下必从焉”,御窑厂把皇帝的喜好作为色釉调配的最高标准,严格按照造办处提供的样品配釉烧制,生产出一大批胎质细腻、气质高贵的颜色釉瓷器。
清宫旧藏的雍正十二色菊瓣盘,就是雍正各釉色菊瓣盘中的上品。
十二件为一套,高度均为3.3厘米,口径l7.8厘米,足径ll.3厘米。
盘敞口,弧壁,圈足。
通体菊花瓣式,有黄、红、蓝、绿、紫、白、酱、藕荷等十二种颜色,多数圈足白釉内有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
少数圈足内满釉,有釉下暗刻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
菊瓣盘色彩丰富、釉汁莹润,菊瓣棱线坚韧有力,体现出雍正官窑颜色釉瓷器雅、秀、精、纯的时代特征。
由于雍正皇帝对瓷器制作的格外关注,御窑厂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新添十数种鲜丽的新釉色,精湛绝妙,无与伦比,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越。
颜色釉是在制作无色透明釉时,加入金属氧化物为呈色剂的釉料。
有单色釉与杂色釉之分;单色釉也叫纯色釉,是指在一件瓷器上只有单一的颜色,如:黄釉、白釉、绿釉、天蓝釉、红釉、青釉等纯色釉。
杂色釉是指烧制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釉料熔融变幻出的多种颜色,如窑变釉、青金蓝釉、洒蓝釉、铁锈花釉、虎皮斑釉、炉钧釉等,都属于杂色釉。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是纯正的单色釉,其具080体的烧制方法是先烧好白釉菊瓣盘,然后在白釉上施所需的各色彩釉,再入窑炉烧成。
因有白釉铺垫,烧成之后釉面光洁匀净。
关于十二色菊瓣盘的烧造时问,雍正朝《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有翔实记载:“雍正十一年四月十七日,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家人郑天赐送来各色磁花盆十二样。
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器的特点
内署雍正御制四字双行款。
雍正珐琅彩瓷器上大都题写五言或七言诗 句,一般为两句,也有题一句的。其内容常与所 绘纹饰题材相呼应。如:
画山水题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或一江绿 水浮岚影,两 Nhomakorabea青山夹翠涛。
一开始麦克斯对乐器店老板说世界上没有这个人,但是他得的确确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
画燕子题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 画兰花题云深瑶岛开仙迳,春暖芝兰花自 香。 画牡丹题嫩蕊包金粉,重葩结绣云。 画莲花题妆凝朝日丽,香逐晚风多。
从传世品看,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器除了少 数如康熙朝珐琅彩瓷器那样以色地装饰外,大多 是在洁白如雪的釉面上直接彩绘。器物造型有 瓶、碗、盘、碟、盅等,均隽秀典雅,胎体轻薄, 有的达到半脱胎的程度。这些白瓷胎除了极个别 为清宫收藏的明代永乐白瓷外,绝大多数是由当 时景德镇御窑厂特制提供。其中雍正七年一次就
绝大多数器物上诗句迎首钤一印,末尾钤两印, 也有少数器物上的诗句迎首无印,而只在句末钤 印。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迎首佳丽,句末金成、旭 映。图章内容与所绘图案亦有关系。清末寂园叟 撰《陶雅》曰:乾隆朝画古月轩彩之金成字彤映 者,亦人名耶。有胭脂水小篆印文在。显然,寂 园叟将金成、旭映当成了人名,当属望文生义。
提供四百六十件,是历次当中最多的一批,这就 是档案记载的雍正七年二月十九日,怡亲王交有 釉水瓷器四百六十件,系年希尧烧造。郎中海望 奉王谕:着收起。遵此。于本日将瓷器四百六十 件交柏唐阿宋七格讫。于七年八月十四日,烧造 得画珐琅瓷碗三对,画珐琅瓷碟二对,画珐琅瓷 酒圆四对。九月初六日烧造得画珐琅瓷碗二对
作者华夏收藏网 相关 上传相关 0
0c27f6ca 易博
一开始麦克斯对乐器店老板说世界上没有这个人,但是他得的确确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
蔡国声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收藏与鉴赏
清代官窑瓷器的文化历史藏友们好。
今天我主要讲一下清代初期康熙雍正乾隆这三朝官窑器的鉴定和它们的收藏。
首先要说一下什么是官窑器,官窑器的定义是什么。
官窑器就是明清两代在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精美无瑕的专供皇室享用的,或者供皇室来赏赐,或者馈赠的一种精美的瓷器,我们称之为官窑器。
官窑器里有三个问题需要说明:1时间和地点。
时间是明清两代,地点是景德镇御窑厂。
好多其它窑口在明清两代生产的瓷器也有进贡给皇室的不能叫官窑器,只能说是贡器或者民窑贡器。
还有的藏友问,宋代不是有五大名窑吗。
均汝官哥定也有个官窑,这个官窑也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官窑。
只能说是宋代的著名窑口。
为什么呢?1是宋代不是明清两代。
2不是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是河南开封或者是浙江杭州生产的。
所以第一要说明的就是时间和地点。
第二要说明的是景德镇御窑厂,景德镇御窑厂地处景德镇珠山龙珠阁。
御窑厂的窑工要求很严格。
一定是技术精湛,而且有很高造诣的有经验的窑工。
所以御窑厂生产的东西质量非常精美。
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这三朝往往御窑厂生产的东西质量好,但时间长。
远远不能满足宫廷的需求,所以供需之间的矛盾很大。
怎么来平衡这个予盾呢?还有一个制度称之为“官搭民窑”或者叫“官搭民烧”,所谓“官搭民烧”就是在民窑里选择质量最好的窑口、最有信誉的窑主,在他的窑里再选择最适宜烧制瓷器的窑位。
为什么呢?一个窑可以烧好多瓷器,但是不是每一个部位烧出来的瓷器都非常满意。
因为受火的部位有均匀和不均匀之分,所以一个窑里一定要选择最好的位置让给“官搭民烧”送给御窑厂的瓷坯来用。
“官搭民烧”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可以把它列入御窑厂官窑器的范畴。
同时“官搭民烧”的窑有一个很严格的检验制度,稍稍有一点瑕疵就不能交上去,打碎或处理掉。
质量不好还要赔偿,这种制度保证了“官搭民烧”的质量和御窑厂产品的质量相提并论。
第三“官搭民烧”还有景德镇御窑厂烧的坯,是用最好的瓷土烧制出来的。
瓷坯当然是洁白如玉,而且造型奇特新颖。
清代
清代(1644—1911)清朝共267年,十代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一)、釉下彩绘瓷器1、顺治(1644—1662)时期的青花瓷:顺治官窑的烧造技术很差。
传世的顺治官窑瓷很少,有的相当粗糙。
绝大多数是供器及民间日常用器。
顺治青花极易与明末崇祯瓷相混,青花原料仍用国产的浙料、颜色深蓝,有的地方凝聚黑色斑点,但不凹入胎骨。
一般青花纹饰的层次少,分不出阴阳反侧(只有极个别的能分出);精细瓷器的青花颜色有的非常青翠;顺治瓷的胎骨坚致洁白,釉子光润青白,部分器物釉中有密密麻麻象尘土一样的小黑点。
纹饰多数粗犷;有几种纹饰是顺治时特有的:粗大威猛的三截龙、斑片云、涂青花留白形成的“括号云”、芭蕉瑞兽、洞石芭蕉,专绘于盘子上的一片秋叶,旁边写“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梧桐一叶生,天下新春在”等诗句。
总之,顺治时瓷器的胎子坚硬细密,釉面青白厚亮,有的有尘雾状黑点。
立器胎体厚重,多细砂平底,有的有细密的旋削痕,器足向内斜削;圆器胎体轻薄、滑润,底足削成滚圆的泥鳅背儿,比较高深,几乎没有塌底现象,有的大盘双圈足或宽圈足,无论圆器立器,底足都露较高的无釉边。
一般器物都有酱口。
2、康熙(1662—1723)(1)、青花:康熙早期青花官窑瓷器有顺治时期的特点,青花颜色有的深沉有的浅淡,但都比较稳定,纹饰古朴,胎子厚重,很坚致,釉面青白,修胎多数规整,底足有的仍能看出浅显的跳刀痕,器口多数施酱釉。
中期官窑青花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青花颜色青翠、纹饰层次分明。
康熙晚期的青花逐渐浅淡,略显灰暗,有的因呈色不稳,开始晕散。
康熙瓷器的胎子非常细润坚致,早期稍厚重,中晚期略薄,但无论多薄的器物,都有一定的重量,如果过轻或过重,都是后仿的。
早期釉子青白色,很光润;中晚期釉子粉白色,无论釉薄还是釉厚,都紧贴胎骨,胎釉结合非常紧密;无论釉面是青白还是粉白或是亮青,器口都有一层粉白釉(酱口除外),由于含粉较多,器口釉易掉,俗称“破泡”,官民窑瓷器均如此。
馆藏级清朝瓷器藏品赏析2(高清图)
馆藏级清朝瓷器藏品赏析2(高清图)康熙青花前赤壁赋碗清高9、口径19厘米1960年丁淑贞先生捐赠敞口微侈、弧腹、圈足,底部有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内壁近口沿处,青花绘绵地梅花纹,碗内底绘山水、树木、亭台,外腹绘赤壁夜游图,并书苏轼前赤壁赋全文。
山水人物,栩栩如生,笔法工整流畅,色彩柔和,构图严谨,集书、画为一体,代表了康熙时期的陶瓷绘画特色。
五彩花鸟纹盘清康熙高2.7厘米、口径25.2厘米、足径16.2厘米1960年周德蕴先生捐赠盘折沿,浅弧壁,平底,圈足。
外壁红彩绘五只蝙蝠纹,寓有“洪福齐天”之意,内口沿红彩龟背锦地四开光,分别篆书有“万寿无疆”四字。
盘内五彩绘一瑞鸟栖于花果枝干上,身体丰硕,羽毛鲜丽,动态十足,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为康熙官窑制品。
“万寿无疆”为古时祝愿皇帝长寿之意,《诗经》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此类铭有“万寿无疆”、“洪福齐天”的康熙五彩器是为康熙六十寿辰而烧制的。
陈浏《陶雅》记:“康窑七寸碟四周淡赭锦纹,分嵌‘万寿无疆’篆字,盖六旬庆典所制以赐大小臣工者也。
画笔各体皆工,人物、鸟兽、山水,博古乃无一不备,而以花卉草虫为绝生动,且贤于雍窑彩盆也。
”乌金釉描金山水人物纹笔筒清高15、口径17.6厘米1959年崔耀亭先生捐赠敞口,筒状,玉璧式底,内壁施白釉,器身通体以黑釉作地,釉色晶莹,纯黑色,称为乌金釉。
釉面用金彩绘山水人物图。
由于年长日久,金彩大部分脱落。
底无款。
为康熙时烧造。
此笔筒造型规整,稳重大方,质地坚细,釉面光滑滋润,是乌金釉的代表作品。
素三彩海水龙纹笔筒清高15.2、口径19.9厘米1959年崔耀亭先生捐赠笔筒直壁,矮圈足,内壁无釉,底部无款。
胎体厚重,腹部施有三彩釉,由于色彩中不用红色为主色,通称素三彩。
外壁刻画双龙戏珠、海水、彩云纹饰,生动绘出两条雄健有力的四爪行龙,昂首,张嘴,头顶白、绿、黄三色彩云,飞跃在波浪涛涛的海水上,作戏珠状,显得气势磅礴,别有情趣。
2015年各大春拍之清三代御瓷合辑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的不同
2015年各大春拍之清三代御瓷合辑 ,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的不同!何谓“清三代”瓷器?是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
提起这三位皇帝,康熙仁厚大度,雍正严谨精细,乾隆倜傥洒脱。
有趣的是,三位皇帝的性格差异不但表现在各自鲜明的执政风格中,还影响到了官窑瓷器的制作。
那些制作精美、品种丰富的清三代官窑瓷器或古拙、或雅致、或华贵,既一脉相承又风格迥异。
受欢迎原因?中国制瓷业经过漫长发展后,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达到历史顶点,无论质量、数量都为前代不可比拟,当时的官窑瓷器代表了当时中国瓷器的最高水平。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清三代是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
在目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藏家对清三代瓷器的关注与日俱增,原因有五:首先,到了清代康乾时期,中国瓷器经过1500多年的历史演变,无论是工艺还是美术,都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其次,比之高古、中古文明板块,清代文化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离我们今天最近的,这使它较容易获得人们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第三,是稀有。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作为至高无上的一国之君,他喜好的东西或是所用之物,都是百里挑一或是独一无二的,况且这些物品经历了改朝换代、战争和政治运动,流传至今相当不易,堪属凤毛麟角;第四,是精湛。
由于皇帝的独裁和权威,各地官吏都会将最好的东西拿来进贡。
第五,清三代瓷器具有流通性好、保值增值功能。
最典型的是2004年苏富比秋拍一件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天球瓶”以无底价起拍,结果各路买家互不相让志在必得,最终以1518.24万港元拍出,而此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嘉德拍卖成交价仅为440万元,由此大大提升了清三代瓷器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价值。
种类及风格?清三代瓷器品种主要有斗彩、五彩、素三彩,这些瓷器烧制水准都很高。
康熙年间又出现了珐琅彩、粉彩和釉下三彩等新品种,天蓝、祭蓝、冬青等单色釉瓷器也是有增无减。
清三代瓷器器型最为丰富,既有仿古又有创新,各式装饰性瓷器较元、明两代大为增加。
009鉴别陶瓷的方法
瓷器作伪的主要手段:
整器作伪。即后人根据前代的某一器物,或模仿实物,或参照文献,重新制作出 一件通体皆伪的器物。为了使新作伪器酷似旧的真品,还采用烟火熏、茶水煮、 入土埋藏等方法作旧,然后再入窑复烧,即复窑。市面上,此类伪作最为常见。
部分作伪。这是指器物的整体是真的,而某些部分,如足、流、手、底、口等是 后补或后配的。后补的有补缺、补釉等;后配的有配足、配手、插头、按把、镶 流嘴等。
斋堂款。即署以私人斋、堂、轩、阁等名称的款识。多见于官窑制品,定制此类 瓷器的一般为帝王、显贵、文人士夫及少数良工名匠。署斋堂款的风气始行于晚 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尤为盛行。
吉语款。即写刻具有吉祥意义或欣赏、赞颂之类词句、短语的款识。三国、西晋 时已有此类款识,至明代晚期,尤流行于民窑瓷器上,清代官、民窑瓷器均有。
明代的官窑和民窑皆普遍题写款识,种类非常齐全,形式多为书写,极少印、刻 。目前所知,官窑瓷器自永乐时开始署帝王年号款,此后成为定制。明朝17个年 号中,除洪武、建文、洪熙、正统、景泰、天顺、泰昌7个年号的款识尚未发现 外,其余年号皆见于瓷器款识。款识字体,永乐朝现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 款,宣德、弘治、万历朝有篆有楷,其余各朝仅有楷书款。排列方式多六字二行 和四字二行,外加双圈,少数作单行一横款、环形款、十字宽和竖款,一般为“ 大明某某年制”,成化、正德朝少数称“造”,隆庆朝多称“造”。
清代官窑、民窑也都普遍题写款识,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清朝自顺治至宣统共 10帝,每朝都有年号款识。款识字体楷、篆并用,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楷书 多于篆书,乾隆朝篆书多于楷书,且题写格式较为繁杂,嘉庆以后各朝仍是楷、 篆兼用,并且出现四字图章款。排列方式多为六字二行,也有四字二行,六字三 行的。民窑产品则多题写吉语赞颂、花样图记之类的款识。
雍正瓷器的特点及其鉴赏技巧
雍正瓷器的特点及其鉴赏技巧雍正瓷器的特点及其鉴赏技巧雍正是一位很有艺术修养的皇帝,他即位以后,曾多次颁旨规定瓷器的造型、纹饰等,强调注重产品的神韵和气势,对于御用瓷器,必须经雍正皇帝亲自审定后方可烧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雍正瓷器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雍正瓷器的特点1、雍正瓷器造型特征:雍正时期瓷器的造型,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代之以轻巧俊秀、工丽妩媚。
器型之美,可与以精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器相提并论,各部分之间比例协调,恰到好处。
外形上素有”线条美“之誉。
确实增之一分则拙,减之一分则陋,给人以高雅之感。
2、雍正瓷器纹饰图案特征:雍正瓷器的装饰以绘画为主,兼用刻、印、堆塑和镂雕工艺。
绘画上承康熙晚期的清秀典雅风貌,书笔更加精细轻柔。
纹饰中,花卉内容最为丰富,常见有牡丹、桃花、海棠、菊、三秋、九秋、落花流水等等。
多色阶施彩画面细腻富丽,构图疏朗,图案简洁清晰。
3、雍正瓷器胎体特征:雍正时,瓷土选料精细,研粉、澄浆、制坯等工艺要求严格,烧结火候适度,因而胎体坚白细润,成型规整,胎薄体轻,可和明代永乐、成化白瓷釉瓷媲美。
胎体迎光透视,莹润无瑕,有的略显淡青色(明代多显红润)。
大器胎体也能均匀一致,不显厚重;小剑气轻巧玲珑。
仿古代名窑器的胎体,和宋器那种黑灰色颇为相似,所以称为“铁骨大观”。
仿汝器胎体为香灰色或微泛红褐色,文献中比之为“铜骨之汝”。
无款的民窑器,胎体均细,无釉砂底也都光滑细润。
4、雍正瓷器釉面特征:雍正瓷器釉质莹润,表面光洁,釉面色调多数为纯白。
青花器的釉面,有的为追求宣德青花的效果,而呈现桔皮纹,并且有积釉较厚,呈云雾状,谓之“朦釉”,俗称“唾沫釉”。
5、雍正瓷器款识特征:雍正款识多而杂。
有本朝官窑款,有民窑款,有仿款,每一类款识又有许多种写法。
常见的官窑款是“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雍正御制”三种题款。
楷书款早期为三行双圈,晚期为双行双圈或双框。
楷书款笔法挺拔峻峭,结构方正均匀。
明代各朝瓷器底和款识(下)
明代各朝瓷器底和款识(下)【9】朱祐樘(1470年7⽉30⽇―1505年6⽉8⽇),(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母为孝穆纪太后。
成化⼆⼗三年(1487年)九⽉即位,朱祐樘为⼈宽厚仁慈,躬⾏节俭,不近声⾊,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开⾔路,努⼒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王恕、刘⼤夏等为⼈正直的⼤⾂,史称“弘治中兴”。
虽末年宠信宦官李⼴,但是⽴刻改过⾃新,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弘治⼗⼋年(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在位⼗⼋年,享年三⼗六岁,葬泰陵,庙号孝宗,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神武⾄仁⼤德敬皇帝”明孝宗朱佑樘 - 弘治帝1.青花荷塘游龙纹碗青花荷塘游龙纹碗,⾼7厘⽶,⼝径16厘⽶,⾜径6厘⽶。
碗撇⼝,⼝下渐收,圈⾜。
⾥⼝绘青花海⽔纹⼀周,碗⼼绘莲池游龙纹。
外壁绘两条龙在莲池中穿⾏,随着龙的游动,莲花、⽔草亦呈翻舞状。
⾜底青花双圈内双⾏楷书“⼤明弘治年制”六字款。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器物底部款识放⼤图2.⽩釉刻花海⽔绿彩云龙纹碗⽩釉刻花海⽔绿彩云龙纹碗,明弘治,⾼8.2厘⽶,⼝径18.7厘⽶⾜径7.6厘⽶。
清宫旧藏。
碗内外及圈⾜内均施⽩釉。
内底及外壁均以暗花海⽔绿彩云龙纹装饰。
其做法是:先在已成型胎体上刻划海⽔纹饰,施透明釉后,在暗刻花纹以外的空⽩处画出龙的轮廓,将龙⾝上的釉层剔掉,并在露出的胎上刻划龙嘴、发、鳞等细部,⼊窑经⾼温焙烧后,再在露胎处填绿彩,然后⼊彩炉经低温焙烧⽽成。
内底、⼝沿及⾜墙均画绿彩弦线。
外底署青花楷体“⼤明弘治年制”六字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器物底部款识放⼤图3.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盘,⾼4.2厘⽶,⼝径26.2厘⽶,⾜径16.5厘⽶。
盘⼝微撇,弧壁,盘⼼略内凹。
朝阳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鉴赏
AppreciatION 清代是中国制瓷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其制瓷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鉴赏·陶风瓷韵图1图2AppreciatION 鉴赏·陶风瓷韵画情景,应是三国时期刘备拜见乔国太乔国老的情景,表现的应是三国“吴国太佛寺看新郎”故事。
瓶底部有楷书“大清康熙年制”款。
通高44厘米,腹围57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3厘米,保存完好。
因系粉彩绘画,所以画面富丽堂皇,美不胜收。
所谓开光装饰,就是在器物的某一部位留出某一形状,如扇形、方形、圆形、花式形等空间,然后在该空间内绘画,称之为“开光”纹。
开光内一般都绘有人物、山水、花鸟和走兽之类,而开光以外部分则辅以各种图案。
这种装饰使任何一个部位都有内容,给人以丰富、充实和活跃的感觉。
粉彩是一种低温釉上彩的技术,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的新品种。
相对于其他众多的釉彩品种,粉彩的历史比较短暂。
但是由于其具备卓越的表现能力(色阶变化丰富、淡雅、柔润、光洁),与五彩瓷相比后来居上,这两种釉彩又有“硬彩”(五彩)和“软彩”之称。
严格来说,粉彩瓷器在景德镇开始烧制应该是康熙晚期,康熙时期的瓷器大部分是民窑烧制,极少见官窑烧制品,目前各博物馆收藏的数量非常少,主要原因是在创烧初期,工匠对于温度、效果的掌握还不是特别好,所以成品较少,因而这件康熙款黑地粉彩棒槌瓶也就格外珍贵。
2.雍正款粉彩过枝花卉盘(图2)1件。
盘为圆形,大敞口,内外均施白釉,胎较厚,由圈足上部起绘有梅花、月季花,经外腹壁、口沿过至盘心,梅花的枝干较粗,呈折曲状,枝上结眼较多,在结眼上点缀红、粉两色,枝干上有主干、支干之别,干为棕色,在枝干中部盘内绘有二灵芝寄生于梅干上。
灵芝为鹿角形,棕、粉两色。
在花卉上方绘两只展翅的小蜜蜂。
盘外圈足楷书“大清雍正年制”,高9厘米,口径52.3厘米。
梅花枝干厥艮苍劲,横欹生姿,梅朵浅淡秀丽,枝头吐萼含苞,月季风姿绰约,灵芝厚实茁健,质感如真;蜜蜂在花间飞舞,欲落还飞,纹饰精细美观,画笔清秀细腻,设色淡雅逸丽。
康熙,雍正,乾隆青花瓷器特点 PDF
康熙,雍正,乾隆青花瓷器特点 PDF一.顺治时期的青花瓷1644---1661年 1.造型造型、釉色、纹饰既有明代遗风也开创清代特色处于过渡时期。
祭器有炉、瓶、净水碗、杯、盖罐等。
造型单调大盘出现双层底。
晚明是筒状炉顺治为钵式炉。
2.工艺粗糙不修胎。
足根露胎有跳刀及缩釉现象。
双层底又称隔漏底外足高而内底低只有顺治康熙时有。
3.胎釉胎骨疏松瓷化程度不好。
4.青花用回青少用石子青多。
顺治早期呈色灰暗顺治晚期浓艳发紫。
顺治时多数为酱口康熙时继续雍正时就少以后则不见。
5.纹饰明代写意花卉、云龙纹多。
清代青花瓷上山水画有“四王”笔意用皴法。
画龙凤留白边画石是瘦削玲珑石。
画花卉叶子旁题诗顺治到康熙初都有。
如画梧桐叶旁题诗“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
或“梧桐叶落天下皆秋”。
个别还有写“红叶传书信寄与薄情人”诗句的。
6.款识有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也有大明顺治年制可能是窑工有抗清情绪所致。
祭器多干支纪年款。
如“顺治丁酉”净水碗。
篆书款有“玉堂佳器”、“百花斋”等。
伪托款有楷书“嘉靖”“万历”款。
二.康熙时期的青花瓷1662---1722年这一时期成就最大造型千变万化工艺细致精巧色调青翠。
《陶雅》上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
康雍青花能分多层少则五色多则九色。
1.造型前期比较敦厚器型变化不多。
后期厚薄皆有以薄为主。
器型前所未有变化多端。
常见以盘碗盖罐及日用器皿为多。
后期则观赏陈设器物增多。
大到屏风、龙缸小到鸟食罐等。
碗变化较多有洗式、墩式、四方菱角式、斗笠式、二折腰、三折腰等。
特别是斗笠式碗最典型特征是胎体薄。
还有凤尾尊、花觚、笔筒、象腿瓶、筒式瓶等。
2.工艺碗深腹高圈足盘碗底足深圈子大足直、足根圆俗名灯草根。
露底布分能见一道道很细的旋坯痕。
部分是璧形足和隔漏底足。
笔筒底中有脐形瓶罐接口不明显。
盘碗底部都有极细缩釉点象针鼻眼。
3.胎釉前期疏松瓷质灰白后期坚致瓷质细白如糯米粉。
前期釉色白中闪青含铁后期出现浆白釉光亮。
历朝官窑、民窑瓷器款识大全
历朝官窑、民窑瓷器款识大全唐朝唐朝“盈”字款属于皇家大盈库瓷器恭贺您获取了 1 次抽奖时机!广告五代定窑白釉刻“官”字款宋朝宋汝窑“蔡丙”款睁开节余 99% 宋汝窑“奉华”款宋“官窑”款宋官窑青釉“殿”字款宋钧窑养心殿款北宋定窑“尚药局”款“供御”款建盏宋朝磁州窑张家造款宋朝磁州窑仁和馆款,这种酒馆款很常有元朝元青花“从至正壬年到至正十一年”款,这个大家应当很熟习元樞府款元朝“内府供用”款明好官窑民窑真品瓷器款识集藏大明永乐年制款大明宣德年制款明成化款明成化的天字款明弘治款明正德款明嘉靖款明隆庆款明万历款明崇祯年款清朝顺治年份款清康熙年款清雍正年款清乾隆年款清嘉庆年款清道光年款清咸丰年款清同治年款清光绪年款清宣统年款民国年款中华共和元年款民国元年制款文字版:年月铭款内容秦:右司空婴左司高瓦左贝右齐都昌寺水咸阳市于咸阳成(城)申安陆市亭栎市杜亭咸亭阳安驻器咸亭芮柳婴三国: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西晋:先姑坤一枚紫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者也紫是鱼浦七也东晋:罂主姓黄名齐之朱唐:张何陈李赵冯庞庞家陈家陈琪李十造罗锡章王徐马朱红上大姜千示永合平项记阮记柴记朱伯远作杜家花枕裴家花枕元家记卞家小口天下出名郑家小口天下第一丁道刚作瓶大好徐家沉丙午岁造蒋应宋:奉华凤华聚秀禁苑德寿慈福赵家吴舒家记陈家印记陈家号记段家合子记家国永安元丰治阍赵家枕永记熙宁四年三月十九日书刘家印号郭立谢许段蔡吴汪蓝朱徐程张余陈潘汪家记正李十哥小四玄壶吴六郎政和七年二月初五日吴惠成丘小六泥颐草堂先生雕造成功夫后山颐草堂雕造功夫周家公夫练八郎公夫林立林罗军魏仁皓项里马永千上赵家王童呈赵和吉思刘杨惠同田李宋褚柳金苏崔郭马孔何花纪刘五盘子梁四个梁四莫三郎梁伍任周莫一莫十莫一立陈三文三林四刘四李伍李六李九欧二欧小二区二龙二龙六程八黎司小二小三小六小七二金而知李公造李小一蒋四蒋小八蒋子弟供舍张一赵小二陈立崔十四刘十好七封立木肖小田洪立洪四本小本重刘立绍圣四年四月十六日钟表博士牢记九政自造火元丰六年八月十九日元越一盘秦文殿迪功郎浮梁县丞臣张昂措置监造丘小六泥房乔位龙李小翁朝真归牛东宫辽:孙徐杜金:张家造赵家造刘家造张家枕张家记张家窑张大家造张大家枕古相张家造王氏寿明王氏天明漳滨逸人制佛光普渡大安二年张泰造大定二年六月六日家造刘三公瓦底于三叶子成泰和二年八月六三日亡过崔仙奴元:使司帅府公用至正拾壹年七月二十九日小河东陈家亲造张家造古相张家造李家造王家造相地张家造滏源王家造滏源陈家造滏源常家造张高仲夫项正项宅正窑元字染拾叁号匠元祖郭家大枕已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岁次大元国至大元年四月初拾记汾阳琉璃待诏任瑭成造刘大使宅凌氏用明日顺:天顺七年大同马氏明正德:吉府上用何玉清造明嘉靖:天宫制鼎朱府晋府璞会上用晋府造用藩府上用藩府佳器郝府佳器秦府秦府典膳所秦府典膳所乙丑年造长府制造长府造用赵府制造赵府制用黔府腆善所茶房大茶房外膳房内膳房松柏草堂滋树堂东书堂玉泉德记陈文显造陈守贵造陈守钊造程自造邓奎自造程氏自造程景自造吴文自造唐比自造刘信嘉靖年制乐平嘉靖年西谷制明万历:万历年制德府造万历年德府造德府造用青萝馆用太和王府万历年制纯思堂用万历年制纯忠堂用万历丁亥年造黔府应用万历乙亥黔府制用玄荫堂制芝兰室博物斋藏京兆郡寿房记灌园督造沈氏仙关吴震青华仙子吴震宣窑程玉梓造荆桂少溪紫芝主人监制明日启:王远选造天启年米石隐制天启三年唐氏制仁波佳制少溪置用明崇祯:丛菊斋雨香斋白玉斋博古斋仿古斋以德堂吾斋旷府佳器甲戌孟春赵府造用王远监造明顾氏石林三槐李氏清河制造张明时间陈粤彩杨升可松何朝宗何朝宗印张寿山陈伟之印林学宗印林朝景林氏子信冶仙之文荣文荣雅制明师清顺治:望仙楼百花斋百花斋制梓桑轩制种玉堂许世文元公制清康熙:复香轩之清制中和堂制怡怡堂制应凡堂制兆余堂制兆玉堂制瑞庆堂制应德堂制怡德堂制庆云堂制碧云堂制玉宝堂制玉桂堂制会元堂制兴元堂制永裕堂制清荫堂制碧芳堂制碧玺堂制友于堂制昆碧堂制淡宁常制芝兰堂制谦牧堂制敦睦堂制绍闻堂制东壁堂制御赐纯一堂收藏御赐纯一堂景洁堂俭师堂王辰堂百子堂希范堂松年堂松柏堂制玉海堂制美玉堂美玉堂制朗润堂三元堂制永兴堂制聚兴堂制荣锦堂制尚志堂来雨堂博古制良友堂博古制恒丰堂博古制嗣德堂制春辉堂春晖草堂秋辉堂淡宁堂慎德堂制慎德堂博古制珍玉堂制世恩堂制庆恩堂制全庆堂制衍庆堂制世锦堂制紫荆堂紫荆堂制敦仁堂晖吉堂琳玉堂制光裕堂制北庆堂制惟善堂制心逸堂德星堂仙鹤堂欢喜堂制应孔堂制玉清堂松轩制升祥轩玉清制彩玉堂颖川堂绍闻堂德馨堂制德馨堂天宝堂制天水堂制台衡堂制留耕堂制绿荫堂佩玉堂佩玉堂制篆漪堂恒兴美玉堂制通德堂制正玉堂制宁俭堂清玩桂育堂制良友鼎玉堂制吉庆堂制书锦堂居敬堂聚顺美玉堂制大树堂制奇玉堂制昭玉堂良友堂制永和堂制同顺堂制枢府式仿枢府宣和碧玉堂制安素草堂嘉善堂仿古制留耕堂仿古制听松堂仿古制白云堂仿古制慎德堂仿古制天琛堂仿古制全庆堂仿古制怡玉堂制草阁文山阁远山阁云苍阁张家湾梓阁松石斋还古斋宣和式问心斋丛菊斋集雅斋制拙存斋乾惕斋芝润斋制笔花斋制寿古斋制宿云斋容斋金兰斋制芝兰斋制芝兰斋制玉兰斋玉兰斋选式制天禄书斋调鹤闲轩清赏应德轩博古制复香轩玉清制杏林轩红蕉轩印月轩制安吉居制问清居制彩云轩应德轩常丰轩珍玩器文翰斋清玩杏林轩珍玩光裕堂珍玩制玉堂美器青云斋佳玩玉堂佳器瑞麓山房佳制三益之珍雅制兆庆堂清雅制兆余堂清雅制三友雅制魁元雅制魁元仿古雅制永香轩玉清制瑞麓山房监制逸居云居青云居木石居木石居仿古制玉石居水云居竹石居石居风流宰相家萃友苑制张宅佳器莲峰寺记漱玉亭怡德堂玉石制萃文苑海岳家藏绿荫堂器春育主人收藏商山仿古善山仿古峰霞隐士渭水渔翁中隐士程子受(眉公)吴仲兴晓山主人间东海鼎臣雪庵卉庵西园璞庵宋药州两来正记文如壁清雍正:谦牧堂制立本堂制世恩堂制谦牧堂制曙光堂制正顺堂制浩然堂浩然堂制裕堂制守易堂百露堂庆宜堂制养和堂制精雅堂制燕喜堂制敦复堂敬恩堂园明堂东园堂希范堂俭宁堂清玩世经堂大明嘉精年世经堂制姚江冯护荫堂收藏云在草堂朗吟阁制赏识阁太和斋雍邸清玩安吉居珍玩制青云居文石山房大清雍正年制冯宅宝机楼藏椒声馆古香书屋正谊书屋浴砚书屋遗安书屋收藏亦庵吴府耀华藏器雍正甲寅沈阳唐英敬制普陀山圆通殿瑞锡琼制瑞锡琼瑛公输监制歧博古制江鸣皋造瑶华清赏玉清雅制孙睦宗清乾隆:旭华堂藏和辉堂制嘉荫堂制湛恩堂制成信堂制凝和堂植本堂制彩华堂制彩润堂制彩秀堂制致远堂制敬修堂制敬畏堂制宝恩堂制澹宁堂制惜阴堂制荣瑞堂制敦睦堂制明远堂敬慎堂静镜堂诚信堂敦叙堂雅雨堂述古堂述德堂曙光堂制禄寿堂制瑞德堂制筑野堂制思荣堂制裴孝友堂裴逢吉堂忠信堂制资善堂制斯干草堂椿荫堂养和堂制师古堂制庆宜堂制六谦堂制致和堂制乐静堂乐善堂恭寿堂制恭寿堂宗祠弋好堂清赏古香斋宝晋斋宝善斋宝啬斋宝啬斋藏有正味斋宁晋斋安静斋宁远斋澹宁斋制百一斋德诚斋经斋觉是轩妙香馆制九畹山房百一山房蜿委山房文石山房红荔山房对屏山馆乡麟楼制市隐楼制宝机楼制玉杯书屋浴砚书屋正谊书屋内府收藏荔庄啸园东园略园潭柘寺供听松庐听云山主人馆七十二鸳鸯社昊十九制壶隐老人壶隐道人瑶华道人泉制唐英唐英敬制唐帅气公氏唐英隽公俊公沈阳唐英沈阳后学蜗寄唐英敬录沈阳唐英敬制钦命榷陶使者沈阳唐英敬制蜗寄唐英制榷陶使者唐英制督陶使沈阳唐英题蜗借居士古柏堂蜗借居士清赏蜗寄题沐斋沐斋居士制陶成居士制古泉堂陶成居士陶成堂印陶成堂制陶成堂印陶铸陶榷甄陶雅玩乾隆甲辰俊公赠品陶人榷陶呈星使蜗寄老人唐英之印隽公乙因雅制瞿宝珍玉锋石林陶珍韩睦宗清嘉庆:懋勤殿彩华堂制彩秀堂敬畏堂制种芝堂制志勤堂庆宜堂制事敬堂制寿颐堂制诚信堂玉庆堂制嘉荫堂斋谷隐士造嘉荫堂制嘉荫堂藏一善堂制植本堂润碧轩制澄怀轩藏春江花月楼素织山房永源成记完颜氏俊公自制福海收藏佩珂监制清道光:嘉乐堂制精进堂制养和堂制巨德堂制厚植堂制经笥堂制公勤堂制乐古堂制种芝堂制存古堂制庆宜堂制皆山堂制惜阴堂制浩然堂制嘉荫堂制崇礼堂制定府行有恒堂珍赏行有恒堂退思堂制邸退思堂制慎德堂制退思堂德斋主人珠琳堂制求谦堂制锡庆堂制眉寿堂制敦朴堂制荣瑞堂制百寿堂记陶陶草堂监制一善堂制履信堂制聚庆堂制多福多寿堂制了孙传代留余堂监庆堂制约已堂制玉庆堂制青莲堂制听雨堂敬修堂敬畏堂种德堂观莲舫制承启堂李氏宗祠静镜堂制九思堂制墨缘堂制筑野堂居梧堂双清阁制桂月山庄锄月山庄宁晋斋制宝善斋制德诚斋制慎静斋制愿闻吾过之斋湛静斋十砚斋思补过斋坦斋收藏夔斋监制思补斋制知不足斋道光年制十花斋斋性轩古月轩尘定轩自诒轩制清顺轩竹韵山房云溪精舍春江花月楼双照楼制寿春楼藏百福楼胡海楼绛月楼晋甄吟馆监制冶春吟馆邸清赏从香书屋天香书屋遗安书屋古香书屋珍玩友棠浴砚书屋澹怀室瞿之室制完颜宗祠慧福寺古潞李氏梅坡制解竹主人制造学山小筑正斋主人赵之谦查小山制熊氏壁臣仿古养园仿古道光年冯氏制沈恰如制健庵雅制福英供奉佛天珠峰祝岭雅藏乐敬字置琴南手制仙源陈国治作道光二十四年定王府制道光已酉行有恒堂主人制道光庚子年定王府制道光乙已年定王府制定府行有恒堂珍赏道光丁未春定府行有恒堂制道光丁丑秋九月善宝属陈国治作王炳荣李裕元马衡和宋玉峰制醴渠自制醴泉自制清同治:体和殿制乐寿堂慎思堂制诒谷堂制务本堂涵德斋制敬顺斋制慎静斋竹雪轩晋砖吟馆监制王炳荣作李裕成宝胄第制清光绪:储秀宫制长春宫制一善堂大清光绪春怡堂制慎德堂制甘泽堂制退思斋愿闻吾过之斋光绪丁未玉海堂仿大雅斋嘉泰松轩陶法宝俭存斋恕斋清玩一百二十畦芍药园主制聚厚轩燕赵悲歌之士孔子后四十一葵卯制汀源郑氏后代宝用乐道堂主人制熊氏壁臣仿古澹园居士素云道人光绪戊盐城宋锦桂画样景德官窑做造贵池南山村刘氏聚学轩永宝用清宣统:坤宁宫祭器宣统已酉宜春堂制宣统庚宜春堂制来鹤堂清何朝春许云麟许裕源博及渔人许云麟制珍如金记顺和苏记源益店大昌宝玉如璋来禽黄炳霍来冯铁来瑞号民国:居仁堂制(袁世凯所用)颐寿堂乐古堂怀仁堂制静远堂制(徐世昌所用)谷冶堂寿护草堂主人大德堂制慎德堂制昭德堂制退思堂制延庆楼制(曹锟所用)竹清山房藏经山房竹肃山房碧云山房澄怀园唯一斋古松斋觯斋(郭葆昌所用)乐陶斋如意馆陶陶斋(王琦所用)饮冰斋(刘雨岑所用)觉庵(刘雨岑所用)佩古斋(程意亭所用)古石斋(田鹤仙所用)古欢斋(潘陶宇所用)再思轩(刘希任所用)石庐(染兑石所用)希平草庐(王大凡所用)栖碧山馆(徐仲南所用)平山草堂(汪野亭所用)彤云山房(汪晓棠所用)晴窗念书楼(邓碧珊所用)亦陶斋(张志汤所用)清平画室(余翰青所用)愿闻吾过之斋(王步所用)郭世五陶务监察郭葆昌制汪友棠汪晓棠汪照藜汪云山汪洋汪少亭汪大沧汪以俊汪少平汪小亭任逢瑞萧靖初潘祖熙潘陶宇潘庸秉许上礼陈雪岩陈德明罗子林莲溪陶叶震嘉何许人陆云山程水金程云农程子其李明亭王云泉王锡良王大屏王倚之王晓帆邹洁争文侯争国钧余文襄柳兰亭魏墉生邓肖禹邓碧孙邓重明涂菊亭毕伯涛朱明朱受之冯大陀万云岩章仕保张松涛张志汤张沛轩熊梦亭熊作仙熊文融曾福庆段子安丽泽轩黄晓村董师曾方伯卿方云峰吴俊吴寄甄饶华阶黄发顺钱仲明孙月轩徐韵泉徐历朝官窑、民窑瓷器款识大全天梅郑效维杨鸣皋余翰青余竹青余见田余磊青余鹤筑刘雨成刘仲卿刘希任刘希玉游海滨娄观涛河头居士胡邦浩石宇初石奇峰至云主人姜梦神孫郎谈古之浅谈王审知与闽南文化申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不代表搜狐立场。
历代官窑瓷器鉴定
宋代官窑瓷器北宋官窑至今没有找到窑址,文献记载也很少,从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品看,被认为是北宋官窑的这批瓷器的胎子是紫黑色的,施釉很厚,莹润如堆脂,粉青或天青色,开稀疏的大纹片。
施釉后略有流淌,口部等釉薄的地方隐约露出胎色。
因此,紫口是北宋官窑一大特点;裹足支烧、器底有芝麻钉痕迹是另一大特点。
官窑和汝窑一样,以釉色为美,没有纹饰,立器只有凹下或凸起的弦纹或边楞。
器型种类较少,除了盘、葵口洗以外,多仿古青铜器的造型,如长颈瓶、贯耳瓶、贯耳尊、兽耳炉等。
宋室南迁后,在临安(今杭州)建都。
从己出土的大量瓷片看,南宋官窑瓷器的胎子呈探灰、灰褐、灰黄等色。
胎有薄厚两种,即胎厚釉薄的和胎薄釉厚的。
釉厚的瓷片从断面可看出施釉痕迹,一层一层很清晰。
釉子温润似玉,也有比较光亮的。
釉色有粉青、天青、灰青等,开比较细碎的纹片。
南宋官窑既有裹足支烧的,也有垫烧的,器底大而薄的往往采用支烧与垫烧共用的方法来保证质量。
汝窑瓷器鉴赏小知识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
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藏有30余件,约占全世界总收藏量的一半。
一、造型汝窑瓷器造型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
其中瓶的变化较为丰富,有纸槌瓶、玉壶春瓶、胆瓶等多种。
二、胎釉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
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
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
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为“蟹爪纹”。
三、仿品与鉴定后世仿汝窑者始于宣德官窑,署有宣德官窑款,其釉色较宋汝透亮,纹片较宋汝密而规整,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
清雍正唐英时再度仿汝窑,多数仿宋汝的天青色,纹片多为鱼子纹,少有大纹片和无纹片的。
唐英时的仿品十分精细,但鉴别时也很容易,因为宋汝为无光釉,清仿品则釉面透亮,所有仿品均隐现一圈蓝色。
再者雍正仿品不是仿古作伪,仅是仿其釉色,有些造型则属清代特有,且御窟厂产品多书六字或四字本朝青花款,更为鉴定提供了方便。
《大清雍正年制》底款详解
《大清雍正年制》底款详解雍正朝的底款非常有特点:1.雍正官窑款,由专人负责书写,字体基本一致。
2.雍正朝青花楷书款与篆书款同时并用,有六字款“大清雍正年制”、四字款(“雍正年制”,“雍正御制-少见)。
3.雍正官款分为无圈、有圈和方圈等,用以区别。
4.“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也有六字三行的,款外有双圈或方框,多见于官窑,主要用在青花和粉彩瓷器上,“正”字的第一、四和五笔书写平正,这是雍正楷书官窑款的一个特点。
5.“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官窑款,多用于颜色釉瓷器上。
6.“大清雍正年制”,早期流行的款式,字体柔弱、略草,到雍正晚期,多为宋椠体的正宗小楷,工整秀丽,青花色调大多纯正。
也有少数深浅不一的。
篆书款书体变化较多,有的方正规矩,有的草率不恭,有的笔路圆润。
7.“雍正年制”与“雍正御制”四字楷书款,只于珐琅彩瓷,一般为两行竖写并围有方框的楷书。
8.“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刻款常见于仿钧釉、炉均釉,或茶叶末釉瓷器上。
9.“雍正年制”四字古钱形款,则主要见于花盆一类器物底足。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1件雍正本朝的精美瓷器,大家可以比对一下款识!1、雍正青花龙纹盘(《大清雍正年制》款)此件盘构图饱满,盘内龙纹气势磅礴,可见龙体呈盘旋状,身姿弯曲,龙嘴大张,凶猛矫健。
龙身鳞片清晰,四爪锋利。
周身祥云环绕。
外壁底部装饰一周海水纹,底有双圈《大清雍正年制》款。
整体青花发色纯正,描绘细致,收藏、陈设佳品。
2、雍正早期粉彩牡丹蝶恋花纹盘(官窑)(《大清雍正年制》款)盘内绘牡丹蝶恋花纹,寓意美好。
两朵牡丹一红一黄,花朵硕大,娇艳欲滴,枝叶繁茂,下方点缀小花与洞石,四只彩蝶似是闻香而来,一只较大的呈黄蓝双色,翩翩飞舞。
盘描绘精细,清新雅致。
底有双圈《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3、雍正青花人物纹碗(《大清雍正年制》款)此件碗内外皆有表达,描绘细致生动,青花发色鲜亮,收藏、陈设佳品。
碗外壁环绘人物风景图,可见人物共四人,围栏阁楼环绕,表现的是男女相会的场景。
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官窑(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
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
官窑,毛公洞第一(今江苏扬州一带)。
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
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
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
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
另外“肉腐留骨”(露胎处像死人骨头,俗称“骨董”)也是那时所造。
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其实,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后世再无此称呼。
分类南宋官窑严格地来讲狭义的“官窑瓷”又分为两种:1、御窑瓷2、官窑瓷由于两种瓷器均由“官家”督造和采办,所以对民间而言,统称为官窑瓷。
但就管理而言,则有非常大的区别。
御窑瓷所谓御窑瓷,是指专供皇家使用的瓷器,在器型、纹饰上均有严格的礼仪规定,等级森严,均与《车服制》严格对应,错用或擅用均为重罪。
御窑瓷在严格的等级规范下,作为皇家专用的瓷器,其下细分为:1、皇家瓷:比如清雍正的“正黄瓷”,就是皇家专用色彩,仅皇帝和太子可以使用。
纹样方面,皇帝所用为五爪金龙,亲王则只能用四爪行龙,且称为蟒(清代仅有“一诏二封”的恭亲王奕?一人享受过赐用正黄和五爪金龙的待遇),凡此种种,得以成系统流传到今的,首推“同治皇帝大婚瓷”;2、王府瓷:型制设彩依例专烧,供包括亲王在内的其他皇室成员使用。
文物中著名的“乐道堂瓷”即是王府瓷中的典范之作。
3、一品宫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多作帝王赏赐之用。
早期的宫瓷题材多取自官服上的补服元素,比如武一品的麒麟,文一品的仙鹤等。
值得一提的是:民窑瓷用龙多将爪藏于云水之中而不现,可以说是一种皇家礼制与民俗的相互妥协。
《清史稿》记载:皇家御窑烧造,归养心殿造办处负责,即由养心殿造办处提供型、制、纹样、工艺要求,很多样品均在京城试烧,这一点在康熙一朝尤多。
12件典型的雍正朝瓷器
12件典型的雍正朝瓷器清雍正红釉小杯(一对)尺寸直径7.3cm估价 RMB 100,000-200,000红釉为著名的单色釉品种,永乐时正式烧制成功,于明代中后期一度失传。
直至清代康熙一朝,景德镇御窑厂开始复烧此品种,雍正朝烧制工艺渐趋成熟,并在雍正皇帝的督导下达到顶峰。
此对小杯即为雍正时期仿永宣宝石红釉器,弧腹,圈足,造型规整,所施红釉釉质肥润,匀净莹亮。
底落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方框款。
此器形常见馆藏之作,多见双圈款,如南京博物院和上海文物商店藏品,红釉之烧制即使在清代也并不容易,道光时期龚洵在所编的《景德镇陶歌》中说:“官古窑成重霁(祭)红,最难全美费良工。
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
”可知要烧得纯正之红釉并非易事。
清雍正斗彩莲托五珍宝卧足小杯估价 RMB 500,000-800,000雍正皇帝除从小熟读汉人儒家经典以外,也喜读佛法,主张儒、佛、道三教并重,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统治思想。
他自号破尘居士,常在宫中举办法会,亲自说法,造诣颇深。
在《雍正十二美人图》中《对镜》一幅画面中,可见画面背景是一幅墨色酣畅淋漓道德行草七言诗挂轴,落款为“破尘居士题”。
破尘居士是雍正皇帝为雍亲王时自取的雅号。
在《活计档》中多次提及雍正时期命工匠作金累丝八宝、五供等,如曾在《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中展出的清雍正金累丝嵌宝石八吉祥供具。
而在御窑瓷器的烧造中,亦可觅此类纹样的芳踪,有如本品。
此件小杯纹样、造型均取自成化斗彩器,雍正皇帝颇具慕古之情,成化时期的斗彩佳作必为其所爱,于《清档》中多次留下了以大内所藏器物下发景德镇御器厂进行仿烧的记录,本品即为一例。
此杯造型端正,浅腹卧足,胎体轻薄,质地细腻坚硬。
内壁素白,外壁以青花勾勒,填饰红、黄、绿等各色,莲托五海螺、寿桃、假山、莲花、烛台五种供养,清丽悦目。
瓷器上以五种供养物作为主题图案的,仅见于成化朝,此杯为雍正时期慕古而作,并不多见,且极具雍正一朝文雅精细的御瓷品味。
官窑瓷器价格高但是仿品多教大家正确辨别宋代官窑瓷器(附图解
官窑瓷器价格高但是仿品多!教大家正确辨别宋代官窑瓷器(附图解最近全国各地引来了降温,雨雪等天气,在这里笔者也希望朋友们一定要留意天气变化,多穿点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昨天和博物馆老师聊天聊到了官窑,今天查阅了一些资料,希望给各位带来帮助,刚好北京保利国际会展中心第十二届文博会上也出现了一些精品,所以笔者今天为大家带来这篇资料供大家交流参考,大家有自己的见解可以交流。
南宋官窑瓷的釉色(釉色是官窑瓷器技术和艺术上的最高追求)A、主要是粉青色(极浅的蓝绿色)、天青,也有以月白、米黄、油灰、灰色、绿色、黄绿色色调。
色取粉青为上,月白次之,油灰色之下。
色青带粉红.B、釉色色泽幽雅,透明感降低,釉层肥腴莹润、浑厚滋润、厚而匀净。
C、具有良好的乳浊性和釉层丰厚的多次釉。
D、质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玉质感很强。
E、釉层滋润,介于丝绸光泽与“羊脂”般的美玉质感之间,鱼子纹的晶莹奇妙之处不可言传,却与“做旧”后的乌光质感绝然不同。
南宋官窑瓷的胎土A、有黑褐色、灰褐色、灰色及红褐色等,但以黑褐色占大多数。
B、胎体较薄,施釉较厚。
C、胎质细腻坚致。
D、坯体的厚度仅为釉层的三分之一左右,坯薄釉厚。
南宋官窑瓷多有纹片A、有大小开片(釉面上分布着长短、深浅不一的裂纹),亦称文武片。
B、纹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浅,以冰裂纹等大纹层为主,所谓'冰裂纹'者,如同冰糖、云母一般,层层而下,多角形的开片,显白色的纹路,由于机会不多,较为特殊。
C、釉面出现的纹片原是一种缺陷,它由于制作过程中工艺处理不当,胎釉膨胀系数相差过大,使釉面发生裂纹,但我们的祖先巧妙地利用这种缺陷美,作为装饰瓷釉的特殊手段,使这种釉面纹路通过工艺的调整,控制裂纹的大小和疏密,形成纹片碎路,纵横交错,极不规则又在规则之中。
瓷器烧成冷却的时候,收缩幅度大的胎体就会把玻璃质的釉层拉碎,釉面出现开片。
D、纹片形状有冰裂纹、流水纹、鱼子纹、百圾碎等,以冰裂鳝血纹为上,梅花片,墨纹片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