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_东西方文化互补论_

合集下载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思维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思维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思维前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何区别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区别是思维模式、思维方式的不同。

选自《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注重分析,一分为二;而东方文化注重综合,合二为一。

前人在这方面就已有所体现:吴文俊在《九章算经》序中写道:“欧州(洲)的数学与中国不同,它从公理体系开始,而中国数学从实用出发。

”充分表明了分别以分析和综合作为两种思维方式。

另外,庄子曾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西方则将物质细分,从原子分到电子再到介子,生动地说明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东方文化注重综合,综合出技术;西方文化注重分析,分析出理论。

《丝绸之路》的作者,伊朗籍法国人,在书中曾写道:在穆斯林初期(相当于中国的唐初),在阿拉伯和伊朗(波斯),有个说法:“世界民族很多,希腊人是一只眼,中国人是两只眼,而其他民族则为瞎子。

”意思是说,希腊只出理论,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大思想家;而中国出技术,如四大发明。

这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结果。

其实发展地说,中国也有自己的理论,如诸子百家,但希腊没有技术却是事实。

综合和分析是思维方式的主流,虽说没有第三种,但也没有纯粹的百分之百的综合和分析。

但是现在,领导世界科技的是西方,西方人自以为是天之骄子。

诚然,工业革命后,西方对世界的发展影响极大,不可否认。

但他们歧视东方的想法是没有远见的。

他们目前已经暴露出很多的矛盾和巨大弊端:人口爆炸、淡水资源匮乏、臭氧层出洞。

这些危险的问题联合起来,不堪设想。

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同人生道路一样),坎坎坷坷,不可能一帆风顺。

因而,西方文明辉煌了二三百年,这是三十年河西,下一个将是三十年河东,亟须东方文化的纠正,否则,世界前途危机重重。

西方的邪教宣传“世界末日裁判”,这些都是从现象而不是从本质上看问题。

人类进步就如同人跑400米接力赛,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的。

在二三百年以前,中国的地位不是今天这样,是“两只眼”,而希腊只是“一只眼”。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读后感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读后感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二、季羡林的观点三、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四、东西方文化的互补性五、结合实际的例子六、总结正文: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和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互补性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东西方文化互补论》一文中,对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其互补性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二、季羡林的观点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

东方文化以中国文化为代表,注重内在的精神追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西方文化以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注重外在的物质追求,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对抗和竞争。

三、东西方文化的特点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强调道德修养、精神境界的提升,注重集体利益,倡导和平、中庸、宽容等价值观念。

西方文化则以个人为中心,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对抗和竞争。

四、东西方文化的互补性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具有互补性。

东方文化的强调道德修养、精神境界的提升,可以弥补西方文化过分强调物质追求的不足;而西方文化的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对抗和竞争,可以弥补东方文化在个人权益方面的不足。

五、结合实际的例子我们可以从很多实际例子中看到东西方文化的互补性。

例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东方文化的优良传统,强调集体利益、和平共处,又要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强调个人权益、民主自由等。

正是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互补,才使得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六、总结季羡林的《东西方文化互补论》一文,为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其互补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2019年《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的辅导资料

2019年《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的辅导资料

2019年《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的辅导资料第一讲:导论文化概念的多重含义往往使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产生分歧,一般来说,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张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

穆勒米埃尔认为:“文化包括知识、能力、习惯、生活以及物质上与精神上的种种进步与成绩。

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入世以来所有的努力与结果。

”(注:转引自曹锡仁:《中西文化比较导论》,4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维斯拉认为:“历史以及社会科学,把所有人们的种种生活方式称作文化。

”(注:转引自[日]石川荣吉:《现代文化人类学》,5页,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另一位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也持这种观点:“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没有无文化的社会,甚至没有无文化的个人。

每个社会,无论它的文化多么简陋,总有一种文化。

从个人跻身于一种或几种文化的意义上看,每个人都是有文化的人。

”(注:[美]拉尔夫·林顿:《个性的文化背景》,见[美]C.恩伯:《文化的变异》,29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我国文化学家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中国文化要义》)著名学者钱穆亦主张:“文化即是人类生活的大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是‘文化’。

”(《文化与生活》)《大英百科全书》则标明文化概念应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般性”的定义,即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第二类是多元的相对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物中的体现”。

这两种定义虽哲学基点不同,但都主张一种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体的大文化观。

文化概念的第二个层次主张文化应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而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

《序两篇》

《序两篇》
敲侧击 若即若离, 辞约旨远, 辞约旨远,意在言外
五、思考与讨论
1.
2. 3.
两篇序中都有关于人与自然、人 类文明前景的深刻言论,你最受 启发的是哪几句? 你怎样评价“人定胜天”一类的 口号? 两篇序言中都提到了中华传统文 化的特点,但角度有所不同。请 分别归纳,并谈谈你的看法。
二、从所序之书谈起
4. 陈省身
二、从所序之书谈起
陈省身(—2004)是国际著名数 学家,微分几何大师。 1930 年毕 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 1984 年,陈省身获得数学界的最 高奖——沃尔夫奖,证书上写道: “此奖授予陈省身,因为他在整 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成就,其影 响遍及整个数学。”
二、从所序之书谈起
“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 关系上。”——“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 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 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 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 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 境界。”
三、大师的对话——关于“ 三、大师的对话——关于“天人合 一”
三、大师的对话——关于“ 三、大师的对话——关于“天人合 一”
2.季羡林—— 鲜明的“天人合一”观 与“文化互补”论
三、大师的对话——关于“ 三、大师的对话——关于“天人合 一”
人类自从成为“万物之灵”后, 最重要的任务是正确处理人与 大自然的关系,我称之为“天 人关系”。
三、大师的对话——关于“ 三、大师的对话——关于“天人合 一”
3.陈省身—— 对中国文化偏弊的含蓄批评 及“文化对话”论
三、大师的对话——关于“ 三、大师的对话——关于“天人合 一”
五百年的伟大的科学进展,开启了我们 对自然的了解,也因此影响了人类的生 活,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 动物了。

一序两篇

一序两篇
大学语文
《序二篇》 序二篇》
季羡林 陈省身
序文:也称“序跋”,又作“叙”或“ 序文 引”,近日又称“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作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 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 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 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一、主要思想
三、大师的对话——关于“天人合一” 大师的对话——关于 天人合一” 关于“
3.陈省身—— 对中国文化偏弊的含蓄批评 及“文化对话”论
五百年的伟大的科学进展,开启了我们对 自然的了解,也因此影响了人类的生活, 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动物 了。
东西方两种文化代表了人类认识与思维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二、从所序之书谈起
范曾近年写作甚丰: 范曾近年写作甚丰: •《范曾谈艺录》 《范曾谈艺录》 •《范曾诗稿》 《范曾诗稿》 •《范曾散文三十三篇》 《范曾散文三十三篇》 •《画外话·范曾卷》 《画外话·范曾卷》 •《庄子显灵记》 《记》
对话体 虚拟庄子与太始、爱因斯坦、 虚拟庄子与太始、爱因斯坦、海德格 尔、毕加索、柏拉图及范伯子的辩难 毕加索、 寻究宇宙与自然的起始,探讨生命与 寻究宇宙与自然的起始, 死亡的真谛,辩驳善恶与美丑的分际, 死亡的真谛,辩驳善恶与美丑的分际, 诘问克隆与工具主义的非理性冲动。 诘问克隆与工具主义的非理性冲动。
这里揭示了序言的一般特征与要求, 这里揭示了序言的一般特征与要求,有时序言写作还 是相当自由的。 是相当自由的。 余光中在为自己的《散文选集》写的序, 余光中在为自己的《散文选集》写的序,就更加着重 议论图书,不少地方是教给读者如何识别好书方法的。 议论图书,不少地方是教给读者如何识别好书方法的。
四、写作特点分析

季羡林_东西方文化互补论_

季羡林_东西方文化互补论_

佛教,明末以来西方文化也在中国各地广泛传播,才有了 的过程中,必是不断自我革新,吸收东西方的先进文化,
“东的道路,造福整个社会。21 世纪,人
也在当时传到了国外,送给了世界,可惜在一片西化之声 类文化的前景必是光明的。
中,西方人自我感觉良好,全没有把中国的西渐文化放在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 东学西渐; 三十年河东; 送去主义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比较文学家,散文家 和翻译家,撰写了 1100 多万字的学术专着和 100 多万字 的散文,他的学术研究范围十分驳杂,涉及到印度古代语 言、中国佛教史、印度佛教史、中亚佛教史、糖史、吐火罗 文、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中西文化之差异 和共 性、美 学 和 中 国 古 代 文 艺 理 论、比 较 文 学 和 民 间 文 学。他的学术研究特点是一个字“杂”。
先生的文化理论主要是多元文化观,他主张应该关 注文化的起源,他认为文化的起源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 的,世界文化不是由一个民族创造的,文化也不是一个地 方产生的,同时,文化又是存在体系的,世界上的文化可 以分为: 印度文化、希腊罗马欧美文化、中国文化、伊斯兰 阿拉伯文化,文化的多元和多种文化体系是不矛盾的,各 文化体系是一个互相学习的关系。先生发前人之未发, 深刻地指出: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比较文学家散文家之一世界上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阿和翻译家撰写了1100多万字的学术专着和100多万字拉伯文化构成的东方文化和希腊罗马乃至欧美构成的的散文他的学术研究范围十分驳杂涉及到印度古代语西方文化之间不断地进行文化交流形成了今天世界上言中国佛教史印度佛教史中亚佛教史糖史吐火罗灿烂辉煌千姿百态各具特长而又互相联系的文化给文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中西文化之差异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幸福和繁荣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读后感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读后感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读后感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是季羡林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学术观点,其中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与互补。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中西方文化的互补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季羡林先生首先指出,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例如,中西方社会对于权威的态度不同,西方更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注重整体的秩序和和谐。

同时,中西方在对待时间、空间观念以及艺术审美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倾向。

然而,季羡林先生认为这些差异并不妨碍中西方文化的互相补充与借鉴。

他提到,中西方文化交流可以造成文化的创新并产生新的艺术形式。

例如,中国传统戏曲和西方舞台剧的结合,既能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又能借鉴西方的舞台表演手法,使得戏曲更加现代化。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感中西方文化的互补性与交流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交流与对比,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共同点。

这种文化互补和融合是我们不断丰富自身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文化交流并非简单的“东方化”或“西方化”,而是要取长补短,互相汲取优秀的文化成果。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我对中西方文化的互补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文化
的多元化,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0届高考材料作文模拟《关于“10位民国先生”》题解及范例

2020届高考材料作文模拟《关于“10位民国先生”》题解及范例

2020届高考材料作文模拟《关于“10位民国先生”》题解及范例【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自古以来,先生是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也是一份崇敬,一种精神。

民国时期,那些杰出的人物不论男女都被尊称为“先生”。

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上述十位先生,不仅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更灿烂了中华的文化。

请你任选其中的两到三位综合立意,在班级读书报告会上,推介他(她)们的道德品质、人生经历、精彩言论或作品风格……以凸显他(她)们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请结合本单元所学论证手法,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命题方向】本题为学生提供“十大民国先生”的真实影像,要求考生萃取其思想精华,借鉴他(她)们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为同辈的成长提供样本试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组合,展示人文积淀。

人文底蕴类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是新课标核心素养中特别强调的一项。

本题旨在鼓励考生以时代精神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文化魅力,思考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以培养家国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能力方面重在考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借鉴什么样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传承什么样的文化;如何继承,如何践行。

【解题】本题沿用2017年全国新课标I卷的作文题型,是带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材料提供了“梁启超”“蔡元培”等10位“民国先生”的真实画像,特别能唤起莘莘学子对其音容笑貌的美好回忆。

“不仅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更灿烂了中华的文化”是对其历史作用的准确定位;“任选其中的两到三位”是选材的数量限制;“推介他(她)们的道德品质、人生经历、精彩言论或作品风格……”是限定写作范围及重心;“在班级读书报告会上”是对交流对象的显性规定和表达方式的隐性要求;“凸显他(她)们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是写作本文的终极目的要求。

整个试题限制与开放并存,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个人、班级、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

论季羡林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精辟概括 提纲

论季羡林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精辟概括 提纲

论季羡林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精辟概括提纲
摘要季羡林先生的东方文化观在中国文化界有着重大影响.他的"反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及其提出的一系列论点,如东西方文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东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差异"说等,都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反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等方面对季羡林先生的东方文化观进行了论析.
关键词
季羡林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人文问题影响思考
自从社会的融合民族融合东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不同的文化思想之间产生了碰撞再次通过季羡林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判断来理解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融合与协调。

1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
2 西方文化天人二分的特点
3 东方文化天人合一的特点
4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冲突之处
5 东西文化如何建立桥梁连接
6 东西方文化的矛盾
季羡林先生近年来提出了一种东西方文化的理论,借用了中国的俗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阐述了东西文化的此消彼长的
关系。

学术界对此说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

系统梳理季羡林先生的观点是理解其思想的关键。

东西方文化的未来,不是西方文化会被东方文化消灭,而是西言文化必须吸收东方文化的综述思维方式,以弥补西方以分析思维见长的思维方式。

东方文化将在21世纪再现辉煌,正是指此而言的。

季羡林留德十年与东西比较文学的建构

季羡林留德十年与东西比较文学的建构

Vol.33No.3M ar.2012第33卷第3期2012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一、国学大师季羡林学术的边角一般认为,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在浪漫主义思潮的引领下,学术和文学的“超国界论”以新的面貌再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

而中国现代比较文学的生发大约要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蜂拥觉醒学习西方学术,深受其影响,出现了专门的比较学科的人才,学贯中西留学生的归来为比较文学的启蒙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梁启超、严复、王国维、鲁迅、胡适、茅盾、甚至季羡林等人受到西方学术的影响,成就了中国的比较文学。

其中,国学大师季羡林便成了连接中印文化的纽带。

一门学科的兴起必定有它自身的启蒙条件和传播特色,一个人,一位国学大师对一门学科的认知也必定有他自身的条件,季羡林大师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他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认知。

先生是一九三五年偶然的机会去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的,由于二战的封锁被迫在德停留了十年,当然在此期间他主修了印度学的梵文、巴利文,两个副系是英国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在教授瓦尔德施米特①的帮助下,先生通透了梵文,读过印度古代史诗、剧本,解读过中国新疆出土的《贝叶经》残卷,读过《梨俱吠陀》、《摩诃婆罗多》、《本生经》、《五卷书》,以及佛教南宗的巴利文经典等。

又一偶然的机会,是西克教授②对他传授当时少有的吐火罗文,以至后来先生翻译了1975年新疆出土的一批吐火罗文甲种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

十年留德对先生的整个学术生涯的帮助是无可厚非的,先生在印度古代语言研究、佛教史研究、吐火罗语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印度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东方文化研究以及散文创作等都为国学做出了贡献。

即便是像东西比较文学这样的学术边角,也有着翻天覆地的影响。

先生的东西比较文学理论的建构首先来自于他对东西语言和文化的精通,可以在大的全球性质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深层次的比较,这为先生的比较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从中西方文化的互相影响看中西文化趋同现象

从中西方文化的互相影响看中西文化趋同现象

从中西方文化的互相影响看中西文化趋同现象關键词:文化互相影响文化趋同在全球化语境下,世界各民族文化经历了历史以来最为广泛的、深刻的相互冲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历程,现已呈现出全球文化朝着强势文化(英语文化)为主导的文化趋同现象。

历史上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冲突比比皆是,与差异相比,文化趋同的现象起着主流作用。

根据季羡林先生的观点:两种陌生的文化一旦交流,一般来说至少要经历过五个阶段:撞击→吸收→改造→融合→同化。

所谓文化趋同(Culture Assimilation),是指不同种族或民族间相互了解、理解并吸纳彼此的文化传统的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以及交通手段的迅猛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演越烈,使得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从而导致不同民族文化彼此接纳,相互交融,舍异趋同和求同存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里所说的“舍异趋同”一方面是指在吸收接纳其他民族某些文化传统的同时,逐渐舍弃本民族的某些过时的、特别是那些不合时宜的文化习俗。

比如,中国人早已舍弃了男人留大辫子、女子裹脚的陋俗,八抬大轿迎取新娘的传统习俗也在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城市销声匿迹。

另一方面是指在吸纳其他民族某些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习俗的同时,暂时忽略本民族的相应习俗,或者说在保存本民族相应的习俗、传统的同时去接纳其他名族的某些传统,特别是优良传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闻媒体的传播、网络的普及,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广泛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趋同现象随处可见。

穿西装、系领带已习以为常;“股票”、“基金”、“信用卡”已不陌生;像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受到普遍人群的厚爱;学分制管理模式在各个大学校园应用;过生日送生日蛋糕或鲜花也很流行;五天工作制和周末的概念与西方相吻合;不少的中国人笃信基督教;有的中国新郎新娘举行中西合璧式的婚礼,甚至举行纯粹的西式婚礼;很多人喜欢吃西餐、穿西装、欣赏西方绘画、聆听西方的音乐、观看踢踏舞或芭蕾舞;一些属于地道的西方人的运动项目如网球、高尔夫球等如今也在中国也大行其道。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读后感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读后感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读后感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读后感季羡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家,其著作《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中提出了东西方文化互补论,引起了广泛的学术讨论。

在阅读了季羡林先生的这篇论文后,我对东西方文化的互补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文化交流产生了新的思考。

在季羡林先生的论文中,他提到了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强调了这些差异性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在这一点上,我深有同感。

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这些差异性不应该被简单地视为对立,而应该被看作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正是这种多样性,使得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应该尊重并理解他人的文化差异,以求和谐相处。

季羡林先生在论文中提到了东西方文化在科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影响。

他指出,东方文化在人文主义、自然观念等方面对西方文化有着积极的影响,而西方文化在技术、管理、政治等领域对东方文化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种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的文化交流,使得世界各国的文化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我深信,只有在文化交流互鉴的基础上,各国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合和发展。

在我看来,季羡林先生的东西方文化互补论不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对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现状的启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的文化,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在本文中,我主要对季羡林先生的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进行了阅读感想的共享,从中更深入地理解了东西方文化间的互补性。

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影响,我更加坚定了对文化交流的重视,并深化了对多元文化共存的思考。

我也对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提出了一些自己的个人观点,希望能与读者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

总结起来,季羡林先生的东西方文化互补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人物传记论文格式

人物传记论文格式

人物传记论文格式【篇一:人物传记论文】百年明镜季羡林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

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

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季羡林先生永远是一身中山装,每日三餐粗茶淡饭。

他是在24岁那一年,人生可塑可造的年龄留洋的啊,一去十年。

以后又一生都在搞外国文学、外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怎么就没有一点儿洋味呢?近几年基因之说盛行,大概是他身上农民子弟的基因使然。

他在一篇回忆文章里讲到小时穷得吃不饱饭,给一个亲戚割牛草,送草后磨蹭着等到中午,只为能吃一口玉米饼子,现在仍极为节俭,害怕浪费,厌恶虚荣。

每到春节,总有各级官场上的人去看他,送许多大小花篮。

他对这总是暗自摇头,季羡林先生是最怕虚应故事的,有一年老同学胡乔木邀他同去敦煌,他当然想去,但一想沿途的官场迎送,便婉言谢绝。

他住的病房门口的走廊上总是摆着一条花篮的长龙。

花又大房间又放不下。

要去找他的病房这成了一个标志。

季羡林先生的学问高深莫测,他大学时受教于陈寅恪等这些国学大师,留德十年,回国后与胡适、傅斯年共事,朋友中有朱光潜、冯友兰、吴晗、任继愈、臧克家,还有胡乔木、乔冠华等。

“文革”前他创办并主持北大东语系20年。

他研究佛教、研究佛经翻译、研究古代印度和西域的各种方言,又和英、德、法、俄等语比较。

试想一下,现在我们读古汉语已是多么吃力费解,他却去读人家印度还有西域的古语言,还要理出规律。

我们平常听和尚念经,嗡嗡然,如蜂鸣,就是看翻译过来的佛经“揭谛揭谛波罗揭谛”也不知所云,而先生却要去研究分辨对比这些经文是梵文的还是那些已经消失的西域古国文字,又研究法显、玄奘如何到西天取经,这经到汉地以后如何翻译,只一个“佛”就有:佛陀、浮陀、浮图、勃陀、母陀、步他、浮屠、香勃陀等20多种译法。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一、思考练习1. “序”的文体特征是什么?2. 在陈省身先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

”你怎么理解这话?3. 你认为季、陈两位在文章中提出的主张相互冲突吗?4. 能力提高请就你对“大学语文”学习的感受和理解,试为这本大学语文教材写一篇短序。

(500字)二、参考答案1. 参见“知识识记”第1项。

2. 陈省身先生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正处于一个相互冲突、融合的时期。

它们是平等的,但也是相互竞争的,正如“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其间不存在主次的观念。

3. 两位先生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

季羡林先生作为著名的人文学者,关注文化交流问题。

他提出“天人合一”是希望能够实现中西文化的优势互补。

提醒读者在学习西方文化时,也要看到西方文化的弊端(人类,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的西方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征服自然”,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

而陈省身先生以其理性的头脑看到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都具有自己特殊的产生环境(五百年的伟大的科学进展,开启了我们对自然的了解,也因此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动物了)。

在谈到继承问题的时候应该更加理性和辩证。

4. 能力提高序言可叙事、可议论,是一种相当自由的文体。

可以从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个人对这种教学的感受、目前教学的不足和需求谈起。

不过写作时,应注意结合书的特色去谈问题。

一、思考练习1. 简要评述傅雷对东西方文化之差异的观点。

2. 本文采用书信日记体写作有什么好处?在阅读、欣赏此类文学作品时应注意什么?二、参考答案1. 西方文化受宗教影响很深,特别是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文艺复兴之后,西方文化中自我的觉醒和传统宗教对人性的压抑形成了近代西方文化的主要矛盾。

自我对无限自由的争取和人对神的臣服两者之间的矛盾折射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而中国文化则更加自然、健康,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我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季羡林)

我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季羡林)

我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季羡林首先,我想衷心感谢这次大会的主办方给我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会议上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

我这个望百老人,虽然不能与会聆听大家的高见,也要遥祝大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世纪末”中。

上一个“世纪末”,19世纪的“世纪末”,在西方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过许多怪异现象,甚至有了“世纪末病”这样的名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当前这一个“世纪末”怎样呢?我看也不例外。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政治方面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能不令人感到吃惊。

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也不平静。

文化或文明的辩论或争论就很突出。

许多不同的意见,如悬河泄水,滔滔不绝,五光十色,纷然杂陈。

这样就形成了所谓“文化热”。

在这一股难以抗御的“文化热”中,我以孤陋寡闻的“野孤”之身,虽无意随喜,却实已被卷入其中。

在许多会议上,在许多文章中,我多次谈到我对文化,特别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联系,以及东方文化在未来的新世纪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占的地位等等的看法。

这里,我想把这些看法简要地加以阐述。

我认为,在过去若干千年的人类历史上,民族和国家,不论大小久暂,几乎都在广义的文化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些贡献大小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影响不同,深浅不同,长短不同;但其为贡献则一也。

人类的文化宝库是众多的民族或国家共同建造成的。

使用一个文绉绉的术语,就是“文化多元主义”。

主张世界上只有一个民族创造了文化,是法西斯分子的话,为我们所不能取。

文化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文化一旦产生,立即向外扩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交流”。

文化决不独占山头,进行割据,从而称王称霸,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世袭珍藏,把自己孤立起来。

文化是“天下为公”的。

不管肤色,不择远近,传播扩散。

人类到了今天,之所以能随时进步,对大自然,对社会,对自己内心认识得越来越深入细致,为自己谋的福利越来越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文化交流。

文化虽然千差万殊,各有各的特点,但却又能形成体系。

季羡林研究的文字 -回复

季羡林研究的文字 -回复

季羡林研究的文字-回复季羡林(1908-2005)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化学者、翻译家和教育家。

他深入研究了众多领域,包括历史、文化、哲学、宗教、文学等。

他的研究跨越时空,涉及范围广泛,对中国学术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以季羡林研究的主题为线索,逐步回答关于他的研究内容和影响的问题。

首先,季羡林研究的领域之一是古代文化与思想。

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非常深入,特别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古代哲学。

他主张要全面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需要把握其历史脉络和内在逻辑,并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

他在《孔子评论传》等著作中,对儒家经典进行解读和评注,阐述了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

他强调学术研究需要深入原典,注重对古籍的阅读和解读,而不仅仅是从别人的研究中获得信息。

其次,季羡林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

他在这一领域中既关注东方文化的传播与影响,也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相似之处进行比较研究。

他尤其重视中西文化的对话和交流,认为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融与互动尤为重要。

他的著作《中国人为什么不爱喝酒?》等,探讨了中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差异,深入剖析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此外,季羡林的研究还包括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和翻译工作。

他曾研究和撰写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的传记和论文,包括孙中山、鲁迅、梁启超等。

他通过对这些名人的研究,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生平经历和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此外,季羡林还翻译了许多西方文化名著,如《梦幻花》、《歌德传》等,将西方文化引进中国,为中国读者提供了更多了解西方文化的机会。

季羡林的研究在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对后世学者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他注重对原典的研究和解读,强调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与传承,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和见解。

他的研究方法也强调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他不仅研究历史、文化,还涉及哲学、宗教、文学等领域。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于学术界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推进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季羡林)

我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季羡林)

我对东西⽅⽂化的看法(季羡林)我对东西⽅⽂化的看法季羡林⾸先,我想衷⼼感谢这次⼤会的主办⽅给我在这样⼀个重要的会议上发表⾃⼰看法的机会。

我这个望百⽼⼈,虽然不能与会聆听⼤家的⾼见,也要遥祝⼤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我们正处在⼀个新的“世纪末”中。

上⼀个“世纪末”,19世纪的“世纪末”,在西⽅⽂学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过许多怪异现象,甚⾄有了“世纪末病”这样的名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当前这⼀个“世纪末”怎样呢?我看也不例外。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政治⽅⾯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能不令⼈感到吃惊。

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也不平静。

⽂化或⽂明的辩论或争论就很突出。

许多不同的意见,如悬河泄⽔,滔滔不绝,五光⼗⾊,纷然杂陈。

这样就形成了所谓“⽂化热”。

在这⼀股难以抗御的“⽂化热”中,我以孤陋寡闻的“野孤”之⾝,虽⽆意随喜,却实已被卷⼊其中。

在许多会议上,在许多⽂章中,我多次谈到我对⽂化,特别是东⽅⽂化与西⽅⽂化的联系,以及东⽅⽂化在未来的新世纪中所起的作⽤和所占的地位等等的看法。

这⾥,我想把这些看法简要地加以阐述。

我认为,在过去若⼲千年的⼈类历史上,民族和国家,不论⼤⼩久暂,⼏乎都在⼴义的⽂化⽅⾯做出了⾃⼰的贡献。

这些贡献⼤⼩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影响不同,深浅不同,长短不同;但其为贡献则⼀也。

⼈类的⽂化宝库是众多的民族或国家共同建造成的。

使⽤⼀个⽂绉绉的术语,就是“⽂化多元主义”。

主张世界上只有⼀个民族创造了⽂化,是法西斯分⼦的话,为我们所不能取。

⽂化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化⼀旦产⽣,⽴即向外扩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化交流”。

⽂化决不独占⼭头,进⾏割据,从⽽称王称霸,⾃以为“⽼⼦天下第⼀”,世袭珍藏,把⾃⼰孤⽴起来。

⽂化是“天下为公”的。

不管肤⾊,不择远近,传播扩散。

⼈类到了今天,之所以能随时进步,对⼤⾃然,对社会,对⾃⼰内⼼认识得越来越深⼊细致,为⾃⼰谋的福利越来越⼤,重要原因之⼀就是⽂化交流。

季羡林的_三十年河东_与_送去主义_

季羡林的_三十年河东_与_送去主义_

2010年7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u l.,2010第39卷第4期 J ou rnal of ShanghaiNor m alUn i versity(Ph ilosophy&S ocial Sci en ces E d i ti on )Vol .39,N o .4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8634(2010)04 0030 (08)季羡林的 三十年河东 与 送去主义叶渭渠(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北京100007)摘 要: 季羡林总结了几千年以来东西方四大文化体系互相间盛衰消长的历史经验,客观地分析了西方文化 天人二分 的分析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 争 。

在给人类带来很多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从环境污染到生态失衡等种种灾难。

而东方文化 天人合一 的综合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 和 ,也就是顺从自然,与自然浑然一体,努力建构和谐的世界。

季羡林在这个基础上,用宏观的历史眼光,作出东西方文化变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样的前瞻性科学论断,并称之为 东西方文化互补论 ,以实现东西方文化真正平等的交流。

为此,他提出 送去主义 ,也谈及 拿来主义 ,目的是反对 欧洲中心主义 ,推动不是以谁为中心的 文化多元化 ,使东西方文化最终走向和谐与融合,创造新的文明,以造福人类。

关键词: 三十年河东;送去主义;分析与综合;思维模式;东西方文化;互补论收稿日期:2010 04 15作者简介:叶渭渠(1929 ),男,广东东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日本文学与文化学研究。

季羡林在我国首创了东方学,推动了东方学研究和人材培养,成为我国东方学的奠基人。

晚年,他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提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的宏观分析论和 送去主义 的实践科学观,并且身体力行,在埋头撰写!文化交流的轨迹∀和编选!东西方文化议论集∀等学术巨著的同时,投入全副精力,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和!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播东方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nges,The non - material cultural environment is seriously threatened. How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how
to protec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en the difficult tasks for us .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non -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
Key words: Non - materil Cultural Heritage ; Protection
Class No. : G122
Document Mark : A
( 责任编辑: 郑英玲)
( 上接 126 页) 就吸收,中国吸收西方的佛教形成了中国 界,并复兴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但东方文化走向世界
佛教,明末以来西方文化也在中国各地广泛传播,才有了 的过程中,必是不断自我革新,吸收东西方的先进文化,
“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的说法,中国历史上,四大发明 走东西方文化互补的道路,造福整个社会。21 世纪,人
也在当时传到了国外,送给了世界,可惜在一片西化之声 类文化的前景必是光明的。
中,西方人自我感觉良好,全没有把中国的西渐文化放在
强大了,亚洲的影响力就会提升。我认为,在人类濒临存
[5] 季羡林. 21 世纪 东方文化的时代[A]. 三十年
亡之时,亚洲必须带着哲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解决方 案走上历史舞台。”[7]希望人类真的能读懂先生送去“天
河东 三十年河西[C].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14. [6] 季羡林.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A]. 东西方文化一
On Protection of Non -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Chen ng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China's 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undergoing tremendous
先生的文化理论主要是多元文化观,他主张应该关 注文化的起源,他认为文化的起源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 的,世界文化不是由一个民族创造的,文化也不是一个地 方产生的,同时,文化又是存在体系的,世界上的文化可 以分为: 印度文化、希腊罗马欧美文化、中国文化、伊斯兰 阿拉伯文化,文化的多元和多种文化体系是不矛盾的,各 文化体系是一个互相学习的关系。先生发前人之未发, 深刻地指出: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
[2] 季羡林. 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关系[A]. 三十年河
况下,在西方有些人还昏昏然没有睁开双眼的时候,有关 东方的书籍,极少极少,有之,亦多有偏见,不能客观。”[6]
东 三十年河西[C].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170. [3] 黄 仁 宇. 中 国 大 历 史[M]. 北 京,三 联 书 店.
这一送去主义的理论性倡导,正在为世人所重视,所传 1997: 276.
播。日本学者 西 园 春 夫 在 接 受 中 国 旅 日 学 者 访 谈 时 说
[4] 季羡林.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A]. 三十年河东
“21 世纪,是亚洲的时代。但是,我不认为,仅仅是经济 三十年河西[C].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94,95.
西方文化 从 文 艺 复 兴 之 后 把 社 会 生 产 力 空 前 的 提
高,人类社会也空前的进步,但是他和其他文化也是一样 的,迟早会没落的。20 世纪 20 年代,西方的一些学者开 始观察到西方文化的衰落,1917 年,德国斯宾伯勒《西方 的没落》一出版,便在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历史 学家汤因比受书中思想的影响,也提出反对西方文化中 心论。在今天,它已经开始威胁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世 界各地的地震、酸雨、生态破坏、动植物不断灭绝、淡水缺 乏、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先生正是看见了这些灾难,才主 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1 世纪将是东方文化取 代西方文化的世纪,取代并不是消灭,他说: “在过去几百 年西方文化所达到的水平的基础上,用东方的整体着眼 和普遍联系的综合思维方式,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 方文化中 的 精 华,把 人 类 文 化 发 展 推 到 一 个 更 高 的 阶 段。”[5]先生希望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灾难面前,人类能 够聪明的考虑“拿来”和“送去”的问题,认真的考虑“东 西方文化互补论”。
名称加以概括,他客观地分析了西方文化中的“天人二分”思维模式,参照中国“天人合一”的综合思维模式,
提出了科学性论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并称之为“东西方文化互补论”,以实现东西方文化的平等交
流。他还提出了“拿来主义”以及“送去主义”,反对“西方中心论”,推进“文化多元化”的理论,使中西方文化
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文化前进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博,程圩. 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J]. 人文地理,2008( 1) . [2]王文章,陈飞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 化发展战略[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3]周和平. 承续民族血脉 守护精神家园[J]. 人民 论坛,2007( 17) . [4]伍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初 探――以宁波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8( 4) . [5] 李昕.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的可 能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谈起[J]. 贵州民 族研究,2008( 2) . [6]李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产业化经营探索 [J]. 商业时代,2008( 24) . [7]祁庆富.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 人[J]. 西北民族研究,2006( 3) .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 东学西渐; 三十年河东; 送去主义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比较文学家,散文家 和翻译家,撰写了 1100 多万字的学术专着和 100 多万字 的散文,他的学术研究范围十分驳杂,涉及到印度古代语 言、中国佛教史、印度佛教史、中亚佛教史、糖史、吐火罗 文、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中西文化之差异 和共 性、美 学 和 中 国 古 代 文 艺 理 论、比 较 文 学 和 民 间 文 学。他的学术研究特点是一个字“杂”。
文化交流之中。
先生提倡把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送去”,他指出
参考文献
这是把握住新 一 轮“东 学 西 渐 ”的 关 键,他 主 张“要 了 解
[1] 季羡 林 文 集[M]. 第 六 卷,江 西 教 育 出 版 社,
东方,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资料首先是文字,也就 1996: 352.
是书籍。环顾当今世界,在‘欧洲中心论’还有市场的情
第 11 卷 第 6 期 2011 年 6 月
鸡西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IXI UNIVERSITY
文章编号:1672 - 6758( 2011) 06 - 0126 - 1
Vol. 11 No. 6 June. 2011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
吕文贤 曾红军
摘 要: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季羡林一生的学术研究,很难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个学科的
之一,世界上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阿 拉伯文化构成的东方文化,和希腊罗马乃至欧美构成的 西方文化之间不断地进行文化交流,形成了今天世界上 灿烂辉煌,千姿百态,各具特长而又互相联系的文化,给 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幸福和繁荣。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中 国文化在汉唐时期如日中天,既吸收外来文化,又把自己 的先进文化毫无保留的送给东西方的其他国家,罗盘、火 药、造纸、印刷传遍了整个世界。
综上所述,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 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文化意识和思维方式,体现着 中华民族不断进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已经成为我国历 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利用好非物 质文化遗产,可以有效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 统,增强各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 国家统一,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作者简介:吕文贤,硕士,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邮政编码: 637000 曾红军,讲师,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邮政编码: 637000
·126·
第6 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浅析
2011 年
富等优势,应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有所建树, 可以主动承担传承非物质文化的义务,教育和引导学生 加强对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学校同时也承担着培养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义务,可以通过调查研究, 了解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积极创建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急需的新学科、新专业,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各 类文化遗产信息,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的社会实践,进而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欣欣向 荣的局面。
先生提出“三 十 年 河 东,三 十 年 河 西 ”后,支 持 者 有 之,反对者亦有之,后来又发表了一些涉及东方文化、中 国文化的文章,重要的有《漫谈东方文化》《关于“天人合 一”思想的再思考》《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的一 点补充》,文中提出了所谓“不薄西方爱东方”的“河东河 西论”。
二 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
三 东学西渐与“东化” “东化”是季先生发明的,报纸上没有这个词儿。他 认为汉朝唐朝是“文化东化”的时期,因为汉唐 世 界 经 济、文化的中心在中国。不能只重视“西学东渐”而忽视 了“东学西渐”。在中西文化交流历史中,“东学西渐”也 没有停止过。汉 唐 时 期,中 国 吸 引 了 很 多 传 教 士、商 人, 他们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到了世界各地。在文化交 流上,中国向来强调只要对我们有利,我们( 下转 129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