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61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教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电荷及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教学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电荷及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教学案

课题:电荷及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考纲要求:1.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点电荷 Ⅰ2.库仑定律 Ⅱ知识梳理:见《优化设计》P.75相关内容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完全相同的两金属球接触后电荷先中和后平分.( )(3)把电荷放入电场中,电荷一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根据公式F =k q 1q 2r 2得,当r →0时,有F →∞.( ) (2)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力的性质,所以此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3)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即为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 )(4)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为E =kQ r 2,式中Q 就是产生电场的点电荷.( )基础训练:1.关于点电荷和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实质上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是e 或是e 的整数倍C.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忽略不计2.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2,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 )A .112FB .34FC .43F D .12F 例题分析:例1.真空中有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 和B,相距为r ,带电量分别为+q 和+2q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有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球C,大小跟A 、B 相同,当C 跟A 、B 小球各接触一次后拿开,再将A 、B 间距离变为2r ,那么A 、B 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 )A .3F/64B .0C . F/8D .5F/64例2.真空中两点电荷A 和B 分别带有正电荷+q 和+9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l ,则:⑴在AB 连线上放一点电荷q ,欲使该点电荷所受合力为零,则该点电荷应放在何处?⑵如果在题(1)中,使+q 、+9q 及Q 都能处于静止,则该点电荷所带电量Q 为多少?例3.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三个带电小球A 、B 、C 放置在光滑绝缘的水平直槽上,AB 间和BC 间的距离均为L .已知A 球带电量为Q A =8q ,B 球带电量为Q B =q ,若在C 球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恰好能使A 、B 、C 三个小球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向右加速运动。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 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教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 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课时1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教案【学习目的】1、理解元电荷的含义,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2、掌握库仑定律,可以解决有关的问题。

【知识梳理】1.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电荷量:电荷量是指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单位是库仑,字母为“C〞.物体不带电的本质是物体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3.元电荷:电子所带电荷量e=1.6⨯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称为元电荷.4.物体带电方法:〔1〕摩擦起电;〔2〕感应起电;〔3〕接触起电.5.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者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总量保持不变.7、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互相作用的电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间隔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即:221 r qkqF=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k=9.0×109N m2/c2〔1〕.成立条件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②点电荷。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互相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这一点与万有引力很相似,但又有不同:对质量均匀分布的球,无论两球相距多近,r都等于球心距;而对带电导体球,间隔近了以后,电荷会重新分布,不能再用球心距代替r〕。

〔2〕说明:①两个点电荷间的互相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管两个带电体的电量是否相等,甚至相差悬殊,但它们间的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与它们的质量无关.②.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间的万有引力比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小得多,万有引力通常忽略不计,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分析时,一般情况下物体的重力不计.【复习过程】一、静电现象电荷守恒定律步步高一轮P98考点一例1.步步高一轮P98佐1例2.步步高一轮P1001。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通用8篇)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通用8篇)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库仑定律》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库仑定律》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篇1【课题】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二节《库仑定律》【课时】1学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表达式;2、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3、知道库仑扭称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库仑定律得出的过程,体验从猜想到验证、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通过间接手段测量微小力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及结合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点电荷的研究,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研究中建立理想模型的重要意义;2、通过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类比,让学生体会到自然规律有其统一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点】1、建立库仑定律的过程;2、库仑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过程和内容】<引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让我们对电荷间作用力的方向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们把电荷间的作用力叫做静电力,那么静电力的大小满足什么规律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第二节《库仑定律》的学习。

<库仑定律的发现>活动一:思考与猜想同学们,电荷间的作用力是通过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来表现的,因此,我们应该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

可是,生活中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这就给我们寻找静电力的规律带来了麻烦。

早在300多年以前,伟大的牛顿在研究万有引力的同时,就曾对带电纸片的运动进行研究,可是由于带电纸片太不规则,牛顿对静电力的研究并未成功。

高中物理教案-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伦定律

高中物理教案-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伦定律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掌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掌握电量的概念.2.掌握摩擦起电,掌握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掌握静电感应现象,掌握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掌握电荷守恒定律.5.掌握什么是元电荷.●重点难点:1.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2.电荷守恒定律.●教学内容:(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复习初中知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二)进入新课(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结合课本第3页实验题讲解)思考:静电感应的原因?(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4)元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 单位:库仑符号:C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课堂训练1.对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将其他物质变成了电荷B.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将一个物体中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通过摩擦起电的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一定带有等量异种电荷D.通过摩擦起电的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可能带有同种电荷2.如图1—1—4所示,当将带正电的球C 移近不带电的枕形绝缘金属导体AB 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 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 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 端和A 端移动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 端和B 端移动 图1—1—43.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B.摩擦起电现象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摩擦起电现象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4.如图1—1—5所示,用带正电的绝缘棒A 去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B ,B 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时金属箔片带 电;若在带电棒离开前,用手摸一下验电器的小球后离开,然后移开A ,这时B 的金属箔片也能张开,它带 电. 图1—1—55.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 的近旁有一底座绝缘金属球b ,开始时a 、b 都不带电,如图1—1—6所示,现使b 带电,则:A. a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 b 将吸引a ,吸在一起不放开C. b 立即把a 排斥开D. 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 C A B+ + AB1.2库仑定律● 教学目标:1.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公式表达,知道静电力常量.2.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3.知道库仑扭秤的实验原理.● 重点难点:1. 掌握库仑定律2. 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内容:(一)复习上课时相关知识(二)新课教学 思考: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什么因素有关?1、影响两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1.距离.2.电量.2、库仑定律内容表述:力的大小跟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 公式:221r q q k F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理想化模型,静电力常量k = 9.0×109N ·m 2/C 2 )思考:什么样的电荷才是点电荷?结合质点的概念阐述点电荷的有关概念。

电荷守恒教案高中物理

电荷守恒教案高中物理

电荷守恒教案高中物理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电荷守恒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和应用方法;
3. 能够运用电荷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电荷守恒的概念和原理;
2. 电荷守恒定律的表达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
1. 运用电荷守恒定律解决复杂问题。

四、教学准备
1. 课件、投影仪;
2. 实验器材:电荷计、导线、电荷球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验展示电荷守恒的实验现象,引出电荷守恒的概念。

2. 学习:讲解电荷守恒的概念和原理,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讨论;介绍电荷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和应用方法。

给予示范,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 巩固: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电荷守恒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一些相关的案例。

5. 归纳总结:总结电荷守恒的重要性及应用,强调电荷守恒在物理世界中的普遍性。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思考电荷守恒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下自己的观点。

七、板书设计
电荷守恒:Q1 + Q2 = 常数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电荷守恒的概念和原理,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的表达及应用方法。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电荷守恒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库仑定律的物理教案

库仑定律的物理教案

库仑定律的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库仑定律的背景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适用条件。

3. 培养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介绍库仑定律的发现背景,如静电力、电荷等。

2. 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q1q2/r^2,其中F表示静电力,k表示库仑常数,q1和q2表示两个电荷量,r表示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3.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电荷量不变,距离不变。

4. 库仑定律的应用:举例说明库仑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场分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适用条件。

2. 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推导过程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数学表达式和适用条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展示库仑定律的应用。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提问、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库仑定律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公式、案例等。

2. 教学器材:准备实验器材,如电荷、导线、电压表等,用于演示实验。

3. 教学资源:搜集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电荷和静电力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2. 讲解库仑定律:介绍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讲解数学表达式和适用条件。

3. 演示实验:利用实验器材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库仑定律的应用。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库仑定律进行解答。

5. 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提问、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

6. 总结与复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七、课后作业1. 复习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适用条件。

2. 运用库仑定律解决课后习题,如计算两个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 思考库仑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现象、电子设备等。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等。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库仑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库仑定律的计算方法;
3.了解库仑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库仑定律的概念和表述;
2.电荷量、电场强度、距离的概念;
3.库仑定律的计算方法;
4.库仑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实验或案例引出库仑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讲解:讲解库仑定律的表述、电荷量、电场强度、距离的概念和库仑定律的计算方法;
3.演示:通过实验或模拟演示库仑定律的应用;
4.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如计算电场强度、电势能等;
5.提高:讨论库仑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如电子和质子的行为、电子和离子的行为等;
6.作业:布置作业,如计算题和思考题,以巩固学生对库仑定律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手段:
1.实验:通过实验展示库仑定律的应用;
2.讲解: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深入理解库仑定律;
3.演示:通过模拟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库仑定律的应用;
4.讨论: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思考和探讨库仑定律的应用;
5.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表和动画,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库仑定律。

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提问、讨论等表现;
2.练习成绩: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
3.作业成绩: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
4.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
5.考试成绩:学生在考试中的掌握情况。

高中物理库仑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库仑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库仑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库仑定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库仑定律的内容、适用范围和公式。

2. 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以及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内容和适用范围。

2. 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库仑定律。

3. 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增强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1. 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介绍库仑定律的发现背景,回顾库仑实验。

2. 库仑定律的内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 库仑定律的公式:F = k Q1 Q2 / r^2,其中F为电荷间相互作用力,k 为库仑常数,Q1和Q2分别为两个电荷的电荷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个章节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库仑定律的学习。

2. 讲解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介绍库仑定律的发现背景,回顾库仑实验。

3. 讲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引导学生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条件。

4. 讲解库仑定律的公式:解释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和关系。

5. 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库仑定律。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和自主学习。

7.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库仑定律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库仑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了解他们对库仑定律公式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库仑定律》高中物理教案

《库仑定律》高中物理教案

《库仑定律》高中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和适用范围。

o理解库仑定律与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o能够应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的静电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实验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

o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o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库仑定律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库仑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及适用条件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库仑扭秤、带电小球、绝缘细线等。

2.多媒体课件:包含库仑定律的相关内容、实验演示视频、例题解析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电荷的概念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引出库仑定律的探究。

o简要介绍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及其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研究。

2.新课内容讲解o库仑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o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 = k * (q1 * q2) / r^2,其中F为作用力,k为静电力常量,q1和q2为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o适用范围:库仑定律仅适用于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3.实验探究o演示库仑扭秤实验,让学生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

o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4.课堂练习与讨论o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进行计算和问题解决。

o讨论库仑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5.课堂小结o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库仑定律在静电学中的重要性。

o提醒学生注意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6.布置作业o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o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库仑定律的历史背景和应用实例,下节课分享交流。

高中物理电荷库仑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电荷库仑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电荷库仑定律教案导语:库仑定律(Coulomb's law)是静止点电荷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库仑定律教案如何去写?本文为大学网为网友精心准备几篇教学方案,欢迎浏览高中物理电荷库仑定律教案知识目标:1.掌握库仑定律,知道点电荷的概念,并理解真空中的库仑定律.2.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能力目标:1.渗透理想化方法,培养学生由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2.渗透控制度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德育目标:通过元电荷的教学,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库仑定律和库仑力的教学.教学难点:关于库仑定律的教学教学方法:实验归纳法、讲授库仑定律教学过程: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提问:那么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什么有关系呢?结论、电荷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力的大小与电量的大小、电荷间距离的大小有关,电量越大,距离越近,作用力就越大;反之电量越小,距离越远,作用力就越小。

作用力的方向,可用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规律确定。

电荷间的作用力与它们带的电荷量以及距离有关,那么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会不会与万有引力的大小具有相似的形式呢?早在我国东汉时期人们就掌握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定性规律,定量讨论电荷间相互作用则是两千年后的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库仑做了大量实验,于1785年得出了库仑定律.二、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跟它们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库仑定律表达式:3.对库仑定律的理解:(1)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a:不考虑大小和电荷的具体分布,可视为集中于一点的电荷.b: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c:介绍把带电体处理为点电荷的条件.d:库仑定律给出的虽是点电荷间的静电力,但是任一带电体都可看成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据库仑定律和力的合成法则就可以求出带电体间的静电力大小和方向.(2)K:静电力恒量。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教案设计学科:物理年级:高中课时:1课时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库仑定理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库仑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原理。

2. 运用库仑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1. 运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2. 理解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电荷之间的距离、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库仑定理的基本原理和相关例题。

2. 教师准备实验道具,进行相关实验演示。

3. 教师准备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引出库仑定理的重要性,并与学生讨论相关问题。

Step 2:讲解(15分钟)教师使用PPT详细讲解库仑定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和含义。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库仑定律。

Step 3:练习(20分钟)教师讲解几个例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通过实际计算,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库仑定律的应用。

Step 4: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重要知识点。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的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原理,并能够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丰富的实验演示和课堂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积极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更主动地参与讨论和思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高三物理电荷守恒定律与库仑定律 教案

高三物理电荷守恒定律与库仑定律 教案

选修3-1 静电场第1课时 电荷守恒定律与库仑定律江苏通州市二甲中学 沙振新知识要点一、电荷1. 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electric charge ),正电荷(positive charge )与负电荷(negative charge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 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electrification by friction ),接触起电(electrification by contact ),感应起电 (electrification by induction ).其本质都是电荷的转移.3. 电荷守恒定律 (law of conservation of electric charge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4. 电荷量 (electric quantity ):单位是库仑,单位符号是C.5. 比荷:带电体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叫做比荷(specific charge ).6.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最小,这个最小电荷量叫做元电荷 (elementary charge ),用e 表示.7. 点电荷 (point charge ):大小和形状可忽略不计的带电体.8. 试探电荷 (test charge ):电荷量足够小的点电荷.二、库仑定律 (Coulomb law )1. 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 公式:221rQ Q k F =. 式中:k 229C m N 109-⋅⨯=,叫静电力恒量(electrostatic force constant )3. 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课堂练习1.(06北京)使用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开。

电荷守恒教案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和电场

电荷守恒教案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和电场

电荷守恒教案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和电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荷守恒的概念和重要性;2. 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公式;3. 能够应用电荷守恒和库仑定律解决简单问题;4. 理解电场的概念和与电荷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演示用电磁实验装置;2. 教学用白板、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解释电荷守恒的概念,引出电荷守恒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电荷守恒的原理,阐述在封闭系统中电荷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解释电荷守恒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3. 实验演示(20分钟)利用教学演示用电磁实验装置,演示电荷守恒的实验。

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电荷的流动和守恒现象。

4. 库仑定律的介绍(15分钟)介绍库仑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解释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与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

5. 应用实例(20分钟)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库仑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

例如,计算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6. 电场的介绍(15分钟)引入电场的概念,解释电场与电荷之间的关系。

讲解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的概念,以及电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7. 拓展应用(20分钟)通过实例讲解电荷守恒、库仑定律和电场的综合应用,例如计算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8.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电荷守恒、库仑定律和电场的重要性和应用。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电荷守恒、库仑定律和电场的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并能够应用于简单的物理问题。

通过实验演示和实例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然而,本节课的内容还是比较抽象和理论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进行思考和实践操作,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物理库仑定律教学教案

物理库仑定律教学教案

物理库仑定律教学教案物理库仑定律教学教案1(1)教材分析:库仑定律不仅仅是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定律,也是学习电场强度和电势差概念的基础。

这也是本章的重点,要求学生不仅仅要定性地了解,还要定量地理解和应用。

对于库仑定律,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采用定性实验,然后得出结论。

库仑定律是研究电场强度和电势差概念的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

展示库仑定律的资料和库仑发现这必须律的过程,并强调其条件和意义。

(2)学术条件分析: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的概念,带电的知识,万有引力定律和卡文迪什扭转平衡实验都是学生们学的。

本节的重点是做好定性实验,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经过定性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了解库仑定律建立的过程。

(2)库仑定律的资料、公式和适用条件,掌握库仑定律。

2.过程和方法(1)经过定性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的本事,理解库仑扭转平衡实验。

(2)经过建立点电荷模型,实现了梦想化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本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2)了解人类认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欢乐。

(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库仑定律及其理解和应用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探索教学难点突破措施:定性实验探究与定量实验录像和理论探究相结合。

(5)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毛皮、橡胶棒、气球、玻璃棒、丝绸、易拉罐、泡沫球、铁架。

(6)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程演示实验:当橡胶棒和玻璃棒相互摩擦并靠近罐子时会发生什么?(罐子被橡胶棒和玻璃棒吸引并滚动。

既然电荷之间有相互作用,什么因素与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有关?新课教学:首先,经过实验探索电荷间作用力的决定因素(a)定性实验调查:探索1: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猜想: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与距离、电荷量、带电体形状等有关。

如何在实验中进行定性研究?(1)你认为实验中应当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可能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学生:控制变量法。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和作用;(2)掌握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方法;(3)掌握用库仑定律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的兴趣;(2)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于探索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核心概念:库仑定律;(2)教学资源:实验仪器、实验装置;(3)教学环境:实验室或视听教室。

2. 导入通过一个小实验或观察,引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现象,让学生感受库仑定律的重要性。

3. 学习内容(1)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2)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3)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库仑定律的应用方法。

4.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库仑定律,锻炼学生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5. 案例分析通过几个库仑定律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掌握库仑定律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强调库仑定律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7.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验报告,巩固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和应用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是在教学中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课堂互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6.1 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1.能解释静电感应现象,会利用电荷守恒定律解答有关静电问题.2.掌握库仑定律,会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解答电荷平衡或运动问题.一、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 1.元电荷、点电荷 (1)元电荷:e =1.6×10-19C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其中质子、正电子的电荷量与元电荷相同。

(2)点电荷:当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时,可以将带电体视为点电荷。

2.静电场(1)定义:存在于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3)带电实质:物体带电的实质是得失电子。

4.感应起电:感应起电的原因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电场对电荷的作用。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当有外加电场时,电荷向导体两端移动,出现感应电荷,当无外加电场时,导体两端的电荷发生中和。

二、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F =kq 1q 2r2,式中k =9.0×109 N·m 2/C 2,叫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

高频考点一、点电荷和库仑定律【例1】如图所示,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 、B 带有电荷量大小相等的电荷,相隔一定的距离,两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两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大小为F 。

今用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C 先后与A 、B 两个球接触后移开,这时,A 、B 两个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是( )A.18F B .14F C.38F D .34F答案: A【变式探究】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壳a 与b ,其壳层的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将它们固定于绝缘支座上,两球心间的距离L 为球半径的3倍.若使它们带上等量异种电荷,使其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 ,那么a 、b 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 引、库仑力F库分别为( )A .F 引=G m 2L 2,F 库=k Q2L 2B .F 引≠G m 2L 2,F 库≠k Q2L 2C .F 引≠G m 2L 2,F 库=k Q2L2D .F 引=G m 2L 2,F 库≠k Q2L2【答案】D高频考点二、库仑力作用下的平衡 1.静电场中带电体平衡问题的解题思路(1)确定研究对象。

如果有几个物体相互作用时,要依据题意,适当选取“整体法”或“隔离法”,确定研究对象。

(2)受力分析。

注意多了一个库仑力⎝ ⎛⎭⎪⎫F =kq 1q 2r 2。

(3)列平衡方程。

2.三个自由点电荷的平衡问题(1)条件:两个点电荷在第三个点电荷处的合场强为零,或每个点电荷受到的两个库仑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规律“三点共线”——三个点电荷分布在同一直线上; “两同夹异”——正负电荷相互间隔; “两大夹小”——中间电荷的电荷量最小; “近小远大”——中间电荷靠近电荷量较小的电荷。

【例2】如图2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壳a 与b ,其壳层的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将它们固定于绝缘支架上,两球心间的距离为l ,l 为球壳外半径r 的3倍。

若使它们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 ,那么,a 、b 之间的万有引力F 1与库仑力F 2为( )图2A .F 1=G m 2l 2,F 2=k Q 2l 2B .F 1≠G m 2l 2,F 2≠k Q 2l 2C .F 1≠G m 2l 2,F 2=k Q 2l 2D .F 1=G m 2l 2,F 2≠k Q 2l2答案 D【变式探究】在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放置着四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小球A 、B 、C 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小球D 位于三角形的中心,如图所示。

现让小球A 、B 、C 带等量的正电荷Q ,让小球D 带负电荷q ,使四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Q 与q 的比值为( )A.13B .33C .3D . 3解析: 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 ,由几何知识可知,BD =a ·cos 30°·23=33a ,以B 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知,kQ 2a 2cos 30°×2=kQq BD 2,解得Qq=3,D 正确。

答案: D1.【2015·安徽·15】2.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

其间距离为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221r q q kF =,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

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A .kg·A 2·m 3B .kg·A -2·m 3·s -4C .kg·m 2·C -2D .N·m 2·A -2【答案】B【解析】由212Fr k q q =可得单位为()42322222222s A m kg s s A m m kg C m m/s kg C m N ⋅⋅=⋅⋅⋅⋅=⋅⋅=⋅,故选B 。

2.【2015·江苏·2】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 考异邮》中有玳瑁吸衣若之说,但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 .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B .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C .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D .从干燥的地毯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答案】C1.(2014·福建卷Ⅰ)如图,真空中xOy 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A 、B 、C 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L =2.0 m .若将电荷量均为q =+2.0×10-6C 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 、B 点,已知静电力常量k =9×109N·m 2/C 2,求:(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 (2)C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答案】(1)9.0×10-3N (2)7.8×103N/C 沿y 轴正方向 【解析】 (1)根据库仑定律,A 、B 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 =k q 2L2①代入数据得 F =9.0×10-3N②(2)A 、B 两点电荷在C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均为E 1=k q L2③A 、B 两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C 点的合场强大小为 E =2E 1cos 30°④由③④式并代入数据得E =7.8×103N/C⑤ 场强E 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2.(2014·北京卷)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1、2两点的场强相等B .1、3两点的场强相等C .1、2两点的电势相等D . 2、3两点的电势相等 【答案】D1.(2013·新课标Ⅱ·18)如图9,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 、b 和c 分别位于边长为l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b 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 ,c 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 )图9A.3kq3l 2 B.3kq l2C.3kq l2D.23kq l2答案 B解析 因为a 、b 小球对c 的静电力的合力方向垂直于a 、b 连线向上,又因c 带负电,所以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为垂直于a 、b 连线向上.分析a 球受力:b 对a 的排斥力F 1、c 对a 的吸引力F 2和匀强电场对a 的电场力F 3=qE .根据受力平衡可知,a 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利用正交分解法:F 2cos 60°=F 1=k q 2l 2F 2sin 60°=F 3=qE .解得E =3kql 2.2.(2013·四川理综·8(1))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 和B ,A 球放在可移动的绝缘座上,B 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 点,如图10所示.图10实验时,先保持两球电荷量不变,使A 球从远处逐渐向B 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 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 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________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的________而增大.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 绎法”).答案 减小 增大 控制变量法解析 偏角的大小,可以反映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所以可以分析出相互作用力与间距、电荷量的关系.本题考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有两方面,分组测量,所以本题的科学方法为控制变量法.1.关于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感应起电是利用静电感应,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部分的过程B.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中性物体得到多余电子就一定带负电,失去电子就一定带正电C.摩擦起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总是同时带等量异种电荷D.当一种电荷出现时,必然有等量异种电荷出现,当一种电荷消失时,必然有等量异种电荷同时消失答案ABD2.如图1所示,左边是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的带正电的导体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分导体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 A、Q 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1A.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 A>Q BB.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会使A带正电,B带负电,且Q A=Q BC.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 A<Q BD.沿任意一条虚线切开,都会使A带正电,B带负电,而Q A、Q B的值与所切的位置有关答案 D3.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如图2所示,O是一个带电的物体,若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 1、P 2、P 3位置,可以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显示出来.若物体O 的电荷量用Q 表示,小球的电荷量用q 表示,物体与小球间距离用d 表示,物体和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用F 表示.则以下对该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2A .保持Q 、q 不变,增大d ,则θ变大,说明F 与d 有关B .保持Q 、q 不变,减小d ,则θ变大,说明F 与d 成反比C .保持Q 、d 不变,减小q ,则θ变小,说明F 与q 有关D .保持q 、d 不变,减小Q ,则θ变小,说明F 与Q 成正比 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库仑定律.根据库仑定律和平衡条件可知F =k Qqd2=mg tan θ,保持Q 、q 不变,增大d ,F 将变小,则θ变小,说明F 与d 有关,但不能确定成反比关系,选项A 、B 错误;保持Q 、d 不变,减小q ,则θ变小,说明F 与q 有关,选项C 正确;保持q 、d 不变,减小Q ,则θ变小,说明F 随Q 的减小而减小,但不能确定成正比关系,选项D 错误.4.如图3所示,一个均匀的带电圆环,带电荷量为+Q ,半径为R ,放在绝缘水平桌面上.圆心为O 点,过O 点作一竖直线,在此线上取一点A ,使A 到O 点的距离为R ,在A 点放一检验电荷+q ,则+q 在A 点所受的电场力为( )图3 A.kQqR 2,方向向上 B.2kQq4R2,方向向上 C.kQq4R2,方向水平向左 D .不能确定 答案 B5.如图4所示,可视为点电荷的小球A 、B 分别带负电和正电,B 球固定,其正下方的A 球静止在绝缘斜面上,则A 球受力个数可能为( )图4A .可能受到2个力作用B .可能受到3个力作用C .可能受到4个力作用D .可能受到5个力作用 答案 AC解析 以A 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受力平衡可得,如果没有摩擦,则A 对斜面一定无弹力,只受重力和库仑引力两个力作用而平衡;如果受摩擦力,则一定受弹力,所以此时A 受4个力作用而平衡,A 、C 正确.6.在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放置着四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小球A 、B 、C 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小球D 位于三角形的中心,如图5所示.现让小球A 、B 、C 带等量的正电荷Q ,让小球D 带负电荷q ,使四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Q 与q 的比值为( )图5 A.13 B.33C .3D. 3答案 D解析 设三角形边长为a ,由几何知识可知,BD =a ·cos 30°·23=33a ,以B 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知,kQ 2a 2cos 30°×2=kQq BD 2,解得:Qq=3,D 正确.7.A 、B 两带电小球,质量分别为m A 、m B ,电荷量分别为q A 、q B ,用绝缘不可伸长的细线如图6悬挂,静止时A 、B 两球处于同一水平面.若B 对A 及A 对B 的库仑力分别为F A 、F B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6A .F A <F BB .细线OC 的拉力F T C =(m A +m B )gC .细线AC 对A 的拉力F T A =m A 2g D .同时烧断细线AC 、BC 后,A 、B 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相同答案 BD8.如图7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有四个小球,带电量分别为-q 、Q 、-q 、Q .四个小球构成一个菱形,-q 、-q 的连线与-q 、Q 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α.若此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正确的关系式可能是 ( )图7A .cos 3 α=q 8QB .cos 3 α=q 2Q 2C .sin 3 α=Q 8qD .sin 3α=Q 2q 2 答案 AC9.如图8所示,把一个带电小球A 固定在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处放置带电小球B .现给B 一个沿垂直AB 方向的水平速度v 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8A .若A 、B 为异种电荷,B 球一定做圆周运动B .若A 、B 为异种电荷,B 球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 .若A 、B 为同种电荷,B 球一定做远离A 的变加速曲线运动D .若A 、B 为同种电荷,B 球的动能一定会减小答案 C解析 如果A 、B 为异种电荷,当A 对B 的库仑引力恰好提供B 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时,B 绕A 做匀速圆周运动;当A 对B 的库仑引力大于或者小于B 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时,则B 将做近心运动或者做离心运动.由于库仑力是变力,故不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A 、B 两项均错.如果A 、B 为同种电荷,则B 受到A 的库仑斥力将做远离A 的变加速曲线运动,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大,所以C 项正确,D 项错.10.如图9所示,正电荷q 1固定于半径为R 的半圆光滑轨道的圆心处,将另一带正电、电荷量为q 2、质量为m 的小球,从轨道的A 处无初速度释放,求:图9(1)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在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答案 (1)2gR (2)3mg +k q 1q 2R 2,方向竖直向下11.如图10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A 放在绝缘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α.小球A 带正电,电荷量为q .在斜面上B 点处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 的正电荷,将小球A 由距B 点竖直高度为H 处无初速度释放.小球A 下滑过程中电荷量不变.不计A 与斜面间的摩擦,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k 和重力加速度g .图10(1)A 球刚释放时的加速度是多大?(2)当A 球的动能最大时,求此时A 球与B 点的距离.答案 (1)g sin α-kQq sin 2 αmH 2 (2) kQq mg sin α解析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sin α-F =ma根据库仑定律:F =k Qq r 2,r =Hsin α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a =g sin α-kQq sin 2 αmH 2. (2)当A 球受到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设此时A 球与B 点间的距离为R ,则mg sin α=kQq R 2,解得R = kQq mg sin 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