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主观位移句的认知理据探析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析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析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析
在《现代汉语》中,句法结构解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句子成分的分类: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成分构成。

《现代汉语》将这些成分进行分类和描述,以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2.句子的语序规律:汉语具有一定的语序规律,例如主谓宾结构、主谓状结构等。

《现代汉语》通过解析句子的语序规律,揭示了汉语句子表达方式的特点。

3.句子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结构和词汇,使句子更具表达力和感染力。

《现代汉语》对于汉语修辞手法进行了分类和解析,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手法。

4.句子的逻辑关系:句子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例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现代汉语》通过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意义和背后的逻辑思维。

通过《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解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用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

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

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一、本文概述《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现代汉语中“把”字句的主观性特点。

把字句作为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其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功能使得它在表达主观情感、态度和判断时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把字句的主观性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其句法结构、语义特征、语用功能等方面,以期揭示把字句在现代汉语中的主观性表现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

本文首先将对把字句的基本语法结构和语义特征进行概述,明确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分析和比较,探讨把字句在表达主观情感、态度和判断时的具体表现,揭示其主观性特点。

本文还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把字句主观性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揭示其与人类思维、认知的紧密关系。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现代汉语把字句的理解,也有助于揭示汉语的主观性表达机制和特点,对于汉语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可为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推广等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把字句的基本语法特点把字句,作为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具有其独特的语法特点。

这种句式的核心结构是“把+宾语+动词”,其中“把”字起到了将宾语提前并标记为受事的作用,使得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或行为更加明确地作用于这个宾语上。

把字句强调的是宾语所代表的受事成分。

在普通的主谓宾句中,宾语往往是动词行为的直接承受者,但在把字句中,通过“把”字的引入,这种承受关系被进一步突显和强调。

例如,“我把书读完了”中,“书”作为受事成分,在“把”字的引导下,成为了句子关注的焦点。

把字句中的动词往往具有处置性。

这意味着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或行为是对宾语进行的一种处理或操作。

这种处置性可以是实际的物理操作,如“我把苹果吃了”,也可以是抽象的行为处理,如“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无论是哪种情况,动词都带有一种对宾语进行操作的意味。

把字句还可以根据语境和表达需要,表达出不同的语气和情态。

汉语句法移位的神经语言学研究

汉语句法移位的神经语言学研究

3、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目前对于汉语句法移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母语 为汉语的学习者。然而,对于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来说,汉语句法移位的难易 程度和神经机制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 以便为二语习得和语言教育提供更多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内容
引言
汉语句法研究是汉语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句法的灵活性为其主要特点。 这种灵活性体现在句型、句类、时态等多个方面,为汉语表达提供了丰富的手段。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汉语句法的灵活性和句法理论,以深入理解汉语语言学的内涵 和应用。
通过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句法规则的对比和分析,可以构建出更为准确 的机器翻译模型。在文本分析方面,汉语句法研究为文本的结构和语义分析提供 了有力工具。例如,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句子结构和语义关系,可以得出文章的主 旨和作者的观点。
然而,汉语句法在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战。首先,汉语句法的复杂性使得 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效果受到限制。例如,这些技术往往难以正确处 理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语义关系。其次,不同领域对汉语句法的需求和应用也存在 差异。
句法移位的研究现状
在传统语言学领域,汉语句法移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研究者们 通过大量的语料分析,揭示了汉语句法移位的规律和特点,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句 法分析和生成模型。然而,传统语言学研究往往只句法移位的语料分析和描写, 而忽略了其神经语言学基础。
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了汉语句法移位 过程中的认知和心理机制。这些研究揭示了句法移位过程中的认知策略和心理表 征,但对于其神经机制仍缺乏深入的了解。
感谢观看
经典句法理论注重句子结构的分析,认为句子结构是语法研究的核心。这种 理论通过研究句子中词语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句法成分的组合规律,来揭示汉语句 法的内在逻辑。深层句法理论则强调语义因素在句法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语义 是句子结构的内在驱动力。这种理论通过分析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和语义结构, 来揭示汉语句法的语义基础。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逐渐成为的焦点。

这一研究领域对于理解汉语语言现象、提高汉语教学水平以及推进汉语语言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观点阐述、认知结构分析、案例分析等方面,探讨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

在汉语句法结构方面,汉语是一种注重意合的语言,其句法关系主要通过语义关系来体现。

与印欧语不同,汉语中词的顺序、虚词的使用都较为灵活,而句法结构的核心是句法成分的组合关系。

在认知语言学看来,汉语的句法结构具有“以意役形”的特点,即意义决定形式。

在汉语句法认知结构分析方面,句法成分、结构关系和认知模型是三个核心要素。

句法成分是指句子中的不同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这些成分在句子中承担不同的意义和功能。

结构关系是指句子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层次关系和平行关系。

认知模型是人们对语言结构认知的过程和结果,它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结构的理解和记忆方式。

具体案例分析方面,我们以一个简单句“他喜欢吃苹果”为例。

在这个句子中,“他”是主语,“喜欢”是谓语,“吃苹果”是宾语。

这三个成分之间通过动宾结构关系组合在一起,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义。

人们在对这个句子进行认知加工时,会首先提取出句子的主要信息“他喜欢”,然后根据动宾结构的语义关系,推断出“吃苹果”这一动作行为。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汉语语言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汉语句法成分、结构关系和认知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语义表达方式,为汉语教学和语言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未来,随着汉语句法认知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望在汉语语言理解和生成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汉语作为一门悠久而丰富的语言,其句法结构和对外汉语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汉语句法结构是构成汉语句子的基础,而对外汉语教学则是帮助学习者有效掌握汉语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汉语句法结构与对外汉语教学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好的指导。

现代汉语让步假设复句中的主观性与主观量研究

现代汉语让步假设复句中的主观性与主观量研究

现代汉语让步假设复句中的主观性与主观量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引言陈晓荷(1994)把主观量定义为“语言世界中含有主观评价意义的量,与客观量相对” 。

在现代汉语让步假设复句中,主观量是有等级的,有的主观等级跟客观等级相同,有的跟客观等级不同。

李宇明(2000)把这种等级看作量范畴之下的一个次范畴,称之为级次量。

本文讨论的是主观上排出的级次量,我们称之为主观级次量。

让步假设复句又称相背假设复句,即“偏句、正句语义是相悖的,假设和结果不一致。

偏句先让一步说,把假设当作实事承认下来,正句则说出不因假设实现而改变的结论。

”本文根据关联词语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让步假设复句按照显性比较和隐性比较进行研究。

“即使A 也B”一般都是隐性比较,即句子中的显性成分 A 与说话人心里的一个隐性参照成分作对比,通过预设和推理来反映主观等级。

“再 A 也B”一般是句中的两个显性成分 A 和 B 作比较,而不出现说话人心里的隐性参照成分。

“即使”有时说成“即令”、“纵使”“、哪怕”、“就算”、“就是”等,“也”经常说成“还”、“都”,本章把他们看作同义的形式,不加区别。

一、显性比较(再A也B)(一)A、B 本身没有量级①外国再好,也不如家里(中国)好。

①中,“外国”和“家里(中国)”是两个显性成分,且二者各有特色,分不出孰优孰劣,因而无法评价好坏。

但在上句中,说话人先把“外国好”这一假设当作实事承认下来,然后用它来让步,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家里(中国)”更好,等于说话人主观上把“外国好”和“家里(中国)好”排了一个优先量级,在说话者看来,“家里(中国)好”的量级大于“外国好”的量级,因而前者的主观级次高,后者的主观级次低。

(二)A、B 本身有量级②饭店里的菜再香,也比不上妈妈做的菜。

②中“,饭店里的菜”和“妈妈做的菜”是两个显性成分。

浅谈汉语的主观性

浅谈汉语的主观性

浅谈汉语的主观性【摘要】汉语的主观性特别是在“把”子句和“被”子句方面的体现,是对外汉语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就主观性在“把”子句和“被”子句方面的体现进行了大体地介绍,希望对于对外汉语教育在句式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语言的主观性;主观处置句;主观得失句;主观认同句语言的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性,主要用来说明说话人的立场、态度和情感,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

语言的主观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话语者的角度;话语者的情感以及话语者的认识。

近些年来,很多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语言“主观性”的研究,他们强调语言不仅仅是表达命题和思想的工具,还可以表达说话人的观点、情感和态度。

而语言中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语言的主观性,如重叠、语气词、情态动词以及词缀等,涉及语音、构词、语法等各个方面。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能从语言的主观性入手,可以把一些比较困难的语法简单化,是学生了解而不是简单的知道汉语语句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想从三种句式表述汉语的主观性,即:主观处置句,主观得失句以及主观认同句。

一、主观处置句一些学者将“把”字句称为“处置式”,认为”把”字句的动词须有处置的意义,其实这也有例外的。

例如:(1) 我把小明骂了一顿。

(2) 我把他的书扔了。

我骂了小明一顿。

我扔了她的书。

(1)的例子中动词“骂”不仅在“把”字句中有处置意味,在动宾句中也有处置意味。

而在例(2)中的动词“扔”在动宾中没有处置意义,再“把”字句中也没有处置意味。

也有一些人将“把”字句的动词意义归结为“致使”,但通过下面的例子也可以发现,还是有例外的。

如:(3) 把老师气着了。

(4) 你把这个字再看看。

气着了老师。

你再看看这个字。

(3)中的复合词“气着了”在“把”字句中有致使义,在动宾句中也有致使义。

而在(4)中的重叠动词“看看”在动宾句中没有致使义,在“把”字句中也没有致使义。

还有很多例外情况,可见“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是极其复杂的。

虽然有些人想取消“处置式”这种说法,但是到现在这种说法还是一直存在的。

移位修辞法的欣赏和理解

移位修辞法的欣赏和理解

移位修辞法的欣赏和理解移位修辞法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它实质上是把原本有先后顺序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规则重新排列,以达到某种文字效果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它主要通过改变句子结构及词语排列,通过分析及比较词语之间的关系,来增强句子的语气和语言表达效果。

移位修辞法有一定的技巧性,在文学作品中,能够给文字增添意象和美感,更加直观的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移位修辞技巧经常被用来表达作者诗情画意,增强文学效果。

典型的移位句式,如“把酒言欢”,“春花秋月”,“大江南北”,都十分的形象生动,使得语言充满了诗意,是古典文学的精华所在。

除了此类典型的句式外,还有许多文学家和诗人故意运用移位修辞法,将文字句式层层叠加,使文字更加动人心弦,层次更加分明。

同时,移位修辞法也广泛应用于现代文学作品中。

现代文学对修辞手法的要求比较高,移位修辞法能够灵活的运用于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思想之中,更加生动的表达出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

譬如,前苏联作家伊曼纽尔的《耶利米的哭泣》,采用移位修辞法描绘出耶利米的哭泣,句句间相互衬托,由近及远,从而更加深刻地抒发出作家情感上的哀思与哀恸,令人震撼肃然。

移位修辞法是文学作品中最常用的修辞形式,它使文字更加丰满,使人们更加直观的感受作者的语言表达。

要想欣赏和理解移位修辞法,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把握移位修辞法的精华特点,从而加深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

同时,还需要培养自己对文字的敏感性,针对不同的文学作品积累文字素材,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移位修辞法的概念,以及精彩的修辞效果。

移位修辞法与文学作品息息相关,它将作者的思想比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使文字更加有诗意,更加有感染力。

在欣赏移位修辞法的过程中,要站在文学作品的角度上,分析及比较文字中的语句,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构思。

同时,要不断的积累文字素材,写出自己的创作,心中不断的充满乐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掌握移位修辞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浅议主述位理论在英汉诗歌小句翻译中的应用

浅议主述位理论在英汉诗歌小句翻译中的应用

浅议主述位理论在英汉诗歌小句翻译中的应用摘要: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是一种社会行为,所涉及的变数很多。

传统的翻译研究往往停留在字、词、句的层面上,这往往脱离了目的语与元语言的转化,忽视了目的语读者的期望。

进入20世纪后,篇章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思想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功能语言学中的主述位理论对翻译的影响极其深远。

因此,本文将从诗歌小句的视角,通过运用主述位理论来试图对诗歌的翻译结果影响进行分析解读诗歌元语言(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主述位;诗歌小句;翻译1 理论介绍主位(Theme T)和述位(Rheme R)这一对词语的最初提出者是布拉格学派的马泰休斯。

[1]其目的主要是句子信息结构的研究。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韩礼德(M.A.K.Halliday)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出发,对主述位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界定。

韩礼德主要是将主述位理论应用于语篇研究。

他认为主位(T)代表着说话的出发点,是已知信息,述位(R)是话语的信息主体部分,是新的信息。

[2]他将主位分为简单主位,多重主位和从句主位。

2 主位的分类2.1 简单主位(Simple Theme)简单主位是指句子只有一个功能成分(经验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或者语篇功能),不包含其他的功能成分。

构成简单主位的分词或者短语可以是名词短语,副词短语或者介词短语。

2.2 多重主位(Multiple Theme)多重主位是包含着多种功能成分的主位,一般来说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构成,多个成分之间按照一定的序列排序。

韩礼德指出英语中的顺序一般是语篇成分(textual)-人际成分(interpersonal)-概念成分(ideational)。

其中,语篇成分包括连续成分(continuative),结构成分(structural)和连接成分(conjunctive)的任意一种。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观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观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观首先,现代汉语语法中存在着严格的词序规律。

汉语是以词序为主要特征的语言,一般采用主谓宾的顺序,即动词一般位于句子的谓语位置,而宾语则放在动词之后。

这种词序规律在汉语中十分严格,通常不允许改变。

此外,现代汉语语法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词序规律,如论元结构、反身结构、主题化结构等,都对汉语句子的词序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现代汉语语法注重语义的准确传达。

汉语是一种主观性和暧昧性比较强的语言,意思往往需要通过上下文来理解。

为了准确传达语义,在现代汉语语法中,词语的搭配和修饰往往非常重要。

例如,名词前的形容词需要与之搭配,动词后的副词或者趋向补语需要与之修饰,等等。

这些规律在现代汉语语法中被广泛研究,并被视为汉语的基本语法特点之一再次,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注重语用功能的发挥。

语用是指语言在交际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包括信息传递、言外之意、语体等。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不仅注重句子结构和词序规律的研究,还关注句子的功能和用途。

例如,现代汉语语法中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句子,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它们在语义和语用方面都有所区别。

同时,还研究了语气、语态、时态等语法现象,这些都与汉语句子的语用功能密切相关。

最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重视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语法研究已经从分析观念和语言规则的角度转向了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借助语料库、数据统计和实验等方法,实现了对大规模语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这些数据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更客观地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和变异性。

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观是指研究者以语言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待语法问题,并关注语言与人类认知和社会文化的关系。

这种观点强调语法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即语法规则应该能够帮助语言使用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理解他人的意思。

从本位观的角度来看,语法规则的形成和变化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社会背景等密切相关。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认知研究本文以《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认知研究》为研究课题,探讨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发展情况,以及认知研究对于了解动句式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概述开始,然后从语言的认知角度出发,研究动句式的表现形式以及意义,最后探讨动句式的发展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情况。

首先,动句式是汉语的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动词作为谓语,连接不同的句子成分,构成动句式,形式多样、形式主义,可以提供独立句子及其他句子的信息或话语内容。

例如:“我常常去这里。

”,“我们正在吃晚饭。

”这些都是动句式,从句子中可以看出,动句式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构成,它不仅表达某种动作,而且通过表达句子可以了解说话人的态度、情感等信息。

其次,认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的动句式的发展。

认知研究的核心思想是从语言的认知角度出发,对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关系进行研究。

认知研究的重点不仅仅在于语言的形式,而是以语言的活动过程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研究。

因此,认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汉语中动句式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中动句式所实现的语言功能。

最后,汉语中的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拥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可以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思想或意图。

动句式的发展从句子的语法形式出发,将句子结构进行复杂化,使句子变得更加准确、明确,也更容易表达抽象的概念。

此外,动句式也可以用来表达自然结构,便于说话者表达思想或意图。

总之,《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认知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语言认知角度出发,通过探讨动句式的发展情况以及它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情况来研究它的形式及其意义。

认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动句式的特点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为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动句式提供参考。

“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的主观性和主观量研究

“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的主观性和主观量研究

“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的主观性和主观量研究摘要:“没有比X更Y的(了)”是现代汉语口语常用结构之一,而且是主观性极强且具备主观大量(程度量)的结构。

本文对构式的主观性和主观量进行了详细描写和解释。

关键词:“没有比X更Y的(了)” 构式主观性主观量沈家煊(2001)认为,“主观性”是指语言这样一种特性,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

认知语言学告诉我们语义是主客观的结合,在人际交往当中,人们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态度、立场和情感。

“主观量”是语言主观性在数量范畴上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带有主观感受、态度和评价意义的量。

本文对主观量的考察主要指主观评价自身所显示的程度的量级,即说话人在话语中所表现出的自我表现的量性的程度的大小。

“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的主观性很强,它所表现出的主观量是主观程度大量,量多且超过标准。

一、“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的主观性主观性主要体现在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识三个方面。

(一)说话人的视角“视角”是说话人对客观情状的观察角度,或是对客观情状加以叙说的出发点(沈家煊,2001)。

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情的角度不同会有不一样的情感态度或认识,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而不同“视角”的产生也是由于我们对事物抱有不一样的情感态度或认识,所以说视角、情感和认识互相影响,对“视角”的研究,可以通过分析语法形式来实现。

(1)他跑了。

(2)他已经跑了。

例(1)和例(2)表达的客观事实是一样的,都是“他不在这儿,跑了”的意思。

但是我们从两个例子中得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句子只是说明发生一个动作结果“跑了”,第二个句子中用时间副词“已经”修饰“跑”这个动作,不仅表现出动作结果“跑了”,更涉及到说话人的“视角”。

以“现在”基点来看这个动作所表达的意思可能是:他什么都来不及做就跑了。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个句子的主观性程度比第一个句子强。

现代汉语存在句偏离的认知透视

现代汉语存在句偏离的认知透视

现代汉语存在句偏离的认知透视
张先亮;杨华春
【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33)006
【摘要】存在句的偏离,大多出现在一些文艺语体中,其形成的内在动因与人的思维活动、认知过程密切相关,主要是人们根据客观事实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联想使句子发生偏离.本文试图从认知的视角对存在句偏离现象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总页数】4页(P73-76)
【作者】张先亮;杨华春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46.3
【相关文献】
1.从认知的角度看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偏离用法 [J], 宋会鸽
2.现代汉语与越南语存在句否定形式与情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J],
Hoàng;Tó;Nguyěn;
3.现代汉语与越南语存在句语义比较研究 [J], 黄素源;
4.现代汉语行为动词中介存在句的语法化动因 [J], 黄婉梅;黄晓莹
5.汉语静态存在句中动词语义偏离现象研究述评 [J], 田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虚拟位移的语法构式特征研究

虚拟位移的语法构式特征研究

虚拟位移的语法构式特征研究
虚拟位移(V-Movement)是指在句中发生的语言现象,即某个虚拟成分(如否定副词“不”、疑问副词“吗”或表助词“得”)由原来位于句子语法局部的位置被移动到句子另一部分,即句首或句尾,其中常见的语法构式可以归纳为:把不定式省略加介词短语的反身句;把宾语从句中移到主句末尾的句式;把主语从句中移到句尾的句式;能用“不要”“不会”“不是”等副词作定语充当形容词的句型;不定式短语中“得”被移到动词后面的句型。

虚拟位移形式多样,受到成体系语言理论的影响,在中文句子中屡见不鲜,它实际上是一种语法的“简化”,能够简化句式,使句子更加流畅,也给人带来良好的聆觉效果,因此虚拟位移得到了广大汉语语言学家的关注和探究。

论文从语言现象的角度,对虚拟位移的语法构式特征进行讨论。

首先,分析其在汉语句子中的现象表现和发生规律,即虚拟位移的语言形式特征。

然后,研究其发生的语义形式特征,探讨其在句子中的发生与否的范围以及它的语义作用,以及它的发生背后的原因。

接着,从虚拟位移的发生范围分析中文句型中的对位形式,以及句型形式对发生虚拟位移的影响,并与英语等其他语言进行比较,解析外语中虚拟位移的特点。

本文还尝试梳理虚拟位移的发生机制,首先,讨论虚拟位移在语言习得和使用过程中的发生机制,然后探讨它可能是一种发生情境下的句子简化机制,并对汉语中一些普遍用词发生虚拟位移的可能原因
进行分析,最后以生活中形象化的实例描述,加深对虚拟位移的理解。

综上,本文围绕“虚拟位移的语法构式特征”作了深入探讨,从语言现象及其在句子中的表现,到发生机制及其可能的原因,从定义上进行把握,以更深入的角度有效地揭示了虚拟位移的语法构式特征,为虚拟位移研究的深入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现代语文教育的重心位移的方向分析

现代语文教育的重心位移的方向分析

李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100875)。

现代语文教育受语言学研究状况的内在制约。

语言学界一般认为,20世纪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大致以五六十年代为界线,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主要是对语言结构系统进行静态研究,属于索绪尔语言学的延伸,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开始超越索绪尔语言学,转向对语言使用的研究。

①受西方语言学的影响,前期,我国语言学界为语文教育提供的语言教学知识,总体上属于静态的语言知识体系;而后期(特别是八十年代后),语言学界有可能为语文教育提供更多有关语言使用的言语知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人们对语言现象进行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语言本身,还涉及语言与人(生理、心理和文化等因素)、语言与社会等的超复杂、动态关联。

受上述影响,现代语文教育从1902年设科以来,随着语言变革,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心位移,呈现波浪式发展态势:20世纪前半叶,从文言文教学向白话文教学运动;20世纪后半叶,从语言教学向言语教学运动;21世纪初,从言语学科中心教学开始迈向言语生命智慧教育②。

言语生命智慧教育需要挣脱学科中心本位偏狭的工具实用理性,致力于打通“语言、世界(自然、社会、人文)与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关联,在大开放、大综合和全程互动的真实言语情境中培育生命智慧,真正体现全面育人的教育观。

一、20世纪前期,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语言分科教学的确立(略)二、20世纪后期,从语言教学转向言语教学——语文学科中心本位的形成(一)语言教学转向言语教学的兴起——“双基”目标的提出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语言学界开展了关于语言与言语问题的激烈论争,并逐步转向言语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言语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语用学、篇章语言学、言语交际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等众多新兴学科。

随着言语研究的转向,有学者提出语文教学不属于语言教学,而是言语教学。

主观位移的结构的位移表征——从英汉对比的角度

主观位移的结构的位移表征——从英汉对比的角度

北 京 北 京航 空航 天 大
:
类型 上 有很 多相 似之 处
.
例如
a rr
:
学硕 士 学位论 文
th e
a re
,
.
2 。。 8
.
(1)
th e e o
.
a
A丘
e r
o u r
tr o o
p
s
i
v e
d
th e
.
y
e s
bl i h d g
s
e
o o
d
re
l
a
t io n s w it h
z ] 铃 木裕 文 主 观位 移 表 达 的 [
本 文 将 虚 拟位 移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通 过 对 一 些 语料 进 行 分 析
,
找 出 两 者语

引言
,
慢爬上 山

位移 动 词
否 具有

例如




,

,
:
l u
,
w
l a
丫 等
,
是 根 据 一 个 动词 是

在 上述 例子 中


,
a
句 为趋 向表达
,

b 句是 构型 描 写

C
句 为方式 动
o r
ld ; W e m
u s
t
be p r e p a
th e e
r e
d
.
to
3 ] 刘 宁生 汉 语偏 正 结 构 的 认 知 基拙 及 其在 词 序 类 型 学上 的 意 义 [ C [ ]

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

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

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本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

主要论述把字句主观性研究现状、选题依据、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语料来源等。

第二章本文的理论框架。

首先介绍主观性和主观化理论。

认为“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言语主体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达他的评价、态度和情感,主要表现在“情感”“视角”“认识”上。

而“主观化”则是表达主观性的手段。

主观性的表现手段可以分为:隐型手段和显形手段,其中词汇手段是重要的表现手段。

其次,探讨和把字句主观性有关的问题。

主要探讨三个问题:①把字句主观性的论证。

通过把字句和一般动宾句、“使”字句、“被”字句比较、把字句常出现的语体及修辞格来论证把字句的主观性。

②把字句主观性的鉴别。

通过对出现助词“给”的把字句的意义及“给”后动词的语义特点的考察,来论证“给”的主观标记性。

③把字句的主观表现。

把字句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情感”、“视角”“认识”上。

其中,“情感”体现在对处置对象的“移情”;“视角”主要体现在对主观量的判定上;“认识”主要体现在对把字句语法意义的认识和因果关系的判别上。

第三章主要探讨把字句中,谓语动词和补语所体现的主观性。

谓语动词主要探讨非自主动词(少数自主动词)、心理动词、认定类动词所体现的主观性。

因其自身蕴涵着动作的遭受性、心理感受性以及主观认定性,这些动词都是强主观性动词,自身蕴涵着说话人的情感。

补语主要探讨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所体现的主观性。

动作的结果有的和说话人心理预期是一致的,有的是不一致的。

那些和人的预期结果一致的现实结果,人们习以为常,不会感到意外;那些和人的预期结果不一致的现实结果,人们就会感到意外。

程度补语也是一样,当程度量大大超过心理预期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意外。

第四章主要从状语的角度探讨把字句的主观性。

首先根据刘月华的分类,把状语分为限制性状语和描写性状语,并分别探讨它们在把字句中所体现的主观性。

限制性状语主要探讨时间状语、程度状语和范围状语。

限定性状语的主观性主要和主观量有关,在时间上,表现为主观时间量;在程度上,表现为主观程度量;在范围上,表现为主观范围量。

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

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

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汉语把字句是汉语文法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句法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现代汉语中,它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现代汉语把字句的主观性研究,探讨其特征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性。

首先,把字句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其基本结构包括“把”和“字”两部分。

“把”是一个修饰性的词,常用在“把字”之前,表示“把”后面的“字”作为整体解释。

而“字”表示一种活动,有助于补充“把字”的完整性,并赋予它更多的意义。

把字句的结构上表达的是一种“把”+“字”的关系,在语义上表达的是一种主观的关系,反映出说话者的思维方式和感情色彩。

其次,在现代汉语中,把字句往往用来表达某种或多种主观性信息,这种主观性信息不仅包括说话者的情绪和态度,还包括说话者对外界世界的认识和看法。

例如,“我把他惹毛了”中的“把”表示的是说话者的观点,表明他的行为引起了他的对手的不愉快。

因此,与普通句相比,把字句可以更好地表达说话者的主观信息。

最后,现代汉语把字句在口语中有着普遍的应用,其主观性特征使它能够更好地表达主观信息,从而使口语表达更加真实、自然。

因此,把字句在表达口语中的情感和态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现代汉语把字句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其主观性特征使它能够更好地表达说话者的情绪和态度,在表达口语中的情感和态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汉语句法结构增添了丰富的语言形式。

因此,对现代汉语把字句的主观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加深对汉语句法结构形式、功能和综合语用研究的理解。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汉语句法结构的形式特征和功能定位,有利于提升汉语学习者的实践能力。

现代汉语句法成分中移位现象分析

现代汉语句法成分中移位现象分析

现代汉语句法成分中的移位现象分析句法成分移位的类型:(一)、主谓移位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是汉语抽象句的一般语序,谓语在前、主语在后就形成主谓移位。

主谓移位现象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较多的例子,如孙犁的《白洋淀》中的:“怎么了,你?”,“出来吧,你们!”等等。

主谓移位或者是急于表达新信息,或者是强调谓语,其语义重心在前置的谓语上,前置谓语要重读,后置主语则相对轻读。

这种用法一般出现于表示疑问、感叹或祈使的句子里,陈述句中较为少见。

(二)、定心移位在名词性的静态的偏正短语中,定语总在其中心语前面,起修饰或限制作用,但是在动态的句子中,定语又时却可以出现在中心与的后边。

例如:(1)他买了牛肉三公斤,猪肉五公斤,青菜四公斤。

(2)咱这算什么,小事一桩。

(3)我买了条裤子,黑色的。

(4)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定语移位于中心语之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x 的”组合体,一种是数量短语。

例(3) (4)是“x的”组合体,例(1) (2)是数量短语。

①关于定语后置,目前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发生易位现象”,这以陆俭明、李芳杰为代表;另一种认为确有定语后置现象存在,一般语法论著普遍这么认识,如张志公、张静等。

④移位于中心语后的“X的”组合体是名词性的。

如果“X的”组合体是谓词性的,它往往是陈述性成分,而不是移后的限饰性成分,即定语。

例如:“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蓊蓊郁郁的”是谓词性的,具有陈述性,陈述对象是“树”,承前宾语省略。

我们可以说“树蓊蓊郁郁的”,“但一般不能说“裤子黑色的”、“姑娘姓梅的”。

可见前者是主谓结构,后者只能是偏正结构。

(三)、状心移位抽象句中,状语一般在其中心语前面。

语境句中为了表达的需要,状语有时也可以放在其中心语的后面。

(1)我们吃完饭了,已经。

(2)他走了,也许。

(3)我不想去了,反正!(4)我见过他一面,在武义。

状语后置在表达上或者是表示急于说出中心语所述说的部分,或是为了突出描写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主观位移句的认知理据探析作者:黄华新韩玮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3期[摘要]在主观位移句中,位移动词用于描写静态空间场景,这种位移动词的特殊用法可以从认知角度加以解释。

主观位移及表层语言结构的形成依赖于人类概念整合、概念转喻和完型心理等认知能力与认知操作。

主观位移产生于对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的概念整合操作之中。

在主观位移的语言编码过程中,凸像的选择性、路径信息的必要性和方式信息的受抑制性等语言特点也具有认知理据。

[关键词]现代汉语;主观位移;认知理据;概念转喻;概念整合一、引言位移动词是根据动词是否具有“位置移动”这个语义特征分出的子类,是“含有向着说话者或离开说话者位移的语义特征”的动词。

位移动词一般用在对运动场景的刻画上,如以下例句文中未注明出处的例句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在线语料库的现代汉语部分。

:(1)萨马兰奇缓缓地穿过整个会场,从前排团长袁伟民到最后一排的中国运动员,他亲切地一一握手。

(2)从武汉到广州,航线上云层较多,飞机时而在云上掠过,时而穿行在云中,但并不颠簸。

(3)其实日月山就在青藏公路旁,是内地去拉萨的必经之地。

我寻觅着文成公主当年的足迹,向并不很高的日月山顶攀去。

以上例句中,“穿”、“穿行”和“攀”这几个动词表达了运动主体沿空间中某一路径运动的过程。

在现代汉语中(以及在英语、西班牙语、日语和其他多种语言中),位移动词还可以用在对静态空间关系的描写上,如以下句子所示:(4)与常见的顺着街道方向的排水系统不同的是,巧妙布置的排水沟,穿过街道直接通往东西流向的乌江。

(5)这是一座小城,古老、美丽、幽静。

古罗马时就已声名显赫,摩泽尔河从城外缓缓流过,石铺的小巷在白墙黛瓦的民居间静静地穿行。

(李永君《边走边想》)(6)山凹里的地方是狭长的平地,在或干涸或有流水的河道旁,是星散的村落和繁华的集镇。

道路也大多沿着这些河道边走,穿过一个个村镇,蜿蜒地向前面的山头攀去。

(沈琨《关山无限》)以上几个句子虽然也使用了“穿”、“走”、“穿行”和“攀”等位移动词,但没有表达出任何真实位移;排水沟、小巷和道路等事物显然不可能“穿”或“攀”,它们与背景参照物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这些句子实际上是对静态空间场景的描写。

虽然静态空间关系与位移动词的搭配造成了一种语义冲突,此类句子却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普遍的表达方式。

一系列位移动词和方式状语都可以用在这种语言结构中,例如,公路可以“行进”,可以“蜿蜒”,可以“盘旋而上”,也可以“迤逦而来”。

这种对静态空间场景的动态描写方式在西方认知语言学界被称为“主观位移”(subjective motion)、“虚拟位移”(fictive motion)或“抽象位移”(abstract motion)。

学者们认为,在处理加工此类语句的过程中,人们在某一想象性路径上进行心理模拟位移或心理扫描(mental scanning)。

例如,在处理句(6)时,听话者可以假想某一物体在句子所描写的道路上移动或是顺着道路延展的方向对这一路径进行心理扫描,以此来理解和构建整个静态场景。

这种模拟运动或心理扫描本身并不属于所描写的静态空间场景,它只是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运动,是语言使用者赋予静态空间场景的,所以这种运动是主观的和虚拟的。

Talmy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关注此现象,从语言与其他认知子系统共性的角度分析了主观位移,并进行了初步分类。

Langacker从语言动态性的角度出发,以心理扫描来解释主观位移现象。

Fauconnier则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主观位移句子的意义构建过程。

其后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主观位移心理现实性的实证研究和主观位移句子的跨语对比上。

对主观位移现象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探索还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的主观位移句为研究对象,从语言特点入手,挖掘语言表层结构背后的认知动因,以期对此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Talmy将主观位移分为放射路径型、框架相对型和共延路径型等六种类型。

本文只探讨共延路径型主观位移句的认知理据。

参见L.Talmy,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ume I: Conceptual Structuring Systems, Cambridge: MIT Press,2000.。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人类经验与各种认知能力在语言运用和理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语言能力不是孤立的模块,而是与人类普遍的认知能力紧密相连的;语言系统是在生理基础、客观现实、社会文化、认知能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中形成的。

由此观点出发,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理据的:“尽管语言符号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在不可分析为更小单位的词素上)有一定的任意性,或者有些已经丧失了理据,但是在构成上位或下属范畴的词或词组的过程中,在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和句子)中,是有动因,有理据的”。

本文主要关注源于人类认知的语言理据性,涉及认知能力、概念结构和认知操作等。

语言特点反映认知能力,从语言材料入手,找出特点与规律,挖掘背后的认知机制,这也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本路向之一。

二、主观位移句形成的认知理据主观位移这种认知和语言现象的产生与人类的概念映射、概念转喻和概念整合等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人类具有将两种概念结构整合到一起以产生新的概念结构的能力,这种认知能力被称为概念整合,它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操作能力,在人们进行各种认知活动、加工信息和构建意义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概念整合是在由输入空间、类属空间和复合空间组成的概念网络中进行的。

简单来说,概念映射将两个输入空间的某些成分在类比、一致和转喻等各种关系的基础上联系起来,这些成分在更为抽象的层面上构成了类属空间。

同时,输入空间中的成分和结构被选择性地投射到复合空间中,通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三种认知操作产生突生结构(emergent structure)。

突生结构的产生是概念整合过程中最鲜明的特点。

主观位移本质上是真实运动在静态空间关系上的投射,来自对动态和静态两种空间场景的概念整合操作之中。

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人类无时无刻不在经历、体验和观察着运动现象。

在无数的运动经验的基础上,人们构建起“运动”范畴,以框架或脚本的表征方式储存在大脑中。

在观察某一静态场景时,运动框架可以被激活并投射到静态场景中去。

例如,说话者意欲表达这样一个静态场景:在眼前这片茂密的树林中,有一条新修的公路,蜿蜒曲折,末端消失在丛林的尽头。

公路通常是行人行走和车辆通行的场所,在概念结构中同“运动”这个认知域之间存在部分—整体转喻关系 。

所以,通过部分—整体这个概念转喻,“公路”可以激活其他有关运动的概念结构。

当某一运动场景被激活时,人们可以在这一运动场景与意欲描写的静态空间建立起概念映射,其中最重要一条映射是将运动场景中的路径投射到静态空间中的公路上。

当通过概念映射将两个场景联系并整合到一起时,在复合空间中就形成了主观位移:某一假想物体以公路为路径做假想运动。

在语言层面,说话者可以用“这条公路穿过/伸入密林”、“这条公路在密林中蜿蜒前进”等句子来编码此概念结构。

我们引入Talmy 的运动事件理论并结合语言表层对以上的整合过程作更详细的说明。

Talmy将运动事件定义为“包含运动或维持固定位置的情境”。

一个运动事件由凸像(figure)、背衬(ground)、运动(motion)和路径(path)四个内在成分构成本文采用沈家煊对figure、ground、motion和path四个术语的译法。

参见沈家煊《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载《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3期,第1723页。

[Shen Jiaxuan,“The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A Typological Perspective,”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No.3(2003),pp.1723.]。

凸像指的是运动主体,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即背衬)而运动;背衬指的是主体位移的参照物;运动指运动本身;路径指凸像相对于背衬运动时产生的轨迹。

我们以句(7)为例来说明这四个成分。

句(7)表达了“她跑进门厅”这样一个运动事件,其中“她”是凸像,动词“跑”编码了运动,趋向动词“进”编码了路径,“门厅”则编码背衬。

(7)她迅速跑进黑暗的门厅。

Talmy认为,物体的静止状态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运动事件。

如句(8)中,“水电站大坝”是凸像,“深山峡谷”是背衬,“矗立”编码了“存在”这个状态,“在……中间”则编码了路径。

(8)一座高165米的水电站大坝矗立在深山峡谷中间。

在这里,我们将“运动事件”专指运动不为零的情况,把物体的静止状态,即“零运动”状态下的运动事件称为“静止事件”,把主观位移句的概念结构称为“主观位移事件”。

也就是说,一个主观位移句反映了一个主观位移事件。

主观位移事件在概念层面上由运动事件和静止事件整合而成。

以“这条公路穿过密林”为例,这句话在概念层面上包含两个事件。

其中一个是运动事件,即某一物体在某一路径上运动。

在这个事件中,凸像、背衬、运动和路径这些成分都是不确定的,是抽象的。

这句话还包含一个静止事件,包括公路、密林及两者的相对位置等信息。

在这个事件中,“公路”是凸像,“密林”是背衬,运动状态为“存在”,路径是两者的相对位置。

当这两个事件被整合到一起时,就会产生一个主观位移事件的概念结构:某一假想物体以公路为路径、以密林为背衬进行运动。

我们可以对这一概念内容进行任何符合逻辑与经验的运演。

由于公路和行人或车辆之间存在惯常联系,我们可以把运动主体假想为人或汽车。

在这一心理模拟运动过程中,随着视线或注意点在路面上的前移,公路的最前端不断进入视域范围,所以我们也可以根据句子构建起一种好像公路是慢慢“长”起来的概念内容。

语言层面也体现了运动事件与静止事件的整合。

上文提到,“这条公路穿过密林”这句话所反映的主观位移事件由运动事件和静止事件整合而成。

其中运动事件中的凸像是不确定的抽象物,而静止事件中的凸像是具体的事物,即“公路”。

在主观位移的语言表层中,静止事件中的凸像“公路”占据了主语的位置,成了主观位移中的凸像。

这是因为“公路”作为具体事物,是这个主观位移事件中最凸显的成分;它是句子所要描述的主要对象,其形状特点以及同背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这个主观位移句要传达的主要意思。

动词“穿”编码了运动事件中“运动”这个成分。

应注意到,位移动词的具体选择受到了静止事件中的凸像“公路”所激发的运动事件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