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业人才的属性特征述评与环境弹性模型构建
基于洋葱理论的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
素质模型理论最早发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美国心 理学家麦克利兰发表题为《Testing Competence rather thanIntelligence》的文章,首次提出“素质”的概念,即把直接影响工作绩 效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素质。他在文中指出:决定一个 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除了拥有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 能外,更重要的取决于其深藏在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 观。麦克利兰在素质理论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评价分 析技术,即能力素质模型,该模型提炼了绩效优秀人员具备的核 心素质与能力,以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的优势在人力 资源管理与开发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此后素质模型被 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引起不同领域学者深入 和广泛的研究。
个性品质是个体通过对待现实事物的态度及具体的行为方 式所表现出来的经常性和稳定性的人格特质。它是个性心理特 征和个性倾向性的统一体。
态度是指某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它既 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又是一种行为倾向。态度的心理结构 主要包括三个因素,认知因素:即个人对客观对象具有评价意义 的叙述;情感因素:即个人对客观对象的情感体验;意向因素:指 个人对客观对象的实际反应或行动态度。
易于培养和 评价的潜能
技能 自我形象 社会角色 个性动机
态度、价值观 知识
难以培养和 评价的潜能
图1
该模型展示了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并说明了各构成要素 由内至外逐渐可被观察、被衡量的特点。洋葱模型中各素质要 素由内至外依次是动机和个性,态度、价值观、自我形象和社会 角色,知识和技能等。
学者
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它 引导个人行为方式朝着有利于目标实现的方向前进,防止行为 偏离。动机的强烈与否直接影响行为过程的效率和结果。同样 情况下,具有强烈成功动机的人会为自己设定一些具有挑战性 的目标,并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它,并积极听取意见,争取做到 最好。
基于创业过程分析的创业人才素质模型构建及课程设计
P I O N E E R I N G W I T H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M O N T H L Y N O .8 2019作者简介:康聪聪(1995-),女,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高等教育史㊁课程教学㊂收稿日期:2019-06-26基于创业过程分析的创业人才素质模型构建及课程设计康聪聪(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000)摘 要:广义的创业过程是指一项有市场价值的商业机会从最初的构思到形成新创企业,以及新创企业成长管理的整个过程㊂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创业过程的概念和分析,根据创业过程每一阶段的任务析出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素质能力,并以此作为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依据㊂杰弗里㊃蒂蒙斯的T i mm o n s 模型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强调动态性和复杂性融合理论模型的杰出代表,根据T i mm o n s 模型建构起创业人才素质模型,并根据该素质模型进行基于创业过程的课程设计㊂关键词:创业过程;T i mm o n s 模型;创业人才素质;创业课程中图分类号:F 272.9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2272.2019060360 引言自1997年清华大学生率先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发展了20多年,日趋成熟的创新创业大赛以及不太成熟的创新创业课程构成了我国当前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㊂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确立到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㊁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这一总体目标既是当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努力方向㊂明确创新创业人才素质要求,建立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实践㊂本文基于创业过程对创业人才素质进行分析和模型构建,并提出相应的课程体系㊂1 T i m m o n s 创业过程模型分析创业过程(V e n t u r e C r e a t i o n P r o c e s s)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过程通常包括一项有市场价值的商业机会从最初的构思到形成新创企业,以及新创企业的成长管理过程;狭义的创业过程往往只是指新企业的创建㊂在大多数研究中,创业过程通常是广义的,本文亦为广义㊂创业过程的模型构建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早期的研究者常常是以新创企业的成长过程为核心,按照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构造模型,代表性的有加尔布雷斯(G a l b r a i t h )的简单线性模型㊁丘吉尔(C h u r c h i l l )和刘易斯(L e w i s )的复杂线性模型㊂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对创业过程理论模型的探讨,大致遵循了由侧重复杂性的理论模型过渡到注重动态性的理论模型,最后强调动态性和复杂性融合的理论模型的内在逻辑,最具代表性的便是T i mm o n s 模型㊂美国百森商学院杰弗里㊃蒂蒙斯(J e f f r y A Ti m -m o n s)是美国创业学教育和研究的领袖人物之一,1999年在‘新企业的创建“(N e w V e n t u r e C r e a t i o n )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创业过程模型理论(见图1)㊂他认为,成功的创业活动必须对机会㊁创业团队和资源三者进行最适当的匹配,并且还要随着事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动态平衡;创业过程由机会启动,在创业团队建立以后,就应该设法获得为创业所必需的资源,这样才能顺利实施创业计划㊂如图1创业过程模型所示,T i mm o n s 认为,创业机会是创业过程的核心要素,创业实质上是发现与开发创业机会的过程;资源是创业过程的必要支持,是开发机会㊁谋求收益的基础;创业团队是在创业过程中发现和开发机会㊁整合资源的主体,是新创企业的关键要素㊂在创业活动过程不同阶段,机会㊁团队和99科技创业月刊 2019年第8期图1 创业过程模型资源这3个因素会由于相对重要性发生变化而出现失衡现象㊂在创业开始阶段,商机较大而资源较为缺乏,三角形将向左边倾斜;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将拥有较多的资源,但这时原有的商机可能变得相对有限,这就导致另一种不均衡㊂创业领导者及创业团队需要不断探求更大的商机,进行资源的合理运用,使企业发展保持合适的平衡㊂这三者不断调整,实现动态均衡,就是新创企业发展的实际过程㊂良好的创业管理必须能够根据创业活动重心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以保证创业过程重新恢复平衡㊂并且在创业过程中,由于机会模糊㊁市场不确定㊁资本市场风险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经常影响创业活动,致使创业过程充满了风险㊂因此,创业者必须依靠自己的领导㊁创造和沟通能力来发现和解决问题,掌握关键要素㊂显然,这要求创业者具有超凡的智慧和卓绝的能力㊂2 基于T i m m o n s 模型的创业人才素质模型构建这部分对于创业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是基于人 职 组织 相匹配的原理,根据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K e y Su c c e s s F a c t o r s )来开发素质模型(另外两种是通过问卷调查测评和素质理论),其关键在于识别并获取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并将其转化为与职位相对应的素质要素体系㊂T i m m o n s 认为,创业领导人和创业团队必备的基本素质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自如地对付逆境,有正直㊁可靠㊁诚实的品质,富有决心㊁恒心和创造力㊁领导能力㊁沟通能力等㊂一个优秀的创业者需要具备多种基本素质和优秀品质㊂本文从过程角度出发阐述创业过程的不同阶段创业者应该具有的素质品质,从而形成一个过程性的创业人才素质模型㊂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将大学生创业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创业准备阶段㊁企业设立阶段㊁新创企业成长管理阶段㊂(1)创业准备阶段㊂基于T i mm o n s 创业过程模型分析,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机会的发掘和团队的组建,影响因素为机会和团队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㊂这一阶段创业者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商机的发掘与选择㊁竞争状态和战略环境分析㊁创业团队的组建㊁商品研发或创新计划设计㊁商业模式设计㊁保护知识产权㊁保持创业热情等㊂相应地,创业者要做好这些事情,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包括:创新精神㊁冒险精神㊁机会识别与评估能力㊁独立自主能力㊁人际交往能力㊁团队协作能力㊁领导感召能力㊁研发能力㊁知识运用能力㊁逻辑思维㊁自信独立㊁专业技术知识㊁行业调研知识㊁法律知识和公关礼仪知识等㊂(2)企业初创阶段㊂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撰写创业计划书和资源的获取整合㊂创业者需要做的工作包括:撰写创业计划㊁企业融资㊁资源整合与管理等㊂工作庞大而复杂,创业计划包括营销计划㊁财务计划㊁生产计划㊁运营计划等;企业融资包括风险资本㊁财务预测㊁价值评估等㊂相应地,创业者要做好这些事情,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包括:意志力㊁坚韧性㊁谋略决策能力㊁资源整合能力㊁组织管理能力㊁诚实守信㊁责任意识㊁专业技术知识㊁市场营销知识㊁企业运作知识㊁会计财务知识等㊂(3)新创企业成长管理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团队管理和资源管理,以及根据资本市场环境随时调整以维持 倒三角 的平衡㊂创业者需要做的工作包括:企业生存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㊁技术与生产㊁市场营销㊁财务管理等)㊁企业战略管理㊁企业成长管理㊁企业创新管理㊁企业文化建设和新创企业危机管理等㊂相应地,要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包括:组织管理能力㊁市场洞察能力㊁战略规划能力㊁创新精神㊁诚实守信㊁反省和学习能力㊁挫折承受力㊁领导感召能力㊁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知识㊁企业成长规律知识㊁专业技术知识等㊂基于T i mm o n s 创业过程的创业人才素质模型可以用图2更清晰地呈现㊂图2 创业人才素质模型3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从以往创业课程设置研究以及当前许多高校的创业课程设置现状来看,大多数课程是按照培养创业基础知识㊁创业心理素质㊁创业实践能力3个方面来设置的㊂本文基于T i mm o n s 的创业人才素质模型进行新的课程体系设计㊂001P I O N E E R I N G W I T H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M O N T H L Y N O .8 20193.1 设计原则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㊁知识发展㊁教学等一般规律以及创业过程㊂基于此,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应该遵循目标导向㊁因材施教㊁循序渐进㊁灵活开放的原则㊂目标导向㊂创业课程其实是创新创业课程的一部分,它有特殊明确的目的性㊂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目的是将具有创业倾向和基础的学生选拔出来并实施进一步的培养,增强其各方面的创业技能,最终成为创业人才㊂因材施教㊂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开展的,目的是增强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而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部分,创业教育则更有针对性,通过前期的选拔,只面向具有创业倾向和创业基础的一部分学生,注重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实际操作㊂循序渐进㊂根据T i mm o n s 的创业过程理念,创业过程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之间都紧紧相连甚至没有明确的分界线,课程安排在分阶段划分的同时也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注重衔接和过渡㊂灵活开放㊂创业过程本身就带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㊁灵活的方式来开展课程的教学㊂年级与年级之间㊁学院与学院之间打通壁垒,提供更多的机会给更多的学生㊂创业课程要紧紧与学院教学联系起来,与学院沟通尽可能多地提供选修课程种类,主要是专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两类㊂3.2 设计内容将高校整个创业课程体系看作一个创业过程,并依据创业过程阶段设置相应的课程,学生在学习创业课程的同时,也在体验并开展一个创业的过程㊂(1)创业准备阶段课程设置㊂在创业准备阶段,创业者重点是要进行机会的发掘和团队的组建㊂所以这一阶段课程的核心是学生创业意识培养㊁创业机会认知;基础是创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主要包括:培养创造力思维㊁创业机会发现评估,学科产教融合前沿㊁创业政策法律知识㊁社会人际交往等课程㊂这些课程既有基础知识,也有心理素质及实践能力的学习和锻炼,但都是属于在创业准备阶段必需的基本的素质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采取大班教学加小组学习的方式,在大二学年开设㊂学生模拟组建创业团队形成学习小组,且小组可以在学期中期根据学生意愿进行二次调整,以便形成兴趣和性格有更高默契度的优质小组㊂(2)企业初创阶段课程设置㊂重点在于撰写创业计划书和资源的获取与整合,核心是创业技能的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㊂课程主要包括:企业组织管理类㊁产品营销类㊁企业运营类㊁融资类等㊂这一阶段课程为面向全体学生的选修课,最好是大二学年创业课程优秀的创业团队(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㊂在课程最后,按照创业意向和兴趣组成创业团队,除各科课程单独考核外,还要整体递交创业计划书作为这一阶段的创业进程成果,并通过各种创业大赛评出优秀团队开展实体融资㊂(3)企业成长管理阶段课程设置㊂3个阶段课程的设置是连续不间断的,对学生进行追踪服务㊂针对在第二阶段已具雏形的企业团队进行一对一培训和服务,课程形式更多地偏向于实践,授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形式的不同也趋于多样化㊂培训和指导内容主要包括:更高层次的组织管理㊁战略规划㊁创新革新㊁创业操守等㊂在这一阶段,课程内容应少而精,目的是使创业学生慢慢脱离教师的指导,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挫折中不断地成长㊂该学年的课程考核可设置为量化的企业盈利加质性的公司文化㊁团队精神㊁发展潜能等㊂参考文献:[1] 王占仁.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争论与反思[J ].教育发展研究,2015,35(Z 1):113-119.[2] 林嵩,张帏,邱琼.创业过程的研究评述及发展动向[J ].南开管理评论,2004(3):47-50.[3] 董保宝,葛宝山.经典创业模型回顾与比较[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3):19-28.[4] T I MM O N S ,J .A .N e w V e n t u r e C r e a t i o n [M ].N e w Y o r k :R i c h a r d D ,I r w i n ,1999.[5] 李芳凝,张建哲.大学生创业素质模型构建及培养路径[J ].现代教育管理,2011(8):105-108.[6] 卢新文.基于T i mm o n s 模型的中国大学生创业过程模式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13-16.[7] [美]唐纳德㊃F 库拉特科著.创业学(第9版)[M ].薛红志,李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8] 梁巧转,赵文红编著.创业管理[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9] [美]珍妮特㊃K 史密斯等.创业融资战略㊁估值与交易结构[M ].沈艺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0] 梁贵红,罗一斌,刘世平.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探析 以滁州学院为例[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7,34(6):85-89.(责任编辑:吴 汉)101。
论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体系开发
论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体系开发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能力体系,以培养和选拔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本文将探讨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体系的开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的定义与特点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是指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创新和创业的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机遇,并迅速作出反应。
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为了培养和选拔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能力体系。
职业能力体系是指根据不同行业和职业的需求,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进行系统化、层次化地规划和构建。
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技能能力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体系的核心是专业技能能力。
这包括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
在构建专业技能能力方面,需要考虑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确定所需的专业技能标准和培养目标。
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
创新能力包括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方法的掌握等。
在构建创新能力方面,需要引入实践教学、项目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创业精神和领导能力创业精神和领导能力是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素质。
创业精神包括勇于冒险、处理风险、开拓创新等能力。
领导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管理能力以及判断决策能力等。
在构建创业精神和领导能力方面,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领导能力。
4.综合素质除了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外,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现状、问题与对策
(承担项目情况、品种情况、论文专著与专利情况、 获奖情况)、8 个二级指标(项目总数、项目经费总 额、审定品种总数、品种权总数、论文专著总数、专 利总数、获奖情况、获奖等级)的种业科技创新人才 评价模型,并通过引入熵权法尽可能排除指标权重 确定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 观性[1]。王立朴(2017)基于多维绩效观构建了包 含3 个一级指标(任务绩效、关系绩效、适应性绩 效)、7 个二级指标(创新行为、创新结果、人际促进、 工作奉献、学习适应性、创新适应性、不确定适应 性)、23 个三级指标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 系[2]。时玉宝(2014)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包含6 个一级指标(智力水平较高、知识结构合理、创新意 识积极、创新动机强烈、创新精神坚韧、较强的科技 创新能力)、27 个二级指标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 指标体系[3]。赵伟、林芬芬、彭洁等(2012)以胜任 力模型理论和个体创新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创 新型科技人才个体素质评价冰山模型,并通过建立 个体素质与创新行为的映射关系,从创新知识、创
标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6]。 指标的电力企业高层次创新型技术人才评价指标
1 2 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的构建
体系[13]。
盛楠、孟凡祥、姜滨等(2016)将科技人才分为 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技创业人才,并根据人才评价理 论和人岗匹配原理分别构建了包含3 个一级指标 (基本素质、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的科技创新人才 评价指标体系和3 个一级指标(基本素质、创业能 力、创业项目)的科技创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7]。 赵伟、包献华、屈宝强等(2013)将创新型科技人才 分成基础研究类、工程技术类、创新创业类三大类, 并基于前述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的理论模型(6 个 共性的一级指标),针对三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不 同特征,提出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 系[8],但当时只比较和讨论了三类人才各自的二级 指标、三级指标,并未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随着研 究的深入,赵伟等(2014)采用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 并检验了基础研究类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 系,该指标体系包含13 个二级指标、40 个三级指 标[9]。通过文献研究可以发现,目前重视创新型科 技人才分类评价的研究者较少,导致创新型科技人 才的分类评价成果缺乏。 1 3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
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0 引 言
随着经济 和 科 技 的 全 球 化 发 展 ,大 力 培 养 和 吸 引 创新型科技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 战略性选择。科技 人 才 评 价 是 科 技 人 才 识 别 、发 现、培 养、管理以及重要科 学 家 和 科 技 创 新 团 队 培 养 、重 点 人 才工程推进 的 基 础 ,构 建 创 新 型 科 技 人 才 评 价 体 系 是 落实国家创 新 人 才 推 进 计 划 、建 立 有 效 的 科 技 人 才 管 理制度的 重 要 基 础 性 工 作 。 开 展 科 技 人 才 评 价,应 遵 循分类评价 原 则 ,根 据 各 类 型 评 价 对 象 的 不 同 特 点 和 成长规律,采取不同 的 特 征 性 评 价 指 标 和 评 价 标 准 ,适 用不同的评价流程和评价方法。
科技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研究
科技⼈才素质模型的构建研究2019-07-04摘要:⽬前。
全球性科技⼈才短缺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特别是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科技⼈才的有效配置和培养更为迫切。
本⽂分析了科技⼈才的素质要求,采⽤问卷法进⾏数据收集,采⽤因⼦分析法构建了科技⼈才的素质模型。
构建素质模型有助于科技⼈才的⾼效配置和科学培养。
关键词:⼈⼒资源管理:科技⼈才;素质模型⼀、问题的提出21世纪是以⾼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速发展。
科技⼈才已成为企业成败、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如何充分发挥科技⼈才的作⽤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之⼀。
⽬前,全球性科技⼈才短缺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特别是在后经济危机时代。
科技⼈才的有效配置和培养更为迫切。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催⽣重⼤科技创新,⽽科技⼈才则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经济增长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才进⾏科技创新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发展模式。
从主要依靠简单的劳动投⼊和资源环境投⼊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体制创新的转变,必须⼤⼒引进和培养科技⼈才。
⼆、科技⼈才的素质要求素质呈多维状态,涵盖若⼲因素,包括知识、技能、动机、特质、态度、⾃我形象等。
近年来管理界对素质的关注转向了岗位,认为每个岗位都有与其匹配的素质类型和等级,应该将素质与岗位要求的素质结合起来,形成素质模型。
1.科技⼈才的素质结构美国⼯程院预测,2020年或更远的未来,从事科技⼯作的⼈才最需要具有分析能⼒、实践能⼒、创造能⼒、交流能⼒、商业管理能⼒、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终⽣学习能⼒等素质。
美国新墨西哥州⽴⼤学认为应具有职业道德和勤奋坚持,⼝头交流能⼒和交际能⼒、教育和专业知识。
澳⼤利亚认为,科技⼈才的素质由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组成,基本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系列正式、⾮正式信息源的知识、最新的技术和技巧、⼯具知识:基本技能包括职业规划能⼒、交流技能、研究能⼒、分析能⼒、风险和危险管理的能⼒、综合能⼒、从多个侧⾯理解的能⼒。
浅析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
浅析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科技创新人才是指能够在具有创新性、开拓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科技领域中展现出优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人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为了培养和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我们必须从环境层面进行调整和优化。
首先,政策层面的调整。
政策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对整个社会形成导向。
政策上的调整包括了宏观政策、细则政策和资金政策。
宏观政策包括了国家对科技创新领域的宏观指导以及主要任务的安排。
细则政策主要包括了科技领域的创新创业方向和目标的具体细则。
而资金政策则包括了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和奖励。
其次,教育层面的调整。
教育是人才的源泉,要培养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必须从教育中做起。
在教育层面的调整中,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
同时,建立科技创新人才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人才的榜样作用,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科技创新领域。
最后,社会层面的调整。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社会层面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关注和鼓励;二是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机会。
在关注和鼓励方面,社会可以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和报道,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社会形象和地位。
在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机会方面,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创新平台和资源,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更大的施展空间和机会。
总之,要想让科技创新人才在发展环境中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必须从政策、教育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环境的调整和优化。
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
创新型人才柔性环境与评价体系构建
创新型人才柔性环境与评价体系构建根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以及目前社会就业的形势来看,创新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消除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教育的要务,而高等院校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引导者。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对于人才的传统定位与质量评价指标已不符合沿用于评价现今亟须的创新型人才,反而成为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阻碍。
标签:创新型人才;柔性环境;评价体系传统的”制度”为本位,以“管理”为本位,以“牺牲”学生个性发展为代价的“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不同于刚性的教育体系的“标准化”柔性的育人环境更遵循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这种“入校一色,出校万彩“为核心特征的育人环境突出了专业柔性、课程柔性、评价柔性的培养模式。
非“标准化”的人才评价体系,融合人才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几个方面,形成“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四位一体的人才评价体系。
一.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比1.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参考过去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发现,传统的人才质量评价主体是单一的政府评价,其评价带有主观性与片面性,此外政府评价具有泛行政化的特点。
与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相比,传统的评价忽视了能力的多元化,仅仅把目光放在学术上。
这种标准显然不利于创新事业的发展,因此应充分考虑结合自身的考核方式与国外优秀的评测机制,建立公正合理的、符合社会人才需要的评价体系。
创新人才的评价主体与系统需要革新,其培养模式也应随之改变。
教师不再作为唯一的引导者,教学场所也不应局限于教室之内,对学生的培养可加入社会实践的部分,令学生能尽早地、真实地接触到社会,通过一些企业的参观学习令学生意识到知识运用、能力创新的重要性,达到多元教育、全面教育的目的。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特征与培养途径论文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特征与培养途径论文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特征与培养途径论文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落实中,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
现代工程的综合化和复杂化对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不断提出更新和更髙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特征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现代工程需要一大批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一般而言,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都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
1.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指的是个体具有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种概念、方法、经验等知识形成的知识子系统所构成的知识大系统。
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
所谓整体性指的就是构成知识结构的所有要素应该具备集合性、层次性和相关性。
而环境适应性要求个体的知识结构要具有动态性,即不断的调整组成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或者是更新改造构成要素。
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的质量越高,创新越容易,创造力也就越高。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强调“厚基础、宽口径”。
所谓厚基础,就是髙等工程教育既不能是满足一般学生需求的“一般教育”,又不能是过分强调专业面的很窄的专才教育,而是进行工程技术基础教育,使学生在工程技术方面有坚实的基础,这既有利于增强学生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有利于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程实践需要的能力。
所谓宽口径,就是学生对不同工程实际的适应能力强。
这是工程实际对人才培养提橱的要求。
“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即是强调为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和空间。
大学生作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主体,其知识结构的模式有很多种,如“通识型”模式、“T型”模式和“复合型”模式等。
在遵循大学生知识结构优化原则的条件下,比较理想的是“复合型”知i只结构模式。
创业家智慧模型构建及评价
创业家智慧模型构建及评价学术界和实践界鲜有对创业家知识、经验、能力、素质等的研究。
本文界定了现代意义的创业家,构建了现阶段创业家的智慧模型;并运用访谈法获得数据,评价了创业家智慧模型构成要素的相对重要性。
结果显示,模型的构建和评价与现实拟合,凸显了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创业家智慧模型构建评价创业家,主要指醉心于追求成长、敢于创新与冒险的经营者,他们是活跃在企业创立和成长阶段的企业经营者,或者是创业活动的推动者、创新团队的领导者;并以其个性化的经营风格领导团队或企业。
他们面对的是产品不够成型、营销模式不成熟,尤其是企业组织制度处于创建中的情形(郭会斌,杨青,2007)。
创业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开创小企业;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大企业内部实施企业内部创业。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创业家的胜任能力、素质进行了研究。
David C McClelland(1973)指出,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未来成败是不合理的,应该用胜任特征测试代替智力和能力倾向测试。
随后,学者们又建立了素质的洋葱模型(Boyatsiz,1993)和冰山模型(Spencer,1993)。
但是,对于研究创业家而言,不能仅限于知识、技能、能力等维度,应转向研究创业家的智慧,应建立智慧模型。
创业家智慧模型的构建对创业家的相关研究确认了三个与创业精神相联系的因素:商业业主的背景特性;与创业类型相联系的动机和态度;与先前职业生涯、孵化组织和创建程序相联系的因素的复杂性。
它们影响、构成了创业家的知识、经验、技能和素质、智慧架构。
(一)商业思维图景纵观商业实践和已有的相关文献,创业家在企业的初创和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对未来的一种意图、映像和方向感,而不是制定清晰的战略方案。
明茨伯格等(2002)认为,(企业家学派)不仅将战略形成过程绝对地集中在个别领导人身上,而且强调某些与生俱来的心理状态和过程,如直觉、判断、智慧、经验和洞察力。
在初创阶段,大多数情况下不是集体的或文化的结晶,而是个人的、领导者构思的产物。
基于洋葱理论的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
及价 值 观 。 麦 克 利 兰 在 素 质 理 论 中 提 出 了一种 新 型 的人 力资 源 评
价 分 析技 术 , 即能力素质模 型, 该 模 型提 炼 了绩 效 优 秀 人 员 具 备 的 核 心素 质 与 能 力 , 以评 价 结 果 更具 科学 性 和 准 确 性 的 优 势 在 人
进入2 1 世纪 , 科 技 创 新 人 才 已成 为 区域 发 展 的 第 一 战 略 资 源, 是 一 个 国 家 和 地 区 取 得 综 合 竞 争 力的 关 键 因素 。 处 于 经 济 发
展 前 沿 的 城 市, 要 在 激 烈 的 人 才 竞争 中 占领 制 高 点 , 科 技 创 新 人 才 引 进 是其 必 然的 选 择 。 而 科 学 的 引进 和 培 养 一支 强 大 的 科 技 创
学 者 认 为 创 新人 才 最根 本 的品 质 是 坚 强 的 创 新 能 力 、 自觉 的 创 新
意识和缜密的创新思维。 三 是 强 调 创 新 人 才 的综 合 特质 。 综 合 特 质 由一 般 特 质 和 创 【 ] 新 特 质 共 同构 成 , 一 般 特 质 包 括 自然 特 质 、 L
科技创新人 才的引进和 评价具有重要 的理论和 实践价值 。
关键词 : 科技创新人 才 洋葱理论 素质模型
强调创新型人才的一般特质 。 这 些 特质 包 括 以下 六 点 : 广 博 的 知 识、 浓厚的 好奇心和兴趣 、 敏锐 的洞察力、 勤 奋 刻 苦 和 集 中注 意 力、 诚 实 、责任 感 和 自信 心 。 二 是 强调 创 新人 才 的 某 一 个 特 质 。 有
和 障 碍 表 现 …极 夫的 兴趣
羡国 工程 院 预 测 , 2 0 2 0 年 或 更 远 的 未
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机制与环境优化研究
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机制与环境优化研究【摘要】众所周知,伴随着进入现代化时代,进入新时期,各个国家都在加强,对于科技人才的引进,因为科技人才不仅可以推动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更可以推动国家的经济转型升级,为此我国也一直在加强对于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和引进,并且有针对性的为他们制定更加合理优惠的政策,更加良好的平台,在全社会范围之内形成了极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不过目前科技人才在实际创新创业过程之中,还面临着体制机制的阻挠以及环境的不利因素,本文就针对于科学人才创新创业机制与环境优化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为国家发展提供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关键词】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引言】在各种创新要素之中,人才是最活跃的要素,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为了更好的聚集人才力量,提升人才资源,我国综合各方面的考虑,正在实施各种各样的鼓励机制,并且推动了一系列科技人才的培养方式和鼓励方法,在全国范围之内形成了,大家对于科技的重视度,提高形成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但是目前科技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之中所面临的环境依旧不够良好,导致很多科技人才没有展现自己的实力,没有发挥自己的力量,国家也没有对这些人才予以更高的关注度,对他们的能力进行运用,所以现在加强对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机制和环境的优化势在必行。
一、科技人才创新创业面临的困境1.开发机制不合理当前各国都已经重视起人才的重要作用也认识到了人在这一活跃因素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每个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各种政策,实现对于人才的引进,实现对于人才的培养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使得高科技人才可以实现自主创业,并且给予极大的鼓励和帮扶,但是目前仍然面临着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不合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过多强调开发数量。
当前我国加强对于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加强对于创新创业产业园的建设,为此各个地区都有着数量较多的高新科技园或者是工业园,这些地区享受国家最优惠的政策,同时也有着国家的辅助帮扶,但是很多地区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盲目引进人才,盲目引进先进技术的现象,没有考虑到这些人才技术是否符合该地区的发展,是否能够与当地产业基础相适合,也从未考虑过这些科学技术是否有应用的价值,有应用的意义,这些应用是否能够推动中国的发展以及经济的提升。
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工作态度:评价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敬业精神等; 2、专业素养:评估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跨学科融合能力等;
3、团队能力:评价人才的团队意识、领导力、沟通能力等。
五、绩效评估体系与创新型科技 人才贡献
绩效评估是衡量创新型科技人才实际贡献和价值的重要手段。构建绩效评估体 系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二、人才分类评价指数的构建与 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数尤为必要。评价指数的构建 应基于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包括知识储备、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 方面。具体构建过程中,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数学方法,确 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创新能力评估的内涵与方法
谢谢观看
一、医学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1、科研能力:这是医学科技人才的核心能力,包括申请科研项目、发表学术 论文、拥有专利等。科研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了医学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学 术水平。
2、临床技能:对于医学科技人才来说,临床技能同样重要。这包括诊断和治 疗疾病的能力、手术操作的能力以及临床教学能力等。
3、团队协作能力:现代医学的进步往往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因此团队协作能 力成为了医学科技人才必备的素质。这包括与医疗团队其他成员的沟通能力、 协作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等。
4、综合素质:这涵盖了医学科技人才的职业道德、继续学习能力、解决问题 能力等多方面。这些素质对于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二、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意义。通过构建这 一体系,我们可以有效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满足行业和企业的 需求,推动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应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的构建和落实,为我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创业期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环境的优化
人才环境是指人才生存和发展的以社会物质、精神条件为内涵的综合体。
环境与人才之间相互促进,彼此推动。
良好的环境是实现人才辈出和人尽其才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比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许多环境优势,如灵活且富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宽松且极具事业前景的个人发展空间、迅速发展起来的各级高新技术区这一良好的发展平台等。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各种技术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这类人才的流动率却是非常高的,而这种流动往往与企业的微观人才环境紧密相关,会影响到企业的兴衰,尤其是对处于创业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有时甚至关乎企业的存亡。
创业期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特点创业期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高风险,包括项目、技术、市场和财务等风险。
同时,企业在这一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新技术、新产品成功开发和设计、市场的成功进入及拓展等,企业的成本支出较高而市场收益较低。
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企业的组织结构体系还不完善,经营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较低。
而在人力资本管理方面,则表现为以下一些特点:1.缺乏规范的人力资本管理制度。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期,一般表现为风险资本与技术人力资本的结合,企业的成长主要来源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突破,规范化、制度化的经营管理并不是企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人力资本管理方面,具体表现为: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和指导;没有完整的开发、培训体系;从事人力资本管理的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过度依赖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等。
2.企业员工绝大多数属于知识型人才。
在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初期,知识型员工在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和调整工作内容上需要拥有发言权,希望有机会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员工的工作目标,尤其是优秀员工的工作目标是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
同时,知识型员工的离职率较高,特别是优秀的技术人员。
这类员工是市场上的稀缺资源,一旦企业不能满足他们发挥才能的要求,他们随时可能离开企业,而企业则可能因为流失优秀员工而陷入衰退的困境。
科技创业人才若干方面的探讨
科技创业人才若干方面的探讨1 科技创业人才概述1.1 科技创业人才的定义顾名思义,创业人才是指参加或者从事创业活动的人才。
其中创业的过程包括,了解认知市场环境、组织、管理、整合生产要素,承担风险并获得创业收益。
而科技创业人才是创业人才其中的一类,科技创业人才是通过把自己的科技劳动成果转化为生产要素,个人创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合作者合办企业,将科技成果投入到市场,以此获取收益,并同时承担风险。
1.2 科技创业人才的特点首先,创业人才中的科技创业人才是普遍有较高的知识学历背景,并对知识与科技有很强的依赖性,很多科技创业人才具有良好的科技背景和工作背景,目前的科技人才创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科技人才离开原雇佣企业,自立门户;一种是科技人才转变身份与公司领导阶层直接合作参加,帮助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两种不同形式的创业人才的能力素质都较高,他们能够通过科技创新获得知识产权、技术机密,能够设计创造新产品或者对现有的产品进行功能、品质的提升,使产品功能能够进一步满足市场的需求。
其次,他们具备经营管理的能力,具有企业家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与洞悉市场,把握人脉的能力,成功的创业者有对机会的判断能力,能够捕捉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利用。
有自信心,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假设没有坚持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很容易就会因为创业中途遇到的困难而一蹶不振、半途而废。
好的人脉关系,熟悉行业市场行情、能够笼络相关的人才与合作伙伴,并善于利用人力资源。
最后,创新的胆识与抓住机遇的能力,创新是事业能够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科技的精髓是敢于创新的想法,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知识结构更新日益加快,创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显得更为重要,而创新能力、敢于创新的精神也是科技创业人才能够超越前人、开拓发展的必然条件。
2 我国科技创业人才研究的现状2.1 人才资源结构不平衡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不同行业之间的发展都处于调整阶段,新兴产业迅速发展,而科技创业人才在此环境之下,他们的福利保障与资源受到影响,他们需要的资源仍然不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我国传统行业的人才积压、闲置较多,而乡镇企业、新兴行业的人才仍然处于紧缺的状态,出现了发展的不均衡。
科技创业人才的属性特征述评与环境弹性模型构建
科技创业人才的属性特征述评与环境弹性模型构建
周方涛
【期刊名称】《科技进步与对策》
【年(卷),期】2012(029)016
【摘要】科技创业人才作为一个群体,研究分析其属性与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群体自身的成长规律,探寻群体与经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为科技创业人才开发提供科学指导.现有的创业研究主要关注三大方面:创业者特质、创业组织成长和创业环境.而在创业者对创业环境的能动作用方面研究较少.运用文献归纳等综合分析方法,认为科技创业人才具有四大本质属性(遗传性、社会性、资本性和创造性)和三大基本特征(知识特性、经济活性和事业韧性).运用类比法,提出创业环境弹性概念,构建并分析了科技创业人才四面体特征模型和环境弹性函数,强调科技创业人才对环境的能动作用,弥补了现有创业研究的不足.结果表明,环境弹性与知识特性、经济活性、事业韧性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设计科技创业人才创业认知问卷,给出了特征模型的量化赋值方法,为深化研究科技创业人才特征模型奠定了基础.
【总页数】5页(P141-145)
【作者】周方涛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000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16
【相关文献】
1.河北科技创业人才成长环境构建策略 [J], 陈伟;岳建芳;朱七光
2.科技创业人才科技创新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r——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J], 陶卓
3.科技创业人才科技创新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J], 陶卓;
4.创新创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以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例[J], 钟嘉琳; 曾群超; 余全民
5.全链条式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J], 马赫; 王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机制与环境优化研究
并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政 策与制度 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开发机 制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过度强调开发 数量 在人才开发和培养过程中过度强调规模的扩大而非 人才质量 纵观国内部分工业园或者高新科技区为了能够 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完成指标任务盲目地引入大量科技 人才并未考虑其 研 究 领 域 核 心 技 能 是 否 与 当 地 的 产 业 基 础发展前景相适 合 也 未 考 虑 此 类 科 技 人 才 是 否 适 合 创 新 创业发展 第二行政干预较为严重科技人才开发缺乏市 场驱动 纵观国内人才开发现状很多地方依旧通过政府包 办的形式开展科技人才开发工作并没有通过促进产业转型 发展等方式自主吸引开发创新创业的科技人才并且部分地 区政府盲目攀比谁提供的配套政策和惠利政策更完善更具 吸引力为获取更多的科技人才各地政府纷纷制定政策提 供经济补助等呈现出明显的行政干预较为严重问题科技 人才开发缺乏市场驱动
浅析创新人才形成与社会环境关联性
笔者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院一是袁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不 是依靠创新驱动袁而是依靠资源袁以及中国特定发展时期的机遇和特 殊政策的扶植袁而正是这些所谓的资源驱动及倾斜支持政策让企业养 成了野等尧靠尧要冶的思维模式袁缺乏创新动力曰二是袁中国整体科技环境 落后袁创新文化陈旧袁试想如果企业认为仿制就能赚钱袁他们为啥还要 进行有风险的创新投资曰三是袁中国的高校尧研究机构的评价体系存在 严重问题袁科研人员片面追求文章的数量袁没有与企业进行有机整合 的驱动力袁有些学术研究的成果都弄得虚无缥缈袁没法工业应用遥 这就 是中国社会环境的创新现实袁这种浮躁尧急功近利尧不思进取的社会现 实环境直接决定了中国社会创新人才的稀缺遥
全世界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培养袁但各国对创新人才的 理解并不一致遥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到现在袁我国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 方面的学术观点及论文数不胜数遥 对于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型人才袁 学者们的看法很难统一遥 在国外文献中袁我们并未发现直接与野创新型 人才冶对等的概念遥 一些相关的英文术语大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 创造性思维尧创造性人格的特点袁这与中国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主流 看法也并不一致遥
咱责任编辑院曹明明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究的 不足 。结果表 明 , 环境 弹性 与知识 特 性 、 济 活性 、 经 事业 韧性 存 在 正 相 关关 系。通过 设 计 科技 创 业 人
才 创 业认 知 问 卷 , 出 了特 征 模 型 的 量 化 赋 值 方 法 , 深 化 研 究 科 技 创 业 人 才特 征 模 型 奠 定 了基 础 。 给 为 关 键 词 : 技 创 业 人 才 ; 才 属 性 特 征 ; 境 弹 性 模 型 科 人 环 的人 才。 创 现 有 对 创 业 人 才 的定 义 大 体 上 可 以 分 为 功 能 主 义 方 法 和建 构 主 义 方 法 两 派 : 能 主 义 以 坎 蒂 隆 ( C nio ) 功 R a t ln l 和 熊 彼 特 ( e u ee) 代 表 , 为 创 业 人 才 具 有 创 JS h mp tr 为 认 新 和 承 担 风 险 的 功 能 , 过 克 服 自 由系 统 (iea s s 通 1 rl y b tm) e 的矛 盾 而 使 组 织 延 续 , 可 能 是 合 法 拥 有 风 险 收 并
第2 卷 第 1 期 9 6
2 1年 8 0 2 月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Vl . 0 29N O. 6 1 1 A u 2 g. 01 2
Sc e c i n e& Te hn og Pr r s n i y c ol y og e sa dPolc
科 技创业人 才 的属 性 特征述 评 与环 境 弹性模 型构 建
1 2 创 业 人 才 .
与 区 域 经 济 社 会 综 合 环 境 组 成 一 个 开 放 的 、 态 的 和 动
网 络 化 的 复 杂 系 统 。人 才 是 解 决 区域 经 济 和社 会 发 展 的 关 键 问 题 。 现 有 的 创 业 理 论 研 究 主 要 关 注 三 大 方 面 : 业 者 特 质 、 业 组 织 成 长 和 创 业 环 境 , 在 创 业 创 创 而
B a k和 He d ro的 研 究 表 明 , 国 城 市 规 模 扩 大 lc n es 美 2 , 市 居 民 中 受 过 大 学 教 育 的 人 就 会 增 加 一 个 标 O 城 准 离 差 , 明城 市规 模 对 当 地 的 人 力 资 本 和 知 识 积 累 说 会 产 生 一 定 影 响 。研 究 科 技 创 业 人 才 的 属 性 与 特 征 , 有 助 于 深 入 了解 其 创 业 活 动 与 区域 经 济 社 会 自然 等 综
益 的 人 。建 构 主 义 以 杜 尔 哥 和 萨 伊 ( R ro A JTu g t和 J
者对 创 业 环境 的 能 动 作 用 方 面 研 究 较 少 。金 雪 军 等 认
为城 市化 促 进 了 人 才 集 聚 , 善 的 城 市基 础 设 施 能 为 完
人 才创 业 提 供 良好 的 创 业 环 境 , 由此 产 生 “ 才 高 地 ” 人 效 应 , 引 大批 高 素 质 的 人 才 , 且 通 过 人 才 间 的 竞 争 吸 而 和 学 习效 应 , 高 发 展 高 新 技 术 所 需 要 的 劳 动 力 素 质 。 提
注三 大方 面 : 业者 特质 、 业 组 织成 长 和创 业 环 境 , 在 创 业 者对 创 业 环 境 的 能动 作 用 方 面研 究较 少 。 创 创 而
运 用文献 归纳等 综合 分析 方 法 , 为 科技 创 业人 才具有 四大 本质 属 性 ( 传性 、 认 遗 社会 性 、 资本 性 和创 造 性 ) 和三 大基本 特征 ( 知识 特性 、 经济 活性 和 事业 韧性 ) 。运 用 类 比法 , 出创 业环 境 弹性 概 念 , 建 并 分析 了 提 构
心 , 具 有 很 强 的 组 织 、 导 和 激 励 功 能 , 创 业 活 动 它 引 其
1 科 技 创 业 人 才 界 定
1 1 人 才 .
根据 《 国家 2 l — 2 2 O 0 0 0年 中 长 期 人 才 发 展 规 划 》 ,
所 谓 人 才 , 指 具 有 一 定 的 专 业 知 识 或 专 门 技 能 , 行 是 进 创 造 性 劳动 并 对 社 会 作 出 贡 献 的 人 , 人 力 资 源 中 能 是 力 和 素质 较 高 的劳 动 者 。
DOI 1 . 0 9 kj y c 2 1 0 0 1 : 0 6 4 / jb d . 0 2 7 5 7
中 图 分 类 号 : 1 G3 6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4 (0 2 1 -1 10 1 0 3 8 2 1 ) 60 4— 5
0 引 言
人 才 是 第 一 资 源 , 技 是 第 一 生 产 力 , 技 人 才 是 科 科 第 一 资 源 与 第 一 生 产 力 的 结 合 点 。 科 技 创 业 人 才 是 人 才 资 源 中最 为 活 跃 的 群 体 之 一 , 有 创 新 能 力 和 风 险 具 意 识 。实 施 创 业 行 为 , 人 才 种 群 生 长 发 展 的 凝 聚 核 是
周 方 涛
( 中科 技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 北 武 汉 4 0 7 ) 华 湖 0 0 3
摘
要: 科技创 业人 才作 为 一个 群体 , 究 分析其 属性 与特 征 , 助于深 入 了解群 体 自身 的成 长规律 , 寻 研 有 探
群 体 与 经 济 社 会 环 境 相 互 作 用 的 内在 规 律 , 科 技 创 业 人 才 开 发 提 供 科 学 指 导 。 现 有 的 创 业 研 究 主 要 关 为
B S y 为 代 表 , 为创 业 人 才是 创 立 或 创 建 任 何 类 型 新 a) 认 企 业 的 人 , 同 于 资 本 家 , 能 够 承 担 风 险 或 不 确 定 不 他 性 , 以 获 得 组 织 生 产 要 素 来 创 造 价 值 。 创 业 人 才 具 可 有 几 个 显 著 特 点 : 知 经 济 环 境 、 织 生 产 要 素 、 造 认 组 创 社会 价 值 、 担失 败 风 险 和 获 取 创 业 收 益 。我 们 认 为 , 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