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内容与体系的改革
维普资讯
推 书 机 构 设 计
法 向解 析法 转 变 ,课程 设 计 内容以 机构 分 析 型题 目和 图解 法设 计 为主 ,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别是 2000年 以后 开始 使用我 们 自行研 制的 “ 械 原 理 课 程 设 计 课 件 ” 指 导 课 程 设 机
喇 l 观 ‘ 械 焉 厦 I 程 砬 计最 程 帆 【 暹
凋 | ,在机构 创新实验 室对 所设计 方 殳计 案进行 机构 的实 体构造 .发现 问题 自己
二 谍程设计内容的改革
级精品课程 , 机械原理*谍程设计也是我 《 院机械类 々业学生第 一个较垒面的机械设 计 训练 ,时 间为一罔 在有限的 一周时 间
械 原理 诹程 设 计 的特 点 .针 对在 课程 谴 计 中 培 养 学生 的创 新意 识 、 创新 能 力. 连行 7课
程 谴 计冉 吞 与_ 茉的 随革 . 出 T一些 匍步 # j 捉
模式 转向加 强素 质教 育.培 养学生 主动
获取 和运用 知识 、独 立思考 、勇千 创新
柏 船 州 n
等具 有时 代特征 的人 才培养模式 ,而 培 养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干以落 实 ,《 机械 原理 》 课程 l计 正是 这些 环 殳 节中最 重要 的 一环 。《 械原理 》 课程 机 设计正在逐步摆脱那种耐 已有机构进行尺 寸综合 及进行运 动学 、动 力学 分析 等大 作业式 的训练 而 将学生 戗新能 力的培
19 5年以前 ,教学 内容 及课 程设计 9 内 容以 图解 法为 主 , 实验主 要 有齿轮 范 成 、机 构运 动简 图测 绘 、动 平衡 等 ;课 程 设 计 内容 是 设 计 一 书 本 打 包 机 的 纵 向 推 书机 构 ( 2) 图 ,是在 给定机 构尺 寸 ( 图 2 a)及构件 4规定 运动条件 ( 2 图 b)下 的 运动 分析 ( 位移 、速 度 、加 速度 )和 力分析 ,计算原 动件 1 上所受 的阻力矩 及 进 行速 度调 节所 需 的飞轮 转 动惯 量 , 如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Ke y wo r d s : Me c h a n i s m s a n d Ma c h i n e T h e o r y;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s ;T e a c h i n g me a n s ; B i l i n g u a l t e a c h i n g
Y A O Z h i — h u a , Y I Y o n g ,C H E N F e n g , C H E N H o n g — j u n
( C o l l e g e o f M e c h a t r o n i c s a n d V e h i c l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 A n h u i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U n i v e r s i t y , F e n g y ng a 2 3 3 1 0 0 , C h i n a )
i n g p r a c t i c e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i s t e a c h i n g mo d e a n d me t h o d we r e h e l p f u l i n i mp r o v i n g he t s t u d e n t s ’i n n o v a t i o n a n d
姚 智华 , 易 勇, 陈 丰, 陈洪军
( 安徽 科技 学 院 机 电与车辆 工程学 院 , 安徽 凤阳 2 3 3 1 0 0 )
摘 要: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 目 标, 对机械原理课程体 系 在教学内容、 教 学手段 、 双语教 学、 实践教 学、 课程 设计等方面的教 学进行 了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表明, 这种教 学模 式有利 于提 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应
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改革教 学 内容 。创 建课 程新体 系
从机械类 、近机类高职高专毕业生 的职业 岗位工作情 况 可知,在毕业生从业 的过程 中, 面对 已有机械设备或装置 , 将 解决其使用 、维护 、维修 、故 障诊断 、改造 、仿制等过程 的 些实际问题 ,因此 ,掌握机械分析 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 、 基本方法和技能技术是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 岗位 的需要 。面 向高职高专类学生 ,我们 以机械设 计为主线 ,将机械原 理 、 机械零件等课程的主要 内容进行精选 ,优化组合 ,以应用为 目的,以 “ 必须 、够用”为度 ,对教学 内容作了重大的改革 , 编写 了配套教材 。按 “ 实际 、实用 、实践”的原则来组织教 学工作 ,并依此制订了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全新的课程教 学大纲和教学实施计划 。
一
改变 考核 学生 学 习成 绩 的方法 。 加强 平 时训 练与 考察
改变期末书本考试或考查一次定成绩 的方法 。加强对学 生学习过程和应用能力的检查和评定 。本课程 的考查形式是 多样化 的 ,目的是激 发作为学 习主体 的学生 的学 传 统考 试和 考察 中 的暂时性 ,定 向性 ,唯一性 的弊 端。从 20 0 4年起 ,在 0 4模具 ,0 、0 机 电一体化 、0 机设等班进 4 5 5 行教学探 索。将考试与平时考查的 比例定为 :课程结束考试 占总评成绩 的 7 % ,课外作业 占 1 %,听课 出勤率 占 1 % , 0 0 0 课堂提 问及小测验 5 次左右 、占 1% ,由于平时 的训练与考 0 查加强 了,因而在课 程教学期间学生能投入其中 、较牢固地 掌握所学知识 。
教 苑 漫 谈
高职高专 《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 教学改革研究 与实践 澍 潮 朱双 霞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5024课程名称(中/英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CourseDesign of Theory of Machinery课程类型:实践教学总学时:2周学分:2适用对象:机械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机械原理等后续课程:机械类各专业课程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继《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后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目的是使学生受到确定运动方案的初步训练,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对方案中的某些机构进行设计和分析。
通过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技术资料、运算、绘图及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教学目标:目标1:以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拟定为结合点,把机械原理课程中分散于各章的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起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目标2:通过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训练,使学生初步具有机构选型与组合和确定运动方案的能力,并能从多角度对运动方案的优劣性进行评价;目标3:使学生在了解机械运动的变换与传递及力传递的过程中,对机械的运动、动力分析与设计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目标4: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运用计算机和技术资料的能力;目标5:通过编写说明书,培养学生表达、归纳、总结和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课程设计能综合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设计机构运动方案的能力,并能客观评价运动方案的优缺点;要求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技术资料,运算,绘图和创新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见下表:三、教学内容及要求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由两种以上常用机构组成的简单机械系统方案的设计,绘制机械系统运动简图,编制机器运动循环图。
对所选用的2-3种常用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和运动分析,确定方案中所用的机构及各机构的参数,绘制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简图。
编写3千字左右的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包括设计任务、设计中涉及到的原理及理论分析算法框图、计算程序及结果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长 江 大 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版 ) 20 年 9 第 5 第 3 :理工 08 月 卷 期 Jun l f agz nvri ( a Si dt o ra o nteU iesy N t c E i S p 2 0 ,V 15N . :Si E g Y t ) e. 0 8 o. o 3当 ,密切 联系 工程 实 际 、增 强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又能够 体现 石油 机械 特 色 的题 目,比如 采油
机 械 中的抽 油机 、钻井 机械 中的泥浆 泵 等 。 目前 ,长 江大 学 《 机械 原理 》课 程设 计选 题 除个别 自选 题 目
和创 新设 计题 目外 ,主要是 选择 抽油 机作 为题 目。 抽油 机类 型多 样 ,常见 的有 常规 型 、异相 型 、前置 式 、后置 式 、偏置 式 、游梁 平衡 、曲柄 平衡 、复
合平 衡等 类型 ,选 用这 些类 型 的抽油 机作 为机 械原 理课 程设 计 的题 目,一 是把 “ 油机 械 ”特 色贯穿 于 石 教学 环节 中 ,使 学 生既 能够 对抽 油机 有一个 很 好 的认 识 ,为 后续 的毕 业设 计 以及到 油 田单位 就业 打下 基 础 ;二是课 程设 计题 目多样化 ,而且 来 源 于 生产 实 践 又服 务 于 生 产 实践 ,提 高 了学生 的积 极 性 和 主 动 性 ;三是 突 出课 程设 计 的综合 性 和实践 性特 点 ,从运 动 的传递 和 转化形 式 着手来 选 择和设 计 机构 ,把课
机械设计课教学的课程设计实践
设 共性 计的 规律和 基本方 注 法。 重对前修 课程(金工、 公 制图、
差、 原理等)所学知识的综合与应用;加强创新设计和综合设 计能力的培养;强调多方案设计、 再设计的思想;用CAD技术 充实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工程
基础。教材的体系和内容要适应 当前和今后科技发展及社会 经济发展 , 适应面向“ 大机械专业 口径” 培养人才的需要。 破除
2.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过程。三 是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对原机械设计的 传统实验(如 带传动、 滑动轴承等)从控制与测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造, 新 增设一批设计性新实验(如机械传动方案设计性综合实验、 机 电系统组成实验等 加强数字技术在设计中应用的一批实验 ), (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实验、 数字化预装配实验、 数字化工 厂生产线设计与 仿真实验等)。 通过上述实验, 培养学生动手
计的 全过程。 在结构设计中, 贯彻实践(认识机械零部件 )到理 论(讲述结构设计原则与方法)再到实践(动手设计零部件结构)
的训练过程。 3.改变教学手段 一是机械设计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 式授课,可以创作
多套“ 机械设计系列课程多媒体电子教案”涵盖了《 , 机械设 计》《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原理与 法》 机构与机械 及《 零部件CAD》 等课程的课堂教学。二是开发机械设计设计CAI
二是在实践教学条件方国家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极大地推进了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应该按照教育部标准进行机械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建立新的实验体系与实践环节成一批实验室配备较全的实验设备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
机械 设计 课教 学 的课 程 设 计 实践
李i 。 钢
(鄂州大学 学T 处, 湖北 鄂州 436000)
机械原理怎么做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怎么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机械运动、力的作用、简单机械及其原理等核心知识点;2. 使学生能够运用机械原理分析生活中简单机械的运作过程,解释相关现象;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机械原理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制作简单的机械模型,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调试和优化;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复杂的机械设计任务;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学科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机械原理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引导其关注课程内容。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机械原理知识,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原理基本概念:介绍机械、力、运动等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第一章 机械原理概述2. 简单机械及其原理:分析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运用。
教学内容:第二章 简单机械3. 机械运动和力的作用:讲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以及相关力学知识。
教学内容:第三章 机械运动和力的作用4. 机械设计基础: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及步骤。
浅论机械设计教学改革
浅论机械设计教学改革摘要针对高职《机械设计》课程的特点,结合职业教学培养目标,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重构了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整合机械结构与拆装实训环节,改变”模型实践教学”现状的独特观点,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机械设计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模型实践教学一、引言《机械设计》课程改革,力求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项目化为引导,跳出了现有高职院校”模型实践教学”的圈子,重点整合机械结构与拆装的实习环节,增强了学生对零部件的结构、制造和装配工艺的了解,加深了学生对机器设备、加工方法、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和技术条件等工程技术知识的全面认识,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剖析《机械设计》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中一门承上启下的技术基础课,目前的现状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强调学科性、系统性、完整性,采用先讲授理论课,后实践课,使理论和实践完全脱节的传统教学方法。
现就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
(一)教师职教观念淡薄,工程实践技能薄弱一方面,任课教师都经过本科或研究生教育,其观念遵从普通高等教学模式,注重学科体系和理论系统教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接受。
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际工程锻炼,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职《机械设计》部分课程内容从根本上还没脱离知识本位的特点,追求知识的学科性和系统性,偏离课程知识服务于职业教育目标的要求。
笔者通过国家精品课程网查阅了二十所不同地区高职院校《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发现其授课内容基本相同,而且知识范围广,其中一些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用得很少或根本不用,有些知识过深,对高职生来说接受难度较大,比如齿轮传动中的疲劳强度、弯曲强度的计算,轴强度计算与校核的等。
基于大工程教育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工程教育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针对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围绕融工程意识、知识和能力于一体的“大工程”教育体系,以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宗旨,在整合机械原理课程知识体系、改进教学环节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大工程教育机械原理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教育部把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别是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作为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的目标,目前这一培养目标已成为高等工程院校的共识。
基于这一认识,黑龙江科技学院已初步构建了融工程意识、知识和能力于一体的“大工程”教育体系,即工程认知教育—基本技能训练一专业技能训练一综合创新训练,这一教育体系贯穿于工科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其目的就是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和近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不但可为学习后续机械类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具有增强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性和提高其创新能力的作用。
可见,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是推进学校相关专业大工程教育的重要一环。
因此,为了适应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在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理论知识体系的重新整合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学生学习的科目有了很大的增加,单科的教学时数则有所压缩,如机械原理课程学时由原来的80学时缩减为60学时。
在有限的学时内,要系统地完成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授课前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笔者的做法是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即把理论知识体系归纳为“三大模块”——机构的组成学篇、机构的运动动力学篇和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篇。
其中,机构的组成学篇(36学时),包括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系及其设计、其他常用机构;机械的运动动力设计篇(20学时),包括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机械的效率及自锁、机械的平衡、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械原理课程设计》 的六 十多名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 集思广 益, 优选机械系统运动方案 。 具体做法为 : 每组选派一名学 生主讲 , 其他学生补充 , 借助 P P 1 ’ 介绍本组初定的几种设
计方案 , 指 出各 方 案 的优 缺 点 及 筛 选原 因 , 其 他 学 生提 出
问题及 建议 。 通 过讨 论 , 学 生对 许 多概 念 、 基本 理论 有 了新 的认识 和理 解 , 巩 固 了课 堂 教 学 中 学 到 的知 识 , 并 且 各 组 学 生取 长补 短 , 相 互学 习 , 开 阔了思 路 , 对 本 组原 有 的设 计 方 案又 有 了许 多新 的设 想 。 3 . 理论联系实际 , 完成机构设计 。由于所承担的任务 不 同 ,每 个 学 生必 须 独 立 完 成 总体 系 统 中一个 机 构 的设 计, 难 度较 大 。 指导 教师 与 实验 室老 师一 道 , 带 领学 生参 观 各类 机 构 模 型 , 演 示 各 类机 构动 画 , 讲 解 各类 机 构 的优 缺 点及 适用 场合 , 一一 解答 学 生 的各 种 问题 。指 导 学生 运 用 s o l i d w o r k s 软件 对 自己设 计 的机 构进 行仿 真 与验证 。 4 . 综合 运 用 知识 , 对 机构 进 行 运 动分 析 和力 分 析 。教 师 对 运 用解 析 法 对机 构 进 行 运 动 分 析 和动 态 静 力分 析 进 行 了较 为 详 细 的 讲 解 ,对 运 用 s o l i d w o r k s 软件和 A D A M S 软 件 进 行机 构 的运 动分 析 和 力 分 析 的方 法 及 常 见 问题 的 解决进行了辅导 ,使得学生在求解机构 的运动过程中即 “ 知其 然 ” 又“ 知其 所 以然 ” 。 5 . 在 课 程设 计 的各 环节 中强化 学 生综 合 素 质 的培 养 。 教 师在 课程 设 计整 个过 程 中注 重对 学 生查 阅文献 、 基础 理 论知识 的掌握 、 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 理论联系实际 、 独立 思考 、 综 合运 用所 学 知识 解决 实 际 问题 、 动手 能力 、 克服困 难、 创 新 意识 、 团 队协作 精 神等 多 方面 的能力 进行 培 养 , 并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教学改革研究2篇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2)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2)精选2篇(一)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教学改革是为了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开展需求而进展的研究和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更新和开展,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对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教学进展改革研究,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才能和创新精神。
详细的改革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内容更新:根据工程技术开展的需求,对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的教学内容进展更新和优化。
引入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使学生可以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学方法改良:传统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教学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际案例和理论环节。
改良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理论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3. 实验教学强化:加强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研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的实际工作中去。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才能和创新意识。
4. 研究性学习推广:引导学生进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才能。
通过开展学生科研工程、参与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
5. 教学资建立:建立一流的教学资,包括教学设备、教材和老师队伍的建立。
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提供高质量的教材和教学资料。
加强老师培训,进步老师的教学程度和教育教学才能。
通过以上改革研究,可以促进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教学的创新和开展,培养具备综合才能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同时,也可以进步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更好地适应现代工程技术的开展需求。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2)精选2篇(二)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才能和工程理论才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开展,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教学需要进展改革研究,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2 0 年4 09 月上 总第 14 3 期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 内容 的改革与实践
郭攀成 穆玺清
摘要 : 根据高等工程专科 学校机械 类专业人 才规 格要求, 针对原有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按学科 系统性组织教 学的缺陷, 打破传统
课 程 体 系的模 式 , 将原 “ 工程 力学” 机 械 原 理 ” 机 械 设计 ” 门课 程 的教 学 内容 进行 整 合 , 、“ 、“ 三 建立一 套 以知 识 应 用 为目 、 术 应 用为主 的 技
应用能力 ,就是说高职 高专 教育是培养面 向生 产第一线的应用 观教学、立体教学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机械设 计基础课程 , 型工程 技术人 才。为了实 现高职高专 教育的人 才培养 目标 ,我 研 究加强网络教学环境 、多媒体 教学 。( )改革 考试考核方法 , 6 们提出了以技术 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专业课 以 “ 应用为 目的” 使 考试 考核 方法 灵活 多样 ,引导学 生注重 理论与概 念 的应 用, 、 基础课 以 “ 须够用为度 ” 的教学改革思 想,结合历届 毕业 生 在 “ 中用 、用中学 ” 必 学 ,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挖掘 学习的潜能 。() 7
术基 础课 。传统 的机械设计基础 系列课 程设置 为 : 理论力学 ” 现代教学体的静力学、运 动学及动力学 ) “ ; 材料力学 ”( 研 资培 养等 ,经过 多年的探 索与实践 ,在 边改革、边实践、边改 究杆 件受力后变形与破坏的规律) “ 械原理”( ;机 研究机构 的组 进的过程 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 应高职 高专 教育对人才 培养 目
()根 据高 职高 成 、运动、受力和设 计) “ ; 机械设 计”( 究通用机械零件 的选 标 要求的新 课程 体系。我们做 的主 要工作有 : 1 研 择 与设 计 ) 。设 置这 些课程 的 目的是 使学生具 有机械 设计 的初 专的教育特点,建 立了按 机械工程 学科 统一 基础 、按专业方 向
机械原理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改革
“ 机械原理 ”课程所 开设 的实验 可分为两大类 , 一
是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 , 二是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 。前 者 留给学生思考 的空 间不 多 ,难 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 趣,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创 新能力 的培养 。可利用
计算机技术 进行 机构的虚拟实验 , 设备费用低 , 占用学 时少 , 达到实 验 目的 , 既 又激发 了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培 养 了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 计能力 。适合开设 虚拟实验 的有 : 连杆曲线实验 、 轮范成模拟实验 。只要在文本 齿 框 中输入 有关 的尺寸 参数点击 “ 定” 钮 , 确 按 计算 机便 会 输 出连杆 曲线 、 齿轮 范成 曲线 图。另外 , 可在 网上开 设 机构 陈列室 , 展示 图片 、 实物运 作视频 、 构运动 仿 机 真视频 、D a ig平 台的机械虚拟拆装。 e rwns 虽然虚拟实验形象 直观 、 教学效 率高 , 但学生 没接
三 、 实 结合 的 实验 、 虚 实践 教 学 改 革
细, 内容较 为枯燥 , 留在结论 性知识 的传递 上 , 堂 停 课 气氛沉 闷 , 造成 学生 主动性差 , 动手 能力 、 新能力 不 创 足, 教学效果 低下 _ 5 _ 。结合课 程特点 , 以下 方 面的改 做
革。
1 .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 学习主动性 。现代教育使 学生学会学 习重要 于学 会知识 。教师 的角色重在对学 生 的学 习做好 引导和指 导 , 引导学生进行 有意义 、 探究 性 的学 习 , 指导学 生学 习的方法策 略 , 在学习 中有效 并 地运用 。这是高等教育和基础 教育 的重要 区别 。 实践表 明 :浓厚 的兴趣能推 动个体 进行探究性 的 学习, 对某 一学科 有着强烈而稳定兴趣 的大学生 , 会将 此 学科作 为 自己的主攻方 向 , 习中主动克服 困难 , 学 排 除干扰 。 因此 , 堂教学首先应该培 养学生兴趣 , 课 内容 由浅 至深 、 至难 , 由易 深人浅 出。特别是 刚开始 的几次课 , 其
机械原理教案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教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机械原理基本概念,如力、运动、能量的相互关系。
2. 使学生了解常见简单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如杠杆、滑轮、齿轮等。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其分析实际机械系统的效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机械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机械装置的能力,能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创新设计。
3. 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原理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团队协作的意识,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初中物理机械原理部分,以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提高的阶段,对机械原理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原理:介绍杠杆、滑轮、斜面等基本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2. 机械效率: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计算机械效率,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3. 动力与阻力:阐述动力、阻力的概念,分析二者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4. 能量转化与守恒:介绍能量在简单机械中的转化过程,强调能量守恒定律。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四节内容。
5. 创新设计:结合所学简单机械原理,指导学生进行简单机械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关联课本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简单机械原理(1)第二课时:简单机械原理(2)第三课时:机械效率第四课时:动力与阻力第五课时:能量转化与守恒第六课时:创新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简单机械原理(1)、(2)第二周:机械效率、动力与阻力第三周:能量转化与守恒、创新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章节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知识。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编码:10S1107D、10S4107D课程类别:集中实践教学总学时:2周总学分:1学分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机械制图开课系部:机电工程系二、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1、课程性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机械原理课程学习后进行的全面、系统、深入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及应用计算机进行机构分析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使学生融会贯通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并且能够应用学过的数学、机械原理课程等基本原理,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将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基本方法应用于机电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及改进中,培养学生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课程目标2:通过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使学生具有机构选型组合及运动方案表达确定的能力,并能够结合文献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能够通过信息综合独立地归纳、总结和凝练问题,并判断先验的局限性的能力。
课程目标3:通过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解机械运动的变换与力的传递过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与设计;课程目标4:通过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运用计算机完成机械系统整体分析和设计及查阅有关资料的能力。
通过编写说明书,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报告、图纸、设计文件等技术语言,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课程目标5:通过小组协同合作,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具有能够承担多学科团队中负责人、团队成员及个体各自的角色和责任,与其他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合作共事的能力。
通过答辩环节,培养学生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的能力。
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认识与实践浅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论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对学员学习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该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从工程实践中得来的知识经验还要具备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设计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现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仍占据主要地位《机械设计基础》广泛的课程内容与有限的学时数及传统课堂教学法之间存在矛盾影响学员掌握更多的机械知识,限制了他们分析、构思和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缺乏实践手段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该边学习边实践才能实现提高设计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
但实际上由于学时有限加之缺乏合适的实践环节教学很难达到这些要求。
而且由于学员缺乏对实际机械系统的感性认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相当多学员只是把这门课作为一门课程去学习在实际中难以自觉运用其中的知识去指导设计。
(三)课程设计中缺乏创新训练许多新技术冲击着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及设计思想像航空航天技术、超微技术、特种机器人技术等一系列高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机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行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中忽视了学员独立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创造性设计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以下改革。
二、教学内容改革(一)适当修改教材内容完善设计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把不实用、过时的内容剪掉,把对提高设计水平意义不大的概念性部分略去,把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提高设计水平的部分加强。
以机械传动和机械零件的设计为重点,完善基础理论。
教学时,系统介绍基本设计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增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注重对设计方法和步骤的分析、总结和归纳,以利于学生整体设计思路和方法的形成。
(二)充实基本设计方法和实践性内容《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改革厂方面要为学员学习专业课程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突出机械设计主题。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浅议《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改革【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最新方法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文章针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从理论和实践环节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与设想。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机械设计基础包含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起着从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的桥梁作用。
机械设计基础是对学生进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训练的主要课程。
因此,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的基本思想是既要让学生能够较扎实地掌握从事工程技术常规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还要让学生了解新知识及本学科的新发展,拓宽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思路,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 理论教学环节理论教学环节是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三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1.1 教学内容目前高校都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理论课程的课时压缩严重。
而《机械设计基础》由于融合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故涉及的内容多,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如果面面俱到,老师讲解起来感觉力不从心,学生听课时如听天书。
因此,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
1.1.1 对与先修课程重复的内容进行必要的精简。
比如在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这两章中,很多知识都是理论力学中的重点内容。
以往在讲授图解法分析机构的运动时,会花费大量学时讲有关理论力学的知识,严重影响了其他内容的讲解。
可以考虑先让学生预习有关理论力学的知识,然后着重对方法进行介绍和讲解,既节约了学时,也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1.2 在机构分析中,增加了解析法内容。
以往在机构分析和设计中,因图解法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模型的建立,同时对某些简单的问题比解析法更有效,因此在学时安排上占有较大的比重。
技工院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技工院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摘要: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是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是对先修课程的综合运用和强化巩固。
本文针对当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设计的题目、设计的目标要求和设计模式几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机械设计设计教学教学改革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一般机械设计能力的实践环节。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综合应用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材料力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基础等知识独立完成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
这一环节是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计划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目前,设计题目普遍以齿轮减速器设计为主。
虽然减速器是比较典型的机械传动部件,但此设计过程涉及机械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可以全面检验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类设计对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是可行的,但无论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看,其对于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的技工院校而言,则不太合适。
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1.改革设计题目,使题目具有专业针对性技工院校学生由于专业的分工较细,且不同专业学习的侧重点不同,所接触到的机械零部件不尽相同,所以尽管减速器比较典型,但大多数学生并不完全清楚其结构和作用,不能与专业工种挂钩,也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来调整设计题目。
这样,学生在设计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设计,同时对自己所学工种的专业知识也有较好的巩固作用。
在设计题目的选择方面,笔者的做法是结合不同工种专业的特点进行设计。
如机械加工专业(包括数控加工),在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有效的定位与夹紧,经常会碰到通用夹具不能使用的情况,此时需要针对该零件设计专门的夹具设备,所以机械加工专业(包括数控加工)的学生可以根据先修课程的知识,融合机械加工工艺、夹具设计等课程,按照制定的夹具流程完成一副夹具的设计。
基于能力培养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编 写 设 计 说 明 书 是 培 养 学 生 编 写技 术 文 件 能 力 的 一 个 重 要 环 节 , 是 教 师 评 价 也 学 生 设 计 质 量 的 一 个 重 要 指 标 。 计 说 明 设 书 是 学 生 对 设 计 工 作 的 总 结 , 生 在 课 程 学 设计 中 完 成 的 全 部 工 作 都 要 在 说 明书 中体 现 出 来 , 们 将 设 计 说 明 书 的 编 写 作 为 对 我 学 生 能 力 培 养 的 一 个 重 要 内 容 , 导 学 生 指 运 用 工 程 语 言 说 明 自己 的 设 计 工 作 。 参 考 文 献 设 计 说 明书 既 要 说 明设 计过 程 的 主 要 []于 红 英 . 1 机械 原理 课程 设 计 的 改革 与 实 步骤 , 要 体 现 出创 新 设 计 的思 想 。 对 比 也 在 践【] 中 国校 外 教 育 , 0 9 2 : 6 J. 2 0 ( )3 . 方案 的 设 计 与 分 析 及 传 动 系 统 的 设 计 中要 []司 慧 . 2 改革 机 械 原 理 和 设计 课 程 设 计 的 求每 个 学 生 根 据 机 械 系统 工 艺 动 作 要 求 , 探 索 与 实 践 【】 太 原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 J. 社 至 少 提 出 一 种 对 比 方 案 , 该 方 案 的 特 点 对 会科 学 版 ) 2 0 ( )3 ~4 . , 0 86 : 9 1 进 行 分 析 , 完 成 机 械 系 统 运 动 循 环 图的 并 设 计 ; 编 写 计 算 机 程 序 的过 程 中 , 求 学 在 要 生 说 明 建 立 数 学 模 型 的 过 程 、 程 的 基 本 编 思 路 、 序 框 图 以 及 必 要 的程 序 说 明等 。 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尝试与思考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尝试与思考摘要:本文通过近三年来在本校开展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的尝试及所获得的良好效果,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阐述了改革的步骤和方法,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为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设计题目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33-0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系统地完成一个大型机构设计课题,使学生获得工程技术训练的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1-8]。
本课程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大二,它是机械类学生首次接触的专业基础知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作为教学的重点和热点,一直在各高校中进行,研究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题目、组织形式,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但是,迄今未有广泛认同的一体模式,基本上是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各自拿出一套解决方案。
鉴于以前课程设计方法已经沿用多年,这与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有了不小的距离,迫切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使得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任课老师群策群力、多次讨论和反复修改,得出了系统的改革方案,并在近三年里加以实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改革主要任务与方法改革主要涉及课程设计题目和时间安排。
以前,本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源于传统的几个题目,如牛头刨床机构设计,凸轮、齿轮机构设计,主要以基础训练为住,是对理论课内容的加深巩固,基本等同于一个大作业,虽然能起到理论教学内容的目的,毕竟与时代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必须做出改进。
机械原理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题目的改变。
本课程设计提供了a、b、c三类题目。
a为指定性设计题目,b为创新性题目,c为机构仿真类题目,要求每个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目。
下面是部分题目名称:a.指定性设计题目,题目1:洗瓶机设计;题目2:医用棉签卷棉机设计;题目3:步进输送机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机构的组合或创新设计 , 实现简单机械系统的功能需求 ; 第二阶段 为机构尺度综合 , 以及对机械系统 中 指 定机 构进 行运 动分 析和 动态静 力分 析 。 目前 在机 械原 理课 程设计 的教学 过程 中 主要 存 在 问题 :
养, 实践 效果 较好 。
关键 词 : 机械 原理 ; 课程 设计 ; 教 学改 革 ; 实践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2 . 0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0 5 8 X( 2 0 1 5 ) 0 3 - 0 1 0 0 - 0 4
1 传 统 机 械 原 理 课 程 设 计 中存 在 的 问题
设计精度差 , 效率低 , 当学生需要分析多个 瞬时的运动情况时, 需要 花费大量时间作图 , 工作量大。解析法 能获得精确的计算结果 , 学生通过模型建立和程序设计可以分析任意点位置的运动情况 。解 析法 的求解 过 程要 求学 生具 备较 好 的数学 功底 和编 程设 计 能 力 , 但 实 践证 明多 数 学 生 欠 缺独 立 完 成 编 程 求解 的能 力 , 他 们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程序实现上 , 这样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就演变成 了计算机语言的训 练¨ J , 偏离 了
第 3期
李
平, 等: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的教 学改革与实践
1 0 1
没 有严 格 区分 开 。统计 表 明历届 学生 完成 机 械原 理课程 设 计所需 的时 间约为 l 一 1 . 5周 , 相对 而 言学 时紧 张 。
为了追赶进度 , 学生避重就轻甚至是掩盖问题 。比如在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阶段 , 学生普遍采用仿 型设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8 — 1 2 ; 修 回 日期 : 2 0 1 4 一 o 9 — 1 7 .
基金项 目: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 目( 1 2 0 3 0 3 7 ) ; 重 庆工商大学教 育教 学改革资 助课 题( 1 1 3 2 8 )
作者简介 : 李平 ( 1 9 7 7 一 ) , 男, 重庆人 , 副教授 , 博士, 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教学 和研 究.
Ma l " . 2 01 5
d o i : 1 0 . 1 6 0 5 5 / j . i s s n . 1 6 7 2 — 0 5 8 X . 2 0 1 5 . 0 0 0 3 . 0 2 1
机械 原 理 课 程 设计 的教 学 改 革 与 实践 木
李 平, 杜 力
( 重庆工 商大 学 机械 工程 学院 , 重庆 4 0 0 0 6 7
摘
要: 分析 了传 统机械 原理课 程 设计 所存 在 的 问题 , 围绕 虚拟 与 实际相 结合 的选 题 原 则 , 虚 实结 合 的
设 计 方法 以及 强调 团队协作 的 组织 管理 等 方 面 , 探讨 了机 械 原 理课 程 设计 的教 学 改革 ; 实践 表 明 : 改革 后 的
课程设计有效激发 了学生的实践兴趣 , 有利 于加强学生系统设计 能力、 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 实践能力的培
第3 2卷 第 3期
V0 1 . 3 2 NO. 3
重庆 工商 大 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J C h o n g q i n g T e c h n o l B u s i n e s s U n i v . ( N a t S c i 分析 的实践 目的 。同时 , 繁琐 的程 序编写 , 也 会影 响学 生创新 设计 的积 极性 。
( 3 )设 计 时间紧 张 , 实 践 内容缩水 。学校 目前将 机械 原 理 课程 设 计 和机械 设 计 课程 设 计 整 合 为 3周 的
“ 机 械综 合课 程设 计 I、 Ⅱ” 。由于从 内容 上 设 置 为 同一 机 械 系统 的不 同 阶段 性设 计 , 因而 从 时 间上 两 者 并
计 和改 型设 计 的方 法 , 照搬相 近 的设计 案 例 , 或 是仅 改变 某 些 结构 和 尺 寸 , 更 有 甚者 忽 略创 新 构 思 的环 节 设
计直接进入常规设计 , 整个设计过程 中,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和机构 的选型设计等相关 内容体现不足乃 至 缺失 , 无 法锻 炼学 生 的系统 设计 能力 和创 新设 计 能力 。
的题 目不 利于 学生 创新 思维 和工程 实践 能力 的培 养 和训练 。
( 2 )设计方法陈旧, 实践重点偏移 。目前 , 在机构运动尺寸确定 、 机构运动分析及力分析等基本知识 和
基本 技能 的训 练 中 , 学 生主要 采用 图解 法 或 解 析 法 。图 解法 概 念 清 晰 , 形象直观 , 便 于 学 生 理解 与分 析 , 但
( 1 )设 计 题 目类 型单 一 , 实践 过程枯 燥 。设计 任务 主 要 以典 型加 工 设备 为 对 象 , 拟定 机 械 传 动方 案 , 对
其主传动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 ,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限定执行构件的速度波动以确定飞轮 的转
动惯 量 , 最 后设 计其 中 的齿 轮机 构 或 凸轮 机 构 。这样 的设 计 题 目单 一且 缺 乏 新 颖 性 , 与 学 生 的 实 际生 活 脱 节 。设 计过 程 的枯燥 使得 学生 无法 正确认 识课 程设 计 的重 要 性 , 设 计 兴 趣不 强 , 参 与 积极 性 不 高 , 难 以达 到 实践 目的。另外 , 由于设计 题 目比较 成熟 , 与 之配 套 的设 计 手 册 和指 导 书等 资料 较 多 , 其设 计 思 路 和模 式 比 较程式 化 , 因 而学生不 需 太多思 考 , 仅仅 只是 按 照指 导 书 的 要求 翻 书查 表 , 按 部 就 班 地进 行 模 仿 设 计 , 这 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