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雨水处理技术研究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海绵城市是指通过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等自然要素,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达到雨水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尽量减少城市内部的雨水径流,减少洪涝风险,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在海绵城市规划中,给排水系统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从海绵城市的概念入手,探讨海绵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由荷兰风景建筑师、城市规划师Martin Waalder提出。
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是以海绵为城市的地下管网作为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将城市环境中的雨水视为宝贵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径流,提高城市内涝的容限。
海绵城市的建设将通过构建城市绿地、湿地、河流等开展雨水的集雨、渗透和蓄存,通过植被、土地和地下储水进行雨水沉降,实现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这种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还可以减少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减少城市内涝风险。
传统的城市给排水系统通常采用人工精心设计的管道系统进行雨水的排放,但在极端降雨事件下,这些系统往往难以应对雨水的迅猛增加,导致城市内涝。
而海绵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则可以通过利用绿色基础设施,将雨水资源进行蓄存和渗透,减少雨水径流,提高城市的抗涝能力。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通过构建湿地、河流、植被等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雨水利用率,还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空气质量,促进城市的生态平衡。
3.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海绵城市的给排水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城市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降低城市的水资源管理成本,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雨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海绵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内的雨水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制定合理的雨水综合利用规划,包括雨水的收集、储存、利用和排放等环节,以实现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雨水径流控制。
在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因素,合理设计雨水的径流控制措施,包括构建雨水集雨设施、绿化基础设施、雨水渗透系统等,以减少雨水的径流量,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
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发表时间:2018-10-25T17:17:50.3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作者:刘艳[导读]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面硬化面积不断扩大,填湖造城,部分城区存在排水管网系统设计标准低等问题,导致城市内涝现象日趋严重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面硬化面积不断扩大,填湖造城,部分城区存在排水管网系统设计标准低等问题,导致城市内涝现象日趋严重,夏季雨水快速排放成为许多城市急需解决的问题。
同时,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引起城市的用水量增加,缺水是不少北方城市面临的问题。
造成城市内涝的雨水可以通过城市地下管廊被回收利用,这样既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减灾能力,又将雨水收集处理再循环利用。
对此,本文主要就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利用;水资源1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现状我国城市雨水处理技术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进行试验和研究,90年代取得了进步。
雨水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在一些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的应用,比较典型的实例有浙江省舟山市葫芦岛、山东省长岛县、大连市獐子岛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而大中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目前还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但是已经取得一些经验并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由于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和季节性分布不均,北京市加快了在雨水利用方面的研究步伐。
2000年2月,北京市水利局和德国埃森大学合作的项目开始启动,北京市通过学习德国比较先进的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技术,并结合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等实际情况,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建成了京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天秀花园小区、双紫园小区、地质工程勘察院、海淀公园和水利水电学校6个雨洪控制与利用示范区。
2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利用技术 2.1改善雨水利用的硬件建设(1)全方位绿化建设增加收水空间,在城市规划中增加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减少道路硬化面积,利用城市外围山地、水面、海滨、滩涂、河道,谋划建设城市周围大面积的森林和沿河道、道路的生态环境绿廊、高效农田林网,通过这些绿化方式,还可以减少辐射,吸附粉尘,阻挡、净化、吸收放射物质,最大限度的扩大自然收水空间。
浅谈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花园施工技术
浅谈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花园施工技术发表时间:2019-11-13T10:09:53.87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4期作者:余若凡李金丰吕金刚邵珠令[导读]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用地,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极为重要。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上海 201206 摘要:基于“海绵城市”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理念,以星空之镜海绵公园工程为对象;陈述了在多洪涝、土壤重盐碱环境下雨水花园的设计优化与植物选型;阐述该工程雨水花园的工艺流程与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海绵城市;LID;雨水花园;雨水收集1引言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用地,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极为重要。
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应用雨水收集系统,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及防灾减灾水平,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良性循环。
雨水花园也被称为生物滞留区域,指在绿地中种有苗木的低洼区域,由树皮或地被灌木植物作为覆盖,将雨水滞留下渗来补充地下水,降低暴雨地表径流的洪峰,通过吸附、降解、离子交换和挥发等过程减少污染,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2工程概况及特点星空之境海绵公园工程位于上海市南汇新城,绿地面积约41.3万平米,雨水花园绿面积约1.5万平米。
建设内容包括海绵景观工程、海绵设施工程等。
针对公园内部和周边道路径流,选取透水铺装、植草沟、下凹式绿地和雨水花园这4种海绵城市生态设施作为主要的雨水收集措施。
现有场内土壤土质均为盐碱沙土,土壤pH值大于8.5的土地占比超过95%;此外土壤含盐量极高,多半为重盐土和中盐土,植物生长环境恶劣。
3雨水花园设计概况由蓄水层、覆盖层、介质土层、多级级配碎石层组成。
在多级级配碎石层底部与基层素土间铺设一层透水土工布。
雨与周边园路接壤处铺设两布一膜土工布。
在多级级配碎石层中埋置集水穿孔管,安装雨水溢流井并连通雨水井,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
海绵城市中的可持续排水系统设计
海绵城市中的可持续排水系统设计海绵城市是指利用自然湿地、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来减少城市排水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可持续排水系统设计是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工程专家的角度,基于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探讨海绵城市中的可持续排水系统设计。
首先,海绵城市中的可持续排水系统设计应该考虑到城市的整体水循环,尽量减少排水量。
在传统城市中,雨水往往被迅速排走,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水体的污染。
因此,在可持续排水系统设计中,应充分利用雨水,将其收集、储存和利用起来。
例如,可以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引入储水设施中,以供城市的景观绿化、冲洗马路和灌溉等用途。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城市内部的水资源供应,又能减少污水处理的负担,实现雨水的最大程度利用。
其次,考虑到海绵城市的特点,可持续排水系统设计应更加注重排水的渗透性和自然化处理。
与传统城市的简单排水方式相比,应该采用更多的自然生物滞留和渗透处理方式。
例如,在城市中设置雨水花园、湿地滞留区和生物滞留池等,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过滤,使雨水得到自然净化,并逐渐渗入地下水层。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城市排水的压力,还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
另外,可持续排水系统设计还要考虑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工程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并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相协调。
例如,在排水管网的布局中,应该与城市的道路、绿化带和建筑物相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投资和土地利用。
此外,还可以考虑将可持续排水系统设计与新能源利用相结合,例如通过太阳能或风能来驱动排水系统的运行,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最后,可持续排水系统设计还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智能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海绵城市中的排水系统设计。
例如,利用新型材料可以提高排水系统的抗压能力和耐久性,智能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提供优化建议。
海绵城市雨水处理技术与雨水利用分析
水能经济海绵城市雨水处理技术与雨水利用分析杨文灏【摘要】洪涝灾害与水资源短缺问题是我国目前要面对的问题,结合管理理念和雨水的利用,规划“生态海绵”地区的雨水利用以及处理技术,雨水资源化的途径将从城市规划层面提出。
研究“生态海绵”的建造技术和指标,经过“生态海绵”将雨水渗透从而滞留利用,达到保护水资源、防洪、以及控制水污染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处理;雨水利用深圳市梅林水库管理处 广东深圳 518000这几年,我国许多的大城市都出现内涝的情况,一到雨季必定出现内涝,在城市就能“看海”了;另一方面也同时存在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城市传统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自然水文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各种水问题,主要表现为雨水资源流失、城市洪涝灾害频发、土壤水源隔断、河流基流丧失、雨水径流污染严重、城市水体水质恶化等。
深圳市在城市建设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像国内外其他城市一样,不可避免的遭受各种水问题。
所以说城市合理排去和收集雨水都很重要,构建绿色的“生态海绵”在前期即设计阶段就要统筹考虑,设计阶段应针对不同地区的环境、水文、气象、土地利用等结合雨水利用及处理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与竖向设计,在建筑与小区、城市道理、绿地与广场、水系等规划建设中,统筹考虑景观水体、滨水带等开放空间,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利用及处理系统。
1、“生态海绵”的规划根据区域发展要求并落实深圳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创新规划思路和方法。
1.1 规划概述“生态排水与管网排水”是结合深圳总体规划的雨水排除新型模式,最新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低影响开发等理念结合雨水的开发应用,创建“生态海绵”雨水利用地区的规划理念。
在“生态海绵”区域要求更改以往的排除雨水的方式,使用与自然相近的雨水治理办法,尽量让雨水不往外排,充分地让雨水分散积蓄以及初步净化。
所有规划的区域就像海绵一样,短暂地将进入的雨水储藏起来,让雨水慢慢下渗或者再利用,强调雨水可持续利用,把雨水“排水量零增长”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规划生态海绵地区的理念,这种理念符合保护生态环境、低碳发展的要求 。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资源利用技术研究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资源利用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海绵城市建设成为了当前国内外的热门话题之一,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则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资源利用技术研究。
一、概念及意义海绵城市建设是指将城市打造成为一种类似海绵的结构,通过预留和利用自然地表水、地下水和降雨水等水资源,实现对城市雨洪的应对、调控和利用。
而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则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通过利用城市雨水资源进行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的工程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而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的水资源问题,实现对城市雨洪的应对、调控和利用。
另一方面,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水平,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方式及方法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资源利用技术主要包括雨水收集、雨水渗透、雨水过滤和雨水再利用等四种技术方式。
雨水收集是指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并贮存雨水,以供日常生活用水、景观喷泉和灌溉等用途。
雨水收集的方法包括地面收集、建筑物屋顶收集和路面收集等多种方式。
雨水渗透是指通过设置雨水渗透设施,利用城市绿化空地、开洼地和草坪绿化等,实现城市内雨洪的渗透和自然循环。
雨水渗透的方法包括地面渗透、地下渗透和建筑物地下室渗透等多种方式。
雨水过滤是指通过设置雨水过滤设施,将城市道路和屋顶排放的雨洪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污染物,使雨水变得更加清洁,以供植物浇灌、建筑物绿化、洗车等用途。
雨水过滤的方法包括天然滤泥池和人工滤池等多种方式。
雨水再利用是指通过设置雨水再利用设施,将已经收集、渗透和过滤后的雨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其达到符合标准的再生水水质,用于城市的公共绿化、建筑物环境景观、工业生产用水、热水供应等用途。
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设计
城乡规划与设计幸福生活指南 2019年第34期3幸福生活指南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设计李 鹏1 单稼琪21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 大连 116011;2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灞桥分局 陕西 西安 710000摘 要:应用和推广海绵城市的理念,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因降雨量过大,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还能提高水资源在城市中的利用率,落实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因此,研究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中道路雨水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设计引言通常来说,海绵城市可以对于气候的变化进行有效的应对,面对变化不定的环境可以进行自我的调节,使得城市成为生态循环中的一个环节,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
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雨水系统十分庞杂,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各个系统当中,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更需要设计者对于雨水系统的构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可以保障海绵城市的生态功能得以发挥。
1、海绵城市概述1.1海绵城市的概念在规划城市时,通过改变传统的城市道路雨水系统,将路面雨水口收集的雨水进行系统的处理和净化达到可二次利用的目标,由此对城市进行低影响设计和开发,便可以将城市变成一个海绵,将雨水通过合理的存储、转化和再利用,补充城市水资源,一方面大大提升了雨水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达到了节约用水,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由于传统城市道路交通的设计核心是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畅通性等方面,对于城市雨水系统方面却很少涉及。
海绵城市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重点将城市雨水系统纳入其中,本着对城市低影响的开发理念,通过合理设计,使得城市地表雨水能够快速流入LID 设施中,对雨水进行处理达到城市用水使用标准,不仅协调处理了城市雨水资源,还能大大降低城市内涝、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的发生几率。
1.2海绵城市中城市道路雨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海绵城市道路雨水系统的核心思想在于,结合当地水文气象条件和城市实际,在道路雨水系统设计中科学合理地应用LID 设施,通过增大城市的透水面积,加快城市地表雨水快速下渗的同时,延缓地表雨水径流时间,使得城市地表雨水无法形成一定的径流量,避免城市内涝的产生。
海绵城市中雨水生态处理系统的设计
海绵城市中雨水生态处理系统的设计作为一名国家专业的建造师和工程专家,我对海绵城市中雨水生态处理系统的设计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性角度。
海绵城市是一种以生态修复为理念的城市建设方式,旨在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实现雨水资源的最佳利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雨水生态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雨水生态处理系统的设计应当综合考虑城市的特点、降雨情况和环境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系统的规模和功能,包括收集、储存、处理和利用雨水的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和技术,以确保雨水在处理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我们需要合理布局和设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确保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在雨水生态处理系统的设计中,收集和储存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最大限度地收集雨水并防止水源的污染,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备,如雨水收集器、雨水滞留池和雨水渗入井,将雨水收集到特定的储存设施中。
在储存过程中,我们还应考虑到水质的稳定性和保护,以避免因污染而导致后续处理过程中的问题。
雨水处理是系统中的核心环节。
通过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污水处理等环节,我们可以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化和处理,以减少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污染。
在预处理阶段,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集水沟和格栅等设备,去除雨水中的浮游物和悬浮物质。
在生物处理阶段,我们可以运用湿地和人工生态系统等设施,在其中利用植物和微生物对雨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和分解。
在污水处理阶段,我们可以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的方法,去除雨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从而得到水质较高的雨水。
除了雨水的处理,雨水生态处理系统还可以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城市的供水、灌溉、冷却和景观等用途。
通过合理设计和规划,我们可以将雨水储存于地下水库或利用天然水体,并通过设置泵站或水管理设备进行灌溉和供水。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雨水利用于建筑物的冷却和景观绿化,以提高城市的舒适性和环境质量。
在运行雨水生态处理系统时,我们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效果的持久性。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城市雨洪管理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雨洪管理。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水泥路面和建筑物的增加,导致了城市地表的自然透水性下降,雨水无法迅速渗透进地下水层,而是形成了大量的雨洪。
这些雨洪不仅给城市的交通和生活造成了困扰,还可能引发洪水灾害。
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城市雨洪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规划理念,旨在通过模仿自然系统的功能,实现城市雨洪的合理管理。
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是“保留、渗透、储存、净化”,即保留自然地表的透水性,通过设计合理的绿地和湿地,使雨水能够迅速渗透进地下水层;渗透是指将雨水引导到地下水层中,补充地下水资源;储存是指在城市内部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储存起来,供后续使用;净化则是通过湿地等生态系统,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达到可再利用的标准。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雨洪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首先,需要对城市雨洪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城市雨洪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可以找到适合的管理策略。
例如,对于城市中的道路雨洪,可以通过改善道路排水系统和增加绿地来减少雨洪的形成。
对于建筑物雨洪,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供后续使用。
其次,需要研究城市雨洪管理的技术和设施。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借助一系列的技术和设施来实现城市雨洪的管理。
例如,可以采用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绿地设施来增加城市的透水性;可以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如蓄水池、雨水花园等,将雨水储存起来;还可以通过建设雨水净化设施,如湿地等,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
此外,城市雨洪管理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在城市雨洪管理中,需要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的雨洪管理系统。
同时,还需要考虑城市居民的参与和意识提升,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强居民对城市雨洪管理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总之,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城市雨洪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
海绵城市建设降雨径流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探讨
海绵城市建设降雨径流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探讨摘要:海绵重建工程在改善防洪排涝、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它主要用于雨水排水设备的更新改造,可以提高在洪水和暴雨情况下的恢复能力。
在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和建设项目层面,完成了城市海绵项目、老城区蓄水点改造、生态廊道雨水蓄水净化处理等多个示范园区。
关键词:海绵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治理技术某海绵示范点规划面积约2.84平方公里,新城区在建设智慧城市时已引入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建设理念。
“水更敏感”的核心理念,在雨水径流控制方面,重视建立雨水和洪水管理系统,重点在规划区内建立安全的雨水和径流渠道,并在码头进行综合治理。
这里的区别意味着海绵城市建设更注重根进程端软件社会治理体系,而后者在雨水径流监督方面更注重土地和其他单项工程的径流监督,并根据各个项目的相互联系,建立整个区域的雨水管理方法和途径。
1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理念在整个汇流过程中,城市雨水冲刷的平屋顶、路面等各种表层的自然环境较为复杂,往往难以确定水体组成,主要包括排水设备、表层冲刷、降雨等物质。
因此,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径流污染源无法控制和检测,且由于污染物组成复杂,无法再采用点污染的处理方法。
此外,降雨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径流中污染物的含量。
污染物受到大雨的影响太大,这取决于污染解决设备的缓冲特性。
在污染物浓度上下变化的范围内,应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长期以来,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仅用于城市降雨径流,并没有达到最理想的实际效果,径流污染的控制一般无法在实际活动的建设中付诸实施。
通过比较各国径流污染控制的核心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仅使用传统的废水处理核心概念来处理降雨径流污染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创建一套完整的水流和水质管理系统软件管理系统,以更好地解决和控制径流污染问题,这也是融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和低风险对策的需要。
根据其他国家低影响开发雨水科学研究的核心理念,采用一系列工程措施模拟雨水的自然净化、渗透和储存,以提高大城市和雨水处理和储存能力,从而达到同时管理水体和控制雨水流量的效果。
关于海绵城市雨水处理技术与雨水利用
关于海绵城市雨水处理技术与雨水利用发表时间:2019-01-03T15:06:10.3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作者:刘汉1 刘昌元2[导读] 海绵城市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可使雨水洪水危害得到有效的缓解。
1陕西天元水利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3陕西秦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18摘要:海绵城市具有极强的抗洪排涝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可以有效保证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和有效性。
本文基于此,分析及探讨海绵城市雨水处理技术与雨水利用,以供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处理;雨水利用海绵城市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可使雨水洪水危害得到有效的缓解,排水压力得到减轻,同时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水进行净化再利用,大幅提升水的利用效率,可起到节约资源及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1海绵城市理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理念立足长远,不再以征服者的态度对待自然,而是尊重自然,向大自然学习采用“源头处理,分散集中”的方法,将雨水“渗”在原地涵养水源,“蓄”在原地方便调用。
我们要将雨水资源化,而不是迫不及待地将其排走,要考虑把有限的水资源截留下来,利用自然的力量去净化雨水,从而优化城市排水系统。
无论如何“灰色”刚性的给排水系统已经暴露出了其严重的自身局限性,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城市水危机新一轮的关注和对传统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的反思。
针对该现象从2014年至今,我国政府连续出台了多部指示文件,倡导通过推广“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城市看海”等问题,并为各地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区提供了理论指导,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市的“海绵化”进程。
2城市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的意义2.1 环境水资源短缺随着城市工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已越来越明显,而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能帮助人们充分利用雨水,既可缓解城市对自来水依赖,又能解决水源污染,最终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的。
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排水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排水系统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排水系统,其包括排水管,以及分别与排水管连接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排水管的进水端设有浊度仪,排水管与第一管路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浊度仪连接的第一电磁阀;第一管路与排水管连接的一端设有过滤网;第二管路与排水管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浊度仪连接的第二电磁阀,第二管路的输出端设有雨水处理装置;雨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过滤池、沉淀池、生物反应池和除臭池;过滤池与沉淀池之间通过第一格栅板分隔开,除臭池通过出水管与第一管路的输出端连通。
本系统通过在排水管的内设置浊度仪检测雨水的清洁度,可及时对排水管的污染物超标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提高进化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净化成本。
标签:海绵城市建设;雨水排水系统1、背景技术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高雨洪利用,可以减少雨水外排,延长降雨径流时间。
合理利用城市雨水,不僅是开源节流的一条途径,而且对生态环境改善、水污染控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城区排水系统通过下水道排水,而根据相关资料和数据统计可知,初期降雨形成的径流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在雨水排放过程中应将最初2mm降雨形成的径流分离出来,经污水处理后再回收利用或直接排入水体中。
然而,以往对于雨水收集和排放的研究中,忽略了将初期降雨形成的径流进行分离出来进行处理,导致水体污染。
2、技术方案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排水系统,解决现有城市雨水排水系统中没有将初期降雨形成的雨水径流分离出来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放,而导致水体污染的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以及分别与排水管连接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排水管的进水端设有浊度仪,排水管与第一管路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浊度仪连接的第一电磁阀;第一管路与排水管连接的一端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呈一端开口的桶状,过滤网内设有第一海绵过滤砖,过滤网的开口端延伸入排水管内;第二管路与排水管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浊度仪连接的第二电磁阀,第二管路的输出端设有雨水处理装置;雨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过滤池、沉淀池、生物反应池和除臭池;过滤池与沉淀池之间通过第一格栅板分隔开,除臭池通过出水管与第一管路的输出端连通。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给排水系统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管线老化、排水设施不足、雨水排放不畅等。
我们需要更加先进和可持续的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通过海绵城市理念来改善城市的给排水系统。
海绵城市,即“sponge city”,是一个新兴的城市规划理念。
它强调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来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使城市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减少城市内涝和污染,改善城市微气候,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海绵城市将雨水纳入城市规划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美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海绵城市中,雨水资源被最大限度地利用,达到了“运、蓄、渗、净”的目标,进而使城市具备保护自身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抗灾”能力的潜力。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和设计。
1. 雨水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在传统城市给排水系统中,大量的雨水都直接排放到排水管道中,导致了排水系统的超负荷运行和雨水的浪费。
而在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如何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
可以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池、绿色屋顶等设施来收集雨水,并将其用于植被灌溉、景观水体补给、地下水补给等方面,从而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2. 水文地质环境的改善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水文地质环境。
需要通过合理的城市地表覆盖、地形设计、地下管网等手段,保持城市地表的透水性,减少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的上涨。
还可以通过人工湿地、生态溪流等方式来改善城市的水文地质环境,降低城市的水文压力。
3. 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绿色基础设施包括绿色屋顶、雨水花园、自然湿地、生物滞留池等,它们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的地表径流,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绿色基础设施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景观价值,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4. 多元化排水设施的建设在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多元化排水设施的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中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技术研究_1
海绵城市建设中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1-05-25T09:44:49.50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4期作者:王正华[导读] 东门大沟两侧雨污混接乱接有 200 多处,当前的雨污排水系统见图 1。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101摘要:对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问题,国内外已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我国很多城市老城区基础设施较为老旧、功能弱化,排水系统管道淤堵破损及混接现象普遍存在,使得老城区局部内涝、水体污染、黑臭水体等问题较为严重,这就迫切要求进行雨污管网更新、分流式改造。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以高邮市东门大沟下段改造工程为例,重点研究了高邮市老城区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的应用和雨污排水系统改造技术措施的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老城区;雨污分流一、老城区雨污管网系统现状1.1排水系统现状老城区合流制排水区域较大,雨水、污水管道混接乱接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老城片区人口密度大,管网建设时间久,市政道路上很多污水、雨水管道混接乱接,根据管网普查数据,东门大沟两侧雨污混接乱接有 200 多处,当前的雨污排水系统见图 1。
1.2老城区雨污径流现状老城区普遍存在建筑密度较大,公园绿地面积较少,硬质路面造成城区径流量较大。
老城区房屋建筑大都老旧,呈现房屋老化、配套设施缺乏、空间局限、雨污管道不完善,蓄水净水设施甚少,在降雨季节,雨污混流造成径流污染风险较大,同时低洼地带常常积水内涝,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二、雨污分流改造系统的技术应用目前,高邮市老城片区的用地空间受限,城市建设以开发新区和完善老城片区为主。
此外,合流制改造为分流制不仅包括市政道路下排水管线雨污分流改造,还包括建筑小区内雨污分流改造,老城片区内建筑小区大多建设年限久远,小区内多为合流制排水管道,管道质量较差,分流制改造条件较差。
2.1老旧城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的系统规划设计经分析,对雨污系统地进行设计,是在保持东门大沟沿线老城片区部分合流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进行雨污分流式改造。
浅析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屋面雨水利用
浅析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屋面雨水利用张文韬(湖南师范大学附中湖南·长沙410006)摘要如今,逢雨必涝,城市里看海;逢旱则干,热岛效应加剧,这种现象在城市发展中越发严重。
而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样既能改善我国逢雨必涝的现状同时又能利用雨水资源。
本文针对如何更好的实施海绵城市建设中屋面雨水利用,对目前国内外屋面雨水利用的现状,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其利用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海绵城市屋面雨水利用现状建议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A水对于城市来说,既是滋养土地、维系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源,又是带来洪涝灾害的自然隐患,也是生态景观不可缺少的要素。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城市地表水严重污染,又进一步加剧了当前国内许多城市可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从而雨水的收集利用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就。
还有,我国由于不同地域的地理条件及气候迥异,中国年降雨量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并有着显著差异的丰水期枯水期。
因此,我国在雨水利用建设方面可借鉴国外先进优秀的方法和技术,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建设适合当地情况的屋面雨水利用系统。
1绪论1.1城市雨水利用发展概况雨水利用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技术,数千年以前就被人们采用,并一直在缺水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其技术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迅速发展。
目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屋顶绿化雨水利用、屋面雨水利用、区域雨水利用和回灌地下水雨水利用四种。
1.2国外屋面雨水利用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可行性首先要考虑的是雨水水质。
一般情况下,不经过处理或者经过简单处理的雨水足可用于城市绿化用水、工业循环水以及景观娱乐用水等。
海绵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工程化应用
项目名称海绵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工程化应用候选单位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候选人徐志通余雪松徐大勇高俊斌彭志刚潘晓军项目简介海绵城市雨洪利用与控制是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能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提供重要保障。
国内最早开展了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系统化研究,开发出雨水排放收集系统、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雨水储存处理回用系统,率先实现了雨水收集、渗透、储存、处理、回用、排放的综合利用系统集成及工程化应用,使我国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开发出了多功能、一体化的雨水收集、渗透、输送的渗透排放一体化系统,创新研发环保、高效、经济型、组装式储水模块化技术及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创新集成多项雨水收集技术,通过雨水弃流功能、截污功能实现雨水径流污染控制。
率先实现了雨水收集、渗透、储存、处理、回用、排放的综合利用系统集成及工程化应用。
首创了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雨水收集技术、用于塑料模块单元性能测试的测试方法、经济、节能型自净化雨水检查技术,并成功开发出一种施工容易,工程投资抵,安全可靠性高的雪山融水的收集利用装置。
项目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
本项目由2009年开始研发,于2011年研发成果陆续实现转化及产业化,并成功推向市场。
2011年-2015年,累计完成产品项目322个,实现收入52859.72万元,其中近三年项目收入31209.77,项目利润4082.88万元,上缴税收1802.97万元。
项目产品投入市场后,实现了多领域工程实践,广泛应用于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道路、城市水系、道路桥梁、设施农业等领域,应用本项目产品工程322个。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混凝土处理技术应用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混凝土处理技术应用一、背景介绍海绵城市建设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来模拟自然的水循环过程,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改善,从而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而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混凝土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二、雨水混凝土处理技术的意义1.解决城市洪涝问题:雨水混凝土处理技术可以在城市道路和广场等场所建设雨水渗透和储存设施,有效地降低城市水logging现象,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2.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雨水混凝土处理技术可以将雨水收集利用,可以用于城市中的绿化、环保、灭火等方面,从而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改善城市水环境:雨水混凝土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改善城市水环境的质量。
三、雨水混凝土处理技术的应用1.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可以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
这需要在道路和广场等场所建设雨水渗透和储存设施,如雨水管网、雨水花园、雨水花坛等。
这些设施可以将雨水通过过滤、沉淀等处理方式,将雨水净化,使之可以用于城市绿化、环保、灭火等方面。
2.雨水混凝土的应用雨水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可以将雨水混凝土应用于城市道路、广场等场所,从而达到收集雨水、减少洪涝灾害、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水环境等多种效果。
3.雨水花园的建设雨水花园是一种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的绿化设施,其主要功能是将雨水收集起来,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过滤,达到净化雨水的效果。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花园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环保等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4.雨水花坛的建设雨水花坛是一种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的花坛,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植物和土壤的过滤,将雨水净化后,再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绿化、环保等方面。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花坛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环保等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海绵城市方案优化设计与雨水资源利用-海绵城市论文-工程论文
海绵城市方案优化设计与雨水资源利用-海绵城市论文-工程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扬州市的新建住宅工程如雨后春笋随处可见。
近三年来,扬建集团所承建的工程项目,有三个涉及到海绵城市方案的设计施工与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新建住宅工程的海绵城市方案优化设计与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在这里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新建住宅工程;海绵城市;优化设计;雨水资源;综合利用前言“海绵城市”就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上“海绵城市”的概念被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一、新建住宅工程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新建住宅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目的就是使新建的住宅小区内雨天雨水能自然存积、渗透到地面景观池、地下蓄水池等区域、晴天能就地消纳和被利用,从而控制小区雨水直接排放至城市排水系统的总量不超过25%。
就是小于项目所在区域扬州市所规定的海绵城市规划中明确的雨水径流排放量。
而新建住宅小区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就是雨天存积、收纳的雨水,能及时用到小区内需要的地方,如绿化养护、车辆冲洗、景观水池补水等,在保证雨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又能为雨天雨水收纳、存积,提供蓄水的区域。
二、新建住宅工程在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扬州市新建住宅工程项目,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基本上以小高层、高层为主,业主机动车辆停放均设计在地下室,加上人防工程,新建住宅工程地下基本都挖空成了地下室,而地下室顶板填土层的厚度有限,加上全市住宅项目推行海绵城市建设不到二年,在海绵城市方案的设计和雨水资源综合利用上,没有结合新建住宅工程的特点,也没有充分利用住宅小区景观绿化设计,没有做到海绵城市、景观绿化、雨水资源利用三个方面设计上的综合、优化、互补,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工程综合成本的增加。
海绵城市建设中初期雨水径流处理技术方案研究
用、排等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2] ꎬ将 70% 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ꎮ
为了响应国务院的政策ꎬ加大城市初期雨水径流处理也是推进
海绵城市建设的有力手段ꎮ
根据国家、安徽省的相关文件要求ꎬ结合巢湖流域城市发
展规划的目标ꎬ本研究围绕巢湖流域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开展系
conserving water resourcesꎬrepairing urban water ecosystem and improving urban flood resistance. Thereforeꎬ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initial rainwater runoff and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source process end three stages in
统研究ꎬ提出城市核心区初期降雨径流处理的适宜技术ꎬ为城
市入河污染物的削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ꎮ
1 初期雨水径流水量计算
1. 1 设计暴雨强度
采用新修订的合肥市暴雨公式ꎬ公式如下:
3600(1 + 0. 761g p)
q=
( t + 14) 0. 84
式中:
q - 设计暴雨强度ꎬL / shm2 ꎻ
years. In the highly developed area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ꎬthe controlꎬ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of initial rainfall runoff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on - point source pollution caused by urban rainfall runoffꎬon the other handꎬ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 【 工 程 技 术 】
大量透水砖 以减少径流 ;三是生态小 区雨水利用 : 生态小区沿排水管道修建了渗透浅沟 , 用于径流雨
水 的下 渗 。当雨 量较 大时 ,超 过地 面渗 透能力 的雨 相关政 策的支持下 ,建成 了京水 建设工程 有限公 司 、
天秀花园小区、双紫园小 区、地质工程勘察院、海 淀公 园和水 利水 电学校 6 个雨 洪控制与利用 示范 区。
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由于水源的浸润和地下水 位对土体密实度 的周期性影响,使建筑物基础部位
产生裂缝 ,从而影 响建筑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因 此 ,对建 筑 和公共设 施周 围的雨水 人渗路 径 进行一
定 的规划 ,对确保建筑 的安全 眭与使尉 陛很 有必要 。
( 二 )现 有 的入渗技 术 有待 完善
四、海 绵城 市建设 中存 在 的技术 问题
( 一 )雨水 处理路 径 未具体规 划
水就会进入 到人工湿地或雨水蓄水池等储水设施 中,作为居 民小区的水景用水或者继续下渗。同时 德 国许多城市政府通过制定雨水收集法规来保障雨 水收集利用的普遍推广。
日本雨 量充 沛 ,在雨 水利 用方 面积 累 了大量 经 验 。从 1 9 8 0 年开 始 , 日本 建设 省实施 了雨 水 的贮存
出现 的 问题 ,介 绍 了天 津城 建 大 学 目前 在 海 绵 城 市建 设 领 域 的相 关研 究 , 并结 合 当今 的 海 绵城 市 建设 举 措 ,从 低
影 响 层 面提 出了一 些 海 绵 城 市 建设 的研 究 方案 和 处 理 方 法 。 以期 为 海 绵城 市建 设 中 的雨 水低 影 响入 渗 提 供 参 考 。 [ 关 键 词 ] 雨 水利 用 ; 海绵 城 市 ;低 影 响入 渗 ;砂 石 渗 井
[ 中 图分 类号 ]T U 7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一
、
引 言
众 所周知 ,我 国的水 资源相对匮乏 、空 间分布极 不均匀并且许多城市存在着水 资源 严 重 短 缺 和 季 节 性 内涝 灾 害 频 发 的矛 盾 。 因 此 ,水资 源紧缺的基本 国情成为社会与 经济 发展的 “ 软助” 。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迅速 发展 的时期 ,下垫面硬化面积 的增加 ,使 城 市地表渗透 能力 降低 。新建小 区数量 的逐渐 增多导致硬化地 面面积增加 ,造成雨水不 能 人渗地下补充地下水 ,使城市水生态环境急 剧恶化 。雨量较 大时径流迅速地汇集造成地 面积水甚至发生洪涝灾 害 。因此 ,有必要 因 地制宜地开展本地 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形式调
技 术 项 目发 展 计 划 《 天 津 地 区海 绵城 市 建设 的砂 石 渗 井研 究 和 应 用 ) ) ( 2 0 1 6 — 2 5 ) 。 [ 作 者简介]杨文喜 ( 1 9 9 3 年~ ) , 男, 天 津 城 建 大 学土 木 工程 学 院硕 士研 究 生 , 研 究方向 : 海 绵 城 市建 设 技 术 ; 李 顺 群
( 1 9 7 1 年~ ) , 男, 博 士, 注册土木工程师 , 天 津 城 建 大 学 土 木 工 程 学院 、 天 津 市软 土特 性 与 工 程 环 境 重 点 实验 室教 授 , 研 究方 向 : 土 力 学和 海 绵城 市建 设 ; 王彦 洋 、 王 建彬 , 天 津 市 建 设 工程 技 术研 究所 。
查研究 ,探索 出适合 我 国海绵城市建设 的一 般 性规律 。
二 、国外城 市雨 水利 用现 状
德 国对降水在城市 生态系统 中的作 用有 较 早 的认 识 和研 究 。 1 9 8 9 年 ,德 国 颁 布 了 水利用设施 标 ,这标 志着德 国在雨水 利 用 技 术 方 面 取 得 了进 步 。从 研 究 深 度 和 管 理现状 等方 面来 看 ,德 国已处 于领 先地位 。 德 国的雨水 处置方式主要有 :一是屋 面雨水
量 【 工 程 技 术 】
杨文 喜 王彦洋 李顺群 王建彬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雨水处理技术研究
[ 摘 要 】 全 国3 O 个 海 绵城 市试 点 中 ,有 l 9 个 在2 0 1 6 年 汛期 出现 了不 同程 度 的 内涝 ,我 国海 绵城 市建 设 理 论 和 实践 面
临着 经济 、社 会 发展 的 迫切 需要 和 现 有 水 平 亟 待 提高的 局 面 。笔 者 总 结 了 国 内外 雨 水利 用技 术 现 状 和 发展 过 程 中
的 利 用 :主要 用 于 生 活 用 水 、公 园绿 化 和道
路喷洒等非饮用水 ;二是雨水 的截污与渗透 :
城 市 道 路 雨 水 主 要 排 人 下 水 道 或 通 过 地 面 渗
透的方式用来 补充地下水 ,城 市道路使用 了
[ 文章 编 号 ] 1 0 0 5 — 2 7 8 X( 2 0 1 6 1 1 2 - 0 0 7 7 - - 0 3 [ 收 稿 日期 ]2 0 1 6 年1 2 B [ 基 金项 目] 国 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 粘 土 冻 结过 程 中 的温 度 场 演 变及 在 冻 结 法施 工 中的 应 用 》 ( 4 1 4 7 2 2 5 3 ) ; 天 津 市 科 学 基金 ( 重 点 项 目) 《 天 津正 冻 黏 土 的 热 力耦 合及 在 地 铁 冻 结 法施 工 中的 应 用 》 ( 1 6 J C Z D J C 3 9 0 0 0 ) ; 天 津 市 建设 系统 科 学
渗透计划 ,通过该计划来保证雨水资源 的综合利 用。1 9 9 2 年 颁布 的 《 第 二代 城市 下水总体 规划》
中,正式将雨水渗沟 、渗塘和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 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规划要求新建和改建的 大型公共建筑必须就地布置雨水渗透装置 。日本建
设省有关部门通过对渗透池、渗透侧沟 、透水性铺 盖 、调 节池 等渗 透设施 历 经5 年 的观 察和 测量 发现 , 东京周 围2 0 个平均降雨量在6 9 - 3 毫米 的地区的径流 流 出率从5 1 . 8 %降低为5 . 4 %,平均流出量由起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