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合集下载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教 学探 索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林 红 燕
( 启 东 市东 安 中学 , 江 苏 南通
2 2 6 2 0 0 )
摘 要: 纯粹 的文学作 品阅读与文 学作品教 学之 间还是 有较大距 离的, 如何通过 缩 小这种距 离来提 高 初 中语文教 学 中文学作 品教 学的质量 , 就成为语文教 师的一节必修课 。
又万 万不 能 沦落 为上 面 所说 的僵 化 式 的 教学 , 否 则
们都是情感丰富的孩子 , 那我们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 文学形象就应当是情感丰富的形象 !当然 , 情有大
1 1 8l 教学
我们的讨论与思考便没有了必要 。于是 , 一个考验
智慧 的问题就 出现了 : 如何将我们对文学教 育形象
的理解通 过有效 的途径在初 中语文课堂上 呈现 出
来?笔者思之 良久 , 浅述如下 :
( 一) 初 中 阶段 的文 学教 育 要走 出传 统 套路
( 三) 初 中阶段 的 文学教 育 要走 向多 元之路
笔者以为 , 文学教育切忌众口一词 , 否则将不成
其为文学。 事实上 , 现实中此理念并不缺乏注解 , 且不 说经典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就说我 们今天的中考 、 高考作文命题 , 就已经演绎了无数个 超越文学作品本身的故事。因此, 对于任何一篇文学

语文教学中文学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中文学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文学素质教育

【摘要】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语文新课标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求有明确的规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学素养素质教育

国家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语文新课标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求有明确的规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语文教育包含文章教育和文学教育。其中文学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可是,近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文学教育受到严重的冲击,已影响到语文素质教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失落,不只是语文能力的下降,还涉及到人的整个素质的异化问题。本文试图就在初中学生中加强文学教育的问题作一探讨。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有重点的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文学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入手。

一、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文学感悟力。

教材中有很多文学类作品,散文、小说、诗歌,甚至戏剧。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文本资源,以教带练,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

喜爱。而教材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更好的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世界。

教材中编入了一些鲁迅的作品。有人说学生是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作品学起来有难度,但这些作品却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很好的跳板。《孔乙己》《故乡》《社戏》等小说人物,非常切合小说作品中关于典型人物的理论。闰土的老实木讷,生存的压力、等级观念的约束,把他由一个活泼开朗的少年变成了“木偶人”;孔乙己的穿着长衫的迂腐形象和可有可无的悲剧命运,引起学生关于教育问题的思索。这些蕴含丰富的人物形象显示了文学的巨大魅力。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创作技巧,并理解这些典型人物形象蕴含的意义,这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应对学生加强文学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应对学生加强文学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应对学生加强文学教育

作者:薄卫和

来源:《作文周刊(教师版)》2013年第19期

回顾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我们会发现课堂中缺少了人文性,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因此,语文教学应对学生加强文学教育。为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其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和谐统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强化文本研读,争做文本知音

语文教师对文本要有一个鲜活的、真实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认识。一切的鉴赏和评价活动始于鲜活、独到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教师上课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研读文本,并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广泛占有资料,一切与文本有关的资料都可以看。教师的理解必然受自身因素的制约,而丰富的资料可以让我们尽可能多地寻找到解读文本的途径,也可以让我们尽可能多地看到各种可能的解读角度,尽可能多地看到解读可能产生的谬误,然后经过消化、辨别、扬弃,拓展、丰富、校正教师自身的解读,从而达到“深度批评和理性评价”的目的。但不管资料对文本的讲解多么准确无误,不论专家教授对文本的研究和分析多么细致深入,教师都必须经由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进行消化和扬弃,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围绕文本进行师生对话的储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文学素养

文学作品的教学是最需要也最见教师文学底蕴的教学,教师的文学素养是制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要想提高文学素养,语文教师除了要准确把握文学作品及阅读教学的特性之外,还需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了解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的意义,领会其实质,认清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新文学观念,以新文论武装自己,在实践中积极学习和探索文本解读行之有效的方法,拓展解读文本的视野,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

对新课标下文学教育的思考

对新课标下文学教育的思考

对新课标下文学教育的思考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给学生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一扇大门,是提高正向审美素质,促进正确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形成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渠道。所以,加强文学教育是新课改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语文;文学;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53-01

文学欣赏是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人性的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应注意文品的鉴赏性阅读以提高文学素质。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育陷入了只传授知识、技能的误区。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文学欣赏教育。

1.目前中学文学教育的现状与欠缺

长期以来,文学作品的”教”,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泥潭,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无非是讲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基本常识、中心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语言特点、结构形式、情与景的关系、表现手法,分析思想内容,分析艺术形式等等,甚至用公式去套。如:”本文通过叙述(描写、塑造)……表达(提示、表现、抒发、赞美、批判)”。我们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用(这些常识性、技术性的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是说不能用这些呆板的内容去代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教师不应该在”教”的过程中给作品贴上”标签”,再教学生”辨认”,或者把学生们赶进教师的”陷阱”里,因为这些毕竟还不是文学教育的深层次的东西。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而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附加的东西硬塞给学生。我们知道,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情、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情感。

文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文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文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18-01-25T11:19:21.233Z 来源:《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下作者:徐嫚华

[导读] 初中语文化教学过于传统,未能将文学教育放在首位,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转变思路,将文学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质量。

徐嫚华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名山中学 537006)

摘要:初中教育是必经之路,主要目的在于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但目前来说,初中语文化教学过于传统,未能将文学教育放在首位,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转变思路,将文学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质量。关键词:文学教育;初中语文;教学

一、引言

将文学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大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情感,开展个性化的培养,积极发展个性并完善人格。文学作品中打造大量个性鲜明形象,包含着极为丰富情感。学生在阅读学习时,在知觉表象基础上,除进行想象联想活动外,更要以推进情感活动的拓展、表达,这就是情景融合的境界。学生会综合自己的各项能力进行个性化审核,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张扬。这也是我们时代需求。通过作品典型文学形象及人道情感,让学生体会人生、感悟道德。二、文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1.微观教学

在初中阶段文学教育下,不能过于传统,无论是教材文学作品或是教师给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品,都不能过于宏大,要采用微观的教学方式。简单来说,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能让学生急于去阅读,也不要过急发表对作品的意见。反之,需要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去阅读,让他们自己去感悟。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在于不要怕错,要学会去悟,去思考,把自己理解的内容和文学作品有机结合,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有着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篇 ( 。其余 部分( 段) 也包括 中 国现 当代和外 国优 秀诗文) 由教 材编者和 可 任 课教 师补 充推荐 。诗 歌散 文作 品 ,如鲁 迅 《 朝花 夕拾 》 、冰 心 《繁 星・ 春水 》等 ;长 篇文学名 著 ,如吴 承恩 《 西游 记 》 、施耐 庵 《 浒 》 水 、 老舍 《 骆驼祥 子 》等。 教 师可利用早读 课 的时间要求 学生 自主 阅读 ,在课 程标准 中 已明
断 ,理还乱 ,是 离愁 。别是一 番滋味在心头 ”中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
领略 《 星・ 繁 春水 》中对母爱 、亲情 、大 自然 的歌颂 ;沉 浸 于 《 游 西
记 》中丰富奇特 的艺术想象之 中。
此 外 ,还 可 利 用 写作 课 就 某 一 篇 目要 求 学 生 撰 文 评 点 、分 析 : 组 织一次关 于传统文学 的手抄报 评选 。有条件 的学校 可适时播放 些 “ 百
就 教 学 工 作 而 言 ,文 学 教 育 的 重要 性 就 愈加 突 出 了 。 初 中语 文 课 程 标 准 总 目标 中就 指 出 :要 求 学 生 “ 识 中 华 文 化 的 认 丰厚 博大 ,吸 收民族 文化智 慧 。关心 当代文 化生 活 ,尊 重多 样文 化 , 吸 取 人 类 优 秀 文 化 的营 养 ” 。
家讲 坛”的录像片断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语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教师不仅要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能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还应该能写各类文章。凡是要求学生写的文章体裁、文学样式,教师应该先写,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能力。
4.文学鉴赏的能力
语文教师的职责是教授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从小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其中就包括对文学作品和文章的鉴赏能力或欣赏能力。在教学中,以比较专业的眼光去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这样学生对作品和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刻,从而对优秀文学做到知其然和所以然,帮助学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思维水平。
三、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首先,语文教师应从自我做起,要更新观念,有一种面对新形势不提高文学素质就不能适应需要的紧迫感,从根本上注重文学素养的提高。
其次,积极主动地学习积累,提高文学素养。简单地说,语文教师要对文学的含义、文学作品的类型、风格、流派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要养成一定的文学阅读习惯。说实话,语文教师不读书,不读文学作品是当今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不利于教师素质提高,不利于教学质量改进。语文教师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文学作品阅读习惯。其实,语文教师除了钻研教材之外,要通过重读经典名著,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要通过阅读、语言学、写作学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充实自身理论素养;要养成广泛涉猎文学作品的习惯,科学地研究各类体裁的特点,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提高对文学的感悟力。

浅谈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

浅谈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

龙源期刊网

浅谈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

作者:陈静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6期

摘要:初中語文课程的价值是多元化的。就“语文”而言,是指语言和文字,然而文字却包含着文化和文学这些内容,同时文学又将音乐、绘画、雕塑等非文字艺术融合其中,也就是从一篇课文中可以了解到一定背景下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等。同时,从文本中也可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历史内容。所以,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谈谈作者本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价值 ; 初中语文课程

一、初中语文课程的文学价值

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加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文学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深层次的精髓,并大力发展弘扬世界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而加强对于学生的文学欣赏等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比如《范进中举》一文,我们欣赏范进中举前的胡屠户,他骂他的女婿是“现世宝”“无用的人”还不够,甚至破口大骂他的女婿是“尖嘴猴腮,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这些尖酸刻薄的语言书写得淋漓尽致,然而当范进中了举人以后,胡屠户马上换了副嘴脸,称他的女婿是“贤婿”“老爷”“天上的星宿”等,让我们从文本中胡屠户的语言和动作欣赏到他的那种卑劣势利的

小市民形象。

又如《皇帝的新衣》这篇文章,通过皇帝和官员、大臣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描写,让我们欣赏到了由于当时统治者的昏庸和愚蠢,但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还佯装着穿新衣,试新衣,甚至还举行游行大典这么一个可笑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这就充分说明在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欣赏到人物的鲜明的形象。

中学语文与外国文学教育研究

中学语文与外国文学教育研究

2020/12/19
10
(一)、教学现状
新课标新要求 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要求在语文教学中
加强外国文学的教学。 挑战与尴尬: 教材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 现有的考试制度最终体现教学成果的还是分数 外国文学课外的阅读量很少 教师大多采用“文章教学法” 对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略讲或者选讲 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被有效调动, 自主性阅读没有能够体现。
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散文: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散文诗
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小小说) 戏剧:话剧、歌剧、舞剧、戏曲
多幕剧和独幕剧
历史剧和现代剧
悲剧、喜剧、正剧
2020/12/19
16
• 以文学运动与思潮为编排体系的方式。 以点带线、以点带面。使学生了解文学运动与思潮的嬗变过程,了解各种运动与思潮在不
割裂了世界文学发wenku.baidu.com史与高等教育、社会脱节 选文的零乱使学生很难搞清整体脉络
• 非经典过多 序言、讲话、科普等方面的选文文学性不强 混淆了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不同功能
2020/12/19
14
二、编排体系
2、我的观点:
按文学史编排: 每册独自构成一个单元 单元前对各阶段的文学史概述 选几篇能代表本阶段的最高成就的作品作范文 附推荐的必读书目方便学生拓宽和加深学习

刍议汉语言文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刍议汉语言文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 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 I 基础教育l
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 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人 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初中阶段的学
生正好是文化熏陶的关键期 . 初中教师应该认识到
刍议汉语言文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张 莹 莹
巩义市孝义第一初级 中学 河南 巩义 4 5 1 2 0 0
中华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 并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 来引入汉语言文学知识 , 让学生能够在文化知识的 积累中实现对 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 为此 , 构建汉 语言文学培养计划 . 贯穿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 目 标, 提 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知识量, 从而实现对课
的工具 ,不仅需要从本质上来认识到语 文的重要 性, 更要从学生对语言文字 的理解和掌握上来强化
到课堂学 习中去, 从而让学生从课堂获得最丰富的 知识 , 最前沿 的动态 , 打开学生心 中智慧的门窗, 揭
示出文化的光芒。为此, 主要处理好 以下几个关系。 是处理好从知识的无限性与选择 的有限性
色。
1 从 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尊重、 来协助和促进 学生作 为课堂学习的主动者, 其主体地位决定 了在实旋课堂教学的过程 中。 教师所应该遵循的教 学规律, 为此, 必须要从培养学生的 自主性出发, 教 师从教学上来尊重学生的学习 , 尽力营造宽松 的教 学环境, 来协助学生从课堂知识上来把握正确的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文学教育:通过阅读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理解 能力,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
语言表达训练:通过写作、演 讲和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良 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们 的情感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心理引导: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疏 导,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培养积极 的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伦 理价值观
结语
结语
人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有助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提升 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情感品质。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 信、情感态度和伦理价值观, 从而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 良好的基础。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初中语文教学 中的人文教育
目录 导言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伦理价值观 结语
导言
导言Baidu Nhomakorabea
什么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指以 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 文精神。 重要性: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全 面发展,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情 感品质。
培养学生的文 化自信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的伦理价值观
伦理教育:通过教学案例、讨 论和道德故事等方式,引导学 生思考伦理问题,培养他们的 伦理意识和价值观念。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 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 会问题,培养正义感和责任感 。
培养学生的伦理价值观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学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学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学教育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而其教学内容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达到和谐统一。其人文性决定了在日常教学中应融入文学教育,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文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抓住这一黄金时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今后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较高的审美修养至关重要。欣赏文学作品是文学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运用灵活多变、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品味人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真诚关爱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精心推荐;授之以渔;创设意境

有学者认为,文艺作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在初中阶段开展文学启蒙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生活,养成审美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对他们继续学习与终身学习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了文学教育。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如何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

一、从精心推荐到积极引领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文学阅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细腻

丰富的人文情怀,使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良好的个性。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是在用同一种“模具”来打造相同的“成品”,这就使学生很容易陷入越读越乏味的怪圈,所谓的享受遨游文学大海的趣味则无从谈起,更难有个性化的发现与创造。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可以借助课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之力,把学生引入课外的文学殿堂。首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好课外阅读的书籍。众所周知,思想积极向上的书能激励人不断进取;反之,思想消极的书,其负面影响也同样可观。尤其是对于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初中生来说,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人生阅历缺乏,很容易误入歧途。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正确指点和引导就尤显重要了。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古今中外的既具有时代性又不乏经典性的名著和优秀诗词,如《荷马史诗》《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诗经》《唐诗三百首》《聊斋志异》等。赏读这些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帮助其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此外,学生也能够从中感悟到精彩语言的表达技巧,提高语言鉴赏水平。

初中阶段文学教育的几点策略

初中阶段文学教育的几点策略
文学 教育2 O 1 3 . 0 6
初 中阶段 文学教 育的几点 策 略
回 林 凯 龙
内容摘要 :本 文认为应从 阅读 习惯 、学习方法、个 性化 阅读 、人 文因素的挖掘 四个 方面着手 ,在初 中阶
段开展 文学教 育。 关键词 :阅读 习惯 多读 自悟
初 中 阶 段 开 展 文 学 教 育 ,是 语 文 课 程 改 革 的 要 求 ,更 是 学 生 发 展 的 需 要 。 钱 理 群 认 为 二 十 世 纪的文学 的缺憾在 于对人 性的挖 掘 缺 乏 哲 学 深 度 ,真 诚 的 自我 反 省停 留在 政 治 、伦 理 的 检 视 角 度 。 而二十一世 纪 的文学仍没 有较大 改 观 ,这 是 因 为 中 学 的文 学 教 育 治标 不治 本 ,不 能 深 入 学 生 内心 , 不 能 唤 醒 底 层 的 人 性 ,初 中 学 生
育 民族 精 神 ,让 优 秀 的 文 化 熏 陶 和 影 响 学 生 ,塑 造 他 们 美 好 的 精 神 品格 ,形成健 康美好 的情感 和 积 极 向 上 的 人 生 态 度 , 为 学 生 一 生 的 发 展 奠 定 基 础 ,使 学 生 在 阅
古 人 云 :“ 授 之 以鱼 ,不 如 授 人 以渔。 ”因此 ,教给学生学习方 法 十 分 重 要 。语 文 老 师 传 统 的 灌 输 式 的 阅 读 教 学 方 式 扼 杀 了 学 生 阅读 的 兴 趣 。 语 文 老 师 的 灌 输 式 阅读 教 学 中剥 夺 了学 生 的 主体 意 识 。 让 学 生 只 是 被 动 地 接 受 、 理 解 教 师 对 文 本 的 看 法 和 理 解 。 因 此 要 引 导 学 生 注 重 自读 , 明确 目 标 ,激 发 学 生 主 体 能 动 性 。 多 读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文意境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文意境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文意境教学

摘要:古诗文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艺术瑰宝,特别值得学生进行深入的研

究和学习。但是古诗文的学习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存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古诗文

的意境分析,许多学生往往不得其法。因此,语文老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古诗文教

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文意境的学习和体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意境;教学策略

古诗文意境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学习内容,也是学生探索古文化知

识和意蕴的重要途径。但是古诗文的创作在写作格式、写作结构以及用词、用典

等方面极为讲究,因此为学生古诗文的学习增加了较大的难度。作为教师,要针

对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习的难点和痛点进行有针对的教学,重点是要帮助学生清理

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流程,从而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整体学习能力。

一、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文基调

古诗文的创作不仅凝聚着诗人厚重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流露着诗人的真情实感。古代文人进行诗文创作不会随意挥就,通常都是有感而发。学生也只有在了

解作者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才能够对古诗文形成更加准确和清晰的认知。因此,老

师在向学生讲解古诗文之前,首先要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

例如,在讲解《陋室铭》诗文之前,老师要先对作者及创作背景进行介绍。

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为通判,知县强迫这位曾经的政

府大员搬了三次家,而且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由此创作千古

名篇《陋室铭》。向学生介绍创作背景之后,可以先让同学们谈一谈对作者境遇

的认识。知县势利眼、知县欺负人、成王败寇、皇帝昏庸、作者有风骨、作者风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价值意义的探讨_初中语文知识点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价值意义的探讨_初中语文知识点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价值意义的探

讨_初中语文知识点

[摘要]文学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将古今中外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教学的基础,结合老师的教育和指导,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文化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文学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更深层次的精髓精华,大力弘扬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笔者结合自己实际教学经验,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作了简要的论述。 <br/>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文学教育探讨 <br/> 在当前的初衷语文教学活动中,许多教育工作者重视的是学生如何考得高分,对于其中的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相反,其只是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富足内容而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中,其文学教育所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广泛,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的文学作品内容作为教学材料,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国内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作为教学材料。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所开展的文学教育可以将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和爱好引发出来,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能够全面的提

高。 <br/> 一、探索文学作品精髓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br/> 在漫长的世界文化发展历程中,全世界各国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不但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是促进和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的基础。初中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文学教育不但可以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笔表达得到扎实的培养,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更加的丰富多彩。我们伟大的主席毛泽东曾经说过:“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意义和价值不只是单一的表现在文化理论上,而且在文化事业的发展上起着推动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br/> 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说,初中学生正是处在身心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一个关键的重要时期,对那些深层次的文学作品感悟和理解都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在现代社会中,人才的要求标准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除了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之外,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逐步的形成有利于个体长期发展的素养。如果学生想要深入的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精髓,还必须得到老师的适当启发和正确引导,从而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文化和历史氛围之中形成自己独

初中语文教学完善措施10篇-初中语文论文-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完善措施10篇-初中语文论文-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完善措施10篇-初中语文论文-教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

一、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概述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注意、把握住语文的教学重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实现学与教的双向交流。课堂中的问题提出可以给学生带来外部刺激,有效阻止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并且问题的提出还让学生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来进行问题的分析;当学生对于学习有需要才能激发他们进行学习,所以,老师需要在课堂上巧妙地进行提问,让新信息与原有经验、原有知识产生矛盾,从而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产生一种需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提出是通过教学的难点以及重点来进行设计的,所以,老师需要始终围绕难点以及重点来设计出问题,并在问题提出后从旁指引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课堂的提问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面对同学和老师的时候能够组织语言来进行看法、意见的表达,这不仅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的灵活性和准确性,还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课堂的提问可以指导学生了解某个问题或者某个知识点的程度,

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某个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有效性的措施

1.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

问题的提出直接决定着语文课堂整体的成败,当提出的问题适当时,就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积极调动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意义上对语文课堂进行学习质量的提升;当提出的问题不适当时,会造成一种老师自问自答的状况,所以,老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必须要难易适中。例如,老师在进行《最后一课》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对课文中所有人物、人物形象、整体内容做一个初步认识,完成之后老师需要对结尾描写进行详细的探讨,而问题的提出可以问:“文章采取这种方式的结尾是为什么?”或者“写粉笔字应该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但是为什么本文的作者要使出全身的力气来写?”等。虽然这些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不易回答出来,但是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学生来进行思考的引导,还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更好的理解,对思维进行更好的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文学艺术美化习俗,匡正时弊,陶冶人心,引导人类感情理性流向及

升华,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和无穷的威力,在塑造世界。”其社会作用巨大,无庸置疑与赘述。新近有关资料调查显示:中国的大中学生读文学作品的人数,仅占10%左右,尤其是中学生,

课外读物,90%是教辅读物,其现状堪忧。究其原因,除科技发展带来多媒体出现,考试评

价等因素外,关键还在教育部门的领导和任课教师,他们有着直接和重大的责任。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

本特点,并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总量应至少达到400万字,其中初中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的

文学教育,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必要。我将结合

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教学方面谈点体会。

首先,教师应该更新观念,以渊博的文化素养,激起学生接近和爱好文学。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个体人文

素养的提升,才能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跟上素质教育时代要求,培养出合格人才。

教师渊博的文化素养,应该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

略通天文地理,知晓文艺复兴,领略e时代……成为一个杂家,并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到见解、独到感悟、独到的信念,并能用语文学科的知识性、趣味性、

形象性等特点,发挥能说会道的特点,侃与课文有关的奇闻佚事,使之迷恋老师无所不知,

进而迷恋语文。在讲授作品时,运用形象生动、丰富多彩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起学生的

情趣,把他们带入文学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受到陶冶,逐渐产生对文学作品的

阅读兴趣,接近之,爱好之。

其次,发挥文学的社会作用,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化、提升。

语文教育是文学的教育,人的教育。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强调了文学的教育作用,加大了

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的分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占60%以上,而所选课文,大都是作家和作

品形象鲜活个体、才华和感情的流露,反映了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概括领域及其深刻性,

直接在精神和人格诸方面给人以影响。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

教化、提升,既责无旁贷,有得天独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掘和利用课文中的人文因素,给以熏陶渐染。如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引导感悟那无名战士为部队而宁愿牺牲自己的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品质。

老舍的《小麻雀》中的关爱情怀,高晓声《摆渡》而嗤之世俗。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人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勇敢面对现实,乐观向上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些都是最

佳的教育载体。观《勇气》,坚定捍卫和平的信念;读《未选择的路》,培养开拓创新之思维;赏《紫藤萝瀑布》,感悟生命长河的无止境……充分发掘利用,给以启发点拨,久而久之,它定能够在学生心灵深处,唤醒起生命意识,感悟在生命闪光的河流上前行,会看见更美好

的彼岸就在前头,从而鼓起坚强生活的勇气,善待和珍爱生命,积淀起高尚的情操。

此外,还应该课内外结合,引入和延伸,激励多读古今中外的鲜活的人文书籍。人类积累的

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

成为教学改革实践者的新观念。将课外引入课内,拓宽教材范围,或古典,或时文,或报刊

杂志,或网络等媒体,这些的引入,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其学习。

将课内向课外延伸,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知识举一反三,巩固深化。这样,学生耳

濡目染人情、人格、人生百态等人文因素,自然会收到春风化雨之功效。

再次,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有意、有序、有机地传授有关基础知识,为培养和提高欣赏与

创作能力奠基。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还应该在语言文学的理解感悟、吸收运用的过程中,融入各种体裁

特点和基础知识,并且做到:

有意,即有意识、有目的地落实到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中。

有序,即围绕课程标准,循序渐进地由易到难地在教学中进行。

有机,即贯注和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水乳交融,有机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学体裁特点、文学欣赏要领和文学创作等基础知识,渗透于课文的教学

活动,给予引导,点拨,促进,使之积淀一定的文学常识和能力,达到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忌上成文学课。因为中学语文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不是大学的文学课。

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充分运用课文这一载体,发挥好“工具性和人

文性有机统一”这一特点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个体人文素养的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