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福建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培养方案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院系名称地理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学科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区域发展2遥感与地理信息建模学习年限 2.5-3年3专题地图与电子地图指导组负责人陈友飞4数字图像处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德才兼备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目标是: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遵纪守法,积极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事业,具有崇高的学术职业道德、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3. 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为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了解当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动态,熟练掌握相关科研实验技能,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组织管理的能力。
4.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并撰写论文摘要。
5.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的主要内容(含方式、方法、要求、教学实践、社会调查核学位论文工作要求、安排等):培养方式、方法:本专业硕士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导师个别指导和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程学习实行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既要发挥任课教师的讲解、指导和检查督促的作用,又要发挥硕士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硕士生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与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指导教师既要保证硕士生深入掌握本学科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又要让硕士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技能,培养硕士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具体的方法如:1. 采用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2. 通过参加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等学术交流活动,开阔思路,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和能力。
3. 在教师的指导下,调研、查阅有关科技文献资料,参加实验室有关课题研究。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培养方案
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须补修本方案指定的本科生必修课至少 2 门并取 得合格以上成绩,该成绩不计入学分。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根据导师建议,密切结合学科发展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需要,研究生通过 独立查阅文献、探索性实验和实际调研,选出具有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论文选题 需经导师或指导小组审核同意。
3.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学术报告等学术训练环 节,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导师(或研究生指导小组)根据培养方案要求,针对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在其入学后 1 个月内制订出具体的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与学位论 文工作等的具体安排。
5.数字(智慧)城市技术方法
主要研究空间数据库与空间数据仓库的建设方法、空间数据库的建模与应用、空间数据仓 库中的数据挖掘等,研究地理空间传感网信息接入、建模技术,数字区域(城市)、智慧城市 的构建方法和应用工程等。
6、地理空间网络智能
主要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信息服务、知识挖掘和决策推理的理论、模型、技术与方法, 实现地理信息泛在获取、快速处理、智能服务和广泛共享的地理空间服务网络;智能地理过程 模型网。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授予理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年在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点中设立遥感应用研究方向,年地自然地理专业硕士点中设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年正式设立地图学与地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点。
主要研究领域有资源与环境遥感、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地理信息工程等。
现有教授、副教授人,拥有地理过程与空间分析实验中心、地理信息系统等实验室。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基础技术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重点研究关于地理事象与地理过程的空间表达。
结合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研究,探讨空间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二、培养目标熟练掌握地图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软件,了解学科前沿状况与发展趋势,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地运用技术解决科研与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理论联系实践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成为科研、教学和生产实践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三、研究方向简介四、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年。
硕士学位课程学习计划年;科研与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年。
个别成绩优秀,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相关要求,经申请批准可以年毕业。
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年,但最长不得超过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实行学分制。
学分要求是:总学分学分。
)学位公开课学分,其中外语学分,科学社会主义学分,自然辩证法学分。
)学位专业课学分,为各方向研究生必修课。
)指定选修课学分,按方向设置,本方向学生视为必修课,非本方向学生视为任意选修课。
)任意选修课学分。
每门任意选修课学分,包括非本方向的指定选修课。
)实践环节学分,其中教学实践学分,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学术活动学分。
)补修课学分。
同等学力、跨学科、跨专业硕士生,应补修地理本科主干课程,并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不计学分。
六、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软件训练、教学实践和学术活动两部分。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又红又专、得才兼备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人才。
具体体现在: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体系;2.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事业,具有高尚的科学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团结友爱的科学合作境界;3.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数理基础、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地图学与GIS 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综合应用能力;4.融宽广的知识、深厚的理论、全面的素质于一体,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硕士阶段:1.地图学研究与地图设计2.遥感机理、方法与应用3.G IS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4.虚拟地理环境技术5.数字地球6.数字摄影测量7.数字图像处理博士阶段:1.GIS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2.遥感机理研究与地学应用3.数字地图与应用地图学4.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探测5.虚拟现实工程三、招生对象硕士阶段: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或优秀大专生(工作2年以上)。
博士阶段:专业相同或相近的硕士生或优秀本科毕业生(工作6年以上)四、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一般为二年半,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三年五、课程设置硕士阶段:A类: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秋 2学分2.自然辩证法春 2学分3.硕士英语秋 4学分B类:1.现代自然地理秋 3学分2.规划理论与实践春 3学分 3.地理信息系统春 3学分C类:1.遥感原理与方法春 3学分2.3S技术集成秋 3学分3.资源环境遥感春 3学分4.地图学原理秋 3学分D类:1.遥感物理春 2学分 2.GIS区域建模春 2学分 3.热红外遥感秋 2学分 4.景观生态遥感春 2学分5.图像分析秋 2学分6.地理信息学秋 2学分7.空间数据分析秋 2学分8.数字地球导论春 2学分9.GIS空间建模秋 2学分10.Web GIS原理春 2学分11.空间决策分析秋 2学分12.人工智能与GIS 秋 2学分(A类课须全选,B类课不少于6个学分,C类课不少于6个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2,同等学力者和跨专业考生需加选三门本专业本科段专业主干课)博士阶段: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公共课)博士英语(公共课)自然地理学进展人文地理学进展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进展(五门课程全部修学)六、培养方式1.课堂授课与讨论,包括多媒体和CAI手段的使用;2.撰写读书报告;3.学术交流,包括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形式;4.生产实践。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的精神;献身林业事业,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在本门学科上,能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熟练的调查技术,学习和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和我国林业生产的特点、存在问题,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并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文献及撰写论文的摘要。
具有健康的体魄,适应野外工作的需要。
二、研究方向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学科发展的现状及远景,设置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研究方向:1. 资源环境遥感新型遥感技术将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研究领域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研究在环境监测中利用遥感技术对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水土流失情况、土壤盐碱化、土地沙漠化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客观、快速、全面地评价区域的环境状况。
2. 地理信息系统探索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它高新技术的原理、方法在森林资源与环境的调查与监测、评价及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3.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的软硬件体系结构,探讨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框架和系统设计开发方法,开展将地理信息系统与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等结合起来在林业、生态、环境和管理等领域进行应用的研究。
4.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和高新测图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地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培养从事测量工程的组织、实施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名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代码:070503-贵州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进一步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
2、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地图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基础理论,了解科学发展的现状和动态,具有较熟练的科技文献写作能力、专业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撰写论文及摘要,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就,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成为为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中高层次专业人才。
3、具有健康的身体。
二、研究方向1、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7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领域。
它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讯和地球科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在地球系统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以及农业、林业、地质、水文、城市与区域开发、海洋、气象、测绘等科学和国民经济的重大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最近发展起来的全球定位技术为地球科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导致了地球科学的研究范围、内容、性质和方法的巨大变化,标志着地球科学的一场革命。
本方向研究GIS遥感理论在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2、喀斯特环境信息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体现传统地理学区域性、综合型的特色,也体现现代应用地理学注重空间、等级层次、结构、复杂巨系统的思想,信息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在数据和空间精度、定位、预测、模型要求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把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集成技术及支持下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和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空间数据仓库技术做好空间数据管理;强调把GIS查询、分析、模拟、监测和辅助决策功能集成一起,广泛应用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503)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要求掌握坚实的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相关的专门知识,把握学科前沿研究动态,能够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现代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手段,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撰写外文科研论文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学位获得者能够从事地理信息科学及其应用领域内的研究、教学、开发或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 定量遥感2. 空间分析与环境遥感3.智能用户接口与信息挖掘三、修业年限博士生修业年限为3一6 年,基本学制为3 年。
生源为 2 年制硕士生的博士生或非全日制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 年。
若在SCI 检索源刊物上发表与博士论文相关的论文 2 篇以上(含2 篇),经导师同意,可申请提前答辩。
硕搏连读生基本修业年限为5 年。
四、培养方式1. 采取集体培养和导师负责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成立本专业博士生指导委员会,成员为本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并设组长一名。
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博士生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博士生的指导工作。
2. 课程学习应在一年内完成,教学形式应以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为主,并依此对博士生进行成绩考核。
3.博士生应自主完成各个培养环节。
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并经博士生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博士生应在每学期末向导师汇报学习及研究进展。
4. 实行学术交流和报告制度。
博士生导师应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主持制定本学期的学术讨论计划,并组织实施。
博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1 次,并提交和宣读论文;还应在学院范围内公开做学术报告 1 次。
5. 实行博士生助教制度。
鼓励博士生申请学院的助教岗位,以提高教学能力和积累教学经验。
五、课程学习1. 课程设置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生课程设置专业必修课由本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共同承担;专著必读课由导师和博士生共同完成,双方协商确定一本专著,博士生应就所读专著撰写读书报告。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01]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603
(所属一级学科: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一、培养目标
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交通、旅游、环保、邮电、公安、消防、水利、电力、人口、工商、陆海空导航、地质矿产资源调查、农业资源调查、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电子地图的设计、应用服务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并能参加、组织实施数字省区、数字城市、数字行业等系统工程建设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数字城市与数字油田的关键技术
2、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技术在地学中的应用
3、环境遥感
三、学习年限: 2.5—3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30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6学分。
五、课程设置
备注:
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文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五、培养方式及培养环节
1.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倡团队式指导。
2.研究生培养环节一般包括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实践训练、科研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等6个主要环节。
六、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在学科内公开进行。
具体按《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七、中期考核
硕士生在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
具体按《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包括答辩资格的申请、论文评阅、答辩及学位授予等环节。
其具体要求依据《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暂行规定》执行。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培养方案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培养方案Cartography and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一)专业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GPS等广义3S学科基础理论,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动态,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技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为科研、教学和生产实践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学科方向本学科设置以下四个研究方向:1. 数字资源环境工程2. 3S技术集成与系统开发3. 数字流域和数字水文4. 不动产评估与信息管理(三)课程设置与说明1. 学位课(1)外语6学分(2)自然辩证法2学分(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4)高等自然地理学2学分(5)广义3S技术集成2学分(6)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学分(7)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3学分(8)数字流域2学分(9)不动产评估与管理2学分2. 选修课研究生可根据研究方向、论文工作需要及本人兴趣,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选修课,除下列课程外,经导师同意后,也可选修未列的课程(1)多元统计分析3学分(2)遥感信息空间分析2学分(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2学分(4)数据结构2学分(5)数字地图学3学分(6)系统工程2学分(7)生态水文模拟2学分(8)城乡环境规划与信息管理2学分(9)区域分析与规划2学分(10)景观生态理论与设计2学分(11)生态环境工程规划与设计2学分(12)地形水文学2学分(13)地学模型3学分(14)广义测量平差3学分(15)VC++ 3学分(16)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学分(17)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2学分(18)非线性数学及其应用2学分(19)精准林业3学分(20)试验设计与科技论文写作1学分(21)学科前沿专题1学分课程说明:(1)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2)第一外国语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3)高等自然地理学强化自然地理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前沿与发展趋势,掌握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地球表层系统动力学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最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攻读博士学位
最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攻读博士学位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道德品质和修养较高,愿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并具有主持较大课题的能力。
3.全面掌握地图学及地理信息系统知识,了解其最新进展和相关知识,并在该领域的某一方向上作深入的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
4.对于学习的第一外国语,能熟练使用阅读本专业文献,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还能进行学术交流。
5.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二、研究方向1.GIS理论与方法2.网络GIS与地理信息工程3.跨平台电子地图应用服务系统4.地理信息知识工程理论与方法5.数字地图理论与技术6.遥感技术与GIS集成理论与技术7.地理信息可视化与智能综合8.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处理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一般为四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六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总学分要求为21学分。
必修课为17学分,其余学分通过选修课程取得。
五、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一年作开题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是否前沿领域或创新之处,本人的研究方案,主要参考文献等。
经有关专家讨论认可后,才能进行正式的研究及论文撰写工作。
博士学位论文首先由指导教师审阅,提出意见,修改后,才能进行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答辩前应将博士学位论文交给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校外专家至少2位。
评阅通过后,方可答辩。
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至7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人,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报院系和学校学位委员会批准。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导师安排参加导师课题研究,或经导师同意参加其他课题研究;出席有关的学术会议,或经批准外出调研、收集资料;在读期间,必须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SCI源刊(或指定国外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和一篇国内EI期刊论文;发表的学术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也可视为博士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发表的学术论文内容必须与申请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相关(含跨学科、专业),且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单位第一署名应为“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培养方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在测绘、国土、规划、民政、水利、交通、电力、环境、生态、地质、矿产、农业、林业、人口、海洋、气象、国防、军事、安全、公共卫生、重大工程等政府相关部门、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研究、地理信息工程设计与开发、数字工程建设、空间数据处理与管理、空间辅助决策、综合空间数据分析和评估、三维虚拟技术研发与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高性能计算、地学计算、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等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工程技术骨干。
具体培养目标和要求如下: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进展与动态,掌握地理空间信息工程高新技术及空间数据采集、建库、处理和应用方法等,具备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和用外文撰写科研论文,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能力;略通第二外语。
4.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GIS软件开发技术与应用主要研究各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技术和GIS工程技术,包括:嵌入式GIS 开发、组件式GIS开发、基于P2P技术的软件开发、开源GIS开发、移动GIS开发、三维GIS设计与开发、时态GIS设计与开发技术等。
2.地理信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主要研究地理信息可视化方法与模型、地理信息快速浏览方法、虚拟地理环境快速建模、地理过程模拟等。
3.地理国情监测与应用主要研究地理国情数据获取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地理国情变化检测技术、动态分析技术,地理国情应用服务等。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简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199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工学硕士学位。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是利用地图图形语言与数学模型语言描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各种自然、人文、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动态演变特征;研究空间信息采集、智能抽象、存储、分析、可视化处理、管理与应用的一门科学与高新技术。
信息技术、知识工程、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已使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成为人类认知地理环境和利用地理资源条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成为当今数字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与支撑。
作为《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的独立的二级学科,GIS与GPS、RS的集成构成了当今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全体。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作为测绘科学与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智能与认知科学等众多学科相结合形成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与技术,作为地球信息科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与支撑,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农林、地矿、冶金、水利、交通、环境、海洋、导航、行政管理、市政管理、城市规划与管理、国防建设、作战指挥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有力地推动了各相关学科的科技进步与发展;研究、开发、建立的各级、各部门地理信息系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本专业现设有地理信息工程理论与方法,空间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城市地理信息工程等研究方向。
现有教授 6 人、副教授2人。
近三年来共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一、培养目标(1)掌握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测绘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
(2)掌握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的技能方法,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与相关的知识。
(3)具有从事本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h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硕士研究生进一步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成为信息处理、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遥感信息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2、地理信息系统与国土信息化;3、地理信息系统与城乡规划;4、地理信息学;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执行。
四、学习年限学制2年,在学时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五、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七、考核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十、参考书目1、吕国凯等:《遥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2、邓良炳、张新长:《地图﹒地理信息系统与规划》,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年3、张超等:《地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4、(美)F﹒F﹒萨宾:《遥感原理及其解释》,地质出版社,1981年5、王建国:《城市设计理论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6、E﹒D﹒培根:《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7、祝国瑞等:《地图设计》,测绘出版社,1994年8、章书寿、陈福山:《测量学教程》,测绘出版社,1997年9、吴传钧等:《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江苏教育出版社10、杨吾杨:《区位论原理》,甘肃人民出版社11、魏清泉:《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12、许卓群、张乃孝等:《数据结构》,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13、毋河海:《地图数据库系统》,测绘出版社,1996年14、崔伟宏:《空间数据结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5、Laurini﹒Robert and Derek Thompson: Fundamentals of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 Academic Press,199216、J﹒W﹒Van Roessel: Design of a spatial data structure using the relation normal forms, IJGIS, 1987重要期刊:1.遥感学报2.测绘学报3.测绘通报.4.遥感信息5.地理学报6.地理科学7.地理研究》8.地带地理9.自然资源学报10.资源科学1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12.Geography13.Journal of Applied Geography欢迎下载,资料仅供参考!!!欢迎下载,资料仅供参考!!!欢迎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仅供参考!!!。
硕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培养方案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一、研究方向及简介1.地学信息机理研究本方向从事面向应用的地学信息处理与数据采掘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地球探测手段所获取的模拟或数字型数据的前期处理;数据转换与集成技术,服务于特定的实际问题和应用模型;面向具体应用目标的数据采掘方法研究;可视化数值模拟技术与虚拟现实,侧重于模拟结果的互动式三维、动态、实时显示以及虚拟现实方法。
2.空间信息分析与建模本研究方向定位于空间信息的分析、建模及预测,通过建立空间信息系统的数学模型,合理有效的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空间信息处理和应用模型研究;空间信息管理和计算机成图技术研究;建模中的近代数学方法研究,包括灰色控制系统、模糊数学、随机数学方法、人工神经网络等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与城乡规划管理将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用于城乡规划管理并使两者有机结合,可将城乡规划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研究方向定位于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采掘生成城乡规划管理数据库;城乡规划管理中的概念模型与物理模型研究;城乡规划管理中的数学模型研究。
4.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在商品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针对最终用户的特定需求,进行直接面向应用的二次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GIS与其它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接口、算法的扩充、空间分析、虚拟现实、Internet上空间信息查询、管理决策支持等。
二次开发的出的应用系统可直接应用于特定地区的地质、测量、水文、储量、城市规划、人口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
5.数字矿山技术研究综合利用地质勘探和矿井测量成果,以及采掘生产实际资料,利用GIS系统原理和方法,结合数据库和计算机建模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监测网络,实现动态矿山动态模拟和监测,包括地质和测量、机电系统、运输系统、通风系统以及矿井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从而实现生产、安全的动态管理,提高矿山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简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199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工学硕士学位。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是利用地图图形语言与数学模型语言描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各种自然、人文、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动态演变特征;研究空间信息采集、智能抽象、存储、分析、可视化处理、管理与应用的一门科学与高新技术。
信息技术、知识工程、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已使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成为人类认知地理环境和利用地理资源条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成为当今数字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与支撑。
作为《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的独立的二级学科,GIS与GPS、RS的集成构成了当今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全体。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作为测绘科学与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智能与认知科学等众多学科相结合形成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与技术,作为地球信息科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与支撑,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农林、地矿、冶金、水利、交通、环境、海洋、导航、行政管理、市政管理、城市规划与管理、国防建设、作战指挥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有力地推动了各相关学科的科技进步与发展;研究、开发、建立的各级、各部门地理信息系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本专业现设有地理信息工程理论与方法,空间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城市地理信息工程等研究方向。
现有教授 6 人、副教授2人。
近三年来共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一、培养目标(1)掌握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测绘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
(2)掌握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的技能方法,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与相关的知识。
(3)具有从事本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学科领域较宽,适应性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高层次自然地理科研人才和高校教师。
具体要求是: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了解地理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有较好的科学研究修养。
4、熟悉高等教育的教学环节。
5、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目前设置三个研究方向:即1、地图制图学与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2、资源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3、虚拟现实技术与三维GIS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特别优秀硕士生可提前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时间)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硕士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同时要充分发挥所在学科导师集体指导的优势,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
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
1.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因材施教,要定期了解硕士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硕士生的成长。
2.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课程学习与研究计划,包括选课计划、文献阅读、文献综述、学术活动、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内容。
课程学习与研究计划应在硕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3.硕士生的理论课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和自学、seminar(学术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程学习环节应注重硕士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案例分析、方案设计、分析报告、研讨等多种方式学习。
4.充分重视文献阅读、文献利用能力的培养,夯实硕士生学科理论基础,强化科研训练的必要环节。
各学科应列出硕士生必读的经典文献,提出阅读和考查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现代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培养德才兼备,掌握坚实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及应用手段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人才。
具体体现在:
1.具备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母校、热爱祖国,奋发进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2.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事业,具有高尚的科学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团结友爱的科学合作境界;
3.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数理基础、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地图学与GIS 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综合应用能力;
4.融宽广的知识、深厚的理论、全面的素质于一体,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硕士阶段:
1.地图学研究与地图设计
2.GIS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
3.遥感地学分析
4.虚拟地理环境技术
5.数字地球
6.3S技术集成与应用
博士阶段:
1.GIS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
2.数字地图与应用地图学
3.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探测
4.虚拟现实工程
1
三、招生对象
硕士阶段:
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或优秀大专生(工作2年以上)。
博士阶段:
专业相同或相近的硕士生或优秀本科毕业生(工作6年以上)。
四、学习年限
一般为三年。
五、课程设置
硕士阶段:
1
于32学分,同等学力者和跨专业考生加选三门本科段专业主干课。
博士阶段:
1.博士英语
2.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自然地理学进展
4.人文地理学进展
5.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进展
注:五门课程全部修学。
六、培养方式
1.课堂授课与讨论,包括多媒体和CAI手段的使用;
2.撰写读书报告;
3.学术交流,包括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形式;
4.生产实践。
七、考核方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