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方程式全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一、烃1.甲烷:烷烃通式:C n H 2 n-2( 1)氧化反应甲烷的燃烧: CH 4+2O 2点燃CO 2+2H2O甲烷不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退色。
( 2)代替反应光一氯甲烷: CH 4+Cl 2CH 3Cl+HCl光二氯甲烷: CH 3Cl+Cl 2CH 2Cl 2+HCl光三氯甲烷: CH 2Cl 2+Cl 2CHCl 3 +HCl ( CHCl 3又叫氯仿)光四氯化碳: CHCl 3+Cl 2CCl 4 +HCl2.乙烯:烯烃通式: C n H 2 n浓硫酸乙烯的实验室制取: CH 3CH 2OH170℃H 2 C=CH 2↑ +H 2O( 1)氧化反应点燃乙烯的燃烧: H 2C=CH 2+3O 22CO 2+2H 2O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发生氧化反应。
(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 H 2C=CH 2+Br 2CH 2Br — CH 2Br与氢气加成: H 2C=CH催化剂CH 3CH 32+H 2△催化剂图 1 乙烯的制取与氯化氢加成:H 2C=CH 2 +HCl△CH 3CH 2Cl催化剂与水加成: H 2C=CH 2+H 2O 加热加压CH 3CH 2OH( 3)聚合反应催化剂n H 2CH 2-CH 2 n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C=CH 23.乙炔:炔烃通式: C n H 2 n-2乙炔的制取: CaC 2+2H 2O HC CH ↑ +Ca(OH) 2( 1)氧化反应点燃图 2 乙炔的制取乙炔的燃烧: HC CH+5O 24CO 2+2H2O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发生氧化反应。
(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 HC CH+Br 2HC=CHBr Br与氢气加成: HC催化剂CH+H 2△H 2C=CH 2与氯化氢加成: HC CH+HCl 催化剂=CHClCH 2△( 3)聚合反应Cl催化剂n 氯乙烯加聚,获得聚氯乙烯: nCH 2=CHCl CH —CH2催化剂乙炔加聚,获得聚乙炔:n HC CH CH=CH n4.苯:苯的同系物通式:C n H 2n-6( 1)氧化反应点燃苯的燃烧: 2C6H 6+15O12CO 2+6H 2O 苯不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高中化学选修5化学方程式总汇
1. 2. 3.+Br 2(液溴)FeCl3■NO 2+H 2O有机化学方程式(选修五)烷烃(甲烷为例)1. CH 4+C12光照「CH 3cl +HCl.2. CH ,+(3n +1)/2O,点燃-nCO.+(n +1)HO n2n+2222烯烃(乙烯为例)1. 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2. CH 2=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OH3. CH 2=CH 2+HCl 催化剂qCH 3cH 2cl5. nCH 2=CH 2催化剂.KH 2—CH 2t6.C n H2n+3n/2O2n CO 2+n H 2O炔烃(乙炔为例)2. CH 三CH +HCl 催化剂=CH 2=CHCl △3. CH 三CH +Br 2-CHBr=CHBr4. CH 三CH +2Br 2-CHBr 2—CHBr 25. nCH 2=CHCl 催化剂.[CH 2—fHi n 催化剂Cl6. C 4H 104t 一小二C 9H ,十CH410加热、加压2426苯4. CH 2=CH 2+H 2 催化剂A△CH 3—CH 31.CH 三CH +2H 2催化剂-*CH 3—CH+HNO 3浓硫酸 55〜60℃—Br +HBr2催化剂A△1. CH 3cH 2Br +NaOH H ‘O「CH 3cH 20H +NaBr△醇2. CHCHBr +NaOH 7~~^CHRH 9f+NaBr +HO32△22醇1.2CH 3cH 20H +2Na -2CH 3cH 2ONa +H 2T2. CH 3cH 2OH +HBr —△--CH 3CH 2Br +H 20浓硫酸3. CH 3CH 2OH 丁CH 2=CH 2T+H 2O170催化剂2CHCHOH +O 。
x2CHCHO +2HO322△32催化剂2CHCH(OH)CH +O,■2CHCOCH +HO332y^3327.C (CH 3)3OH +O 2催化剂.很难被氧化△酚(苯酚为例) +2Na -2ONa+H 2TfONa3.2+凡。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知识点全面归纳整理
、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三、有机物的鉴别鉴别有机物,必须熟悉有机物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要抓住某些有机物的特征反应,选用合适的试剂,一一鉴别它们。
1常用的试剂及某些可鉴别物质种类和实验现象归纳如下:2 •卤代烃中卤素的检验取样,滴入NaOH溶液,加热至分层现象消失,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 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确定是何种卤素。
3 •烯醛中碳碳双键的检验(1)若是纯净的液态样品,则可向所取试样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2)若样品为水溶液,则先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 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若直接向样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则会有反应:一CHO + Br2 + H20 T —COOH +2HBr 而使溴水褪色。
4. 二糖或多糖水解产物的检验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则先向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作出判断。
5. 如何检验溶解在苯中的苯酚?取样,向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滴入几滴FeCb溶液(或过量饱和溴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苯酚。
★若向样品中直接滴入FeCb溶液,则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进入水溶液中与卩63+进行离子反应;若向样品中直接加入饱和溴水,则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溴水太稀,则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
6. 如何检验实验室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含有CH2= CH、SO、CO、HO?将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饱和Fe2(SO4)3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检验水)(检验SQ)(除去SO)(确认SQ已除尽)(检验CO)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H2= CH)。
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归纳总结
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归纳总结一、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根据取代反应中反应物的不同及产物的特点,中学课本中常有这样一些形式。
(1)卤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和卤素原子所代替的反应。
例如:CH4+Cl2 CH3Cl+HCl注意:甲苯和溴发生卤代反应时,反应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到底是烃基发生取代(光照)还是和苯环发生取代(铁作催化剂)。
(2)硝化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和-NO2所代替的反应,一般是苯环上的原子被-NO2取代。
例如:(3)磺化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和-SO3H所代替的反应,一般是苯环上的原子被-SO3H取代(注意磺酸基的书写,硫原子和碳原子相连接)。
例如:(4)成醚反应,醇分子之间脱水生成醚。
例如:(5)酯化反应,醇和羧酸及无机含氧酸可以根据“酸失羟基醇失氢”的原则发生酯化反应。
例如:此外,有机物的水解反应按照上述概念也应当属于取代反应,但由于发生水解的有机物种类较多,且特点各有不同,因此在描述这些反应时,常把它们剔出来,单列一个水解反应。
二、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或醛基等两端的碳原子或氧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1)与H2加成,例如:(2)与H2O加成,例如:(3)与卤素单质加成,例如:(4)与卤化氢加成,例如:三、聚合反应(1)加聚反应,例如:(2)缩聚反应,醇与醇通过羟基之间脱水、醇与羧酸通过酯化反应、酚羟基和醛、氨基酸的羧基和氨基之间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例如:四、消去反应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者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1)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例如:(2)醇的消去反应,例如:注意:与-X、-OH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则卤代烃、醇一般不会发生消去反应。
(完整版)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方程式(全)
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方程式一.甲烷的反应1、(氧化反应)2、(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取代反应)3、(分解反应)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消去反应)三.乙烯的反应1、(加成反应)2、(加成反应)3、(加成反应)4、(氧化反应)5、(加成反应)6*、(氧化反应)7、(聚乙烯)(加聚反应)四.烯烃的反应1、(聚丙烯)(加聚反应)2、(1,2加成)3、(1,4加成)五.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水解反应)6.乙炔的反应1、(氧化反应)2、(加成反应)3、(加成反应)4、(加成反应)5、(加成反应)6*、(加成反应)六.苯及其同系物的反应1、(取代反应)2、(硝基苯)(取代反应)3*、(苯磺酸)(取代反应)4、(环己烷)(加成反应)5、(取代反应)七.卤代烃的反应1、(取代反应)2、(取代反应)3、(消去反应)4、(加成反应)5、(聚氯乙烯)(加聚反应)八.乙醇的反应1、(氧化反应)2、(置换反应)3、(氧化反应)4、(氧化反应)5、(取代反应)6、(消去反应)7、(取代反应)8、(酯化反应)九.苯酚的反应1、(置换反应)2、(复分解反应)3、(复分解反应)4、(取代反应)5、(取代反应)6、(酚醛树脂)(缩聚反应)详解:,苯酚钠与二氧化碳水溶液反应,无论二氧化碳是否过量,都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十.乙醛的反应1、(加成反应、还原反应)2、(氧化反应)3、+++(银镜反应)(++++++)4、++++(氧化反应)详解:十一.甲醛的反应1、(还原反应)2、++++(氧化反应)3、++++(氧化反应)4、++++(氧化反应)5、++++(氧化反应)十二.乙酸的反应1、+2Na=+2、+=++;3、(乙酸乙酯)(酯化反应)4、(乙酸甲酯)(酯化反应)5、(酯化反应)6、(酯化反应)十三.甲酸的反应1、()2、++3、++++4、++++5、6、++(酯化反应)十四.高级脂肪酸的反应1、(酯化反应)。
糖类油脂化学方程式
高三化学复习化学方程式5 班级姓名学号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1、葡萄糖与氧气反应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6H12O6 (s)+ 6O2(g)→6CO2(g) + 6H2O(l)2、葡萄糖的氧化反应:(Ⅰ)与新制Cu(OH)2作用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2 H2O (II)银镜反应(离子方程式)CH2OH-(CHOH)4-CHO + 2[Ag(NH3)2]+ + 2OH-CH2OH-(CHOH)4-COO- + NH4+ +2Ag↓+ H2O + 3NH3(产物记忆为:一水二银三氨葡萄糖酸铵)3、葡萄糖的酯化反应: 与乙酸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4、蔗糖水解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催化剂:稀硫酸)(蔗糖) (葡萄糖) (果糖)5、麦芽糖水解C12H22O11 + H2O →2 C6H12O6 (催化剂:稀硫酸)(麦芽糖) (葡萄糖)6、淀粉水解2(C6H10O5)n + nH2O →nC12H22O11(催化剂:稀硫酸或酶)淀粉麦芽糖C12H22O11 + H2O →2C6H12O6 (稀硫酸或酶)C6H12O6→2C2H5OH+2CO2(催化剂:酒化酶)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酒精(乙醇)7、油脂酸性条件下的水解8、油脂的皂化:油脂在碱性(NaOH)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中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所以将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钠甘油可以理解为油脂水解产生的高级脂肪酸再与NaOH反应而得到的产物。
9、油脂的氢化:实质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也称油脂的硬化。
油酸甘油酯(油)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3H2C17H33COOCH2C17H33COOCHC17H33COOCH2催化剂加热加压C17H35COOCH2C17H35COOCHC17H35COOCH2。
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 导学案-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5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不饱和度:1、定义——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或者环加双键指数,在有机化学中常用来衡量有机物分子不饱和程度,用希腊字母Ω表示,在推断有机化合物结构时很有用。
H2、(1)定量计算公式:Ω=C- 2+1(该公式适用于只含碳、氢、氧、以及卤素的计算)注意:①在进行不饱和度计算时,氧原子对不饱和度没有贡献;②有机物分子中的卤素原子,可视作氢原子计算不饱和度Ω。
(2)含N 有机物直接数氢原子,易出错。
最好不要去算不饱和度,将卤原子视为H 原子)3、定性理解:单键对不饱和度不产生影响,因此烷烃的不饱和度是0(所有原子均已饱和)。
①一个双键(包括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贡献1个不饱和度,即Ω=1;②一个叁键(炔烃:碳碳三键)贡献2个不饱和度,即Ω=2;;③一个环(如环烷烃)贡献1个不饱和度,即Ω=1;④一个苯环贡献4个不饱和度,即Ω=4。
4、根据结构计算:Ω=双键数+ 叁键数×2 +环数注意:一般不饱和度Ω ≥4时,要考虑可能含有苯环。
例如,某烃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苯环,两个碳碳双键和一个碳碳三键,它的分子式可能是()A、C9H12B、C17H20C、C20H30D、C12H20一、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烷烃通式为:(C n H2n+2)】,不饱和度为()。
1、氧化反应(1)燃烧:CH4(g)+2O2(g)燃→CO2(g)+2H2O(l)(2)★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反应而褪色2、取代反应一氯甲烷:CH +Cl 光CH Cl+HCl(★甲烷的四种氯代产物中只有一氯甲烷:CH Cl4 2 3 3是气体,其他均为液体)光二氯甲烷:CH3Cl+Cl2CH2Cl2+HCl光三氯甲烷:CH2Cl2+Cl2光CHCl3+HCl(CHCl3又叫氯仿)四氯化碳:CHCl3+Cl2CCl4+HCl (CCl4可用于灭火)二、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单烯烃通式为:(C n H2n );单烯烃最简式(CH2);与(环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不饱和度为()。
高考有机化学方程式训练过关
第一部分:高中化学选修五第69页方程式1.CH CH +H 2 CH 2=CH 22.CH 2=CH 2+H 2 CH 3—CH 33. 33232CH CH Cl CH CH Cl -+−−−→光照 4.CH 2=CH 2+Cl 2→CH 2 Cl -CH 2Cl5.6.CH 2=CH 2+HCl →CH 3-CH 2Cl$7. 氯乙烷消去反应CH3CH2 Cl +NaOH CH2=CH2↑+ Na Cl + H2O 8.9.CH2CH2+H—OH CH3CH2OH11. HC CH十HCl CH2=CHCl12.2CH CH Cl CHCl CHCl≡+→=[13.222CHCl CHCl Cl CHCl CHCl=+→-14.氯乙烷水解CH3CH2Cl+ NaOH CH3CH2OH + NaBr15.16. 乙醇催化氧化2CH3CH2OH + O2Cu∆−−→2CH3CHO + 2H2O》17.18.. 乙醛制乙酸2CH3CHO + O2催化剂△2CH3COOH19. CH3COOH+ NaOH→CH3COONa+ H2O20. 乙酸乙酯制取(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2H5+ H2O21.水解反应浓硫酸$H2O△醇△CH3COOC2H5+H2O CH3COOH+C2H5OH22.加成反应(环己烷)23. 取代反应+ Br2−−→−3FeBr+ HBr24. 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aOH + H2O25.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CO2+ H2O + NaHCO326.苯酚的取代反应(鉴别苯酚)1、将对应反应类型写到方程式后。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酸碱反应2、观察以上26个转化及方程式,可知有如下常见的反应条件,试举例能发生什么反应。
(1)浓硫酸,加热。
—OH —ONa—ONa—OH(2)稀硫酸,加热(3)NaOH水溶液,加热(4)NaOH醇溶液,加热(5)Cu或Ag催化剂,加热(6)光照(7),(8)Fe或FeX3催化(9)溴水(10)浓溴水(11)银氨溶液Ag(NH3)2OH或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1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13)不需要条件即可转化3、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总结(1)产物中引入羟基-OH—(2)引入卤素原子-X[(3)引入碳碳双键?第二部分: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基础篇一、烃/1.乙烯乙烯的制取:(1)氧化反应高温乙烯的燃烧:H2C=CH2+3O22CO2+2H2O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高中有机化学公式
高中有机化学公式以下为你介绍部分高中有机化学公式:1. 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2.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3.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条件都为光照。
)4. 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加热)5. 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6. 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7. 乙烯和水:CH2=CH2+H20→CH3CH2OH(条件为催化剂)8. 乙烯和氯化氢:CH2=CH2+HCl→CH3-CH2Cl9. 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条件为催化剂)10. 乙烯聚合:nCH2=CH2→-[-CH2-CH2-]n-(条件为催化剂)11. 氯乙烯聚合:nCH2=CHCl→-[-CH2-CHCl-]n-(条件为催化剂)12. 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条件为加热,浓H2SO4)13. 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条件为点燃)14. 乙炔和溴水:C2H2+2Br2→C2H2Br415. 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16. 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条件为催化剂)17. 实验室制乙炔此外,还有天干命名、燃烧公式、耗氧量、不饱和度等知识点。
如需获取更多公式,建议查阅高中化学教材或咨询化学老师。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知识点全面归纳整理
、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三、有机物的鉴别鉴别有机物,必须熟悉有机物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要抓住某些有机物的特征反应,选用合适的试剂,一一鉴别它们。
1常用的试剂及某些可鉴别物质种类和实验现象归纳如下:2 •卤代烃中卤素的检验取样,滴入NaOH溶液,加热至分层现象消失,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确定是何种卤素。
3 •烯醛中碳碳双键的检验(1)若是纯净的液态样品,则可向所取试样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2 )若样品为水溶液,则先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 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若直接向样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则会有反应:一CHO + B「2 + H2O T —COOH +2HBr而使溴水褪色。
4. 二糖或多糖水解产物的检验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则先向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作出判断。
5. 如何检验溶解在苯中的苯酚?取样,向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滴入几滴FeCl3溶液(或过量饱和溴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苯酚。
★若向样品中直接滴入FeCI3溶液,则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进入水溶液中与卩63+进行离子反应;若向样品中直接加入饱和溴水,则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溴水太稀,则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
6. 如何检验实验室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含有CH2= CH 2、SO2、CO2、H2O ?将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饱和Fe2(SO4)3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检验水)(检验SO2)(除去SO2)(确认SO2已除尽)(检验CO2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H2= CH2)。
高中选修5有机化学方程式
裂化 H 2 催化剂 酯 醇 醛 酸烷烃 烯烃 炔烃卤代烃①CH 4+Cl 2 CH 3Cl +HCl 芳香烃 ②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或CH 2=CH 2+HCl CH 3CH 2Cl③CH 2=CH 2+H 2O CH 3CH 2OH④CH 2=CH 2+H 2 CH 3—CH 3 nCH 2=CH 2 [CH 2—CH 2]n ⑤CH ≡CH + H 2 CH 2=CH 2 ⑥CH ≡CH +HCl CH 2=CHCl ⑥CH ≡CH +Br 2 → CHBr=CHBr ⑥CH ≡CH +2Br 2→CHBr 2—CHBr 2 nCH 2=CHCl [CH 2— CH ]n ⑦ +Br 2 (液溴) —Br + HBr +3H 2+3HNO 3 +3H 2O⑧CH 3CH 2Br +NaOH CH 3CH 2OH +NaBr ⑩CH 3CH 2OH +HBr CH 3CH 2Br +H 2O⑨CH 3CH 2Br +NaOH CH 2=CH 2↑+NaBr +H 2O ⑪2CH 3CH 2OH +O 2 2CH 3CHO +2H 2O ⑫CH 3CHO +H 2 CH 3CH 2OH ⑬2CH 3CHO +O 2 2CH 3COOH CH 3CHO +2[Ag(NH 3)2]OH CH 3COONH 4+3NH 3+H 2O +2Ag ↓ CH 3CHO +2Cu(OH)2+NaOH CH 3COONa +Cu 2O ↓+3H 2O⑭CH 3CHOOH +CH 3CH 2OHCH 3COOCH 2CH 3+H 2O Cl 2光照取代 消去 X 2、HX 加成 H 2 催化剂 H 2O 催化 浓硫酸 加热 O 2催化 H 2催化 O 2催化 浓硫酸 加热 稀硫酸 H 2O 加热 X 2 催化 HX X 2 NaOH 醇溶液 HX NaOH H 20 加热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Cl 催化剂 △ FeCl 3 CH 3浓硫酸△ CH 3O 2N — —NO 2 NO 2 醇 △ H 2O △催化剂 △ 催化剂 △△ △ 浓硫酸 △ 光照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⑫ ⑬ ⑭。
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醇的性质与应用
课题:醇的性质与应用基础自测乙 醇1.分子结构(1)乙醇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
(2)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从分子结构中看,乙醇中的6个氢原子,有5个氢原子与碳原子相连,只有1个氢原子与氧原子相连,其性质不同。
(3)向含水酒精中加入生石灰,然后蒸馏即可得无水乙醇。
3.化学性质 (1)与钠反应生成H 2 化学方程式为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2)与氢卤酸发生取代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2OH +HBr ――→△CH 3CH 2Br +H 2O 。
(3)脱水反应①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H 3CH 2OH ――――→浓H 2SO 4170 ℃CH 2===CH 2↑+H 2O 。
②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H 3CH 2OH ――――→浓H 2SO 4140 ℃CH 3CH 2—O—CH 2CH 3+H 2O 。
(4)氧化反应①燃烧,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2OH +3O 2――→点燃2CO 2+3H 2O 。
②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2CH 3CH 2OH +O 2――→Cu 或Ag △2CH 3CHO +2H 2O 或CH 3CH 2OH +CuO ――→△CH 3CHO +Cu +H 2O 。
(5)酯化反应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182OH +CH 3COOH 浓H 2SO 4△CH 3CO 18OCH 2CH 3+H 2O 。
(1)钠与水反应要比乙醇剧烈的多,这是因为乙醇羟基上的氢比水难电离,乙醇属于非电解质。
(2)乙醇在170 ℃和140 ℃都能脱水,这是分子中存在羟基的缘故。
在170 ℃发生的是分子内脱水,在140 ℃发生的是分子间脱水,说明外界条件不同时,脱水的方式不同,产物也不同。
石棉绒或氧化铝也可作为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催化剂。
(3)乙醇分子的官能团是羟基,它决定了乙醇的化学性质,但乙基(—CH 2CH 3)对羟基也有影响。
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方程式 全
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方程式一.甲烷的反应1、(氧化反应)2、(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取代反应)3、(分解反应)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消去反应)乙烯的反应1、(加成反应)2、(加成反应)3、(加成反应)4、(氧化反应)5、(加成反应)6*、(氧化反应)7、(聚乙烯)(加聚反应)三.烯烃的反应1、(聚丙烯)(加聚反应)2、(1,2加成)3、(1,4加成)四.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水解反应)乙炔的反应1、(氧化反应)2、(加成反应)3、(加成反应)4、(加成反应)5、(加成反应)6*、(加成反应)五.苯及其同系物的反应1、(取代反应)2、(硝基苯)(取代反应)3、(苯磺酸)(取代反应)4、(环己烷)(加成反应)5、(取代反应)六.卤代烃的反应1、(取代反应)2、(取代反应)3、(消去反应)4、(加成反应)5、(聚氯乙烯)(加聚反应)七.乙醇的反应1、(氧化反应)2、(置换反应)3、(氧化反应)4、(氧化反应)5、(取代反应)6、(消去反应)7、(取代反应)8、(酯化反应)八.苯酚的反应1、(置换反应)2、(复分解反应)3、(复分解反应)4、(取代反应)5、(取代反应)6、(酚醛树脂)(缩聚反应)详解:,苯酚钠与二氧化碳水溶液反应,无论二氧化碳是否过量,都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九.乙醛的反应1、(加成反应、还原反应)2、(氧化反应)3、+++(银镜反应)(++++++)4、++++(氧化反应)详解:十.甲醛的反应1、(还原反应)2、++++(氧化反应)3、++++(氧化反应)4、++++(氧化反应)5、++++(氧化反应)十一.乙酸的反应1、+2Na=+2、+=++;3、(乙酸乙酯)(酯化反应)4、(乙酸甲酯)(酯化反应)5、(酯化反应)6、(酯化反应)十二.甲酸的反应1、()2、++3、++++4、++++5、6、++(酯化反应)十三.高级脂肪酸的反应1、(酯化反应)2、(酯化反应)3、(酯化反应)十四.乙酸乙酯的反应1、(取代反应)2、++(取代反应)十五.糖类1、(氧化反应)2、(分解反应)3、++++(银镜反应)4、++++(氧化反应)5、+(加成反应)6、(氧化反应)7、++(水解反应)8、、+(水解反应)9、(淀粉或纤维素)(葡萄糖)(水解反应)十六.油脂1、2、(加成反应)(水解反应)十七.氨基酸1、++(中和反应)2、+(中和反应)3、(两个α-氨基酸分子脱水形成二肽)。
高二选修五化学方程式总汇_高二选修五必背化学方程式归纳
高二选修五化学方程式总汇_高二选修五必背化学方程式归纳高二化学的重点内容是有机化学,而有机化学的重点则是方程式。
那么你知道高二选修五化学方程式有哪些吗?下面是由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二选修五化学方程式总汇,欢迎翻阅。
高二选修五化学方程式总汇(一)1, 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F2 + H2 === 2HFF2 +Xe(过量)===XeF22F2(过量)+Xe===XeF4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2F2 +2H2O===4HF+O22F2 +2NaOH===2NaF+OF2 +H2OF2 +2NaCl===2NaF+Cl2F2 +2NaBr===2NaF+Br2F2+2NaI ===2NaF+I2F2 +Cl2 (等体积)===2ClF3F2 (过量)+Cl2===2ClF37F2(过量)+I2 ===2IF7Cl2 +H2 ===2HCl3Cl2 +2P===2PCl3Cl2 +PCl3 ===PCl5Cl2 +2Na===2NaCl3Cl2 +2Fe===2FeCl3Cl2 +2FeCl2 ===2FeCl3Cl2+Cu===CuCl22Cl2+2NaBr===2NaCl+Br2Cl2 +2NaI ===2NaCl+I25Cl2+I2+6H2O===2HIO3+10HClCl2 +Na2S===2NaCl+SCl2 +H2S===2HCl+SCl2+SO2 +2H2O===H2SO4 +2HClCl2 +H2O2 ===2HCl+O22O2 +3Fe===Fe3O4O2+K===KO2S+H2===H2S2S+C===CS2S+Fe===FeSS+2Cu===Cu2S3S+2Al===Al2S3S+Zn===ZnSN2+3H2===2NH3N2+3Mg===Mg3N2N2+3Ca===Ca3N2N2+3Ba===Ba3N2N2+6Na===2Na3NN2+6K===2K3NN2+6Rb===2Rb3NP2+6H2===4PH3P+3Na===Na3P2P+3Zn===Zn3P22.还原性S+O2===SO2S+O2===SO2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4P+5O2===P4O10(常写成P2O5)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C+2F2===CF4C+2Cl2===CCl42C+O2(少量)===2COC+O2(足量)===CO2C+CO2===2COC+H2O===CO+H2(生成水煤气)2C+SiO2===Si+2CO(制得粗硅)Si(粗)+2Cl===SiCl4(SiCl4+2H2===Si(纯)+4HCl)Si(粉)+O2===SiO2Si+C===SiC(金刚砂)Si+2NaOH+H2O===Na2SiO3+2H23,(碱中)歧化Cl2+H2O===HCl+HClO(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3S+6NaOH===2Na2S+Na2SO3+3H2O4P+3KOH(浓)+3H2O===PH3+3KH2PO2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3C+SiO2===SiC+2CO高二选修五化学方程式总汇(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2Na+H2===2NaH4Na+O2===2Na2O2Na2O+O2===2Na2O22Na+O2===Na2O22Na+S===Na2S(爆炸)2Na+2H2O===2NaOH+H22Na+2NH3===2NaNH2+H24Na+TiCl4(熔融)===4NaCl+TiMg+Cl2===MgCl2Mg+Br2===MgBr22Mg+O2===2MgOMg+S===MgSMg+2H2O===Mg(OH)2+H22Mg+TiCl4(熔融)===Ti+2MgCl2Mg+2RbCl===MgCl2+2Rb2Mg+CO2===2MgO+C2Mg+SiO2===2MgO+SiMg+H2S===MgS+H2Mg+H2SO4===MgSO4+H22Al+3Cl2===2AlCl34Al+3O2===2Al2O3(钝化)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4Al+3MnO2===2Al2O3+3Mn2Al+Cr2O3===Al2O3+2Cr2Al+Fe2O3===Al2O3+2Fe2Al+3FeO===Al2O3+3Fe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Al+4HNO(稀)===Al(NO3)3+NO+2H2O2Al+2NaOH+2H2O===2NaAlO2+3H22Fe+3Br2===2FeBr3Fe+I2===FeI2Fe+S===FeS3Fe+4H2O(g)===Fe3O4+4H2Fe+2HCl===FeCl2+H2Fe+CuCl2===FeCl2+CuFe+SnCl4===FeCl2+SnCl2(铁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锡完全还原为单质锡 Fe+SnCl2==FeCl2+Sn)高二选修五化学方程式总汇(三)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乙烯和水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乙烯和氯化氢CH2=CH2+HCl→CH3-CH2Cl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氯乙烯聚合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乙炔和溴水C2H2+2Br2→C2H2Br4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CaCO3 === CaO + CO2 2CaO+5C===2CaC2+CO2CaC2+2H2O→C2H2+Ca(OH)2C+H2O===CO+H2-----高温C2H2+H2→C2H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C2H4可聚合苯燃烧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苯和液溴的取代C6H6+Br2→C6H5Br+HBr苯和浓硫酸浓硝酸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 170摄氏度)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140摄氏度)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乙酸和镁Mg+2CH3COOH→(CH3COO)2Mg+H2乙酸和氧化钙2CH3COOH+CaO→(CH3CH2)2Ca+H2O乙酸和氢氧化钠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乙酸和碳酸钠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甲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HCHO+4Cu(OH)2→2Cu2O+CO2↑+5H2O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CH3C HO+2Cu→Cu2O(沉淀)+CH3COOH+2H2O乙醛氧化为乙酸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或加温)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 (条件是CaO 加热)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工业制取乙醇:C2H4+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乙醛的制取乙炔水化法:C2H2+H2O→C2H4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加压)乙烯氧化法:2 CH2=CH2+O2→2CH3CH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乙醇氧化法: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乙酸的制取乙醛氧化为乙酸: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和加温)加聚反应:乙烯聚合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氯乙烯聚合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氧化反应: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苯燃烧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乙醛的催化氧化:CH3CHO+O2→2CH3COOH (条件为催化剂加热)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条件都为光照.)。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1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第二部分),第二—1页,共3页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 一氯甲烷:CH 4+Cl 2 CH 3Cl+HCl二氯甲烷:CH 3Cl+Cl 2 CH 2Cl 2+HCl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又叫氯仿) 四氯化碳:CHCl 3+Cl 2 CCl 4+HCl 乙烯的燃烧:H 2C=CH 2+3O 2 2CO 2+2H 2O 与溴水加成:H 2C=CH 2+Br 2 CH 2Br —CH 2Br 与氢气加成:H 2C=CH 2+H 2 CH 3CH 3与氯化氢加成:H 2C=CH 2+HCl CH 3CH 2Cl与水加成:H 2C=CH 2+H 2O CH 3CH 2OH乙烯加聚:n H 2C=CH 2 n 苯的燃烧:2C 6H 6+15O 2 12CO 2+6H 2O 苯与溴反应:苯的硝化反应 +HO —NO +H 2O苯与氢气加成甲苯与硝酸反应制取TNT溴乙烷的水解:C 2H 5—Br+ NaOH C 2H 5—OH+HBr 溴乙烷消去反应:CH 3CH 2Br+NaOH CH 2=CH 2↑+NaBr+H 2O点燃 光光 光 高温 催化剂△ CH 2-CH 2 点燃 +Br +HBrBr NO 2 +3H CH 3 | +3HNO 3 浓硫酸 O 2N — CH 3 | —NO 2 | NO 2+3H 2O 醇 △ 光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第二部分),第二—2页,共3页 乙醇的催化氧化:2CH 3CH 2OH+O 2 2CH 3CHO+2H 2O (乙醛)乙醇消去反应:17032222CH CH OH CH =CH +H O −−−−→↑浓硫酸℃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发生的反应 2C 2H 5OHC 2H 5—O —C 2H 5+H 2O (乙醚) 苯酚与氢氧化钠 苯酚钠与盐酸的反应: + HCl +NaCl苯酚钠与CO 2反应: +CO 2+H 2 +NaHCO 3苯酚与溴水 +3Br 2 ↓+3HBr(乙醛与氢气反应:CH 3—C —H+H 2 CH 3CH 2OH 乙醛与氧气反应:2CH 3—C —H+O 2 2CH 3COOH (乙酸)乙醛的银镜反应: CH 3CHO +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3NH 3+H 2O (乙酸铵) 乙醛还原氢氧化铜: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 ↓+2H 2O乙醇与钠反应: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乙醇钠)乙酸与钠反应:CH 3COOH+Na CH 3COO Na +H 2乙酸与碳酸钠反应:CH 3COOH+Na 2CO 3 CH 3COO Na +H 2O+ CO 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CH 3—C —OH+C 2H 5—OH CH 3—C —OC 2H 5+H 2O (乙酸乙酯)乙酸乙酯酸性条件水解反应CH 3COOC 2H 5+H 2O CH 3COOH+C 2H 5OH乙酸乙酯碱性条件水解反应CH 3COOC 2H 5+NaOH CH 3COONa+C 2H 5OH 催化剂 △ 浓硫酸 140℃ —OH +H 2O ONa —ONa OH —OH —Br Br — | Br | 催化剂 △ O || 催化剂 △ △ △ O || 浓硫酸 △ 无机酸 —OH —ONa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第二部分),第二—3页,共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方程式
一.甲烷的反应
1、(氧化反应)
2、(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3、(分解反应)
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消去反应)
乙烯的反应
1、(加成反应)
2、(加成反应)
3、(加成反应)
4、
(氧化反应)
5、
(加成反应)
6*、
(氧化反应)
7、(聚乙烯)(加聚反应)
三.烯烃的反应
1、(聚丙烯)(加聚反应)
2、
(1,2加成)
3、
(1,4加成)
四.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水解反应)
乙炔的反应
1、
(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
3、(加成反应)
4、(加成反应)
5、(加成反应)
6*、(加成反应)
五.苯及其同系物的反应
1、(取代反应)
2、(硝基苯)(取代反应)
3、
(苯磺酸)(取代反应)
4、(环己烷)(加成反应)
5、
(取代反应)
六.卤代烃的反应
1、
(取代反应)
2、
(取代反应)
3、
(消去反应)4、
(加成反应)
5、
(聚氯乙烯)(加聚反应)
七.乙醇的反应
1、(氧化反应)
2、(置换反应)
3、
(氧化反应)
4、
(氧化反应)
5、
(取代反应)
6、
(消去反应)
7、
(取代反应)8、
(酯化反应)八.苯酚的反应
1、(置换反应)
2、(复分解反应)
3、
(复分解反应)
4、
(取代反应)
5、
(取代反应)
6、
(酚醛树脂)(缩聚反应)
详解:
,苯酚钠与二氧化碳水溶液反应,无论二氧化碳是否过量,都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九.乙醛的反应
1、(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2、(氧化反应)
3、
+++(银镜反应)
(++
+++
+)
4、++
++(氧化反应)详解:
十.甲醛的反应
1、(还原反应)
2、+
+++(氧化反应)
3、+
+++(氧化反应)
4、++
++(氧化反应)5、++
++(氧化反应)十一.乙酸的反应
1、+2Na=+
2、+=
++;
3、
(乙酸乙酯)(酯化反应)
4、
(乙酸甲酯)(酯化反应)
5、
(酯化反应)
6、
(酯化反应)十二.甲酸的反应
1、
()
2、++
3、+
+++
4、++
++
5、
6、+
+(酯化反应)十三.高级脂肪酸的反应
1、
(酯化反应)2、
(酯化反应)
3、
(酯化反应)十四.乙酸乙酯的反应
1、
(取代反应)
2、+
+(取代反应)
十五.糖类
1、
(氧化反应)
2、
(分解反应)
3、
+
++ +(银镜反应)
4、+
+
++
(氧化反应)
5、+
(加成反应)
6、
(氧化反应)
7、+
+(水解反应)8、、+
(水解反应)
9、(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水解反应)
十六.油脂
1、2、
(加成反应)
(水解反应)
十七.氨基酸
1、+
+(中和反应)2、+
(中和反应)
3、
(两个α-氨基酸分子脱水形成二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