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地理国情监测是指针对我国国土资源变化、环境质量变化等情况进行周期性监测、动态更新、分析研究和评估预测的工作。

随着科技进步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本文就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数据采集技术,可通过卫星、飞机、无人机等载体获取大面积、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快速获取目标地区的地理信息,也是地理国情监测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技术方法之一。

2.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GIS技术是一种集成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处理、绘图、报告等全套功能的技术系统,可利用遥感、地形图、人工量测等多种数据形成地图,并可对地图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空间关系分析、决策支持等等。

3.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GPS技术是一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实现对地球任何角落的高分辨率定位,包括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元素,如土地利用、能源开采、交通、旅游等,可以用来识别某个地理位置、定位和记录运动轨迹等。

4.地下水位监测技术地下水位监测技术是指通过井位设备、采样管、捞水器等方式,对地下水位进行周期性采样、监测、分析研究,从而掌握区域内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固定水文周期变化及其影响。

二、质量控制分析地理国情监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成果真实准确的重要保障。

下面就地理国情监测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1.监测前要有完善的计划地理国情监测需要一份完善的计划。

监测计划中应明确监测目标,监测内容和周期,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工作流程,以及人员分工和任务安排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监测的目标、内容和质量一致。

2.标准化数据采集过程监测的数据采集要保证标准化,尽量规避人为干扰和误差,以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外业采集过程中,要遵守严格的规范和程序,如应有专人采集、审核、上传,记录每个数据的来源、时间、方法和精度等。

3.数据处理时要遵循标准数据处理要遵循标准规范,进行一系列数据质量检测和分析工作,包括数据准确性、精度和一致性等方面的检测。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一、引言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是一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土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国防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基础性数据支撑。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的研究对于提高国情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准确度和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1.数据来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来源包括卫星遥感影像、航空影像、无人机影像、地面调查等多种方式。

卫星遥感影像具有覆盖面广、周期短、数据多、实时性强等特点,是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

航空影像具有分辨率高、立体感强等特点,适用于对地形地貌、城市建设等进行精细化监测。

无人机影像具有灵活性、低成本、高分辨率等优势,适用于小范围的地理国情监测。

地面调查则是对遥感影像进行验证和修正的重要手段。

2.数据处理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处理包括图像预处理、信息提取和数据融合等环节。

图像预处理主要包括大气校正、几何校正、辐射定标等,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准确性。

信息提取是指从原始影像中提取符合国情监测需求的地理信息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城镇建设、水域分布等。

数据融合是指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多源数据融合产品,以提高数据的全面性和精确性。

3.数据分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分析包括空间数据分析、时序数据分析、专题数据分析等内容。

空间数据分析主要是对地理国情数据进行空间关系、空间分布、空间变化等方面的分析,为国情监测提供空间参考和空间分析支撑。

时序数据分析主要是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出地理国情的时序变化规律。

专题数据分析则是对某一特定目标进行深入分析,如土地类型变化、城市扩张趋势等。

三、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分析1.数据准确性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其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准确性的保障包括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处理方法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等方面。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理国情监测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是指通过对国土资源、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监测和调查,获取和分析相关数据,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政策、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本文将介绍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的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航空器等远距离感应器对地球表面进行监测和测量的技术。

遥感技术主要包括航拍遥感和卫星遥感两种方式。

航拍遥感以飞机或无人机为平台,通过航摄机、相机等设备进行地面图像的拍摄和记录。

卫星遥感则是利用卫星上的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记录。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理数据,对国情监测具有很大的作用。

2. GIS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运用计算机软硬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技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系统。

GIS技术能够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国情监测提供强大的支持。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遥感数据和其他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为政府部门和决策者提供直观、准确的地理信息。

3. 地理调查地理调查是指对地理国情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和采集的活动。

地理调查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旨在获取准确、全面的地理数据。

地理调查可以获取一些遥感和GIS技术难以获取的细节数据,对地理国情监测具有重要作用。

4.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对地理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方法,旨在从大量数据中发现规律和趋势。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对地理国情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为国情监测提供有力的支持。

以上就是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的方法,这些方法相互结合,可以为国情监测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数据支持。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国情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1. 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数据采集是地理国情监测的第一步,其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地理国情监测是指通过对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监测和分析,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支撑。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了解国家或地区的基础性地理特征和国情状况,为其他地理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等。

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具获取地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高分辨率的地表数据,可以获取地表特征、资源利用和环境变化等信息。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得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体分布等地理信息,为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将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分析和展示的一种技术系统。

通过GIS技术,可以将地理信息与空间位置相结合,进行数据集成和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对各类地理信息进行整合和管理,还可以通过地理空间分析手段,对地理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为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提供空间数据和分析方法。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是利用卫星信号和接收设备确定地理位置的一种定位技术。

通过GPS技术,可以实时记录位置信息,并结合其他地理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获取地理位置、路径演变和地理区域变化等信息。

GPS技术具有高精度和实时性的特点,可以为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提供有效的地理位置数据。

对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质量控制分析,主要包括数据质量控制和方法精度控制两个方面。

数据质量控制主要是针对采集的地理数据进行检查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精度和时效性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对数据进行检查和验证,可以筛选出质量较好的数据,为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方法精度控制主要是对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方法进行评价和优化,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是指对国土空间、自然资源、环境质量等基本地理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和实时监测的工作。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分析对于准确获取地理国情数据、进行科学评估和决策支持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和质量控制两方面进行探讨。

1.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遥感等技术手段获取大范围地理信息;通过遥感图像的获取和解译,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全覆盖的地理数据,包括地表覆盖、植被生长、土地利用等。

2. 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测量和导航系统,通过接收卫星信号确定地理实体的位置、速度和时间。

GPS技术被广泛用于测量地理位置、地球运动监测等领域。

3. 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GIS通过将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关联和分析,可为国情监测提供空间分析、模型模拟、数据可视化等功能。

4. 地面调查技术:包括现场采样、测量、调查等手段,可以获取一些无法通过遥感等技术手段获取的地理数据,如土壤质量、水质监测等。

二、质量控制分析1. 多源数据融合:利用不同类型、不同分辨率的数据源进行数据融合,通过对比和校正,消除数据之间的矛盾和误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误差分析和修正:对数据采集、处理过程中可能引入的误差进行分析和修正,确保获得的数据与真实情况保持一致,并提出精度、完整性等方面的指标评估。

3. 可视化和交互分析:通过数据可视化和交互分析技术,将地理数据以图形、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使数据更加易于分析和理解,帮助决策者进行科学评估。

4. 空间一致性和时空一致性:对于不同来源的数据,需要通过校正和拼接等技术手段,保证数据的空间一致性和时空一致性,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可信度。

5. 样本设计和抽样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样本设计和抽样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与技术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与技术

2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
3、农情监测 (尚未列入法定监测内容)
农情监测为科学利用、动态监测和管理农业资源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开展农 情监测的部门包括农业部各级机构,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遥感中心、高校等 科研院所、农业相关企事业单位。
4、森林和湿地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四条规定“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森林资 源清查,建立资源档案制度,掌握资源变化情况”。在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 下,由各省(区)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逐年进行,由 县林业主管部门或林业基层生产单位具体实施。
规 范
2600多个气象监测中心(台、站)的地面气象观测网和高空气象观测网。









2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
地理国情监测规划与方案设计 1、地理国情监测规划
(1)制定监测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工作计划 ; (2)资源优化配置和协调协作计划 ; (3)监测项目监测方案的审批、部署监测任务,下达监 测项目等; (4)建立地理监测机制(常态化机制、应急监测机制、 长效工作机制) 。
2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
预 常9、气象监测
报态
预化
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十五条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
标 准 化
台站,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进行气象探测并向有关气象 主管机构汇交气象探测资料”。气象部门负责气象监测相关工作并发布观
、 测结果,其所属观测台站负责具体监测工作。目前我国已建立覆盖各级共
什么是省情?市情?县情?
1 什么是地理国情监测
什么是监测?
监测就是对关注的对象进行监视和测量 。 地理什国么情监是测地是综理合利国用情全球监导测航卫?星系统、航空航天遥感、地理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是一种通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国家领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数据获取手段的日益丰富,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传统的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野外调查和实地勘测,效率低下且成本较高。

而随着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数据获取更加准确、快速,监测范围也得到了拓展。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传统的地理监测技术在面临大规模、精细化监测需求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研究如何利用新技术手段,提高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的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2 研究意义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的研究对于提升国家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高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监测技术方法的研究,可以为地理信息资源的收集、处理和利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有利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监测技术方法的改进可以提高地理信息系统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从而为国家的规划建设、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质量控制分析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国家各项工作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战略意义,对于推动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介绍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是通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国家地理空间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的一种方法。

这种技术在国家城乡发展规划、资源环境调查和监测、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中,遥感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数据,系统地描述和分析国土资源、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一种监测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提供科学的地理国情状况评估分析,为国土规划、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支撑。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等步骤。

而质量控制分析是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数据误差和偏差而进行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对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收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渠道。

包括遥感影像获取、现场调查测量、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等。

遥感影像获取是一种常用的获取地理信息数据的方法,可以通过卫星、航空遥感等手段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用于分析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城市扩张等方面的信息。

现场调查测量则是通过走访调查、测图测量等手段获取具体地理实体的属性特征,如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质量等。

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可以用于获取精确的空间坐标信息。

数据整理是将收集的各种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的过程。

数据整理包括数据分类、数据清洗和数据转换等步骤。

数据分类是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方便后续分析使用。

数据清洗是对数据进行去除冗余、修复错误、填充缺失等处理,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数据转换是将不同坐标系统、不同投影方式的数据进行转化,统一为可比较的数据格式。

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整理后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统计计算、空间分析和数据模型建立等。

统计计算包括汇总、平均、比率等统计指标的计算,用于描述和分析地理现象的数量特征。

空间分析包括邻近分析、插值分析、聚类分析等,用于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

数据模型建立是通过数学模型或统计模型对地理现象进行描述和预测,为国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结果呈现,将分析的结果以图表、报告、地图等形式进行展示。

图表可以直观地表达地理现象的变化趋势;报告可以详细陈述分析过程和结果;地图可以将分析结果以地理空间形式展示,更直观地展示地理国情的变化和分布。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摘要:地理国情监测是用来评估和监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形、土壤、水资源、气候、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信息。

而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是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其能够为国家的决策和规划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性技术方法,并分析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一、引言二、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卫星、航空和地面遥感设备获取地表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壤类型和水文地质等。

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大范围、高频率的地表监测,为国家的自然资源调查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2.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工具,可以用来分析、展示和管理地理国情监测数据。

GIS技术可以实现不同数据源的集成、准确性评价和空间分析,为国家的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多波段遥感数据融合多波段遥感数据融合是将不同波段的遥感数据融合到一起,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地理国情监测信息。

通过多波段数据融合,可以提高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使得监测数据更加准确和可靠。

4. 人工生态调查除了遥感技术,人工生态调查也是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手段,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获取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详细信息。

人工生态调查可以弥补遥感技术的局限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和验证。

1. 数据准确性评价对于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监测数据,需要进行准确性评价,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壤类型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数据。

可以通过对比实地调查数据和遥感数据,对数据进行验证和评价,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空间分辨率评价对于多波段遥感数据融合的监测数据,需要对其空间分辨率进行评价和验证,确保数据的空间分辨率能够满足国家规划和决策的要求,为国家的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浅谈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方法

浅谈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方法

浅谈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方法摘要: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是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数据成果之一,包含具有明确标识、单独监测、分析统计意义的重要地物及属性,具有较稳定的空间范围或边界,主要包括居民地、道路、建筑物、城市等人文要素实体,河流、水库、湖泊、沙漠等自然要素实体,平原、丘陵、高原等自然地理单元。

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成果中,所有数据成果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数据成果保持一致,相互印证。

为有效保证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的准确性和现势性,并为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供依据,在开展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质量控制过程中,数据一致性检查至关重要。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问题;质量控制引言近年来的监测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多合规”、城市规划实施监督、环境保护与治理、自然资源管理、空间利用控制等诸多方面,在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监测结果中仍然存在许多关键和经常出现的问题。

如大面积地图点更新错误或重复、重要地理国情更新缺失等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项目的生产进度和验收,但个别数据问题也对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1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特点与作用1)利用基础地理国情监测结果,可以快速发现线索或重点。

在审计过程中,相关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和信息非常复杂,涉及多个方面。

利用基本地理国情监测结果,辅以多源、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数据进行监测、对比、计算和分析,为审计人员提供线索和重点。

2)根据基本地理条件的监测结果,可以准确核实自然资源的变化量、变化过程和空间分布。

在审计过程中,利用基本的地理监测结果,辅以土地利用调查、林业调查等专业数据,核实、查找可疑问题或疑点的具体位置,确定不同时期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变化,并根据需要编制专题图、统计报表、数据分析说明等辅助材料,为审计人员进一步筛选和扩大审计范围提供依据。

3)利用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和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幅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是指针对我国自然、社会、经济等基础地理数据的观测、测量、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等活动,以全面了解我国基础地理状况的过程。

其技术方法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数值模拟和地形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对现有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规范管理、交叉验证等一系列动作,获得高质量、高精度的基础性地理数据,以满足国家地理信息数据需要的基础。

首先,遥感技术是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

遥感技术是指远距离探测、采集、记录和分析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可以利用卫星、飞机等工具获取高质量的地表影像数据,然后通过人工解译或计算机辅助识别等方法,提取出各种地球表面信息,如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程度等一系列数据。

基于此,能够有效地检测区域内的变化,为制定地资源的规划和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其次,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中又一重要技术方法。

GIS是一种以地图为基础,集成信息处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专业软件系统。

GIS中可以融合各种经过处理后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建模和可视化等操作,从而产生丰富的地理信息产品。

具体地,GIS可以实现遥感图像的地生成像,进行时空分析、地理统计学、风险评估等操作,获得较为准确、完整的地理信息。

在较大区域内,GIS还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模拟分析,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再则,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准确测量地理位置的技术,通过卫星和地面设备的互动,完成对地球表面各点的三维测量。

在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中,GNSS主要用于获取高精度的地面控制点、高程点等信息。

具体地,GNSS技术可以通过多颗卫星对同一点的多点定位,以获得高精度的坐标。

通过黑白天环境数据对比、图示测量、精度评估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数据精度。

最后,数值模拟和地形分析等技术也是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手段。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是指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和分析,以全面了解国家地理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和质量控制分析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和航空平台获取、处理和解译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方法。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理信息,包括地表覆盖类型、土地利用情况、水资源分布等。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像元分类、变化检测、图像融合等方法提取和分析地理信息。

2.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导航卫星系统测量和确定地理位置的技术。

GPS技术可以通过接收卫星信号,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在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中,GPS技术可以用于获取地理实体的位置和变化情况,例如道路网络、建筑物等。

3.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的软件系统。

GIS技术可以使用地图、图表、统计等方式展示地理数据,并进行空间分析和模型构建。

在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中,GIS技术可以用于整合和分析不同来源的地理数据,并制作国情监测报告。

1.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对遥感图像、GPS测量数据等进行质量控制。

包括选择高质量的遥感数据源,确保图像清晰度和几何精度。

对GPS数据进行差分处理,提高定位精度。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校正和验证,剔除异常数据。

2.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图像分类、变化检测等算法进行准确性评估和优化。

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精度评定,包括坐标精度、属性精度、拓扑关系等。

进行数据融合和模型构建时,需要对数据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和修正。

3.数据应用质量控制:在数据应用中,需要对地理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进行质量控制。

对监测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与实地调查结果进行对比。

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时,注明数据来源和质量信息。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是指对国家地理基础信息和国土空间变化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监测,以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和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需求。

如何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关键,需要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和严谨的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三个环节。

数据获取是指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GPS测量、地面调查等手段获得地理信息数据。

卫星遥感是最常用的获取空间数据的方法,可以利用多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地物分类、土地利用变化检测等;航空遥感则可以获取更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用于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等工作;GPS测量主要用于获取地理空间坐标和地形三维数据。

数据处理包括对原始数据进行校正、配准、融合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用性。

数据分析则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综合评估国土资源、环境质量、土地利用状况等情况。

质量控制是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数据获取过程中,需要采用标准化的调查方法和测量设备,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精度评定和误差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需要进行算法验证和模型验证,确保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真实性验证和可行性验证,确保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和实用性。

还需要制定规范的数据存储和传输标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和质量控制分析在中国的应用比较成熟。

中国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开展了国土资源调查、遥感监测和GIS应用研究等课题,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实践成果。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中国已经建立了全面、系统、连续的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体系,为国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地理国情监测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基础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地理国情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全面、准确、及时的地理信息,为国家和地方的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保证地理国情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并进行质量控制。

一、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方法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监测的方法。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理数据,如地表覆盖、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等信息,为地理国情的分析和评估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2.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地理数据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它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通过GIS技术可以将不同源的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地理国情监测。

3.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技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地球上其中一点的经度、纬度和高程。

利用GPS技术可以获取地理数据的准确位置信息,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重要的地理坐标基准。

4.RS与GIS融合技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融合是将遥感数据与GIS 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可以实现数据的多维度、多尺度的存储、分析和展示。

通过RS与GIS的融合技术可以更好地分析地理国情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5.空间分析技术:空间分析是对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关系和模式分析的方法。

通过空间分析可以揭示地理国情中的空间关系、空间聚集、空间格局等因素,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地理国情监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1.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在采集地理数据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方法,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定期进行野外采样调查,随机抽取样本进行实地验证,确保采样数据的可靠性。

2.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在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时,需要建立科学的模型和算法,并进行全面的数据检验和纠正。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越来越重要。

这些技术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全面了解一个国家的地理情况,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方面。

质量控制也
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分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
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

对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来说,常用的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测绘技术等。

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和航空器获取地表信
息和图像数据,可以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数据,用于观测地表的地貌、植被、水文等
情况。

GIS技术是将地理数据与地图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技术,可以用于存储和处
理大量的地理数据,同时通过空间分析和模型建立等功能,可以得出国情的空间分布和变
化趋势。

GPS技术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获取位置和时间信息的技术,可以用于测量地理实
体的位置和移动轨迹等。

测绘技术是通过测量仪器和技术装备对地理实体进行测量的技术,包括地形测量和地面测量等,可以提供详细的地理数据。

随着技术方法的不断发展,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质量控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质量
控制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监测数据的采集要求必须明确,包括采
样点的选择和采样时间等。

针对不同的技术方法,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模型,
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应该进行数据验证和校正,与实地观测和其他可靠数据进
行对比,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以便数据的长
期保存和获取。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一、引言地理国情监测是指对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土地利用状况、自然灾害等因素进行定量监测和分析,从而为国家战略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是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二、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地理国情监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地表信息,并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解译和信息提取,可以获取大范围、多角度、多时相的地表信息。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地利用、植被覆盖、自然灾害等多种地理国情要素的监测。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非空间信息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它可以对地理国情要素进行空间分析、属性查询和可视化呈现。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国情监测中应用广泛,通过对遥感图像、地形图、土壤图等数据的叠加和分析,可以获取更为综合和精确的地理国情信息。

3. 无人机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机技术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人机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数据获取精度高等优点,可以实现对地理国情要素的局部或小范围监测,适用于复杂地形和环境条件下的监测任务。

4.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地理国情监测中获取地理国情要素信息的重要手段,包括光学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

不同的传感器可以获取不同波段和分辨率的数据,可以满足地理国情监测对不同信息的需求。

5. GPS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是地理国情监测中获取地理位置信息的基础,可以实现对地理国情要素的空间定位和坐标获取。

在地理国情监测中,GPS定位技术不仅可以获取监测点的空间坐标信息,还可以实现对运动物体和变化过程的轨迹监测。

三、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分析1. 数据质量控制在地理国情监测中,数据质量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分析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分析

48智慧地球NO.04 2020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分析刘振宇(安徽省第三测绘院,安徽 合肥 230601)摘 要:随着常态化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监测成果数据已被广泛应用于辅助政府决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审计等方面,因此需要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翔实、客观地反映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种类、空间位置、范围、面积等基础信息,如何保证监测成果质量是地理国情监测面临的主要问题。

文章从数据生产及质量管理的角度,针对地理国情监测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归纳总结出质量控制方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监测成果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分类;地理国情要素;元数据;质量控制1 质量控制原则1.1 基本原则质量控制严格按照“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这项基本原则执行。

由监测任务承担单位负责两级检查,并委托具有资质的质检机构进行验收。

在质检过程中要严格遵循项目设计中的技术指标、规格和要求,确保成果质量合格[1]。

1.2 分级控制原则项目承担单位负责成果的质量管理工作,负责本单位生产人员和质检人员的培训,以及本单位监测任务的质量检查以及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与上报,定期向上级相关机构汇报质量管理工作情况,并协助相关机构做好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

1.3 全过程控制原则质量管理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贯穿于技术设计、资料获取、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及时识别并消除事前、事中、事后影响数据质量的各类因素,保证数据质量。

针对工作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关键部位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措施[2]。

1.4 标准统一原则作业与质量监督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统一制定的技术标准、监测质量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标准,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统一和有效。

1.5 问题导向原则突出问题导向,针对质量控制中发现的问题,尤其是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归纳提炼、深入分析,查找问题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GQJC01-2017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技术规定-20170527

GQJC01-2017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技术规定-20170527

GQJC01-2017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技术规定-20170527编号:GQJC01-2017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7年5⽉⽬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件 (1)3基本要求 (1)3.1数学基础 (1)3.2精度要求 (2)3.2.1数据采集平⾯精度要求 (2)3.2.2拓扑要求 (2)3.2.3地表覆盖分类精度 (2)3.2.4地理国情要素属性精度 (3)3.3数据现势性 (3)3.4数据⼀致性 (3)3.5数据接边原则 (3)3.6元数据 (4)3.7数据完整性检查要求 (4)4数据分层组织 (4)4.1总体说明 (4)4.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8)4.3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8)4.3.1铁路与道路要素 (8)4.3.2⽔域要素 (9)4.3.3构筑物要素 (10)4.3.4地理单元要素 (11)5属性定义与说明 (16)5.1总体说明 (16)5.1.1通⽤属性项 (16)5.1.2专有属性项 (17)5.1.3属性缺省值 (18)5.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19)5.2.1地表覆盖数据集(LcrDataset)属性定义 (19)5.2.2专有属性说明 (19)5.3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20)5.3.1铁路与道路要素 (20)5.3.2⽔域要素 (27)5.3.3构筑物要素 (33)5.3.4地理单元要素 (35)6数据采集⼀般性要求 (52)6.1影像资料使⽤原则 (52)6.2数据采集总体要求 (52)6.3地表覆盖分类数据采集要求 (54)6.4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集要求 (56)6.4.1铁路与道路 (57)6.4.2⽔域 (58)6.4.3构筑物 (59)6.4.4地理单元 (59)7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0)7.1变化信息采集总体要求 (60)7.2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1)7.2.1地表覆盖变化分类 (61)7.2.2伸缩型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 (61)7.2.3新⽣型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 (61)7.2.4地表覆盖变化信息记录⽅法 (62)7.3地理国情要素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2)7.3.1地理国情要素变化分类 (62)7.3.2地理国情要素变化信息采集总体要求和记录⽅法 (62)7.3.3有关要素类型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3)7.4⽣产元数据记录要求 (64)7.5监测成果数据检查基本要求 (64)7.5.1总体要求 (64)7.5.2变化数据层检查 (64)7.5.3变化数据层与本底数据关联检查 (64)8汇交要求 (65)8.1汇交数据内容 (65)8.2成果汇交前整理 (65)8.2.1省级任务区数据接边与数据组织 (65)8.2.2交通⽹络弧段数据提取处理 (67)8.2.3⽔域⽹络弧段数据提取处理 (67)8.3成果汇交前检查 (67)8.4汇交成果⽬录组织 (69)附录A (规范性附录)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70)附录B (规范性附录)数据汇交前检查内容与要求 (72)附录C (资料性附录)⾏政村及以上⾏政地名变更情况表(⽰例) (82)前⾔本⽂件是全国基础性地理国情的技术规定之⼀,在第⼀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相关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参考现有国家标准和⾏业技术规范完成起草,并根据征求意见和试⽣产反馈的情况修改⽽成,经过2016年试⾏和修订完善,形成本版本。

浅谈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整景数字正射影像入库前检查

浅谈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整景数字正射影像入库前检查

浅谈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整景数字正射影像入库前检查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是指对全国范围内的地理要素进行动态监测和调查,提供地理国情的基础数据和信息,为国家决策和规划提供支持。

整景数字正射影像是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数据来源,通过入库前的检查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入库前的检查是指在将整景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存入数据库之前,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检查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具体来说,入库前的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格式检查:检查整景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的格式是否符合预定的规范和标准,包括文件命名规则、数据文件格式等。

3. 数据一致性检查:检查整景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的各个图层之间是否一致,包括图层之间的拓扑关系是否正确、属性数据是否一致等。

4. 数据精度检查:对整景数字正射影像数据进行精度检查,包括位置精度、图像分辨率、坐标参考系统等。

通过入库前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修正整景数字正射影像数据中的错误和问题,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入库前的检查还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使数据能够被不同部门和用户广泛应用。

入库前的检查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难点。

整景数字正射影像数据量庞大,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进行检查。

整景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的质量检查和测试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对于一些地方和部门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合影像的光谱保持度 最好 ,这是 因为在颜 色空间的转
换时 ,光谱信 息与亮度信 息是相互独立的。
表 1 定量 评价指 标计 算结 果
选择 不 同的融合 方法 以达 到最佳效 果。② 利 用 H P F和
G r a m— S c h mi d t 法 可 以得 到 更 加 清 晰 的影 像 , 尤其 是
[ 5 】 高燕 , 周成虎 , 苏奋振 , 等. 天 绘 一 号卫 星 影像 融合 及 其 质 量 评价 卟 地理 空 间信 息 , 2 0 1 4 , 1 2 ( 2 ) : 1 6 - 1 7 [ 6 】 潘鑫 , 杨英 宝 , 张竹林 , 等. 资 源 三 号卫 星 影像 融合 方法 的 比较 与评价 U ] . 地理 空间信 息 , 2 0 1 4 , 1 2 ( 5 ) : 5 9 - 6 1
P a n s h a r p法 4种 影像 融合 方 法对 高分 一 号数 据进 行 全 色和 多光谱 影像 融合 实验 ,并 对融合 结果进 行定 性和 定量相 结合 的评价 分析 ,得 到 以 下结论 : ① 不 同的融
合方 法适应 不 同的地物 类型 ,应根 据不 同的应 用需 求,
( 上接第 3 O页 )
参考文献
第1 4卷 第 2期
周嘉 男 . 等 :高分 一 号 遥 感 影 像 融 合 方 法 比 较 研 究
・ 4 9・
数 最低。④从 偏差指数来看, G r a m— S c h mi d t 融合影像的
前 3个波段偏 差指数 最大,说明真彩 色光谱损失 比较严
重 ,这 也 与 对 绿 地 的 定 性 评 价 结 果 一 致 ( 见 图1 o HC S
U S: 6 01 1 8 7 5 , 2 0 00 -01 -0 4
[ 9 】 Zh a n g Y. S y s t e m a n d Me t h o d f o r I ma g e F u s i o n[ R】 .
U S: 7 34 0 0 9 9 , 2 0 08 -0 3 -0 4
Mu l t i —s p e c t r a l I ma g e [ K] . US : 2 0 1 2 0 2 6 9 4 3 0 A1 , 2 0 1 2 —1 0 —2 5 【 8 】 L a b e n C A , B r o we r B V . P r o c e s s or f E n h a — n c i n g t h e S p a t i a l Re s o l u t i o n o f Mu l t i s p e c t r a l I ma g e r y Us i n g P a n —S h a r p e n i n g【 R] .
种 融合 算法各有优 势 ,HP F和 G r a m- S c h mi d t 变换在 空
间信 息增 强 方 面效果 最好 ,HC S和 UNB - P a n s h a r p在 光谱 保持 度方 面效果 最好 。综合评价 ,UNB — P a n s h a r p
综合 效果 最好 。
HP F法可 以得 到增 强地物 边缘 的效果 。对 于影像 中地
物主要 包括 建 筑物 、道 路 等情 况 时,可选择 这 2种算
法进 行融合 处理 。③ 利 用 H CS 和 UN B — P a n s h a r p法得 到 的影像 对原始 影像 的光谱保 持度 最好 ,对于影像 中
地物 主要 包括 绿地 、耕 地 等情 况 时,可选择 这 2种算 法进行融合处理。 ④ UN B- P a n s h a r p法的综合效果最优 , 融合 影像 不但 在 空 间细节信 息上有 所增 强 ,也 能很 好
地保持原始影像的光谱信息 。
参考文献
f 1 】 陆春玲 , 王瑞 , 尹欢 . “ 高分 一号 ”卫 星遥 感成像 特 性 Ⅱ 】 . 航
天 返 回与遥 感 , 2 0 1 4 , 3 5 ( 4 ) : 6 7 — 7 3
[ 2 】 陈雪 洋 , 袁超 . Z Y一 1 0 2 C 卫 星影像 融合 方 法评价 Ⅱ 】 . 测绘 与
空间地 理信 息 . 2 0 1 3 , 3 6 ( 2 ) : 5 0 - 5 3 『 3 】 周群 , 楚恒 , 王 汝言 . 资 源 三号 卫 星影像 的融 合 方 法研 究及
【 7 】 Mi c h a e l P D, B o u l d e r C O, Ch r i s t o p h e r P . S y s —t e n r a n d Me t h o d
f o r Co mb i ni n g Co l o r I nf o —r ma t i o n wi t h S pa t i a l I n f o r ma t i o n i n
4 结

第 一作 者 简 介 : 周嘉 男 ,硕 士 ,主要 从 事 遥 感 影像 处理 和 G P U 并行 计算 的研 究 。
探 [ 『 1 . 地 理信 息世界 , 2 0 0 7 ( 5 ) : 4 — 9
利 用 HP F法 、Gr a mS c h mi d t 法 、HCS法 和 UNB-
评 价 城 市勘 测 , 2 0 1 4 ( 1 ) : 8 5 - 8 8
[ 4 ] 黄鹤 , 冯毅 , 张萌 , 等. 天绘 一 号 卫 星影 像 的 融合 及 评 价研
究f I 1 . 测 绘通报 , 2 0 1 3 ( 1 ) : 6 —9
根 据 以上 定性 、定 量评价 可知 ,二者 的评价 结果 相 吻合 ,因此本 文选取的 4个评价指标 具有说服 力。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