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飞天(诗)
赞美敦煌飞天女的诗词
赞美敦煌飞天女的诗词
1、素女结念飞天行,白玉参差凤凰声,天仙借女双翅猛。
——《弄玉词二首》
2、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
——《赠蓬子》
3、飞仙不返周王子,重阜相连少室孙。
——《登封道中三绝·缑山祠》
资料拓展
描写敦煌飞天的古诗
1、《敦煌乐》明·杨慎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
汉使牧羊旌节,阏氐上马琵琶。
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
2、《洪武癸亥以公事出会宁北境(二首)》明·郑居贞
北出长城古塞边,荒松落日少人烟。
隔河又是河西地,过得敦煌是酒泉。
3、《赋得边城雪送行人胡敬使灵武》南宋·王偁
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
送君走马去,遥似踏花行。
度迹迷沙远,临关讶月明。
故乡飞雁绝,相送若为情。
4、《宣威苗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唐·徐铉
蒋山南望近西坊,亭馆依然锁院墙。
天子未尝过细柳,将军寻已戍敦煌。
攲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
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马中郎。
5、《敦煌太守后庭歌》唐·岑参
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
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
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
夸赞敦煌女子拍照的美的句子
夸赞敦煌女子拍照的美的句子
敦煌美女,飞天如意舞者,甘肃旅游形象大使朱凌寒,舞姿优美气质佳,令人赏心阅目,被网友美赞:唇如朱砂一点红,目似秋水两丹凤。
肤如凝脂覆瑞雪,面胜桃花醉春风。
回眸一笑百媚生,人间难见此娇容!
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姑娘本是天仙不小心落入凡间,敦煌壁画飞天仙。
敦煌月下卧海沙,古道胡杨度年华。
野风携酒引梦回,醉看飞仙舞琵琶。
一梦入敦煌,姑娘本是天仙不小心落入凡间,仙气飘飘,回眸一笑百媚生。
敦煌飞天,李白有诗赞曰:“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有美一人,自天来此。
颜如琬琰,眉似远山。
静若秋兰,观之如画。
动如春燕,恰似飞天
敦煌飞天如果可以走出壁画,一定是一位颜值与内涵并存的仙女…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叹世道苍凉,不惹情思哀怨,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看天上的月,吹人间的风,过平常的生活。
有美一人,自天来此,颜如琬琰,眉似远山,静若秋兰,观之如画,动如春燕,恰似飞天。
有人说,人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敦煌,看看莫高窟的信仰,看
看沙与泉的两厢厮守,看看玉门关的春风不度,看看阳关的塞外边关,看看古城的曾经辉煌,看看雅丹的鬼斧神工”我在敦煌等你,看看曾经的汉唐。
观敦煌飞天
飞天
观敦煌舞图记
编辑:兰洲白渚
舞配词:飞天
大漠黄沙夜阑干,一曲琵琶慛马前。
柔情不似水中月,相望
相影映双泉。
环肥燕瘦点玉盘,擂鼓峥峥男儿天。
黄沙吹尽刀剑厉,血染
黄沙枯骨燃。
冤魂英魂飞天外,轻舞一曲诉人间。
多少男儿痴情汉,多少
深闺人儿牵。
青舞一曲飞天梦,烈火烧尽儿女情。
只盼雄鹰戈壁双,不求
豺狼觅君裳。
额点红沙,眉点痣。
身缠青丝,足玉纤。
黛眉似烟非烟柳,
罗沙轻飘青丝缠。
俄而婉转青丝舞,饿尔颦眉琵琶传。
动若白鹿追彩月,行若
扶柳酒正干。
鼓声点点血沸燃,罗声慢慢蜕葳间。
柔若水流二月天,韧似
蒲苇立水源。
屏画山川人画仙,舞罢飞天欲未还。
一曲红尘飞天舞,大漠
黄沙百里天。
回眸在看飞天舞,回神枉似在人间。
回首人生路慢慢,与君同行一百年。
描述敦煌飞天的优美句子
描述敦煌飞天的优美句子1. 描写敦煌飞天的文章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
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序言中说,“总计4500余身”。
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现将敦煌飞天的名称由来和时代特点概述如下:编辑本段一、敦煌飞天的名称由来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
唐藏〈金光明经疏〉中云:“外国呼神亦为天。
”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
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领先仙”、“天仙”、“赤脚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
宋〈太平御览〉卷622引〈天仙品〉中云:“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
”飞仙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
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天亦称为飞仙,是飞天、飞仙不分。
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虽然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但在名称上,只把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空中飞神乐为飞天。
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敦煌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
它是乾闼婆与紧的复合体。
乾闼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
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
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来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
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
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
唐代慧琳〈音义〉上解释说:“真陀罗,古作紧那罗,间乐天,有微妙间响,能微妙音响,能作歌舞。
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
敦煌最好的十首诗
敦煌最好的十首诗
敦煌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区域,有许多诗人曾在此创作过优秀的诗歌。
以下是十首来自敦煌的经典诗歌:
1. 《阳关曲·送人》-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 《敦煌曲》- 佚名
敦煌曲,一曲长千字。
不记龙沙岸,不记玉关人。
半夜将军梦,戍楼吹角声。
塞沙连云起,胡儿啸北风。
3. 《玉关人老》- 陆游
三万骆驼向月支,西域何妨入手时。
高秋马肥健如虎,阳关路索不教迟。
4. 《渡黄河》- 李白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遥望空动魂。
5. 《咏史诗·沙丘城》- 胡曾
一破邯郸鼎未收,布衣那替帝王忧。
萧墙祸起须防变,远在咸阳水自流。
6. 《送灵武胡尚书》- 徐铉
曾奏三边息战功,汉家君臣欢相送。
征蓬出塞一千里,归雁入云十六峰。
7. 《胡雁度塞北》- 李咸用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8. 《塞上行》- 李中
茫茫沙漠广,渐远玉门关。
马走追鹰去,人行伴月还。
9. 《赋得边城雪送行人胡敬使灵武》- 王偁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
送君走马去,遥似踏花行。
度迹迷沙远,临关讶月明。
故乡飞雁绝,相送若为情。
10. 《观胡人吹笛》- 李白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敦煌壁画中"飞天"到底是何方神圣?
敦煌壁画中"飞天"到底是何方神圣?敦煌北凉壁画飞天“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
”——《洛阳伽蓝记》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有飞天。
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由于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变化,姿态意境、风格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
如敦煌飞天的鼎盛时期,即整个唐代,敦煌飞天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
唐代大诗人李白咏赞敦煌飞天仙女诗:“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空。
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莫高窟263窟北魏壁画飞天飞天是如何产生的?从北凉、北魏、西魏至宋、西夏、元历经近1000年,敦煌莫高窟绘画、雕塑都经历了哪些演变?今天,来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大漠深处的“飞天”传说——隋时期:飞天最具艺术创造,基本为中原式女性造型隋朝立国短短三十余年,隋文帝杨坚与隋炀帝杨广均崇圣佛教,在这时期佛教如日中天。
莫高窟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建了百余个洞窟,是莫高窟这座历史遗迹中最闪光的一部分。
此时敦煌飞天数目骤增,满窟皆画飞天,敦煌飞天艺术出现高峰,与朝廷大力倡导画飞天也有重大关联。
据史籍载隋炀帝特别喜爱飞天,他在宫中曾让匠人为其创造“活动飞天”,在大门上挂帷幕锦幔,装饰木雕飞天,经过机械传导,飞天可上下升腾俯仰,卷动锦幔上升。
飞天群(隋莫高窟301窟)隋代敦煌飞天的绘制达到鼎盛。
飞天不仅绘制精美,色彩斑斓,而且无拘无束,任意飞翔,表现出一种动感和生命的活力,已完全摆脱了西域画风的影响,以中原技法取而代之。
飞天创作生动,布局多为群体,首尾衔接,各有姿态。
飞天基本上为中原式女性造型,或面相清瘦,身材修长;或丰肌丽质,婀娜多姿,眉宇含情。
飞天的动态多变,俯抑斜正,腾飞俯冲,不拘一格。
有的洞窟四壁,环窟绘带状飞天一周,有天宫栏墙纹为界线,以飞天代替过去的天宫伎乐,如莫高窟244、390窟,这是隋代飞天变化的特征。
敦煌现代诗
敦煌现代诗《敦煌之梦》在那遥远的西北之疆,敦煌,是岁月凝结的宝藏。
沙海茫茫,掩盖不住它的光芒,洞窟之中,藏着千年的梦想。
石窟的壁画,似在低诉往常,飞天的仙女,衣袂飘飘飞翔。
彩塑的佛像,静静散发慈祥,那是昔日匠人的心血在流淌。
驼铃声声,穿越历史的长廊,丝绸之路的繁华,曾在这里绽放。
波斯的商旅,天竺的和尚,都在敦煌的故事里来来往往。
如今我来到这敦煌,心中满是敬畏与向往。
风沙吹不散,那文化的芬芳,敦煌,你是永远不灭的星光。
二、衍生注释:- “敦煌”:中国甘肃省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莫高窟、月牙泉水等闻名于世。
这里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彩塑等,展示了从十六国到元代不同时期的佛教艺术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 “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
在敦煌的壁画中,飞天造型优美,彩带飘扬,是敦煌艺术的重要标识之一。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主要围绕敦煌这一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展开,展现了敦煌的艺术瑰宝及其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情感方面,诗人充满了对敦煌的敬畏与向往之情。
从表现手法来看,诗人通过描写敦煌的具体景象,如石窟壁画、彩塑佛像、驼铃声等,用直观的画面营造出强烈的感染力。
像“沙海茫茫,掩盖不住它的光芒”,以沙海反衬敦煌的光芒,更加突出敦煌的伟大。
用“飞天的仙女,衣袂飘飘飞翔”这样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将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惹人情思梦回千年。
四、作者介绍:从诗的风格来看,作者应该是一位热爱传统文化、对敦煌有着深入了解和崇敬之情的人。
也许是一个曾亲身到过敦煌,被敦煌的景观和文化深深震撼的游客,或者是一个长期研究历史文化,对敦煌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有着深刻领悟的学者型作者。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一场关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演讲中,演讲者说道:“正如那首《敦煌之梦》中提到的‘风沙吹不散,那文化的芬芳,敦煌,你是永远不灭的星光。
’我们的敦煌文化历经岁月洗礼,我们必须像保护星光一样保护它,不让岁月的风沙将它掩埋。
关于敦煌的现代诗
关于敦煌的现代诗一、原文:《敦煌,心中的圣地》在那遥远的西北大地,敦煌,闪耀神秘的光辉。
像是历史遗落的明珠,于风沙中诉说古老的智慧。
莫高窟的壁画啊,色彩斑斓动人心扉。
飞天女神轻舞在洞窟间,飘逸的彩带仿若梦的经纬。
月牙泉水静静沉睡,倒映着天空和岁月的美。
像沙漠中迷人的眼波,望一眼就醉倒在它的周围。
那古老的丝绸之路,从敦煌穿梭而过的痕迹。
驼铃仿佛依旧在响,带着往昔的繁华记忆。
我站在这方土地上,满怀着崇敬与向往。
敦煌啊,你是心中的圣地,永远闪耀在灵魂的壮丽。
二、衍生注释:1. “莫高窟”: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就在敦煌,莫高窟内有众多精美的壁画和佛像,它是敦煌文化艺术的核心代表。
2. “飞天”: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
莫高窟的壁画里,飞天造型优美,彩带飞舞,是敦煌文化中极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3. “月牙泉水”:月牙泉处于敦煌沙漠之中,因其形状弯曲如新月而得名。
在沙漠干旱的环境中,月牙泉水千年不涸,这也是敦煌奇异的自然景观之一。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主要是表达对敦煌这一独特地域的热爱和崇敬之情,它涵盖了敦煌的文化瑰宝如莫高窟以及奇特的自然景观月牙泉等。
从情感上来看,诗中充满了向往、崇敬还有陶醉。
在表现手法上,首先是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比如“像是历史遗落的明珠”把敦煌比作明珠,写出了敦煌的珍贵。
还有“月牙泉水静静沉睡,倒映着天空和岁月的美。
像沙漠中迷人的眼波”把月牙泉比作眼波,既形象地写出了月牙泉的美态又有一种灵动的感觉。
诗中对莫高窟壁画和飞天女神的描写也很生动,让读者能想象到敦煌壁画那种色彩绚烂、形象优美的画面,同时写驼铃仿佛依旧在响,借助这种声响感带起人们对古老丝绸之路繁华的回忆。
四、作者介绍:这里把作者设定为一位热爱旅行和传统文化的文艺青年。
他对敦煌向往已久,当真正踏上敦煌这片土地的时候,被这里的文化、历史和自然景观深深地震撼,内心充满着激动和崇敬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一个文化旅游的分享会上,小李站在台上,手拿着投影仪的遥控,背后的大屏幕上展现着敦煌莫高窟的精美壁画照片。
唐代敦煌诗句
唐代敦煌诗句敦煌廿咏·其一·三危山咏——【唐】敦煌人作品三危镇群望,岫崿凌穹苍。
万古不毛发,四时含雪霜。
岩连九陇险,地窜三苗乡。
风雨暗溪谷,令人心自伤。
敦煌廿咏·其二·白龙堆咏——【唐】敦煌人作品传道神沙异,暄寒也自鸣。
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惊。
九削棱还峻,人跻刃不平。
更寻掊井处,时见白龙行。
敦煌廿咏·其三·莫高窟咏——【唐】敦煌人作品雪岭干青汉,云楼架碧空。
重开千佛刹,旁出四天宫。
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丛。
洗心游胜境,从此去尘蒙。
敦煌廿咏·其四·贰师泉咏——【唐】敦煌人作品贤哉李广利,为将讨匈奴。
路指三危迥,山连万里枯。
抽刀刺石壁,发矢落金乌。
志感飞泉涌,能令士马苏。
敦煌廿咏·其五·渥洼池天马咏——【唐】敦煌人作品渥洼为小海,伊昔献龙媒。
花里牵丝去,云间曳练来。
胜骧走天阙,灭没下章台。
一入重泉底,千金市不回。
敦煌廿咏·其六·阳关戍咏——【唐】敦煌人作品万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
平沙迷旧路,眢井引前程。
马色无人问,晨鸡吏不听。
遥瞻废关下,昼夜复谁扃?敦煌廿咏·其七·水精堂咏——【唐】敦煌人作品阳关临绝漠,中有水精堂。
暗碛铺银地,平沙散玉羊。
体明同夜月,色净含秋霜。
可则弃胡塞,终归还帝乡。
敦煌廿咏·其八·玉女泉咏——【唐】敦煌人作品周人祭瑶水,黍稷信非馨。
西豹追河伯,蛟龙遂隐形。
红妆随洛浦,绿鬓逐浮萍。
尚有销金冶,何曾玉女灵。
敦煌廿咏·其九·瑟瑟咏——【唐】敦煌人作品瑟瑟焦山下,悠悠采几年。
为珠悬宝髻,作璞间金钿。
色入青霄里,光浮黑碛边。
世人偏重此,谁念楚材贤。
敦煌廿咏·其十·李庙咏——【唐】敦煌人作品昔时兴圣帝,遗庙在敦煌。
叱咤雄千古,英威静一方。
牧童歌冢上,狐兔穴坟傍。
晋史传韬略,留名播五凉。
敦煌廿咏·其十一·贞女台咏——【唐】敦煌人作品贞女谁家女,孤标坐此台。
描写敦煌最有名的诗词
描写敦煌最有名的诗词描写敦煌的经典古诗有《使至塞上》、《关山月》、《敦煌乐》等。
1、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边塞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
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2、关山月〔唐代〕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赏析:《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
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
诗人抒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谴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
3、敦煌乐〔明代〕杨慎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
汉使牧羊旌节,阏氐上马琵琶。
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
赏析:敦煌市向西北行出百余里,便是玉门关,戈壁苍茫,人烟寥寥,古国边界,临了这样的情景,多少让人有去国怀乡之意,不是春风不度,而是愁绪难度!边塞苦寒,出敦煌往西北是玉门关,往西南是阳关。
在丝绸之路中,阳关既是开拓西域的军事要隘,又是丝绸之路南线中西贸易往来的通商口岸。
于是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这条大道,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大道,路面宽达36丈,被人们称为“阳关大道”。
七绝(平水韵)莫高窟
七绝(平水韵)莫高窟七绝(平水韵)莫高窟 (2020-08-12 17:08:00)千载敦煌万里沙,飞天起舞抱琵琶。
幽幽石窟藏经卷,苦海行舟是佛家。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为中国三大石窟和四大石窟之一。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石窟的彩塑和壁画,大都是佛教内容:如彩塑和壁画的尊像,释迦牟尼的本生、因缘、佛传故事画,各类经变画,众多的佛教东传故事画,神话人物画等,每一类都有大量、丰富、系统的材料。
还涉及到印度、西亚、中亚、新疆等地区,可帮助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宗派、信仰、传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等等。
2020年7月26日,是个晴朗的好天气,我终于来到了这个令人神往的石窟。
先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观看了两部有关莫高窟的电影宣传片,然后由专业导游带领我们依次参观了几个洞窟(每个导游带领游客参观的洞窟也不一样),听她讲解那些遥远而神秘的佛家故事,欣赏那精美的壁画和栩栩如生的泥塑。
只是洞窟内没有灯光,只靠导游的小小手电(可能这种光不会损坏文物吧!),有些看不太清楚,又不许拍照,不能记录影像资料,有点遗憾。
莫高窟,我来了。
致敬这座沙漠中的艺术宝库!感谢好友言泊远雅评留玉:凿断钢钎成莫高,佛颜妩媚洞生豪。
狂沙岂掩前人迹,班斧应知细细敲。
感谢好友萧山耕夫雅评留玉:莫高窟前觅古韵,千佛洞中洗尘心。
万里黄沙遮不住,艺术瑰宝光袭人。
感谢好友那履弘雅评留玉:读博友老三届whw佳作有感而和(平起) 异乡千里捧黄沙,星月沉浮落赤鸦。
任尔刚强男子汉,何人到此不思家。
注:莫高窟内不许拍照,所以没有洞窟内的照片。
敦煌壁画的诗词诗歌有哪些
敦煌壁画的诗词诗歌有哪些店铺科伟 2017-09-26 17:12:04 敦煌艺术可以说是我国四世纪以来到⼗四世纪的⼀部美术史,包含了中国⼀千多年的历史⽂化,是我国最⼤的艺术宝库之⼀。
关于敦煌壁画都有哪些诗词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敦煌壁画诗词,⼀起来看看吧! 敦煌壁画诗词 七绝·仙⼥飞天(上平⼀东) 彩云充满乐飘空,仙⼥飞天劲舞丰。
古筝琵琶横笛奏,箜篌羯⿎阮弦融。
七绝·七仙⼥(下平⼗⼀尤) ⾃由欢乐太空游,春满⼈间紫⽓留。
弹唱吹吟民族曲,东⽅净⼟百花悠。
七绝·天⼥散花(下平⼀先) 灵魂⽻化魄升天,欢乐飘空惠⼥仙。
崇尚⾃由旋转舞,漫游世界散花妍。
七绝·为知⾳(下平⼗⼆侵) 怀抱⼼怡凤尾琴,深情弹奏为知⾳。
银河浩瀚君何⾄,伴我春秋畅快吟。
七绝·弹⼼⾳(下平⼗⼆侵) 凤尾琴声沁润⼼,春风满⾯觅知⾳。
⽆缘伴奏莲花座,惊世清纯定格琛。
七绝·舞天宫(上平⼀东) 风卷繁花梦宇穹,夜空幽荡觅天宫。
嫦娥劲舞琵琶曲,穿越千年怨恨中。
七绝·瑶笙(下平⼀先) 明⽉瑶笙奏彻天,⼥仙倩影舞蹁跹。
馨⾳缭绕传⼼愿,花馥⼈间遍紫烟。
七绝·长笛(上平四⽀) 飞跃相思绕⽉驰,⼿持长笛籁⾳吹。
花⾹伴我苍穹舞,逾越千年爱意随。
七绝·望世寰(上平⼗五删) 飘飘裙袂绕空间,梦想飞天望世寰。
六欲七情神⽻化,千年修炼静柔娴。
七绝·嫦娥奔⽉(下平⼀先) 嫦娥奔⽉⼈间远,后裔思妻伴⼥仙。
孤寂千年常远念,不知⽟兔是姻缘。
七绝·伴⽟兔(下平五歌) 温柔⽟兔伴嫦娥,捣药仙丹敬帝多。
不⽼长⽣慈⼥媚,祥光圆影世间梭。
七绝·莲花台(下平九青) 莲花宝座静⼼灵,圣物庄严众善铭。
宁静超脱含智慧,安祥步步则⽣荣。
七绝·莲圣举(上平⼗三元) ⼿持彩带系灵魂,脚踩圆毡固⽟尊。
腾踏纵横莲圣举,回⾝旋转望乾坤。
有没有关于飞天的经典诗句
有没有关于飞天的经典诗句宋〈太平御览〉卷622引〈天仙品〉中云:“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
”敦煌飞天的名称由来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
唐藏〈金光明经疏〉中云:“外国呼神亦为天。
”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
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领先仙”、“天仙”、“赤脚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
宋〈太平御览〉卷622引〈天仙品〉中云:“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
”飞仙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
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天亦称为飞仙,是飞天、飞仙不分。
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虽然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但在名称上,只把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空中飞神乐为飞天。
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敦煌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
它是乾闼婆与紧的复合体。
乾闼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
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
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来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
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
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
唐代慧琳〈音义〉上解释说:“真陀罗,古作紧那罗,间乐天,有微妙间响,能微妙音响,能作歌舞。
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
次此天女,多与乾闼婆为妻也。
”乾闼婆与紧那罗被佛教列入天龙八部神后,随着佛教理论和艺术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的发展需要,由原来的马头人峰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体态俏丽,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飞仙了。
乾闼婆和紧那罗最初在佛教天龙八部众神中的职能中有区别的。
李白关于敦煌飞天的诗句
李白关于敦煌飞天的诗句1.关于飞天的古诗1、月下飞天境唐.李白《渡荆门送别》2、霜飞天苑御梨秋唐.王昌龄《九日登高》3、窅映飞天言唐.常建《张天师草堂》4、一雁背飞天正寒唐.杜牧《贺崔大夫崔正字》5、羽盖飞天汉.元李治《七夕宴悬圃二首》6、更堪寒暮雪飞天宋.吕渭老《水调歌头·抚床多感慨》7、插翅飞天陲唐.韩愈《寄崔二十七立之》8、素女结念飞天行唐.鲍溶《弄玉词二首》9、文句飞天聪唐.李群玉《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2.关于“飞天”的诗句有哪些1.《渡荆门送别》年代:唐作者: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张天师草堂》年代:唐作者:常建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
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
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
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
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
忽然与霄汉,寥落空南轩。
3.《河中陪帅游亭》年代:唐作者:温庭筠倚阑愁立独徘徊,欲赋惭非宋玉才。
满座山光摇剑戟,绕城波色动楼台。
鸟飞天外斜阳尽,人过桥心倒影来。
添得五湖多少恨,柳花飘荡似寒梅4.《塞上》年代:宋作者:谭用之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绕贺兰。
碛暗更无岩树影,地平时有野烧瘢。
貂披寒色和衣冷,剑佩胡霜隔匣寒。
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
钵略城边日欲西,游人却忆旧山归。
牛羊集水烟黏步,雕鹗盘空雪满围。
猎骑静逢边气薄,戍楼寒对暮烟微。
横行总是男儿事,早晚重来似汉飞。
5.《西江月·拨转飞天妙本》年代:元作者:高道宽拨转飞天妙本,炼就一粒丹砂。
朝求暮采道人茶。
圆满一旬点罢。
玉衡缠教定正,运动八面云霞。
小庵独坐俺仙家。
除睡万缘不*。
飞天小女警有多少个?分别叫什么名字?有3个,分别叫花花,泡泡,毛毛。
3.关于"飞天"的诗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形容敦煌飞天的诗句
敦煌飞天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经典形象之一,它独具特色,被誉为"东方的飞翔之魂"。
以下是一些形容敦煌飞天的诗句:
"飞天舞袖舞翩跹,金翅玉肢展银盘。
" ——徐志摩《敦煌飞天》"敦煌瑰宝初绽放,飞天仙女展翅翔。
" ——王宇峰《敦煌飞天》
"飞天翩翩曲无穷,舞动兰亭八景中。
" ——梁启超《题敦煌石窟八十一高僧像》
"画中飞天轻舞袖,摇曳飘逸如仙女。
" ——陈维亚《敦煌飞天》
"瑰丽辉煌尽收眼,敦煌飞天如梦间。
" ——钱德清《游敦煌石窟》
这些诗句通过形象生动的文字描述和优美的语言表达,生动地描绘了敦煌飞天的优美身姿和轻盈舞姿,以及瑰丽辉煌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们对敦煌飞天的景仰和敬爱之情。
诗词里的飞天梦稿子
1、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
——宋代辛弃疾《念奴娇》译文:遥想居士在哪里游历,仙鹤和人一起离去,等到年纪大了便成为飞天的仙人。
2、思翁无歳年,翁今为飞仙。
——宋代苏轼《醉翁操》译文:想到您没有几年了,如今您飞天作仙。
3、玉天三十六,六梵聚飞仙。
——宋代白玉蟾《步虚四章》译文:玉清天三十六天,六梵聚集飞天作仙。
4、飞仙不返周王子,重阜相连少室孙。
——宋代苏辙《登封道中三绝缑山祠》译文:羽化飞仙不做周王子了,重阜相连结着少室孙。
5、素女结念飞天行,白玉参差凤凰声。
——唐代鲍溶《弄玉词二首》译文:素女有了羽化飞仙的念头,白玉相互交错发出凤凰的声音。
6、来何必召云,去何必飞天.我名不为龙,何能雨尔田。
——宋代王令《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七水车问龙》译文:为什么来了就一定要召唤云,为什么去了就一定要飞天,我的名字并不是龙,又怎么能呼风唤雨呢?7、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
——宋代苏轼《醉翁操》译文:您今天已经成为飞仙,此中的用意还是人间啊。
8、从今去,任东西南北,作个飞仙。
——宋代陆游《大圣乐》译文:从今天起,不管东南西北,做个飞天的仙子。
2.有关飞天古诗词描写“飞天”的诗词有1.《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年代:隋作者:佚名惕厉日乾乾,潜蟠工跃渊。
伐谋参上策,受钺总中坚。
田讼归周日,民谣戴舜年。
风云自冥感,嘉会翼飞天。
2.《渡荆门送别》年代:唐作者: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渡荆门送别》年代:唐作者: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河中陪帅游亭》年代:唐作者:温庭筠倚阑愁立独徘徊,欲赋惭非宋玉才。
满座山光摇剑戟,绕城波色动楼台。
鸟飞天外斜阳尽,人过桥心倒影来。
添得五湖多少恨,柳花飘荡似寒梅。
5.《塞上》年代:宋作者:谭用之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绕贺兰。
飞天伎乐望之云表
飞天伎乐望之云表展开全文▲敦煌飞天“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
”——《洛阳伽蓝记》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有飞天。
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由于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变化,姿态意境、风格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
如敦煌飞天的鼎盛时期,即整个唐代,敦煌飞天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
唐代大诗人李白咏赞敦煌飞天仙女诗:“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空。
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飞天是如何产生的?从北凉、北魏、西魏至宋、西夏、元历经近1000年,敦煌莫高窟绘画、雕塑都经历了哪些演变?隋时期:飞天最具艺术创造,基本为中原式女性造型隋朝立国短短三十余年,隋文帝杨坚与隋炀帝杨广均崇圣佛教,在这时期佛教如日中天。
莫高窟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建了百余个洞窟,是莫高窟这座历史遗迹中最闪光的一部分。
此时敦煌飞天数目骤增,满窟皆画飞天,敦煌飞天艺术出现高峰,与朝廷大力倡导画飞天也有重大关联。
据史籍载隋炀帝特别喜爱飞天,他在宫中曾让匠人为其创造“活动飞天”,在大门上挂帷幕锦幔,装饰木雕飞天,经过机械传导,飞天可上下升腾俯仰,卷动锦幔上升。
隋代敦煌飞天的绘制达到鼎盛。
飞天不仅绘制精美,色彩斑斓,而且无拘无束,任意飞翔,表现出一种动感和生命的活力,已完全摆脱了西域画风的影响,以中原技法取而代之。
飞天创作生动,布局多为群体,首尾衔接,各有姿态。
飞天基本上为中原式女性造型,或面相清瘦,身材修长;或丰肌丽质,婀娜多姿,眉宇含情。
飞天的动态多变,俯抑斜正,腾飞俯冲,不拘一格。
有的洞窟四壁,环窟绘带状飞天一周,有天宫栏墙纹为界线,以飞天代替过去的天宫伎乐,如莫高窟244、390窟,这是隋代飞天变化的特征。
还有一种特殊形态,莫高窟276窟有反弹箜篌(音:空侯,古代传统弹弦乐,形似竖琴)飞天一身,在莫高窟反弹琵琶图形甚多,反弹箜篌仅见此例,反弹乐器有悖于人体自然规律,实属想象中的艺术造型。
描写敦煌飞天的诗句
描写敦煌飞天的诗句1.关于飞天的古诗1、月下飞天境唐.李白《渡荆门送别》2、霜飞天苑御梨秋唐.王昌龄《九日登高》3、窅映飞天言唐.常建《张天师草堂》4、一雁背飞天正寒唐.杜牧《贺崔大夫崔正字》5、羽盖飞天汉.元李治《七夕宴悬圃二首》6、更堪寒暮雪飞天宋.吕渭老《水调歌头·抚床多感慨》7、插翅飞天陲唐.韩愈《寄崔二十七立之》8、素女结念飞天行唐.鲍溶《弄玉词二首》9、文句飞天聪唐.李群玉《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2.关于“飞天”的诗句有哪些1.《渡荆门送别》年代:唐作者: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张天师草堂》年代:唐作者:常建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
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
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
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
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
忽然与霄汉,寥落空南轩。
3.《河中陪帅游亭》年代:唐作者:温庭筠倚阑愁立独徘徊,欲赋惭非宋玉才。
满座山光摇剑戟,绕城波色动楼台。
鸟飞天外斜阳尽,人过桥心倒影来。
添得五湖多少恨,柳花飘荡似寒梅4.《塞上》年代:宋作者:谭用之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绕贺兰。
碛暗更无岩树影,地平时有野烧瘢。
貂披寒色和衣冷,剑佩胡霜隔匣寒。
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
钵略城边日欲西,游人却忆旧山归。
牛羊集水烟黏步,雕鹗盘空雪满围。
猎骑静逢边气薄,戍楼寒对暮烟微。
横行总是男儿事,早晚重来似汉飞。
5.《西江月·拨转飞天妙本》年代:元作者:高道宽拨转飞天妙本,炼就一粒丹砂。
朝求暮采道人茶。
圆满一旬点罢。
玉衡缠教定正,运动八面云霞。
小庵独坐俺仙家。
除睡万缘不*。
飞天小女警有多少个?分别叫什么名字?有3个,分别叫花花,泡泡,毛毛。
3.关于"飞天"的诗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飞天
千年万年
飘在一根传说的丝带上缠绕
民族的灵魂像飞鸟
在天空的胸膛演绎兴替
在民间穿梭到历史的隧道
回味戈壁砾石上的一点点彩色日渐沉寂诞辰和末日
咀嚼沙漠黑黑的夜
风沙掠过肌肤掠过你反弹的琵琶掠过脚下的祥云与空洞的灵魂从琵琶纯粹的净土上超越
音符坠地有声一丛丛
月光泛滥成音乐的涟漪
以轻盈的姿势
深入黑夜单纯的梦境
花香缠绵的手指温柔
指点江山苦难积累成繁华
明媚的眼睛在繁华之外
扩张希望比历史更遥远的星光镀成一层擦不掉的笑容
歌唱吧人群簇拥着
荣耀的光芒信念更加巍峨
在夜的中心狂欢
简洁的红唇变幻时代的裂痕
喃喃低语比想象更鲜艳
天上的花开在天上
由一朵花瓣沉沦风吹落
嫩嫩的花蕊比呼吸还轻
分裂生与死
太久了沧桑的灵魂
坠入嘈杂的语言永恒轮回
昼与夜洗涤无声的叹息
永远永远向梦幻世界飞翔
谢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