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滑铁卢之战》斯蒂芬·茨威格简介
2018春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滑铁卢之战》word教案
![2018春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滑铁卢之战》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fd5720ba1aa8114431d950.png)
16*滑铁卢之战【导学目标】1.培养科学的思辨能力。
2.学习本文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继续体会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两重特征的特点。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世界战争史上,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但在困难面前不屈服、一生几起几落的人物并不多见,拿破仑就是其中一位。
1815年的那一天,如果老天爷肯帮忙,滑铁卢战役的胜利者非他莫属。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茨威格的《滑铁卢之战》去一探究竟。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妨碍..(fáng ài)阴郁.(yù)牝.马(pìn)倏.然(shū) 疲惫.不堪(bèi) 焦灼.(zhuó)揉.皱(róu) 召.唤(zhào) 弥.补(mí)孤注一掷.(zhì) 色.子(shǎi) 黑魆.魆(xū)擎.着(qíng) 岿.然不动(kuī) 濒.于殆.尽(bīn dài)箍.桶(gū) 步履.艰难(lǚ) 喘咻.咻(xiū)厄.运(è) 目眩.(xuàn) 忐忑..不安(tǎn tè)两鬓.(bìn) 殉.难(xùn)2.记住重点词语的意思。
牝马:母马。
倏然:形容极快的样子。
无忧无虑:没有任何忧愁,从不多虑。
唯命是从:绝对服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闷闷不乐:心情不舒畅,烦躁。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孤注一掷:把全部的钱一下投做赌资,企图最后得胜。
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岿然不动:高耸屹立不动。
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
濒于殆尽:接近彻底失败。
仓皇逃窜:匆忙而慌张地逃跑流窜。
疲于奔命:不断受到威胁与逼迫而奔走疲劳。
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命的狼狈相。
头昏目眩:头脑不清,眼睛昏花。
3.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滑铁卢之战》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滑铁卢之战》课文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260e29cf83d049649b66586f.png)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滑铁卢之战》课文精讲19.《滑铁卢之战》课文精讲“滑铁卢”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边的一个小村的名字,1815年6月重新执政的拿破仑决定率12万法军在此与威灵顿率领的22万英普联军决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
此战又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拿破仑的“百日王朝”覆灭,他被流放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并囚死于此。
本文叙述了世界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滑铁卢战役的经过,着重描写了拿破仑麾下的将军格鲁希,认为是格鲁希的惟命是从、缺乏胆识,未能随机应变地及时增援皇帝,导致了拿破仑的败局。
观点未免偏颇,但也有一定道理。
一、基础知识1、给红色的字注音。
妨碍()预兆()阴郁()牝马()呼啸()马鞍()畏惧()倏然()空旷()疲惫()焦虑()焦灼()撤退()拘泥()迂腐()色子()瘫软()卓绝()嘈杂()侧翼()孤注一掷()岿然不动()优柔寡断()忐忑()黑魆魆()2、多音多义字┏sè颜色色┫┗shǎi色子3、字音及字形┏牝pìn牝马┏倏shū倏然┏迂yū迂腐┏瘫tān瘫痪┗牦máo牦牛┗修xiū修理┗吁xū吁吁┗摊tān地摊4、词语解释【阴郁】(气氛)不活跃。
【鸿篇巨制】形容大部头的作品。
鸿,大。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灭顶之灾】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灭顶,水漫过头顶。
【倏(shū)然】形容极快的样子。
也用来形容轻微的声音。
【焦虑】着急忧虑。
[近义]焦急【悉心】用尽所有的心思。
【惟命是从】绝对服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拘泥】不知变通,固执。
【成命】指已发布的命令、决定等。
【迂(yū)腐】指言谈、行为等拘泥于旧准则,不适应时代潮流。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寂静。
【孤注一掷】把全部的钱一下投作赌注,企图最后得胜。
比喻在危险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黑魆(xū)魆】形容黑暗。
【岿然不动】高耸屹立不动。
岿(kuī)然,高大独立的样子。
【急不可耐】急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十分急迫。
16 滑铁卢之战
![16 滑铁卢之战](https://img.taocdn.com/s3/m/8c1e9b7dcaaedd3383c4d3b2.png)
连连进 攻受挫 无视暗 示守令
状元成才路
极盼援 军到来 屡次贻 误战机 联合援 军攻敌
联军胜—— 顽强击 威灵顿: 退法军
极盼援 军到来
状元成才路
格拿 鲁破 希仑 墨英 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战
役——滑铁卢战役的经过,着重描写了格鲁希
的唯命是从、缺乏胆识,未能随机应变地及时
威灵顿的主阵地发起攻击,结果溃不成军。
尾声: 直至普军获胜的第二天,格鲁希还一直死抱着那道 追击普军的命令,在漫无目的地行军。错过了那关
键一瞬间的格鲁希,导致了拿破仑的败局。
课文解读
作者行文时采用双线结构。想想是哪两条线索?
一是拿破仑指挥的战役现场;
二是格鲁希的后方状况。
课文既有全景的勾勒又有细部特写,请结合课 文双线结构的内容找出有关部分。 大场面:“上午”—检阅情景;“下午”—冲锋情景
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
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
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
皇帝”,也是历史上自查理
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
法国皇帝。
拿破仑于1814年退位,随后被
流放厄尔巴岛。1815年建立百日王
朝后再度战败于滑铁卢后被流放。
1821年,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
1840年,他的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
为什么说格鲁希考虑的一秒钟是“决定世界历史
的一瞬间”? 格鲁希考虑的一秒是“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 的原因在于:他的这一秒钟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
状元成才路
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当拿破仑和威灵顿双方军队都疲备不堪时,双方 的军队,谁先得到救援,谁就是胜利者,而格鲁希只 用了一秒钟时间,就做出不同意增援的决定,在敌军 军队有了增援之后,拿破仑军队孤立无援,最终走向 失败。拿破仑永远地失败了。
语文版语文八下《滑铁卢之战》word导学案
![语文版语文八下《滑铁卢之战》word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06422dee06eff9aef807df.png)
[学习目标] 了解滑铁卢之战,拿破仑及作者[学习重点]了解滑铁卢之战及失败的原因。
[学习难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分析、寻找真正败因。
[学习方法]快速浏览抓关键词法、圈点批注法[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者,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和心灵描摹。
二、关于拿破仑参见课下注释(4)也可用大屏幕显示。
一、情境导入自读课文媒体演示“滑铁卢一战”的影视剪辑。
大家知道,拿破仑是19世纪世界闻名的法国军事家,可莫斯科战役和滑铁卢之战使这位军事天才走向不归路。
今天,我们来学习“滑铁卢之战”,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滑铁卢之战结果如何?二、落实基础1、圈点字词,理解字词牝pin 倏shu 然疲惫bei 色shai 岿然 kui 不动仓皇咻咻wiu 瘫痪tan目眩suan 忐忑tan te 拘泥ni 怯懦nuo 鸿篇巨制扣人人弦惟命是从鸦雀无声孤泣一掷优柔寡断震耳欲聋三、提出问题,探究交流2、课文五个小标题加一个尾声,各主要写了什么?3、课文在描绘历史人物、再现滑铁卢之战这一历史画卷时,即有全场景勾勒,又有关键细部特写,请举例说明。
4、滑铁卢战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滑铁卢战役对法国、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导致拿破仑失败的因素有哪些?四、拓展延伸5、作者认为“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动。
”这一秒钟真的能决定“世界的命运”吗?谈谈你的看法。
6、你的人生道路有没有“滑铁卢”式的危险?如何避免“滑铁卢式的人生?五、课堂检测听写课后要求掌握的词语六、课堂反思。
初中语文,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滑铁卢之战》ppt课件
![初中语文,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滑铁卢之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a375cae009581b6ad9eb01.png)
4.疲惫不堪: 非常疲乏。 例句:马航飞机的打捞工作继续进行着, 等待消息的人们都已疲惫不堪。
5.唯命是从: 绝对服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例句:不少学生在平 时缺乏怀疑的精神和勇气,对“标准答案”唯命是从,我们的教 育考核机制需要改动。 6.鸦雀无声: 形容非常安静。 例句:老师的话说完后,教室里鸦 雀无声,大家都陷入了思索。 7.孤注一掷: 把全部的钱一下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 危险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例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
是在怎样的背景下
发生的?
客观评价 人物性格
导思3.格鲁希是一 个怎样 的人? 导思4.导致拿破仑 失败的因素有哪些?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滑铁卢之战》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一
读一读字音
nuò 怯懦 shǎi 色子
kān
疲惫不堪
shū 倏然 sè 色彩
gòu
污垢
魔法记忆:语体辨音法,“色”在口语中读“shǎi”,如“色 子”,在书面语中读“sè”,如“色彩”。
二
写一写字形
kuī( 岿 )然不动 孤注一zhì( 掷 )
è( 厄 )运
三
记一记词义
1.鸿篇巨制: 形容大部头的作品。 例句:很多出版社只注重鸿篇巨制,却对短 篇小说非常漠视。同是文学作品,我们应一视同仁。 2.扣人心弦: 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例句:几乎在每一场战争背后,都有情报人员的一场扣人心弦的暗 战。 3.灭顶之灾: 比喻毁灭性的灾难。灭顶,水漫过头顶。 例句:这场风暴当天席 卷了该地区,已经导致至少17人丧生,多人失踪,好几个村庄被洪 水淹没,遭受灭顶之灾。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滑铁卢之战》文章主旨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滑铁卢之战》文章主旨](https://img.taocdn.com/s3/m/8aa724b5a0116c175f0e48b0.png)
《滑铁卢之战》文章主旨
滑铁卢之战是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已超出了战役本身。
世界上众多名作家都对其作过描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篇作者着重描述了拿破仑麾下的将军格鲁希。
作者认为是格鲁希的惟命是从、缺乏胆识,未能随机应变地及时去增援皇帝,铸就了拿破仑的败局。
作者剪裁技巧高超纯熟。
他从决定性的一秒钟写起,以此为突破口,再抓住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真实的重要的细节来描绘,以便渲染气氛,刻画心理,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以绘声绘色地表现。
写大战场面而落笔细节,这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构思组材和写人记事的功力。
作者精湛的写人艺术,一直受到世人的称誉。
1 / 1。
茨威格介绍
![茨威格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fc9f5e3b8f67c1cfad6b82b.png)
斯蒂芬·茨威格简介:开放分类:外国文学、人物、作家、奥地利、小说家目录• 【作家简介】• 【作家的人生经历】• 【作家的文学历程】• 【作家死因的解释】【其他译名】斯台芬·茨威格,斯台凡·茨威格,简称斯·茨威格或茨威格。
【作家简介】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等。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他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
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纪》、《断头王后》、《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又译《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示范教案导学案教学设计精品教案Word版16滑铁卢之战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示范教案导学案教学设计精品教案Word版16滑铁卢之战](https://img.taocdn.com/s3/m/1c7469ee9ec3d5bbfd0a749f.png)
16滑铁卢之战【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作品中描绘滑铁卢战役的宏大场面。
2.学习文中全景勾勒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特点。
(难点)3.了解报告文学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特点。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赵孝文王选择赵括,四十万赵军命丧黄泉;诸葛孔明选择马谡,军事要塞街亭失与敌国;拿破仑选择格鲁希,滑铁卢兵败,政治生涯结束。
格鲁希是怎样使拿破仑输掉这场战争的呢?我们一起从《滑铁卢之战》中寻找答案。
二、自主预习1.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在奇特命运下个人心灵和遭遇的热情描摹。
2.读准字音。
厄.运(è) 怯懦.(nuò) 仓.皇(cānɡ) 忐忑..(tǎn tè)3.理解词义。
鸿篇巨制:形容大部头的作品。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灭顶之灾: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灭顶,水漫过头顶。
唯命是从:绝对服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孤注一掷:把全部的钱一下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
比喻在危险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4.快速地从文中找出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参战双方以及战争的经过与结果等语句,用自己的话写出故事梗概。
明确:时间:1815.6.18上午九点十一点下午一点地点:滑铁卢人物:拿破仑内伊格鲁希热拉尔旺达姆威灵顿布吕歇尔梗概:①“滑铁卢的上午”:写了战前拿破仑进行了壮观、热烈的检阅及初战时双方首领等待援兵的焦急心情,其中还插入了对“滑铁卢之战”的评述。
语文八下第五单元作者简介
![语文八下第五单元作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a4bfcdf240c844769eaee3e.png)
报告文学是一种按照文学创作的规律,充分运用除虚构和创造性想象以外的文学手法,对当代社会出现和存在的典型人物、事件、现象、问题进行形象化的再现,同时又饱含哲理思辨、理性光芒和批判精神,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文学体裁。
报告文学是一种既有新闻价值,又有文学价值的“两栖类”体裁,它既有新闻写作的基本特征,即真实性与时代感,又有文学写作的基本特征,即典型性与艺术化。
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文体的特点。
南京大屠杀(日语:南京虐杀事件、南京大虐杀)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队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
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温书林,男,1961年10月5日生于山东省招远市;1979年9月至1983年9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读大学本科,并取得法学学士学位;1983年9月至1990年9月先后任大学教师、北京通利公司经理,1990年至1992年9月美国怀俄明大学访问学者,也是《南京大屠杀》一文的作者;1992年9月至2001年9月任富利昌公司总裁;2001年9月至今任天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龙侨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天力兴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拓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未被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处罚;为公司股东深圳拓博实业有限公司推荐提名;未持有本公司股票。
福建三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任职日期2007-09-04 离职日期2010-03-24时传祥(1915年1月1日—1975年5月19日),中国著名劳动模范。
1915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1952年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
初中语文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6滑铁卢之战(市一等奖)
![初中语文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6滑铁卢之战(市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f691b31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0.png)
《滑铁卢之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滑铁卢之战的过程及拿破仑其人,培养科学的思辨能力。
2.本文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把握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征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1.本文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2.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征的特点三、教学用具:多媒体手段辅助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文字、图片)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以南大约二十公里的地方,曾经有一个不为人们所知的无名小镇。
然而,发生在距今约200年前的一场战役,却使这个无名小镇几乎在一夜之间名扬世界。
它就是——滑铁卢。
从此,滑铁卢就与一个伟大的人物——拿破仑联系在一起,并被载入史册。
同时,在无数人的心中,滑铁卢已然成为遭遇惨痛失败的代名词。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脚步,以历史回望者的眼光审视这个影响整个欧洲历史进程的伟大战役。
二、作者介绍。
教师运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讲解介绍。
也可以让学生查找资料进行介绍,教师用多媒体课件配合。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其影响。
一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结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代表作有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茨威格
![茨威格](https://img.taocdn.com/s3/m/7548cb52be23482fb4da4c9d.png)
作品 :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折点》)《一个陌生女 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 )《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 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 回忆录:《昨日的世界》
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记》《人 类的群星闪耀时》《同精灵的斗争》《三位师 》《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三作家》、 《罗曼·罗兰》、《断头皇后》(或《断头艳 后》)、人物传记《列夫·托尔斯泰》等一些 极好的作品。 他的作品《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 闪耀时》)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列夫 ·托尔斯泰》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普拉斯特的春天》:一个通过出卖肉体跻身 上流社会的女人,因为参加赛马会的新衣服没 有做好,担心自己不能成为焦点,于是赌气不 去,事后又后悔,于是伪装成农家女,偷偷赶 往现场,结果遇到了一个穷学生,重新尝到初 恋的感觉的经历。 •《相同又不同的姐妹》:两个虚荣好斗的贫家 双胞胎姐妹,姐姐做了政妓,风光无限,大家 都爱她。妹妹见被抢了风头,大怒,赌气做了 修女。政妓妒忌修女妹妹吸引了她的情夫,于 是找人诱奸了妹妹,把她也变成政妓。
小说:《最初的经历》 《马来狂人》《恐惧》 《感觉的混乱》《人的 命运转折点》《一个陌 生女人的来信》《象棋 的故事》《一个女人一 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危险的怜悯》等; 传记《三位大 师》《 同精灵的斗争》《三个 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 等。
作品赏析:
小说部分:
•《夜色朦胧》:一个少年在夜色朦胧中和一个 神秘少女度过了一个销魂荡魄的夜晚,但始终不 知道她是谁。他一直以为是他的二表姐,为了看 她一眼以至于从树上摔下折断腿骨,在他卧病养 伤时,神秘少女才露出真面目,原来她不是自己 的二表姐,而是自己想也没想过的自己的三表姐。 作者用印象主义手法描绘出朦胧夜色中的花园和 令人目迷神眩的幽会。 •《贵妇失宠》:描写法国大革命时,一位曾掌 控国家大权的贵妇突然没落后的心理过程。
语文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 滑铁卢之战
![语文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 滑铁卢之战](https://img.taocdn.com/s3/m/98cab7db83d049649a66583c.png)
3
3.主题解说
本文叙述了世界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滑铁卢之战的经过,着重描
写了拿破仑麾下的将军格鲁希,认为格鲁希惟命是从、缺乏胆识、未能
随机应变地及时去增援皇帝,铸成了拿破仑的败局。
4.写作借鉴
(1)叙事线索明晰:时间和人物两条线索交织;
(2)构思组材上,关键人物(格鲁希)突出,双方首领急切盼望援军,侧面
2019/9/16
18
2019/9/16
பைடு நூலகம்
8
3.(2015,乐山)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
泥泞等。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
家的经济发展。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
烘托,引出格鲁希,格鲁希错误决策以及坚持错误直接导致战争的失败
的直接描写,充分表达了主题。
(3)剪裁技巧上切入点准确:以决定性的一秒钟为突破口,大处着眼,小
处落笔,宏大的战争场面跃然纸上。
2019/9/16
4
5.素材积累 拿破仑名言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不可能”这三个字只存在于愚人的字典里。 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2019/9/16
15
妇女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那只高举的拳头无力地垂了下来。妇女从 怀里掏出一块用纸裹着的面包,轻轻地递到伤号的面前。年轻的伤号几 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用惊恐的眼睛盯着面包,不敢去接。直到妇 女硬把面包塞到他的手中,他才如梦方醒,抓起面包连裹在外面的纸都 顾不上撕,就狼吞虎咽大吃起来,看得出他一定几天没有吃饭,饿坏了。 看到伤号饿成这个样子,妇女缓缓蹲下身子;用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摩着 伤号头上的弹伤,失声痛哭起来! 悲恸的哭声撕心裂肺,骚动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们惊呆了,一个 个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一切。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住了,整条大 街一片死寂。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案:16 滑铁卢之战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案:16 滑铁卢之战](https://img.taocdn.com/s3/m/c3461c4fcc7931b765ce1598.png)
16*滑铁卢之战【导学目标】1.培养科学的思辨能力。
2.学习本文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继续体会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两重特征的特点。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世界战争史上,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但在困难面前不屈服、一生几起几落的人物并不多见,拿破仑就是其中一位。
1815年的那一天,如果老天爷肯帮忙,滑铁卢战役的胜利者非他莫属。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茨威格的《滑铁卢之战》去一探究竟。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妨碍..(fáng ài)阴郁.(yù)牝.马(pìn)倏.然(shū) 疲惫.不堪(bèi) 焦灼.(zhuó)揉.皱(róu) 召.唤(zhào) 弥.补(mí)孤注一掷.(zhì) 色.子(shǎi) 黑魆.魆(xū)擎.着(qíng) 岿.然不动(kuī) 濒.于殆.尽(bīn dài)箍.桶(gū) 步履.艰难(lǚ) 喘咻.咻(xiū)厄.运(è) 目眩.(xuàn) 忐忑..不安(tǎn tè)两鬓.(bìn) 殉.难(xùn)2.记住重点词语的意思。
牝马:母马。
倏然:形容极快的样子。
无忧无虑:没有任何忧愁,从不多虑。
唯命是从:绝对服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闷闷不乐:心情不舒畅,烦躁。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孤注一掷:把全部的钱一下投做赌资,企图最后得胜。
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岿然不动:高耸屹立不动。
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
濒于殆尽:接近彻底失败。
仓皇逃窜:匆忙而慌张地逃跑流窜。
疲于奔命:不断受到威胁与逼迫而奔走疲劳。
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命的狼狈相。
头昏目眩:头脑不清,眼睛昏花。
3.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 滑铁卢之战课件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 滑铁卢之战课件 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5f5b71af1ffc4ffe47ac87.png)
【代表作】
《月光小巷》《看不见的
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 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写作背景
1810年,拿破仑几乎控制了除英国和俄国 之外的整个欧洲,法兰西帝国的强盛发展到了 顶峰。但是,1812年的莫斯科战役和1815年的 滑铁卢战役却使这个不可一世的大将军一败涂 地。1815年3月,拿破仑带领千余名官兵,趁着 黑夜,偷偷渡海,在法国本土登陆,顺利进入 巴黎,再次登上皇位。
“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格鲁希
的部队继续往前走„„可是没有消息来。”
两种写法的交替:“决战”、“尾声”。
“上午十点钟,总参谋部的一个军官„„ 全身颤抖,用军刀支撑着自己的身体。” ——刻画败军败将入木三分
请默读并品味文中议论部分,谈谈作者 对格鲁希所持态度。 胆小、懦弱、惟命是从、优柔寡断。
【岿然不动】高耸屹立不动。
【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瘫软】肢体绵软,难以动弹。
【忐忑】心神不定。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根据小标题概括层次大意。
·滑铁卢的上午 战前拿破仑进行了壮观、热烈的检阅;初 战时双方首领等待援兵的焦急心情;插入了对 “滑铁卢之战”的评述。
·格鲁希的错误
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
帝(1804年—1815年)。颁布了《拿破仑法
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
对内:颁布《法国民法典 》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 法律上确定下来,是一部 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对外:多次反击欧洲反法 联盟并侵略多国及与英俄 争霸。 结局:1815年滑铁卢之战 后第一帝国覆亡。
决定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月份与联军决战,以实现他称霸世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滑铁卢之战》蒂芬·茨威格的人生经历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滑铁卢之战》蒂芬·茨威格的人生经历](https://img.taocdn.com/s3/m/5165b168312b3169a451a4ee.png)
蒂芬·茨威格的人生经历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出生于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
父亲经营纺织业发家致富,与大多数的同行相比,父亲要体面的多、很有教养、钢琴弹得非常出色,书法清丽,会说法语和英语。
母亲出身于意大利的一个金融世家,从小就说意大利语(这些对于茨威格的语言和文学上的天赋的形成,无疑具有重大的影响),他们都属于奥地利上层社会,茨威格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文艺熏陶。
在这样一个上流的幸福家庭中,优裕的环境为茨威格童年的成长、受教育、文化艺术上的熏陶,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茨威格十六岁便在维也纳《社会》杂志上发表诗作。
1899年,茨威格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德国和法国文学期间,茨威格接触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译过法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歌。
1900年曾去柏林学习过一个学期。
他有意识地深入社会底层,了解一些遭人唾弃的卑贱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
1903年获博士学位。
1901年第一部诗集《银弦》出版。
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
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
1911年出版的小说集《初次经历》写少男少女青春期萌动的心理。
当然,《夜色朦胧》是最有趣的。
此外,他还喜欢写宫廷蜚闻,比如玛丽·斯图亚特,还有他的公主们玛丽·安托内特。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从事外国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翻译工作。
战争爆发后流亡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他的第一部反战剧《耶利米》也在瑞士首演。
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
1928年应邀赴前苏联,与高尔基结识。
战后他目睹人民的灾难和社会道德沦丧,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灵魂。
他的作品匠心独具,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社会批判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高尔基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滑铁卢之战》斯蒂芬·茨威格简介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滑铁卢之战》斯蒂芬·茨威格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23396d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0.png)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6课《滑铁卢之战》斯蒂芬·茨威格简介斯蒂芬·茨威格简介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
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他的文章(编者加名《伟大的悲剧》)被收录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编者加名《列夫·托尔斯泰》)被收录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中。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混乱的感觉》《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同精灵的斗争》《三大师》《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三作家》、《罗曼·罗兰》、《断头皇后》(或《断头艳后》,《断头女王》)、人物传记《列夫·托尔斯泰》等一些极好的作品。
他的作品《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伟大的悲剧素材
![伟大的悲剧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487ed302ee06eff9aef807e8.png)
目录茨威格简介 (2)生平简介 (2)代表作品 (2)写作背景 (3)关于课文 (3)内容简介 (3)人物介绍 (4)失败原因 (4)南极科考站 (5)概述 (5)中国南极科研 (6)中国科考站 (7)茨威格简介生平简介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庭。
1900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就读哲学和文学史,并发表小说《普拉特的春天》。
在他20岁的时候,他的第一部诗集《银弦集》在柏林出版。
1904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发表第一部小说集《艾丽卡埃瓦尔德的恋爱》。
茨威格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战争后的十余年间,茨威格的作品呈现爆发式态势。
主要突出在小说和传记作品的创作中。
1917年创作戏剧《耶利米》,1920年创作传记《马赛琳娜德博尔德》、人物评传《三大师》、传记《罗曼·罗兰》,1922年创作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患者》和《日内瓦湖畔的插曲》,1925年创作人物评传《与恶魔搏斗的人》,1927年创作历史特写集《人类群星闪耀时》等等。
二战爆发后,茨威格在1934年走上了流亡的道路。
在流亡途中,茨威格没有停止写作,在去世前的九年间,他先后完成了六部传记。
1942年,茨威格于巴西自杀。
代表作品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纪》、《滑铁卢之战》、《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等;小说《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日内瓦湖畔的插曲》、《一颗心的沦亡》等;中篇小说《恐惧》、《象棋的故事》等。
写作背景1911年底,挪威科考队和英国科考队,在南极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蒂芬·茨威格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
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他的文章(编者加名《伟大的悲剧》)被收录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编者加名《列夫·托尔斯泰》)被收录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中。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混乱的感觉》《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同精灵的斗争》《三大师》《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三作家》、《罗曼·罗兰》、《断头皇后》(或《断头艳后》,《断头女王》)、人物传记《列夫·托尔斯泰》等一些极好的作品。
他的作品《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列夫·托尔斯泰》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