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笔记doc
科学社会主义笔记
第一章导言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 它具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
2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21 .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2A “社会主义”一词发展 2B “科学社会主义”一词发展 2C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及其相互关系。
4C1所谓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 指的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区别于以往一切革命运动的特殊性质。
4 C2所谓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 是指研究无产阶级实现消灭阶级、达到最终目的所必需的道路和条件。
C3所谓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一般目的, 是指它区别于以往一切运动的最终目的。
72 . 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 8(1 )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理论科学。
(2 )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直接指导革命和建设的行动科学。
(3 )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永远充满生机和旺盛生命力的发展科学。
二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111 .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 11A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层次的理论。
1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主题的起点, 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层次的理论。
B马克思主义第二层次的理论。
1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中介, 是马克思主义第二层次的理论。
C马克思主义第三层次的理论 12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第三层次的理论。
2 . 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123 . 科学社会主义是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 13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中的三次飞跃 151 .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5A 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联系 16B 科社早期的基本原理 16C 早期科社的不足及正确态度 172 .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社会制度的实践,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7A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始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传播, 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标志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科学社会主义笔记
导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象1.社会主义概念历史演变一般了解2.概念重点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它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
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是彻底而严格的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
它研究的对象是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进而创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进程。
揭示的是无产阶级自己解放自己并解放全人类的普遍规律。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1.1848年以《共产党宣言》为标志2.社会主义由理论理想变为现实。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为标志3.社会主义改革20世纪50年代开始~现在20世纪四大贡献简答社会主义制度在20世纪对人类贡献1.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基本上消灭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防止了两极分化,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为实现和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平等、民主、自由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2.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显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优越性。
3.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支持和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沉重打击和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二世界国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重大政治力量。
4.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是制止和战胜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力量和中流砥柱。
三次历史性飞跃1.1848年2月以《共产党宣言》为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2.1917年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来亚非拉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制度的第二次飞跃。
3.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今,改革中人们正在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伟大成就,形成了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课堂笔记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笔记2009-9课程构架:七个专题一、方法论方法论:思想与思维方法,用之作为工具来关注对象的一把尺子正确、科学看待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思路1、在现实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运动中/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现象中归纳出理论来指导实践2、对已有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进行反思和重新判断二、飞跃论飞跃论: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发展的发源史、奋斗史、建设史社会主义在世界:三个阶段——1)1842年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马&恩);2)前苏联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为具体的社会制度;3)20世纪90年代前后社会主义由单一旧有的僵化模式发展为多元模式社会主义在中国:三个飞跃——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由新民主主义发展为社会主义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错误尝试(试图从农业社会直接迈向现代化工业社会);3)改革开放至现在:社会主义的多种实现途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改革开放)三、模式论模式论:社会主义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并非教条化的纵向替代关系,社会主义应当是资本主义的横向并列。
2、社会主义制度条件变化时,应变化模式四、改革论改革论:通过改变模式来实现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小步走、渐进式改革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中国共产党自身自主的改革,社会改革是世界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改革不可忽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以前的考题:从前苏联和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说明中国渐进式改革步伐的正确性。
参考答案: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中国推行的是一条渐进式改革路线。
渐进式改革使中国经济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10%左右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渐进式改革也因此被经济学家称着“中国模式”。
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特点是,在选择改革的突破口时,遵循了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外到内、从下到上的原则,采取了稳打稳扎、步步推进、由浅入深的改革方略。
科学社会主义笔记
声明:本人只负责记录和整理,不具有也不想有任何的解释权!!!!O(∩_∩)O专题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标志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32年,法国的圣西门首次使用“社会主义”一词。
中国,梁启超1902年在《新民丛报》中首次使用“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工业革命——私有制、剥削、无政府状态文艺复兴——反教会、人性、科学、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反封建、理性、资产阶级革命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1)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特点: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文学描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公有制、人人劳动、按劳分配;以手工工厂为原型。
代表人物:托马斯·莫尔——第一次提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
托马斯·闵采尔——主张武装起义,用暴力推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托马斯·康帕内拉——代表作《太阳城》中提出了“劳动光荣”。
(2)18世纪的空想平均主义:特点: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批判;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厂为原型。
代表人物:摩莱里、马布利(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特点:批判锋芒直指资本主义;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积极主张;与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相比见解更深刻。
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和傅里叶;英国的欧文圣西门,代表作《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论实业体系》、《论文学、哲学和实业》、《新基督教》,其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提出了废除国家的思想,指出理想的制度是一种“实业制度”,社会唯一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他将希望寄托在资产阶级和统治阶级身上。
傅里叶,代表作《全世界和谐》、《四种运动论》、《论家务——农业协作社》、《宇宙统一论》、《新世界》、《论商业》;“法郎吉”的实验。
研究生_科学社会主义_考试笔记整理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简答题(共10题,考5题)1、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三次飞跃(1)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2)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的国家首先建立,形成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3)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探索,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苏联模式的弊端(1)民主范畴过于狭隘,容易产生个人专权,主要指的是斯大林的过度集中模式。
(2)经济上管的太死,总体效益较差,主要指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思想文化上严格控制,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如斯大林就是真理。
(4)对外关系中的大胆主义和大国主义导致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
3、4 试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主要矛盾与任务(两个提法答案相同)A 如何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次: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开始第二次:1856和1857年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权益再次受创第三次:1894甲午战争——《马关条约》标志中国两半的加深,也标志中国人的觉醒第四次: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B 主要矛盾: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
C 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
D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1)帝国主义掌控财政经济命脉,操控军事政治权利,是中国近代灾难的总根源。
(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发展,但封建剥削的根基依然存在。
(传统的土地制度依然存在)共产党对中国的基层做了良好的整合才使革命胜利。
平均地权:孙中山的理想(3)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民族资本主义有某些发展,但受到外国资本的排斥打击,又受到本国封建的阻扰,始终不能成为中国的经济支柱。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笔记
一、名词解释1.科学社会主义(广义和狭义之分)书4页广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
狭义:科学社会主义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是彻底而严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
它研究的对象是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而创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进程,揭示的是无产阶级自己解放自己并解放全人类的普遍规律。
2.莫尔托马斯莫尔是英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
他出身于英国贵族家庭,青年时代深受人文主义思潮和柏拉图《理想国》平等思想的影响。
他曾担任过下院议长和英国大法官,他目睹了“圈地运动”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于1516年,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
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描绘了公有制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社会主义蓝图,反映了早期无产者的心声,奠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根基。
3.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书17~18(1)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最早揭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
(2)莫尔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
(3)莫尔首次以游记的形式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4)乌托邦实行民主政治,主要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任何公事都必须由集体讨论决定。
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描绘了公有制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社会主义蓝图,反映了早期无产者的心声,奠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根基。
4.闵采尔书19页托马斯闵采尔是德国农民战争的伟大领袖,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者。
闵采尔出身于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青年时代深受德国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他参加了德国宗教运动,并接受了“再洗礼派”关于公平社会的思想素材,提出了建立财产公有的“千年天国”的理想蓝图。
他把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与早期的实践革命相结合,发动和领导了德国的农民战争,直接从革命运动中提出了自己的革命理论。
其代表作有《对诸侯讲道》、《致路德的答辩书》以及为起义军起草的共同纲领《书简》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笔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笔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笔记:考试时间为7 月份,70 分及格科学社会主义的由来:空想社会主义,来自英国及法国;马克思和恩格斯将空想社会主义转化成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资本论》:讲的是资本主义的由来,以及何为资本主义。
人的伤害来源:自然、社会和自己。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精神世界: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人的认知:70%来自于生活实践要弄清社会主义的由来,先弄清什么是社会,社会的本质是什么人必须融入社会,才会明白社会的本质是什么人在社会当中需要有外化及内部化;外化:必同流内部化:不合污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先知道什么是社会?什么是社会?社会是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而组成的人类共同体。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形象的描述了社会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就是实践活动。
什么是实践?现实世界为客体,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开拓世界对象性、客观性的活动为实践。
实践活动有四个特点:1、客观物质性;2、自觉(主观)能动性(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创造性、调控性、改造性);3、社会历史性;4、直接现实性。
社会是人的社会,要懂社会,必须懂人。
人就是灵与肉的结合体,人是三位一体的产物(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人的本质是历史的,不是永恒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是受到了经济、政治及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限制。
为什么实践是社会的本质?1、生产实践=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帮助区分人与动物。
2、生产劳动给人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料。
3、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方面:经济、政治、文化。
4、实践是社会生产的动力。
什么是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和反复出现的关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世界上的所有关系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规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它只能在既定的生产力及生产关系里制造。
为什么?1、在人开始生活时,遇到的生产力跟生产关系是既定的,无法改变的。
科学社会主义笔记doc
第一讲一.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全名卡尔·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5月5日主要著作为《资本论》2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欧洲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法)付立叶(法)欧文(德)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里昂工人运动(法)、宣章运动(英)西里西亚运动(德)欧洲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英法德主要经济:航海工业、铁路运输、纺织业3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16、17世纪代表人物:莫尔,康帕内拉,闵采尔第二阶段18世纪代表人物:摩莱里,马布利,巴尔夫第三阶段19世纪初代表人物:圣西门,付立叶,欧文圣西门理想王国-------“实业制度”它是建立在现代大生产的基础上的付立叶理想王国-------“和谐制度”消灭三大差别、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欧文理想王国-------“新和谐社会”大家共同创造财富,共同享受财富,废除国家、法庭、监狱,将其失去他们的作用资本主义的特点:工业带手工业三大差别|:城乡、体力与脑力、工农马克思批判的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这些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含义、对象、特点1、产生的时间和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同时也是马克思在体育、美学、哲学等其他方面的标志)2、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和对象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经验和总结,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学说3、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①从意识形态上说,它是无产阶级思想体系②从社会制度上说,它是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③从社会实践上说,它是共产主义的运动第二讲一、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地位1、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哲学----历史唯物主义)2、它是对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合理最详尽的运用(政经-----剩余价值学说)3、它是马克思哲学和政经的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核心(社科)二、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科学性1、《共产党宣言》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②详尽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③历史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实现历史使命的根本道路④概要的制定了建设共产主义政党的大纲⑤明确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①关于从资本主义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原理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原理②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看法③科学的看待社会主义社会④他们共同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理想现实①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 七章 笔记
目录 一、二、三、二、本节知识点及考频总结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进程【知识点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2.《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知识点2】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A.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知识点3】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知识点4】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知识点5】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和经验教训①社会制度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②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的扩张③社会主义力量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④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知识点6】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知识点7】八大明确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科学社会主义读书笔记
《科学社会主义》读书笔记在宿舍同学的推荐下,我读完了《科学社会主义》这本书,感触很深。
本书主要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俄国、全球化条件下的社会主义三大部分,下面我将分条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1.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516年英国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所著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到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前,经历了300多年漫长的过程。
莫尔在《乌托邦》中,最早提出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控诉。
他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坚决主张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还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在《乌托邦》出版后一个世纪,意大利进步的思想家、爱国者康帕内拉,在监狱里写出了《太阳城》,阐述了比莫尔更先进的思想。
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只是原始地、粗线条地勾画出理想社会的轮廓,而且由于时代的局限,存在着消极落后的因素。
这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是采用虚幻的文学游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却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系统地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杰出代表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反映了当时英、法两国不成熟的无产阶级向已经取得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作斗争的愿望和要求。
三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敏锐的洞察力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弊病和不合理性,分析了社会历史和社会矛盾,提出了丰富而精辟的见解,为社会主义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他们企图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水平最高的社会主义学说。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也有了充分发展,社会内在的联系和矛盾较充分暴露,这使得哲学和社会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
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凝结着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人类思想文化的最高成就,交汇成一个特殊的理论环境。
科学社会主义笔记(补充版)
1、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创立阶段(19世纪中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的继承思想先贤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具备了现实的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第二阶段: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列宁依据时代背景的变化和历史条件的转移,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了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以“一国胜利”论为思想指导,俄国人民在列宁为代表地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赢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人类历史上成功地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地先例,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第三阶段:由单一模式向多样化模式(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审时度势,勇于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率先成功突破斯大林模式,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一举改变了近代以来积弱积贫的落后面貌,进入了早日实现“小康”和本世纪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新时期。
上世纪末以来,面对苏东剧变的现实,中国共产党顶住巨大压力,立志全面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大大提升了综合国力,经济和社会发展跃上新的台阶,巩固并增强了社会主义基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诞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经历哪几个阶段?它的历史功绩及其基本缺陷?经历阶段:第一阶段:16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用文学游记的形式来表现。
代表人物: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闵采儿《千年太平天国》。
第二阶段:18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摩莱里;马布里;巴贝夫。
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不再使用乌托邦的梦幻般的文学描述形式,而开始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的原则。
第三阶段: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研修班科学社会主义笔记
科学社会主义笔记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专题一、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恩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列、斯、毛,剖析传统苏联模式三、社会主义模式从一元到多元的发展:重点谈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第一个专题: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三个部分哲学:继承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辩证、实践、历史维护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英国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科学社会主义:继承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空想社会主义:伴随资本主义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但对资本主义持批判、否定立场,提出应当以更先进、更进步、更文明社会制度取而代之的思想。
三个发展阶段:1.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
代表著作,英国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意康帕内拉《太阳城》。
2.18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阶段,标志1789年,法国大革命。
代表著作,摩莱星《自然法典》,马布利《马布利选集》3.18世纪末、19世纪,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三阶段,席卷欧洲的一种思潮,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成了欧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流。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贡献:1.对资本主义制度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揭露和批判。
2.对未来更加进步和先进的社会做了很多天才的猜测和设想。
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缺陷:1.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不好是不符合人类理性。
实际上社会进度关键在于改革社会制度,以生产力为基础推动社会制度进步,精神只能起辅助作用。
2.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主观唯心主义。
3.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一方面认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值得同情,同时也认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不能形成有影响的社会力量,认为依然要靠社会上层起带头作用,实现社会主义。
但社会上层是既得利益阶级,不愿意变革社会,追求社会主义。
恩:(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生产力进步->经济制度变革->政治制度变革这个过程非外力所附加的,是人类社会的自我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笔记
科学社会主义笔记1、试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是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同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
1)德国产生了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主要代表的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宝贵材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来源。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其最主要的贡献是创立并论证了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了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决定的。
尽管由于资本主义的局限性,他们没有看到劳动的二重性,没能彻底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
但其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主义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提供了思想材料,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又一理论来源。
3)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志的表现,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先声。
其共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和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三大空想家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它是社会主义的先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继承了以往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科学成分,批判了它们的空想性质,才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资料:①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最有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是英国的莫尔和意大利的康博内拉。
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无产阶级意识还很薄弱,因此这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是采用文字游记的形式,对未来社会进行空想描述。
他们所表达的政治主张,显示出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②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8世纪,资本主义已由家庭手工简单协作进入手工工场阶段。
随着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那里接受了理性论的思想武器,其著作不再使用文学游记的形式,而是用法律条文的形式着重从法理上论证社会主义的原则,使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终于发展为“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讲座笔记
文化本质论:把某个民族或者国家的人们所认同的价值观
*中西思维对比后的本质主义理论:
伦理性认知性整体性分析性后馈性超前性归纳性演绎性
*金钱幸福论中韩69%美32%
*中国人拜神:比较灵验美国人做礼拜
根源:四个“E”
Ecology(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决定经济类型
Economy(经济类型)
一
人性,国民性,历史性-------中美文化对比反思
纪玉华
2187591
Yuhuaji@
批评:
1、美日体制有内在的自我纠错机制
2、爱跑步,爱运动
3、9.11第三架飞机上的行动
1、文化本质论弊大于利
2、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
3、差异的根源有待研究
4、文化差异逐步缩小
5、各国文化趋于多元化
二
当前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分析
张生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院副教授研究所副所长
2008年历史转折
2009年全面改善
2010年稳步推进之年
先经后政
满意率台湾失业率5.36%
%%%%%%%%%%%%%%%%%%%%%%%%%%%%%%%%%%%%%%%%%%%%%%%%%%%%%%%
三
一部文学经典与人类文明
朱水涌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文学是人类
人类的文明发展是伴随着对人的不断发现,不断思考而发生的。
社会的人精神的人存在的人
马克思------佛洛伊德沙特
|-----》作家是做白日梦的人
1、荷马史诗《伊里亚特》与古希腊文化
世俗文化,认识你自己,“全德”价值观,对英雄的崇拜
2、《红楼梦》与人类想象,体验中的三个世界
*太虚幻境,第五回,十二钗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读书笔记
科学社会主义读书笔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与不同时期的发展1.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1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前夕1516年英国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所著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到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前,经历了300多年漫长的过程。
1.1.1 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莫尔在《乌托邦》中,最早提出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控诉。
他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坚决主张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还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系统地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有着深远的影响。
1.1.2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杰出代表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反映了当时英、法两国不成熟的无产阶级向已经取得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作斗争的愿望和要求。
三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敏锐的洞察力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弊病和不合理性,分析了社会历史和社会矛盾,提出了丰富而精辟的见解,为社会主义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他们企图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水平最高的社会主义学说。
他们的杰出贡献:第一,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
第二,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极为宝贵的材料。
第三,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做好了准备。
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坚持唯心史观,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他们的学说终究只能是一种空想。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1.2.1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也有了充分发展,社会内在的联系和矛盾较充分暴露,这使得哲学和社会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堂笔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堂笔记第一讲绪论研究对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及其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这个理论的一半规律。
)1、什么是社会主义?——源于古代拉丁文Socialis,就是提倡将社会的整体利益摆在首位,而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
2、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理论体系;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之一。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本书中为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所涵盖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可以说是人的解放学。
3、科学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19世纪40年代-9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第二次,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20世纪初-中期,列宁,斯大林,苏联、中国、南斯拉夫、匈牙利、越南、朝鲜、古巴等国家)第三次,通过改革,各国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世纪50年代至今,各国当时在任的主要领袖)4、相关概念:空想社会主义:马恩以前的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恩创立的社会主义传统社会主义:斯大林在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第二讲空想社会主义一、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渊源在古代西方:古希腊—黄金时代,原始基督教—千年王国,柏拉图—《理想国》;没有暴力冲突,没有贫富对立,没有剥削压迫,实行财产公有,确立公正原则。
在古代东方:士大夫—“大同”世界,先秦道家2、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条件——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时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开始的。
经过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迅猛的发展起来,到19世纪时,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在西欧已经基本确立起来。
科学社会主义笔记
一1、 1849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95年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空想-科学2、1917年十月革命-1991年11月25日苏联社会主义解体理论-实践3、20世纪70年代-对理论的创新社会主义从单一模式-多样化的模式二 1927年“共产主义”一词,最早在英国出现,英国手工业开创了全国性的大会,创办的《合作社》杂志上三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一)经典作家的理解1 马克思:是一种经济形态,在现实社会财富公共占有的基础上,人性解放的社会。
两大特征:A:摆脱了对物的依赖B:个人的发展是建立在他人发展的基础之上的2 恩格斯:不同的民族经过不同的发展道路汇集到的地方3 列宁斯大林:单一所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4 毛泽东:社会主义是以平均主义为特征、以实现平等为目的、带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社会。
5 邓小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资本主义社会中1 牛津英语词典:一种学说,一种主张,社会财富被公共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谋求社会的利益。
2 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百科全书》:是一种制度建立在社会财富被工人阶级占有并加以管理的,谋求正义的一种制度。
四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和影响哲学基础 ;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为什么是核心地位呢?1 使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实现了理论上终结,找到了归宿。
A 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这只是手段,而且目的在于为工业无产阶级提供新的认识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在理论上构成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这是整个哲学的重点所在,在回答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政治问题――工人阶级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是什么?只有明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并未回答这个政治使命(因为哲学的重点不在此)。
B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及其规律。
手段: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过程的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知识点
1、科学社会主义的三种含义及其内在的联系时什么?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
为了同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名称。
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含义,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含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
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就是要使自己从资本主义奴役下解放出来,彻底埋葬雇佣劳动制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条件,就是要使自己获得彻底解放,必须消灭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消灭产生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一般目的即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
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这三个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别是作为条件的那些内容,既反映性质,又决定目的。
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可以简述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
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及工人运动的空前高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十九世纪初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或直接思想来源。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关键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一.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全名卡尔·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5月5日主要著作为《资本论》2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欧洲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法)付立叶(法)欧文(德)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里昂工人运动(法)、宣章运动(英)西里西亚运动(德)欧洲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英法德主要经济:航海工业、铁路运输、纺织业3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16、17世纪代表人物:莫尔,康帕内拉,闵采尔第二阶段18世纪代表人物:摩莱里,马布利,巴尔夫第三阶段19世纪初代表人物:圣西门,付立叶,欧文圣西门理想王国-------“实业制度”它是建立在现代大生产的基础上的付立叶理想王国-------“和谐制度”消灭三大差别、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欧文理想王国-------“新和谐社会”大家共同创造财富,共同享受财富,废除国家、法庭、监狱,将其失去他们的作用资本主义的特点:工业带手工业三大差别|:城乡、体力与脑力、工农马克思批判的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这些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含义、对象、特点1、产生的时间和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同时也是马克思在体育、美学、哲学等其他方面的标志)2、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和对象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经验和总结,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学说3、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①从意识形态上说,它是无产阶级思想体系②从社会制度上说,它是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③从社会实践上说,它是共产主义的运动第二讲一、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地位1、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哲学----历史唯物主义)2、它是对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合理最详尽的运用(政经-----剩余价值学说)3、它是马克思哲学和政经的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核心(社科)二、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科学性1、《共产党宣言》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②详尽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③历史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实现历史使命的根本道路④概要的制定了建设共产主义政党的大纲⑤明确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①关于从资本主义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原理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原理②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看法③科学的看待社会主义社会④他们共同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理想现实①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②消灭雇佣劳动和剥削,实行按劳分配。
以按捞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为补充③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不存在商品经济。
实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④政治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之后就会变成非政治国家。
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职能综上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空想发展为科学,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的看待他们的科学社会主义关系。
4怎样正确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方法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一方面,其内容非常丰富,基本理论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规律,必须坚持这些基本原理,特别要遵循他们研究这个科学所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另一方面,决不能把这个科学理论看做是一成不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必须深信他们只是给这门科学奠定了基础,必须把这些基本原理运用于实际并抛弃囿于历史条件而带有的空想因素,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三、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1、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比较落后国家取得胜利2、社会道路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基本内容①把所有工业包括中小工业收归国有,由国家管理生产与分配②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垄断粮食贸易,禁止私人买卖③实行强制性的普通的义务劳动四、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实行粮食税,农民缴纳农业税后,自己处理余粮2、实行自由贸易,国家垄断粮食贸易,禁止和人买卖3、国家资本主义,用它来引导发展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五、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设想1、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和全国电气化2、农业是工业建设的基础3、用逐渐的慎重迂回的办法想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4、商业是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5、正确看待资本主义6、实行文化革命7、加强国家机关和执政党建设8、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和平共处六、斯大林模式的基本内容1、保证重工业高速度优先发展的经济结构模式2、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模式3、排除私人经营,完全掌握在国家、合作社和集体手中的商业模式4、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模式5、个人专制和以党代表的政治领导模式七、苏联模式的过渡时期1、国家管理机构臃肿,官僚主义,办事效率低2、全力高度集中,地方权力小,企业缺乏自主权,经济缺乏活力3、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结构,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八、苏联解体的过程1、1991年4月九国首脑会议2、1991年8月18 亚纳耶夫倒戈3、1991年8月23 叶利钦中止俄活动4、1991年8月24 戈尔巴乔夫辞职九、经济体制改革1、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机构和权力下降2、农业的改革,实行“利别尔曼论”十、苏联解体的原因内因1、经济停滞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原因最为主要)2、戈尔巴乔夫放弃社会主义(政治原因)3、民族矛盾加剧(民族原因)外因:西方和平演变苏联解体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违背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
正是教条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大国主义,扩张主义搞垮了社会主义,最后由右倾机会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埋葬了社会主义。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三个历史性的飞跃:毛泽东思想(党七大)邓小平理论(党十五大)三个代表思想(十六大)1、毛泽东课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0年)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理论武器: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课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0年)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理论武器:邓小平思想3、江泽民课题:怎样全面推进社会主义(13年)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强大中国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对马列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等方面的内容1、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发展社会主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3、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思想(主要是经济利益矛盾)4、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和政权建设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邓小平理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主要集中在1、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2、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3、社会主义的发展的根本任务4、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5、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6、社会主义的发展外部条件7、社会主义的发展政治保证8、社会主义的发展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9、“一国两制”祖国统一理论江泽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主要集中在?江泽民在建设、巩固、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层面上1、完善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系统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要求3、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4、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理论。
5、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6、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7、提出要以“三个代表”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矛盾全局的理论8、提出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主张,丰富和发展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理论,创造性的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出要按“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把党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发展的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的原因?坚持科学社会的原则,又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它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最新成果,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课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目的: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意义:通过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方法:主要为“三个结合”1、要同马克思经典著作结合起来2、要同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3、要同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知识结合起来硕士研究生是青年中思想活跃、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应该更加注重学习的理论性和研究性。
更加注重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独立研究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下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讲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也指一个国家某一时期的基本情况。
一个国家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为什么我国还不能称为发达国家,依然是发展中国家?1、从人口数量和质量看,中国式人口大国而非人才强国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于世界后列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4、从资源占有情况看,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压力5、从城市化程度看,我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从工业程度看,我国工业化程度依然落后所以说“两个没有变”一是我国仍处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主要矛盾没有变。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理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是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2、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4、是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5、是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以按捞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6、是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7、是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8、是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强调又好又快的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1、是关于国家政治性质的思想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2、是关于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民主政治3、是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人民当家做主4、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依法治国5、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6、是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1、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目的的思想培养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4、建设社会主义促进文化发展的思想要两手抓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要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思想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1、是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2、是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3、是关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思想社会公平4、是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农村城镇化5、是关于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思想6、是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想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1、是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2、是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协调发展的思想3、是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4、是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5、是关于走文明发展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