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高中语文》真题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江西教师招聘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8年江西教师招聘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8年江西教师招聘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来自江西心成教师整理,关注xincjs获得更多资讯第一部分客观题一、(本大题共50小题,每道题目1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现代汉语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法单位B.基本词汇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它的三个特点是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C.根据语气的不同,现代汉语的单句可以分为四类:判断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D.现代汉语词汇丰富,能运用词根融合、附加和重叠、轻声和儿化等方式构成新词,还能不断吸收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来充实自己 2、下列关于普通话的音节拼写规则,不正确的一项是()A.韵母声表中的“ü”行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ü”后还有别的元音,就改“ü”为“w”B.声调符号一定标在韵腹上,在“iu”“ui”这两个韵母中,声调符号应标在后面的字母“u”或“i”上,调号在“i”上时,“i”上的小点要省去C.“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D.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写,句子开头的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和专有短语的每个词开头的字母要要大写;标题中每个词开头的字母要大写,也可以所有的字母都大写,有时为了简洁美观,可以省略声调符号3、下列关于汉字字形结构之部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斤:是一种砍伐工具,从“斤”字与砍伐、截断有关,如斧、斩、斫、断B.月:和身体部位有关,如胆、胳、脖、腿、腰、胃、腴、朔、期、望C.页:指头,从“页”字与头有关,如题、额、项、领、颜、颠、硕D.酉:古像酒樽,从“酉”的字大都与酒有关,如醴、醇、酌、酬、酣、酷4、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谛(dì)听横(héng)祸丢三落(là)四B.沮(jǔ)丧窥(kuī)视宁(nìng)缺毋滥C.褒()贬透()辟卓()尔不群 D、当()真牵()掣屡见不鲜() 5、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完整版)2018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完整版)2018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2018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21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2分)1、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认为, 人的发展有如白布放进染缸,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 其色亦变”。

墨子的这种观点属于()。

A、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C、教育主导论 D 、主体能动论1. B2、旧的社会制度下, 可能出现新教育的萌芽,新的社会制度下,也可能存在旧教育的延续。

这种现象表明教育发展就有()。

A、相对独立性B、历史局限性C、社会制约性D、社会能动性2. A3、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被认为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记》C、《教育论》D、《教育漫画》3. B4、我国近代教育, 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

A、明朝末期B、清朝初期C、清朝末期D、民国初期4. C5、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理论是()A、教育过程化理论B、最近发展区理论C、建构主义教学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5. A6、班主任王老师经常通过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这种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自我修养法6. D7、在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相比, 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A、娱乐与竞技性B、普及性与文化性C、教育性与基础性D、全体性与全面性7. C8、在专家指导下, 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开发, 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 ,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社会课程8. C9、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 新学期伊始化学课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 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

这种考试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 D 、相对性评价9. B10、在教学过程中, 教育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标志是()A、确保学生的独立地位B、维持正常课程秩序C、维护教师的中心地位D、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0.D11、学校德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 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A、思想政治和其它学科教学B、课外和校外活动C、班主任工作D、共青少先队活动11.A12、陈冬看到自己的朋友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收到校长的亲自嘉奖后,也考试加倍努力学习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2018教资考试模拟试卷(一):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含答案解析.docx

2018教资考试模拟试卷(一):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含答案解析.docx

2018 教资考试模拟试卷(一):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5 分)1.在诗歌《沁园春 ?长沙》的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分辨出下列描绘秋景的诗句,与其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2.教师在教授王昌龄的《出塞》时,讲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要求同学们搜索与其运用同一种修辞手法的诗句,下面选项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泊秦淮》)B.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古诗十九首》)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 《木兰诗》)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渡荆门》)3.在阅读完高中的选修课文《桥边的老人》后,有学生向老师反映对海明威的小说很感兴趣,让老师推荐几部海明威的作品,以下不能满足学生要求的一项是() 。

A. 《永别了,武器》B. 《老人与海》C.《百年孤独》D.《太阳照常升起》4.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古代诗文中有关年龄的称谓,全班交流分享,下列总结正确的是( ) 。

A.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诗经 ?氓》 ) 总角:婴儿一两岁B.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送东阳马生序》 ) 加冠:男子二十岁C.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梨花》 ) 桃李年华:女子十五岁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 《项脊轩志》 ) 束发:少年七八岁5.学习完《窦娥冤》一课后,为了调动学生去探索不同悲剧艺术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以下不符合的是( ) 。

A. 《汉宫秋》B. 《西厢记》C.《梧桐雨》D.《赵氏孤儿》6.课堂上同学们针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展开了讨论,下面哪位同学的解释是错误的( ) 。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试卷及答案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试卷及答案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试卷及解答第一批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导入语:有人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又有人说“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在你们看来,生命是样子的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谈一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齐读课文。

思考:作者认为怎样做是热爱生命?他对待死亡是什么态度?明确:热爱生活,使生活丰盈饱满,就不会为死亡感到苦恼。

(三)再次朗读,理解作者的情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质疑(要求勾出不懂的地方,提出疑惑。

)(1)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2)不过,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3)生之本质在于死。

(4)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5)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2.小组合作,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从作者和别人对“度日”的不同态度中解析作者本意,体会文章主旨。

明确主旨:通过对比论证方法,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享受生命赋予的快乐,让生活过的丰盈充实,对于死亡也不会感到苦恼。

(四)拓展延伸1.“我”热爱生命,但为什么“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拓展:我们都知道生命的长度不可以把握,那生命的分量可以增加吗?我们如何增加自己生命的分量?2.说一说:学了本文,请结合你对生命的理解谈谈你的认识。

(五)作业小结小结:作者用亲切、自然的行文风格,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对生命和生活的独特理解,深刻感悟和自得其乐的处理方式,告诉我们现实的生命历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抓住现实才是热爱生命的最好状态,这是先哲用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来晓喻后辈去实践热爱生命这一人生主。

作业:1.小练笔:谈谈你对生命认识与感悟。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请谈谈你的板书设计有什么特点。

【参照解答】板书应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应是课堂教学主要内容的线索,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这对板书应具有的特点以及应发挥的作用,我的板书主要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

2018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与答案

2018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与答案

2018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意象的运用自然因人、物、时、情的不同而不同。

总体观之,营构意向的方法可分为三类:赋、比、兴。

以下用到了“赋”的方法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D.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1.【答案】A。

解析:BC用的是“比”,D用到的是“兴”。

2.在学到毛泽东所填之词《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有学生说应该将其中的“鹰击长空”改为“鹰飞长空”,对此,教师作了以下几项评价,最能解决学生心中疑问的一项是( )。

A.善于发现问题,这一点很好,但是将“击”改为“飞”好吗?B.问得好,“击”与“飞”相比,“击”字更能突显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苍穹的强劲有力。

C.文学创作讲究选词炼字,想想“击”与“飞”相比,哪个字用在这个地方更贴切?D.伟人的作品怎么可能有错呢?课下再好好想想就明白了。

2.【答案】B。

解析:刚刚从初三过来的学生,在想问题的时候还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一般的反问或提问会让学生找不着自我学习的方向,所以A项和C项的点评效果都不如B项,D项的点评是一种错误。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3.《林黛玉进贾府》里面,很多地方都出观了“笑”字,有学生问:“贾母之笑与黛玉忙赔笑见礼中的笑并不完全一样吧?”下列教师评价中最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是( )。

A.你的观察很细,确实有不一样的地方,不妨在课下跟同学们共同探讨一下。

B.问得好,能说一下这两个人的笑具体有什么不同吗?结合两个人的实际情况,或许会更清楚。

c.于细微处见分晓,多体会多比较,想必就能找到二者的不同之处。

D.是的,这两个人的笑并不是完全一样。

3.【答案】B。

解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就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结合背景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独立思考,还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

2018 年下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解析

2018 年下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解析

题目:必修三《蜀道难》内容:基本要求:(1)试讲约10 分钟;(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攀登蜀道之难;(3)朗诵第一、二自然段;(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2018 年下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解析学科:语文学段:高中答辩题目:1.谈谈你对李白的了解。

试题解析教学过程:一、作者导入,激发兴趣课堂伊始,教师发言:盛唐时期,我国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大家知道是哪位诗人吗?是的,他就是李白。

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歌,谁能列举一些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蜀道难》,对他进行一番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解决字词1.边读边勾画不懂的文言实词、虚词,并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进行查询。

扫清阅读障碍,通读全诗。

(二)了解内容(1)要求学生朗读全诗,提问:诗文中揭示主旨的是哪几句话?明确:“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和豪放的情感,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是惊异之辞。

“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最后点明“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点名全诗。

三、精读诗文,体会蜀道之高(一)赏析蜀道之高1.提问:第一处“蜀道难”是从什么角度写的?明确:第一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主要是说山势之高。

2.提问:第一节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蜀道山势高这一特点?点拨:(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由秦入蜀,太白峰首当其冲,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

太白峰在秦都咸阳西南,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

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犹如一部乐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下面即可着力刻画蜀道的高危难行了。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作者在此处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还用了上下对举的方式说明蜀道难行,写出了山势之高,绵延接天、万仞之深、极望回旋。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做答。

在试卷上做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选错、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认为,人的发展有如白布放进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则变,其色亦变”。

墨子这种观点属于()。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主导论D.主体能动论2.旧的的制度下,可能出现新的教育萌芽,新的制度下,也可能存在旧教育的延续。

这种现象表明教育发展有()A.相对独立论B.历史局限性C.社会制约性D.社会能动性3.提出普及初级教育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被任务是近代最早的教育著作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记》C.《教育论》D.《教育漫画》4.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A.明朝末期B.清朝初期C.清朝末期D.民国初期5.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理论是()A.教学过程主义教学理论B.最近发展区理论C.建构主义教学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6.班主任王老师经常通过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憤独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这种德肓方法是( )。

A.说服教肓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自我修养法7.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肓相比,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 )A.娱乐与竞技性B.普及性与文化性C.教肓性与基础性D.全体性与全面性8.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幵发,幵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社会课程9.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高一化学课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

【面试真题】最新2018年下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教师面试真题汇编含参考答案及结构化面试真题 (6)

【面试真题】最新2018年下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教师面试真题汇编含参考答案及结构化面试真题 (6)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面试2018年下半年笔试面试汇编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在3月9日举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师)。

每个科目考试时长为2小时,采取纸笔化考试。

面试时间预计为4月中旬。

现将18年下半年面试真题整理如下。

希各位同行朋友能够顺利过关!一、教师资格证面试流程候考•考生持面试准考证、身份证,按时到达考点,进入候考室候考。

•考生提前了解面试礼仪,并想好面试中如何进行自我介绍。

抽题•根据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抽取一组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道试题,系统打印备课纸及试题清单。

备课•考生持备课纸、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

撰写教案(或演示活动方案),备课20分钟。

回答问题•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

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面试真题汇编含有面试考试程序结构化面试真题二、2018年下半年高中语文教师学科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2018下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一批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导入语:有人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又有人说“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在你们看来,生命是样子的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谈一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齐读课文。

思考:作者认为怎样做是热爱生命?他对待死亡是什么态度?明确:热爱生活,使生活丰盈饱满,就不会为死亡感到苦恼。

(三)再次朗读,理解作者的情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质疑(要求勾出不懂的地方,提出疑惑。

)(1)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2)不过,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3)生之本质在于死。

(4)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5)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真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答案:D。

瞿秋白《一种云》2.答案:D。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3.答案:C。

教师让学生学习并总结“之″的用法4.答案:B。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5.答案:C。

鲜血诚可贵,助人价更高6.答案:C。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7.答案:A。

教师关注茡生个体差异8.答案:B。

“既望”是指阴历每月初二,“望”是指每月初9.答案:A。

创设了基于生活的学习情境10.答案:A。

教材的编排对我们设计教学方案很有帮助,但学情也不能忽略11.答案:B。

能够降低作文题难度12.答案:C。

整本书的阅读能够促进茡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13.答案:B。

考查茡生对经典作品比较阅读的能力14.答案:D。

评析作者论述“木叶”相关问题的思路15.答案:A。

进一步补充“领字”知识,要求学生记忆背诵二、案例分析题16.【参考答案】(1)首先,教师讲解“沉郁顿挫”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然后用杜甫的《登高》让学生来感悟“沉郁顿挫”的风格,以及品析诗歌中从哪里可以读出“沉郁顿挫”,并且给出相关的提示,具体从哪些地方着手,以及表达要求。

在这个部分,体现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其次,安排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歌,并且自由讨论,接下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

在这个部分,体现出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问题是学习的出发点,问题诱发求知欲,激起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欲望。

再次,在学生分享讨论结果的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引导,在第一位学生回答完后,教师用《沁园春•长沙》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然后让学生得出“沉郁”之感,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从别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学生从“鸟飞回”的意象角度解读后,学生回答并不完善,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引导学生得出更完善的结论,并且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适当的反馈点评,然后引导学生从“顿挫”的角度再次解读文本,最后教师安排学生听音频再次感受诗歌的“沉郁顿挫”。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需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感悟作品,得出对作品的独特理解,有助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也进行了适当的引导,把握了课堂节奏,但是教师在部分环节的对学生的反馈不够及时,并且部分问题的引导不够恰当,这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教学效果: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理解了沉郁顿挫的含义,并且能够在对比分析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并没有高效反馈,没有知人论世,情感目标未能有效达成。

(2)优点: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该教师给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后,面向全体同学,积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并且发挥教师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以点头认可和“很好”等词给予学生肯定,并且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学生在回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联时,教师就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讲解说明,以上教师的行为值得肯定。

缺点: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在给予学生评价的时候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表现,满足不同发展需求。

中公教师提供该教师在课前有一个“沉郁顿挫”的学习目标,在整个课堂上全程掌控节奏,但是当学生阅读出不同的结果时,教师没有适时地展开,错过了恰当的引导时机。

如学生阅读出好像“暗示诗人命运”时,教师答非所问,继续按照既定的想法问学生的感受,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思维的展开。

17.【参考答案】错别字:“撕哑”的“撕”改为“嘶”,“暇思”的“暇”改为“遐”,“恶杀”的“恶”改为“扼”。

(三个中任意两个即可。

)病句:“那时候的整个夏天是虫鸣织成的一张网,被笼罩在我的记忆上。

”改为“那时候的整个夏天是虫鸣织成的一张网,笼罩在我的记忆上。

”18.【参考答案】优点:言约义丰,语言质朴。

文章是一篇散文,作者用拙朴的语言回忆往事,由此写到虫鸣,并在淡淡的回忆色彩中流露出作者对于虫鸣的怀念,文章第三段以问句起始,又将回忆拉回现实,在对现实的语言描绘中表达作者对虫鸣逝去的哀伤,中公教师提供但此时,“虫鸣”已不单是“虫鸣”,有了更多的内涵,使文章显得言约义丰,质朴无华。

三、教学设计题19.【参考答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来建功立业的心情,能够背诵。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学习用典、比喻等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以及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设计依据(1)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满足《语文课程标准(高中)》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本课的特点及学生情况,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故确立了以上三维教学目标。

(2)根据单元教学要求,该课文选自某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本单元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在单元中明确指出: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

中公教师提供本单元的教学要注意诗歌所表现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通过多种朗读的形式,独处诗歌的节奏和韵味,体会诗中所蕴含情感。

(3)根据诗歌内容设计,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

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因此设立了这样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0.【参考答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以及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1.以“忧”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学生自由诵读后,小组讨论探究:全诗当中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为何而“忧”?从哪里看出来的?明确:时光易逝、贤才难得、功业未就。

①时光易逝学生再读诗歌,思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这四句诗只是对自己说的吗?他有没有对别人说的意思?明确:既包含了自己的人生抱负,也在巧妙提醒人们珍惜时间,有所作为。

②贤才难得课件出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标注“子衿”的出处及含义,追问:作者引用这两句诗有什么用意?小组讨论,明确:作者省掉“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两句,含蓄地提醒“贤才”来投奔自己,巧妙地表现出了急切的求才之心。

再次研读,明确:“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实,鼓瑟吹笙。

”这四句是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借以表示诗人对招纳贤士的热情。

教师追问:作者在这儿仍然为“贤才难得”而忧,是否同诗歌的第二节内容重复?明确:反复咏叹正是为了强调内容,加深情感。

中公教师提供作者在这里不单单是为贤才难得而忧,他还有更深的忧虑。

③功业未就学生自由读诗,思考:诗中写眼前已是高朋满座,曹操理应满心喜悦,为何还会如此忧愁?“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又有何深刻含义?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发言,明确:心忧只因功业未就和人才不足。

月明四句,比喻贤者在寻找寄身之地,而自己这里正是贤才的高地。

追问:光靠对贤才的深情呼唤必然不行,曹操还做了哪些表达?明确:化自《管子·形解》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四句诗,表达自己对待贤才的态度、行动,表现了强烈的渴望贤才之情。

2.学生带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再读全诗。

讨论:既然全诗贯穿着一种忧愁,那么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明确:不是。

作者的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

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更渴望及时建功立业,所以整首诗充满了慷慨激昂之气,感情充沛,时忧时喜,忽徐忽急,展示着诗人博大坦荡的胸怀。

“诗言志,歌咏怀”。

曹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广纳人才、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大志向。

3.教师播放影视剧《三国演义》中演唱《短歌行》的片段,师生结合个人了解,畅谈自己对曹操的看法。

21.【参考答案】1.学生阅读全文,找出文中描写“人生苦短”的句子。

明确: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面对人生苦短作者又是如何做的呢?明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小组讨论,表面上看来作者是在借酒消愁,实际上作者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①“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像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其实大不相同。

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

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

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曹操这里来施展抱负。

②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强烈的政治目的。

中公教师提供积极的目的却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低沉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

所以说用意和遣词真切又巧妙。

③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愁”,“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

“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

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

4.从全诗来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志向?明确:表达了诗人因人生短暂,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更渴望及时建功立业,展示着诗人博大坦荡的胸怀。

“诗言志,歌咏怀”。

曹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大志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