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说课稿.doc
二次函数复习课(一)教学反思
二次函数复习课(一)教学反思引言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梳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
本文档将对我主持的二次函数复习课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提高我的教学水平。
课堂概述本次课堂主题为二次函数的复习。
通过该课,学生需要复习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相关的解题方法。
我设计的课堂结构如下:1.课堂开场: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点,复习二次函数的基本定义,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讲解概念:简要介绍二次函数的概念,以及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和一般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特点。
3.性质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二次函数的性质,包括顶点坐标、对称轴、开口方向等,并通过示例讲解加深理解。
4.解题方法:详细讲解如何解二次函数相关题型,包括求顶点坐标、求方程的根、确定函数的范围等。
5.练习演绎:布置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绎练习,同时我的助教会及时给予批评和指导。
6.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归纳二次函数的关键知识点。
课堂评价和反思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做出了一些评价和反思。
1. 优点•教学内容设计清晰: 课堂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合理,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和学习。
•师生互动活跃: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课堂氛围良好: 在课堂上,我注重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参与课堂。
2. 不足之处与改进•解题方法讲解不够清晰: 在解题方法的讲解上,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于具体步骤的理解还不够清晰,因此下次我会使用更加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示例来讲解。
•学生练习时间不足: 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时间较少。
下次我可以考虑在课前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以加强课后的巩固。
•个别学生参与较少: 课堂上,我发现有部分学生较为被动,参与度不高。
下次我会找到适当方式,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反思
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反思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反思「篇一」这节课是在学完正、反比例、一次函数,认识了一元二次方程之后的二次函数的第一节课,从课本的体系来看,这节课明显是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二次函数,能区别二次函数与其他函数的不同,能深刻理解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并能初步理解实际问题中对定义域的限制。
但是如果光从这些知识点上来讲这节课,其实很简单,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储备基础上很容易迁移和接受这些知识,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好设计的呢?重新思索教材的编写意图,发现课本这部分内容大部分篇幅是在讲三个实际问题,由此引出了二次函数,我才意识其实这节课的重点实际上应该放在“经历探索和表示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从而形成定义”上,有了这个认识,一切变得简单了!整节课的流程可以这样概括:学生感兴趣的简单实际问题——引出学过的一次函数——复习学过的所有函数形式——设问:有没有新的函数形式呢?——探索新的问题——形成关系式——是函数吗?——是学过的函数吗?——探索出新的函数形式——概括新函数形式的特点——将特点公式化——形成二次函数定义——有练习巩固定义特点——返回实际问题讨论实际问题对自变量的限制——提出新的问题,深入讨论——课堂的小结,这样设计一气呵成,感觉上无拖沓生硬之处,最关键的是我认为这符合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是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
对于实际问题的选择,我将4个问题整和于同一个实际背景下,这样设计既能引起学生兴趣,也尽量减少学生审题的时间,显得非常有层次性,这些实际问题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使整个课堂有浑然天成的感觉。
对于练习的设计,仍然采取了不重复的原则性,尽量做到每题针对一个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小结,也遵循了从开放到封闭的原则,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最后讨论题的设计和提出,是我在进行了整个一章的单元备课后发现,我们其实对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是不讲的,但是不讲并不代表一点都不会涉及到,其中用到的思想方法还是相当重要的,在图象的观察中也具有了重要的地位,再加上这个问题在进行了前面的实际问题的解答之后是呼之欲出的:多种树——想提高产量——多种几棵好呢,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探索性的问题:假如你是果园的主人,你准备多种几棵?注意这里我并没有提出最大最小值的问题,但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到,这是数学的魅力。
初中数学_第五章 二次函数 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次函数复习(1)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通过例题学习准确理解二次函数相关概念。
2、结合二次函数图象梳理二次函数的性质,并能灵活解决与图象性质有关问题。
3、以小组合作方式归纳a、b、c及常规符号的确定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发现解题技巧。
4、通过例题解答掌握平移规律,灵活解决平移问题。
一、知识回顾考点1 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的三种解析式(1)一般式:y=ax2+bx+c(a≠0).(2)顶点式:y=a(x-h)2+k(a≠0),其中(h,k)为顶点坐标.(3)交点式:y=a(x-x1)(x-x2)(a≠0),其中(x1,0),(x2, 0)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例2:二次函数y=x2-x-6的图象顶点坐标是__________对称轴是_________,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考点2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考点3 a,b,c及相关符号的确定对应练习如图所示,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开口向上,图像经过点(-1,2)和(1,0)且与y轴交于负半轴.1)给出五个结论:①a>0;②b>0;③c>0;④a+b+c=0;⑤a-b+c>1.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2)给出四个结论:①abc<0;②2a+b>0;③a+c=1;④a> 1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考点4 抛物线的平移法则2-1-x y .21-x y .23x y .2-3x A.y 42x 1-x 2x y .2017422222)()()()()表达式是(个单位得到的函数移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向右平移轴的图象沿淄博)将二次函数、(例=+=++=+=+=D C B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顶点式)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对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与性质等基本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他们的分析、理解能力较新课学习时已有明显提高,也具有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但学习能力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
初中数学_《二次函数的应用》(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35321212++-=x x y 3532121-2++=x x y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环节目标 创设情境问题引入 1.已知二次函数 ,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与对称轴。
2.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6,2.6),且经过点(0,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
3.抛物线 c bx x y ++=261-经过点(0,4)经过点(3,217),求抛物线的关系式。
问题:(1)求二次函数顶点坐标的方法 (2)设表达式的思路(3)如何求二次函数与x 轴及y 轴的交点坐标课前布置,独立完成,上课时没完成的继续完成,之后组内批阅,找学生上台板演,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这三个小题是后面实际应用问题的答案,学生在复习二次函数基础知识的同时,把后面的计算提到前面来,便于后面把教学重点放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掌握上,减少学生的计算量。
探索交流获得新知1例题解析例 1 :这是王强在训练掷铅球时的高度y (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函数图像,其关系式为 ,则铅球达到的最大高度是_____米,此时离投掷点的水平距离是____米。
铅球出手时的高度是_____米,此次掷铅球的成绩是____米。
2、跟踪练习:如图,排球运动员站在点O 处练习发球,将球从1、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答案。
2、根据图像回答解题思路。
(前面已经求过前两个空,只计算后面两个即可)引导学生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四个问题都是求线段的长度,共同点为已知点的一个坐标,可将其代入表达式求另一个坐标,再把坐标转化成线段的长。
O点正上方2 m的A处发出,把球看成点,出手后水平运行6米达到最大高度2.6米,(1) 运行的高度记为y(m),运行的水平距离记为x(m),建立平面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求y 与x的函数表达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 若球网与O点的水平距离为9 m,高度为2.43 m,球场的边界距O点的水平距离为18 m。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复习一复习课教案设计与反思
授课人备课时间10.20 上课时间10.28 执教班级课题二次函数复习1教学课时 1 教学课型(新授、复习、习题、实验等)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的求法2、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顶点坐标等的求法过程与方法:1、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地分析2、运用二次函数和其他数学知识解决最值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数学的应用价值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应用信息技术2.0教学重点、难点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或三个点的坐标,分别求二次函数y=ax2、y=ax2+bx+c的关系式是教学的重点。
媒体运用电子白板华为智慧云课堂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测等)【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一、典型例题:(大屏幕展示)生自主探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例1】二次函数y=ax2+bx2+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 0,b 0,c 0(填“>”或“<”=.)【例2】二次函数y=ax2+bx+c与一次函数y=ax+c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图中的()【例3】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ax 2+bx 与y=xb的图象大致是图中的( )【例4】如图所示的是桥梁的两条钢缆具有相同的抛物线形状.按照图中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左面的一条抛物线可以用y=0.0225x 2+0.9x +10表示,而且左右两条抛物线关于y 轴对称,你能写出右面钢缆的表达式吗?【例5】图中各图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二次函数y=ax 2+(a +c )x +c 与一次函数y=ax +c 的大致图象,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正确的是( )【例6】抛物线y=ax 2+bx +c 如图所示,则它关于y 轴对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 【例7】已知二次函数y=(m -2)x 2+(m +3)x +m +2的图象过点(0,5).(1)求m 的值,并写出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求出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例8】启明公司生产某种产品,每件产品成本是3元,售价是4元,年销售量为10万件.为了获得更好的利益,公司准备拿出一定的资金做广告.根据经验,每年投入的广告费是x (万元)时,产品的年销售量将是原销售量的y 倍,且y=-102x +107x +107,如果把利润看作是销售总额减去成本费和广告费.(1)试写出年利润S (万元)与广告费x (万元)的函数表达式,并计算广告费是多少万元时,公司获得的年利润最大?最大年利润是多少万元?(2)把(1)中的最大利润留出3万元作广告,其余的资金投资新项目,现有6个项目可供选择,各项目每股投资金额和预计年收益如下表:项目AB C D E F 每股(万元) 526468收益(万元) 0.55 0.4 0.6 0.5 0.9 1如果每个项目只能投一股,且要求所有投资项目的收益总额不得低于1.6万元,问有几种符合要求的投资方式?写出每种投资方式所选的项目.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6.2.2《二次函数复习》说课稿3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6.2.2《二次函数复习》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6.2.2《二次函数复习》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九年级上学期的二次函数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二次函数的定义、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的应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程度的数学知识,对二次函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对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应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二次函数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图象与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图象与性质。
2.教学难点:二次函数的应用,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二次函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详细讲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图象与性质,通过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二次函数的应用。
3.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二次函数的重点知识。
《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反思
《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反思《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反思1这节课我首先让学生思考了三个列函数关系式的实际问题,接着在学生探究这三个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思考、归纳出二次函数的定义以及探讨对二次函数的判断,最后针对二次函数的定义和能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进行了巩固应用。
本节课通过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感受二次函数的意义,感受数学的广泛联系和应用价值。
通过学生的探究性活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受二次函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新知的巩固应用环节,我精心设计了不同题型的问题,很好巩固应用了本节的新知,课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也让我真正意识到:对于每节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凭经验设计。
在每节课的课前,一定要进行精心的预设。
在课堂中,同时要结合课堂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的情况注意灵活处理课堂生成。
课堂上在进行分组教学时,提前预设好教学时间,在每节课上,既要放的开,同时又要注意在适当的时机收回,以保证每节教学基本任务完成。
《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反思2对于二次函数总体复习的时间定为三个课时。
1、基本知识与性质。
2、待定系数法。
3、应用。
一、本章主要内容有:1、概念。
考查的方式是判断函数是否是二次函数,需要注意的是分母里有二次的函数;可以化掉二次项的函数;以及二次项系数可能为零的函数。
2、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设解析式有三种形式,一般形式,双根式,顶点式。
另外还有根据实际问题求解析式。
特别是一些辩证性很强的题目,比如售价为某一个值时销售量为具体的某一个值,当售价提高后,销售量减少。
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应该怎样定价格。
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说课稿
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说课稿第一篇: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说课稿二次函数y=a(x+h)2 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1)函数是初等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也是实际生活中数学建模的重要工具之一.二次函数在初中函数的教学中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初中代数内容的引申,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更为高中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圆锥曲线奠定基础。
在历届中考试题中,二次函数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基本数学思想和素养的形成起推动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h)2 的图象,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2)会根据解析式y=a(x+h)2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描点、画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函数图像的画法和取点、画图的技巧,充分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图像的平移,向学生渗透变与不变的思想。
3.重点:二次函数y=a(x+h)2图像及其对称轴、顶点坐标的确定。
难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学情分析(1)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已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以及一些简单的基本知识。
(2)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较上学期有了明显提高。
(3)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很高,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学生能力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
二、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以课标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初三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形成学生自动、生生助动、师生互动,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侧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练。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分层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2.将知识点分类,让学生通过这个框架结构很容易看出不同解析式表示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
数学课文-二次函数复习课(1)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doc
谢谢你的观看谢谢你的观看数学课文-二次函数复习课(一)教学反思_数学教学反思自从事教学以来,我还是第一次参与集体单元备课,而且还是复习课,作为主备与主讲之一的我,立足于二次函数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地位,着眼于2007年河北省中考方向,根据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学习及掌握的情况,从梳理知识点出发采用以习题带知识点的形式,精心地准备了《二次函数》的第一节复习课,教学重点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应用,教学难点为a、b、c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关系。
最初,“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增减性”这一相关性质复习设计中安排了3个训练题目,其中第(2)小题侧重在抛物线的对称性与增减性,集体备课后我进一步认识了课标要求河北省中考命题评价方向,在复习侧重方向上作了调整:加强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一般式化顶点式、判断抛物线对称轴、借图象分析函数增减性等的训练,从而删去原例(2)增加新例(2)(见复备),另外还预想借图象识别2a与b的关系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本节课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拉开了序幕,通过建立函数体系回忆了二次函数的定义,其图象与性质及与一次、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综合应用,相继进行,但此环节中“2a与b的关系”学生没有提到,迫于突破此难点,我让学生观察课例图象,并进一步引导观察对称轴的具体位置后,仅有十几个学生准确理解、掌握,于是我进一步的分析“2a与b的关系”由对称轴的具体位置决定,并说明由a>0与b>0能推导出2a b>0的方法仅适于此题,但效果不尽人意,仍有一部分学生应用此法解决相关问题。
本知识点预设6分钟完成而实际用了15分钟。
如此导致处理二、2、(2)题时间紧张,使得重点不凸现。
将第(3)题留为课后作业,来了个将错就错,为下一节课复习“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巧作铺垫。
在这次活动中,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在如何备复习课,准确把握一个单元及一节课的重点及突破难点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在巧妙驾驭课堂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在如何与他人相处方面有了更好的认识,踏踏实实地做人。
二次函数的复习教学反思(5篇)
二次函数的复习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二次函数的复习教学反思二次函数的复习教学反思在进行二次函数的复习教学中,我立足于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地位,着眼于中考方向,根据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学习及掌握的情况,从梳理知识点出发采用以习题带知识点的形式,精心地准备了《二次函数》的第一节复习课,教学重点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应用,教学难点为a、b、c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关系。
最初,“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增减性”这一相关性质复习设计中安排了3个训练题目,其中第(2)小题侧重在抛物线的对称性与增减性,集体备课后我进一步认识了课标要求河北省中考命题评价方向,在复习侧重方向上作了调整:加强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一般式化顶点式、判断抛物线对称轴、借图象分析函数增减性等的训练,从而删去原例(2)增加新例(2)另外还预想借图象识别2a与b的关系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本节课在二次函数复习树中拉开了序幕,通过建立函数体系回忆了二次函数的定义,其图象与性质及与一次、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综合应用,相继进行,但此环节中“2a与b的关系”学生没有提到,迫于突破此难点,我让学生观察课例图象,并进一步引导观察对称轴的具体位置后,仅有十几个学生准确理解、掌握,于是我进一步的分析“2a与b的关系”由对称轴的具体位置决定,并说明由a>0与b>0能推导出2a+b>0的方法仅适于此题,但效果不尽人意,仍有一部分学生应用此法解决相关问题。
本知识点预设6分钟完成而实际用了15分钟。
如此导致处理二、2、(2)题时间紧张,使得重点不凸现。
将第(3)题留为课后作业,来了个将错就错,为下一节课复习“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巧作铺垫。
在这次活动中,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在如何备复习课,准确把握一个单元及一节课的重点及突破难点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在巧妙驾驭课堂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总之,在实践中获得灵感,在交流中撞出智慧,在反思中调整思路,在坚持中取得进步。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九班级数学《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关键字:九班级,教学反思,数学复习目标:《二次函数》复习课知识目标:1、了解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表示方法,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以及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坐标等;2、一元二次方程与抛物线的关系.3、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培育同学[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运用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解决数学综合题和实际问题的技能。
情感目标:1、通过问题情境和探究活动的创设,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2.让同学感受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复习重、难点:函数综合题型复习方法:合作沟通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表示方法:〔1〕顶点式:〔2〕交点式:〔3〕一般式:2、填表:抛物线对称轴顶点坐标开口方向y=a*2当a>0时,开口当a<0时,开口Y=a*2+kY=a(*-h)2y=a(*-h)2+kY=a*2+b*+c3、二次函数y=a*2+b*+c,当a>0时,在对称轴右侧,y随*的增大而,在对称轴左侧,y随*的增大而;当a<0时,在对称轴右侧,y随*的增大而,在对称轴左侧,y随*的增大而4、抛物线y=a*2+b*+c,当a>0时图象有最点,此时函数有最值;当a <0时图象有最点,此时函数有最值自评分〔每空4分,共100分〕二、探究、争论、练习〔先独立思索,再分小组争论,最末反馈信息〕(屏幕显示)已知二次函数y=a*2+b*+c的图象如下图,试判断下面各式的符号:(1)abc(2)b2-4ac(3)2a+b(4)a+b+c 〔上题主要考查同学对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的掌控状况:b2-4ac的符号看抛物线与*轴的交点状况;2a+b看对称轴的位置;而a+b+c的符号要看*=1时y的值〕2、已知抛物线y=*2+〔2k+1〕*-k2+k(1)求证:此抛物线与*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设A〔*1,0〕和B〔*2,0〕是此抛物线与*轴的两个交点,且满意*12+*22=-2k2+2k+1,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此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B的面积等于3,假设存在,恳求出点P的坐标;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学习目标和要求:(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二次函数定义的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探索、归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学习难点: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和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三、学习方法指导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目标采用引导探合作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动力。
U!学习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叫函数?我们之前学过了那些函数?2. 它们的形式是怎样的?3・一次函数(y二kx+b)的自变量是什么?函数是什么?常量是什么?为什么要有20的条件?k值对函数性质有什么影响?【设计意图】复习这些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弄清自变量、函数、常量等概念,加深对函数定义的理解・强调k*0的条件,以备与二次函数中的a进行比较.(二)引入新课例K (1)圆的半径是r(cm)H寸,面积s(cm2)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解:s=TTr2 ( r>0 )例2、用周长为2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场地面积y(m2)与矩形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解:y=x(20/2-x)=x(10-x)=-x2+1 Ox (0<x<10)教师提问:以上二个例子所列出的函数与一次函数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老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然后让小组代表发言,从而导出二次函数的定义。
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ax2+bx+c (a*0 , a, b, c为常数)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巩固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K函数解析式为整式,并且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次。
2、在y=ax2+bx+c中自变量是x ,它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函数的概念。
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最后一个具体的函数,也是最重要的,在历年来的中考题中占有较大比例。
同时,二次函数和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将为它们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并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
而本节课的二次函数的概念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是为后来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做铺垫。
所以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和要求本课任务是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并了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从能力和情感目标上看,结合建构主义的有关理念,确定: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加深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从实践中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心。
本课重点: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本课难点: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和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学习者分析⒈学习准备的分析。
就一般特征而言,九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时期,这是一个关键时期,需要由类比、归纳方法逐步向演绎方法过渡的教学方法支持。
就学生的起点水平而言,由于在八年级学习了《数量的变化》,《位置的的变化》,《一次函数》等,因此知道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的定义,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和变量的变化趋势,知道常见的公式,会求代数式的值。
⒉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分析。
通过课堂、课外的观察、谈话、作业等方式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1、从创设情境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伏教学过程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具体内容,选择“支架式”教学模式,即教师引导教学的进行,通过“支架”(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知识,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函数y=a(x+h)2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1)函数是初等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也是实际生活中数学建模的重要工具之一.二次函数在初中函数的教学屮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初屮代数内容的引屮,也是初屮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更为高中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圆锥劇线奠定基础。
在历届中考试题中,二次函数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基本数学思想和素养的形成起推动作用。
2.教学冃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2)会根据解析式y=a(x+h)2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描点、画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函数图像的画法和取点、画图的技巧,充分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图像的平移,向学生渗透变与不变的思想。
3.重点:二次函数y=a(x+h)2图像及其对称轴、顶点坐标的确定。
难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学情分析
(1)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已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以及一些简单的基本知识。
(2)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较上学期有了明显提高。
(3)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很高,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学生能力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
二、教学方法:
1•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以课标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初三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形成学生自动、生生助动、师生互动,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侧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练。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分层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2.将知识点分类,让学生通过这个框架结构很容易看出不同解析式表示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
三、学法指导:
1.学法引导
“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耍传授学生基本知识,还要培育学生主动思考,亲自动手,自我发现等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法分析: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并参入到学习活动屮,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
“动脑”、“动口”的习惯与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设计: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复习旧知识的目的是对学生新课应具备的“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进行检测判断”。
学生自主完成,不仅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
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按照分层递进的教学原则,设计安排了6 个由浅入深的例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准备。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环节通过开放性题的设置,发散学生思维, 学生对二次函数的性质作出全面分析。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能力。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经历发现过程,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运用知识,体验成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配有两个由低到高、层次不同的巩固性习题,体现渐进性原则,希望学生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
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
(一)课前预习
(二)典型例题分析
通过反馈使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三)综合应用能力提高
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识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