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岳麓版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岳麓版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八)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

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 )A.缺少近代化色彩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C.不够系统和完善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B[根据材料可知《海国图志》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向西方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故B项正确。

]2.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

此观点意在说明( )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代表B.林则徐思想主张的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C.林则徐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D.林则徐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B[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A项错误;林则徐是清政府中主张禁绝鸦片、抵抗外国侵略的代表,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故B项正确;林则徐并未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故C项错误;林则徐是晚清地主阶级中的“精英”,故D项错误。

] 3.美国学者费正清和赖世和认为:“中国初期的近代化,着手强健有力,在今日也令人感到印象深刻。

和日本成为对比仅在以后发生,如果1860年间外人赌‘成败胜负’的话,他甚至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下注”。

能让“外人”“在相反的方向下注”,主要是由于清政府开始了( )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D.“详晰甄核,仿行宪政”B[“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的,故A项错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故B项正确;“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是指变革政治制度,是维新变法的主张,故C项错误;“详晰甄核,仿行宪政”指的是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故D项错误。

]4.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共65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共65页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近代中国思想 解放的潮流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小结教学课件 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小结教学课件 ppt
教学 课件 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 放潮流 专题小 结教学 课件 ppt
材料三:近代文化思想启蒙由潜流到洪涛,需要二方 面的转化条件。其一是政治局势的逼迫,其二是民族 文化心理壁垒的松动,其三是强有力的宣传鼓动队伍 的组成。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四:孙中山和华盛顿均是中美两国于君主政体转 变为共和政体的关键转折点上,被推上历史舞台。然 而,华盛顿取得了成功……相反,孙中山创建的资产 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 放潮流 专题小 结教学 课件 ppt
材料五: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 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 击,中国作出的反应是逐渐引入“永久性变化”的要 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 代化道路。
——摘编自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沙场练兵2【14年新课标1卷29】1898年,梁启超等联 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 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
B 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摘编自王龙:《天朝向左 世界向右》
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有哪些 因素影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 放潮流 专题小 结教学 课件 ppt
(三)原因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小结教学课件 ppt
归纳影响思想文化的因素 一般可以从现实因素(经济、政治、其他)、历史因素、外部 因素三个角度展开综合思考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复习纲要:专题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复习纲要:专题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复习纲要专题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1、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注意了解西方,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以“自强”、“求富”为旗号,掀起洋务运动,继续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3、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维新变法思想,并领导了戊戌变法。

4、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民主共和思想,并领导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5、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

6、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五四运动后得到广泛传播。

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

总结: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再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最终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经历了三个层次)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特点: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渐进过程。

③推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不断深入的直接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入侵,民族危机加深;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作用或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具体过程1、“师夷长技”的主张(即学技术)(1)林则徐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①林则徐——他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派人将外文资料编译成《四洲志》和《华事夷言》等资料。

《四洲志》介绍世界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2020届高三高考岳麓版历史大复习知识点总结强化练习卷: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20届高三高考岳麓版历史大复习知识点总结强化练习卷: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它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

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 ) A.缺少近代化色彩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C.不够系统和完善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2.(2019·南平一模)19世纪中叶以后,当西学在日本成为全民族注意的中心时,在中国却被限制在通商口岸范围之内和办理“洋务”的官员之中,大多数的士大夫仍然生活在传统的精神世界里。

这说明近代中国( )A.求新求变的思想意识不足B.缺乏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C.士大夫固守传统文化模式D.自强求富运动的成效不大3.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宣称,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

因此,“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

这种说法( ) A.缺乏事实依据且毫无价值B.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D.成为人们向西方学习的障碍4.严复提到,在生物界里,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与世隔绝的“孤悬岛国”的物种,一旦有“外种闯入,新竞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

此自舟车打通之后,所特见屡见不一者也。

”这一思想( )A.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冲击了夷夏大防的排外思想C.宣传了君主立宪的政体模式D.带动了民主革命意识的传播5.冯桂芬指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同时代的郭嵩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用致远,则末中之末也。

”这些思想(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C.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张D.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6.(2019·新乡二模)康有为曾说,在此沉族破家、肝脑原野的危难关头,“与其分灭于外,惨为亡国之戮囚,孰若付权于民,犹得守府而安荣”。

这反映出康有为( ) A.未能摆脱君上民下的传统思维束缚B.认为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C.积极策划限制君权以挽救民族危亡D.倡导以分权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7.(2019·菏泽一模)1891年,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考》。

高考历史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素材 岳麓版

高考历史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素材 岳麓版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原因是什么?近代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主要历史使命是什么?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19世纪40至90年代,这种探索即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表现为“向西方学习〞。

1. 19世纪40年代,以林那么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的爱国官员〔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你如何评价他们的这一主张?2. 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清朝统治集团当中分化出洋务派,为了挽救严重的统治危机,他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中学指的是什么?西学指的是什么?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他们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你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主张?3.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西学的进一步传入,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中体西用〞的弊端,他们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具体来说,他们提出了哪些主张?你如何评价他们的早期维新思想?4. 19世纪90年代初,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

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撰写《孔子改制考》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康有为实际宣传的维新变法的思想,为什么又要借助于传统儒家思想?1895年之前的维新变法思想主要是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还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1895年之后,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维新思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得到广泛传播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的?你如何评价资产阶级维新思想?5. 19世纪40到90年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何要向西方学习?该阶段的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为什么中国人的向西方学习会走向深入?各次的向西方学习分别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高二整体复习近代史八岳麓版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二整体复习近代史八岳麓版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道德:
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
旧道德:
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传统 道德。
因为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近代中国 三次思想 解放潮流: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的传播;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思想的传播; ③新文化运动的掀起;
①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用西方思想武器反封建的斗争; 相同点: ②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③都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基础。
①直接斗争对象不同:第一次为外国侵略者,第二次为清政府, 第三次为北洋军阀政府及儒家思想。 ②领导力量不同:第一次为维新派,第二次是革命派,第三次 是激进派。 ③主要内容不同:第一次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希望走君主立宪道路; 不同点: 第二次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希望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 第三次是民主科学思想,希望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④作用不同:第一次为戊戌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次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次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经济: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强 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③思想: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 ①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 倡导民主和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 ②发展:1917年,蔡元培在北大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方针 ,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 主要阵地。
问题比较: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 展。其区别主要是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 付诸行动,而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方案 ,使变法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而且与挽救民族危 亡结合,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15-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15-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谢谢观看!
主张
近代资产阶级救亡图存思想
1.早期维新派(时间:19世纪60年代以后)
(1)背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洋务 运动的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郑观应 (2)代表:王韬、________等。 (3)主张:革新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 发展民族工商业、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 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4)局限:尚未形成完整理论体系,未付诸 实践。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 器物 → 制度 → 思想文化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马克思主义 传播 (英法) (日本—美国) (西方—苏俄) 循序渐进 不断深化
要点史实探究
要点 维新思想
【史料】 他的思想中包括一整套西方的政治价 值观,这是康有为与其他同时代维新派思想家全 都具有的,所不同的是康氏用一种思想体系来阐 明这些价值:这个体系不但把它们纳入对儒家总 的解释之中,而且将它们和清末国内的重要思潮 联系在一起。由于康有为以人们熟悉的传统形式 提出问题,因而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发挥的号召力 比以往其他形式所发挥的要大得多。
2.康梁维新思想 (1)背景
①政治上: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 ②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 (2)代表人物及主张 新学伪经考 ①康有为:著《_____________》《孔子改 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 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变法通议 ②梁启超:发表《 __________》,抨击封 设议院 建君主专制制度,宣传伸民权、 _______、 变法图存的思想。 ③严复: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国家属于人 民。 思想启蒙 (3)实践: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帝实行变 法,结果失败。 (4)影响: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了 __________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3、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识不断深化;
(3)19世纪90年代: 维新变法 1、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反思洋务运动,早期维新思想的发展。
思考:1、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潮流共同的方向和主题是什么?其发展过 程有何特点?
思考:2、直击高考。
41.(2012全国新课标1卷·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 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 19世纪中期 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见图)。
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根据史料分析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
点?
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
原因:1)民族资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试题调研:
1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 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
◆史料研究:
材料( 2013·山东高考节选)下表为1902~1904年近代中国译书统计简表。
译书类别国别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2
37
7.0
文学艺术
8
3
4
11
26
4.9
史地
8
10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 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 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
探究:1、李鸿章对西学的主要态度观点是什么?和林、 魏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 都代表地主阶级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结合政治史谈谈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失败? 甲午战争失败 其学习只是局限于西方器物文化
断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康有为 )“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故孔子 系易,以变易为义。” ( 梁启超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谭嗣同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 恨。” ( 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复
归纳总结: 以上四位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共同政治主张是什么? 维新变法,改良道路,君主立宪,
演的角色(重要贡献、思想、阶级属性)
地主阶级抵抗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1、林则徐
开近代中国由爱 探究:1、面对中国“千年未有之奇变” 如果你是清朝统 国而研究、学习 治集团一员的林则徐,你会怎么做,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西方的先河。 向西方学习的目的: 寻求强国御侮之策,抵抗列强侵略; 维护封建统治(根本目的)。 2、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
维新派 革命派
领 导 人 物
相 阶级本质 民族资产阶级 同 革命主张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三民主义 不 思想主张 维新变法 同 革命目标 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 点 革命方式 改良道路(以日为师) 暴力革命(以美为师) 成就贡献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中国近代史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主旨概览
近代百年中,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救 亡图存,不断探索独立、富强之路。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魏源等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并提出“师 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19 世纪 60~90 年代洋务派提出“中 体西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深化拓展
二、体用之争(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与顽固派) (1)焦点:是否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 (2)表现:洋务派:中体西用;
顽固派:原封不动维持原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本质上:没有区别,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秩序,手段不一样而已。 (3)评价 局限:仅学习西方的物质文化,不涉及封建制度。 积极:冲破了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传播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 了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能力提升:多种史学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 1、从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 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2、从现代化史观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 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 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从整体史观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 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 体表现。 4、从文明史观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 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 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 始向“现代人”转变。

2019届高三岳麓版历史必修三一轮复习课件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复习课件 (共56张PPT)

2019届高三岳麓版历史必修三一轮复习课件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复习课件 (共56张PPT)

A.为官清廉正直
B.关心人民疾苦
C.坚决抗击外来侵略
D.主张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
魏源

一、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1.背景:
A.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B.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 C.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民族危机→强国御侮、救亡图存(目的)
2.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抵抗派
【考情分析】
在新课标全国卷中,维新思想是高频考点,选择题、 非选择题均有涉及。试题强调能力立意,不拘泥于教材 表述和教材结论,学科特色突出。加强对爱国主义和民 族主义的考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内涵、 呼应现实热点问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等学科 素养在试题中均有体现。因此在备考中,在把握维新思 想主干的同时,更要注意拓展知识,多角度的分析问题, 提升学科素养。
专题知识体系
一个方向
“西学东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向西方学习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三个阶段
器物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制度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他和 魏源高于同代官僚之处,除主张严禁鸦片外, 最重要的是他们
解析:重商主义是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 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 获得的财富。马建忠认为:“外贸是国家财富的来源, 而外贸顺差就是财富增殖”,故A项正确。
• 3.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 :‚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 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 B.李贽笔下的孔子 •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康有为把西方的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儒 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考点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1.(2016·甘肃兰州模拟)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

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

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A.中国近代印刷业滞后B.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C.社会变革意识淡薄D.魏源的思想主张脱离中国实际解析:C 《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由于中国受传统华夷观的影响,不重视西方。

二十年后该书在日本极为畅销,为民族危机严重的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提供了指导,而在民族危机同样严重的中国该书却已绝版。

这反映出中国社会变革意识淡薄,C项正确。

2.(2017·山东菏泽月考)“(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

”材料评述的进步思想是( )A.经世致用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D.托古改制解析:C 题目中“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说明真正引进了西方的东西,最早引进西方技术的是洋务派,不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故A项错误;也不是师夷长技,提出“师夷长技”的林则徐和魏源没有把西方的技术引进中国,故B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观点,洋务派最早将引进西方科技付诸实践,故C项正确;托古改制是康有为的改革变法策略,故D项错误。

3.【经典题】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这表明他(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解析:D 本题侧重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讨问题的能力。

“中体西用”多用于概括洋务派思想,题干称维新派代表人物也运用“中体西用”说法来推行改革,目的是要学生区别两者的不同。

说康有为在变法之初就趋于保守没有依据,也与常理不符。

说维新派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忽略了两者近乎质的差别。

在教育改革方面两者的差别也很明显,维新派主张改革科举制度,而从整体上看,洋务派只是主张学习西方教育。

故正确选项应为D。

4. (2017·广东深圳月考)1884年,清朝官员张树声说:“西人立国,自有本末。

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

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此段材料的核心主张是( )A.改革教育,振兴中华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运用西学,体制变革D.设立议院,民主共和解析:C 材料虽然涉及了学校,但教育并不是本题的主旨所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可知其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其反对仅仅学习西方的“用”,而不学习西方的“体”,所以其核心主张应该是运用西学,进行体制变革,故C项正确;材料所提供的时间为1884年,此时尚未产生民主共和思想,故D项错误。

5.【新题速递】《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1894年,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中国历史则从此进入“快进”模式。

他们主导的“快进”模式以( )A.西方学说代替传统儒学B.实业救国为主要途径C.美国的政治制度为蓝本D.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标解析:D 以西方学说代替传统儒学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康有为也只是将西方学说与传统儒学相结合,托古改制,故A项错误;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它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之路,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以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为蓝本的只有孙中山,故C项错误;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的君主立宪制还是孙中山主张的民主共和制,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故D项正确。

6.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出现了强学会、保国会、时务学堂等一大批组织。

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

从近代化角度上看,其反映了( )A.中国社会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B.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C.抵抗西方入侵的近代爱国主义内容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不前解析:A 题干所给材料“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近代化角度”表明,中国社会形成了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故A项正确。

儒家观念、近代爱国主义的内容与题干中“近代化角度”不符,故B、C两项错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故D项错误。

7.(2016·云南昆明检测)晚清中国输入进化论思想后,形成了天演进化思潮。

后来其倡导者们在思想上发生了分歧,一种是和平渐进论,反对革命突变;再一种是革命突变论,注重质变、飞跃。

这说明进化论( )A.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B.得到了创新发展完善C.是维新变法的直接原因D.成为民主革命的理想解析:A 材料意思是进化论传入中国后,产生了两种道路,一种是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思想,另一种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思想,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故A项正确;“完善”的说法是错误的,两种道路最终都没有在中国走通,故B项错误;维新变法的直接原因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说有两种道路,D项只说了一种,故D项错误。

8.(2017·河北邢台月考)钱玄同1913年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但不几年,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

这说明( )A.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B.发展教育必先实现共和C.钱玄同对儒学态度摇摆不定D.儒家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解析:D 从材料中得不出这一时期民族危机加深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教育与共和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反映的是在教育和政治领域儒家思想对中国都有深远的影响,不是对儒家态度的摇摆不定,故C项错误,D项正确。

9.(2016·中原名校联盟)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出版了《易卜生专号》,这部剧主要讲述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最终离家出走的自我觉醒过程。

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科学B.提倡新道德C.提倡新文化D.传播马克思主义解析:B 材料反映的是妇女的觉醒,与提倡民主科学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在封建社会下,妇女受到封建纲常礼教的束缚,因此材料中娜拉的觉醒与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相关,故B项正确;提倡新文化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与题目不符,故C项错误;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推动了无产阶级的觉醒,故D项错误。

10. (2016·广东梅州模拟)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 )A.维新派借助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思想B.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成为近代中国文学主流C.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化”,新中有旧D.袁世凯的“尊孔复古”行为遭人唾弃解析:C 维新思想重在改良中国社会,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与材料论及的民间文学无关,故A项错误;“重要内容”“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并不等于成为近代中国文学主流,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可知新文化运动虽提倡新文化,但“新中有旧”,故C项正确;材料论述与袁世凯无关,故D项错误。

11.【新题速递】在当时(1919年)的知识界看来,欧化进步就是科学、就是现代。

只要打出科学、进步的招牌,如果再打出人民的招牌,那么对方基本上就只能缴械了。

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B.辛亥革命后帝制被推翻C.民主科学的广泛传播D.马克思主义的传入解析:C 材料表明当时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全盘西化就是进步,这主要得益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广泛传播,C项正确。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创造了条件,A、D两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不是原因,A、D两项错误。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在思想启蒙方面需要进一步进行思想解放,B项错误。

12. (2017·湖北武汉调研)如图是1916年李大钊赠友人的一副对联,它典型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力图( )A.承担起维护道义与唤醒民众的使命B.把传统文化与西方民主政治相结合C.启蒙工农阶层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D.承担起社会改造与文化重建的使命解析:D 根据题干中“1916年”可以判定为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目标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造国民性。

承担起维护道义与唤醒民众的使命是对对联表面的理解,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并非要把传统文化与西方民主政治相结合,而是反对旧道德、旧文化,故B项错误;前期新文化运动属于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没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故C项错误;“铁肩担道义”意为要有历史担当,即要肩负起社会改造的社会责任,“妙手著文章”意为通过作文章,传播思想,解放思想,铸就新的文化,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3.(2016·江西赣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严复指出:“交通之用,必资舟车,而轮船铁路,非汽不行,汽则力学之事也。

地不爱宝,必由农矿之学,有地质,有动植,有化学,有力学,缺一则其事不成。

而当事之人,不经教育者,无论矣。

”学校中课程,必有数学、理、化、动、植诸科,“不但以其中所言,为人生不可少之智识”,而且“可以见微知著,闻因决果……学几何、三角者,必日事于测高仞深,学理、化、动、植者,必成业于冶铸树畜也”。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材料二蔡元培指出:“凡自然现象,自昔为哲学所包含者,皆已建立为科学矣。

其他若社会学,若伦理学,若人类学,若比较宗教学,若比较言语学等,今日悉以归纳法治之,将自成为科学。

”“世界事事物物,虽然复杂,总可以用科学说明它们;科学的名目,虽然也很复杂,总可以用三类包举它们。

第一、是现象学的科学,如物理、化学等等;第二、是发生的科学,如历史学、生物进化论等等;第三、是系统的科学,如植物、动物、生物学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