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教师用)
优品课件之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易用错实词100例)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易用错实词100例)2017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易用错实词100例)1、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高二语文课本必修5教案
高二语文课本必修5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全集】互助民中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必修五授课教师:国彩虹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五全册分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是根据教育部2003年5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编写的,也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全套教科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这套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努力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坚持“守正出新”,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教科书内容的综合性;突出“过程和方法”,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使这套教科书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实际,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编排体系上,这套教科书按照“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大板块安排相关内容。
阅读鉴赏同前几册一样,本册的“阅读鉴赏”部分也是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依次是小说、古代散文、文艺学论文和自然科学论文。
每个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前两篇是精读课文,后两篇是略读课文。
教学中如果教师感到课时不够,所选的课文不一定全都要教,可以有选择地灵活处理。
第一单元是小说单元,与这套教科书必修三的小说单元遥相呼应。
所选的课文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边城》(沈从文)、《哦,香雪》(铁凝)。
小说作为人生的“百科全书”,深受中学生读者的喜爱。
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
因此,这套教科书共安排了两个小说单元。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资源的小说,阅读时要从形象、语言、主题、情节等方面全面把握。
考虑到必修三的小说单元已经重点强调了小说的形象和语言,所以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高中语文必修5报任安书(1)
报任安书教学目标和要求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教学设想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宜多指导并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课时安排: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课时一、学生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由学生介绍所了解的司马迁的生平经历。
教师补充解说《史记》,强调:1、思想(四点);2、文学价值(鲜明的人物个性,强烈的抒情性)3、影响。
二、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
1、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
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
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
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
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
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
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
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
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7《陈情表》名师教学设计(2课时)
《陈情表》名师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一)语言建构与应用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2.学习文章叙事抒情的表达技巧和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1.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感情。
2. 学习陈情的构思艺术。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领略本文骈散结合、音韵优美、情感饱满的语言风格。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1.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
2.理解和评价古人忠孝间的两难选择。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古文学习学到此处已经具备了阅读一般简易文言文的能力,李密的《陈情表》文字梳理较为简易;串译文本后,文本思路的梳理也相对较简单,难点在于理解作者陈情于事的表达技巧和本文浓浓情感语言的赏析。
本教案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设计,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动手归纳难懂的字词,包括实词、虚词和句式以及通假字,积累相关成语;通过朗读来体味作者感人至深的孝情,通过小组探讨,正确评价作者的忠孝思想。
【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感人至深的孝情,继承“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梳理文本层次,体会陈情于事的表达技巧,正确评价作者的忠孝思想。
4、分析理解形象精粹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1、文本出现的古汉语知识。
(重点)2、陈情于事的表达技巧,赏析形象精粹的语言。
(重点、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探究法讲授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扫清朗读障碍,体味作者感人至深的孝情。
2、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3、理清课文思路,归纳各段大意。
【教学方法】1、朗读法。
《陈情表》这篇文章骈散结合,音韵优美,情感饱满,情真意切,非常适合朗读。
在师生朗读活动中体会语言之美,感受作者对祖母的一片孝心。
2、小组探究法。
归纳整理文中重要的古汉语知识和梳理文本层次归纳大意都需要用到这种方法。
【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有三大情感奇文,它们分别是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和李密的《陈情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而”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焉”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其”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③秦伯说(同“悦”)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三.词类活用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既东封郑(封,疆界。
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四.古今异义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五.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佚之狐言于郑伯(2)省略句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3)宾语前置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小结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4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教案(1)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1.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2.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
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章,朗读课文,找出押韵的字,由押韵归纳各层大意,帮助学生理清背诵思路,背诵全文。
[教学步骤]一、导语《桃花源记》是我们在初中接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
师生一同背诵。
《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
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决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二、作者简介选一学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陶渊明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
他长于诗文辞赋。
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寓对官场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三、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读出情感、气势朗读常规指导: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
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高三语文知识点必修五:文言文“所以”句式用法
高三语文知识点必修五:文言文“所以”句式用法【导语】你手心里有交错的曲线和无来由的茧,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你站在行驶在岁月河流的船头上,表情坚决,你无悔的付出终会让一段旅程熠熠闪光。
作者高中频道为你准备了《高三语文知识点必修五:文言文“所以”句式用法》助你成功!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别指导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动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
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其一,“以”字当“由于”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原因”,用来表示原因。
如: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前出师表》)——靠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发达的原因;靠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灭亡的原因。
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犯赵国的原因,仅仅是由于有我们两个在呀。
3.此世所以不传也。
(《石钟山记》)——这就是世上不能流传(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
如:4.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墨子?公输》)——我知道怎样抵抗你的办法了,我不说。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前出师表》)——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6.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
(《吕氏年龄?察今》)——先王制定法律的根据,是老百姓。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说明疑难问题的人。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复习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复习(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复习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复习》,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复习篇一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5课《滕王阁序》 课件112张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Leabharlann 临无地。名句仅用十六个字就形容出台阁建筑的壮丽
欣 赏
。“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用夸张的笔 法突出楼之高,水之深。“翠”本是翠绿的 琉璃瓦色,这里借指瓦,突出了颜色鲜艳
悦目。“飞”字描绘出阁道高耸如鸟之欲飞
,“流” 字形容彩画势形貌。
第二段
齐读翻译,总结段意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 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
第二段
1.举行宴会的时间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时间是在九月,季节属于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地面的积水消尽而寒潭清澈见底,晚 霞的余光凝聚而暮山一片青紫。
2.王勃来参加宴会的过程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在高高的大路上驾着整齐的马车,到 高耸的山岭中寻访美景;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亲临滕王阁前的沙洲,找到仙人旧日 的馆阁。
人有英杰,地有灵秀(之气),徐孺子在太守 陈蕃家中下榻。
名句:前者高度概括江西各地繁华富庶;后者 形象说明南昌一带人才济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点的描写
借代修辞
点
棨戟:棨戟代阎公。
面
襜帷:代宇文新州的 车驾,
结 合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面的描写
“控”“引” 将洪
州的气势写出
由古及今,写出历史的久远;由天及地, 写出界域的广大。
形作动:“具有……”,“显示……”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 雾 列,俊 采 星驰。
名作状: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像……一样
高中语文选修性必修上册知识讲义(附同步练习)5《_老子_四章》-统编版(2019)
《老子》四章老子,字伯阳,谥号聃,乂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 同义)。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著有《道德经》,乂名《老子》。
《老子》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它玄奥精深、义理博大,堪称哲理第一书。
它以道法自然为核心,阐述了如何让人们的个人修身达到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境界,如何让人们的处世达到以柔克刚、不求而得、天人合一等境界,如何让君主的治国达到为无为而治、德善德信而令口姓莫之令而自均等境界,以至于如何用兵、如何让天地万物各展本性、并行不悖、既长且久等境界。
《老子》作为一本道家的哲理书,也具有非常高的文学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小。
它主要阐述自然无为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
在形式上,此书是语录体韵文,语言精练,多排比对偶之句。
修辞凝练,音节铿锵,理虽玄远,文实多姿。
其修辞比况,多为后世文士所取法。
千百年来,《老子》以其奇奥的隐喻暗语和玄妙的智慧吸引了历代的社会精英和普罗大众,值得我们精读品鉴。
知识导航:1.积累重要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理解老子的基本思想,体会其论说的思辨性,了解他的思想对现实的启示作用。
课文精讲:一、朗读正音《老子》四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梃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四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三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儿成而败之。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3)第15课陈情表教案粤教版必修5
课后作业
1.根据课文《陈情表》,总结李密上书皇帝的原因和目的。
答案:李密上书皇帝的原因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祖母的孝心。他的目的是请求皇帝能够理解并支持他的忠诚和孝道,同时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4.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陈情表》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答案:本节课学习了《陈情表》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包括李密的上书原因、目的,文章中的忠诚和孝道表达,以及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5.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陈情表》的故事情节。
答案:李密为了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祖母的孝心,写了一封奏章《陈情表》给晋武帝。他在表中陈述了自己的忠诚和孝道,以及为了尽孝道而辞去官职的决定。晋武帝被李密的忠诚和孝道所感动,最终赏识并重用了他。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陈情表》的基本背景。这是东汉末年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封奏章,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祖母的孝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解读《陈情表》的内容。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理解李密的忠诚和孝道表达。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李密的忠诚和孝道这两个重点。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我会通过翻译和解释来帮助大家理解。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能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对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有所了解。同时,学生也对古代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理解忠诚孝道等传统观念。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们的兴趣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对古代文化感兴趣,有的学生对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感兴趣。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也有所差异,有的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强,有的学生对文言文写作能力较强。在学习风格上,学生们各有特点,有的学生喜欢自主学习,有的学生喜欢合作学习。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课件(127张)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C.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3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3日星期一2021/9/132021/9/132021/9/1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32021/9/13September 1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32021/9/132021/9/132021/9/13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 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 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 史公行天下,周游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 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 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 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上 枢密韩太尉书>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_古今异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古今异义(必修1~5)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眼泪。
今:鼻涕)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
今:货币)物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袒露一只臂膀。
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宫廷的侍卫。
今:称中医医生)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投击。
今:拿着)10、股:断其左股。
(古:大腿。
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1、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12、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 《鸿门宴》15、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6、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2020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易用错实词100例)
2020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易用错实词100例)1、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1-6)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高考语文人教版教材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文言文知识梳理(一)[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失其所与,不知()3. 无能为也已()4. 秦伯说()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古义:______________2. 行李之往来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__________3. 共其乏困今义:疲劳古义:______________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义:妻子古义: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2. 焉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_____________2. 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______3. 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与郑人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_____6. 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_____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是寡人之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四川人教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归去来兮辞并序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于时风波未静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 2.策扶老以流憩今义:搀扶老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3.悦亲戚之情话今义:男女表示爱情的话古义:________________4.问征夫以前路今义:出征的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5.既窈窕以寻壑今义:指美丽的身材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就三径就荒(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金就砺则利( )2.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赵王畏秦,欲毋行(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故何如哉( ) 3.引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引而不发(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4.将田园将芜胡不归( )将信将疑( )出郭相扶将( )将功赎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绝请息交以绝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绝不相干( )6.辞归去来兮辞( )辞不赴命( )停数日,辞去( )动以朝廷为辞( )7.而门虽设而常关( )觉今是而昨非(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乐琴书以消忧( )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 4.眄庭柯以怡颜( )5.悦亲戚之情话( )6.乐琴书以消忧( )7.倚南窗以寄傲( )8.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4.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高中语文必修5:陈情表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必修5:陈情表基础知识一、文言实词(解释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灾难祸患。
夙:早。
闵凶:忧伤不幸的事。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离开我,指去世。
背,背离、离开。
(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祚:福气,福分。
薄:浅薄。
息:子。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茕茕:孤单的样子。
孑:孤单。
吊:安慰。
(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寻:不久。
除:授予官职。
(6)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
希冀: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7)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听:听任。
庶:或许。
卒:终。
(8臣具以表闻具:详尽。
(9)则刘病日笃笃:病重。
(10)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狼狈:形容进退两难。
(11)犹蒙矜育矜:怜悯。
(12)但以刘日薄西山薄:迫近。
(13)更相为命更,交互。
(14)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15)祖母刘悯臣孤弱:怜悯,爱怜。
(16)躬亲抚养:亲自。
(17)终鲜兄弟:少,没有。
(1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勉强。
(19)而刘夙婴疾病:缠绕着(被……缠绕)(20)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到。
奉:承奉。
(2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后予以推荐。
(22)诏书特下:特地。
(23)拜臣郎中:授予官职。
(24)猥以微贱:谦辞,表示自己的谦卑。
(25)诏书切峻:急切而严厉。
(26)责臣逋慢:逋:拖延,迟延。
慢:怠慢。
(27)急于星火:比。
(28)欲苟顺私情:姑且。
(29)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俯伏思量。
(谦敬之辞)(30)且臣少仕伪朝:再说。
(31)不矜名节:顾惜。
(32)至微至陋:极其。
(33)过蒙拔擢:提升。
(34)宠命优渥:厚。
(35)无以至今日:没有用来……的。
(3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以:这是因为。
区区:拳拳之情。
(37)实所共鉴:明察。
(38)矜悯愚诚:怜悯。
(39)臣不胜犬马怖俱之情:禁不住。
二、文言虚词(解释下列句子的“于”、“以”的用法和意义)。
于(1)介词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而”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焉”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其”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③秦伯说(同“悦”)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三.词类活用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既东封郑(封,疆界。
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四.古今异义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五.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佚之狐言于郑伯(2)省略句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3)宾语前置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小结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归纳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略)
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2.知来者之可追。
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3.问征夫以前路。
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4.策扶老以流憩。
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三、词类活用
1. 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
2. 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
3. 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
4. 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
5.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
6.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7. 审容膝之易安使动,使……安乐
8.眄庭柯以怡颜使动,使……愉快
9.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10. 善万物之得时意动,以……为善
四、一词多义
1.行Xíng:① 感吾生之行休(副词,将,将要)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动词,运行)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动词,实行,执行)
④臣修身洁行数十年(名词,品行)⑤《琵琶行》(行,古诗一种体裁)
Háng:①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量词,排,行)
②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泛指军队)
③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名词,辈分)
2.策:①策扶老以流憩(动词,拄着)
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册”,记录)
③蒙故业,因遗策(名词,策略)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名词,计策)
3.而:① 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
② 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③ 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
④ 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承接⑤ 泉涓涓而始流连词表修饰
五、特殊句式
1.农人告余以春及。
2. 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
3.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
4.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5. 稚子候(于)门(省略句)
6.(余)或命巾车,(余)或棹孤舟
六、文言翻译
1.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2.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
3.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
4.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
5.胡为乎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宇
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
二、古今异义
1.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
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
)
2. 盛筵难再(再:第二次。
今相当于“又”。
)
3.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
4. 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
三、词类活用
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
星一样”。
2.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3.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4. 四美具,二难并“美” “难”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5. 宾主尽东南之美“美”指俊杰
6. 腾蛟起凤腾,使……腾空;起,使……起飞
7. 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受屈。
8. 窜梁鸿于海曲窜,使……逃匿
四、一词多义
1.临:① 临别赠言副词,将要。
② 临帝子之长洲动词,面对。
③ 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俯视。
④ 临视,则虫集冠上到、走近。
2.序:① 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② 滕王阁序序言、序文。
③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名词,次序、秩序。
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动词,安排次序。
五、特殊句式
1.都督阎公之雅望(定语后置句) 2.童子何知(宾语前置句)
3. 屈贾谊于长沙(状语后置句)
《逍遥游》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2.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能力)6.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返”)7.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8.而后乃今培风(“培”通“凭”,凭借,依靠)
二、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果然: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控:古义:投,落下;今义:控制4.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枪:枪:古义:触碰;今义:发射枪弹的武器三、词类活用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南行)2.不过数仞而下(下,落下,降落)
3.《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异之事物)
4.怒而飞(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5.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合:使……满意;征:使……信任)
四、一词多义
1.息: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②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3.其:①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鹏)
②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③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六、特殊句式
1.《齐谐》者,志怪者也。
(判断句) 2.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3.彼且恶(wū)乎待哉(宾语前置)。
4.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结构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六、文言翻译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国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一样所见甚小啊。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ū)乎待哉?
译:至于那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陈情表》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
4.四十有四(通“又”,用在整数和余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古:不能走路;今:不可以,不中用)
2.举臣秀才(古:优秀人才;今: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3.孤苦零丁,至于成立(至于:古:直到……,到了……;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成立: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正式建立)
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申诉,诉说;今: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5.寻蒙国恩(古:不久;今:寻找)
三、词类活用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的
2.且臣少仕伪朝名作动,做官
3.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4.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5.愿陛下矜悯愚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7.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四、一词多义
1.于:① 急于星火(介词,比)②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对向)
2.志:① 舅夺母志(志向)② 听臣微志(愿望)
③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④ 寻向所志(标志)
3.矜:①犹蒙矜育(怜惜)② 不矜名节(自夸)
③ 鉏耰棘矜(矛、戟等武器的柄)
4.薄:① 门衰祚薄(浅薄)② 日薄西山(迫近,靠近)
③ 厚古薄今(轻视,看不起)
5.期:①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一定的期限)
②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约定,约会)③ 良剑期乎断(希望,要求)
④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一周年,一整月,此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6.除:① 除臣洗马(授予官职)②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③ 攘除奸凶(除掉)
五、特殊句式
1.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
2.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句)
3.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结构后置句)
4.而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
5.则告诉不许(被动句)
5.具以表闻(之,指陛下)(省宾语)
6.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省兼语:主语和宾语)
7.少仕(于)伪朝(省介词)。